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超赞的心灵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信佛不是信一个偶像,而是信仰佛陀的人格,再反观自性,相信自己与佛陀有同等的毅力——人人皆有佛性,只要肯用心,人人都可发挥真如本性。
【佛语禅语第2句】: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巨海,忏悔能烧烦恼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忏悔能人常乐官;忏悔能出三界狱,忏悔能开菩提花。《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佛语禅语第3句】: 证严法师说:“才华横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 了世俗的满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 满,才华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做人必须要有节制,节制是抵制诱惑的 力量,不节制只会是烦恼和痛苦缠绕的人生,甚至会走向灾难。人生有节 制,生活就有幸福。
【佛语禅语第4句】:普贤十大愿有“广修供养”,是让我们供养诸佛菩萨及众生;但我们却在“广收供养”,贪收贪受信众供养,什么都想要。
【佛语禅语第5句】:有些人常问:“算命有用吗?”师言:“命理是有的,但不能迷信。一般人所说的命运或运气就是佛教所说的业力,既然相信业力,自然就会有命理。但是,佛教有一句名言:一切唯心造。’凡夫受命运所操纵,圣人却能操纵自己的命运。”
【佛语禅语第6句】:布施——“施比受更有福”,欲做菩萨,要不断付出而无所求,将心力、劳力、财力、物力等皆欢喜施舍,则人生自然幸福安乐。
【佛语禅语第7句】:凡操心所为之事,常要面前路径开阔,使一切人行得,始是大人用心。(宋)黄龙慧南禅师告王安石语(《禅林宝训》卷一)
【佛语禅语第8句】:信仰宗教,能够正信最好;不能正信,迷信也比不信好;但是宁可不信,千万不能邪信。信仰错误,就如走差了道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诸佛菩提极甚深故,若不厚种善根,恶知识所守,难得信受。《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9句】: 每件事都有它的两面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希望.悲观的人看到的是绝望。而事情向着哪个方向进展.也取决于你对它的心态和做法。人在迷惑不知所措的时候,常会把难以解决的事情和梦联系到一起。梦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记住:心念改变命运。
【佛语禅语第10句】:对于充满爱心的人来说,无论遇到任何境况,与任何人接触,他的生活总是温暖的,人生永远是精彩的;对于自私自利的人而言,无论遇到任何境况,与任何人接触,他的生活总是冷漠的,人生总是乏味的。
【佛语禅语第11句】:一日一禅;放下;,不是说什么都不要,而是说究竟要什么,要多少,这才是最重要的。在人生路途上,我们要放弃沉重的欲望,放下过度的需求,舍弃不必要的执着,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快乐。而修习佛道的人如果不能放下七情六欲,就无法修习到博大精深的境界。只有懂得放下自我,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佛语禅语第12句】: 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若“二三其心,精力分散”,做任何 事都不会圆满,不会成功。不要将专注理解为执著,专注是制心一处实现 目标,你能在专注中得到快乐。制心一处,让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 点上就会迸发出明亮的火花。你的人生会变成你希望的样子,只要你的心 意足够坚定。
【佛语禅语第13句】:善知识,对别人的不当之处,当面直言相劝,背后却替他讲好话。例如有些优秀领导者,当面对下属严格要求,有错误就及时指出来,背后却称道下属的优点,当下属工作失误时,积极维护下属,替下属担责任。
【佛语禅语第14句】:心为万事万物之根本。佛教参禅参心,念佛念心,是心作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离开心去谈佛法,不是佛法,离开心去修行,不是修行。心清净,国土清净,心庄严,国土庄严。世间交人也是交心。心若亲近,言行必如流水般自然;心若疏远,言行只如三秋之树般萧瑟。不怕身隔天涯,只怕心在南北。一切看心。
【佛语禅语第15句】:如果你是为今天的事而烦恼,那你不够明智,因为那只会自乱方寸,与事无补,更没有好处,只有乐观应对才是上上策。如果你是为明天的事而烦恼,那你大可不必,因为未来的事本无定数,町望而不可即,与其望洋兴叹,不如早为舟楫!
