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百家号最火的歇后语的文案

【第1句】:【鸡窝里出凤凰】指条件差的地方,出现了人才,或做出了 成绩。鸡窝,也说:老鸹窝、山窝窝。汪曾祺《大淖记事》: “铁匠里出了这样一个一表人才,真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 凰。”

【第2句】:【瓜儿恋秧,孩儿恋娘】(谚)就像瓜离不开瓜蔓一样,孩子离不开生身的娘亲。指孩子离不开娘亲是天性。也借指游子恋着故土完全出于真情。

【第3句】:【棋高一着,缚手缚脚】(谚)指和比自己棋艺高明的人下棋,总觉得放不开手,处处受制。也比喻在战斗中遇到比自己智谋、武艺高强的对手,总觉得难以施展本领。 也作“棋高一着,束手束脚”。

【第4句】:【只点火,别加柴】只是引导或煽动,自己不参与。浩然 《艳阳天》:“马之悦追着女人,又小声地嘱咐几句,让女人只 点火,别加柴,适可而止。”。

【第5句】:【过了芒种,不能强种】释义: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6日前后。大田作物要在芒种以前播种完,芒种以后不宜再播种。例句:俗话说:过了芒种,不能强种。谷雨思寻了一下,才说:“离芒种只有五、六天了……可我寻思,强种也得种呀!决不能坐等国家支援!”

【第6句】:【气大不养神】(谚)火气太大的人,很难保养精神。指养生贵在心平气和,不动肝火。 也作气大不养人。 气大伤身。

【第7句】:【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此俗语比喻做事因缺少必要条件而难以做成。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出自宋代陆游《老学奄笔记》卷三:宋朝时,尚书晏景初一次外出,回来时天色已晚,打算在一家寺院借宿。寺院和尚认识他,不想留他住宿,于是推托说:“寺院太穷太破,没有地方住。”晏景初不高兴地说:“再穷再破,安顿一个人总不会成问题吧?”和尚反讥道:“巧妇安能做无面汤饼乎?”

【第8句】:【吃一行,怨一行】(谚)行(h。ng):行业。在哪个行业做事,总抱怨哪个行业不好。

【第9句】:【 —个霹雳空中过】险情过去,一场虚惊。明代《醒世恒 言》:“今日还亏你家时运高,太平没事,一个霹雳空中过去 了。”

【第10句】:【有一利即有一弊】(谚)弊:弊病,坏处。凡事存在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就有不利的一面。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纯粹的好或纯粹的坏都是不存在的。

【第11句】:【穷家难舍】(谚)指家虽贫穷,但曾长居久住,总舍不得离开。也指故乡即使是穷山僻壤,但因土生土长在那里,也会与那里难分难舍。 也作穷家难舍,热土难离。热土:住久了的乡土。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故土:故乡。 穷家难离,熟土难舍。

【第12句】:【春风不入驴耳】指听不进去。成语:对牛弹琴。清代《醒 世姻缘传》:“谁知对牛弹琴,春风不入驴耳,口里阳为答应, 背后依旧打点要做滑家的新郎。”

【第13句】:【六月里下雪】释义:比喻事情稀奇,少有,意外。例句:孙生旺有点惊异地问道:“六月里下雪哩,真是稀罕事呀!从来也没见你喝酒,今天这是怎么啦?”

【第14句】:【没事人一大堆遇事没有反映】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成 语:若无其事。清代《红楼梦》:“奶奶不敢惹人家,何苦来拿 我们小软儿出气呢?正经的,奶奶又装听不见,没事人一大 堆了。”

【第15句】:【别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谚)三春雨:春季第三个月的雨。六月霜:六月天降的霜。别人求我就像暮春的雨一样平常,我求别人却像六月的霜一般罕见。指伸手向人求助非常难。

