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人生格言经典文案-佛家经典禅语
【佛语禅语第1句】:禅就是生活,以禅来净化生活,落实“觉悟人生”的理念;生活就是禅,以生活来体现禅的功能,落实“奉献人生”的理念。
【佛语禅语第2句】:【佛心禅语】把心安下来,把心静下来,让心透出气,让心供血足。让心从容,让心优雅,让心淡定,让心悠闲。让心纯真,让心简单,让心笨些,让心舒缓。
【佛语禅语第3句】:【佛心禅语】阿罗汉有三层意思。一杀贼,是消灭烦恼之贼。二无生,是证得不生不灭之涅槃,不再生死轮回。三应供,具足人天供养的德行。阿罗汉住持正法,是人间最胜的福田,我们应该礼敬。
【佛语禅语第4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明白了人生都是因缘与合,缘聚则成,缘灭则散,才能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遇而安。凡事随缘,皆有禅味。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当一个年轻人在当子女时,可能非常追求个性,不理解、不认可父母的关怀与期望;一旦转眼间为人父母,同样会对子女有一样的要求。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但是,也必须要有观念的引导。惠能大师真正开悟是听到了《金刚经》,使他能够发现所谓「执着」与「不执着」,「我」和「无我」等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佛语禅语第7句】:心里有阳光,雨天也是一种浪漫。人生,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正是经历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了生命的醇厚和散发那沁人的清香。
【佛语禅语第8句】:太阳住在虚空之中,看起来好像无所依靠,其实它一点也不危险。无住就是它的安住。看似无家,其实处处为家,这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佛语禅语第9句】:人心换人心,真心见真情。人心可贵,在于真诚;真情可待,在于宽容。人生如茶,岁月似酒,喝的人不同,便会生出不同味道。
【佛语禅语第10句】:【心灵禅语】心胸狭窄的人,最擅长从别人的话里听出恶意。心胸宽广的人,最擅长从别人的话里听出善意。德行圆满的人只看到他人的好;缺德的人最能鸡蛋里挑骨头,只看到别人的孬。所有的一切,关键就在于我们选择做哪种人。
【佛语禅语第11句】:人间佛教决非同于世间的慈善事业,是从究竟的佛乘中,来看我们人类,应怎样的从人而向于佛道。(当代)印顺《妙云集·佛在人间》
【佛语禅语第12句】:【禅心佛语】生命中有许多经验是无始以来的积累,而这些经验又会影响着未来的生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业力。
【佛语禅语第13句】: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佛语禅语第14句】: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相,如此滞着,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悟开禅师)
【佛语禅语第15句】:浮生似梦,与谁为仇,云烟过眼,与谁结怨。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佛语禅语第16句】:能够忍受一切毫无争议的善法而经常施舍仁慈,即是忍辱。毫无争议的善法有何难忍呢?例如,“人总是要死的”,“人总会变老”,这都是毫无争议的善法,要做到不怕老、不怕死,还是不容易的。
【佛语禅语第17句】:【人心禅语】一生要经过很多驿站,只要心是安静的,无论是站在红尘外,静赏繁华,还是正在尘世烟火中,百味尝尽,都会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尘世间的一切,来了开怀拥抱,走了挥手作别。
【佛语禅语第18句】:【经典佛语】五种障碍当中的前两种,会影响进入禅定;第三种,会影响禅定的本质;后面的两种,会影响禅定的发展。所以,作为修行人,首先一定要设法对治、祛除这五种障碍。(慈诚罗珠堪布)
【佛语禅语第19句】:【静心禅语解烦恼】有些花开,希望它永远不落;有些缘起,希望它永远不灭。真想,永远忘记一些东西,比如痛苦;真想,永远记住一些东西,比如快乐。有些人,很远,远在千山万水之外;有些人,很近,近在灵魂深处栖居。
【佛语禅语第20句】:【佛心禅语】佛说:“如果能客观地了知欲乐的享受为享受、它们的不如意为不如意、从欲乐得解脱为解脱,他们就可能确实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
