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号文章优选佛心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一个人如果想要像禅者一样自由,首先就要拥有一颗纯净飘逸的心,随风如白云般漂泊,安闲自在,任意舒卷,随时随地,随心而安。
【佛语禅语第2句】:【禅语人生】幸福不是被致命的错误所扼杀,而是被不断重复出现的小错一点点分解掉的。
【佛语禅语第3句】:【禅语人生】业力现前时,象洪水一样不可阻挡,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担。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人生最大的福气就是没有遇到灾祸,而人生最大的灾祸就是强求福气。
【佛语禅语第5句】:【佛心禅语】不因貌美而自傲,不因恭维而失态,不因距离而忘怀,不因荣华而蜕变,不因嫉妒而结怨。
【佛语禅语第6句】:如果你相信命,那么一切的偶然都是注定。如果你不相信命,那么一切的注定都是偶然。
【佛语禅语第7句】:若普为一切众生护持禁戒,观第一义空,无我人相而为有情护持禁戒,是则名为净戒波罗蜜多。《大乘理趣六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8句】:【禅语人生】心如虚空,就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把虚空挤破呢。
【佛语禅语第9句】:【禅语人生】众生的任何一个起心动念皆是给宇宙传递一种信息。身为传教士,只懂一种宗教等于不懂宗教。
【佛语禅语第10句】:【禅语人生】智者顾大局谋大事,以最终目标为核心;愚者顾眼前谋小利,以寸利必争为原则。
【佛语禅语第11句】:【佛心禅语】佛告婆蹉:“众生于此处命终,乘意生身生于余处,当于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余。”
【佛语禅语第12句】:【禅心佛语】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
【佛语禅语第13句】:【佛心禅语】做人和学佛首先是大悲心和出离心,但随后而来的如果不是智慧心、那将会自误误人。性情上温和是善,原则上温和是恶。做人重视过程、做事需要结果。
【佛语禅语第14句】:三宝加持的阳光下成长的我,由于获得恩德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坚定地认知心中本来具足爱心的明灯和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轮回的黑暗。
【佛语禅语第15句】:【禅语人生】在大的过渡时期,免不了困难重重,荆棘遍地,但做事情之前,需要我们的耐力,需要我们敢闯敢干,不怕失败。
【佛语禅语第16句】:【禅语人生】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动付出,那么他就越会快速发展。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洞山悟道,只是悟了自己,并没有悟出什么大道理。所以真正的开悟,就是认知、肯定自己,找回迷失的自己,完成了生命的觉醒。
【佛语禅语第18句】:佛法讲真空,一物也无;讲妙有,万行具足。这就是最实际的、活生生的辩证法。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两个人在一起,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为了对方变得更加优秀。
【佛语禅语第20句】:【佛心禅语】追求人生的快乐没有捷径,却有智慧的路径,善用心者得之。
【佛语禅语第21句】:能寂静意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故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二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忿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日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吾本空手来,必将空手去。万物虽存在,只在一瞬间。若能瞬间悟,方可见永恒。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死亡事实是被伟大睡意紧压的綦重繁重,还是魂灵解脱了的浮空。
【佛语禅语第25句】: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民国)弘一《改过经验谈》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修行不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要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佛教徒不能只单靠一股热忱,必须配合法的喜悦,才能安住在自己的岗位上。
【佛语禅语第28句】: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蒲益大师)
【佛语禅语第29句】:【佛心禅语】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据《景德传灯录》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即禅宗的创始人。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人生】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不急进,不怠惰,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遇而安重在安心,心安则一切无所碍。
