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快手民间俗语金句

【谚语俗语第1句】:高明的谎言——算卦

【谚语俗语第2句】:【好马不吃回头草】释义:比喻有志气的人不走回头路。例句:常言:好马不吃回头草,料想延寿寺自然不肯相留,决无再入之理,却到何处去好?

【谚语俗语第3句】:人到四十,穿针离尺。

【谚语俗语第4句】:【猫奸狗忠】(谚)猫是谁家有吃就往谁家跑,狗无论主人多么穷苦,绝不离开。指猫性奸猾,狗性忠诚。 也作“狗是忠臣,猫是奸臣”。

【谚语俗语第5句】:【大姐做鞋,二姐有样】(谚)大姐做好鞋,二姐就有样可学着去做。 指前人做出榜样,后人跟着学。也指前人取得经验教训,可供后人借鉴。 也作“大姐做鞋,二姐照样”。

【谚语俗语第6句】:【大丈夫报仇,十年不迟】谓遇到事情要沉着,找机会对侍。 类似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姚雪垠《李自成》:“大丈夫报 仇十年不迟,何况只用等几个月?气坏了身体可不值!”

【谚语俗语第7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语别看有“四知”,其实只有两知,即除你我二人知道外别人谁也不知。现在多用在见不得人、拿不到桌面上的私人交易。此语源自东汉。东汉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荐举的官员,听说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见,并带黄金十斤作为见面礼。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举荐表示感谢,二是通过贿赂这位老上司请以后多加关照。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幕夜无人知者。”杨震当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不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打道回府。然而,这样惊天动地的反腐之语,却被人们反其义用之,成为订立攻守同盟的常用语了。

【谚语俗语第8句】:【衣不压众,貌不惊人】见“人不压众,貌不惊人”。

【谚语俗语第9句】:【希望】“希望”是指人们期望达到某种目的,或者盼望某种情况的出现,是实现某种目标的欲期。毛泽东曾对青年人说“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其实,“希望”这个词最初指的是期待看到月满月圆,并无它义。为何“希望”最初特指期待月满月圆呢?这还得从“望”字说起。“望”字的产生与月亮有关。众所周知,月有阴晴圆缺,造成圆缺的原因是月亮本身不发光,我们之所以能看见月光,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的结果。月亮绕着地球转,农历每月月初之时,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月亮正对着地球的那一面因为照不到太阳,使得我们无法看到它,这就是新月,古人将其称为“朔”。随着月亮的转动,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越来越大,月牙一天比一天“胖”,等到向地球的一面全部照到太阳光时,就成了满月,古人称之为“望”。《说文》解释:“望,月满也。”“望”在农历的十五六,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满月之后,月亮又逐渐变“瘦”,至完全看不见,新月时期又开始了。就这样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因此,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再从“望”到“朔”的时间。月圆月缺一个周期.恰好一个月。正因为“望”是月满月圆之意,“希望”自然就是期待月圆之日的意思了。宋范仲淹在《十四月夜》中写道:“天意将月圆,人心等满时。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表达了人心等满,愿月满无缺,花好月圆。圆月是美好光明的象征,自然“望”是大家所期(希)盼的。 “希望”一词逐步引申演化为期望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目标,而达到一个“圆满”的结果。

【谚语俗语第10句】:【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歇)窍:本指窟窿,转指窍门。比喻对某件事一点儿也不懂。

【谚语俗语第11句】:雷声大,雨点小——虚张声势

【谚语俗语第12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俗语的意思是事情看似如此,其实另有他图。它源自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别号“醉翁”。他在散文写作上成就颇高,《醉翁亭记》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当滁州太守时写的。滁州州署在今安徽滁县,县城西南有风景秀丽的琅邪山;山中有泉,名“酿泉”;泉旁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修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了取了个名字,叫做“醉翁亭”。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呢?他在《醉翁亭记》这篇文章里,道出了缘由。原来欧阳修常与朋友相约来此饮酒,欧阳修年岁大了,饮一点便酩酊大醉,他便给自己取了个“醉翁”的别号。欧阳修酒量不大,很容易醉,那他为什么还爱喝酒呢?文章说:醉翁的本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风光。他是借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后来,人们大多只用前半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忘却了“在乎山水之间也”。作为俗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就转义了。

【谚语俗语第13句】:生产并结束恋情的地方——妇产医院

【谚语俗语第14句】:【翻手是雨,合手是云】(惯)比喻玩弄权术,反复无常。 也作翻手为云覆手雨。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谚语俗语第15句】:妈妈叫我去割草,我嫌门口草太矮,不好割,想到村后去割。妈妈说:“远跑不如近磨,你有跑的工夫,在门口早就割好了。”(江苏·丹阳)

