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很多人赞的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耐人寻味!

【歇后语第1句】:【有钱能使鬼推磨】(谚)只要有钱,就连买得鬼推磨这样的奇事也能成为现实。旧指金钱万能,人们不敢想象的事,用金钱都能办成。 也作有钱使得鬼推磨。 有钱使得鬼挑担。

【歇后语第2句】:【车到山前必有路】释义:事到临头,总有办法解决。例句:“车到山前必有路。天老爷自然给人铺排,既是叫咱往那么远去,自然送到咱地头。”

【歇后语第3句】:【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惯)比喻人甘心落后,无论用软的还是硬的办法都不能使其上进。

【歇后语第4句】:【咬苦瓜尾巴】(惯)苦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长圆形或卵圆形,两头尖,表面有许多瘤状突起,味苦,可作蔬菜。形容痛苦难受。也比喻吃苦,过苦日子。

【歇后语第5句】:【猫不在家,耗子造了反】释义:比喻主管的人不在家,下属无人管束,就会胡乱行动。例句:这时,就听见屋里三人拉扯的声音,接上又是扑通一下响。燕西嚷道:“呵唷!猫不在家,耗子造了反了。”

【歇后语第6句】:【八戒】提到猪八戒,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他为什么叫“八戒”?因为猪八戒也是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佛教人物,他是唐僧的徒弟,取名自然和佛教有关。其实“八戒”是佛教名词,全称“八关斋戒”、“八斋戒”,指佛教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的八条戒条: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七不装扮、打扮及观听歌舞;八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

【歇后语第7句】:【半年下雨半年睛】释义:一年中就有半年下雨,只有半年是晴天。指气候多雨或久晴。例句:元帅道:“国中气候如何?”公公道:“时候常热,就像我南朝的夏月天道。五六月间,日夜大雨,街市成河。俗语说道‘半年下雨半年晴’,就是这里。”

【歇后语第8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有余悸

【歇后语第9句】:【一瓶子不足半瓶子晃】见“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

【歇后语第10句】:【风里杨花——滚上滚下】(歇)本指杨花随风上下翻滚,转指人感情、态度等变来变去。

【歇后语第11句】:【狐狸做梦也数鸡】(谚)比喻邪恶之徒无时无刻不在谋划着做坏事。

【歇后语第12句】:【庄户人挑粪担——两头都是屎】(歇)庄户人:指农民。屎:谐“死”。形容处境险恶,无论如何都是死路一条。

【歇后语第13句】:【对矮人莫说矬(cu。)话】见“当着矮人,别说短话”。

【歇后语第14句】:爸爸在路上碰见两个小学生讥笑一位老爷爷,就对他们说:“你们凭啥笑他?他食盐多过你们食米,食油多过你们食水,走桥多过你们走路。你们要尊敬老人才对啊!”(广东·化州)

【歇后语第15句】:一天晚上,我在做《社会》课本上的讨论题,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个道道儿。爸爸看过之后说:“一块砖头难砌墙,一根木头难盖房啊!咱们一起来想想。”(山东·昌邑)

【歇后语第16句】:【戴高帽子】(惯)比喻对人说恭维、吹捧的话。 也作“顶高帽子”。

【歇后语第17句】:【嗔拳不打笑面】(谚)嗔(chen):愤怒。伸出激怒的拳头,也难打赔着笑脸的人。指和气待人可以化解怨仇。也指和气待人不吃亏。

【歇后语第18句】:【洞房三天没大小】(谚)洞房:新婚夫妇的房间。新婚三天内,不论年长年幼、辈分高低,都可和新婚夫妇逗乐。指民间习俗,新婚三日,人人都可闹洞房。 也作“新婚三天没大小”。

【歇后语第19句】:【树倒猢狲散】“树倒猢狲散”比喻以势力(利)相聚合的人,为首者一倒,跟从的人一哄而散,含有贬义。它源自南宋。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记载:“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依附者甚众,独其妻兄厉德新不以为然。咏百端威胁,德新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新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猴散赋》一篇。”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宋高宗时,有个侍郎叫曹咏,他善于逢迎拍马,深得奸相秦桧的欢心,所以官运亨通,当了侍郎。曹咏当了大官以后,有很多人来巴结他,独有他的大舅子厉德新却从不向他献殷勤。厉德新知道曹咏并非凭真才实学,而是靠依顺秦桧才得以升官的,所以料定曹咏这种人没有好下场。对此,曹咏耿耿于怀,一心想找个茬整整厉德新。后来,秦桧死了,那些依附秦桧的家伙一个个倒台了,曹咏也被贬到了新州。厉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就写了一篇《树倒猢狲散赋》寄给曹咏。文中说如今大树一倒,猢狲四散,于国于家,真是可喜可贺。将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把曹咏等人比作树上的猴子。这篇赋很快便在临安传开,遂成俗语。