【第16句】:【孔方兄】“孔方兄”是古钱币的别称,义称“孔方”、“家兄”。为什么把铜钱称作“孔方”,占人把一百来个半成品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锉外沿,使其光滑。圆棍穿钱H艮,修锉时,来回转动,后改为方棍穿钱眼,就把这一串钱固定住了,便于加工,于是铜钱中有了方孔。钱为何称“兄”呢?钱字由“金”、“戈戈”组成,“戈”、“哥”音同,于是这方孔的钱就称“兄”道“弟”了。最早把铜钱称作“孔方兄”的是晋代鲁褒的《钱神论》。据《钱神论》载:“亲之如兄,字日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昌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把钱称作孔方兄,自然有讥笑之意,把钱看做亲哥哥,这种人自然重利轻义了。宋代黄庭坚活用其典,据说他因得罪了朝廷被降职,他的亲友们便渐渐与他疏远起来,他很伤心,遂写了《戏呈孔毅父》诗,诗中云:“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诗意是被降职后,只有笔墨相随(管城子是笔的别称),只有笔墨无庸俗相,不像有些人都不愿意和我来往了,而钱,更与我绝交了。由于此诗的广泛流传,“孔方兄”更加“深人人心”了。

【第17句】:【英雄不夸当年勇】见“好汉不提当年勇”。

【第18句】:石板上种花——难发芽

【第19句】:爸爸下岗四个月却换了五次工作,蹬三轮、摆小摊的体力活他看不上眼,总想找一个既体面又挣大钱的活干。爷爷告诫他说:“能大能小是条龙,能大不能小是条虫。在哪行干好都不容易,哪行干好都会有出息。”(河南·社旗)

【第20句】:【否极生泰】(谚)否、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两个卦名,否是凶卦,泰是吉卦。否和泰是对立统一的,可以互相转化。指事情坏到极点时,就会转好。 也作否极早生泰。 否极泰来,泰极否生。

【第21句】:【盘缠】现在上点岁数的人还把出门时所带的路费叫做“盘缠”。为什么把路费称为“盘缠”呢?原来这与古代钱币有关。古钱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多是铜钱。人们常用绳索将一千个铜钱穿成串再吊起来,穿钱的绳索叫“贯”,所以,一千钱又叫一吊钱或一贯钱。如有出戏剧就叫《十五贯》。古时既没有旅行支票,又没有信用卡,就算纸币也是后来才有的。于是,人们在出远门办事、探亲之时,只能带上笨重的成串铜钱。把铜钱盘起来缠绕在腰间,古人衣裳又肥又大,不露山,不露水,既方便又安全,因此,古人将这又“盘”又“缠”的路费叫做“盘缠”了。

【第22句】:【 知道铧是铁打的】知道原委。铁打的,兼指强硬,厉害。 姚雪垠《李自成》:“三年来我们吃了不少亏,才知道铧是铁 打的。”

【第23句】:掌秤杆的报数——句句有分量

【第24句】:【兽恶其网,民恶其上】(谚)恶:憎恶。就像野兽憎恶捕捉它们的罗网一样,老百姓总是憎恶欺压他们的统治者。指要自由,反压迫,是人的本性。

【第25句】:门缝里看大街——眼光狭窄

【第26句】:端午节拜年——不是时候

【第27句】:【力敌不如智取】(谚)指凭勇力取胜不如用智谋取胜效果好。

【第28句】:生命的幸福在身体,身体的强壮在健康。

【第29句】:【柳树上开花,没结果】释义:柳树的种子外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很像一团团白花,叫柳絮,种子非常小,不显眼,人们错以为柳树不结果。比喻事情没有个结果。例句:唉,他说命太苦,头一回说亲说了个你,闹了一回子,谁知道柳树上开花,没结果。

【第30句】:奶奶总嫌我们几个堂兄妹穿衣费布,烧火费柴。她常说:“惜衣有衣穿,惜粮有饭吃,惜柴有柴烧。”(四川·渠县)

【第31句】:【民无粮要反,兵无粮要散】(谚)老百姓没粮吃就会起来造反,军队中没粮吃就会各自走散。指粮食是安定与治军的首要问题。

【第32句】:馋猫见了腥味——没有不沾的

【第33句】:水盆里扎猛子——没个深浅

【第34句】:【幡杆灯笼——照远不照近】(歇)幡(fan):一种垂直悬挂的窄长旗子。本指照射远处,不照射近处;转指照顾关系疏远的人,不照顾关系亲近的人。

【第35句】:【千招要会,一招要值】(谚)指武术方面的一般招数不但要会,其中还必须有一招是绝招,能使对方无法招架。也泛指一般技艺都应掌握,但必须有一门特长。 也作“千招要会,一招要好”。

【第36句】:【舍不得姐姐嫁,哪有外甥回】有付出才有收入。做事不能 怕吃亏,应该全面考虑。类似的: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 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舍不得往外嫁,还想往回领外 甥?小伙子,为得儿子,该咋办,你自个琢磨。”

【第37句】:【 鸡一嘴,鸭一嘴】原指鸡鸭争食,借指说话乱插嘴。老舍 《牛天赐传》:“有你什么事?鸡一嘴鸭一嘴的!做你的事 去!”

