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句入心的民间俗语金句,发朋友圈句句刷屏!
【歇后语第1句】:【嘴上抹石灰——白吃】(歇)白:本指白色,转指无代价。指吃喝后不付钱。
【歇后语第2句】:【乱王年年改号,穷士日日更名】(谚)乱王:乱世的国君。号:年号。乱王总是频繁地更改着年号,不走运的读书人总是频繁地更改着名字。讽嘲人不从根本上下功夫,总喜欢在表面上做文章。
【歇后语第3句】:牛皮灯笼抹黑漆——照里不照外
【歇后语第4句】:【干柴遇烈火——一点就着】(歇)点:本指点燃,转指指点。指稍一指点,情绪就高涨起来。也指人性情暴躁,容易发脾气。
【歇后语第5句】:妈妈每次炒苦瓜都放很多油,并说:“苦瓜没油苦啾啾,茄子有油滑溜溜。”(江西·信丰)
【歇后语第6句】:表弟爱说大话,奶奶说:“几百斤的野猪,只有一张嘴;十二只老鼠咬猫,没有一只敢近身。你光凭嘴皮子上的功夫,能干什么大事?”(湖南·冷水江)
【歇后语第7句】:宁犯天公怒,莫惹众人恼。
【歇后语第8句】:树上的烂杏——数它坏
【歇后语第9句】:【慈母有败子,严家无格虏】(谚)格虏:强悍、桀骜不驯的奴仆。慈母的宠爱,往往惯成败家子弟;严厉的家法自不容有强横的奴仆。 指治家贵在从严。 也作“慈母多败儿”。
【歇后语第10句】:【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谚)身卧摇车的小孩,却是爷爷辈的;拄着拐棍的老人,却是孙子辈的。指旧时的主子再小也是老爷,仆人再老也是下人。
【歇后语第11句】:两个人报数——不数一就数二
【歇后语第12句】:【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谚)指老年人的话,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后辈不听取,必然会落得个悔恨无及。 也作不听老人言,祸事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必定打破船。
【歇后语第13句】:【两手拍屁股——光打光】(歇)形容一无所有,一点儿也不剩。
【歇后语第14句】:石灰厂开张——白手起家
【歇后语第15句】:【无过乱门】(谚)不要走近祸乱的地方。指人必须时刻保持安全感,凡是祸乱是非之地,一定要远远避开。
【歇后语第16句】:【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歇)本指高空里的手,转指技能高超的人。
【歇后语第17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俗语形容自私自利、少管闲事、明哲保身的为人处世的消极态度。此语出自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此语诞生以来,流传甚广。要说对此语有独到见解的,还是非鲁迅莫属:这乃是“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闲事。”而对于压迫者来说,这句格言另有一番含义:“所以被压制时,信奉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势,足以凌人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截然不同,变为‘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人瓦上霜’了。”
【歇后语第18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莫及
【歇后语第19句】:【在肚皮里打官司】(惯)比喻有想法不直说,而是在心里琢磨、盘算。
【歇后语第20句】: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歇后语第21句】:喜鹊老鸹同枝叫——悲喜交加;连喜带忧
【歇后语第22句】:大吊车吊小平板——稳拿
【歇后语第23句】:【家有家法,店有店规】强调要遵守法纪。家、店,亦可换用 其他表示集体单位的词语。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 “家有家法,店有店规。我们豆腐房,不允许走歪门邪道!”
