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禅语文案看一眼就忍不住收藏了!
【佛语禅语第1句】:精神的空虚用物质永远也填不满。精神的空虚一定要用精神的能源、精神的食粮,用智慧、用慈悲、用奉献的精神来填补。
【佛语禅语第2句】: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佛语禅语第3句】:人世中的一切事、一切物都在不断变幻,没有一刻停留。万物有生有灭,不会为任何人、任何事停滞不前。所谓繁华,大半是停留在生活的表面后,觥筹交错、衣帽光鲜、熙熙攘攘的背后透出的往往是一丝丝的苍凉。很多人却总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好比孩子贪恋糖衣药片上那薄薄的一层糖。
【佛语禅语第4句】:念佛要真。凡夫没有真,凡夫的真就是:知道自己没有真,而完全靠倒阿弥陀佛。佛是真,归命阿弥陀佛就是真。一真胜万假。若是真的,一点就是全部,一即一切。念佛一声十声便能往生,有何可疑?
【佛语禅语第5句】:忙碌的人时间最多,勤劳的人健康最好。一个人能在忙碌中做到忙而不乱,累而不疲,就能忙得快乐,累得欢喜。无论怎样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存在。忙要忙得有意义,忙中要有闲,要有秩序。在忙中安身立命,在忙中找到成就感,在忙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佛语禅语第6句】:天地万物的奥妙,都可以从自性中求证怎样体悟自然之道?佛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楞严经》
【佛语禅语第7句】: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干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8句】: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合。《文殊说般若经》
【佛语禅语第9句】: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二十九
【佛语禅语第10句】:我们只是拥有钱财,福报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具有善用钱财的智慧,否则钱财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佛语禅语第11句】:什么是无?能在这一问上起疑,皆具参禅见性的根机。什么是无?他人 的任何答案都于己无关,不要好奇他人的感受,当自己心中生出一个答案, 也要如片雪飞入火焰中。舍去一切对世间所形成的固有执着,语默动静 何有分别?生死何有分别?
【佛语禅语第12句】:此众护法亦得生,法将欲灭为已住,必生极乐千叶花,相好庄严为佛子。既得生彼供正觉,庄严王劫无荆棘。于彼得成最上道,执持正法及天人。彼佛国土无魔事,无恶业报无胎生。时有无量菩萨集,又无声闻缘觉名。《如来智印经》
【佛语禅语第13句】:朋友,就是住在你的优点里,厮守着你气息的那些人。他们也不是看不到你的缺点。只是那些缺点,像屋外的寒风,有一阵没一阵地来,也就不在意了。倘若有一天,朋友离开了,那一定是他们的心被寒风吹彻,在你身上再觅不到半点阳光和温度。
【佛语禅语第14句】:没有缺憾,生活往往会变得单调乏味。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完美的本身就意味着缺憾,最辉煌的生命之旅也需要阴影陪衬。我们的生活剧本不可能完美,但是可以完整。当你感到缺憾,就意味着你体验到了人生五味,拥有了完整的生活体验。
【佛语禅语第15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对修行不负责的人分两种。一种是,到处皈依,从不修行;另一种是,从不皈依,到处学佛。
【佛语禅语第16句】:追求事业成功者,稍有成就,不骄傲者能有几人?在骄傲之余,能思惭愧之心者又有多少?只有平和的心态才能消除偏狭和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正确对待得失和轻重,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平静和淡定,自己也能得到升华。
【佛语禅语第17句】:当做一件事遇到极大的困难时,断绝自己的后路,把自己置于一种无法回头的境地,让自己只能执著、义无反顾地向前》中。就如当年佛陀苦行,立下“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的宏愿一样,心灵的力量就在我们乐享困难之时产生。
【佛语禅语第18句】:你理解了,也见到了这个道理,「如是信解」,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佛语禅语第19句】: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普明禅师
【佛语禅语第20句】: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此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21句】:秋树之叶因起风而飘零,大海之鱼因巨浪而离散,生死轮回因业力而流转,芸芸众生因无明而漂泊。大海之舟因舵手而到岸,人生之舟因良师而解脱,身躯之病因良药而治愈,精神之病因妙法而觉醒。084。
【佛语禅语第22句】:情感是由过去的缘分和今世的怜爱所产生的,宛若莲花是从水和泥土这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23句】:(四)大乘因道果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大日经》卷一,住心品
【佛语禅语第24句】:释迦不出世,达摩不西来。佛法遍天下,谈玄口不开。——《舒州法华山举和尚语要》
