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经典民间俗语
【谚语俗语第1句】:【解开闷葫芦】见“打破闷葫芦”。
【谚语俗语第2句】:对空撒灰——害人害己
【谚语俗语第3句】:好花插在牛屎上——不合身份;不配
【谚语俗语第4句】:【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释义:指过日子贵在有打算。例句:朱老星一年到头总会找到活儿做,两手不闲是他的目的。他常说:“人,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他就是整天价打算。
【谚语俗语第5句】:【小洞不堵,大洞吃苦】(谚)比喻问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一旦造成大的祸患,就会无法收拾,后悔不及。 也作小洞不补,大窟窿难堵。 小孔不堵,大孔冤苦。 小眼不补,大来叫苦。
【谚语俗语第6句】:【推倒长城扶外围】(惯)长城原是用来防御外部势力进犯的,推倒它,是要扶助外人。比喻扶植外人,排斥打击内部力量。
【谚语俗语第7句】:【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是西方基督世界的圣诞节。圣诞节是基督教为纪念耶稣诞生而设的节日。早在公元336年,12月25日正式被罗马教会定为圣诞节。《圣经》中没有耶稣诞生日期的记载,12月25日原为太阳神诞生日期,基督教会以此作为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系取耶稣为“正义的太阳”之意。到5世纪中叶,圣诞节已成为教会的传统宗教节日,后来逐渐大众化,成为许多国家的法定节日。圣诞节有许多重要活动,12月24日晚称为“圣诞夜”,也叫“平安夜”。人们团聚在一起,共进圣诞晚餐,互赠礼品。一棵漂亮的圣诞树是圣诞节必不可少的。到了圣诞节子夜时分,教堂举行隆重的子夜弥撒,黎明和上午还要举行两次。
【谚语俗语第8句】:【猫要捕鼠,必先伏下身子】释义:比喻做机密事,要先隐蔽好。例句:他说:“要少言少语,言多语失,走漏了消息不是玩儿的,虎要取食,必先蹲一下势子。猫要捕鼠,必先伏下身子。”
【谚语俗语第9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释义:比喻想算计别人的人,又被另外的人所算计。例句:正当快活得意的时节,哪晓得钻出一个奚笃的老婆郭氏来,不惟抵盗的他财物精光,且把个性命拐得了去。这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谚语俗语第10句】:老鼠抬轿子——担当不起
【谚语俗语第11句】:荆轲献地图——暗藏杀机
【谚语俗语第12句】:船上打伞——没天没地
【谚语俗语第13句】:【交杯酒】这是现代婚礼中的一个重要必备的程序,即新郎新娘举杯交臂互请对方饮酒。其实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据传,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礼记·昏义》载:新郎、新娘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其意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间享有同等地位,婚后相亲相爱,百事和谐。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到了宋代,以杯代瓢已经普及,延续至今。“交杯酒”为婚礼平添了喜庆的气氛。
【谚语俗语第14句】:【开方子】(惯)原指医生给病人开处方,比喻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或办法。
【谚语俗语第15句】:芙蓉开花——慢慢红
【谚语俗语第16句】:兵随将领草随风。
【谚语俗语第17句】:鸭子改鸡——磨嘴皮
【谚语俗语第18句】:【老鼠上房——不是发大水,就是下大雨】(歇)比喻将有大的事件发生。
【谚语俗语第19句】:【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螃蟹横爬。讽刺飞扬 跋扈的人。明代《警世通言》:“徐能此时已做了太爷,在家 中耀武扬威,甚是得志。正合古人两句:常将冷眼观螃蟹, 看你横行到几时?”
【谚语俗语第20句】:【扬州虽好,不是久恋之乡】见“长安虽好,不是久恋之乡”。
【谚语俗语第21句】:老鼠爬冰凌——又尖(奸)叉滑
【谚语俗语第22句】:【屋怕不稳,人怕忘本】(谚)房屋怕的是不坚固而倒塌,人怕的是忘记根本而失去人的本性。指为人要有良心,不得忘本。
【谚语俗语第23句】: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谚语俗语第24句】:【关门养虎,虎大伤人】姑息坏人,反受其害。成语:姑息养 奸。类似的:养虎自贻患/养虎被虎伤。清代《说岳全传》: “呆子!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入’,这个东西如何养 得熟的?”
【谚语俗语第25句】:【快马一鞭,快人一言】释义:痛快人说话痛快,干脆。例句:武当说:“快马—鞭,快人一言,说干就干,说走就走.今天动身!”