【歇后语第24句】:麦秆吹火——小气
【歇后语第25句】: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劝不得
【歇后语第26句】:丰收靠劳动,健身靠运动。
【歇后语第27句】:【人穷穷在债里,天冷冷在风里】(谚)指天冷时刮风,会助长气候的寒冷;人穷时借债,会加深穷人的贫穷。
【歇后语第28句】:狐狸给兔子吊孝——兔死狐悲
【歇后语第29句】:【红盖头】“红盖头”俗称“蒙头红”。旧时婚礼中的新娘,头上会蒙着一块方形大红绸缎,被称作“红盖头”,这种婚俗古已有之,那么新娘为什么要蒙红盖头呢?来源有三。一说史载最早的盖头大约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齐朝,当时女子用它遮风挡雨,只盖在头顶。到了唐朝,这种盖头演变成了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后来唐明皇李隆基又下令在帷帽上盖一块薄纱作为装饰物,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盖头”。从后晋到元朝,这种盖头在民间流行不废,并成为了新嫁娘的一种头部装饰。中国历来视红色为喜庆,因此新娘的盖头都是红色的。二说来自一个神话传说。传说在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商议,要配为夫妻。但他俩又觉得害羞,于是兄妹俩上到山顶,向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空中的几朵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话音一落,那几个云团冉冉近移,终于会聚为一。于是,女娲就与兄成婚。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而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盖头蒙头代替了。三说这种习俗来自礼教。古代十二岁以上的姑娘不见任何男性外人,新婚洞房后才可以抛头露面。红盖头的作用就是为了保证新娘从娘家到婆家的路上不被外人看到。
【歇后语第30句】:【越渴越吃盐】(谚)吃盐多了口渴,越口渴越吃盐,越吃盐就越口渴。比喻人越是没钱,却越需要花钱,或越是无力应付困难,困难偏偏越多。
【歇后语第31句】:网里的鱼,笼中的鸟——跑不了;往哪儿跑
【歇后语第32句】:投机商人的信条——唯利是图
【歇后语第33句】:高山流水——少知音
【歇后语第34句】:【豆芽菜长不成大树】释义:讽刺人没有出息,不成材。例句:赶明日叫那帮害人精都给轰去……呔,那小子还一劲穷倒腾,我看呀一“豆芽菜长不成大树”。
【歇后语第35句】:【关起门来骂皇上】释义:对有权威的人,不敢公开骂,只敢背地骂。例句:伍参谋道:“自古常言讲得好,关起门子还敢骂皇上呢。这里没人去报功领赏!”
【歇后语第36句】:【癞蛤蟆剥皮眼不闭,黑甲鱼剖腹心不死】释义:比喻不甘心失败。例句:“敌人是‘癞蛤蟆剥皮眼不闭,黑甲鱼剖腹心不死’,我们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
【歇后语第37句】:【十亩地里长了一棵庄稼——独根独苗儿】(歇)比喻独生子。
【歇后语第38句】:姥姥一家人在给苹果树施肥,我小舅总是比别人干得慢。外公嫌他不下劲,说:“什么东西都可以吝啬,可不能吝啬力气;东西用完没有了,力气用完还长呢!”(河南·商丘)
【歇后语第39句】:跳蚤脾气——碰就跳
【歇后语第40句】:【饭越捎越少,话越捎越多】(谚)托人捎饭食,捎着吃着,越捎越少;托人捎话,捎着添着,越捎越多。 指传言会越传越多,越传越走样。
【歇后语第41句】:【水到自开沟】释义:比喻事到临头就会有办法。例句:杨延智慰勉召恩说:“常言道,吉人自有天相,水到自开沟呀!就算你是条被人拴住的狗,可还会皎人呀!远的咬不着,走到面前的人还不能咬一口?”
【歇后语第42句】:木头戳心窝——不流血也痛
【歇后语第43句】:狗急了——要跳墙
【歇后语第44句】:背着虎皮进村寨——吓唬老百姓
【歇后语第45句】:老鼠投的胎——尖嘴巴
【歇后语第46句】:【买马钱少,买鞍钱多】做事轻重倒置。电视剧:“柜子才八 块钱,给他多少车钱?不成我买马钱少,买鞍钱多?”
【歇后语第47句】:秋后的蝈蝈——没几天吱吱了
【歇后语第48句】:邻村的一个恶人在外面挨打了。张老师说:“在家不打人,出门人不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他这也是要饭的拿块馍,自寻的。”(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49句】:浑水摸鱼——捞一把
【歇后语第50句】:【是这鸟,叫这声】(谚)什么样的鸟会叫什么样的声音。指鸟的种类各异,叫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 多比喻哪个层次上的人,会说哪个层次上的话。
【歇后语第51句】:【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见“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
【歇后语第52句】:跛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歇后语第53句】:【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谚)饫(yu):饱时进食。烹宰:经过烹调的肉食佳肴。人在饥饿时,吃糠咽菜也香甜;在肚饱时,美食佳肴也不香。指饭菜香不香,关键在于人是饥是饱。 也作饿了糠如蜜,不饿蜜不甜。 饥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歇后语第54句】:【进面糊盆】(惯)形容十分糊涂。
【歇后语第55句】:老鹰拉小鸡——捧上天了;一提就走
【歇后语第56句】:【出不了边,过不了界】无越轨行为。浩然《艳阳天》:“他也 不圆你,也不扁你,就是让你吃饭干活儿、干活儿吃饭,出不 了边,也过不了界!”
