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涡优选佛心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将智慧落实到生活中】我们要过上智慧的生活,光知道智慧是什么还不够。知道智慧是什么,只走出了“知”的第一步,还需要迈出“行”的第二步。
【佛语禅语第2句】:【佛心禅语】不论谁去追随自己的心,追随它所喜好的和欲望,以及其它任何一切,那个人根本还没修行。
【佛语禅语第3句】:不该听的事不要去打听,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出口,不该想的事不要去胡思乱想。
【佛语禅语第4句】: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是一种超脱,一种气度,更是一种升华,一种境界。
【佛语禅语第5句】:【佛心禅语】要了生死就要断生死的根,要断生死的根一定要见到生死的根是什么才能从根斩断。这个生死的根就是爱,所以古人说:“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佛教的「信」,其重点是建立在知见与了解上,这是由确知而生的坚心,由智慧而生的正见,并不是从盲信而生的信仰。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对失眠的人而言,夜是冗长的。对于疲倦的人,一里路都嫌远。对无知的人来说,一生是漫长的。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我希望人人都能为人客观、处事圆融,能讲话也能听话,随缘,更能有原则,做个明理的人。——星云大师
【佛语禅语第9句】:王之养民,当如赤子,推干去湿,不待其言。。王者得立,以民为国,民心不安,国将危矣。《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佛语禅语第10句】: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
【佛语禅语第11句】: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去伤害别人。
【佛语禅语第12句】:僧问:“教意即且置,未审如何是祖意?”师日:“烟村三月里,别是一家春。”——《泐潭文准禅师》
【佛语禅语第13句】:追求真理者,就像个迷路的人想寻找正确的道路;若能找到正路,不但不会仓皇失措、忧虑恐惧,而且会充满信心与勇气。
【佛语禅语第14句】:【佛心禅语】不将烦恼是非带上床,不把忧悲苦恼带到明天,就是居家修行的不二法门。
【佛语禅语第15句】:【佛心禅语】“我不妄加造作,百姓就会服从教化;我心静如水,百姓就会正直诚信;我不独断独行,百姓就会丰衣足食;我无私无欲,百姓就会质朴纯真。”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而且所谓不惑是面对任何事都可以从容地保持其品格的年纪。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佛语禅语第18句】:劳动是每个人具有的本能之一,一旦丧失或者放弃它,别说想要成佛,就是作为人,也是不称职的。把劳动当成修行的必需,在平凡中践行伟大的智慧,正是佛教宗旨之所在。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通过缘起,对于好的你必须珍惜它,把握它;对于不好的也不必垂头丧气,只要添加善缘,不好的就能改善。
【佛语禅语第20句】:有时候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含义精深,有时候书面语言比口头语言含义丰富,这正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佛语禅语第21句】:【禅心佛语】人因为迷惑,才痛苦,才不得解脱。我们学佛目的就是为了智慧和觉悟,只有智慧和觉悟能让我们解脱。
【佛语禅语第22句】:【禅语人生】相识容易相守难,不论在恋爱中,还是在婚姻中,相处时都要懂得理解和包容,更要懂得感恩。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若哪一天他人的得失也如自己的得失般,那菩提心的影子才显现在你的心境中,若哪天得失都不在成为困扰你心境的理由时,智慧的光才能投射到你的身心。
【佛语禅语第24句】: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佛语禅语第25句】:【一日禅文案】人总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而是你自己的态度。
【佛语禅语第26句】:【禅语人生】这其实正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欲望就象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没有什么想不通的,本来一切都是虚假的。菩萨放下一切是一种觉悟的表现,选择出家是一种解脱成佛的征兆。
【佛语禅语第28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不要期待,不要假想,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如果注定,便一定会发生。心安,便是活着的最美好状态。
