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最经典的佛心禅语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禅语人生】有些隐修于深山老林的修行人,多半都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
【佛语禅语第2句】:【圣经句子】121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塞53:3)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
【佛语禅语第4句】:【禅语人生】有信仰的人最富贵,具道德的人最安乐,肯修行的人最安心,有智慧的人最可敬。用财富装扮身躯,不如用虔诚美化心灵。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若没有认清自己的缺点,即便导师多么殊胜,我们也永远无法得到调伏。
【佛语禅语第6句】:一切法不可说,一切法不可说相即是空,是空不可说。《摩诃般若经》卷十九,灯炷深奥品言菩提者,空之异名。《大宝积经》卷三十九,菩萨藏会
【佛语禅语第7句】:譬如药师持药囊行,而自身病不能疗治。多闻之人有烦恼病,亦复如是。虽有多闻,不止烦恼,不能自利。《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去时,我寄愁心与流云,惟见清风天际流,花开花落,一个清净面目。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努力就是幸福,平凡就是美丽,漫漫人生路,快乐是短暂的,平凡是常态的,痛苦是可以转化的,一切的快乐和痛苦,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不同人生。
【佛语禅语第10句】:无限的爱欲与情欲,是人生苦恼的根源。要去除这些苦恼,唯有——“知足”。
【佛语禅语第11句】:【禅语人生】原来,我们已是遥远得只剩下问候,问候还是好的,至少我们不曾把彼此忘记。
【佛语禅语第12句】:开悟者“离地六寸”,自然和站在地上的凡夫俗子有所不同,他们离地的过程正是不断修行的过程,“离地六寸”的位置也正是悟后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13句】: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无论你修什么禅,哪怕你一丝不苟地依了佛法禅修,感得的还是世间禅的果。
【佛语禅语第14句】:【禅心佛语】放下抱怨的心态。停止抱怨吧。除非你愿意,没有人能使你不快乐,没有环境能让你沮丧可怜,不不要低估积极想法的能量。
【佛语禅语第15句】:【禅语人生】永远别渴望做个任何人都不得罪的人,有人反对有人支持然后自己做出决定是精彩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慈悲的对象不仅于人,也要普及于其它众生,乃至一切无情有情万物。
【佛语禅语第17句】:非来变为是,恶来即成善,任何是非皆善解之,则无是非。听到任何是非,要视为修行之增上缘,万万不可堆积在心中长无明草。
【佛语禅语第18句】:【禅心佛语】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佛语禅语第19句】:若修行者离贪瞋痴而求如空,当知是人未善修行,不得名为修行之者。何以故?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即空故。《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20句】:做一个安静细微的人,于角落里自在开放,默默悦人,却始终不引起过分热闹的关注,保有独立而随意的品格,这就很好。
【佛语禅语第21句】:【禅语人生】相反地,如果你明知此人能力不足,品德也有问题,还是勉强让他做,等于是把一只羊放到虎口里去,而羊本来就会被老虎吃掉,这就是你的责任了。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菩萨畏因不畏果,害怕因,他不看果报,你积上这个因,将来因缘成熟果报现前。
【佛语禅语第23句】:慧忠的眼光暗了下去。有的人为什么只会应声、被动?进退都跟着别人走,不会想到自己的存在。难道他不能感觉自己的心魂,接触自己真正的生命吗?
【佛语禅语第24句】:即使佛陀在世也有三不能:一、众生定业不能转,二、无缘众生不能度,三、不能度尽一切众生。
【佛语禅语第25句】:没有耐心、没有信心的人最终用常识验证了失败的逻辑,而成功往往就是一次意外,但它属于永不绝望的人。
【佛语禅语第26句】: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惟求往生。(妙叶禅师)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世间之事,求则不得,不求则得之,故而不得求之。仅空了不行,还要把这个空的境界在净空,如非絮窝,空空如是。
【佛语禅语第28句】:【禅语人生】一生中,有人在乎,有人心疼,就是最好的得到;一辈子,有人陪伴,有人可依,就是最美的誓言。所谓真情,就是可以相互取暖;所谓真心,就是始终不离左右。
【佛语禅语第29句】:多向内看:认识无边无涯的自己只有从心底认同自己,才不会在与别人的比较中陷入自卑。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人生】我喜欢冬天,因为白昼短暂而黑夜漫长,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来逃避。
【佛语禅语第31句】:【佛心禅语】佛说:“财富是从布施中得来的。”只有适当地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更多。,放手,得救的最妙药方学会了“放下”的智慧,就能从根本上解脱我们自己。
【佛语禅语第32句】:【佛心禅语】如果在世时对弘扬佛法完全没有贡献,死后留下一个金刚不坏身或很多舍利,那又能如何呢?