【歇后语第57句】:【赶鸭子上架】(惯)鸭子本不会爬高,却硬赶着它向高高的架子上爬。比喻强逼别人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也作打鸭子上架。 拿鸭子上架。
【歇后语第58句】:【 换生不如守熟】换到生疏的行业,需要重新学习,不如在 原有的熟悉的行业能够发挥所长。钱钟书《围城》:“高校长, 拍电报到成都要我组织中国文学系,我想年纪老了,路又不 好走,换生不如守熟,以我最初实在不想来。”
【歇后语第59句】:妈妈从筐里拿起一个白萝卜,一看外边让老鼠给啃了,里边又糠了。妈妈说:“真是黑心萝卜虫窜了,里里外外全占了。”(河北·蔚县)
【歇后语第60句】:【 千拣万拣,拣个破灯】盏过于挑剔,最后挑选了一个最差 的。或说:东拣西拣,拣了个漏油灯盏。陈残云《香飘四 季》:“好好一门亲事,弃了不要,却自家把头撞到南墙上。 正是千拣万拣,拣来个破灯盏。”
【歇后语第61句】:【破蒸笼,不盛气】释义:比喻人没志气,不争气。例句:呸,破蒸笼,不盛气,他是孙大哥家里使唤的,我每吃酒,他来服侍的,倒与他结义做朋友,没志气。
【歇后语第62句】:【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惯)指重新遭受苦难。
【歇后语第63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谚)指只要有青山在,自然就有树木,有树木就不愁没有柴火。比喻只要保住基本力量,就不愁得不到发展。 也作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 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歇后语第64句】:【东西耳朵南北听】释义:指把话领会错了。例句:唉!东西耳朵南北听。我说的是立什么业?你还是光看手心里那一点!
【歇后语第65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戏曲中角色有不同的脸谱,红 脸多为武将,性格强硬,白脸多为文官,性格奸诈。借指分 别采取软硬两种手段。姚雪垠《李自成》:“张守业和张守 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说好说歹,最后决定叫大家拿 一千两银子和五十石粮食,粗细对半,另外拿出来五十两银 子给张守敬作为酬劳。”
【歇后语第66句】:【十个指头和一个指头】喻全体和局部的关系。刘绍棠《鹧 鸪天》:“我工作上也不是没有缺点,可是也不该十根手指只 抓一个小手指头。”
【歇后语第67句】:我做完作业正打算出去玩,妈妈叫住我:“为什么不看一会儿课外书呢?”我嘀咕着:“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还要我看课外书。”“乖女儿,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快去看书。”(江苏·如皋)
【歇后语第68句】:【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一俗语,指的是无事不来,来者必有所求。它源自佛家活动场所。 “三宝”,指佛、法、僧三者。佛,指大知大觉的人;法,指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的人。而“三宝殿”又是什么地方呢?据明代学者归有光的解释,“三宝殿”是佛教的佛、法、僧三大活动场所。“佛”的活动场所,是指佛教徒登场办事的地点大雄宝殿,闲人不能随便进门游览;“法”的活动场所,是指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也不能擅自进去;“僧”的活动场所,是指僧人燕息(睡眠)的“宁静禅房”,他人不得擅人。正因为“三宝殿”是个清静高洁的特殊地方,又多建在高山之上或深山之中,凡人很少涉足,以保持佛家清净之地。没有重要的事情,一般人是不进去的。所以人们便用“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比喻没有事情不找上门来。现在,寺庙多在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多数已成为旅游景点,“三宝殿”多已开放,佛俗交流前所未有,三宝殿变得游人如织。
【歇后语第69句】:奶奶晚饭吃得很少,我感到疑惑不解。奶奶笑着说:“少吃一口,舒坦一宿。我是想长寿啊!”(河北·唐山)
【歇后语第70句】:【腊月水土贵三分】(谚)指旧时一到腊月,逼近年关,所有货物都要涨价。
【歇后语第71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心为公,没有私心。宋代范仲淹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犁《风 云初记》:“既然干了这个,就得好性干,不要跟坏人学,要跟 好人学,吃苦在前,享受靠后,出心要正,做事要稳,不眼馋, 不话多,不爱沾小便宜,不欺侮老百姓。”