【佛语禅语第21句】:【佛家禅语人生】红尘一路,只愿如莲,不为谁开,不为谁落,任世事归入风尘,守着自己的一寸光阴,在云山水墨间,低眉,行走,水一般的穿越红尘,引得清风自来。
【佛语禅语第22句】:【佛语摘抄精选】不解空无我,信愿皆不实,由他信心生,可由不信。我执若芭蕉,安可做梁柱?堂殿功未完,不风雨而倾。(《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佛语禅语第23句】:幸名无德非佳兆,乱世多财是祸根。幸生太平无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雄鹰不怕大山高,海燕不怕暴风雨。休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佛语禅语第24句】:如果每个人都能了解自己非常幸福,时时刻刻都能培养慈悲心,便会显露出可爱、慈悲、快乐宁静的本性;如此就能制止瞋心,控制脾气。
【佛语禅语第25句】: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生活中,很多人都犯了这样的错误:越是拼命地想去操控一件事物,结果都反而成了被自己的欲望操控的对象。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有理想,有野心,有抱负,其实说到底,不过是贪婪。
【佛语禅语第26句】: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所要达到的目的、所要表达的根本宗旨就是尊重生命。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有生命才有一切。
【佛语禅语第27句】:做事并不是为求名,也不是为求功德;抱着“尽本分”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诚无私的善事。——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28句】:【禅语人生】智慧,是长在伤口处。人人都会经历伤痛,却未必人人都会拥有智慧。这是一场灵魂的博弈,只有最终没被伤痛压垮的人,才配得到它。让你痛不欲生的,就是能让你脱胎换骨的。
【佛语禅语第29句】:于一事中专心修习,无不成办。《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已,如实观察。《杂阿含经》卷三,第57经
【佛语禅语第30句】:【佛学经典文案金句】焦样克服对未来生活的担忧9佛日: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道教经》
【佛语禅语第31句】:从今天起,不要再去把自己识作敌人,也不要再被以前的观念所误导,整天试图战胜自己,奴役自己。如果你能懂得尝试去与自己和解,与自己携手共进,你就会发现,那才是一条阻力最小的前进成长之路。
【佛语禅语第32句】:【禅语人生】障碍分为外、内、密三种。外障指种种不如意事,如疾病、灾难等;内障指三毒烦恼;密障指虽具足外在顺缘,也并未生起明显烦恼,但在修行上却无能为力、难以自主。三种障碍中,以密障最为严重。
【佛语禅语第33句】:【禅语人生】要随时修惭愧心,就是谦虚,就是随时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惭愧心。真正知道惭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惭愧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随时忏悔反省,改进自己,修到功德圆满时,身心自然会转变——南怀瑾。
【佛语禅语第34句】:【戒贪财的(醒世诗)】儿孙胜如我,要钱作什么?儿孙不如我,要钱作什么?为人不必苦贪财,贪得财来天降灾。既是有钱人不在,不如人在少贪财。劝君作福便无钱,祸到临头使万千。欲要与君谈善事,一朝身死卧黄泉。
【佛语禅语第35句】:【禅语人生】阴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鸣牙痛、瘫痪中风。
【佛语禅语第36句】:因为过于追逐此生的名利,所以往往忽略了修行,于是对死亡既没有作好任何准备,对来生也毫无把握正确的方向。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人生四莫:人非贤,莫交;财非义,莫取;念非善,莫行;言非信,莫说。祸莫大于纵已之欲,咎莫大于言人之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爱财,不骗即盗。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
【佛语禅语第38句】:【佛心禅语】不要把苛刻当做刁难,而当做提升自己最好的训练;不要把他人的推卸当做负担,而当做机会。要乐意承担,做得越多自己能力就越强。外境不是重点,我们自己的内心才是关键。——学诚法师