【歇后语第20句】:砍倒樟树一一死不干(甘)心

【歇后语第21句】:【黄忠人老刀不老】释义:黄忠:三国时蜀将,英勇善战,武艺超群,《三国演义》写他与魏将张邰交战,张邰笑他年老,不自量力,他说,我年老,手里的刀却不老。比喻年纪虽大,本领还在。例句:朱老星喷红了脸说:“别说老了,咱一辈子都是斗争过来,黄忠人老刀不老!”

【歇后语第22句】:【教的言语不会说,有钱难买自主张】(谚)别人教的东西往往难以化成自己的东西说出来,做事贵在自己有主见,不盲从别人。

【歇后语第23句】:【不登高山,不现平地】(谚)不登上陡峭的高山,就显不出平坦的大地。比喻凡事不经过比较,就看不出巨大的差别来。

【歇后语第24句】:老灶爷翻筋斗——砸了锅

【歇后语第25句】:【茂林之下无丰草】释义:茂密的树林里,草长不旺盛。例句:地上除了杂生的一些小芦箕草外,什么也看不到,光溜溜的。好似才打扫过一样。走到这里,梅梅不禁想起了一句俗语:茂林之下无丰草。

【歇后语第26句】:原来,我写作文半天也写不出几个字。后来,我认真阅读课外书,经常观察周围的事物,不懂就问,还坚持写日记。现在不大一会儿我就能写一篇作文。爸爸说:“这就叫‘处处留心皆学问,辛勤观察神笔来’。”(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27句】:北极的冰川——顽固不化

【歇后语第28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释义:在天气最冷和最热的时候进行锻炼。例句:早先在院子里芭蕉叶上练字,后来砌了一堵砖壁粉墙,常在上面练习草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年一过,自成~体,果真是“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歇后语第29句】:这几天真忙,妈妈说:“这秋里,不但要摘棉花,收玉米,还得犁地种麦,累人啊!还不如春天清闲呢!”爸爸说:“金七月,银八月,三春不如一秋忙。”(河南·虞城)

【歇后语第30句】:【吊桶落在井里】释义:比喻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听人摆布。例句:婆惜道:“好呀!我只道‘吊桶落在井里’,原来也有‘井落在吊桶里’!”

【歇后语第31句】:【感冒】“感冒”也叫伤风,是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它看似是个现代医学流行词,其实古已有之,它源自宋代。宋代的最高学府是太学,隶属于国子监,负责招收官民子弟学习经典。太学有严格的考核升级制度和管理规定,凡是太学生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宿的,都要在请假薄上登记。这个请假薄的封皮上,常按惯例写上“感风”二字,因此被称为“感风”簿。“感风”是医学词,感风的意思就是感受到了风寒的侵袭,造成身体不适。太学生毕业后通常会成为学者或官员,因此“感风”这个请假的理由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官场。例如,宋时的馆阁有规定要求每天晚上安排一名官员值宿,也就是值夜班,这是个很辛苦的差事,因此官员们常以“感风”、“感冒”、“伤风”为由请假。到了清代,“感冒”更受官员们的青睐,是官员请假时最常用的托辞。再后来,感冒被大众广泛认可,成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

【歇后语第32句】:【捂盖子】(惯)比喻掩盖真相,不许别人揭露矛盾或揭发坏人坏事。

【歇后语第33句】:【难字压顶,寸步难行;闯宇当头,随意纵横】(谚)被困难压住头的人是什么事也做不得的;只要敢闯,就会有希望有前途。指事业上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大胆开拓。

【歇后语第34句】:【宁叫人打死,别叫人吓死】强调要有斗争精神,不能懦弱 自弃。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怎么把牙都咬碎了,不值 得。在我们民族的老俗话中,我喜爱这一句:宁叫人打死, 别叫人吓死!”

