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界面新闻年度最好的佛心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凡是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都非常爱美,也都非常爱交朋友,这种人犹如一朵鲜花,随时都在散发着芬芳。

【佛语禅语第2句】:“善知识”即思想端正、品格高尚、言行友善、可助人为善者;“恶知识”正好相反,思想邪僻、品格卑污、言行乖张、可导人为恶。

【佛语禅语第3句】:【孝敬父母】世界上只有父母不能再生,因此,当父母健在时子女应尽力孝敬,以免父母去世后懊悔。

【佛语禅语第4句】:若不遇真师匠,唯应读诵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义,不离经穿凿,法法会归自己,处处体认心性,自于真宗,渐堪趋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佛语禅语第5句】:【禅语人生】我们所有的感觉,将被吸进内里转化成正见;那些感觉就变成了使智慧生起的经验。

【佛语禅语第6句】:我们常常看见: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

【佛语禅语第7句】: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就能得到宁静的心灵。——《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过去禅门大德们,搬柴运水、典座行堂、种植山林、牧牛垦荒,甚至米坊筛米、修鞋补衣等,都是生活中的修行。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两只蜡烛代表双眼及双耳,也就是说要去看或听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而不致被外境给骗了。

【佛语禅语第10句】: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学会放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所谓发展,就是在冒险与谨慎之间的抉择。敢于冒险的人才有机会谋求发展;谨慎小心的人虽然没有大的发展,但是可以得到生活的平静。

【佛语禅语第12句】:【禅语人生】夜离殇、花断未池央,庭楼雨前雾茫茫,玉脂泪三行淡墨笑、花枯离别唱,抚琴舞弄身姿凉,醉洒泪颜妆。

【佛语禅语第13句】:【禅心佛语】人生要耐得住寂寞。因为耐得住寂寞,所以成功;因为耐得住寂寞,所以幸福。读懂寂寞的人,一定是最坚强、最温柔、最有魅力的人。

【佛语禅语第14句】:【禅心佛语】佛法超越其他文化、学问的智慧,主要表现在“涅槃智”,它也是佛法智慧的心髓。

【佛语禅语第15句】:如法得财利,不负得安隐,施与得欢喜,二俱皆获利。《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贫穷经》

【佛语禅语第16句】:【佛心禅语】做人要行不违仁,言必合礼,恭而能和,简而且肃。富时没有富毛病,穷时总有穷志气。

【佛语禅语第17句】:有的人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放得下一切。百炼成精,淡定从容。

【佛语禅语第18句】:若油尽已,明亦俱尽。其明灭者,喻烦恼灭,明虽灭尽,灯炉犹存。如来亦尔,烦恼虽灭,法身常存。《大般涅槃经》卷四,如来性品

【佛语禅语第19句】:一般人都是真理知识化,喜求知解,停留在概念里。所以达摩祖师西来,传法的模式,就是法(真理)的人格化,除了法,没有我,而法也是本无之法。——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20句】:稊稗害禾,多欲妨学,耘除众恶,成收必多。《法句经》卷上,教学品学问以勤习为人门。(唐)百丈怀海禅师《示丛林要则》

【佛语禅语第21句】:【禅语人生】在生活中,不妨养成:「能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的想法,便能转苦为乐,便会比较自在了。

【佛语禅语第22句】:每一次的夜晚都是一次轮回,每一次的睡眠都是一次死亡,我们应该观按住当下,少评论、多观己。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对未来或死后的生命,可能会产生和面临的状况而心理毫无准备的人,无疑是以双手自掘坟墓的笨人。

【佛语禅语第24句】:一般来讲,人生有生、老、病、死四苦,是人人都无法逃避的痛苦。扩充来讲,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阴炽盛苦。——净慧

【佛语禅语第25句】:“罪”和“过”,都是不好的行为,区别在于动机,有意造作的叫罪,无意造作的叫过。相对来说,过比罪轻。

【佛语禅语第26句】:【佛心禅语】禅即心,修禅即锻炼掌握自己的情绪管理,能管好自己的心,才能管好一切。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宗充分地发扬了佛教的解脱说,它要我们当下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娑婆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明海

【佛语禅语第28句】:忍就像搬石头压在草地上一样,地下的种子却依然存在,只是一时无法生长出地面而已。

【佛语禅语第29句】:洞见法界生、佛,依、正,一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唐)李通玄《华严经合论》卷一

【佛语禅语第30句】:吸烟是一种习惯,微博也是一种习惯,习惯一旦成为无法克服的固习,就是一种麻烦。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心佛语】忏公师父说:一个菩萨你不学吃亏,你很难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的根本在学吃亏,这个吃亏就是─忍让。

