2023抖音火爆俗语,让人过目不忘!
【歇后语第1句】:【变卦】已定的事忽然改变,被称作“变卦”。 “变卦”源自《周易》。变卦是占筮两爻次所得到的两个卦。如,先占一次得到观卦,又占一次得到否卦。第二次占卦不是在第一次占卦的基础上动一根爻,而是重新完整地占一次,占得的卦为本卦或正卦,所变之卦为之卦或变卦。后来,人们把说话不算数叫做“变卦”。
【歇后语第2句】: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
【歇后语第3句】:【雪水煮豆腐——好不冷淡】(歇)指用雪水煮成的豆腐,又冷又淡,转指对人很不热情。
【歇后语第4句】:【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谚)剐:旧时凌迟处死,即割肉离骨。作好了身受极刑的准备,就敢于打倒皇帝。指只要豁出一条命,就什么事都敢做。 也作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打。 破着一身剐,皇帝也对打。 豁出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歇后语第5句】:【让人家当枪使】被人利用来攻击别人。贾平凹《废都》: “你是他的朋友,你给他说,别让人当枪使,有三十年河东, 也有三十年河西。”
【歇后语第6句】:【穿小鞋】(惯)比喻受到有权势者暗中刁难、限制,又无可奈何。
【歇后语第7句】:【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尽最大的努力。电台广播:“中 国体操队的誓言是: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为国争光。”
【歇后语第8句】:【天也不空使人】(谚)连老天也不白白派遣人做事。指要人去办事,总要付给报酬。
【歇后语第9句】:【靠着大树好乘凉】(谚)指有了大树遮荫,乘凉就很方便。比喻晚辈在长辈的庇护下,得益很大。也比喻靠着某种权势,做事就有靠山。
【歇后语第10句】:【三一三十一】(惯)原为珠算口诀,用三除十,得三余一。指三个人每人平均一份。
【歇后语第11句】: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针(真)行
【歇后语第12句】:【天塌下来,自有长子顶着】这个俗语比喻再大的风险,自有该承担的当事人担着,不必害怕。它典出《醒世恒言》七:“天塌下来,自有长的撑住。” 此书记载了太湖西山有个富翁名叫高赞,他有个女儿既漂亮又能干,一心想找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婿。他决定自己当面挑选,试过文才,自己满意才行。湖对面吴江县有个富人叫颜俊,想去应试,自知貌丑学浅,便托表弟钱青冒名顶替。钱青当真是饱读诗书,一表人才,只是穷困潦倒,寄住在颜俊家里习书应考。听说表哥让他去干这伤天害理的缺德事,心里踌躇。颜俊便说:“贤弟,常言道:‘天塌下来,自有长子撑住’。什么事有愚兄在前,贤弟不必多虑。”钱青无奈,只得去了。高赞一见假颜俊小小后生,气宇轩昂,心里很是喜欢。一试,果然高才,大喜过望,当即允婚,只提出一个条件,迎亲时,必须女婿亲自上门会见亲友,才能把女儿嫁过去。颜俊无奈,只好在迎亲那天,再请钱青假冒一次,他认为:迎回来再由自己拜堂成亲也不迟。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钱青会见亲友后,刚想带新娘回程,突然刮起了大风,三天三夜都不停,太湖根本无法渡过去了。高赞便做主,立即在娘家成亲,假颜俊变成了真女婿。
【歇后语第13句】:癞蛤蟆不长毛——天生那路种子;祖传
【歇后语第14句】:别看表妹干活不咋样,吃东西可不含糊。她妈妈说她:“你干啥不像啥,吃啥不剩啥,难道不能改改?”(河北·卢龙)
【歇后语第15句】:出土的笋子逢春雨——节节高
【歇后语第16句】:邻居大婶在和奶奶说闲话。大婶说:“你整日操心,这两年显得老多了。”奶奶说:“活到六十六,不死也要掉块肉,何况我都快七十的人了。”(江苏·盐城)
【歇后语第17句】:【刀切豆腐两面光】释义:比喻人两面讨好。例句:如今过日子不能刀切豆腐两面光,在谁面前都想赚好人。脚踩两只船略有点风浪就会闪到海里去,轻了呛几口水,重了会淹死。
【歇后语第18句】:做梦抓大印——官迷心窍
【歇后语第19句】:【宁挑千斤担,不抱肉疙瘩】(谚)肉疙瘩:对婴儿的戏称。宁肯肩挑千斤重担,也不愿在怀里抱个婴孩。指抱着不会立不会走的婴孩是最费力的。