【歇后语第35句】:【缸里的酱萝卜——没了缨儿】(歇)缨儿:萝卜的茎叶,谐“影儿”。 指人没有踪影,去向不明。

【歇后语第36句】:【天狗吃不了日头】释义:迷信认为,日、月之蚀是天狗吃了太阳和月亮。比喻事情不会变坏,不用担心。例句:天狗吃不了日头,你就把心放在肚里吧!

【歇后语第37句】:戏台上的将军——神气一时

【歇后语第38句】:【往上爬】(惯)比喻以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提升官职、地位。

【歇后语第39句】:【师范】中国历来重视教育,而“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殿堂。那么,“师范”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了,而“师”的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春秋时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西汉末年,杨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个将“师”和“范”联系起来,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后汉书-赵壹传》报皇甫规定:“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师范”第一次作为一个完整的词出现了。后世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说法,也是强调德才兼备的为师。

【歇后语第40句】:【戴着乌纱弹棉花——有弓之臣】(歇)弓:旧法弹棉花用的弓形工具,谐“功”。讥讽人自以为有功。

【歇后语第41句】:【陈谷子烂芝麻】指陈旧,没有价值。老舍《四世同堂》: “为怕祁老人提起陈谷子烂芝麻而忘了正事,他开门见山的 说明了来意。”

【歇后语第42句】:套马杆子戴礼帽——充大个

【歇后语第43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奖励,只求不受处罚,能够平静 地生活。黄谷柳《虾球传》:“今后不管训练和作战,明哲保 身之道,全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八个大字。”

【歇后语第44句】:王大娘在我家聊天,谈起本村张家今年的收成特别好时说:“夏天跑,冬天饱;秋天睡,一年累。人家在农忙的时候干得欢啊!”(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45句】:我在订本子,怎么也弄不好订书机,妈妈说:“窍门满地跑,看你找不找。”(辽宁·朝阳)

【歇后语第46句】:【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谚)做菜要是不放盐,这菜吃起来就没味道;说话要是不占理,就没有说服力。指说话要人信服,必须有理有据。

【歇后语第47句】:【过耳之言,不可听信】(谚)过耳之言:毫无根据的传言。指不可听信道听途说的传言。 也作“过耳之言,不足为凭”。

【歇后语第48句】:【钱为人之胆】见“财是富之苗,钱是人之胆”。

【歇后语第49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释义:比喻事物小而齐全,可以作为典型代表。例句:那小饭馆可以说是北京市最基层最不起眼,甚而会被某些自命高雅的人视为最低级最不屑一顾的社会细胞。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实整个北京城的阴睛风雨、喜怒悲乐,都能从那小小的饭馆中找到清晰而深刻的回响。

【歇后语第50句】:我白天玩了一天,到晚上才想起作业还没做,这才忙着做起作业来。妈妈见了说:“你可真是‘白天串门子,晚上补裙子,。”(山东·鄄城)

【歇后语第51句】:密网捕渔——连锅端

【歇后语第52句】:木船上失火——底好

【歇后语第53句】:【人熟狗不咬】(谚)狗见到熟人不咬。指人熟地熟好办事。

【歇后语第54句】:【说得出,做得到】(惯)指人信守诺言,敢作敢为。 也作说得出来,干得出来。 说得出来就做得出来。

【歇后语第55句】:【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释义:如果八月初一下场雨,就要旱到来年五月底。例句:雨:夏忌甲子雨。“五月连阴雨阴月旱,七月八月口乞饱反。” “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占验也。

【歇后语第56句】:鞭打绵羊过火焰山——往死里逼

【歇后语第57句】:【鸡抱鸭子——干忙活】(歇)抱:孵。干:徒然,白白地。忙活:急急忙忙地做活,指白忙一场。 也作鸡孵鸭子——干着忙。 鸡孵鸭子——白忙乎。

【歇后语第58句】:【不踬于山,而踬于垤】(谚)踬(zhi):被绊倒。垤:小土堆。 人不会被山绊倒,却往往会被小土堆绊倒。指出错失误,总是由于人在小问题上不经心。

【歇后语第59句】:【问门道】(惯)比喻寻找能够达到目的或办成事情的途径。

【歇后语第60句】:【猛虎落在陷阱里——空只发威,不能动弹】(歇)动弹:活动。指厉害的人陷入困境,再耍威风也无济于事。

【歇后语第61句】:【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谚)指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终归躲不过去。

