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心静加禅,般若如栏佛语心经-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悟妙法师:唯一能创造出你所经验的世界的人,那个如梦似幻的人——就是你。我们制造出自己的痛苦,也制造出自己的快乐,我们可以说是相当地自给自足,完全自作自受。我们不需要仰赖任何外在的事物就可以如此。但是,我们也可以自立自强,去处理我们所制造出的痛苦和快乐,自尊自爱。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这时考虑问题才能周详,处理事情才能完善。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顿了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内心平静,思想清晰,智慧也必有所增。

【佛语禅语第3句】: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境和逆境往往是交错出现的,所以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因为挫折就像一双手,能把正在攀爬的坚强者拉上希望的山峰,也能把气馁的懦弱者推向绝望的谷底。何况,山再高,也挡不住看蓝天白云。只要抬起来,迈开前进的脚步,就能登上山顶,看到壮观的风景。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佛语禅语第5句】: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然而,温暖的家庭并不在于财产的富裕,家族的高贵与社会的地位,而在于奉献爱心,相互包容与彼此关怀。什么样的人会痛苦?忽略拥有,而追逐欲望的人,会常常痛苦。什么样的人会快乐?珍惜拥有,而少欲知足的人,会常常快乐。

【佛语禅语第6句】:人生,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程,一路颠簸流离。有些事让我们刻骨,有些人令我们难忘,有些景让我们不舍。告别一段又一段路途,走入一处又一处风景,回首时才发现,我们苦苦追求的,并非辉煌,而是一种经历。寻找的并非成就,而是一种无悔,想要的并非精彩,而是一种做人的本色。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知足者人心常乐。我们给了生活多少耕耘,生活就会赏赐我们多少果实。我们给了生活多少懒惰,生活就会回敬我们多少苦涩。

【佛语禅语第8句】:简单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自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要定期的对记忆进行一次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人生苦短,财富地位都是附加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简简单单的生活,就是快快乐乐的生活。

【佛语禅语第9句】:【禅语人生】我们都是凡夫众生,你说什么都不执着,好的也不执着,坏的也不执着,一切无分别,听起来很好,很高,但是搞错了。实际上,我们无始以来,坏的习气很多,你若没有把它对治掉,而把好的对治法放下,坏的就会冒出来,什么坏事都会做。这个空,叫做恶取空,是拨无因果的断见。

【佛语禅语第10句】:生命原本是一场漂泊的单行线,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遇到的每一个人,最终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总是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眷恋,难以忘却。最后不料却发现,曾经的驿站,只能驻足,不能停留,曾经的过客,只能感激,不能苛求。

【佛语禅语第11句】: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既辉煌又落魄、既坚强又脆弱、既开心又难过、既快乐又失落、既亮丽又黯然、既善良又狠心、既热情又冷漠、既神奇又平淡、既美好又苦涩、既博爱又妒嫉、既正直又小气、既获取又失去等等,总是相辅相成的纠缠着我们的人生圈子。

【佛语禅语第12句】:【佛心禅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人生中最大的失败是骄傲及狂妄自大。藏族有个俗话:“傲慢石头凸之上,不留智者功德水”,狂妄自大的人永远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学不到前辈圣贤智者的道德,就像凸起的石头上,放多少水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谦虚,不要自大。

【佛语禅语第13句】:【禅,最高境界】缘于放下。下类同于得与失的智慧。即是得,是一种痛苦,也是幸福。为只有失去,空下的双手,才能拾起新的幸福。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每一个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马,也要放别人一马,不要把生命浪费在钻牛角尖上。命的路很长很宽敞,放下才能如诗如画。

【佛语禅语第14句】:我们应该以真诚和包容心,来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来处理事情;以慷慨和无私心,来善用财物。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佛语禅语第15句】:生活的禅法,它必须是温暖与善良,宽阔与承担,走在每一个时代,找找与时代的契合,它更是对命运的一种体醒,消极时振作,悲观时期望,冷落时温暖,能照亮人生理念的方法,就是禅道。

【佛语禅语第16句】:【十八颗佛珠的含义】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根:【佛语禅语第1句】:眼界,【佛语禅语第2句】:耳界,【佛语禅语第3句】:鼻界,【佛语禅语第4句】:舌界,【佛语禅语第5句】:身界,【佛语禅语第6句】:意界;六尘:【佛语禅语第1句】:色尘,【佛语禅语第2句】:声尘,【佛语禅语第3句】:香尘,【佛语禅语第4句】:味尘,【佛语禅语第5句】:触尘,【佛语禅语第6句】:法尘;六识:【佛语禅语第1句】:眼识,【佛语禅语第2句】:耳识,【佛语禅语第3句】:鼻识,【佛语禅语第4句】:舌识,【佛语禅语第5句】:身识,【佛语禅语第6句】:意识。