【歇后语第20句】:【猫养的狗不亲】释义:谁生的孩子谁喜欢。例句:她一点也不害羞地说:“……猫养的狗不亲!我坐娘家就要引我们铁蛋,他虽说九岁,生日迟,和八岁一样。……”
【歇后语第21句】:【当归】“当归”是一味妇科良药。早在《神家本草经》中就将它列为可补可攻的中品药,既可扶正补养,又可攻邪治病。那么,“当归”之名是怎么来的呢?相传,从前有个青年,新婚不久就外出采药,同妻子约定三年之内回来,媳妇信以为真。谁知这一走三年杳无音讯。他的媳妇忧郁悲伤,得了一种妇科病,月经紊乱,头晕心慌,生活十分凄凉,被逼改嫁他人。没想到改嫁不久,男青年返回了家乡。他质问媳妇为何不等自己。媳妇哭诉说:“三年当归你不归,片纸只字也不回。如今我已错嫁人,心如刀割真悔恨。”男青年听后也懊悔不已,把采集到的草药送给媳妇,居然治好了她的妇科病。这事在乡里传开后,一些得了妇科病的人也找来这种草药服用,居然都痊愈了。从此,人们知道这是一种妇科良药,给它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叫当归,告诫后人要汲取“当归不归,娇妻改嫁”的惨痛教训。后人出一谜语:丈夫外出三年整。谜底:当归。
【歇后语第22句】:【好汉不怕出身低】(谚)指好男儿贵在有真才实学,能自立自强,不在乎出身门第的高下贵贱。 也作好汉不怕出身贱。 英雄何论出身低。
【歇后语第23句】:【水不激不能破舟,矢不激不能饮羽】(谚)饮羽:饮没箭身尾部的羽毛,指箭射入很深。水受的阻力不大,就激不起破舟的浪;弓弦的拉力不大,就射不出饮羽的箭。比喻人没有激励,就不会有昂扬的斗志。 也作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水激则悍,矢激则远。
【歇后语第24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谚)培植树木,需要十年工夫;培养人才,需要百年时间。指人才的培养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也作“十年树材,百年树人”。
【歇后语第25句】:【驴唇不对马嘴】释义:比喻答非所问。说话离题或事物两方面不符合。例句:“咱两人是驴唇不对马嘴,你说了半天把我也说糊涂了,……”
【歇后语第26句】:【日出三竿,不急便宽】释义:三竿:旧时估量太阳离地面的主观约数。指太阳出山三竿高,风势不猛,则风会逐渐平息。例句:谚云:“日出三竿,不急便宽”。大凡风,山出之时,必略静,谓之风让日。
【歇后语第27句】:【杀人不见血】不留痕迹,暗地里害人。明代《醒世恒言》: “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 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歇后语第28句】:【火心要虚.人心要实】(谚)火心要架空,才能烧出旺火;人心要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指为人处世,最忌浮滑,应以诚信为本。 也作火要虚,人要实。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歇后语第29句】:一条道儿走到黑——死心眼
【歇后语第30句】:【响锣一声,闷鼓一槌】(惯)指不管以什么形式,给一个干脆的回答。
【歇后语第31句】:星期天,爸爸教我做饭。切菜时,我怕被菜刀切了手,不敢动手切。一旁的奶奶说:“常摸刀,不能不割手;常在河边走,不能不湿鞋。”(山东·莱阳)
【歇后语第32句】:我拔了半筐草,回到家却发现把镰刀丢了。妈妈说:“叫你干个活也真是的,挣了个鸡钱,丢了头牛钱。”(山东·陵县)
【歇后语第33句】:【有眼不识荆山玉,拿着顽石一样看】(惯)荆山玉:即和氏璧;相传楚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抱玉岩得璞玉,后把它琢磨成价值连城的美玉。不认识荆山宝玉,把它看作顽石。比喻没有眼力,错把好人看作坏人,或把有才干的人当作无能的人。
【歇后语第34句】:拿针眼当烟筒——小气
