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文案心灵禅语,值得一看!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如果我们不为别人的说法和做法而忙乱,心中必会平安得多。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你再优秀也不会有一个组织优秀。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佛语禅语第4句】:【佛心禅语】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佛语禅语第5句】:无所求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不求将来是否会有好的成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是无所求。
【佛语禅语第6句】:【禅语人生】在底下(境界)的人他不能了解上面的心境,所以诽谤、攻击、伤害一定会发生。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佛语禅语第8句】:码字和码字很不一样,有的能码出快乐,有的会码出痛苦;码出利禄来者有之,码出祸端来者亦有之。字是什么?就是个工具。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当我们被流言中伤的时候,首选必须先冷静下来,反观自己,如果它具有真实性,那么我们就应该摒除恩怨、闭门思过,并且鼓起勇气重新做人。
【佛语禅语第10句】:【禅语人生】远离家的人不一定是出家的人,远离生命者不一定是解脱者。
【佛语禅语第11句】:执著,听起来是一个人的优点,然而,它也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执著,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顽固不化,就是死钻牛角尖。
【佛语禅语第12句】:【禅心佛语】将来的命运是何结果、完全取决于你现在的定位和如何去努力。结果只有承受、开始才有选择。
【佛语禅语第13句】:品一盏茶茗,听一曲琴音,就是一段光阴;吟一首小诗,念一段过往,就是一抹情怀。
【佛语禅语第14句】:真爱你的人,眼里没有尘世的杂质,他(她)没有过多的物欲;他(她)不会要求你给予更多的物质利益,他(她)只须你在身边便能很快乐,哪怕是风餐露宿也毫无怨言。
【佛语禅语第15句】:【佛心禅语】不要总是估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等于失去了自我。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根据此生修行的程度和发心,往生极乐世界后成佛有快慢,所以希求往生净土者应该精进修行。
【佛语禅语第17句】:【禅语人生】我来到曼听园的时间,正值玛欣德尊者在此度过雨安居,虽然没有赶上有完整教程的禅修营,但一样有机会亲聆教诲。
【佛语禅语第18句】:【经典佛语】观想上师和佛菩萨可以让你远离一切恶缘,建立一切善法,可以让你超越轮回,免下三恶道之苦,可以自由选择投胎,观想什么将会与什么相应,将会拥有什么.
【佛语禅语第19句】:“千里之路,始于初步”,无论多高深的道行与学识,也是要从尊师做起。师长是迷途的明导、暗室的慧灯,能启蒙我们的良知本性,开启我们的智慧。
【佛语禅语第20句】:【禅语人生】真如佛性,没在知见;六识海中,沉沦生死,不得解脱。努力会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自然与佛平等无二。
【佛语禅语第21句】:在家菩萨若得自在,为大国主,拥护民庶犹如一子,教离诸恶,修行善法。《优婆塞戒经》卷三,摄取品
【佛语禅语第22句】:欲深无底,贪无止尽。有求的意向,即有必得的心理;有求、有得的心理,就会有失的痛苦。
【佛语禅语第23句】:人生若能以“诚信”作为待人处世的准则,则彼此就能以纯真的本性,来利益人间。
【佛语禅语第24句】:人心是相通的,真理是相通的,佛性是相通的。如果对佛法有真实感悟,说出来自然能感动人;如果只是名相堆砌,那仅是知识,听的人只会觉得累,不会有感动。
【佛语禅语第25句】:孔子很欣赏仲由的孝顺德行,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佛语禅语第26句】:【圣经句子】316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12:19)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来的。若是遇着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费了。
【佛语禅语第28句】:生于无生中受生,死于无死中受死。既日无生死,安有受生死者?盖迷却自心,而妄见有生死耳。——《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佛语禅语第29句】:对修道者而言,语言、文字皆如渡船。为达彼岸,自须善用此船;既达彼岸,即应舍船就道,勿再恋栈。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人生】因果在什么地方修?就在举心动念之间来修。起一念善,就是种善因,就会有善的果报;起一念恶,就是种恶因,就会有恶的果报。
【佛语禅语第31句】:【佛心禅语】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贵莫贵于无求,贱莫贱于多欲,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长莫长于博识,短莫短于自恃,明莫明于体物,暗莫暗于昧几。
【佛语禅语第32句】:见到任何事不动念,就像镜子照物不留痕迹。功夫在这个地方做,就叫做“照见五蕴皆空”。
【佛语禅语第33句】:是的,过于执着,是一种执着。而一味加求放下执着,也是一种执着。这就象是冥想、禅修时,一味追求空的思想,空的心,空的状态一样。追求空也成了执着。
【佛语禅语第34句】:【禅心佛语】那些得不到的,与之擦肩而过的,不必装作若无其事,哭就大放悲声,伤后痛定思痛,然后再往前走,前头总有风景。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客人恍然大悟。生活中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心理负担,懂得放下,便可释怀。
【佛语禅语第36句】:【处事圆融,可助成功】懂得顺应各种对象、不同环境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以最恰当的方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就可能助你成功。