【佛语禅语第25句】:苦苦地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念念不忘那些所谓的陈年旧事,无异于自寻烦恼。
【佛语禅语第26句】:有二种不可得:一者得不可得,二者不得不可得。得不可得者,堕于断灭;若不得不可得者,是为慧方便,不堕断灭。(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二
【佛语禅语第27句】:汝于一切刹海中,微尘劫海修诸行,一切如来诸行海,汝皆学已当成佛。《华严经》卷十一,毗卢遮那品
【佛语禅语第28句】:佛用慈悲和智慧救济众生,是悲智并用的完人。慈悲和智慧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慈是浊世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道路,而智慧则是指南针,把持着正确的航向。
【佛语禅语第29句】:虽行于空而殖众德本,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维摩经》卷中,问疾品
【佛语禅语第30句】:今世不放逸,后世得大利,现利、他世利,解知二俱利。是名为健夫,明哲之所行。《别译杂阿含经》卷四
【佛语禅语第31句】: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不愿生善道,暂时不闻佛。《华严经》卷六十,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32句】:禅者认为待人处事,要保持不被境界所牵动的态度,要保持不被贪欲蛊惑的定心,要保持不被冒犯所激怒的平静,这就叫禅定。——郑石岩
【佛语禅语第33句】:真正的情爱不是拥有对方,而是一种生命的交流,更是一种对天下苍生的无尽奉献。《星云大师讲演集》(三)
【佛语禅语第34句】: 一日,60后老师对90后弟子说:人要经历饥饿才懂得饱食的 幸福。弟子于是饿了一天,一天后饱食一顿,却没有体会到饱食的幸 福,相反他获得了饥饿的幸福。问其故,答日:饥饿可以减肥,不用 减肥药了。行者言: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幸福的味道很不一样。
【佛语禅语第35句】:不为眼前的现象所扰乱,安之若素。因为眼前的现象都是假象,那个向你抱怨的人,可能是因为别的事染上了情绪,并不是真的对你不满意;那个夸道你的人,可能真正喜欢的是你能给他的某个机会,不是真的喜欢你,那你何必为之扰乱心情呢?安然处之就行了。
【佛语禅语第36句】:某些时候,耐心比信心重要。信心是动机,而耐心才能抓住机会。没有耐心的人总会在前进和倒退的翻来覆去中浪费生命,以至消耗信心。所以,人生要及时进取,更要善于等待。只要抱定一个理想,不断地去努力争取,总有一天你会如愿以偿的。
【佛语禅语第37句】:不要把能说话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造口业;也不要把能行动的身体,用在吃喝玩乐、耽恋物欲。
【佛语禅语第38句】:诸上座,佛法无事,昔之日月,今之日月。昔日风雨,今日风雨,昔日上座,今日上座。举亦了,说亦了,一切成现好。——《千光环省禅师》
【佛语禅语第39句】:如果说一定要怎样才会满意,那是苛求,你将永远不会满意,如果以主观的执著去追求所需,那从生到死所能彰显的只会是一个字——苦。——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40句】: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道本无体,因体而立名。道本无名,因名而得号。一《盘山宝积禅师》禅德,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盘山宝积禅师》
【佛语禅语第41句】: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42句】:我们常常会怀恋儿时的快乐时光,并非儿时没有烦恼,而是儿时的我们把一切的一切都看得那么淡然,根本没把烦恼放在心上。
【佛语禅语第43句】:以认识烦恼让不安定的心安定,以降伏烦恼让安定的心稳同,以根除烦恼让稳同的心发挥功用。
【佛语禅语第44句】:老僧把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枝草用。佛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佛。——《赵州真际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45句】:讲话要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46句】: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 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佛语禅语第47句】: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修持上独力承担,自我追找,自我完成,这是禅的最大特色。
【佛语禅语第48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尘世间,最能宽容为怀的就是大自然。因为 有了大地的宽容,才有了万物生机;有了河流的宽容,才有了大海的浩 瀚;有了严冬的宽容,才有了百花盛开的春天。谁不期盼一个宽容以待、 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呢?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榜样。
【佛语禅语第49句】:幸福与快乐并不在于外境,而在于自己的内心。我们却忙个不停地向外寻找快乐,反而离快乐越来越遥远。这好比,从前有一个人天生头上就长出一颗珠宝,但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头上有珠宝,也没有人告诉过他这件事,他就不停地往外寻找珠宝,最后连自己头上的珠宝都被强盗取走一般,我们多么的愚痴啊!