【谚语俗语第26句】:想不到哥哥和舅舅搭伙做生意也会闹矛盾,两人互相指责,闹得不可开交。嫂嫂气得直嚷:“亲戚不结财,结财合不来。这话真没说错!”(河南·辉县)
【谚语俗语第27句】:小松近来总是闷闷不乐的,他妈妈说:“他呀,好像别人借他的好大麦,还了他老鼠屎似的。”(四川·达县)
【谚语俗语第28句】:【是这鸟,叫这声】(谚)什么样的鸟会叫什么样的声音。指鸟的种类各异,叫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 多比喻哪个层次上的人,会说哪个层次上的话。
【谚语俗语第29句】:驴粪蛋滚白糖——表面甜
【谚语俗语第30句】:【难将一人手,掩尽天下目】(谚)掩:遮盖。比喻一个人所做的丑事、坏事,很难瞒得过天下众人。
【谚语俗语第31句】:古董店里的老鼠——碰不得
【谚语俗语第32句】:【喝迷魂汤】(惯)1比喻被迫忘掉过去。2比喻被甜言蜜语所迷惑。 3指头脑不清醒。
【谚语俗语第33句】:我在外婆家玩,口渴了,就拿外公的茶杯喝水,然后,将茶杯盖子放在了桌子上,外公发现了就吵外婆。我在一旁偷偷地笑。外婆说:“这真是赖死旁人笑死贼。”(安徽·潜山)
【谚语俗语第34句】:【睁眼说瞎话】(惯)指公然撒谎。 也作“睁着眼睛讲瞎话”。
【谚语俗语第35句】:鞋上绣凤凰——能走不能飞
【谚语俗语第36句】:【小时不防,大了跳墙】(谚)跳墙:越墙入室,偷窃作案。指孩子小时不管教,不防范,长大后就有可能为非作恶,触犯法律。
【谚语俗语第37句】:铁轨上的火车——走得正行得直
【谚语俗语第38句】:大篓香油浇芝麻——得不偿失
【谚语俗语第39句】:耗子掉进灰堆里——憋气又窝火
【谚语俗语第40句】:【 一竿子插到底】一次彻底完成,或坚持到底。插,也说: 扎、捅。成语:一劳永逸。浩然《艳阳天》:“什么事情只要让 他想通了,他就热起来,一竿子扎到底儿,不干好了不罢 休。”
【谚语俗语第41句】:早晨,我看爸爸放在桌上的手表不走了,想给它上上劲,没想到,一使劲儿把表把拽掉了。奶奶说:“不让你动你偏动,这不,冷手抓热馒头——粘了吧。”(黑龙江·哈尔滨)
【谚语俗语第42句】:【伸手不打垂尾狗】(谚)指对于失势与失意者,应当有怜悯心,不可无情挞伐。
【谚语俗语第43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各随其便;奈何不得;你管不着;随他的便;有什么办法
【谚语俗语第44句】:一次,我上房顶取东西,看见外面电视天线密密麻麻,比在地上看多得多。进屋后,我给妈妈一学,谁知妈妈没好气地说:“喝了六载的墨水,连登高望远都不懂?真是的!”(河北·蔚县)
【谚语俗语第45句】:【水米不沾牙】释义:不吃不喝。“不沾牙”又作“不打牙”。例句:受刑以后,我半死地躺在监牢里水汪汪的地上,一连两天水米不沾牙!
【谚语俗语第46句】:我读课文时心不在焉,妈妈见了说:“案上不可少书,心中不可少思。镜不擦不明,脑不用不灵。你怎么能光读书不思考呢?”(福建·福州)
【谚语俗语第47句】:【冬吃萝卜夏吃姜】(谚)萝卜:有帮助消化功能的蔬菜。姜:生姜,有开胃暖胃的功能。指冬季多吃萝卜,夏季多吃生姜,有助于身体健康。 也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郎中开药方。郎中:中医医生。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烧香:拜神上香,祈求保佑。
【谚语俗语第48句】:【讲风凉话】见“说风凉话”。
【谚语俗语第49句】:【三斤鸭子两斤嘴】(惯)三斤重的鸭子有两斤重的嘴。形容极会说话。
【谚语俗语第50句】:【送顺水人情】(惯)指不用费劲,顺便送出的好处、人情。
【谚语俗语第51句】:石板上插杨柳——生不了根
【谚语俗语第52句】:飞机上弹琵琶——高调
【谚语俗语第53句】:饿狗掉进茅坑里——饱吃一顿;正好
【谚语俗语第54句】:【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释义:保密,连自家人都不能知道。例句:“你小声些!这事儿可得保守秘密;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谁也不能给知道。”
【谚语俗语第55句】:心里头长草——荒(慌)了
【谚语俗语第56句】:【不是省油的灯】(惯)比喻不是省事的人或不是好对付的人。
【谚语俗语第57句】:小侄儿刚三岁就开始骂人,爷爷让叔叔好好管教管教。叔叔说,他还小,长大懂事后自然就没事了。爷爷说:“除草要趁早,教儿要从小。”(山西·平陆)
