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禅语倾述林文案-经典佛语
【佛语禅语第1句】:【禅语人生】信仰也即信心,佛法当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说佛法就是信仰的话,又显得过于简单了,由于信心仅仅是佛法的许多观念之一。佛教的基础和重点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
【佛语禅语第2句】:生活的禅法是心的历程,它是从内心去除那些复杂的负担,接受生活的棒喝,叩问内在的迷惑,去告诫我们关于生活里能够伤害的负面情绪,还有面对得失所秉持的态度,充满信念的去生活,不要挑剔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佛语禅语第3句】:不要埋怨别人让你失望了。只要心中有爱,看世界的眼睛才会纯净,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贪心的人,以为只要找到了靠山就能平稳一辈子。以无常为常,以常变的东西为不变,以不可靠的东西为可靠,颠倒看世界。想以人做靠山是最愚蠢的想法,山和海都有崩塌干涸的可能,更何况生命短暂的人呢。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颂读佛经直指人心为我解惑。遇到问题不再自圆其说;“经修其心,功炼其身”;人事焉能都和局?不嗔不怪,审吾心,持以恒,佛法破迷。守吾善德就好,修正吾心一切了。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世界上最宝贵的除了良好的心里素质,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勤奋。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而是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靠的是毅力,是永恒。
【佛语禅语第7句】:有人会因为我们的缺点而讨厌我们,但也会有人因为我们的真实而喜欢我们。我们不必让那些本不喜欢我们的人喜欢上自己,而是坚持让那些本该喜欢我们的人尽快发现自己。
【佛语禅语第8句】: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以前已经成佛了,可是他老人家慈悲心太重,为了教化没有恒远心、没有坚强心、没有诚恳心的众生,在雪山苦修六年,,示现成佛。
【佛语禅语第9句】:【佛禅语】生命旅程上别忘了的自我提醒:【佛语禅语第1句】: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心境;【佛语禅语第2句】: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佛语禅语第3句】:自己的心痛只能自己疗;【佛语禅语第4句】: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佛语禅语第5句】: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佛语禅语第10句】:【禅语人生】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世界始终都在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动之中,无论身边的世界如何变化,能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保持心灵的宁静才是一种真正的宁静。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春有百华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大千种种梦事,皆是假名安立。法尚不可得,何况非法。
【佛语禅语第12句】:我们一辈子不知吃了多少人辛苦耕种的米,穿破了多少别人辛苦织成的衣服;若对人生毫无贡献,只是一个消费者,“生日”还值得庆祝吗?
【佛语禅语第13句】:淡泊名利,一清如水。饭多伤胃,话多伤心。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弓既在手,箭在必发。恭可释怒,让可息争。古今贤文,诲汝谆谆。火要空心,人要虚心。剑老无芒,人老无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佛语禅语第14句】:可是,人终究是有情感的动物,你帮助了别人,别人肯定会在心底保留着这份感恩,说不定在日后你陷入困境的某个关键时刻,他就会挺身而出来回报你。再说,即便你未必得到回报,但那种人性的光芒也会深深地留在别人心里。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当我们谈到无常的本质时,应该要切记,这其中又分两个层次。第一个是粗浅的、显而易见的,譬如生命或一件事情的结束。不过我们从四谛里头学到的无常本质,比这个要微妙多了——它要讲的是存在的那种暂时性的本质。
【佛语禅语第16句】:【宝藏的琢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
【佛语禅语第17句】:【一日一禅语】每个人都承担着生命的重量,不是在内心去掂量输赢,而是从内心开始学会接受,还要更新原谅。烦恼有烦恼的难度,那么内心就要有内心的宽度,就算烦恼来势汹汹,用一种阅读人生的态度,去关注烦恼怎么枯萎。