【佛语禅语第50句】:人生就是不断的面对,不断的抉择。人生,总要绕过那么长的路,走过那么多桥,方能悟得青山绿水的禅悦之境,尘世烟火中,无论怎样的浮华,也会淹没在这流年的急景中,走过人生的山高水长,最真最美的,仍是那颗纯净安然的心。
【佛语禅语第51句】:人和人选择生活方式的区别就在于,不同的思维、不同的心态、不同的 修养、不同的品味,自然打造出不同的心境。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选 择,你对生活有怎样的认识,你就会做出怎样的行为;你的行为恰恰反映出 你的品味,你的品味决定了你的层次。
【佛语禅语第52句】:生命犹如一株花,我们时刻精心地对它照料:翻土、施肥、浇水、阳光、给氧……无论怎样,最终它仍然将会鲜花调落,茎叶干枯。人的一生更是如此,身体衰老、精神糊涂,最终面临死亡、离开人世。谁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大关,也改变不了无常的事实。
【佛语禅语第53句】:诸有造作善恶行,身口意三无厌足,妨人诸行不至道,此名精进不应弃。《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
【佛语禅语第54句】:为什么有的人被大家喜欢着、呵护着,而自己不招人待见?佛日: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法句经·尘垢品》佛说:恶念萌生于心,反倒会毁坏自己的形象,就像铁生锈一样,吞食的只是自己。
【佛语禅语第55句】: 有些人总在你需要的时候有空,有些人总在你需要的时候很忙。前者总 是跟着你对点,后者总是让你跟着对点。
【佛语禅语第56句】:面对美食,心说不可多食,口还在忙个不停。凡夫对自己的约束是无力的,若是弥陀的约束就有力。
【佛语禅语第57句】:“执著”就是在事物本身以外人们强加上去的种种分别计执。如其本来地认识一切事物,那就是中道。
【佛语禅语第58句】:孔子说:“欲速则不达。”人们往往主观性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反而因快而慢,达不到目的。瓜熟方能蒂落,与其焦虑未来莫测的前途,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情。
【佛语禅语第59句】: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无上菩提誓愿成。《发菩提心戒仪》
【佛语禅语第60句】:工作是一个娱乐。对头脑过于清醒的人来说,工作是一种负担;对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工作是一种娱乐。每天忙于工作,得失难料,对得失过于精明的人,很难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从兴趣出发,对得失看得很淡的人,开开心心玩工作,可能玩得很精彩。
【佛语禅语第61句】:学者须先打破自欺一关,始有商量处;须灼然见得自己满身过失,工夫始有着手处。(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62句】:以律对治贪烦恼,以经对治嗔烦恼,以论对治痴烦恼,三藏对治三种惑。观修不净对治贪,观修慈悲对治嗔,观修缘起对治痴,对治三惑殊胜道。布施财物对治贪,爱护生命对治嗔,闻思佛法对治痴,日常之中断烦恼。知足常乐对治贪,知母念恩对治嗔,树立正见对治痴,生活之中转烦恼。
【佛语禅语第63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我们应该以真诚和包容心,来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来处理事情;以慷慨和无私心,来善用财物。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049
【佛语禅语第64句】:因为诱惑而迷失了自己的人,说到底是因为意志不够坚定,或者只贪恋眼前的享受,而看不到长远的目标。
【佛语禅语第65句】:当我们心念积极时,事情也会往好的方向发展。而当我们心念消极时,事情会变得更糟糕。
【佛语禅语第66句】:随缘,是面对,是接纳,坦然面对一切外境,欣然接纳一切结果,有此心境,则无所忧畏,无善而不可求。
【佛语禅语第67句】:学佛人不要以消极的心态,为逃避责任和现实而选择修行,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愿意追求生命的觉醒之道而选择修行,毕竟在这一过程中,充满爱心和内心的觉悟是最大的收获。