【佛语禅语第16句】:人如能跳脱开来,把自己也当成观看的对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17句】:苏格拉底还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佛语禅语第18句】:六度给人们带来的世间美德:布施不但得到荣华富贵,还能养成知足常乐。持戒不但得到人天安乐,还能养成道德完美。忍辱不但得到相貌庄严,还能养成心地善良。精进不但得到圆满成功,还能养成持之以恒。禅定不但得到心的平静,还能养成行为稳重。智慧不但得到身心自在,还能养成保持觉知。
【佛语禅语第19句】:我们是需要弥陀救度的人。一个需要弥陀救度的人,不能反过来教弥陀如何来救自己。
【佛语禅语第20句】:一切苦的主要原因,源于自我珍爱的心,它的解药就是珍爱别人。——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21句】: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佛语禅语第22句】:财富如流水,无论富有到什么程度,终归要销毁散失;付出如挖井,井越深,水越多,由此付出越多,积蓄的财富也就越大。因此,富有要懂得付出,有钱不用正如有田不种,最终只会成为空无的积聚,散财才可以获得大聚集。能回报,能喜舍,才是真正的富有。
【佛语禅语第23句】:若能做到无为、无争、不贪、知足,从容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保持对名利的淡泊心,对屈辱的忍耐心,对他人的仁爱心,做好每天当做之事,享受每一件事情带来的快乐,自然会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生活中永恒存在的挫折和痛苦,也自然能够获得更纯粹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24句】:转弯是一种高妙的艺术,在战场上,有时候要勇敢往直前,有时也要采取迂回战术;开山辟路,想要到达峰顶,必有九曲十八弯。在人生的直行路上转个弯,纵然道路崎岖,前路难l。但曲径通幽处,也许别有洞天。
【佛语禅语第25句】:口说好话,心存好念,身行好事,脚走好路。改善自己是自度,也是度人;影响他人是度人,更是度渡。不能小看自己,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这无限就是空性,而有限就是障碍。君子了达空性,能够悲心切愿,任重道远,身安道隆;小人迷于无明,致使罔顾公德,钻营取巧,身败名裂。
【佛语禅语第26句】:内心善良正直的人,看人、看事往往从好的一面看,跟人打交道时,总以为别人也会像自己一样,往好里想、往好里做,因此敢于拿对方当好人,敢于信任别人,于是,他们可以非常幸运地为自己营造一个友善、信任的小环境,因为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可信的一面,只是需要受到友好和信任的激发。
【佛语禅语第27句】:心如莲花,生长在低凹的水池中,它就鲜艳;折放在高高的山头,它便风干枯萎。
【佛语禅语第28句】:为什么有的人运气很好,而自己凡事总是不顺利?佛日:云何小因而生大果?从小种子而生大果,是故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佛说大乘稻秆经》
【佛语禅语第29句】:生活即修禅。定力不坚,心随神移的凡夫俗子,被花红柳绿、光怪陆离的尘世迷了眼,分了心,因此,只能成为米饭,甚至是半生不熟的夹生饭。
【佛语禅语第30句】: 佛日:“高人一等,必先低人一头。”唯有善于低头做人,才能在高处 成事。
【佛语禅语第31句】:懈怠的人容易堕落;因此,人生必须上进积极,不要因境遇的得失而丧失生存斗志。
【佛语禅语第32句】:人活一世,其实,有些东西,要学会思而勿乱;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舍得持中有弃;有些浮相,要甘于尘而不染。有时,参禅,只在一瞬间,一杯茶,一叶草,一尾鱼,一粒沙,一株桃花,看一个繁杂的世界。世有千态,心有万言,便可从中拾得一颗澄明无物的禅心。
【佛语禅语第33句】: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达摩大师血脉论》
【佛语禅语第34句】:那时了凡先生还不知道《了凡四训》,更不知道袁了凡,但后来当他读了《了凡四训》这本书,发现他们的命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后,便从此自号了凡先生,并创立了凡心斋坊广布善缘。也正是这份特殊的缘遇,在后来的了凡公益读书会上他大力推广学习《了凡四训》,引来无数爱好国学的同仁汇聚心斋坊。
【佛语禅语第35句】:从前有一个乞丐,躺在王宫附近的一个路边。他缺乏爱心,常心存恶意。很久以来,他一直期盼着王宫里的国王尽快死掉,希望自己当上国王,并拥有宫殿的一切财宝与美色。这乞丐由于业力的感召与恶意报应,被一辆马车压死在路上,并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这就是《法句经》中“如车马随行”的故事。
【佛语禅语第36句】: 一言禅 将粗话打磨成艺术的那是文字高手,将艺术还原成粗话的那更是高手中 的高手。
【佛语禅语第37句】:爱在人心中常觉得奇缺,常觉得饥渴难饱足,像饿鬼一样。沉迷在爱欲中,将永远没办法满足。
【佛语禅语第38句】:教化众生是菩萨园林,不疲倦故。……一切魔宫殿是菩萨园林,降伏彼众故。《华严经》卷五十四,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39句】:释怀是一种美德,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的猖獗,才有浩渺无垠;苍茫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才有生机勃勃。释怀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佛语禅语第40句】:以德报怨是一种宽容,可以化解一切怨恨。所以,我们要用宽容感化怨恨的心灵,而不要生怨恨之心,因为以怨报怨永远没有尽头,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化敌为友。
【佛语禅语第41句】:深奥的道理往往不是语言所能涵盖的,它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亲自体验才能琢磨透彻。语言只能起到启发和推引的作用。这就像我们心中有些美妙的体会是没法用语言去形容一样。而那份奇妙的感觉也只有我们自己能细细地咀嚼和品味!
