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火民间俗语,文案哪里找
【歇后语第1句】:八仙桌旁的老九——没有位子
【歇后语第2句】:【针无两头利】(谚)针不能两头都是有锋芒的。比喻同时把两件事都做好,是不可能的。 也作“针没两头快”。
【歇后语第3句】:【城隍庙里卖假药——哄鬼】(歇)指用编造假话或玩弄手段欺骗人。
【歇后语第4句】:吃霸王饭给刘邦干事——不是真心
【歇后语第5句】:【狼是铜头铁脚麻秆腰】释义:狼头像铜一样硬,脚像铁一样坚,腰却像麻秆儿一样软,容易断。例句:俗话说,狼是铜头铁脚麻秆腰。白脸狼脊背朝地重重地摔在土坎上,直挺挺躺在地上,死了过去。
【歇后语第6句】:【不知道铁锹几个齿】齿、耻谐音。头脑不清醒,不知耻辱。 周立波《暴风骤雨》:“韩老六殷勤地劝酒,嚷得热乎乎,三二 樽高粱,就把杨老疙瘩灌得手脚飘飘,不知道铁锹儿个齿 了。”
【歇后语第7句】:【抓住船板就是命】找到了救助的方法。图书:“正苦干无 计,抓住船板就是命,便想利用这机会喘息一下。”
【歇后语第8句】:【听传言,失江山】(谚)传言:毫无根据的流言蜚语。江山:国家大业。指轻信流言蜚语,会失掉江山。多泛指轻易相信传言,必定会误大事。 也作听传言,失落江山。 听信闲言,失落江山。
【歇后语第9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谓人无处不到,有办法 克服困难。或说:山再高总有路,水再深总有渡/山高有人 走,水深有船行。汪幸福《浪迹台湾岛》:“山高有人走,水深 有船行。为了生存下去,山高要上,水深要行。在香港这个 世界里生活,不冒险,永远改变不了穷困潦倒的处境。”
【歇后语第10句】:穷汉妻,半张犁。
【歇后语第11句】:【按牛头吃不得草】强制无效。明代《石点头》:“众友不知 文子一诺无辞,一发不忿,毕竟按牛头吃不得草,无可奈 何。”
【歇后语第12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谚)月亮圆满了就会逐夜亏缺,水盛满了就会溢出来。指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人或事物发展到极盛时,必定要走向衰落。
【歇后语第13句】:【七孔生烟,三尸冒火】(惯)七孔:七窍,指双眼、双耳、双鼻孔和口。三尸:道家称在人体内作祟的三个神,每于庚申日将人的罪过奏闻天帝,以减人禄命。形容着急或生气到极点。
【歇后语第14句】:口技表演——嘴上的功夫
【歇后语第15句】:【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歇)骆驼在羊群里,只有它大。指对方的本事比其他人都大。 常含讥讽或诙谐意。
【歇后语第16句】:【笨鸟儿先飞】释义:比喻能力低下,比别人先走一步。“笨乌”又作“笨雀”。例句:钱要少花,力气要多卖。笨鸟儿先飞,两条腿勤快些。
【歇后语第17句】:【趁热好打铁】释义:比喻做事要抓住时机。例句:“趁热好打铁,把剩下的这些岗楼都他妈的一扫光吧!”