【第38句】:【有同行的货,没有同行的利】(谚)同行(hang):同一行业。卖出同样的商品,得到的利润却不相同。指经商中全靠个人的智慧和管理能力。

【第39句】:野花树长在石崖上——盘根错节

【第40句】:【胳膊儿往外撇】(惯)比喻说话、做事向着外人。 也作胳膊肘往外拐。 胳膊肘朝外扭。 胳膊肘往外弯。

【第41句】:临近考试了,复习很紧张。我对妈妈说:“要是不用复习就能考试好,那就好了!”妈妈说:“想吃烂肉又不愿多烧柴,那怎么行呢?”(河南·林州)

【第42句】:【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释义:脚面:脚背。膈应:厌烦。比喻人行为让人恶心、厌烦。“上脚面”又作“爬到脚背上”。例句:小莹一甩辫子冲了过去:“癞蝓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说完,唾了一口,扭头走了。

【第43句】:蚌壳里取珍珠——谋财害命

【第44句】:【 哪个庙里没有屈死的】鬼谓不可能绝对公平合理,吃亏受 委屈是常有的事。清代《醒世姻缘传》:“亏了这个好人拾 了,要不是,那庙里没有屈死的鬼。”

【第45句】:【马勺碰锅沿】(惯)马勺:盛粥盛饭用的木制大勺,也叫马勺子。比喻自家人产生摩擦,闹矛盾。 也作“铁杓子碰锅沿”。

【第46句】: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第47句】:舞台上的二人转——唱一和

【第48句】:猪尿泡上扎刀子一泄气了

【第49句】:【法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谚)执法严正,国情自然和谐;官员清廉,人民自然安乐。指执法严正和官员清廉,是社会安定、人民安乐的决定因素。 也作法正天须顺,官清民自安。 官清民自安,法正天心顺。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第50句】:树叶子掉到河里——随波逐流

【第51句】:【 加拿大,大家拿】模仿“加拿大”国名的读音,加以变通, 讽刺私拿公物的现象。或说: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 家拿。《随笔》(1995,1):“他和他学生的财物,则当然变‘加 拿大’为‘大家拿’,被觊觎者乘机占为已有。”

【第52句】:【三斤面粉调好七斤浆糊——稀里糊涂】(歇)本指糊状物,转以形容人糊涂,头脑不清楚。

【第53句】: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第54句】:【千里雷声万里闪】形容声势浩大。李季《王贵与李香 香》:“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陕北红了半个天。”

【第55句】:芝麻地里的老鼠——吃香

【第56句】:【瓶内酾茶——浓者在后】(歇)酾(shi)茶:往杯子或碗里倒茶。 浓:浓重,浓烈。比喻好的、程度高的在后面。

【第57句】:【话不传六耳】(谚)六耳:一人两耳,六耳是三个人。指机密的话只可你知我知,不可传到第三者的耳里。

【第58句】:【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谚)指人如果能克制一时的恼怒,冷静理智地应对各种事端变故,就可免去一生的苦恼和遗憾。 也作忍得一日气,免得百日忧。 忍得一时气,能消百日灾。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千日之忧。

【第59句】:【不怕人老,只怕心老】释义:不怕年纪老,只怕意志衰退。例句:“这是一种悲观情绪,要不得!俗话说:不怕人老,只怕心老。”

【第60句】:【蠹众木折,隙大墙坏】(谚)蠹(du):蛀虫。折:断。指蠹虫多了,能把树木蛀折;缝隙大了,能使墙壁倒塌。比喻贪污腐化的恶风不煞,法律制度的漏洞不补,定会酿成无可挽回的大祸。

【第61句】:凌冰窝里打哈哈——冷笑

【第62句】:【发怒的母豹赛猛虎】(谚)指发怒的母豹常表现得格外凶猛,尤其是带仔的母豹。

【第63句】:【不知马王爷长几只眼】(惯)马王爷:迷信称掌管马房的神,长有三只眼。指愚人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比喻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训,就不知道对方的厉害。 也作“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第64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能够生活在一起的人,人品也 差不多。浩然《艳阳天》:“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口 子又都比较胆子小,最怕惹是非。”