【佛语禅语第42句】: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成佛需要莫作诸恶,并尽量做到至善。这就要求一个人能够大爱无疆,把他人的痛苦看做自己的痛苦,想他人之所想,尽心行善,至善了无痕。
【佛语禅语第43句】:我未曾见闻,慈悲而行恼,互共相嗔恚,愿生阿弥陀。若人如恒河,恶口加刀杖,如是皆能忍,则生清净土。(《诸法无行经》)
【佛语禅语第44句】:【天天禅语】供养诸佛菩萨最好的香不是物质之香,而是精神之香。烧吝悭,供布施之香;烧贪欲,供净戒之香;烧嗔恚,供忍辱之香;烧懈怠,供精进之香;烧散乱,供禅定之香;烧愚昧,供智慧之香。
【佛语禅语第45句】:甩手很简单,坚持几天可以,坚持几月也可以,那么坚持几年、几十年 呢?是不是绝大多数人就打退堂鼓了呢?我们说成功最简单,那是因为门槛 很低,每个人都有机会;说成功很难,是因为只有持之以恒,才可能看到成 功的曙光。
【佛语禅语第46句】:于一尘不染心中,持万德洪名圣号,或声或默,无杂无闻,必使念起于心,声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乱。久之久之,自成片断,亲证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风。是以观音反闻自性之工夫,修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净业,即净而禅,孰妙乎是!《印光法师文钞·与海盐徐夫人书》
【佛语禅语第47句】: 即使是不喜欢的事情,如果这件事与你的安身立命有关,就 不要从心理上去抗拒它。因为这种抗拒需要用快乐埋单,你的抗拒心 理越大,花费的快乐越多。不如暂时微笑着顺应妥协,很多时候,顺 应妥协并非消极接受,而是对不愉快的一种消解,是一种生活和人生 策略。
【佛语禅语第48句】:人生的每一天都很宝贵,做人做事当有紧迫感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佛日:是日已过,命亦遂灭,当勤精进,慎勿放逸。——《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49句】:对于十方三宝所,及以六道众生前,至诚发露无始来,所有恼乱诸众生,起于无碍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业。《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佛语禅语第50句】: 因为被速度追赶,人们常常精神被抽空,灵魂被落下。因为 缺少精神补给,许多人变得无所适从。精神的补给成为当代人的必 需,唯有精神得到补给,灵魂才能跟上肉体的步伐。精神的最佳补给 方式是读书。有没有一种书,它不仅集纳了精神补给的必需品,而且 又便于携带,随时可用,并能按需所取呢?
【佛语禅语第51句】:每个人的烦恼都有两个来源,一是自身的欲望,另一个就是外物,如金钱、权力、华屋、名声、美色、佳肴等,总是诱惑着人们,也烦恼着人们。
【佛语禅语第52句】:宇宙万物本四大假合,因缘和合而生,也随缘而灭,这一秒的我们在呼 吸,前一秒的我们即已死去,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佛语禅语第53句】:【最有禅意的句子】愿每个人都懂得爱的真谛:爱是奉献而非占有,爱是随缘而非强求,爱是坦诚而非谎言,爱是清净而非功利,爱是包容而非狭隘,爱是温暖而非冷漠,爱是智慧而非愚昧。请敞开你的心扉,将真爱的能量释放!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就是要一个人充分地醒觉过来,看清自己,接纳自己,不被物欲所牵,不被色相所迷,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自由自在地生活,如如地绽放生活之体。——郑石岩
【佛语禅语第55句】:想用谎言欺骗人,实际是欺骗自身;说一次谎话的人,再说真话也不信。(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56句】:当知是舍,有于三种,何等为三?谓舍烦恼舍、护自他舍、时非时舍。《大宝积经》卷四十一,菩萨藏会
【佛语禅语第57句】:禅,有如银雪洁白:雪,富有晶莹的特性,雪,给人洁净的感觉。禅,就像银白的雪一样清净。没有杂染;禅就是这样,没有歪曲,没有化妆,没有掩饰。
【佛语禅语第58句】: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拥有了让自己获得幸福的法宝,只是兜兜转转忙忙碌碌的生活让人无法静下心来体悟自己已有的财富,更多时候仍是像上了发条的机器盲目地追求着自己也不确定的目标。
【佛语禅语第59句】:某人恋爱了,好久未见,突然电话求助我:“好不容易对一个男人有感觉,可一个星期里总有那么一两天想到这个男人就会恨恨的,想一巴掌扇死对方。”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障碍。我说,恭喜你终于找到你的冤家了!这一生,如果有一个人老是跟你过不去,你却又很想跟他过下去,他一定就是你的最爱。