【佛语禅语第39句】:【佛心禅语】茶陵郁山主是守端禅师的师父,有一天骑驴子过桥,驴子的脚陷入桥的裂缝,他摔下驴背,忽然感悟,当场赋诗一首:“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
【佛语禅语第40句】:【佛心禅语】做人缺乏厚道,就有鸿门宴,就有莫须有。做人缺乏厚道,就缺少信任,缺少融洽,缺少和睦相处。土地不厚,承不了山川海岳;人心不厚,得不到道义情谊。
【佛语禅语第41句】:你还很年轻,有许多路等待你去走,有许多事等待你去经历,一切都不可知。如果心灵是透彻的,你会一直沿着光的方向走,光的方向就是你人生的方向。可以试着在不同的天空亮出翅膀,剪出你想象的一切图案。
【佛语禅语第42句】:所有的快乐,都有一丝伤感;所有的过往,都有一种怀念;所有的幸福,都有一些落寞;所有的圆满,都有一道缺憾。
【佛语禅语第43句】:【心灵禅语】心地是一个宽宽的平台,问题就在于乐观和悲观并存,能够转化生活的负能量,就是生命的别开生面,或者说是一种走向宽阔的契机,读得懂生活,和生活达成一种温暖的默契。
【佛语禅语第44句】:【心静禅语】如果人生是一段旅途,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好多承诺被时间冲洗,被自己遗忘,被现实刁难。能够实现一个,对自己就不会那么失望。错过了,会遗憾。经历过,才耀眼。在最好的年华里,不要辜负最美的自己。
【佛语禅语第45句】:学诚法师:在家与出家,就像专业人员与业余选手、全职与兼职的关系,走哪条路,取决于自己对这个专业、事业的理解与追求。如果对此项事业非常热爱,认为这是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希望尽全力去追求,就会选择全身心投入。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学佛的起步要正,修行的全过程才会正。
【佛语禅语第47句】:人的情绪,有两个极端:自卑与自傲。自卑与自傲是一体的两面,一个人狂妄与自负的表现,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空虚与自卑。
【佛语禅语第48句】:我曾在佛前与你缘定三生,却可惜路途遥远与你有缘无分;现只在堂前为汝永世禅灯,不奢求轰轰烈烈,只愿能平淡安存。
【佛语禅语第49句】:【禅心佛语】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众生包括人和动物,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恩惠,我们要感恩。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如果你想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佛语禅语第51句】:【禅语感悟】生活充满了烦恼,烦恼就是束缚,束缚一些有情众生,使你不自在。这个束缚是无形的,譬如你烦恼了,肯定是心里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就不自在。只要有烦恼,你就没有办法离开生死轮回。
【佛语禅语第52句】:【禅语人生】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想法,不去想不好的东西,让自己的频率时刻保持稳定而正向。学会控制,不能由外部环境和事物影响自身的思想和情绪,要有一颗坚定的内心,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切忌盲目。
【佛语禅语第53句】:【佛家禅语人生】佛教微博经典:做一个坚强的人,哪怕没有别人的同情,至少让自己的生命活出了一种大度的风范,生活的禅法,就在于在那些痛苦和悲伤中,活出人生的柳暗花明,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崭新。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心佛语】愤怒之于我们的生活,就像军队之于国家的关系一般,由世界局势来看,国家需要军队,但若让军队主宰一切,则国家会失去一切。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子曰:“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就是说做人如果懂得满足,懂得适可而止,就会免遭许多不必要的侮辱和羞耻,人生才会生活得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知足常乐”就是这个道理。
【佛语禅语第56句】:【佛心禅语】真正的修行人,常会处于一种快乐、愉悦的境地中。诚如大智者霞嘎巴所说:“一旦你能做到不管住在哪里,都觉得舒心悦意;无论与谁交往,都觉得甘之如饴,这就是修行成就的验相。”