【歇后语第35句】:【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释义:白露:节气名,在阳历九月七日或八日时天气转凉,即将秋熟。迷迷:形容大雾迷荡。秋分:节气名,在阳历九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秀:谷类植物开花结实。谓白露时节雾荡荡,分来临稻穗齐。例句:八月,秋兴:白露前后雾,主稻穗易实。谚云:“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歇后语第36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惯)觅:寻找。指费尽干辛万苦到处去找都找不到,却在无意中毫不费力就得到了。 也作“踏遍青山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歇后语第37句】:【世事有常有变,英雄能屈能伸】(谚)指世事有经久不变的规律,也有升沉起伏的变化;英雄豪杰做事,贵在随时应变,失意时能承受屈辱,得志时能施展才干。
【歇后语第38句】:石头砌墙——好的一面在外头
【歇后语第39句】:飞机打坦克——居高临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歇后语第40句】:老张家的鸡把老李家的碗蹬掉在地上打烂了,老张太太和老李太太吵上了。看热闹的人唯恐吵得不凶,更是鸡一嘴鹅一嘴地怂恿着。孙爷爷路过此地,笑哈哈地说:“小孩子家喜哄,老妈子家喜宠。大伙多宠宠,就会更有好戏看了。(安徽·利辛)
【歇后语第41句】:【应人事小,误人事大】(谚)答不答应替人办事倒无关紧要,答应却不办,从而耽误人家的事,这就麻烦了。指应诺的事必须实践。
【歇后语第42句】:黄瓜打驴——剩半截儿
【歇后语第43句】:【大姑娘裁尿布——闲时做下忙时用】见“小大姐儿裁褯子——闲时置下忙时用”。
【歇后语第44句】:火箭上天——不翼而飞
【歇后语第45句】:【既生瑜,何生亮】释义:瑜:周瑜。三国时东吴大将,气量小,忌妒诸葛亮的才干。亮:诸葛亮,三国时蜀汉丞相,很有才干。既然生了周瑜,何必又生诸葛亮!比喻把某人视为仇敌。语出《三国演义》。例句: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日:“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歇后语第46句】:舞台上拜天地——痛快一时
【歇后语第47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谓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就看是 否用心钻研。有心人处处留心,善于学习,就能克服困难, 取得成功。天下,也说:世上。清代《红楼梦》:“这首不但 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 人。社里一定请你了!”
【歇后语第48句】:【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谓年轻人没有经验,办事不可靠。 清代《官场现形记》:“你们几位都是上了岁数的人,俗语说 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像你们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会 冤枉人的了?”
【歇后语第49句】:【当着矮子,别说短话】说话应该避免引起类似的人多心。 类似的:当着瘸子别说短话/逢着瞎子不谈光,逢着癞子不 谈疮。清代《红楼梦》:“俗话说得好,当着矮子,别说短话。 这二位姑娘并没惹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脸上怎 么过得去?”
【歇后语第50句】:【表壮不如里壮】释义:事物的外表强壮不如事物的内里强壮。也可以比喻妻子善于持家,比男子更重要。例句:“嫂嫂是个精细的人,不必用武松多说。我哥哥为人质朴,全靠嫂嫂做主看觑他。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
【歇后语第51句】:【三天两头歇】经常中断,停止。歇,亦可换用其他动词, 意思也随着改变,如:忙、跑。茅盾《子夜》:“然而目前天津 八介大厂倒有七个停工,剩下一家也三天两头歇!”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借指事多解决不了,只好由它去。 台湾梁实秋《雅舍小品三集》:“即使命不该绝,明天还有明 天的事,事越积越多,越多越懒得去做。虱多不痒,债多不 愁,那是自我解嘲!”