【佛语禅语第33句】:只要内心净化,当下就是佛国净土。(当代)星云《佛光教科书-佛光学》
【佛语禅语第34句】:【禅心佛语】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彼此相辅相成。如灯之照明,定是灯、光是慧。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善者是不善者的老师,不善者是善者的借镜。如果不善者不尊重善人,善人不珍惜不善者,虽自认聪明,其实还是大大的糊涂。
【佛语禅语第36句】:强硬有强硬的好处,忍让有忍让的优势,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审时度势,适宜而为。妥协不一定全是软弱,忍让不一定就是无能,和为贵,有时,迁就忍让也是一种智慧。
【佛语禅语第37句】:【佛心禅语】禅定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远离“能、所”二心,无能修之心,也无所修之果。
【佛语禅语第38句】:【罗状元醒世诗其17】宽意宽怀过几年,人生人死注生前。随高随下随时过,或短或长莫怨牵。家富家贫休叹息,自无自有总由天。平生衣食随缘好,才得清闲便是仙。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名相是世俗社会使用的方便,内心不要被它障碍、束缚。一个境界对自己的影响,意味着自己内心对它的认知;如果能够解开内心的执著,便可自在于外境。
【佛语禅语第40句】: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65经
【佛语禅语第41句】:【禅心佛语】为学当重闻思修,将来必须说写做,若能具备戒定慧,必可清净乐融融。
【佛语禅语第42句】:一个肯信任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全都是诚实的,但是起码自己却先做到了诚实;一个常怀疑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都是虚诈的,但是至少自己已经先成为虚诈的人。
【佛语禅语第43句】:【禅语人生】这位小徒弟看到他的师兄们,每天早晚都分别到大师的房中请求参禅开示,师父给他们公案,用来拴住心猿意马,于是也请求师父指点。
【佛语禅语第44句】:【禅语人生】我们在任何事情面前,都要一切无心。无心者,无分别心、无嫉妒心、无好恶心、无取舍心,即三祖大师所讲:“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佛语禅语第45句】: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佛语禅语第46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深一层的含义则是:一天不修行思进,一天就白白浪费。
【佛语禅语第47句】:【禅心佛语】人们正是由于这四个字而不惜余力的劳碌,也正由于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原理使人们失去本质上的生存价值观。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神: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佛: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佛语禅语第49句】:【禅语人生】以和气迎人,则乖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佛语禅语第50句】:【佛心禅语】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不要因为寂寞而去做无聊的事,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不要拿你自己的去评判别人的,这就是尊重。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禅心之中何处有恨?太遥的,不是烟霞,不是明月,是人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鸟一天堂,生命若弦,双手弹指之间,处处是禅意。
【佛语禅语第53句】:【禅心佛语】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强烈的欲望,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欲望,那么最好远离那些令你迷惑的对象。
【佛语禅语第54句】:【禅语人生】无论你的心迹藏得有多深,只要存在,别人就可以探察到。只有心无外物,才能让人无所察觉。
【佛语禅语第55句】:【禅心佛语】忙,像一把锋利的慧剑,能断妄想的葛藤;忙,是点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为神奇;忙,是营养调身的补品,使人生充满生机。
【佛语禅语第56句】:【禅语人生】信仰是人生意义的悟得,由此悟得而诞生各种任务的认识。
【佛语禅语第57句】:【禅语人生】向善向恶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烦恼轻重的程度。若降服了自己的烦恼,在哪里都能自在,良善。
【佛语禅语第58句】:好名声不用拒绝,虚名也不要留恋。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名声越来越好,以此去影响他人,造福他人,而不是戴着虚伪的面具,沉浸在有名无实的自我满足之中。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事繁勿慌、时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佛语禅语第60句】:【佛语摘抄精选】何名忏悔?忏者终身不为,悔者知于前非恶业,恒不离心。诸佛前口说无益,我此法门中,永断不作,名为忏悔。(《坛经》)
【佛语禅语第61句】:不为无法更改的过去徒然悔恨,时光宝贵,为过去多后悔一秒,就少了一秒创造未来的时间。与其为不可更改的事原地嗟叹,不如振奋精神,为了可以改变的未来行动起来。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今天的希望会成为明天的辉煌。希望可以寄托于明日,但行动必定实践于今日。今天不是听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一个时常抱怨的人,内心一定是没有慈悲和信仰的,世上没有任何力量比得上慈悲和信仰的力量,慈悲与信仰是世上最髙的道德和法则。