【谚语俗语第58句】:五一节放假,我们一家人出去郊游。本来准备早点动身,可是我忙着带这样那样,磨蹭到八点多钟才上路。妈妈说:“你呀,半夜起来下扬州,天亮还在屋后头。”(安徽·舒城)
【谚语俗语第59句】:【路是人走的,钱是人挣的】释义:只要努力干,就可以办到。例句:“路是人走的,钱是人挣的;我不信我小子就没有能耐盖上三间房,买上二亩地。”
【谚语俗语第60句】:【敢走黑路就不怕鬼】(谚)迷信说走黑路容易碰见鬼。既然敢走黑路,就不怕遇到鬼。比喻人既然敢干,就无所畏惧。
【谚语俗语第61句】:【赌钱场上无父子】(谚)指一上赌场,就只认输赢不认人,往往连父子关系也不顾及了。 也作赌场无父子。 赌博场上无弟兄。无弟兄:指连亲兄弟也不认。
【谚语俗语第62句】:【不走高山,咋会显平地好】释义:不走艰险的山路,显不出平地好。比喻不经过比较,不知道哪个好。例句:老七伯感慨地说:“当然喽,不走高山,咋会显平地好?你们两人和好如初,还要比以前好好多呢!”
【谚语俗语第63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一俗语比喻已经败落的事物,还能奄奄一息地维持一段时间,甚至死后还能发挥一定作用,属贬义。此典源出《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注,讲的是魏明帝临终的时候,委托曹爽、司马懿一起辅佐幼主曹芳。然而,司马懿久有篡魏之心,曹爽远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当时,曹氏宗室有个叫曹同的人,看出了曹氏政权的危机,上书劝告曹爽,叙说了历代皇族统治灭亡的原因,劝说他亲本族、友异族,依靠有才干的人,以防有变。为此,曹同利用一系列的事物作比喻,来讲明道理。他劝说道:“如果没有泉水,河流就要干涸;树根腐朽,树叶就要枯萎,枝叶繁茂,树根才能得到庇护;枝条凋零,树干也就孤立了。因此人们常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是因为这种虫子脚很多,所以虽然死了,也能支撑其身体不倒。”这句话讲的都是自然现象,却寓意深远。可惜,这时的曹魏政权已经岌岌可危,无力回天。
【谚语俗语第64句】:【蜂蜜嘴,蝎子心】释义:比喻嘴甜会说,心肠狠毒。例句:别他妈的满口仁义道德地糊弄人了,你们这一套我全明白了。谁不知你是蜂蜜嘴,蝎子心,耍那些花腔干什么?
【谚语俗语第65句】:【千人打罕,万人称奇】(惯)指众人都觉得罕见、稀奇。
【谚语俗语第66句】:【过五关斩六将】释义:《三国演义》记载:蜀国大将关羽连闯了东岭关等五个关口,杀掉了不许他通过的守将孔秀等六人。比喻过去值得骄傲和称赞的英雄业绩。也比喻克服了重重困难。例句:席间谈话大都是追溯往事,三个人净说“过五关斩六将”的光彩事,对他们互相倾轧、不欢离别的丑行只字不谈。
【谚语俗语第67句】:【麻绳熬断铁索链】(谚)麻绳虽弱,却能把铁索链熬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断,也能完成看起来是难以办到的事。
【谚语俗语第68句】:鸭子学上树——力不能及;力不从心
【谚语俗语第69句】:【抬一个灭一个】(惯)抬举一个,打击另一个。指待人不平等。
【谚语俗语第70句】:【 酱油不吃要吃醋】醋味酸,指产生嫉妒心理。陈登科《淮 河边上的儿女》:“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刘小狗子酱油不吃, 要吃醋呀!”
【谚语俗语第71句】:沙石打青石——石打石(实打实)
【谚语俗语第72句】:【扁担是条龙,一生吃不穷】(谚)指扁担是个宝,靠它能维持一生生计。
【谚语俗语第73句】:进网的兔子上钩的鱼——十拿九稳
【谚语俗语第74句】:韩湘子吹洞箫——不同凡响
【谚语俗语第75句】:某叔叔在卖橘子,我正要去买一些,小陈一把拉住我说:“别去,鸡蛋过过他的手也要轻三分的。”(广西·苍梧)
【谚语俗语第76句】:某村有个姑娘,长得很漂亮。别人给她提亲,一连说了好几个她都不愿意,再也没人给她说亲了,结果只嫁给了条件很不好的一个人。人们说:“这就叫今天选,明天选,选一个窝窝罩住眼。”(河南·新野)
【谚语俗语第77句】:【种地在人,长苗在地,收成在天】释义:指种庄稼离不开入力,苗长得壮不壮,收成好不好,决定于地利和天时。例句:种地在人,长苗在地,收成在天,这地不给长,老天爷不给收成,光人折腾,也难说呀!