【第65句】:【擦屁股】(惯)比喻不情愿地替别人处理其没做完或没办好的事情。 也比喻事情办糟后做补救工作。

【第66句】:【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满足虚荣心,硬装门面,弄得狼狈 不堪。陆文夫《围墙》:“唉,我这个人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人家都怕我办事不稳,可我又偏偏喜欢性急。”

【第67句】:【不知哪块云彩有雨】(惯)1比喻不知道谁将有出息、有作为。2比喻情况暂时还不明朗。

【第68句】:一天下午,出去踢完足球回家时,弟弟要拿球,爸爸不让。弟弟又哭又闹,坚持要拿,结果被狠狠地打了顿。妈妈知道了说:“这叫犟人吃犟亏,犟驴挨犟鞭。”(陕西·西安)

【第69句】:【事后诸葛亮】(惯)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足智多谋,辅助刘备建立了蜀汉。1比喻事情过后才发表意见的人。2比喻事后才出主意、想办法。

【第70句】:【大夫】我国北方称医生为“大夫”,南方则称“郎中”。这种称呼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时期。唐末五代时期,朝政腐败,战祸频繁。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甚至把国家的官职拿来卖钱,致使官衔泛滥。当时,以官名相互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比如叫读书人为“相公”,称工匠为“待招”,卖茶人叫“茶博士”,当铺老板叫“朝奉”,有钱人叫“员外”。这既反映了当时卖官鬻爵的混乱,又反映了人民对那些封建官职的藐视,几乎社会上任何一个职业都可以用一个相应的官职名称来称呼。医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谁都离不开,因此人们就用官职中品级极高的“大夫”、“郎中”来称呼他们。但是,医生称“大夫”真正的起始则在我国宋代。大夫在古代也是一种官职,自周至唐都有。到了宋代,医官也开始设置“大夫”官阶。医官中最高级的是“大夫”,其次是“郎中”,再次是“医效”等。后人因为“大夫”是医官中最高的职位,所以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这一称谓沿用至今。

【第71句】:【锯不成葫芦改不成瓢】(惯)比喻东西太少,什么也做不成。

【第72句】:【一个不摘鞍,一个不下马】(惯)比喻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也作一个不接马,一个不下鞍。 一个不下马,一个不接鞍。

【第73句】:【大水都过得去,小沟沟还能趟不过去】释义:比喻大困难都能克服,小困难更不在话下。例句:想这些干啥!这几年,大水都过得去,小沟沟还能趟不过去!共产党有好章程,怕啥。

【第74句】:鸭子改鸡——磨嘴皮

【第75句】:【有理讲倒人】有理讲理,无须采取欺诈或暴力方式。浩 然《艳阳天》:“快回去吧,我们有理讲倒人,为什么要打架?”

【第76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见“喊天天不应,呼地地无门”。

【第77句】:【看棋只看车马炮——不识相】(歇)相:本指象棋的棋子“相”(或“象”),转指相貌、姿态。指不会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第78句】:【不受磨难不成佛】不经过磨练,不可能轻易取得成功。 类似的:不受烟熏不成佛。冯志《敌后武工队》:“不受磨练 不成佛,要不是受了刘队长的那次教训,这些日子还不知得 闯了多少祸!”

【第79句】:吃着黄连长大的——苦人儿

【第80句】:【今朝有酒今朝醉】释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只顾眼前,不作长远打算。例句:你们莫看我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个没甚志气的。人在有些事情上,不是夸口,我老八可真当得上先知先觉,料事如神。

【第81句】:【一善盖百恶】做一件好事,有了声誉,掩盖了坏的行为。 清代《十二楼》:“古语云:一善可以盖百恶,这等看来,一恶 也可以掩百善了。”

【第82句】:崔莺莺患病——心病还得心药医

【第83句】:【露丑不如藏拙】(谚)与其在人前出乖露丑,惹人耻笑,还不如把自己的短项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 指藏拙固然不佳,却比露丑略胜一筹。

【第84句】:【借酒浇愁愁更愁】(谚)浇:浇灭。要用饮酒来消愁只能更加忧愁。

【第85句】:哥哥要外出做工,妈妈帮他装了许多衣服。哥哥嫌多,妈妈说:“饱拿干粮,热拿衣裳——宽备窄用嘛!”(河南·邓县)

【第86句】:【一个老鸹叫,一个老鸹应】指互相配合,互相呼应。或说: 上山老鸹叫得好,下山老鸹应得好。成语:一唱一和。古华 《相思树女子客家》:“每逢他俩讲话,就像唱双簧,一个老鸹 叫,一个老鸹应。”

【第87句】:【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事不易被人注意,坏事容易 被人传述。类似的:好事不惹眼,坏事直关心。明代《西游 记》:“行者道: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像我如今皈 正佛门,你就不晓的了!”