【佛语禅语第60句】:若诸法实有,不应以心识知故有。若以心识知故有,是则非有。(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十五
【佛语禅语第61句】: 儒、道、墨三家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干,儒家坚持的“仁、 义、礼、智、信”,道家强调的“不争之争”,以及墨家推崇的“兼 爱”,是它们各自不变的精神内核,三家的精神内核融汇成不变的中 华传统文化内核。变则是一种绝对,它至少衍生了两种结果,一种为 文化内核输入正能量,一种则产生负能量。
【佛语禅语第62句】:总以为顺着心走就可以安稳的过此一生,可世间毕竟有太多的不如意,月圆月缺,相聚别离,都是生命中不可否认的一幕,倘若怀着一份淡然之心,领悟生活里的禅意,即使前方迷雾重重,也应坚信会有拨开云雾见得明月的一天。
【佛语禅语第63句】:参禅到何种程度,一切都取决于心境的高与低、空与实。心不静的人,即使离群索居,一旦遇到喧闹就会烦躁。他们远离人群只是为了自我。而人我本是一体的,动静也是相互关联的,如不能自我忘怀,只知一味强调宁静,又如何能达到真正的安宁境界呢?
【佛语禅语第64句】:所言降魔者,谓即诸魔心,是心即如来。若能调伏心,无复诸魔娆,是即降魔军。《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七
【佛语禅语第65句】:想要正确地驾驭自己的心,就要达到心的自由境界。与其说心像是墙壁,不如说仿若仓库更加贴切。
【佛语禅语第66句】: 我承认自己的愚笨,因为我经常会犯常识性的错误;我承认 自己懦弱,因为我总是在该出手的时候双手抱肩;我承认自己的庸 俗,因为我有时候会在不知不觉中随波逐流;我承认自己的龌龊,因 为我几十年不能荡涤内心所有的阴暗。于是我一刻也不敢放松生命的 修炼,以对得起短暂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67句】: 缺少爱就缺少约束,缺少爱就缺少敬畏,缺少爱就缺少责 任。掠夺式发展、贪婪自私、爱的枯竭将把人类推向万劫不复。对真 善美的呼唤,就是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就是一种自我救赎。
【佛语禅语第68句】: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学会欣赏远处的风景,懂得经营自己的人生。生活,悲喜交集、忧乐相伴、苦甜相依,懂得放弃,才能轻松;懂得看开,才能快乐。
【佛语禅语第69句】: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的,理智的“放”、潇洒的“放”、超脱的“放”、幸福的“放”,无论哪一种,都会让人获得自在。很多人总是抱怨自己很累,身体累,心也累,那是因为他们执著和痴迷的东西太多,放下哪个都舍不得,而背负得多,自然就会身心疲累。
【佛语禅语第70句】:我在孤独时,酝酿出几许静谧的禅意,终于发现,原来一个人的天空,也可以那么蓝,那么纯净。终于领悟这种孤独的享受,也是许多世人一生达不到的意境。
【佛语禅语第71句】:水流不常满,火盛不久然,日出须臾没,月满已复缺,尊荣豪贵者,无常复过是。《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佛语禅语第72句】:若是得道的人,道火不能烧口,终日说事,未尝挂着唇齿,未尝道着一字;终日着衣吃饭,未尝触着一粒米,挂一缕丝。——《云门文偃禅师》
【佛语禅语第73句】: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牛头山法融神师》
【佛语禅语第74句】:恒唯法师禅语人生学会宽容,让你的生活少很多烦恼;学会奉献,请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其实天很蓝,阴云总要散;其实海不宽,彼岸也连着此岸;其实梦很浅,万物皆自然;其实泪也甜,当你心如愿。活着自己的坚持,活着自己的单纯,活着自己的如痴如醉,活着自己的美丽梦想。
【佛语禅语第75句】:路就在脚下,现在不做,更待何时?来生的缘,可以是今生结下的;来生的果,可以是今生种下的。前世的债,今生正在还。
【佛语禅语第76句】:见到任何事不动念,就像镜子照物不留痕迹。功夫在这个地方做,就叫做“照见五蕴皆空”。
【佛语禅语第77句】:世谛故分别说有果报,非第一义,第一义不可说因缘果报。《摩诃般若经》卷二十七,四摄品
【佛语禅语第78句】:“念佛人”这顶帽是如意帽,知冷知热,能大能小,任何人戴皆不大不小,刚刚好。
【佛语禅语第79句】: 不要跟自己的影子过不去,应该从影子中看到阳光;也不要 怨怪夜晚,没有夜晚你的人生里就缺少月亮和星辰。因为有山峰挡住 了去路,你才会与攀登结缘;因为大海阻隔彼岸,你才有机会豪情扬 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对你都有用处,就看你能不能用,会不会用。