【歇后语第52句】:【插起招军旗,就有吃粮人】招军旗:古时招募士兵用的旗帜。吃粮人:指吃粮饷的士兵。插起招军的旗帜,就有人应招参军。也比喻总会有人响应。例句:“插起招军旗,就有吃粮人。”有个吴先生是在阎锡山部下当过旅长的退职军官,家里很富,才死了老婆。他在姐姐庙大会上见过小芹一面,愿意续她,媒人向三仙姑一说,三仙姑当然愿意。
【歇后语第53句】:孙膑走路——快不了
【歇后语第54句】:【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释义:只有没本领的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例句:“难是难,可世上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
【歇后语第55句】:下下人有上上智。
【歇后语第56句】:【揪辫子】见“抓辫子”。
【歇后语第57句】:【海枯石头烂,猴笑柏叶落】(惯)形容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歇后语第58句】:【上有皇天,下有后土】释义:意思是天地共鉴,天地作证。例句:他一本正经地说道:“……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新郎新娘拜天地!”
【歇后语第59句】:【有卖的,有买的】谓互相需要,事情总能办成。或说:有 丢的,有拾的/有丢的,有拣的。王统照《山雨》:“你真是个 雏子,有卖的就有买的,没有销路我自己还吸得下?”
【歇后语第60句】:【看人下菜碟儿】(惯)比喻根据不同人不同的身份、地位来分别对待。 也作看客下菜碟。 见人下菜碟儿。
【歇后语第61句】:棉花换核桃——吃硬不吃软
【歇后语第62句】:指鹿为马——胡说;混淆是非;强加于人
【歇后语第63句】:【算盘珠子,不拨不动】指不自觉,没有吩咐就不知道主动 做事。张贤亮《河的子孙》:“这样,庄户人干起活来就跟算 盘珠儿一样,拨一下动一下;有的连地也不会种了。”
【歇后语第64句】:【丢钱是买主,说话是闲人】(谚)指付钱的才是买主,品评货物优劣的往往是看客。也泛指凡是办实事的,总会拿出实际行动。
【歇后语第65句】:【感冒】“感冒”也叫伤风,是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它看似是个现代医学流行词,其实古已有之,它源自宋代。宋代的最高学府是太学,隶属于国子监,负责招收官民子弟学习经典。太学有严格的考核升级制度和管理规定,凡是太学生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宿的,都要在请假薄上登记。这个请假薄的封皮上,常按惯例写上“感风”二字,因此被称为“感风”簿。“感风”是医学词,感风的意思就是感受到了风寒的侵袭,造成身体不适。太学生毕业后通常会成为学者或官员,因此“感风”这个请假的理由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官场。例如,宋时的馆阁有规定要求每天晚上安排一名官员值宿,也就是值夜班,这是个很辛苦的差事,因此官员们常以“感风”、“感冒”、“伤风”为由请假。到了清代,“感冒”更受官员们的青睐,是官员请假时最常用的托辞。再后来,感冒被大众广泛认可,成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
【歇后语第66句】:久旱逢甘雨——及时;喜煞人;正是时候
【歇后语第67句】:【说着钱,便无缘】见“若说钱,便无缘”。
【歇后语第68句】:【一只碗不晌,两只碗叮当】(谚)一只碗不会发出声音,两只碗碰撞才有响声。比喻人与人的争吵以至斗殴,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双方都负有责任。 也作“一只碗敲不响,两只碗响丁当”。
【歇后语第69句】:三张纸画个驴头——好大的脸面
【歇后语第70句】:【山鸡不敢配凤凰】(谚)山鸡:野鸡。凤凰:古代传说中百鸟之王。 比喻在婚姻上,地位低下的人家不敢高攀名门望族。
【歇后语第71句】:【知冷知热是夫妻】(谚)指生活上相互照顾,相互体贴,是夫妻间的情分。
【歇后语第72句】:八月里的柿子——熟透了;越老越红
【歇后语第73句】:【无债一身轻】(谚)不欠人的债务,自然就一身轻松。指债务带给人的负担是沉重的,还清债务,就不再有负担。 也作“无账一身轻”。
【歇后语第74句】:【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惯)比喻原来是干什么的还干什么去,各人做自己该做的事。
【歇后语第75句】:【强龙不压地头蛇】(谚)地头蛇:地方上有权势、有影响的团伙。指外来势力再大,也难敌地方上有影响的团伙。也指盘踞在地方上的恶势力是难惹的。 也作强龙难敌地头蛇。 强龙压不住地头蛇。 强龙斗不过地头蛇。
【歇后语第76句】:隔墙扔蒲包儿——飞(非)礼
【歇后语第77句】:【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释义:借指事情自有公论。例句:你啥话也别说,只管放声大哭,一天哭它三场,你哭不上三天,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
【歇后语第78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听不进
【歇后语第79句】:【过河卒子扫千军】(谚)卒子:象棋盘上排列在最前列的兵卒。指下象棋时,卒子过了河界,就有横扫干军的力量。比喻战争中如果指挥得当,普通士兵也会发挥无穷的威力。
【歇后语第80句】:【狗养的狗亲,猫养的猫爱】(谚)狗生的崽子狗知道亲,猫生的崽子猫知道爱。比喻自己生的孩子自己疼爱。 也作狗养的狗亲,猫养的猫亲,不养的不亲。 猫下的猫疼,狗养的狗爱。
【歇后语第81句】:【驴跟马跑折了腿】谓比不上,勉强追赶没有益处。海外 张爱玲《茉莉香片》:“你那个英文——算了吧!跷脚驴子跟 马跑,跑折了腿,也是空的!”