【谚语俗语第16句】:【貂惜皮毛象护牙】释义:貂:一种动物,皮毛珍贵。比喻各自珍惜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例句:他略顿了顿,又进一步开导说:“貂惜皮毛象护牙。咱们呢,眼下最要紧的就是站稳脚跟,不被冲垮,保住乌纱帽。”

【谚语俗语第17句】:【瘸子担水,一步一步来】事情逐步进行,不可急躁。袁静 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你老人家别着急,咱们这些兵是什 么兵呀,都是拿锄头把子的手,猛不乍的拿起枪就会打仗 啊?这可是瘸子担水,得一步一步来么!”

【谚语俗语第18句】:【鸡蛋碰石头——白白送死】(歇)指不自量力,作无谓的牺牲。

【谚语俗语第19句】:【肩不动,膀不摇】(惯)形容什么也不干。

【谚语俗语第20句】:【读书人怕赶考,庄户人怕薅草】(谚)赶考:科举时代,读书人前往指定地点参加考试。薅(h。)草:弯下腰拔草。指读书人怕的是赶考,庄稼汉怕的是薅草。泛指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最头疼的事。

【谚语俗语第21句】:【佛在心头坐,酒肉腑肠过】释义:心中牢记佛祖的教诲,喝酒吃肉没关系。指修行只须虔诚,不必吃素。例句:人人修善,全在自己心上,不在一张口上。故谚语有云:“佛在心头坐,酒肉腑肠过。”

【谚语俗语第22句】:【东家不知西家苦,南家不知北家难】(谚)西家的苦处,东家不知;北家的难处,南家不知。指家家都有说不出的苦处和难处,只是别家不知道罢了。 也作“东家不知西家,一家不知一家”。

【谚语俗语第23句】:【水不流要臭,刀不磨要锈】(谚)比喻人必须经常运动,才能保持健康。

【谚语俗语第24句】:【羊群里丢了,羊群里找指】哪儿丢了哪儿找,事情不会出 这个范围。刘江《太行风云》:“办法有的是,羊群里丢了羊 群里找。”

【谚语俗语第25句】:【打虎要力,捉猴要智】(谚)老虎凶猛,打虎须有力气;猴子灵活,捉猴须用智谋。指处理不同性质的事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策略。

【谚语俗语第26句】:上树逮麻雀——连窝端

【谚语俗语第27句】:还没过门儿呢,芳芳就今儿向婆家要衣服,明儿向婆家要首饰。婆婆不耐烦地说:“我看她不是盏省油的灯。”(河南·虞城)

【谚语俗语第28句】:【半路上出家】(惯)出家:离开家到庙里去做和尚、尼姑或道士。比喻放弃原来从事的职业,中途改行。

【谚语俗语第29句】:【千尺有头,百尺有尾】(谚)绳索再长,总是有头有尾的。比喻任何事情有开头也有结尾。也比喻做事得顺着次序,有头有尾,不可乱套。

【谚语俗语第30句】:飞机后面挂口袋——装疯(风)

【谚语俗语第31句】:卖了儿子招女婿——颠倒着做

【谚语俗语第32句】:【 吃不了兜着走】字面意思为:食物吃不完带走。吃不了, 兼指吃不消;兜着,兼指全部承担责任。海外於梨华《寻》: “女孩子一怀孕,他如不负责任,人家父母必来找他算账,他 吃不了兜着走。”

【谚语俗语第33句】:司马迁的名著——史(死)记

【谚语俗语第34句】:【难家不会,会家不难】(谚)同一件事,让外行去做,就很犯难;让内行去做,就得心应手。指做事的难易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懂行。 也作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难了不会,会了不难。 会家不难,难家不会。

【谚语俗语第35句】:两个瞎子挤眼——谁也不知道什么事

【谚语俗语第36句】:【地上跑的数狗,天上飞的数斑鸠】(谚)斑鸠:鸟名,身体灰褐色,颈后有白色或黄色斑点,故名。指狗肉和斑鸠肉最细嫩美味。

【谚语俗语第37句】:厕所题诗——臭秀才

【谚语俗语第38句】:人老病多,树老根多。

【谚语俗语第39句】:【大白菜倒了秧——打根上坏】(歇)倒了秧:植物幼苗因病虫害等而枯萎。本指植物从根部坏死,转喻人从根本上变坏了。

【谚语俗语第40句】:巫婆看病——妖言惑众

【谚语俗语第41句】:癞蛤蟆剥皮不闭目——还想蹦鞑几下

【谚语俗语第42句】:【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王】人们团结起来就有力量。周立 波《暴风骤雨》:“赵主任告诉我们说:‘土帮土成墙,穷帮穷 成王。’咱们团体抱得紧,啥也不怕呀。”