【歇后语第18句】:【要打看娘面】(谚)要责打孩子,也要给孩子母亲留些情面。指母亲的情面重。也指采取行动要照顾到方方面面。
【歇后语第19句】:【比死人多出一口气】(惯)形容人无能,不起作用。 也作比死人多半口气。 比石头人多一口气。
【歇后语第20句】:弟弟学电脑回来,骄傲地说会打字了。爸爸叫他表演一下,见他的指法并不熟练,就语重心长地说:“舟小不能闯大海,船大才能漂远洋,正所谓宁做蚂蚁腿,勿学麻雀嘴。你不要太骄傲了!”(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21句】:【四面冒烟,八边着火】(惯)形容事情紧急。
【歇后语第22句】:【骂人不带脏字儿】(惯)指骂人话中没有粗俗下流的词语,骂得含蓄。
【歇后语第23句】:【一二一,原地踏步】原为操令,借指没有进展。成语:停滞 不前。从维熙《杜鹃声声》:“因此,出了学校门,我们的关系 是一二一,原地踏步。”
【歇后语第24句】:【伸出脖子挨杀】(惯)比喻坐等着任人宰割、欺辱。 也作“伸长脖子挨刀”。
【歇后语第25句】:【带箭野猪猛于虎】(谚)指带箭受伤的野猪,比老虎还要凶猛。比喻受到打击或被逼到走投无路的人,会表现得非常凶狠顽强。
【歇后语第26句】:【早上跑跑步,饿死老大夫】(谚)大夫:医生。指清晨跑步锻炼,身体健康不得病,也就没有病人来找医生看病了。
【歇后语第27句】:【耗财买脸儿】(惯)指耗费钱财是为了面子上风光。
【歇后语第28句】:高梁秆做梯子——上不去
【歇后语第29句】:【戳壁脚】(惯)指在背后说坏话挑唆。
【歇后语第30句】:【六必居】“六必居”是全国闻名的老字号酱菜店,不仅它的咸甜适口、味美的小菜人人称赞,而且它那“六必居”的三字大匾,书法结构匀称、苍劲有力,人人赞叹。你道它出自哪家之手?它出自明朝奸相严嵩之手,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六必居的掌柜为什么给自己的店铺起个“六必居”的字号呢?传说颇多,这里只录比较可信的一则。最早六必居的后厂酿酒,前店除卖酒外,还卖些柴,米、油、盐、酱、醋等六样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用品,所以叫“六必居”。为什么不卖茶,试想茶和前六样混在一起容易串味。六必居是山西临汾赵姓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创办的。由于赵姓会经营管理,六必居所处的地理位置好,所以买卖开张后,生意很是兴隆。后来又扩充了门面,买卖越做越大。但是店外的牌匾太小,不像样子,想弄块好匾。关于严嵩给六必居写匾有种种传说,最普遍的有两种说法。一说严嵩在没做官以前,闲居在家,时常来六必居喝酒,与六必居的掌柜和伙计都很熟悉。店里听说他写得一手好字,掌柜的就请他写了此匾。当时严嵩还是个小人物,所以没有落款。另一说六必居的匾是严嵩做官以后写的。据说严嵩爱喝六必居的酒,严府时常派人到六必居买酒。店掌柜想用严嵩的社会地位以抬高六必居的身价,就托严府仆人请严嵩为六必居写块匾。于是男仆就去求女仆,女仆又去求夫人。夫人知道严嵩不能为一个普通店铺写匾,就天天在严嵩面前反复练写“六必居”三个字。严嵩不知是计,看夫人写不好,他就给写个样子,让夫人照着去练,于是“六必居”大匾就这样写成了,所以没有题名。自严嵩手书“六必居”的黑底金字大匾挂出后,原来无名的小酱园身价倍增,六必居的名声很快传遍北京城,来买东西的越来越多。由于酱菜卖得快,以后就专营酱菜了。
【歇后语第31句】:光底鞋走冰道——滑得厉害
【歇后语第32句】:水面上的影子——清高
【歇后语第33句】:破锣嗓子唱山歌——不入调
【歇后语第34句】:【背黑锅】释义:比喻代人受过,通常指受冤枉。例句:王立言:“都不准走!事情必须弄清楚,不能教全家的人都背__£黑锅!”