【佛语禅语第18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智者减半,愚者全无。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钟在寺里,声在外边。种麻得麻,种豆得豆。众口难辩,孤掌难鸣。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众怒莫犯,专欲难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假如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没有经历逆境,就无法认识到顺境的可贵,就像长期享有顺境的人,很难生起幸福感。
【佛语禅语第20句】: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佛语禅语第21句】:【佛心禅语】不爱不憎为中道。修道,修什么道?就是修这个中道,对谁都是平等相待,慈悲为怀,但要谨慎行事,不可落在情爱樊笼中。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孤立是消沉的意识型态,往往只是为了逃避一些什么,认真的时刻,几等于零;其实,处于这种型态的人,究竟起来,很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答案,甚而至问题之所在。
【佛语禅语第23句】:【经典佛语】“守一不移”是指确立一个不变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专注,就能在某个问题、法门、技术上得到成就。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花落伤多,人心墙多。心量大小决定了人生苦乐。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受不得,装不下大格局。当我们能为别人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一念利他,心的格局便不一样。
【佛语禅语第25句】:【禅语人生】这里万籁俱寂,什么也听不见。“什么是只手之声呢?”思量之间,他忽然听到了滴水的声音。“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只手之声了。”东阳在心里说道。
【佛语禅语第26句】:欲知世事须尝胆,阅尽人情好著书。冤仇若不分明报,枉做堂堂大丈夫。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佛语禅语第27句】:【禅语人生】一是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修行其身,此功德满足,一切烦恼皆尽,所以在佛陀身上从来不会出现不恰当或无意义的行为。
【佛语禅语第28句】:和尚见钱经也卖,瞎子见钱眼也开。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后婚老婆后婚汉,睡到半夜也分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佛语禅语第29句】:【禅心佛语】老子呢?天地之始在于“玄牝”,天地之始的玄牝之门,那是“不生不死”的“无生”境地。连老子自己也常常“游心于物之初”。
【佛语禅语第30句】:【禅心佛语】佛教的「信」,其重点是建立在知见与了解上,这是由确知而生的坚心,由智慧而生的正见,并不是从盲信而生的信仰。
【佛语禅语第31句】:【禅语人生】我们不知道在过去世,自己身处何地,是什么众生,因而也无法确定,此刻对我们充满敌意的人,在过去世是不是我们的父母。当死亡来临,我们不知道自己将投身何处,因此也不知道这些敌人未来会不会成为我们的父母。
【佛语禅语第32句】:我们时常要审视我们的思想与言语、行为,永远正直快乐地行事,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即使行厄运时,都会有贵人出现帮忙,因为你平时累积的功德,已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着你周围的人。
【佛语禅语第33句】:业力牵引命运,也就是世俗人说的“运气”。许多人前途茫茫,不知所从,无形中被业力所牵引而不自觉;凡夫一切都受命运安排,心理与行为亦受运气所转。
【佛语禅语第34句】:【佛心禅语】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佛语禅语第35句】:【禅语人生】快乐从来不是永恒的,痛苦也只是个过程,没有谁能拒绝春天来临,没有谁能永远都做好梦,最终一句,快乐掌握在自己手里,是要靠自己去找寻的,看淡一切,善待自己。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对于自己的所能,不应该狂妄自大。对于自己的缺陷,也不要妄自菲薄。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对于他人的所长,也应该以大气的心怀去欣赏,并且还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人生在世,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两种,一是健康,二是功德与罪过。能真正带得走的,只有功德与罪过了。
【佛语禅语第38句】:【品味人生】【佛语禅语第1句】: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佛语禅语第2句】: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佛语禅语第3句】: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佛语禅语第4句】: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佛语禅语第5句】: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如果一个人常常凭着直觉,去辩解与忤逆,日积月累,就会成为一个真实却毫无教养的人。在无关紧要的真相上无谓消耗。使人际关系越来越糟,那其实不是追求真理,而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浪费生命。