【谚语俗语第43句】:【猪不吃狗不啃】(惯)形容人模样难看,谁都不喜欢。也比喻谁也不愿理睬。

【谚语俗语第44句】:羊粪蛋里掉个花生——是个好仁(人)

【谚语俗语第45句】:【 成由勤俭败】由奢要成功必须勤奋节俭,奢侈浪费则导 致失败。电台广播:“俗话说,成由勤俭败由奢。盲目追求 高消费,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欢乐,反造成精神负担,这不 是过日子的办法。”

【谚语俗语第46句】:【唯食忘忧】(谚)指人很难排除忧愁烦恼,只有在吃饭的时候可以暂时忘掉。 也作“唯食可以忘忧”。

【谚语俗语第47句】:【天上飞的野鸭,捞到手就是菜】比喻做事要主动争取,或容 易取得。反义说:天上飞的野鸭,不能算一碗菜。沈从文 《贵生》:“其实只要你好意思亲口提一声,天大的事定了。 天上的野鸭子各处飞,捞到手的就是菜。”

【谚语俗语第48句】:【冷在三九】意思是说冬天最冷的天在三九。那么,什么是三九,它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将夏至后的81天和冬至后的81天各分为9个段落,每一个段落为9天,并按次序定名为头九(即一九)、二【第9句】:三九……九九。不过,夏九九在民间没有流行起来,大家只知道夏有“三伏”而不知道夏还有九九。通常所谓九九或数九天,是指冬九九而言。冬天最冷的时候在三九和四九,大约为阳历一月中下旬,阴历多在腊月上旬。这时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故农谚有“热在中伏,冷在三九”的说法,还有“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的说法。九九与气候密切相关,有九九歌唱道:一【第9句】:二九不出手,三【第9句】:四九冰上走。五【第9句】: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可见,冬天的大冷天,确实在“三九”。

【谚语俗语第49句】:我在看一部喜剧片。坐在我身边的一位老大娘看到一个小演员演得很逗人,便乐呵呵地自语道:“这豆芽子,真是额头不大身子粗。”(安徽·贵池)

【谚语俗语第50句】:【常病无孝子】见“百日床前无孝子”。

【谚语俗语第51句】:过生日那天,爸爸给我十元钱,让我自己买礼物。我跑到新华书店花十元钱买了一本注音《三国演义》。回到家,我问奶奶贵不贵,奶奶笑着说:“能买吃亏物,不买便宜嘴。”(河南·邓州)

【谚语俗语第52句】:【成人容易做人难】(谚)成人:指人发育成熟。做人:指做一个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指成人容易,但要成为一个有修养有作为的人却很难。

【谚语俗语第53句】:【箩里拣瓜——拣得眼花】(歇)指可供选择的对象太多,使人眼花缭乱,拿不定主意该选哪个。

【谚语俗语第54句】:饿狗掉进茅坑里——饱吃一顿;正好

【谚语俗语第55句】:【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谚)指人的防患意识往往难以长久。

【谚语俗语第56句】:【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谓容易走漏消息,要防止。类 似的:墙有眼睛壁有耳/墙有缝,壁有眼。明代《水浒》:“休 得再提。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只可你知我 知。”