【佛语禅语第17句】:【佛心禅语】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实际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无论多别扭,你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佛语禅语第18句】:【禅心佛语】男人的爱是俯视而生,女人的爱是仰视而生,那么,男人越往上走可以俯视的女人就越多,女人越往上走可以仰视的男人就越少。

【佛语禅语第19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生活里的那些伤痛的忧伤,是非的瓜葛,都经不起这岁月流逝,多少妄念,增添了多少隔阂,多少固执,造就了多少悲喜,人生活到最后,却会发现,纵然不是物我两忘,也能品味到安宁平和的可贵,这一呼一吸之间,才明白,活得是一种态度,守本分,知深浅。

【佛语禅语第20句】:【禅语静心】别叹世界太精彩,别羡他人太美好,这与你无甚关系,你就是你,只须梳理自己的羽毛,飞你心中想去的地方;别怪世界太冷漠,别怨他人太虚伪,这也与你无甚关系,你还是你,若把生活看成一种刁难,你终会输,若把生活当做一种雕刻,你总能赢。有些事少犹豫,做了才知对错;有些人别纠缠,久了唯有后悔。

【佛语禅语第21句】:人世沧桑,要为自己留一点空白,留一段风轻云淡的寂寞。寂寞可以让一个人脆弱,也可以使一个人坚强;寂寞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懂得领悟寂寞的人,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独特景致。寂寞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寂寞中创造成功、酿造幸福。只有在寂寞面前坦然以对,才能在命运面前谈笑风生。

【佛语禅语第22句】:恒唯法师:不要认为活着是一场累,也不要认为自己被命运抛弃,不过就是生活里多了一些变幻不定,也不必要从内心去抵触,有一种痛得要命叫做生命,更有一种活的从容叫人生。

【佛语禅语第23句】:【禅语人生】欣赏别人,绝不仅仅是一种姿态与应酬。而是要用心,专心地倾听,用心地理解,找到别人真正的的长处,欣赏并表达出来。这需要我们少说多听,需要我们很自然的压制自己的表述欲望,甚至需要我们在比对方懂得多的地方也保护沉默,耐心地听对方讲完。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佛语禅语第24句】:【早安禅语】要习惯于改变自己,只有你变了,你的世界才会跟着变。鱼儿的世界在水中,鸟儿的世界在天空,你的世界在你力所能及的地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要飞上天空,就要生出双翼,想要融入更好的世界,就要让自己更优秀。变,过程很痛苦,结果却迷人。害怕改变自己,就只能苟安于凄凉。

【佛语禅语第25句】:诸法皆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心经》

【佛语禅语第26句】:【经典佛语】“得”是一种能力,“舍”是一种胸怀。没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没有胸怀的人舍不得。舍得金钱,才能收获友谊,赢得更多的财富;舍得功名,才能赢得轻松,活得洒脱。痛苦是因为舍不得,幸福是因为少要求;忧郁是为得不到而困扰,快乐是因为少欲不争。舍得之妙,妙在微言大义;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十六是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了知前世”的范围会随烦恼的断除而扩大,而完全清净地彻知一切过去世的功德,只有佛才能具备。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遍知无碍。

【佛语禅语第28句】:【禅心佛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能生智,智者之所以不惑,除了学问,更重要是心静。想要把这个世界看清,先要沉淀自己的心。心乱一切乱,别让一颗小石子击碎心智。

【佛语禅语第29句】:用心走路,眼光不到,容易走弯路;理智丧失,容易走绝路。漫漫人生路,看得清比走得快更重要,因为走得对才能走得远。有的路,是脚去走。有的路,要心去走。绊住脚的,往往不是荆棘和石头,而是心。只要心中有不灭的诗意,就会永远活在葱茏的意境之中。只要不将置心于绝境,这个世界,原本就没有绝路。

【佛语禅语第30句】:一杯原本清澈的水,如果不停地摇晃,便不会如此清澈;一杯浑浊的水,不去摇晃它,便会自然清澈。心亦如此!如总摇晃不停,会处于混乱状态,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沉淀,和自己沟通,让自己的心清静下来,不再那么烦躁。我们总是把世界想的太复杂,其实世界原本单纯,幸福原本简单。我们只需,让自己静下来。

【佛语禅语第31句】:庸者闲其身,智者闲其心。真正的忙,不是身忙,而是心忙;真正的累,不是身累,而是心累。平庸的人追求身体的舒适,心却在红尘之中追逐着名利,计较着得失,攀比着财富,心从来没有休息过。智者淡泊了名利,以宽容人,绝攀缘,随缘自在。庸者的堂皇在表面,智者的幸福在心里。

【佛语禅语第32句】: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幽溪法师)

【佛语禅语第33句】:【禅语人生】在当前佛教界,冠以太虚大师为开创者之名的“人间佛教”已成为获得普遍认可的发展思路。但纵观大师的著述讲学,他一生始终致力于建构的是“人生佛教”的体系。“人间佛教”与“人生佛教”二者有何差别?可先从流传甚广的“真现实颂”中进行管窥。