【佛语禅语第68句】:爱心、慈心、悲心是女性的优点,如何引导先生做好事、走好路,是做太太的责任。
【佛语禅语第69句】:佛教讲悟道前后的三个阶段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是山是水,看得见;不是山,不是水,也很清楚。悟的魅力就在于——长久地追寻和执著地思索之后,突然感受到了宇宙和生命的那种永恒和谐的意义。
【佛语禅语第70句】:众生由于内心的污染而污染,众生透过内心的净化而净化。南传《相应部》Ⅲ,151,P.D.S版
【佛语禅语第71句】:无相之相,名为实相。一切法无自相、无他相及自他相;无无因相、无着相、无受相、无作者相……无菩提相、无得菩提者相;无业相、无业主相;无烦恼相、无烦恼主相。善男子,如是等相,随所灭处,名真实相。《大般涅槃经》卷四十
【佛语禅语第72句】: 在人生之路上,遭遇崎岖和坎坷在所难免,然而,在这些阻碍面前, 绝不能止步不前,应鼓起勇气奔向成功的彼岸!不要轻易放弃,放弃了就 再也回不来。不要轻易放弃生命里的一点一滴,不要放弃人生中的每时每 刻,要知道一旦彻底失去,将会造成的就只有遗憾!
【佛语禅语第73句】:佛言:我于二法依止多住,云何为二?于诸善法未曾知足、于断未曾远离。于善法不知足故、于诸断法未曾远离故,乃至肌消肉尽、筋连骨立,终不舍离精勤方便,不舍善法,不得未得终不休息,未曾于劣心生欢喜,常乐增进,升上上道。如是精进住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87经
【佛语禅语第74句】:【天天禅语】爱的力量,可以抚平心灵的不安,让社会安定祥与,消除一切的灾难。
【佛语禅语第75句】:希望是生命不竭的原因,无论在什么境况中,我们都要有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生命的动力在于我们满怀希望,不懈追求。有希望才有对未来的展望,每日满怀希望、脚踏实地的人,生活给予他的绝不可能是绝望。
【佛语禅语第76句】: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则烦恼便消灭矣。譬如窃贼认作家人,则所有家财悉被彼窃,若知是贼,彼即逃去。《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陈飞青书》
【佛语禅语第77句】: 被人嫉妒不是一件坏事,至少说明你比他在某些方面优秀那 么一点点。人家与你竞争,也不是一件坏事,一则提醒你,之所以被 人家竞争,说明你还没有优秀到别人难以超越的程度;二则能最大限 度地唤醒你所有的激情细胞,继续奋发。
【佛语禅语第78句】:见妙女色起贪心者,应起四种厌离之想,云何为四?所谓退失想、颠坠想、行厕想、脓溃粪秽不净之想。……若起此想犹生贪心,又应更起三种亲想:所谓于母等类起于母想,姊妹等类起姊妹想,于女等类而起女想。《大宝积经》卷四十四,菩萨藏会
【佛语禅语第79句】:以无住为方便,安住般若,所住、能住不可得故。以无舍、无护、无取、无勤、无思、无着而为方便,圆满六波罗蜜: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犯、无犯相不可得;动、不动相不可得;身心勤、怠不可得;有味无味不可得;诸法性相不可得故。《大般若经》卷三,学观品
【佛语禅语第80句】:靠自己的智慧、经验、思考永远信不了佛;只要想到“这是佛说的,我便相信”,就能信佛。
【佛语禅语第81句】:自己的苦只能自己承担,生活中的一切也只能自己去体验,依靠他人总是有限的,因为他人不可能替你活着。
【佛语禅语第82句】:光阴只方寸,却演绎着各种离奇的故事。世间有善便有恶,有晴便有雨。所以有种文字是生活的缩影,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禅,细读慢品,方知其中真味。这样的文字,是一粥一饭,一烟一火里,经过时间的打磨,世间的历练,以睿智之心沉淀下来的精华,是经得起重复咀嚼的文字,值得一读再读的。
【佛语禅语第83句】:欣赏他人,才能成就自己。生活的芬芳或许会长久地留在心中,或许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消散,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可我们无须为此遗憾,因为这根本就是期望之外的礼物,得到固然欣喜,没得到也在情理之中。
【佛语禅语第84句】:佛门中有法器、道器的说法,器即是容器,器物。念佛人拿心盛佛,故是佛器;是佛器故,必定成佛。