【谚语俗语第57句】:外练身、法、步,内练精、气、神。

【谚语俗语第58句】:【至亲不过爹娘,至近不过夫妻】见“近不过夫妻,亲不过父母”。

【谚语俗语第59句】:口袋里装钉子一个个想出头

【谚语俗语第60句】:【门子(门路)】现在,老百姓把在政府里或某些部门里有熟人、能办事的人称为有“门子”。这些门子如果不坚持原则,便会为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大开方便之门。那么,“门子”是怎么来的呢?门子,是古代衙门中的差役,相当于现在的门卫。古代的门子属于贱役,地位很低,甚至谈不上什么地位,但是位置却不可小视。他们把守着官衙门口,谁要想进衙办事,首先要经过大门关口。不管什么人,也不论什么事,哪怕火已上房,只要不经门子批准,休想与老爷见面。尤其是那些熟知官场规矩、心地贪婪的门子,常常把这一特殊位置,当成捞外快的福地。外人要想入见官员,先要拿银子说话,这叫“送门包”。所以古代的门子又被看做“门路”,要想顺利办成事,不走门子,恐怕十有八九会办砸了。可见,“门子”的作用何等重要。对外来办事的人是如此,对深居简出的官老爷,有些门子同样会耍些手段,或成人之事,或坏人之事。官老爷该见的人或阻挡在外,不该见的人或不速之客放人,或任意扩大事态,或刻意隐瞒真相。他们深谙本衙大人的喜好,也摸透了外来人员的心思,常以点拨、诱使、欺骗、夸大等种种手段为自己捞取好处。比如京剧《铡美案》中陈世美的门官给秦香莲出主意:你在前面跑,我在后边撵,扯下一片衣衫。将秦香莲放入驸马府中。可见,官府有了“门子”,也就有了“门路”。“门子”也就有了全新的含义,那就是走后门,办私事,以私损公。

【谚语俗语第61句】:老虎吃爆豆——略崩脆(说话干脆)

【谚语俗语第62句】:给灶王爷烧香——多说吉利话

【谚语俗语第63句】:老牛头进汤锅——难熬

【谚语俗语第64句】:【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见“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谚语俗语第65句】:高二叔跑运输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资做生意。高二婶胆怯地说:“上次欠的债咱才刚还上,你心又痒痒了?你可别前脚出了螃蟹窝,后脚又踏进烂泥塘。悠着点吧!”(河北·石家庄)

【谚语俗语第66句】:【没有擒虎艺,不敢上山岗】(谚)没有捉拿猛虎的武艺,就不敢到猛虎出没的山岗上去。比喻没有高超的本领,就不敢去犯风险,闯难关。 也作没得斩龙剑,哪敢下东海。 没有擒虎艺,不敢上高山;不是擒龙手,怎能下海洋。 没有擒龙手,不敢下东洋;没有打虎艺.不敢上山岗。

【谚语俗语第67句】:【透口风】见“露口风”。

【谚语俗语第68句】:【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农业生产中,肥料很重要。粪, 也说:肥。谌容《光明与黑暗》:“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咱们天县粮食产量能不能过长江,跟你们的工作关系很大 啊!”

【谚语俗语第69句】:【河狭水急,人急计生】(谚)河身狭窄,水流就必定湍急;同一道理,人到急处,为形势所迫,就会生出奇计来。指情势危急时会逼出应急的奇谋。 也作“河狭水紧,人急计生”。紧:湍急。

【谚语俗语第70句】:【让猫看肉,让獾守田】(惯)獾:即狗獾,哺乳动物,毛灰色,腹部和四肢黑色,趾端有长而利的爪,善于掘土,昼伏夜出。比喻为坏人干坏事提供方便。

【谚语俗语第71句】:我本来已经穿了很厚的衣服,还总是围着个火炉子。妈妈说我:“无毛的小鸟是叽叽,有毛的小鸟也是叽叽。”(安徽·旌德)

【谚语俗语第72句】:【同烧一炉香】(惯)比喻有共同的心愿。

【谚语俗语第73句】:小芳在家是个宝贝蛋,闹了东又闹西。妈妈常说她“越说你脚小,你越扶墙走”。(河南·商水)

【谚语俗语第74句】:【兄弟同心,黄土变金】见“弟兄协力,土块变金”。

【谚语俗语第75句】:【景泰蓝】“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过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所以又叫“铜胎掐丝珐琅”。掐丝珐琅器是从国外传人中国的,由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在技艺上加以改良,尤以铜胎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最为精湛,发展成为今天所说的景泰蓝。那么,“景泰蓝”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明代景泰年间的掐丝珐琅独领风骚,因初创时只有蓝色,因此得名景泰蓝。现在的景泰蓝工艺大有提高,增加了科技含量,造型精美绝伦,已成为馈赠国内外友人的最佳礼品r。

【谚语俗语第76句】:【 文章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好】一种社会心理:偏爱自 己的,羡慕别人的。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可是世界上 没有丈夫觉得自己的妻子美的,尤其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太 太。你知道那句俗话吧?文章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 好。”

【谚语俗语第77句】:【 南瓜老来甜】指成熟的时候,情况最好。古华《浮屠岭》: “反正他两个的事在浮屠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都说南瓜老 来甜,葛根老来粉,男女老来亲。”

【谚语俗语第78句】:【堵窝掏螃蟹】(惯)比喻在对手的老窝稳稳地将其抓获。

【谚语俗语第79句】:【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释义:读书窗下不要谈论命运好坏,考试场中不要谈论文章如何。例句:秦宗师笑道:“俗语说得好:‘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我本偏不信此说,场上乃论文之地,若不论文,却将何为据?”