【佛语禅语第37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如果太努力在活给别人看,就会痛苦得不得了。今天如果你相信自己做得还不错,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的时候,你真的可以很自在。
【佛语禅语第38句】:【圣经句子】163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
【佛语禅语第39句】:【经典佛语】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佛语禅语第40句】:【佛语悟道】人的生命和身体所受到的苦痛和快乐,都只是心中的一种感觉和认识,很快就会消失。即使能够历经再多的时间,也不可能产生另外的一种感觉和认识。
【佛语禅语第41句】:为了恒顺一切众生,为了引导一切众生,我们要自我修养。世间一切人与事,正是我们修行的环境,若能好好地修身养性,必定有所成就。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人总是害怕改变,因为改变会带来一份陌生。活在过去的人没有勇气面对陌生——-但人生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向前走,就是踏入未来。陌生里才有新的机会。
【佛语禅语第43句】:心动摇时魔即随缚,心不动摇魔即随解。《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64经
【佛语禅语第44句】: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佛语禅语第45句】:菩萨求佛道,应当学一切法,得一切智慧,所谓声闻、辟支佛、佛智慧。(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十八
【佛语禅语第46句】:【佛家禅语】三宝加持的阳光下成长的我,由于获得恩德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坚定地认知心中本来具足爱心的明灯与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轮回的黑暗。
【佛语禅语第47句】:【禅心佛语】佛教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宗教,它是很平常心的,真理就在你的四周围,只要一句话你好好地思惟,你就受益匪浅。
【佛语禅语第48句】:【禅语人生】伟大的心胸,应该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佛语禅语第49句】:【禅语人生】无论下多大雨,最后都会有彩虹,无论你有多悲伤,要相信幸福在前面等候。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皈依的根本是信心,发心的根本是悲心,上师瑜伽的根本是恭敬心,解脱道的根本是出离心。
【佛语禅语第51句】:世间好乐佛法之人,阿弥陀佛现前,请他称念愿生,他却害怕怀疑,不敢不愿,正如叶公好龙。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如果有一天,你开始后悔放弃我,请记得,我从未想用离开的方式教会你如何去珍惜。
【佛语禅语第53句】:【佛心禅语】并不是说能很好控制情绪的人就一定有涵养,个人素质的高低也体现着个人的涵养水平。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心佛语】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佛语禅语第55句】:【禅语人生】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佛语禅语第56句】: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坛经·机缘第七》
【佛语禅语第57句】:逆境在佛教中称为“逆增上缘”,碰到逆境时,应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
【佛语禅语第58句】:【经典佛语】“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我们能把握的只有现在,只有当下。不必为逝去的青春感慨,不必为凋零的鲜花惋惜,更不必为曾经的不悦生气。
【佛语禅语第59句】: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李贽《独坐》
【佛语禅语第60句】:世间很多人,如同乘车,只关心如何坐得舒服一些,而不知车正快速趋向悬崖。
【佛语禅语第61句】:【消费与创造】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精进才是人生的创造者。
【佛语禅语第62句】:【禅语人生】修行的目的,主要是制心一处,让散乱的心集中在一点上。“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能够在一点上,妄想就少了。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命运不是放弃,而是努力。命运不是运气,而是选择。命运不是等待,而是把握。命运不是名词,而是动词。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
【佛语禅语第64句】:真正的宁静,真正的闲适,真正的性情,就是让山水入怀,让脚步从容,不被情绪左右,淡看名利得失,宁静做自我,从容过生活。淡了,静了,你的生活才会听你的安排。
【佛语禅语第65句】: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日:“白牛吐雪彩,黑马上乌鸡。”——《大阳警玄禅师》
【佛语禅语第66句】:【禅语人生】勇敢定律: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佛语禅语第67句】:【佛语摘抄精选】观五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大智度论》卷五)
【佛语禅语第68句】:【佛禅语】恒秋:莫让浮云遮望眼,一颗明珠挂青天。心中有明月,浮云遮不住,烦恼皆因看不穿,困惑都是看不透,烦闷是心里的障碍,不要怨天尤人,要学会内观。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可以想见,佛门衣法以《金刚经》印心,继发的华彩,该是何等夺目。
【佛语禅语第70句】:生命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争、无价,安宁、幸福。财色与名利只不过是泡沫与灰尘,何必抵死相争?