【佛语禅语第40句】:【少则得,多则惑】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第二十二章》)☆为什么少反而得,多反而惑呢?选择少不见得是坏事,没得选择就不用费心思考,选择多了就会迷惑,不知道怎样取舍。
【佛语禅语第41句】:【禅心佛语】回家的路上我哭了,眼泪再一次崩溃孓.无能为力这样走着,再也不敢骄傲奢求了。我还能够说些什么,我还能够做些什么?我好希望你会听见,因为爱你我让你走了。
【佛语禅语第42句】:真正的英雄,并不是能打败敌人的人,而是能降伏烦恼的行者。打败敌人,只是一时的战胜。降伏烦恼,才是永恒的胜利。打败敌人其实会制造更多的敌人,降伏烦恼等于彻灭一切,也战胜一切:064。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坚毅与圆融是人生的两条腿,缺一个都无法正常走路。职务不仅仅是权力,更应该看做是一种责任。
【佛语禅语第44句】:【佛心禅语】智德禅师说:“我们应该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一起分享,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幸福的啊,因为这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幸福。”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当你和别人相处时全身心投入,去聆听他们,那么你就会是一个更好的父亲、丈夫、朋友、女儿或是朋友。你们可以更好地对话,令关系得到维系。
【佛语禅语第46句】:禅是健康之道,禅的功用可以开阔心胸、坚定毅力、启发智慧、调与精神、净化陋习、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炼心志、理解提起、记忆清晰,尤其禅能令我们认识自己,所谓明心见性、悟道归源也。
【佛语禅语第47句】:有这份好心,太有用了!许多人的不幸在于,一心经营自己的幸福,根本连这份好心都没有,甚至心怀妒恨,将别人的幸福当成自己的不幸。
【佛语禅语第48句】:【禅语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别人的赏识,期待着社会的肯定,期待着自我价值的确认,这是一种积极的动力,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有明确的针对性,要就事而论,不能大而化之,不能空洞。
【佛语禅语第49句】:【禅心佛语】如果感到此时的自己很辛苦,告诉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要坚持住,因为正在走上坡路,虽然累,但一定会有进步。
【佛语禅语第50句】:水往往给人以柔和婉转的感觉,一如微笑给人的柔和之感。正如为了健康人们须日日饮水一样,为了欢乐人们也应时时微笑。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提醒自己,记住自己的提醒,上进的你,快乐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52句】:【禅语人生】我这人就是这脾气,只要别人不理我的,我不会再硬着脸皮去打扰。你的态度决定我的态度,你若对我沉默,我也只好对你冷漠。
【佛语禅语第53句】:【禅语人生】只因为心中有一份火热的希望,所以不敢放弃对世界的祈祷,祈祷天高地远,祈祷风和日丽,在春天里祈祷,希望每一颗心都跨越所有的冰冷,到达温暖的田园。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心佛语】身外的环境要天天清理和打扫,心的境界要经常保持清净。我们要做好社会环境的环保,也要做好心境的环保。忏悔是心灵的慰籍,也是精神垃圾的大扫除。
【佛语禅语第55句】:【禅心佛语】从某种角度来说,修行并不是一件难事,就是把自己的心管好,时时令它趋入善法之中。但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也是我们讲法中配合讲解多种方便道的原因。
【佛语禅语第56句】:【慧心禅语】开口不说他人非,闭目心中生莲花。吃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一步天高地阔,忍一时风平浪静。争得无常烦恼,让三分心平气和。足之人心常乐,能忍气者身自安。
【佛语禅语第57句】:【禅心佛语】世界很大,社会很杂,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失望伤心;生活繁琐,人事繁杂,总有一些时候,让我们难以接受。人生,很难称心,何必痛心,开心则顺心。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为什么中国文化重视无我之境呢?显然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宗教智慧。如果说在佛教形成之前,中国文化就是超越生死的,那么传统文化中本来和佛法相默契的求道智慧,则在这首词里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佛语禅语第59句】:【禅语感悟】曾经有多少人感叹:难得有几天清净的日子。工作太忙了、事情太多了、应酬太多了,妨碍了清净心。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一直保持清净心?
