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心灵禅语经典文案-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人人慈悲处处祥和,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正己助人,万家祥和。
【佛语禅语第2句】:当生活让我们不愉快时,我们应试着避开它,忽略它,放下它。
【佛语禅语第3句】:广植福田善结人缘,境由心造,相随心转;广植福田,善结人缘。
【佛语禅语第4句】:【天天禅语】人生是否有价值,不在于他人眼光,而在于善用生命良能。
【佛语禅语第5句】:【能行、能舍、能为】 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者,才能修成正果。
【佛语禅语第6句】: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佛语禅语第7句】:面对痛苦,面对荣辱,谁又能做到真正的波澜不惊呢?
【佛语禅语第8句】:只有一点担心,笑得太多,少得太多,别一不小心把自己笑没了。
【佛语禅语第9句】:【天天禅语】开启心胸,才能发挥无量的慈悲,获致真真正的智慧与功德。
【佛语禅语第10句】:对一切做好了或没做好的事,都欣然接受其结果,并反思其原因。
【佛语禅语第11句】:【佛心禅语】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佛语禅语第12句】:【壮大与缩小】 想壮大自己的人,要勇于缩小自己。
【佛语禅语第13句】:住寂静境界,而不舍散乱境界无碍用。《华严经》卷五十三,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14句】:法若无常,即是动相,即是空相。《摩诃般若经》卷七,十无品
【佛语禅语第15句】:【天天禅语】简单,可以净化人生;复杂,会丑化人生。
【佛语禅语第16句】:父、母、佛、子弟,病者及看病,远来、远去人,此八决定施。《文殊问经》
【佛语禅语第17句】:击于正法鼓,觉悟十方刹。《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佛语禅语第18句】:【心安与身安】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作则身安。
【佛语禅语第19句】:【天天禅语】觉者,把握刹那为永恒;迷者,虚度光阴后悔迟。
【佛语禅语第20句】:人人有情,人人都可以是菩萨;只是佛、菩萨与人的
【佛语禅语第21句】: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无所着。《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佛语禅语第22句】:预防心灵灾难,需要教育,培养出耐磨、抗压的健康心灵。
【佛语禅语第23句】:从没有杂念、恶意,培养善念,还要进一步——不执著。
【佛语禅语第24句】:心存感恩的人,才会朝气蓬勃,豁达睿智,好运常在,远离烦恼。
【佛语禅语第25句】:每日帮人做一些好事,不求回报,是为生活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26句】:菩萨的境界,就是菩萨道与生活零距离、菩萨道与生活成为一体。
【佛语禅语第27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礼仪,是在举手投足的方寸中。
【佛语禅语第28句】:苦形成的次第过程,消灭痛苦的方法,通往无苦的解脱自在之道。
【佛语禅语第29句】:如果对自己太过苛求,就会陷入痛苦的泥淖中不能自拔,难免庸人自扰。
【佛语禅语第30句】:真正贫穷的不是那些所拥甚微的人,而是那些渴望更多的人。
【佛语禅语第31句】:【佛语禅话】保持清净的心,不贪婪,心平静,人则安。
【佛语禅语第32句】:取胜的人,一定要和人家结仇。南传《佛教格言·胜利品第八》
【佛语禅语第33句】:【天天禅语】物资生活要往下比,人格品德向上提升。
【佛语禅语第34句】: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二十六
【佛语禅语第35句】:【最有禅意的句子】只要甘愿、乐观,人生没有过不去的苦。
【佛语禅语第36句】:【天天禅语】能过清淡生活,最知足;有余力帮助他人,最富有。
【佛语禅语第37句】: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优婆塞戒经》卷四,杂品
【佛语禅语第38句】:在人间净土,清洗身心的浮躁,荡涤灵魂的尘埃,不亦乐乎!