【歇后语第82句】:妈妈无论什么时候叫我学习,我都有理由拒绝。妈妈说:“你呀,早怕露水午怕热,晚怕蚊子早早歇。”(安徽·巢湖)
【歇后语第83句】:【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谚)指人生上好的享受,是以自己吃极大的苦换来的。 也作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中甜。 不受苦中苦,难有来日甜。
【歇后语第84句】:【吃秤砣,铁了心】铁,名词作动词用,谓狠下决心,不动 摇。吃秤砣,或说:王八吃秤砣。浩然《山水情》:“刘三像吃 了秤砣铁了心,一点儿也不松口:这一回,你就是去死,我也 不能答应。”
【歇后语第85句】:擀面杖插到鸡窝里——捣蛋
【歇后语第86句】:【 一座山头一只虎】一个地方,难以存在两种对立的势力。 或说:一山难容二虎。类似的:一个艄公一道河/一个乌鸦 占一枝/一个爷爷一炷香。成语:势不两立。传记图书:“正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张学良此时真切体悟到‘卧榻之旁,岂 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歇后语第87句】:【 不吃鱼,口不腥】不贪便宜,不会惹麻烦。孔厥《新儿女 英雄续传》:“我们不要占便宜,不吃鱼,口不腥!”
【歇后语第88句】:喜鹊老鸹同枝叫——悲喜交加;连喜带忧
【歇后语第89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释义:穴:洞。焉:怎么,哪里。比喻不冒危险亲自去干,就不能取得经验,获得成功。“焉得”又作“难得”、“怎得”、“捉不住”。例句:纪怀仁道:“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打下恶虎庄,为了黄河岸上民众的自由,为了党的事业,不说是危险,就是掉头丢脑袋,我也要亲自探一探!”
【歇后语第90句】:【不是省油的灯】(惯)比喻不是省事的人或不是好对付的人。
【歇后语第91句】:【杀人不眨眼】(惯)形容非常残暴、凶狠。
【歇后语第92句】:掉进面缸里的老鼠——翻白眼
【歇后语第93句】:【战死是本份,活着是侥幸】军人要有准备牺牲的精神。张 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这是战争,作为一个军人,战 死是本份,活着是侥幸。”
【歇后语第94句】:【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谚)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晚为元宵节,也称灯节。今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要是云层遮住月亮,明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要下雪。指中秋节和元宵节的云雨天气是相互关联的。
【歇后语第95句】:三横加一竖——想称王了
【歇后语第96句】:【亲戚明算账,父子钱财清】(谚)亲戚之间在经济上要算清账,父子之间在钱财方面也要有透明度。 指即使关系再亲近,在钱财上也要一清二楚。
【歇后语第97句】:【眼不见,心不烦】(谚)指只要不是亲眼看到的烦心事,就不会引起内心的烦恼。人们为了回避矛盾,求得自身的安宁,往往以此语作慰藉,也作眼不见,心不乱。 眼不见心净。
【歇后语第98句】:烧干的锅炉添凉水——安心惹气
【歇后语第99句】:病人拍皮球——有气无力;少气无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1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