【佛语禅语第60句】:【圣经句子】134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结36:26)
【佛语禅语第61句】:善知识,对别人的不当之处,当面直言相劝,背后却替他讲好话。例如有些优秀领导者,当面对下属严格要求,有错误就及时指出来,背后却称道下属的优点,当下属工作失误时,积极维护下属,替下属担责任。
【佛语禅语第62句】:我们不管是做一件事,还是修一个法,最好能善始善终,不要像蝌蚪一样头大尾小;也不要开头、结尾只做个仪式,中间过程如何却毫不关心,就像蚂蚁一样头尾大、腰很细。
【佛语禅语第63句】:人最不容易战胜的是自己,或者说,最不容易战胜的是自己的欲望、情绪和无知,先要实现自我超越,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长。不能战胜自己,那么自己就会成为成功道路上一道最大的障碍。
【佛语禅语第64句】:身处世俗的我们,以清淡持之,少一些执念,多一份禅心;凡尘中的我们,即便披着华丽的羽衣,也永远飞不出茫茫默认。
【佛语禅语第65句】:【佛系禅语】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做?动机是什么?我们对这件事的基本态度是什么?这就是发心。发心对修行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修行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见解和修行途径。
【佛语禅语第66句】:【心灵禅语】生活的温暖,需要一种友好,去取代心底潜藏的狭隘,一路走来,不管遇到何人何事,或许是逆旅,或许是善缘,能怀着一份友好,微笑相迎,和善而去,也是一种贴心的活法。
【佛语禅语第67句】:【佛禅语】佛家说: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使染尘埃。人生在世重在修为。善于从宁静中体验到思想之宽,从纯真中寻觅到生命之洁,从平凡中发现生活之美才是智者。给心一个宁静,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安喜乐。
【佛语禅语第68句】:通途法门,从因向果,先求完善人格,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渐行成佛;念佛法门,从果向因,不论何种罪人,先保证其必定成佛,再来庄严、完善人格。
【佛语禅语第69句】: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人生的最高境界,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它不是高官厚禄、锦衣玉食,而是四个醒目的大字:问心无愧。人的一生,平平安安才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
【佛语禅语第71句】: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须先对朋友真心,然后你会发现朋友也开始对你真心;如果你希望快乐,那就去带给别人快乐,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愈来愈快乐。
【佛语禅语第72句】:【佛心禅语】事后,我们问老和尚说:“您老人家都这么大年纪了,而那些红薯皮好苦啊。你怎么还吃得下去呢?”老和尚叹了一口气,对我们说:“这是粮食啊。只可以吃,不可以糟蹋呀。”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对未来或死后的生命,可能会产生和面临的状况而心理毫无准备的人,无疑是以双手自掘坟墓的笨人。
【佛语禅语第74句】:【佛心禅语】走在生活,历练在生活,磨练着自己的心态,拓宽着自己的心量,去应对人生中的问题和麻烦,甚至是生死范围内的所有考验。人生的所有磨难,也都成了增强人生智慧的机会,充实了生命的内涵和意义。
【佛语禅语第75句】:这是简单的道理,但还需用心深思,不只要关心体重,更应该每天比量看看,今日所造作的善事量多?或恶事量多?