【佛语禅语第39句】:【天天禅语】希望大地资源不短缺,必须从懂得珍惜一开始。
【佛语禅语第40句】:要求镜中人笑,要自己先笑;要求镜中人可爱,自己要先表现得可爱。
【佛语禅语第41句】:【天天禅语】爱惜、培育子女是责任;孝顺、供养父母是本分。
【佛语禅语第42句】: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
【佛语禅语第43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自代。《法句经》卷上,爱身品
【佛语禅语第44句】: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最大的障碍,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
【佛语禅语第45句】:【佛心禅语】 人生有七种财富已经拥有的,便是好的,便是财富。
【佛语禅语第46句】:如果我们不是以全然的自我存在,并真实处于当下的话,我们就会错失一切。
【佛语禅语第47句】:有修养的人“在职尽责”——不计较时间,肯尽自己的责任做好本分事。
【佛语禅语第48句】: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华严经》卷三十四,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49句】:【佛心禅语】 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50句】:我说业即是思,因为由于它的意愿,人们才会通过身口意造业。《增支部》
【佛语禅语第51句】:佛陀的真理,点燃着人们内心的智慧明灯,照亮了无明的轮回。
【佛语禅语第52句】:人生最有价值的,是健康的身体;比健康更有价值的,是正确的人生方向。
【佛语禅语第53句】:我钟情旭日,因为需要光亮;我迷恋朝霞,因为渴望灿烂。
【佛语禅语第54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心诚、行正,就能受人肯定信任。
【佛语禅语第55句】:弘法利生合理生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当须尽,勿复独多虑。
【佛语禅语第56句】:《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
【佛语禅语第57句】:【天天禅语】烦恼不除,慧不生;不造福,则福不生。
【佛语禅语第58句】:人生无常!社会需要你,就必须赶快付出;今天走得动,就赶快起步走。
【佛语禅语第59句】: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礼仪,礼仪是人生至真最美的形态。
【佛语禅语第60句】:【天天禅语】充满爱的付出而没烦恼、很洒脱,是修行的目标。
【佛语禅语第61句】: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作质直心。《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高贵德王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62句】:闻思修三,应同时进趣。仰米达果(见《大圆满无上道广大心要》)
【佛语禅语第63句】:【天天禅语】无欲无求、少烦少恼,就容易开启心门拥有智慧。
【佛语禅语第64句】:【成熟】 稻谷成熟时,头自然低下。人成熟之时,自然会躬身。
【佛语禅语第65句】:多求也多变,多变也多生,多生也多灭。生生灭灭,日日年年。
【佛语禅语第66句】:一生的罪与福,都是人自作的。最可怕的是人,最可爱的也是人。
【佛语禅语第67句】:【天天禅语】只要有信心,没有做不好的事;只要肯忍耐,没有担不起的重任。
【佛语禅语第68句】:【天天禅语】爱惜生命是本分,尊重互爱是福分。
【佛语禅语第69句】:【最有禅意的句子】业力不可转,但是缘可造;应广结善缘。
【佛语禅语第70句】: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71句】:【佛心禅语】 心中的负担才是最重的负担和精神桎梏。
【佛语禅语第72句】:祭神以求福,从后观其报,四分未及一,不如礼贤者。《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佛语禅语第73句】:痴迷的感情,会使心地黑暗;以智慧点亮心光,就能去除种种痴暗。
【佛语禅语第74句】:【天天禅语】付出的爱有多宽,得到的爱就有多广。
【佛语禅语第75句】:诸法毕竟不生,但有假名,都无自性。《大般若经》卷四二一,无边际品
【佛语禅语第76句】:缓急别友,战斗见勇,议论知明,谷贵说仁。《佛说孛经》
【佛语禅语第77句】:若能正住空平等者,是则名为真住戒学。《大宝积经》卷-。四,善住意天子会
【佛语禅语第78句】:修行要防止三种心:想速成的心、恐惧的心、懈怠的心。
【佛语禅语第79句】:【天天禅语】真诚地表达无私的爱,可以净化一切。
【佛语禅语第80句】:【佛心禅语】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佛语禅语第81句】:调伏自心,善护他心。《大宝积经》卷三十六,菩萨藏会
【佛语禅语第82句】:【佛语禅话】付出之后心有所得,表现于外就是“德”。
【佛语禅语第83句】:【天天禅语】改变自己、净化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净化别人。
【佛语禅语第84句】:一切法性,一切法相,有佛无佛,常住不异。《佛严经》卷二十六
【佛语禅语第85句】:乐观者在灾难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难。
【佛语禅语第86句】:年轻时,我们都相信这世上有独一无二的爱情,我们相信了,于是真的得到了。
【佛语禅语第87句】: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魁众人,是为能善言。《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佛语禅语第88句】: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维摩经》卷中,问疾品
【佛语禅语第89句】:【尘心与道念】 人在病时尘心减,人将死时道念生。
【佛语禅语第90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能用心,道理就在眼前;不用心,真理远在天边。
【佛语禅语第91句】:事事难顺事事顺,心境一转乾坤轻;何必戚戚眉头蹙,无中妙有万缘空。
【佛语禅语第92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有人以舌头做功德;有人以舌头造罪业。
【佛语禅语第93句】:施比受更有福。真正的快乐,是施舍出去后的那分清净、安详与喜悦。
【佛语禅语第94句】:书籍浩如烟海,穷其一生也只能挖书山一角,取书海一瓢。
【佛语禅语第95句】:“无常”不是在嘴边文案而已,也不是用来逃避现实
【佛语禅语第96句】:【天天禅语】”志工”是将真诚的爱,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并身体力行的人。
【佛语禅语第97句】:求是只望结果,修是培植因缘,感是得道多助,算是一相情愿。
【佛语禅语第98句】:因缘本自无,不生亦不灭,见诸有为法,石女、虚空华。《入楞伽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99句】:发愿——必须发利益众生的大愿,并且随时随地身体力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1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