【歇后语第35句】:妹妹这一段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大家刚一表扬她,她就骄傲起来。叔叔对她说:“不踏实的人,犹如水上的浮萍;贪虚荣的人,犹如昙花一现。你刚有点进步,可不能骄傲啊!”(河南·郑州)
【歇后语第36句】:【野鸡戴皮帽儿——充鹰】(歇)比喻冒充大人物。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37句】:【出一身冷汗】形容人惊恐。王安忆《文革轶事》:“有时 候,这些画面还会出现在她的梦境里,真的一样,她不由惊 出一身冷汗。”
【歇后语第38句】:【客不离货,货不离客】(谚)客:客商。指客商出远门运贩货物,要把货物带在身边,做到人不离货,货不离人。也指出远门携带的贵重物品,不能轻易委托别人。
【歇后语第39句】:【乱七八糟】“乱七八糟”是人们常用的口头语,用来形容杂乱无章、一片混乱的一个词语。这词源自历史上的两次叛乱,一次是西汉时的“七国之乱”,一次是西晋时的“八王之乱”。西汉景帝时,膨胀起来的诸侯王势力已危及到皇帝的统治。汉景帝采纳晁错的意见,削减诸侯王的领地和特权,引起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漳串通楚王、赵王、胶东王等六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来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错杀了晁错,仍不能退兵。最后,派大将周亚夫领兵平定了这场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衷做了皇帝,司马衷昏庸无能。有一次他外出,听到青蛙的叫声,便问侍从:“为官乎,为私乎?”是说这些青蛙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从听后,哭笑不得,只得说,在官田为官,在私田为私。这样的皇帝当然掌不了权,结果大权落到其外祖父杨骏手中。司马衷的皇后贾后野心勃勃,欲掌皇权,她设计谋杀了杨骏,请汝南王司马亮辅佐,后又对汝南王不放心,便派楚王司马韩杀死了汝南王。后来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杀死贾后,自立为帝。这又引起其他一些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先后又有五个王参与了这场叛乱,最后,以司马衷被毒死,另立一个新皇帝结束。这场叛乱持续了十六年,先后有八个王参与了叛乱,史称“八王之乱”。 “七乱”、“八乱”,人民灾难深重,将社会搞得一团糟,后人将两次叛乱联系起来,造出一个“乱七八糟”的词来。
【歇后语第40句】:【‘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木锨柄长,头部宽大。借指重 要者尚未出现。浩然《艳阳天》:“心想只要闷着头干,不再 说什么,这场祸就忍过去了。没想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哪!”
【歇后语第41句】:老公鸡叼骨头——惹狗生气
【歇后语第42句】:【独占鳌头】见“占鳌头”。
【歇后语第43句】:【从来纨绔少伟男】(谚)纨绔(wanku):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伟男:有作为的杰出男子。指自古以来,凡是养尊处优的富贵子弟,很少有能成就大事业的。
【歇后语第44句】:【有钱难买老来瘦】见“干金难买老来瘦”。
【歇后语第45句】:鹅上台阶——靠猛劲
【歇后语第46句】:【侮人还自侮,说人还自说】(谚)指轻慢别人、非议别人的人到头来总要自食其果。
【歇后语第47句】:【酒怕牛肉饭怕鱼】(谚)指最好的下酒菜是牛肉,最好的就饭菜是鱼肉。
【歇后语第48句】:【枣不济俭】(谚)俭:谷物歉收。 枣不能接济歉收年。指枣一旦歉收,当年粮食也必然歉收;枣丰收,当年粮食也丰收。
【歇后语第49句】:【不打无准备的仗】泛指做事情要有准备,要有成功的把 握。莫应丰《将军吟》:“不打无准备之仗,情况是复杂的,我 们要做复杂的准备。”
【歇后语第50句】:【腰里掖副牌,谁到跟谁来】指随时可能发生争吵,或发生 性关系。浩然《艳阳天》:“瞧你这个人,怎么腰里掖着一副 牌,谁到跟谁来呀?我们有我们的事儿。”
【歇后语第51句】:小兵对他外婆没有礼貌,他爸爸训斥他说:“蒸笼要分上下格,豆芽长到天高也是棵小菜儿。在老人面前,别没大没小的!”(四川·富顺)
【歇后语第52句】:【蒙被子放屁——独吞】见“被窝里放屁——独吞”。
【歇后语第53句】:我读课文时心不在焉,妈妈见了说:“案上不可少书,心中不可少思。镜不擦不明,脑不用不灵。你怎么能光读书不思考呢?”(福建·福州)
【歇后语第54句】:【听人劝,吃饱饭】(谚)能听人的良言相劝,就可以吃饱饭不饿肚子。指人能虚心接受意见,就能给自己带来切实的好处。
【歇后语第55句】:【 做一世和尚,吃坏了一餐狗肉】一直很谨慎,偶然失足,使 以往的努力白费了,实在不值得。成语:前功尽弃。罗旋 《南国烽烟》:“这是我家男人,认罪来了!这个人做一世和 尚,吃坏了一餐狗肉,你就多开导他吧!”