【佛语禅语第31句】:等到子女长大了,为了求学或就业而离乡背井,刚开始时,他们还会想念父母,但日子久后会慢慢把这分亲情移转到朋友身上及异性的感情上,于是亲情就慢慢被淡化遗忘了。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理直气壮、得理不饶人者,不仅惹是生非、伤人伤己,甚至永远无法化解仇恨、圆融人事。
【佛语禅语第33句】:【禅语人生】有三种东西我们永远无法抓回来—一是时间,二是已做过的事,三是机会。
【佛语禅语第34句】:【禅心佛语】试着放松身心,尝试不受不相干的事情烦扰,让它们随来随去。
【佛语禅语第35句】: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人人都有佛性,禅心无不相通,悟者与天地与自然与了悟的人都浑融于那潜在的大和谐中。不被认识的陌生人便只有彼此的隔离、闭塞了。
【佛语禅语第37句】:【禅语人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佛语禅语第38句】: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并不在于他能从外界获取多少智慧和信息,而在于他对自己内心的智慧开发出多少。
【佛语禅语第39句】:“空”是突破、超越、发展、转变的意思,而不是空无的空:不是消灭一个东西,而是不断地超越。
【佛语禅语第40句】:【禅语人生】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佛语禅语第41句】:【禅心佛语】佛法所讲“放下”并不等于放弃,很多人以为学佛就要放弃很多,包括事业、家庭,而真正的放下应该是放下对它的执念。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当人们争吵而生气时,就完全盲目不见了,就算有也只见到一点皮毛而已。
【佛语禅语第43句】:【佛心禅语】《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佛语禅语第44句】:事事难顺事事顺,心境一转乾坤轻;何必戚戚眉头蹙,无中妙有万缘空。
【佛语禅语第45句】:【禅语人生】意志是精神真正的支配者,当你心中充满着慈悲、平等以及宽恕时,所感应来的即是无诤的世界。
【佛语禅语第46句】:世间很多人,如同乘车,只关心如何坐得舒服一些,而不知车正快速趋向悬崖。
【佛语禅语第47句】:【禅心佛语】忙碌采蜜的蜜蜂、安然入睡的燕子,就如同被琐事缠绕的世间人、宁静思维的修行人。
【佛语禅语第48句】:【佛心禅语】不要说自己有多好,别人一般不会相信。不要说自己有多坏,别人一般都会相信。
【佛语禅语第49句】:做人固然不应将自我看得太重,但也不要自轻己灵。即使自己只是一颗小螺丝钉,也要注意有没有锁上、锁紧,以便充分发挥功能。
【佛语禅语第50句】:佛法认为,有了愿力,就有奇迹发生。所谓愿力,就是希望、愿景、信念。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如果一个人怕重任、怕承担、怕辛苦,则永远不会进步;如果一个人怨天地、怨命运、怨他人,则永远没有作为。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所谓学问,在于治事,事不治,纵学无益;所谓佛法,在于治心,心不治,纵修无成。
【佛语禅语第53句】:【佛心禅语】被抓不可怕,挨饿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了骨气,成了一条摇尾乞怜的狗。
【佛语禅语第54句】:人生之所以有苦,是因为真假颠倒,把假的当成真的,而去争执、计较,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另有人把真的看成虚妄的,不用心体会,让真理流于俚俗。
【佛语禅语第55句】:【禅心佛语】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佛语禅语第56句】:如来藏、佛性、法身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卷五十一,如来出现品
【佛语禅语第57句】:【禅心佛语】见性平等,远离妄执,安住空性,生死烦恼无二,智愚凡圣无二,轮回涅盘无二,垢净空有无二、、、心如虚空,无所不容。
【佛语禅语第58句】:【佛心禅语】人为善,福虽未至而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而福已远离。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做一个好人更重要的事了。
【佛语禅语第59句】: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无须缅怀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认真过好每个今天。
【佛语禅语第60句】:【禅心佛语】了解一个人的善,看他对困者、弱者的态度;了解一个人的心胸,看他如何对待自己看不顺眼的人;了解一个人的能力,看他解决了多少难事,办了多少实事。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如坚固的岩石不为风所摇动,贤人被诽谤或称赞都不会动心。
【佛语禅语第62句】:【禅语人生】未出娘胎以前,无生佛可立,非凡圣可名。既生以后,上有佛道可成,下有众生可度,十界之别,皆由一念之殊。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如果不讲究因缘,不讲究契理契机,同样的教法就可能收效甚微。
【佛语禅语第64句】:人多不知大限将至,却在虚浮假幻中醉生梦死;更不知世间危机四伏,步步陷阱、险恶万端,确有“今时虽安,瞬时难保”之虑。如此,又有何乐可言?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如果你厌恶一个地方,你就会厌恶每一个地方。问题并不在外在的处所,而是在你内在之处。