【佛语禅语第29句】:【禅语人生】有些人修禅宗,只注重个人的生死,不管众生的死活。这种发心,显然属于小乘的发心。
【佛语禅语第30句】:【禅心佛语】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为至,福已远离。
【佛语禅语第31句】:离心求佛者外道,执心是佛者为魔。(唐)大珠慧海禅师《景德传灯录》卷六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佛语禅语第33句】:往事是尘封在记忆中的梦,而你是我唯一鲜明的记忆,那绿叶上的水珠,是思念的泪滴。
【佛语禅语第34句】:【禅心佛语】父母恩德难报,但一定要报。一个人,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这对儿女是一个好的教育,儿女就会越孝敬父母。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理查德·耶茨:我想所谓孤独,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自己的情绪,不在同一个频率。
【佛语禅语第36句】:若是上根众生,忽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于阶级地位,顿悟本性。——《大鉴下二世》
【佛语禅语第37句】: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大般若经》卷四一二,乘大乘品
【佛语禅语第38句】:每个人的精神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爱心抚慰怎样把握与人交往的原则?佛日:得一切众生起柔软心。——《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闻赞而不喜、闻谤而不忧,毁誉不动、内外一如,名出世间。
【佛语禅语第40句】:【禅语人生】真正做到不争而能不懈努力,即已达到看清世事,性情沉静的境界了。
【佛语禅语第41句】:大地宇宙间,没有一项不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没有一项不是佛法,也没有一项不是修心的功夫。只要肯用心去想、用心去修、用心去做,就没有不能成功的事。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你只要记住,如果你每个星期都在做着差不多的事情,那么一年以后你还是一年前的你,只是老了一岁。
【佛语禅语第43句】:最容易的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从最细微处开始行动,一点一滴的积累也能穿透顽石。
【佛语禅语第44句】:【经典佛语】“空”是不执著,是把一切法缘生缘灭的道理圆满无缺地理解清楚。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就是这样,我那破锣一样的嗓子,居然能在全国演出,这时候,不知是肚子还是心口,叮叮当当,我想,天使的钟声也不过如此吧。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宽容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纽带,让我们彼此相连,让我们认清彼此,珍惜生命。
【佛语禅语第47句】:【禅心佛语】莫轻少僧生慢想,须知未来当作佛。莫说非历难放下,且知空慧破幻境。
【佛语禅语第48句】:非染非不染,非净非不净,心性本净故,由客尘所染。(古印度)弥勒《辨中边论》卷中
【佛语禅语第49句】:【佛心禅语】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总是要求别人做到,凡事换位思考,理解是金。
【佛语禅语第50句】:济世工作是以服务的精神,对人生尽本分、为社会奉献,发挥济世救人的工作。
【佛语禅语第51句】:恒东法师【切记】人生逆境时,切记忍耐。人生顺境时,切记收敛。人生得意时,切记看谈。人生失意时,切记随缘。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
【佛语禅语第52句】:【佛心禅语】总之,我们可以不追求大福大贵、大红大紫,但是我们要追求有尊严、受尊重的活着。只要我们能心情愉悦的度过每一天,才不枉自己到世上来周游这一圈。
【佛语禅语第53句】:【禅语人生】有时候不是不懂,只是不想懂;有时候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说出来;有时候不是不明白,而是明白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就保持了沉默。
【佛语禅语第54句】:折除我慢心、降伏嗔恚心,并非易事,因为若不能定心静观地礼拜,只不过是劳动筋骨罢了。真正的修心养性,是要从日常生活中、从家庭开始做起。
【佛语禅语第55句】:优化自身素质靠智慧;和谐自他关系靠慈悲;有智慧就能觉悟人生,有慈悲就能奉献人生。
【佛语禅语第56句】: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论!”(《首楞严三昧经》,依《宝王论》节文。)
【佛语禅语第57句】:【禅心佛语】人生有百分之十是看你的行为,而其余的百分之九十,则看你如何接受。
【佛语禅语第58句】:每个人的人生,需要众多人的加入和互动,此乃爱情亲情友情的价值所在。人生要彼此丰富,相互温暖和照耀!