【谚语俗语第80句】:妈妈无论什么时候叫我学习,我都有理由拒绝。妈妈说:“你呀,早怕露水午怕热,晚怕蚊子早早歇。”(安徽·巢湖)

【谚语俗语第81句】:【黄鼠狼给鸡拜年】释义:比喻伪装友好,别有用心。例句:珍儿听到这里,拧着身子说:“快去你的吧!黄鼠狼给鸡拜年,谁听你那一套!”

【谚语俗语第82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谚)挨:靠近,接近。靠近金的就会像金,靠近玉的就会像玉。犹言近朱者赤。比喻经常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品行、才能等自然会很好。

【谚语俗语第83句】:【开天窗】(惯)1比喻利用职权克扣钱财。2比喻抽去已排好的文章,使报纸的版面上留下成块的空白。

【谚语俗语第84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指想做大事,应该肚量大,心狠 毒。浩然《艳阳天》:“我告诉你吧,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 夫,千万不要为小事毁了自己的前途。你就先忍下这口气。 没别的路,你得跟我走。”

【谚语俗语第85句】:【折断一枝荷,烂掉一窝藕】(谚)表面上只是折断了一枝荷花,实际还毁了水下的一窝藕。比喻造成的损失表面上不大,实际却是巨大的,只是人们看不见罢了。

【谚语俗语第86句】:马不停蹄,鞭不停挥——老赶

【谚语俗语第87句】:【人多讲出理,田多长出米】(谚)人多了,集思广益,就能争辩出真理,就像种地多了打的米粮就多一样。

【谚语俗语第88句】:【调皮的骡子能拉套】(谚)拉套:套在车辕的前面或侧面拉车。不驯服的骡子拉套往往很得力。比喻顽皮的年轻人,只要引导得法,往往很有出息。

【谚语俗语第89句】:【家穷有口锅,人穷不离窝】(谚)家里穷到只有一口做饭的锅,也还是不肯离开自己的家。指人总是留恋故土,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肯远走他乡。

【谚语俗语第90句】:【走板】“走板”形容说话偏离了主题或错发议论,它源自戏曲的演唱和伴奏。演唱传统戏曲,常以鼓板击节拍。每一小节中凡强拍的均击板(强拍也叫“板”),次强拍或弱拍则以鼓签轻敲小鼓或以手指击拍(叫做“眼”)。由一板一眼构成两拍子一小节,或由一板三眼构成四拍子一小节。演唱时必须合板合眼,才能与伴奏配合得当。不合板眼谓之“走板”。走板时,演员演唱与乐队伴奏就不能合一,就不能达到应有效果。后比喻说话办事离开了既定的主题或乱了既定的步骤为“走板”。

【谚语俗语第91句】:【敲边鼓】(惯)1比喻从旁帮腔助势。2比喻有话不直说,拐弯抹角。 也作“打边鼓”。

【谚语俗语第92句】:【围着锅台转】(惯)指烧火做饭,忙家务事。

【谚语俗语第93句】:猫额上画王字——虎头虎脑

【谚语俗语第94句】:【卖油娘子水梳头】油留着卖,自己不能搽。意即为他人 服务,自己不能享受。类似的:卖鞋的赤脚跑/裁缝衣破没 人补,木匠屋里没凳坐/造车者多步行。成语:为人作嫁。 《艾芜短篇小说选》:“卖油娘子水梳头,这是一句极其流行 的俗语。意思是说,卖油人的娘子,舍不得用油梳头,只拿 点水来润润头发。也就是说,一些小本生意的人以及一般 下力的,总是拿好的去供给别人,坏的留着自己享用。这并 不是自己俭省,想要储蓄起来,而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法则, 逼着人不得不这样虐待自己,不然的话,就不能生活下去。”

【谚语俗语第95句】:【孔夫子面前背书文】(惯)比喻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

【谚语俗语第96句】:【煞上裤腰带就充贞节女】(惯)比喻刚干了坏事,转脸就假装好人。

【谚语俗语第97句】:【下软蛋】(惯)比喻向对方服输。

【谚语俗语第98句】:【倒挂葫芦顺放瓢】(谚)葫芦锯成两半,就是瓢。指葫芦要倒着挂,瓢要顺着放。借指凡处理事情,都有约定俗成的常理,不可任意违拗。

【谚语俗语第99句】:【好得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惯)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不分你我。 也作好得穿一条裤子还嫌肥。 好得穿一条裤子。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1317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