【歇后语第72句】:【拉大旗作虎皮】以庄严的名目吓人。鲁迅《且介亭杂文 末编》:“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为虎皮,包着自己, 去吓唬别人;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的 横暴者。”
【歇后语第73句】:墙上画的大饼一中看不中吃
【歇后语第74句】: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歇后语第75句】:【抓头不是尾】(惯)形容人急得手忙脚乱,不知怎么做才好。
【歇后语第76句】:【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谚)没志气的人,经常立志,却不能实行;有志气的人,一次立志,终身实行。指立志不在次数多,在于坚定不移。
【歇后语第77句】:一间房子四个门——门路多
【歇后语第78句】:【扁担是条龙,一生吃不穷】(谚)指扁担是个宝,靠它能维持一生生计。
【歇后语第79句】:小叔看我每次订本子都找他要钉,就说:“你真是吃惯了嘴,跑惯了腿。这条路,看来是让你跑顺了。”(河北·承德)
【歇后语第80句】:久旱逢甘雨——及时;喜煞人;正是时候
【歇后语第81句】:【失晨之鸡,思补更鸣】(谚)失晨:误了啼鸣报晓。误了报晓的公鸡,很想再有个准时报晓的机会,以弥补失晨的过失。比喻犯了错误的人,很想有机会立功补过。
【歇后语第82句】:【半空中放炮仗——响得高】(歇)响:谐“想”。讥人的想法脱离实际。
【歇后语第83句】:病重不吃药——等死
【歇后语第84句】:【耍死狗】(惯)指使用无赖手段,放刁、撒泼,故意捣乱。 也作耍无赖。 耍赖皮。
【歇后语第85句】:【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释义:借指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为人处世的艰难。例句:“你从小没爹,浑拙猛愣的,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说话不知深浅,咱家的日子又这么穷,你干啥,啥不行,一个钱也挣不来,将来可怎么办呢?”
【歇后语第86句】:【刀不出鞘,弓不上弦】释义:比喻不用武力行动。例句:以统之计,莫若来日设宴,请季玉赴席;于壁夜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
【歇后语第87句】:【狗养的狗亲,猫养的猫爱】(谚)狗生的崽子狗知道亲,猫生的崽子猫知道爱。比喻自己生的孩子自己疼爱。 也作狗养的狗亲,猫养的猫亲,不养的不亲。 猫下的猫疼,狗养的狗爱。
【歇后语第88句】:奶奶带我和堂兄妹们去地里干活,爷爷见了风趣地说:“今天干活带的兵不少啊!”奶奶说:“多有什么用?三个茄子顶不了一个老北瓜。”(河北·元氏)
【歇后语第89句】:【珍珠土里埋】没有人赏识,处于困境。或说:珍珠落在粪 堆上。刘绍棠《芳草满天涯》:“我不能再看着你珍珠土里 埋,打算提拔你到公社当脱产干部。”
【歇后语第90句】:【癞蛤蟆爬香炉——碰一鼻子灰】(歇)灰:本指炉灰,转指晦气。比喻遭到斥责、拒绝或冷遇,落得没趣。
【歇后语第91句】:镜子里的鲜花——空好看;好看不好拿
【歇后语第92句】:【把舌头伸直了再说】话斥责人说话不利落,或不在理。类 似的:用擀面杖把舌头擀擀。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 “你该用擀面杖把舌头擀擀了吧?话内话外,咋这么多弯 儿!”
【歇后语第93句】: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做。老师说:“你们要努力学习啊!不能搬个南瓜当凳坐,混一天是一天。”(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94句】:【骑着驴骡思骏马】释义:比喻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例句: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歇后语第95句】:【刀山敢上,火海敢闯】释义:形容非常勇敢。例句:“如果这样魁梧的小伙子,能碰上一个好样的带头人,准能造就成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英雄好汉……”
【歇后语第96句】:锁头守门——家无闲人
【歇后语第97句】:【韭菜包点心——好长馅】(歇)整根韭菜做点心馅,馅太长了。 馅:谐“限”。指限定的范围很大。
【歇后语第98句】:【刀子嘴,豆腐心】释义:比喻嘴硬心软。例每:村里人都知道,别看秀英姑娘说话厉害,心里却善良,都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
【歇后语第99句】:一窠猴子——都姓孙;没有一个老实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1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