【佛语禅语第57句】:【禅语人生】智者拿得起,慧者放得下。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才是自在。智和慧,其实是两个词:急中生智,定静生慧。智是一种能力,慧是一种境;智是在做加法,慧是在做减法;智是知道如何进,慧是懂得怎么退。
【佛语禅语第58句】:当面临死亡的时候,灵魂是否能找到美好的归宿,取决于具德善知识的正确引导,而不是肓修瞎练;灵魂是否能选择光明的前途,取决于自己一生的修行功夫,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佛语禅语第59句】:人生如舞台,如果你单单叙述一件事情,就无法打动人心。所以你必须生动活泼的把事实编造成一种喜剧的形态,也就是以喜剧的手法来处理你的人生,使你的周围洋溢着欢欣鼓舞的气氛。——卡耐基
【佛语禅语第60句】:佛陀曾说“甜语第一善”、“恶语第一恶”。凡能伤害他人的恶言恶语,即使对仇敌也不要说,否则,就算你让他一时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但你骂他的那些话,就如空谷的回声一样,终会成熟在自己身上。
【佛语禅语第61句】:生活的禅法在于观察与包容、喜悦与平静。禅是生命的自在,禅是生活的洒脱,禅是内心的无碍,从心地到生活的活泼运用,豁达而自在的生活方式,更是对生命积极崭新的诠释。
【佛语禅语第62句】:【人心禅语】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缘分;心与心之间,就是一种交流;爱与爱之间,就是一种感情;情与情之间,就是一颗真心;错与错之间,就是一个原谅,人生就是这样一种交往。
【佛语禅语第63句】:修行除了自度之外,还要度人;时时刻刻培养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绝对不侵犯、毁谤他人,尤其不侵犯、毁谤同道者。
【佛语禅语第64句】:每个人都独立地来到这个世界,除了血缘,谁也不欠谁的,谁也没有对另一个人必须尽的义务。要想获得,我们首先就必须给予。给予不是失去,而是得到,既得到爱和德行,又得到灵魂的提升与内心的安静。
【佛语禅语第65句】:贡献自己所学、所能,多为利益众生而尽一分心力,这才实在,因为一个人所能留给别人的,就是他曾付出的一切。——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66句】:没有什么美好可以定格。没有什么黑暗可以永远。没有什么错误可以让历史低头。一切过往,都是时间的玩偶。原谅吧,自己的,别人的,历史的,现在的。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境由心生,心即是主人;心无物欲,方寸之间将尽显海阔天空。我们之所以有太多的想法,其实是内心的缘故。能适时地淡化心中的欲求,就能感到本心的所在。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折射真情。
【佛语禅语第68句】:【一日一禅语】以为蒙上被子就可以不再看见这个世界,以为捂上耳朵就可以不再听见这个世界,以为背对着你就可以不再记得你。后来,掀开了被子、放下了手、转了身。才发现,世界一直都萦绕在我身边,不曾离开。我也不曾逃离。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尘世纷纷一笔勾,林泉乐道任遨游。盖间茅屋牵萝补,开个柴门对水流。得隙闲眠真可乐,吃些淡饭自忘忧。眼前多少英雄辈,为甚来由不转头。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积极地、带着爱去倾听,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并和孩子交流;父母也要善于表达,坦然地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苦衷;通过开诚布公地、平等地讨论,让亲子双方作为一个团队共同去解决问题。
【佛语禅语第71句】:如今最弱势的不是农民,而是城市里的边缘群体。他们一没有生产资料,二没有职业,除掉微薄的低保金,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收入。
【佛语禅语第72句】:【佛心禅语】“虚心。所谓虚心就是我们要明因识果,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下决心改掉这些恶意恶行,同时还应向别人虚心请教,让别人帮助自己指明本人尚未发现的过错,以使自己人格更趋完美。”
【佛语禅语第73句】:人都没有为众的心,只知为己,所以才糟的。我所以能成为善人,是因为我把为己的心开除了,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宿命是无尽无休的,为它还有头吗?