【佛语禅语第76句】:【禅语人生】我们要将善念善行发挥到所有的人身上。很多人都喜欢道断此人好此人坏,此人善此人恶,事实上,这些都是由人们烦恼所造作,人们做不了主,才会使坏。因为心中的烦恼而成过失,要去除过失过患,就要修持慈悲。
【佛语禅语第77句】: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自念浮云盖复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身性中万法皆现。——《坛经一阡悔第六》
【佛语禅语第78句】:若无身住、心住、意住、内住、外住及内外住,即是住戒。若无相、无命、无作、无行,即是住戒。《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二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慈悲做事,意味着宽容。宽容别人的过错,宽容别人的无礼,宽容别人的冒失。然而,宽容不是纵容,佛家讲因果报应,毫厘不爽。所以说,随心所欲而不应逾矩。
【佛语禅语第80句】:【禅心佛语】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切不可把它浪费。我们应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即古人所说“乐极生悲”。
【佛语禅语第81句】:德国诗人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真实的生命应该真实地过,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够成功,生命才有意义。
【佛语禅语第82句】:【禅语人生】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在自己感到不快乐时,忆起他人的痛苦,因而生起悲心和利他的心态,这将带领我们以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人解决痛苦。这么一来,苦难本身便能成为修道上的一个修持。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对一切人,上至诸佛菩萨,下至悠悠凡夫,一毫一善,都去随喜、赞叹,都修到了福报。这就是《普贤行愿品》第五行愿随喜功德的内在的心性价值。
【佛语禅语第84句】:所以凡称知识,法尔须明佛语,印可自心,若不与了义一乘圆教相应,设证圣果,亦非究竟。(五代)永明延寿《宗镜录》卷一
【佛语禅语第85句】:不羡慕别人,不卑贱自己,按自己的天性度完自己的时日,就是天堂的日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享受生命,避免拖着生命往前走,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佛语禅语第86句】:【经典佛语】“不知老之将至”和“没有时间老”虽远隔千年,却有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味道,这难道是佛法和儒学的惺惺相惜?而我更愿意称之为两种文化对于生命感悟的殊途同归。
【佛语禅语第87句】:【禅语人生】胸怀是委屈撑出来的;烦恼是自己想出来的;痛苦是与人比出来的;疾病是恶习造出来的;心态是经历炼出来的;快乐是知足养出来的;健康是活动练出来的。
【佛语禅语第88句】:佛家禅语:剧场里,蠢人开玩笑大喊:着火了。结果上千人拥向门口,挤成一团,很多人被踩死。禅师感叹说:蠢话贻害无穷。
【佛语禅语第89句】:念佛的正品是往生;惭愧、忏悔、感恩、法喜都是念佛的副产品。正品是必然会有的,自然就有的,即使不知不觉,也必定不虚;副产品则时有时无,可有可无,或有或无。
【佛语禅语第90句】:【佛心禅语悟人生】生活中,总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总会有人对你指手画脚。学会不在意,约束好自己,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走的路走好,保持善良,做到真诚,宽容待别人,严以律自己,其他一切随意就好!
【佛语禅语第91句】:古谓太末虫,处处能泊,唯不能泊于火焰之上,以喻众生心,处处能缘,唯不能缘于般若之上。故学道人,不可刹那而失般若智。——《竹窗二笔》
【佛语禅语第92句】:众生常流转于愚痴生死中,醉生梦死,只求“现在生”的享受,以致造诸恶业、虚掷时光而毫无警觉。殊不知“明月不常圆,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当念人生“无常”,世事常于瞬间变化,不可耽着眼前的欲乐。
【佛语禅语第93句】:【静心禅语】如瑞法师:自在是怎么得来的?为什么要观自在呢?观就是说的一种观照的智慧。观可以让我们生起来管理自己情绪的智慧,能够反省内心的智慧。因此,自在离不开观照。
【佛语禅语第94句】:真正珍惜生命的人,应当懂得享受自然,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而不是在盲目的占有、比较、竞争中消耗生命。在忙碌中保留一份闲暇,使心灵获得更自由的空间。只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轻安自在。
【佛语禅语第95句】:【禅心佛语】孔子曰:“祭神如神在。”神明有没有来应供,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从有为道无为,从有相到无相,从生灭到无生灭,那是解脱的问题了。
【佛语禅语第96句】:【禅心佛语】啥叫随缘?就是你命中有的自然就遇到,命中没有的胡思乱想也遇不到,因为“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心佛语】赏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当止则止,才能在轻松快乐的节奏中,收获真正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你越放不下越有事,越担心越有事。一切随缘。活一天自在一天,活一天轻松一天,快快乐乐地活着,这就行了。
【佛语禅语第99句】:人世间纷纷扰扰,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深一脚,浅一脚,欢喜在路上,悲伤在路上。眼光不到,容易走弯路;理智丧失,容易走绝路。但只要心不走在绝路上,生活也终不会给你绝路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