【佛语禅语第32句】:怕时间消逝,花了许多心血,想尽各式方法要遮挡时间,结果是:浪费了更多时间,且一无所成!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人生最大的愚昧不去思考道,最大的犯戒是闻道而没有开悟,最大的浪费是虚度年华。

【佛语禅语第34句】:正法佛言:唯有正法,令我自觉成三藐三佛陀者,我当于彼恭敬尊重奉事供养,依彼而住。《杂阿含经》卷四十四,第1179经

【佛语禅语第35句】:众施经施胜,众味道味胜,众乐法乐胜,爱尽胜众苦。《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佛语禅语第36句】:清净信乐心,名士夫胜财;修行于正法,能招安乐果;真谛之妙说,是则味之上;贤圣智慧命,是为寿中最。《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1013经

【佛语禅语第37句】:高居俯视,听政万方,寂然不动,感通无碍,言不虚发,一切自成。“四十华严”卷十二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从那以后,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应手了,所以特寄来五千元钱,一方面为了感谢师父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请求师父为他们祈福消业。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是整个宇宙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佛语禅语第40句】:【禅语人生】我的真心以待,换来你的无情伤害,知道你的欺骗,背叛。却选择视而不见,不是我笨,只是你带给我的伤太过沉重。

【佛语禅语第41句】:【禅心佛语】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外道。

【佛语禅语第42句】:【圣经句子】78你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愚人通达。(诗119:130)

【佛语禅语第43句】:【禅语人生】误把善意作恶意,错把坏人当好人,做事鲁莽不听劝告,导致痛苦与伤害。

【佛语禅语第44句】:【禅心佛语】人有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人有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人有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人有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佛语禅语第45句】:【心灵禅语】烦恼的本来面目,说不清来自何处,道不明散在何期,似乎很难追寻。只是如潮水般的来去,千层浪花,不辨东西。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没有看住自己的身口意才会产生许多负面的情绪,进而导致轮回。真正的涅盘是福慧具足、証悟实相、再把福慧奉献给社会需要的众生,引领众生证悟实相。

【佛语禅语第47句】:更有西方学者提出:天人合一是遵循宇宙整体运动规律的一种辩证思维方法,这种大思维实际上是全息论,即任何个体中都包含着整体。

【佛语禅语第48句】:【禅语人生】无论做什么都要有足够的定力。每一行都有自己的道,和尚想成佛,俗人想成功。但是不管是谁,不管是在哪个行业,都只有定心苦修,克服心魔,才能有所建树。

【佛语禅语第49句】: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佛语禅语第50句】:【佛心禅语】做人禁忌:不因貌美而自傲,不因恭维而失态,不因距离而忘怀,不因荣华而蜕变,不因嫉妒而结怨。

【佛语禅语第51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妥协不成时,你就原谅和容忍他吧。(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52句】:禅机妙语说人生:剪影乱,剪影乱,剪影一舞似当年。相思怨,相思怨,相思难尽空流连。

【佛语禅语第53句】:【佛心禅语】做事做人的标准是让自己感动,因为对自己不能虚假来让自己感动。

【佛语禅语第54句】:生活中的智慧可以被写成书,但你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因为生活只能是鲜活而灵动的,同样,你也必须保持灵活而敏感的心。

【佛语禅语第55句】:【禅语人生】信徒似乎有所悟,便常来向心明禅师求经问道,开悟心中千千结。

【佛语禅语第56句】:【禅语人生】有没有这么一个人,你无数次说着要放弃,但终究还是舍不得。

【佛语禅语第57句】:【禅心佛语】菩提心平凡朴实到常被人忽视,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为的基础。有人问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自性本自淸静,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欲觅无上自性,须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融其性中取,否则别无二法。

【佛语禅语第59句】:宇宙在我心中,不过是一朵花,一粒沙,一片叶,一朵浮云。瓶中水,天心月,虚空云。一句佛号,一片禅心。佛说,人生呼吸间。刹那即永恒。

【佛语禅语第60句】:“业力”是说我们这辈子所受的果,是由过去生中的因而来,它是无影无踪、无形无相的善恶意识。

【佛语禅语第61句】:劫烧终迄,乾坤洞燃,须弥巨海,都为灰飚,天龙福尽,于中凋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仁王般若经》卷下,护国品

【佛语禅语第62句】: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63句】:人人应该自谦,在一个团体中生活,才能培养“和”的气氛。不要自认为事事比人能干而耀武扬威,败坏了修善的形象,也破坏了别人对己身的观感。