【佛语禅语第59句】:【佛心禅语】做人三箴言:诚实守信、知己律己、容人助人。诚实守信,是治业之根本;知己律己,是立身之要道;容人助人,是处世之良津。
【佛语禅语第60句】:【禅心佛语】生活原则:往高处立、朝平地坐、向阔处行。生活态度: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生活目标:为社会奉献经典,为人生创造精彩。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内行自以为精通而擅自妄为或者疏忽大意,外行由于不懂而胆小谨慎如履薄冰。
【佛语禅语第62句】:【禅心佛语】做人要像做水一样,水无色无形无味。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根据此生修行的程度和发心,往生极乐世界后成佛有快慢,所以希求往生净土者应该精进修行。
【佛语禅语第64句】:【佛心禅语】信徒心想,禅师的修养果然非比寻常,不会恼羞成怒,但是他笑什么呢,始终不解其意,便问道:“大师,您又笑何物?”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轮回的缘起,是无明,也即愚昧、我执、贪欲。当这些缘停止,叫做缘灭。这时候轮回也会停止,从此以后彻底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这就是解脱。
【佛语禅语第66句】:【禅语人生】协义,什么叫协义啊?协商好了,就得仗义仁义,那玩意拿出来了一用,那就没意义了,那就快结束了。
【佛语禅语第67句】:有人会因为我们的缺点而讨厌我们,但也会有人因为我们的真实而喜欢我们。我们不必让那些本不喜欢我们的人喜欢上自己,而是坚持让那些本该喜欢我们的人尽快发现自己。
【佛语禅语第68句】:【禅心佛语】鼓要敲到点上,箫要吹在眼上。钢要用在刀口上,劲要使在关键上。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生活的意义在于鼓励自己去友好的探索,拓宽自己的心地,让那些陌生成为友好,让那些隔阂成为善意,听取一句忠告,携将一颗高低心,怎换岁月一场平。
【佛语禅语第70句】:【心灵禅语】这体现了中华民族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宁可自己承担痛苦和不幸,也要将快乐和幸福让给别人。这种富于牺牲精神的胸怀,令人景仰,在当今社会犹为珍贵。
【佛语禅语第71句】:【经典佛语】“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人心即天命所归”。要想赢得人心,必须善于把握人性,尤其是人性的弱点。人性如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佛语禅语第72句】:万种念头从心生。心生了各种杂念,即使是遥远的东西,都能够加以胡思乱想,引发内心的烦乱。
【佛语禅语第73句】:【佛心禅语】当别人都说同一种话的时候,你千万别再重复同样的话,因为那样很无聊。我也曾这样无聊过。
【佛语禅语第74句】:【佛心禅语】必须洗净一切往事,否则你永远无法清楚自由地看这个世界。
【佛语禅语第75句】:一者贪欲,二者瞋恚,三者掉悔,四者昏眠,五者疑盖。除此五盖,方得禅定。《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
【佛语禅语第76句】:【佛心禅语】《坛经》说无念为宗:以无念为宗旨。无念,指对一切不产生舍弃或贪取的心念,即对一切都不执迷,自心不为世俗间的一切所束缚。
【佛语禅语第77句】:【佛心禅语】虽然你在抱怨:“我都被伤害成这样子。”可是你认为会有人为你做些什么吗?
【佛语禅语第78句】: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无量寿佛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79句】: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亦犹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唐)飞锡《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上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要用行动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不能让耳朵支配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差在两耳之间的那块地方。
【佛语禅语第81句】:处世要让,让到无可让地存,存心重新再让;居家要忍,忍至不能妨时耐,耐性仍旧还忍。
【佛语禅语第82句】:众生有佛性,处处有禅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佛;世事本无常,佛虽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却可以超脱于这个现实。
【佛语禅语第83句】:【圣经句子】191他看见许多的人,就伶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6)
【佛语禅语第84句】:【禅心佛语】地主大王在太子成佛后,迎请灯光如来入宫亲自供养,并且发愿终身供养如来及八十亿众的阿罗汉,获得了灯光如来的默许。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时间定律:活得越久,攒的得越多;但未必生得越晚,就剩得越多。
【佛语禅语第86句】:【禅心佛语】逆境是真理的第一程。在逆境中才会给人以更深的恩惠和更直接的启示。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
【佛语禅语第87句】:【禅语人生】心中的苦恼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执着,能够解脱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佛语禅语第88句】:人笃信并依行算命之言,惟恐犯忌。师言:“佛教谈精神超然,心正则气盛。在佛门中,日日月月都是吉祥时。”
【佛语禅语第89句】:因缘成熟果报自然现前,那是因为之前早已种下了前因,才有今天的果。试问,潜在的因你种下了吗?你种的是什么因?
【佛语禅语第90句】:【佛心禅语】「万法齐观,恢复自然。」你这个时候用清静的平等心放下那一切境界统统是平等。
【佛语禅语第91句】:【佛语摘抄精选】二切法皆属因缘,属因缘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我相不可得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二)
【佛语禅语第92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也就是说觉悟者,不是以你是否做过有违世俗伦理道德的事情为标准的,而是看大智能的获得与否。
【佛语禅语第93句】:【佛家禅语】身体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有病;物质缺乏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贫穷。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佛语禅语第95句】: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
【佛语禅语第96句】:修行人就是要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锻炼自己、考验自己——锻炼自己抵制烦恼的力量,考验自己的定力。
【佛语禅语第97句】:了达一切法空,则心心自在,尘尘透出,本来一段光明,无处不遍。便乃随机而化,遇物则宗。妙照诸缘,廓亡对待。松风水月,清淡相得。一《宏智禅师广录》
【佛语禅语第98句】:【禅语人生】相较之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则不同了,虽然物质极大丰富,住的是豪宅,开的是靓车,穿的是名牌,心头却总萦绕着一大堆忧虑。
【佛语禅语第99句】:【禅语人生】学悟的孩子不变坏,学悟的老人不痴呆,学悟的少年永不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