【佛语禅语第71句】:我们要轻轻的走路、用心的过活;我们要温和的呼吸、柔软的关怀;我们要深刻的思想、广大的慈悲:我们要爱惜一株青草、践地唯恐地痛。这些,都是修行。
【佛语禅语第72句】:【佛心禅语】爱情,就是彼此永不止息的思念,是永远放不下的牵挂,是心甘情愿的牵绊。不管相隔多远,无法抑制的仍然是对彼此的想念。原来,想念是糖,甜而忧伤。
【佛语禅语第73句】:【禅语人生】修行就是要提起善念、正念,积累善念、正念。我们就是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心态,完善自己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74句】: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
【佛语禅语第75句】: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佛语禅语第76句】: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不暂停。《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筵还自缠。《佛说无常经》
【佛语禅语第77句】:事不能脱离它的“理”,以“理”为中心,诸“事”皆环绕在周围。要以理来转事,不是拿事来转理。
【佛语禅语第78句】: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人生的选择其实很简单:往自己心里感到踏实的地方走不会错。尽量不去对一些或有或无的事动心,静下心听自己的声音。
【佛语禅语第80句】:不在意的人,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的潇洒的人,因为没有了琐事的羁绊和缠绕,也就使深信获得了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驰骋。
【佛语禅语第81句】:耳目不防护,贪欲从是生,是名为苦种,生臭汁潜流,诸觉观气味,依于恶贪嗜。聚落及空处,若于昼若夜,远离修梵行,究竟于苦边。《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81经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存在主义是西方文化接通东方文化的桥梁,前者强调具体生活和禅家强调切身经验,颇有相似之处。然而,存在主义在生活中得到的是苦闷,禅悟得到的是喜悦。
【佛语禅语第83句】:【佛家禅语】以为自己最好或不如人,都是内心的障碍;能去我执,才能轻安自在。
【佛语禅语第84句】:一个人作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作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85句】:【佛心禅语】“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佛语禅语第86句】:【禅语人生】心存正念,以清楚的知见生活。让智慧引导你,不要任由你的情绪作主。
【佛语禅语第87句】:最会原谅自己的人,最得不到别人的谅解和佛天的原谅;最肯责备自己的人,最容易得到别人的原谅和佛天的宽恕。——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88句】: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本行集经》卷四
【佛语禅语第89句】:如人一身居,去其故室中,神以形为庐,形坏神不亡。精神居形躯,犹雀藏器中,器破雀飞去,身坏身逝生。《法句经》卷下,生死品
【佛语禅语第90句】:【禅语人生】一个人的未来都是自己打主意、打妄想打出来的。打好的妄想引发好的结果,打坏的妄想引发坏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91句】:在红尘中,不必要活得那样累,为了名为了利为了不必要的那些得失而苦恼而沮丧,过一种禅意的,那才是的上品。努力的,在滚滚红尘中,慢慢修炼成一枝花。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口所生子:经云:“佛口所生子”——佛常说法净化人心,成就众生慧命,是谓:佛从口生“法”子。
【佛语禅语第93句】:人生首先要是望远镜,看远,再就是显微镜,看细,接下来是放大镜,看透,其次是太阳镜,看淡,最后是哈哈镜,笑看生活!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痛苦来临是不要总问:“为什么偏偏是我?”因为快乐降临时你可没有问过这个问题。
【佛语禅语第95句】:【佛心禅语】有位修行很深的禅师叫白隐,无论别人怎样评价他,他都会淡淡地说一句:“就是这样吗?”
【佛语禅语第96句】:如果人人都能抱有让他人得益的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感恩,而承受很多的功德。那样,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佛语禅语第97句】:说话带口头禅,会扰乱节奏,显得杂乱无章。平时说话声音不能太响,在公共场合特别要注意文明,大声喧哗,只能使别人捂住耳朵。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生死是因缘生无自性,空;涅槃也是因缘生无自性,还是空。
【佛语禅语第99句】:【禅语人生】心态并不是这样,心态不是孤立的,心态不能离开条件,不能离开经验。离开了经验,思维将是一片空白。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38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