【佛语禅语第80句】: 岁月有情,历史因岁月有了厚度;人生因岁月有了高度;生 命因岁月有了硬度,爱情因岁月有了温度。朋友,请珍惜,珍惜每一 缕念想,珍惜每一份真实,珍惜每一种感觉。在珍惜中放纵勇气,在 珍惜中笑傲心灵,在珍惜中绽放人生。
【佛语禅语第81句】:修行就是修正你的想念、行为。若是你的想法不对、看法不对、行为做得不对,就要改正,这就是“真修行”。—一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82句】:人生是一趟单程车,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善待自己,珍惜今天,期待明天。那些走过的,错过的,都不再回来;丢掉的,失去的,都不复拥有。所以我们不要走得太匆忙,该爱的要用心去爱;该留的,要真诚挽留;该感受的要充分感受,该珍惜的要好好珍惜。
【佛语禅语第83句】:蓦然回首,望断天涯,我心犹怜,总想学人参禅,渴望一曲梵音袭耳,便盘坐佛前,转动一串佛珠悄悄抹去心中那份埋藏已久的执念。
【佛语禅语第84句】:禅茶一味,品茶就是悟道。茶,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与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茶心佛心,何异何殊?一盏清茶,看尽人间烟火。
【佛语禅语第85句】:弟子:“做人做事要怎样才能圆融?”师言:“圆就是圆满,待人处世要用圆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为尖的会伤害到人,同时也会扎到别人的心。”——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86句】: 吹捧要经得起,压制要受得住。人生不会总如意,人生亦不 会总不如意。得失、荣辱基本上保持能量守恒。
【佛语禅语第87句】:菩萨若乐受寂静乐,不乐听法、说法、问疑,以寂静故,烦恼不起,以不起故,不知知想,不离离想,不证证想,不修修想,不得实义,是名魔业。《大集经》卷十一,海慧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88句】:【禅语感悟】 《坛经·机缘品》上面,卧轮禅师有偈:“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佛语禅语第89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净土——良善本性。若能保持心田明净无染,则杂草乱麻不生,常开智慧之花,永结菩提善果;如此不仅美化自我人生,也净化社会人心。
【佛语禅语第90句】:散光眼看弯钩月有重影,散乱的心看事物也必然重影不清。瞻前顾后,心念波动越大,弯钩月越是分离,乃至幻出第二月。活在当下,念念分明,世界也会变得清晰美好。
【佛语禅语第91句】: 国足的历任和现任球员不代表国足,我对国足的未来有信 心。不相信中国这么大就真的挺不起一个国足。需要足球的冲击力!
【佛语禅语第92句】:【天天禅语】‘我们的快乐源于我们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乐,我们的痛苦源于我们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乐。
【佛语禅语第93句】:性相二门,是自心之体用。……性穷相表,相达性源。须知体用相成,性相互显。(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一,序
【佛语禅语第94句】:若说法时,应净三轮:谓所为众生、我不可得,亦不分别自为法师,于所说法而无住着。如是说法,是名说一相法门。《大宝积经》卷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
【佛语禅语第95句】:想圆满慈悲、成就智慧,开展济世与引导人群的力量,必须先从调和自己的身心做起。
【佛语禅语第96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忏四重禁,除谤法心,尽五逆罪,灭一阐提,然后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甚深秘密之义。《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高贵德王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97句】: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是人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文殊说般若经》
【佛语禅语第98句】:活在当下,这是禅语,但是你必须明白,不要被过去未来所左右,要为现在这一刻的事情努力。
【佛语禅语第99句】:正如小马过河,要真正知道小河的深度只需自己亲自去试试。有些事 情,只是想并没有用,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