【谚语俗语第78句】:【瞎子背瘸子】(惯)比喻各有不足的双方分别发挥自己的长处,互相配合做成事情。
【谚语俗语第79句】:客堂里挂驴皮——啥画(话)
【谚语俗语第80句】:【把心放在肚子里】(惯)指心里踏实,没有牵挂和忧虑。 也作“把心搁在肚里”。
【谚语俗语第81句】:【靴里无袜自得知】(谚)光脚穿上靴子,别人看不出,自己是知道的。 泛指做下瞒人的事,自己心知肚明,无法瞒过良心。
【谚语俗语第82句】:【老鸦落在猪身上——只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歇)老鸦:乌鸦。指只看见别人长得黑,看不见自己长得黑。也指只看到别人的坏或不好,看不见自己的坏或不好。
【谚语俗语第83句】:【马好还得鞍子配】见“好马须得配好鞍”。
【谚语俗语第84句】:麻雀当家——七嘴八舌
【谚语俗语第85句】:生戏熟唱,熟戏生唱。
【谚语俗语第86句】:【人多心不齐】众人意见不一,或没有组织起来。西戎《一 个年轻人》:“可是咱社里人多心不齐,在哪块地上试验,总 得看看人家主家愿意不愿意。”
【谚语俗语第87句】:【钢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钢】释义:淬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比喻好上加好,刚强更加刚强。例句:你别看日子不多,他长的出息可真不少!这条硬汉子,一进入革命队伍的行列,真好似钢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钢!
【谚语俗语第88句】:【猪鼻子插葱,装象】猪身似象而小,葱如象牙。相、象谐 音,借指假装正经。成语:装模作样。韩志君等《篱笆·女人 和狗》:“我这个人,知道自己的轻重,有五分气力,决不去硬 干十分的活儿。不像有的人鼻眼儿里插大葱——硬装象!”
【谚语俗语第89句】:【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女】(谚)平地里常会开出好看的鲜花,高山上常会有俊秀的女子。指僻野的山村往往有美丽的女子。
【谚语俗语第90句】:【一言惊醒梦中人】(惯)指一句话使人猛然醒悟。
【谚语俗语第91句】:【前有车,后有辙】释义:借指前人做过的事,后人可以学着做。例句:“前有车,后有辙,双喜就是我们的榜样!”
【谚语俗语第92句】:我没听清妈妈说的啥,结果把东西拿错了。妈妈笑着说:“听三不听四,叫你砍柴你砍刺。”(湖北·武汉)
【谚语俗语第93句】:【有情人终成眷属】(惯)眷属:亲属,特指夫妻。指真心相爱的人经过一段波折,最终结成了夫妻。
【谚语俗语第94句】:去年刚人秋,我就翻箱倒柜找帽子戴,妈妈看见了说:“天刚冷一点儿,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这样气温回升又得脱掉。一穿一脱,身体反而易出毛病。俗话说‘春捂秋冻,少生疾病’,‘秋不忙加冠,益寿又延年’。”(河北·行唐)
【谚语俗语第95句】:【亲的掰不开,疏的贴不上】(谚)掰(bal):用手分开。关系亲密的,掰也掰不开;关系疏远的,靠也靠不拢。指人际关系的亲与疏是自然形成的,勉强不得。 也作“亲的疏不开,疏的亲不拢”。
【谚语俗语第96句】:【三句不离本行】说话常与自己的行业有关,或只关心本 位工作。张扬《第二次握手》:“我说玉菡,你真是三句不离 本行,研究了多年病毒遗传理论,一开口就是因子。”
【谚语俗语第97句】:【有百害而无一利】(惯)指有许多害处而没有一点儿好处。
【谚语俗语第98句】:【好天也得防阴雨】(谚)再好的天气,也得有阴雨天的防备。比喻人即使身处顺境,也必须有承受逆境的思想准备。 也作“晴天还要防阴天”。
【谚语俗语第99句】:【死蛟龙,不如活老鼠】(谚)蛟龙:传说中能兴风作浪的神异动物。蛟龙只要一死,就连一只活着的老鼠都不如。指世间的一切贵在新生有活力。也专指文艺作品贵在活泼有生气。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1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