【佛语禅语第64句】:【佛心禅语】不要悲观地认为自己很不幸,其实比你更不幸的人还很多;不要乐观地认为自己很伟大,其实你只是沧海之一粟。

【佛语禅语第65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从知福中培养感恩,从惜福中培养关怀,从造福中培养智慧。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如果我不为自己,那么,谁会为我·但如果我只为自己,那么,我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如觉昏沉来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略移动臀部,昏沉自然消灭。

【佛语禅语第68句】:【禅心佛语】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佛语禅语第69句】:设满世间一切众生,悉不知恩,菩萨于彼,初无嫌恨,不生一念求反报心,但欲灭其无量苦恼。《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语禅语第71句】:【禅语人生】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勇而气和,斯为大勇;有谋而不露,必是大谋;有志而情安,是为大志。胸怀激雷而面似平湖者,方是大才大勇大谋大志之人。

【佛语禅语第72句】:【圣经句子】264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约12:26)

【佛语禅语第73句】:【圣经句子】188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

【佛语禅语第74句】:【佛心禅语】利生:水的存在就是利益。没有水,人与动物无法生存;没有水,花草树木无法生长、发芽、结果。人、动物、一切生命,大自然的一切万物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佛语禅语第75句】:【禅语人生】众生至爱者生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生命,则成就诸佛心愿。

【佛语禅语第76句】:“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欲寻回真如自我,必须力行人生正道,修学行仪必须存诚厚德,与道相合。

【佛语禅语第77句】:【禅语人生】一般来说,我认为最好是跟父母信奉同样的宗教。还有,如果信了一个宗教,又改信其他的,这样不好。

【佛语禅语第78句】:【圣经句子】182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

【佛语禅语第79句】:【禅语人生】有一位僧人听过玄沙这番话后,便跑去问与玄沙同门的云门和尚。

【佛语禅语第80句】:人生航道:人常自诩为万物之灵。但如果用心观察动物,则知其性率,守其本分尽其功能。

【佛语禅语第81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在定。——《达摩大师悟性论》

【佛语禅语第82句】:什么是无为法呢?不守什么,也不执著坐相,只打“牛”不打“车”,只修心不执身;只保持内心一贯的安详,因为只有安详的心态才是定慧不二的现量与证量。——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83句】:【禅语人生】以天性用事的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这叫什么性,招什么事。

【佛语禅语第84句】:若能系一心,一切皆能系。若自降一心,一切自降伏。《菩提行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85句】:各种能量形式互相转换是有方向和条件限制的,能量互相转换时其量值不变,表明能量是不能被创造或消灭的。

【佛语禅语第86句】:【圣经句子】345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

【佛语禅语第87句】: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明)憨山《费闲歌》

【佛语禅语第88句】:止能遮结,观能断灭;止如捉草,观如镰刈。(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五

【佛语禅语第89句】:信仰宗教,必须秉持诚与实的心理,坦然面对现实人生。若能透彻世间物质与爱欲,扫除欲心染着,去掉名利的迷执,就会体悟正法而得欢喜。

【佛语禅语第90句】:我如果稍稍闻道,总是愿意将它传递给尚未闻却愿意闻的人。道是大家的,谁也没有资格私藏,想藏也藏不住,何况我只是稍稍闻。

【佛语禅语第91句】: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任何人都没有骄傲的资本。如果得意自己,炫耀自己,那是无知的体现。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永远无法成就完美的自己。

【佛语禅语第92句】:【禅心佛语】送礼物予他人,别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带回。恶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为所动,那么所有恶言(过失动怒),将如数带回自受自污。

【佛语禅语第93句】:【佛心禅语】善行丝毫积累终会圆满,恶业点点去除终会清净,烦恼时刻对治终会解脱,修行日日增上终会成就。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以心传心,自悟自解,佛传本体,师传祖意,悟本体,会祖意,堪称天人师。

【佛语禅语第95句】:【禅文案】苦是生活的原味,累是人生的本质。人生快乐秘籍:放下城府,重回天真;放开度量,海纳百川;舍得名利,甘愿平凡;看淡得失,无忧无虑;想开一切,天高云淡!

【佛语禅语第96句】:一者思惟诸佛发菩提心,二者观身过患发菩提心,三者慈愍众生发菩提心,四者求最胜果发菩提心。(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上

【佛语禅语第97句】:当我们在连续多天加班或超负荷工作后,是否能提起精神为了自己目标而继续冲刺?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夫众生处处执着,一言执着,便有能所。就能执一面言,无非妄念。就所执一面言,便是诸法。

【佛语禅语第99句】:【佛心禅语】「过」莫大于纵己之欲。「恶」莫大于言人之非。「病」莫大于不知己之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322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