【歇后语第62句】:【小雨湿衣裳】轻微的事情,也会有害处。戴厚英《人啊 人》:“雨不大,湿衣裳,话不大,伤心肠。

【歇后语第63句】:【耍笔杆儿】(惯)指人有文化、能写会算。也指靠给别人抄抄写写或写文章为生。

【歇后语第64句】:船上人充油灰——慢慢来

【歇后语第65句】:鸭子不吃瘪谷——肚子里有货

【歇后语第66句】:二婶来找妈妈商量:“明天给朋友祝寿,这人情钱给十块吧,拿不出手;给五十吧,又是打肿脸充胖子……”妈妈打断了她的话:“他二婶啊,你也别太为难了。人情不隔年,一钱还一钱,她原先给你家多少,你也随着给多少呗!”(江苏·高邮)

【歇后语第67句】:十天跑完万里长城——一日千里

【歇后语第68句】:【苏州蛤蟆——南蟾】(歇)南蟾:南方的蟾蜍,谐“难缠”。指人或事不容易应付。

【歇后语第69句】:【经手三分肥】经手一件事情,总要得些好处。台湾林语 堂《京华烟云》:“国库收入高,自然油水大,下由小吏,上至 牛大人,岂止过手三分肥。”

【歇后语第70句】:老叫驴噙本《三字经》——皎文嚼字

【歇后语第71句】:【半夜吃黄瓜——不知头尾】(歇)指不知道事情的底细或经过。 也作半夜吃黄瓜——摸不着头脑。 半夜摸黄瓜——不知头尾。

【歇后语第72句】:妈妈又做面条,弟弟一看便说:“又是面条,我不吃。”妈妈说:“芝麻秆喂驴——吃不吃让到。”(河南·泌阳)

【歇后语第73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惯)萧何:汉高祖刘邦的开国丞相,曾辅佐刘邦起义,并举荐韩信为大将军,刘邦定天下后,韩信被告谋反,萧何又设计除掉韩信。比喻成事与坏事都是由同一个人造成的。

【歇后语第74句】:【 无颜见江东父老】原指项羽兵败,无脸回江东故地,在乌 江自刎。借指失败后羞见熟人。海外於梨华《三人行》:“从 台湾回来,他便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愿回到洋人圈里。” 小曲好唱口难开指不好张口明说,羞于启齿。特指男 女开始相爱时,有话不好直说。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小 曲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交好的心思两人都有,谁 也害臊难开口。”

【歇后语第75句】:【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释义:比喻有什么样的条件才有什么样的人。例句:我不用了解就猜个八九不离十。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她准是嫌咱这湾子水浅了。其实,咱无风港轮船都跑得开,再大的鱼也养得了她。 ………

【歇后语第76句】:【老虎戴念珠,假装善人】释义:念珠:数珠,佛教徒诵经时用来计算次数的成串的珠子。比喻伪装成好人。“戴”又作“挂”。“假装”又作“假充”。例句:韩宝根又说:“钱万利是老虎戴念珠,假装善人。咱使他的钱,就等于用他的高利贷呀!”

【歇后语第77句】:【乌鸦叫不祥之兆】乌鸦,俗称老鸹,是一种常见的益鸟,“乌鸦反哺”是出了名的。这么好的鸟类,人们反而嫌弃它,原因何在?完全是人们对它的生活习性的误解,乌鸦长得一身黑(天下乌鸦一般黑),叫声难听,喜食腐肉,又总在寒冷的冬天和旷野里出现,形成一幅枯木寒鸦的凄凉景象,故人们就把乌鸦与悲惨气氛联系起来。人们为了贬斥乌鸦,还给它编了一个故事。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个文人叫公冶长,他能听懂鸟语。有一天他在树林里看见一只乌鸦,乌鸦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一狼拖羊,快点去,莫慌张,你吃肉,我吃肠,肠子挂在树枝上!”公冶长赶到南山,果见一恶狼拖着一只羊。他把狼赶走了,把羊带回家。由于兴奋过度,吃完肉后忘了把羊肠给乌鸦挂在树上。记仇的乌鸦发誓报复他。后来,乌鸦又唱了同样的歌骗公冶长去另一个地方,公冶长赶去一看,原来是强盗刚杀了人的作案现场。正当他吓得要走开时,公差来了,把他捉去了公堂。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人们都知道公冶长坐牢是被乌鸦害的。从此,就认为乌鸦叫是想要害人,是不祥之兆。