【佛语禅语第34句】: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心通法亦通,十八断行踪,但自心无碍,何愁神不通。(唐)庞蕴居士(《宗镜录》卷十五引)

【佛语禅语第35句】:做一个内心平和的人出心内平和了,很多事就会看得开,放得下,不会因执着而伤害自己;内心平和了,有些事更容易想明白,不会被瞬息万变的信息牵着走,能清晰判断什么事物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内心平和了,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事情也会越来越顺利,生活也会因此而更自在,更踏实,更安详。

【佛语禅语第36句】: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重义忘利乃君子,损人利己是小人。道吾恶者不应怒,道吾善者不足亲。林中哪有无弯树,世上哪有完善人。

【佛语禅语第37句】:【佛家关于善良的禅语】做人要含蓄一点,凡事得过且过,不必太过斤斤计较,谁又不会跟谁一辈子,把一些事放在心中就好。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会洁净,心智才会成熟,心胸才会宽广。独处,是一种静美,也是一种修炼。能够在独处时安然自得,才会在喧嚣时淡然自若。

【佛语禅语第38句】:心如流水不暂住,心如飘风过国土,亦如猿猴依树戏,亦如幻事依幻成,如空飞鸟无所碍,如空聚落人奔走。如是心法本非有,凡夫执迷谓非无。若能观心体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脱。《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缺是世界的常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有的态度是知缺、容缺。知缺,就是承认世界的不完美。不满意,就努力去改变。努力了仍旧无法改变的,就当成生命长路上的邻居与伙伴。永远不要消沉抱怨,更不要破罐子破摔。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好高骛远,想一蹴而就,不但违反自然规律,而且寸步难行,只会使自己失望,加深挫折感而已。所以,凡事还是应该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以免收到相反的效果。

【佛语禅语第41句】:【佛家经典禅语文案】人生如河,苦是转弯:思量和抉择,得到和失去,拿得起和放得下,我们需要放弃、割舍和遗忘;人生如叶,苦是漂泊:飘零的心,触碰不到依靠的岸。苦苦追寻和经受,留下凋落而孤寂的情怀;人生如戏,苦是相遇:奇妙的人生旅程,留下感念或者擦肩而过,相濡以沫或者分道扬镳,人生若只如初见。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做人须简单,不沉迷幻想,不茫然未来,走今天的路,过当下的生活;不慕繁华,不必雕琢,对人朴实,做事踏实;不要太吝啬,不要太固守,要懂得取舍,要学会付出;不负重心灵,不伪装精神,让脚步轻盈,让快乐常在;不贪功急进,不张扬自我,成功时低调,失败后洒脱。简与淡是我们人生的底色。

【佛语禅语第43句】:人生本来与痛苦相伴,最可靠的处世之道是忍耐怎样提高忍的修养、有效左右自己的情绪?佛日: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道教经》

【佛语禅语第44句】:【禅语人生】一个不关心别人,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的生活必遭受重大的阻碍、困难,同时会替别人带来极大的损害、困扰,所有人类的失败,都是由于这些人而才发生的。

【佛语禅语第45句】: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是蕴藏在心中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信念,是保证一生追求目标成功的内在驱动力。信念的最大价值是支撑人对美好事物孜孜以求。坚定的信念是永不凋谢的玫瑰。

【佛语禅语第46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路不在于走多久,只有经历过繁华与苍凉,才能慢慢地静默与成熟。你可以欺骗世界,却无法隐瞒内心。别以为凡事只有对错,悲欢向来交织,祸福总是相依。若走,跌倒是种历练,此乃忍受;若停,岁月永难赎回,是为残忍。人生如棋,只有舍弃一些棋子,才能换得一生的平静和幸福。

【佛语禅语第47句】:【佛家经典禅语文案】懂因果的人即使面对烦恼和痛苦也可以从容面对,因为他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与他人无关;不懂得因果的人面对烦恼和痛苦只会沉浸在痛苦中,甚至抱怨他人和环境,不会想法走出来,久而久之当这种承受力达到极致就会导致忧郁。所以同样的烦恼有的人可以转为智慧、有的人只能将其变得苦上加苦。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既然是尘世,必定是不时地会扬起沙尘,这是红尘的真实模样,无需惊讶,无需拒绝,无需责骂,这个世界不可能按我们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发展,我们要学会的只是如何让自己的心灵保持洁净。即使红尘滚滚,我们也可以让尘嚣随即隐匿,让快乐开出精美绝伦的花,温柔你我的眉眼。

【佛语禅语第49句】:我们为什么难以做到随喜功德呢?原因是嫉妒心、自私心理在作怪。为他人的利益往往高兴不起来,主要是我们的心胸太狭窄了。普贤菩萨的第五大愿“随喜功德”,就是对治嫉妒、自私、狭窄心量的最好方法。菩萨道为什么说难行了呢?因为菩萨道的特点是完全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去成就别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251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