【第88句】:【往火坑里跳】(惯)火坑:比喻极其悲惨的生活环境。比喻被逼无奈,只得去受苦受难。

【第89句】:【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人心再硬,也敌不过法律无情。心, 也说:情。清代《儿女英雄传》:“从来说:人情似铁,官法如 炉。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参案的 能员;那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赃款来。”

【第90句】:【卖嘴皮】见“耍嘴皮子”。

【第91句】:【千人打罕,万人称奇】(惯)指众人都觉得罕见、稀奇。

【第92句】:【耍花枪】现在指那些巧言花语、光说不练或只会摆花架子的行为。它的由来得从“枪”说起。中国古代军队里有一种在长杆上装上锐利尖头的武器,叫做枪,属于十八般兵器之一,是实战之利器。历史上枪使得最好的要属三国的赵云和南宋的岳飞。而花枪并不是一种武器,它是中国传统戏剧中使用的一种道具之一,枪杆大约有五尺长,枪头像梭,通常全是木质,枪头染成银色,猛一看跟真家伙一样。在枪头下面系着红缨,耍弄的时候借助着纤细的枪杆,枪头会抖动起来,红缨乱舞,使人眼花缭乱,故此得名“花枪”。传统戏曲表演中,经常会有角色舞动花枪,动作娴熟优美,给人视觉感官上美的享受。有一出京剧名字就叫《对花枪》,京剧老旦新秀袁慧琴演唱该剧,不仅唱功极好,“对花枪”一折武打也十分精彩,深得票友戏迷喜欢。不过,“耍花枪”的动作大多是花拳绣腿的假动作,这些好看不中用的虚招,在真实的打斗中是不管用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踏踏实实,就就业业,不能“耍花枪”。

【第93句】:【躺在席子上吹死猪——长吁短叹】(歇)指长一声、短一声地叹气。 形容人因遭到困难、挫折或失败而灰心丧气的样子。

【第94句】:【狗咬吕洞宾】这句俗语全话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意思明了,不用多加解释。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荀杳父母双亡,弧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艰难,就和他结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帮助他读书应考。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位姓林的客人,他见荀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就对吕洞宾讲想把他的妹妹许给苟杳。吕洞宾怕误了苟杳的前程,婉言推托了。但苟杳知道后却动了心。吕洞宾知道了苟杳的心思后,怕他留恋娇妻,不去赶考,便想出了一条“毒计”,让他弃妻而去。就对他说:“林家小姐才貌双全,早有所闻,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三天过后,荀杳踏进新房,见娘子正泪满香腮,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着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荀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从此,苟杳奋发攻读,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官。过了几年,有一天,吕洞宾家失了火,为生活所迫,他只好沿街乞讨,来到苟杳府上请求帮助,一晃过了十来天,只管每日好吃好喝,就是不谈帮助之事。吕洞宾疑苟杳忘恩负义,不肯相帮,赌气不辞而别。在回家乞讨的路上,遇见一人同情他的处境,给了他一些银子,才使他顺利返家。可到了村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有个邻居告诉他:“你家已盖了新房,搬到村东去了。”吕洞宾来到村东的新房里,见妻子正全身披孝,扶着丈夫的棺材号啕大哭。吕洞宾问明妻子后,气得把棺材砸了,只见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上面还放着一封信,取出一看,上面写道:“荀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自此“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在民间传开了,并逐渐讹传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赖人”。

【第95句】:【老牛拉破车】(惯)比喻做事磨蹭,节奏慢、效率低。 也作老牛拖破车。 老牛破车。

【第96句】:标点符号的位置——字里行间

【第97句】:老没牙的喝稀饭——无齿(耻)下流

【第98句】:草上露水瓦上霜——不久长

【第99句】:【好看千里客,万里去传名】(谚)看:看待,对待。千里客:远方来的客人。盛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他们自会把你的美名播得更远更远。指爱好交友的人,美名会传播四方。 也作“好汉千里客,万里去传名”。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5736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