【歇后语第78句】:割韭菜不用镰一胡扯

【歇后语第79句】:岩口滴水石开花——日久见功

【歇后语第80句】:婶子盖了五间房,今天粉墙壁,明天糊顶棚。我问:“收拾这么漂亮干啥啊?”婶子说:“还不是为了娶你嫂子。”邻居叹气说:“真是喜鹊嘴痛,鹁鸪受用。”(河北·沧州)

【歇后语第81句】:【价一不择主】(谚)商家一旦就某一商品与买家议定了价格,就不应该为了图利而弃信,将此商品卖与其他出价更高的买家。指买卖要讲信誉。

【歇后语第82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好的比不了,比差的还不错。表 示中等,不好不坏,知足,或甘居中游。叶辛《蹉跎岁月》: “她家的生活水平处于上海的中等阶层,比上不足,比下有 余。”

【歇后语第83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歇后语第84句】:【属牛皮纸糊的鼓面子——经不住敲打】见“水豆腐——不经打”。

【歇后语第85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风景秀丽,自古就很有名气。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语又是从何而来呢?它源自北宋。早在北宋,汴京的人们就传唱“苏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宫”的民谣,羡慕苏杭的繁荣富足。而后金灭了北宋,南宋王朝还真迁都杭州,偏安一隅,杭州苏州更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后来,诗人范成大在他编纂的苏州地方志《吴郡志》中写道:“谚日: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日:苏湖熟,天下足。”到了元代,周卿在《蟾宫曲》中又写道:“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诗句比起以往的说法,更精炼,更上口,所以历久不衰,流传至今。

【歇后语第86句】:【古庙前的旗杆——独一根】(歇)指只有一根。

【歇后语第87句】: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

【歇后语第88句】:【揭老底】(惯)比喻揭露不愿让人知道的内情或底细。 也作揭底子。 揭根子。 翻老底。

【歇后语第89句】:【招猫递狗儿】(惯)比喻不务正业,招惹是非。

【歇后语第90句】:【冬至吃饺子】每年冬至这天,家家吃饺子,并流传着“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的说法。这种习俗,源自纪念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爱民如子,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流行,他在大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时,正值寒冬季节,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仿照在长沙时的办法,让弟子们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用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药汤。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冻烂的耳朵全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在冀、鲁、豫一带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歇后语第91句】:一道数学题,哥哥做了半个小时也没做出来,爸爸走过去,看了一眼说:“暗里摇桩,越摇越深,不要钻牛角尖。这条路不行,换个解法试试。”(江苏·丹阳)

【歇后语第92句】:姑姑来我们家,我想留她多住几天。爷爷听了说:“亲戚常转,不能常站。”(甘肃·临泽)

【歇后语第93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谚)挨:靠近,接近。靠近金的就会像金,靠近玉的就会像玉。犹言近朱者赤。比喻经常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品行、才能等自然会很好。

【歇后语第94句】:【 恨铁不成钢】怨其不成材,目的是希望他成材。池莉《来 来往往》:“这就是段莉娜身上具备的高瞻远瞩的政治敏感 性,以及对康伟业恨铁不成钢的埋怨和鄙视。”

【歇后语第95句】:戴红缨帽上树——红到顶

【歇后语第96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夜猫子,猫头鹰。叫,是正 常的现象;笑,是反常的现象。表示不吉利,或要警惕坏人 耍阴谋。海外梁容若《故乡集》:“俗话说:不怕夜猫子叫,就 怕夜猫子笑。呻吟在床的病人,夜静更深,听见了夜猫子的 笑声,病人立刻感到精神的死灭,看护病人的人,也就心灰 意冷了。”

【歇后语第97句】:【贼人的腿,艺人的嘴】(谚)贼人怕捉,腿跑得快;艺人嘴巧,能说会道。指不同营生的人,都根据需要,发展着自己的特长。

【歇后语第98句】:我正在做作业,妈妈走过来指着我写的字说:“你看,你写的字多潦草,你爸爸写的字多俊!”(山东·汶山)

【歇后语第99句】:【使功不如使过】使用有功劳的人,不如使用有过错的人。 有过错的能吸取教训,感恩图报。图书:“真正有胆识的领 导者,反而觉得犯过错误的干部有个很大的长处,就是有犯 过错误的经验,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会更加谦虚谨慎。从 这个意义上讲,使功不如使过。”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1319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