【佛语禅语第66句】:只有付出的爱是痛苦的,但比这更痛苦是爱一个人却没有勇气让那人知道你的感情。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让心翻滚、让人不安。只有放下它们,才能轻松自然。智慧愚痴心之隔,天堂地狱一念间。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佛语禅语第68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凡夫是“命运”随业转,觉悟的人则能“运命”。
【佛语禅语第69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莫轻视小钱,积少成多能大用;勿养成挥霍,固本朴实顾元气。
【佛语禅语第70句】:人生一世光阴极为有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平平常常、欢欢喜喜过一辈子,即使对方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于相互关爱给予谅解,这样,人就会有和睦的人际关系。
【佛语禅语第71句】:【圣经句子】39他要象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诗1:3)
【佛语禅语第72句】:【禅语人生】物质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73句】:【人生三大支柱】人生有三大支柱:一是生命健康,二是精神信仰,三是物质基础。
【佛语禅语第74句】:【佛心禅语】禅不容许产生分别心,真正的禅师自己无心地自然行动。即不执着于理、不执着于物,才是真正的禅之体验。
【佛语禅语第75句】:【圣经句子】70他们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要满了汁浆而常发青。(诗92:14)
【佛语禅语第76句】: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色,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华严经》卷七,世界成就品
【佛语禅语第77句】:佛教徒应具足运动家的精神,只要肯精进,一定可以到达终点——佛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78句】:【心灵禅语】修行的根本在于修心。一个人是不是人格完善、品德高尚,关键就在于他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妥协不成时,你就原谅和容忍他吧。
【佛语禅语第80句】:【禅心佛语】当你明了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佛语禅语第81句】:【圣经句子】16耶和华对摩西说:“这百姓藐视我要到几时呢?我在他们中间行了这一切神迹,他们还不信我要到几时呢?”(民14:11)
【佛语禅语第82句】: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槃;无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求本无念。——《荷泽大师显宗记》
【佛语禅语第83句】:“智慧不起烦恼,慈悲没有敌人”。如果大慈大悲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哪里还会来争端?如果肯将心比心理解别人,相信万事万物存在必然有原因,哪里还会有烦恼?
【佛语禅语第84句】:【禅语人生】只有那些没功夫的人,才整天窥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计较。
【佛语禅语第85句】: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每一个人都要相信自己,有一天你会发现,照耀你一生中每次夜行的那束明亮的火炬,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点燃的。
【佛语禅语第86句】:海盗是许多男人心中的梦想,是许多女人心中的英雄。成为海盗是我年轻时代的梦想之一,我一度将海盗生活想象得非常诗意。
【佛语禅语第87句】:【佛心禅语】白马红缨衫色新,不是亲家强来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佛语禅语第88句】:过去有位大德曾说:“学道,悟之为难。”意思是说,要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精粹,实在不简单。
【佛语禅语第89句】:我们应该建立信心、启发智慧的光明,返照于内心本性——即反观自性。
【佛语禅语第90句】:【圣经句子】326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荣耀神。(林前6:20)
【佛语禅语第91句】:思维,胡思乱想;语言,胡言乱语。浊染的身心,不堪法器。就这样吧,南无阿弥陀佛。
【佛语禅语第92句】:【佛语摘抄精选】前心作恶,云覆月;后心起善,如炬消暗。(《未曾有因缘经》)
【佛语禅语第93句】:【佛心禅语】最猛的风浪淹没不了有信心的人;最难的任务压抑不了有担当的人;最大的障碍挡不住有勇气的人;最苦的遭遇折磨不了有志气的人。
【佛语禅语第94句】:烦恼就像一条毒蛇睡在人的心中,一旦动了它,蛇就会咬人。修行一定要把心中的愚痴烦恼去除,才能安心修行。
【佛语禅语第95句】:不自弃则志刚,不自暴则气柔。志刚则本立道生,气柔则深造自得。志刚可上求佛道,气柔可下化众生。志刚可荷负众生,气柔可承事诸佛。——《法语二》
【佛语禅语第96句】:世态炎凉,无需迎合,人情冷暖,不必在意,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佛语禅语第97句】:宇宙中的结构是很微妙的,牵一发动全身,一旦你真的全然忘掉了自己,那么上天也一定会给你一个奇迹,让你峰回路转!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身为领导者不仅会做事,更要会做人,会做事者被人领导,会做人者领导人,想做领导吗?先学会做人。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