【歇后语第56句】:【有男不娶老生囡】(谚)老生囡:父母年老时生下的女儿;老生女儿容易被溺爱、娇惯,养成任性、懒惰等不良习性。指有儿子的话,不可让他娶老生女儿。
【歇后语第57句】:看我急着要去买福利奖券,爸爸拦住说:“摸奖这事是百年难得岁交春,不要痴鸡想把奶喝!”妈妈在一旁接过话茬儿道:“没准雨点儿滴在秃头上,能碰巧,你去买几张。”(江苏·海安)
【歇后语第58句】:【骑驴的不知赶脚的苦】(谚)赶脚:赶马赶驴的脚夫。骑在驴背上的人,体会不到随在驴后赶脚的人跑路的辛苦。借指幸运者难以体会到厄运者的苦愁。
【歇后语第59句】:槽头上没马拿驴顶——没法子的事
【歇后语第60句】:【七十不打,八十不骂】(谚)对七十岁的老人,不可用打来惩罚他;对八十岁的老人,不可用骂来惩罚他。指对于年事已高的老人,要宽容善待。
【歇后语第61句】:【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1942年,美、英、苏、中等国着手建立反法西斯大同盟,并决定草拟一份宣言,但一时没有合适的名称。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多次讨沦名称问题,但一直没有拿出令人满意的名称。一天清晨,罗斯福醒来后,突然想到“联合国”这个名称,丘吉尔闻听后表示赞同。于是,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到1971年才驱逐台湾当局,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歇后语第62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谚)指种的什么,就收获什么。多比喻人有什么行为,就会有什么结果。 也作“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歇后语第63句】:我把做好的家庭作业拿给爸爸看,爸爸看了夸奖说:“豇豆荚子下面条——清清爽爽的,做得真好!”(江苏·泰兴)
【歇后语第64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歇后语第65句】:【老虎口里夺脆骨,蛟龙背上揭生鳞】(惯)比喻冒险做事或与强悍的人争夺利益。 也作“老虎口里夺肉吃”。
【歇后语第66句】:字是黑狗,越描越丑。
【歇后语第67句】:【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谚)打盹(dun):闭眼打瞌睡。比喻人无论怎样精明强干,也会有松懈疏忽的时候。 也作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 老虎厉害,还有打盹儿的时候。
【歇后语第68句】:大笸箩扣王八——跑不了
【歇后语第69句】:【风后暖,雪后寒】(谚)指大风过后,气温回升,人会有暖和的感觉;雪融化时,需吸收热量,因此天气会更加寒冷。
【歇后语第70句】:【不图锅巴吃,不在锅边转】(谚)比喻不是为了某种利益,就不会有行动。
【歇后语第71句】:士气不可辱,民意不可欺。
【歇后语第72句】:【捧铁饭碗】见“端铁饭碗”。
【歇后语第73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谚)行军打仗,没有固定的阵势,就像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指打仗要随机应变,不能死守教条。
【歇后语第74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释义:好药吃起来虽苦,但对治病有好处;忠诚的劝告听起来虽不愉快,但对行动确有好处。例句:“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歇后语第75句】:【由你奸似鬼,也吃洗脚水】见“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
【歇后语第76句】:孔夫子的褡裢——书袋(呆)子
【歇后语第77句】:【国有王法,庙有清规】(谚)王法:国家设置的法律。清规:寺庙里处罚犯规者的条文。指国家有大法,寺庙有清规,都必须依照执行。
【歇后语第78句】:【四喜丸子】“四喜丸子”是婚宴上的必备菜。相传,四喜丸子创制于唐朝年间。有一年朝廷开科考试,各地学子纷纷涌进京城,其中就有张九龄。发榜当日,衣着寒酸的张九龄居然中得头榜,人们深感意外。皇帝因赏识其才智,便将他招为驸马。当时正值张九龄家乡遭水灾,父母背井离乡,杳无音讯。举行婚礼那天,张九龄正巧得知父母下落,便派人接至京城。喜上加喜,张九龄高兴之余,便叫厨师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庆贺。菜端上来一看,四个炸透蒸熟并浇以汤汁的大丸子。张九龄问其寓意,聪明的厨师答道:“此菜为‘四圆’:一喜,老爷头榜题名;二喜,成家订婚;三喜,做了乘龙快婿;四喜,合家团圆。”张九龄听后开怀大笑,连连称许,说道:“‘四圆’不如‘四喜’响亮好听,干脆叫它‘四喜丸’吧。”这“四喜丸子”一传就是一千多年。