【佛语禅语第85句】:烦恼如同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疾病,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则是免于烦恼的健康生活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并非每个人都有,即使是得道的高僧也会偶尔心生妄念,自寻烦恼。
【佛语禅语第86句】:所谓职业,是为生活而工作,是被动的办事;办公时间按一般上下班打卡,能不迟到早退,公务就算完成。而志业则是没有上班时间,更没有下班时刻,虽然不需打卡,却是分秒善尽义务,一切都出于自愿。
【佛语禅语第87句】:如来有八种大自在,即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之义经无量劫义亦不尽,八身遍诸处犹如尘空。《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高贵德王品
【佛语禅语第88句】:如果一个人失去了金钱,那只是一点点;如果失去了自我,那就失去了 很多;如果失去了敢于冒险的勇气,那他就失去了全部。
【佛语禅语第89句】:一片秋光对草堂,篱边金菊预闻香。蝉声未息凉风起,胜似征人归故乡。——《法演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90句】:过去之法不应追念,未来之法不应希求,现在之法不应住着,若能如是,当处解脱。《善夜经》
【佛语禅语第91句】: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炼,则烹炼之大冶洪炉,反为毒器,为苦具。(民国)印光《印光大师文钞增广·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佛语禅语第92句】:参禅未入究竟之境界,若学祖师机锋模样,只是东施效颦。如何是究竟? 且看临济、德山二老对答,还有惑吗?如何入究竟?先破无门关再说。 习禅最怕求闲求静,以此闲静之境为执着,难以趣入不二法门。禅不是 提起也不是放下,而是在提放间了无挂碍。切记,不要执无为有,整日 里作死人模样。
【佛语禅语第93句】:走过恬静的密树林,路过汹涌的江涛。一路沟沟坎坎,起起伏伏,才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时各有奇葩景,只是缺少悟禅人。数不尽多少日日夜夜,我仰望星空数着闪闪的星星,想着远方的您。我希望有一天,似蒲公英般轻盈,与您一起畅游云海。
【佛语禅语第94句】:认真看待生命,并不表示要我们住在禅堂或古老的寺院,终日禅坐。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赚钱过活,但切勿受朝九晚五的生活束缚,而不去探找生命的深层意义。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求取平衡,发现中道,不要过分膨胀自己,要越简单越好。找得生活快乐平衡的关键就在简朴。
【佛语禅语第95句】: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并不只是解救生命,而且能生起对生命的爱心。对生命生起爱心而解救生命,才是真正的无畏布施。如果具备慈悲心的前提下,能做到长期吃素,这是最好的无畏布施。大宝法王说:“最好的放生就是做到吃素。”放生其实就是无畏布施。
【佛语禅语第96句】:别人对自己好或不好,不要求,不拒绝。别人的态度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强求别人对自己好,讨厌别人对自己不好,如同模样不好怪镜子。
【佛语禅语第97句】:房子虽小,却有家的感觉;帮助的行为虽小,运用合适的方法却能发挥 巨大的作用。施人余荫只能让人感觉这是施舍,让受施者感觉有仰人鼻息的 自卑感,就成了敌对。慈善也要以合适的方式出现,让受施者维持自己的尊 严,才能够达到恩惠别人、让别人接受你的慈善并且感恩。
【佛语禅语第98句】: 如果只有一碗饭,大家可以分着吃;如果有了100碗饭,大家 就难以分着用,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患难容易共财难。大家都 穷的时候,人还有恻隐心,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悲悯。贫富分化之 后,富人往往会变得麻木,恻隐之心常常被世俗的利益遮蔽。金钱容 易让人贪婪,贪婪心最容易取代悲悯心。
【佛语禅语第99句】: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