【佛语禅语第65句】:【佛心禅语】※智慧是在人和事中磨练出来的,我们遇到一次违缘,能增长一种智慧;遇到一次障碍,能提高一个层次。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问:有时听闻佛法,觉得道理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境界的时候,却派不上用场。请教大师,怎么办才好?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的时候,首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也是自己的手。
【佛语禅语第68句】:【禅心佛语】佛说: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69句】:佛说:受爱欲支配的人,好比手里握着火炬,逆风行走,一定会有烧伤手的危险。
【佛语禅语第70句】:【禅语人生】缘起性空的般若人生观不是悲观的,也不是盲目乐观的,而是发自智慧、符合实际的现实人生观。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假若我们有圣眼与圣耳,能看到和听到那个盗贼要我们去看、去听、去抽的魔音,那么就能不受欲望的魔力驱使而消灭他,并且还不用花冤枉钱。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心佛语】唱歌的人回答说:“我感激父母,感激生命,感激妻子,感激朋友,感激这温暖的阳光,感激这和煦的春风,感激这蓝蓝的天空,感激这广阔的大地。
【佛语禅语第73句】: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的认可。
【佛语禅语第74句】:永远不可欺骗别人,不可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们,使他们不受丝毫的损伤。——《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75句】:【禅语人生】用自己的认知去评论一件事,事事都不完美。用自己的心胸去度人,人人都有不足。用自己的心眼去要求别人,人人都不达事宜。
【佛语禅语第76句】:过去之法不应追念,未来之法不应希求,现在之法不应住着,若能如是,当处解脱。《善夜经》
【佛语禅语第77句】:其学第一禅,精勤甚难致。其余三禅者,方便遂易至。譬如学射法,初始甚难中,已能中大准,闭目破一毛。《修行地道经》卷五
【佛语禅语第78句】: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乃至僧坊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梵网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79句】:【经典佛语】“您该放心就是,您的妻子不是害了什么病,而是在诵读般若波罗蜜经,她怀的必是佛家弟子。”说得长者心花怒放,急忙告诉全家人,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佛语禅语第80句】:【心灵平静的禅语】恒荣法师:自尊是一种人生的理性和信仰,自大却是一种自私和陷阱。别人的尊重是一种友好和善意,而自己的自大,则是命运崩溃的开始,也是警醒。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为何导演的“折中”之道没有奏效?因为以《西游记》为代表的文学艺术通过叙事方式对玄奘大师进行庸俗化演绎由来已久。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人对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成为习惯,尤其周围的人都那么做时,更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83句】:【禅语人生】夏天因花开而美丽,人生因梦想而美丽,内心因信仰而美丽,一切因心美而美丽。
【佛语禅语第84句】:要先认识佛,才能成佛。我们以正思维来探讨,何者为“佛”?泥塑纸绘,被供奉的是佛吗?那只是佛像而已。什么是佛?清净心就是佛。一慧律法师
【佛语禅语第85句】:【佛心禅语】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最痛苦的是病痛,所以拔苦从拔除痛苦一开始。
【佛语禅语第86句】:现代人大多偏重在聪明,对于良言正语偏不听从,视追求人生真理为畏途并敬而远之。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人有东西南北的畛隔,佛性没有东西南北的分限;因缘和合,人人都能成佛。
【佛语禅语第88句】:【禅语人生】心若无尘,你会从容自若,自然,悠然之中,也可见你的气度,你的风彩梵行。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佛语禅语第90句】:【禅语人生】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除了科学和宗教,在东西方哲学中,也有对前后世的阐述,大家可以看看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讲的。
【佛语禅语第92句】:【心灵禅语】知足就是放下,不贪就是布施,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利人就是利己,原谅就是解脱,断恶就是行善,离苦就是得乐。
【佛语禅语第93句】:【禅语人生】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不仅在物质领域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在精神压力方面也高居世界第一。这个尴尬的结果,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佛语禅语第95句】:【禅心佛语】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在三天之内,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庙,到时候他会亲自验收。
【佛语禅语第96句】:【禅语人生】智慧高的人,能包容,生活范围就大,每一个人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佛语禅语第97句】:【佛心禅语】曾以为我是那崖畔的一枝花,后来才知道,不过是人海一粒渣。
【佛语禅语第98句】:【禅语人生】我们对世间法要知足少欲,但是对出世间法、对佛法不能知足少欲,应该是永不满足,直至成佛。
【佛语禅语第99句】:学者虽然知识渊博,别人的微小长处也要汲取,能长期坚持这种精神,很快就会成为“一切智”。(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38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