【歇后语第79句】:【葫芦黄瓜要上架,穷人不听富人话】释义:比喻各有各的打算,不听别人摆布。例句:人常说,葫芦黄瓜要上架,穷人不听富人话。现在红军开到了陕西,李宝泰是在心里发慌。
【歇后语第80句】:【捉鳖不在水深浅】释义:比喻做事全在机缘是否凑巧。例句:他心想:“捉鳖不在水深浅,只要碰到手跟前,专找不如一遇。”
【歇后语第81句】:剖开墨鱼肚——黑心肠
【歇后语第82句】:【丑媳妇也得见公婆】谓有什么错误缺点,无法隐瞒,早晚 也要让人知道。相关的:丑媳妇怕见公婆。池莉《来来往 往》:“再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将来林株总是要与他们见面 的。”
【歇后语第83句】:【做顺水人情】(惯)顺水人情:不费力的人情。指顺便给人好处。
【歇后语第84句】:【少不舍力,老不舍心】见“老不舍心,少不舍力”。
【歇后语第85句】:【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惯)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歇后语第86句】:土地庙钻出阎王爷——蹦出大神仙
【歇后语第87句】:蜜蜂的眼睛——突出
【歇后语第88句】:【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谚)参: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有滋补作用。七两、八两:均为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七两重的参称人参,八两重的参称宝参。指人参能长到半斤重,就是难得的宝物。
【歇后语第89句】:吃饭的时候,碗里还剩一点饭,我不想再吃了。爸爸对我说:“一把草撑死一条牛啊?吃掉!”(湖南·衡阳)
【歇后语第90句】:茶杯盖上放鸡蛋——靠不住;不可靠
【歇后语第91句】:【 挨了打还当被告】吃了亏而又不占理。语文图书:“经过 吕相这么一说,在崤之战中吃了亏的泰国,挨了打还当被 告。”
【歇后语第92句】:【礼多人不怪】(谚)对人多讲究礼貌,人不会见怪。指礼貌是文明的举止,以礼待人,谦恭有礼,人们总是乐于接受的。 也作礼到人不怪。 礼多不罪人。
【歇后语第93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释义:文:指周文王。武:指周武王。张:拉紧弓弦,比喻严。弛:放松弓弦,比喻宽。原指周代的文王和武王的治国之道是宽严结合。后比喻工作和生活要适当调节,合理安排,劳逸结合。例句:那是要你们训练中抓紧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刚才下命令要你们休息,你没听到?
【歇后语第94句】:玉皇大帝吃稀饭——装穷
【歇后语第95句】:药铺里卖棺材——往坏处想
【歇后语第96句】:【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 释义:鬼拍手:指杨树。迷信认为,房前栽桑树,房后栽柳树,门口栽杨树,不吉利。例句:这村子里有家地主叫海南亭,他讨厌这两棵大杨树。因为过去有个J日说法:“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
【歇后语第97句】:【打蛇不死反为仇】释义:比喻制伏不了对方,反而成了仇敌。例句:何朗沉吟着说:“打蛇不死反为仇!”石亮问:“你是怕不成功么?”
【歇后语第98句】:【久病床前无孝子】释义:儿女对长期生病的父母照顾不好,不孝顺。例句:开始时,他的两个儿子还过来侍候他,可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渐渐地也都不管他了。
【歇后语第99句】:【本命年】人都有属相(也叫生肖),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代表卜二地支来记人的出生年,而形成12种属相,每个属相代表一年。如1951年是兔年,那么出生在这一年的人,其属相便是兔。“本命年”的意思就是人的属相年。如果你属兔,那么,1951年、1963年等每隔十二年都是属兔的本命年。其他属相也是这么推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1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