【佛语禅语第74句】:【禅语人生】无学僧:亦名真实僧,或称第一义谛僧,无为僧。因为是烦恼已尽,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的圣位阿罗汉,所以名为无学僧。《皈依七十颂》云:“尽无余过故,第八说无学。”无学僧只限于小乘的阿罗汉果。
【佛语禅语第75句】:有的人却不能安分守己,将自己强健的体力用在不正当的地方,破坏社会,使父母心烦、心急,换来社会人群的唾弃辱骂,让父母蒙羞,这便是“行为的不孝”。
【佛语禅语第76句】:【禅心佛语】仇怨,唯有爱心和忍耐来化解,才能终结。否则只能用一生又一生的时光去重复痛苦。解怨释结虽然做起来并不容易。
【佛语禅语第77句】:【禅语人生】学不会对周围的人有戒心,觉得每个人都没有恶意,固然好。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起码要防止被骗,防人不是耍心眼,我认为精明与耍心眼之间是有一个度的,不至于一旦能识破骗局自己就也成骗子了。
【佛语禅语第78句】:每个人发表意见时,都以为掌握了真理,说得有理;如果对方听不进去,那就是不懂道理了。殊不知,你讲的道理未必有道理,为了维护道理而冒犯他人、伤害他人,就犯口业了,弄不好还会遭报应。
【佛语禅语第79句】: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80句】:平常心就是从不平常的事物中,发现至美。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常思人之美,不以一省掩大德;常思己之过,医好心病心生乐。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七曰忘年乐莫想老,常思少,思想不老化,衣着老来俏。不拘年岁行辈多与青年人交朋友,萌发童心有奇效;人老心不老,黄昏爱恋讲科学,求得“第二青春”之愉悦。
【佛语禅语第82句】:【禅语人生】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佛语禅语第83句】:【禅语人生】越长大,越知道做事不容易,越知道每个人都有难处,也就越不敢随随便便地瞧不起谁,以免不小心伤害了谁。这当然不是粉饰,更不是虚伪,而是懂得了体谅和温柔,温柔地和这个世界相处。
【佛语禅语第84句】:甚至,西方的有识之士冷静地指出:西方社会能否生存,取决于能否吸收东方首先是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将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
【佛语禅语第85句】:淡如菊,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温婉如玉,闲看风云的姿态,是一种清透优雅的水质般皎洁的灵慧。菊花是隐士的象征,它高洁闲雅,平和冲淡,极似南山忘机之士,陶然闲适,无争于碌碌红尘!
【佛语禅语第86句】:用观修无常对治贪,用慈悲对治嗔,用正见对治痴,或持戒对治贪,禅定对治嗔,智慧对治痴,别解脱戒对治贪,菩萨戒对治嗔,三昧耶戒对治痴,如同治病一样对症下药。
【佛语禅语第87句】:【禅语人生】文吉见长老不能对,便以路远天寒之由,劝其不必强拜。而长老婉拒其好意:“誓愿已定,以报亲恩,不问年月远近也。”文吉感动,为长老指示前路,令踏其先前足迹而行。
【佛语禅语第88句】:譬如热铁,椎打星散,散已寻灭,莫知所至。得正解脱亦复如是,已出烦恼诸欲淤泥,莫能知彼所趣方所。《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89句】:【佛心禅语】白天我们工作已够辛劳,睡觉是休憩身心,何苦将烦恼带上床,使自已不能宁静安眠?“心中无事一床宽”,经常保持一颗知足感恩的慈悲心,就能够享受到没有梦魇的宁静安逸的睡眠。
【佛语禅语第90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安安静静礼佛,老老实实做人。品青树林人生味道,交几个知心朋友,吃、穿、住、行、坐、卧都是禅机,佛法的真谛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想。一颗平常心,潇洒走天涯。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如果上天让我许三个愿望,那么第一个是今生今世和你在一起,第二个是来生来世和你在一起,第三个是永生永世和你在一起。
【佛语禅语第92句】:【禅语人生】修禅者主张放弃已有的知识和逻辑,不是不要“知”,而是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知”,那是无上智慧,天下一切事理都可以用无上智慧来印证和解释。
【佛语禅语第93句】:有些事不愿发生,却不得不接受;有些人不可失去,却不得不放手。有时候,我们等的是时间,等时间,让自己改变。当幸福近在咫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珍惜。别当它离开了,才恍悟:原来,我们曾那样接近过幸福。
【佛语禅语第94句】:【禅语人生】一个明智的人,仅仅自己研究自然和真理是不够的,他应该敢于把真理说出来,帮助少数愿意思想并且能够思想的人;因为其余甘心作偏见的奴隶的人,要他们接近真理,原来不比要蛤蟆飞上天更容易。
【佛语禅语第95句】: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96句】:【禅心佛语】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佛语禅语第97句】:有四种根本罪,乃至活命因缘,亦不应犯。云何为四?渭谤诸法、舍离菩提心、悭吝、恼害众生。《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
【佛语禅语第98句】:【国学经典《论语》】《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假如,你正为某件外在事物所苦,事实上,使你痛苦的,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物的观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