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最经典的佛心禅语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禅语人生】像写在砂上的字似的人—虽常常生气其怒气像写在砂上的字很快就会消失。
【佛语禅语第2句】:一位师姊问:“何时运才能通?”师言:“心开运就通。日日欢喜过,即得心自在。”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如果您经常抬头带着微笑,而且心中感谢老天,您是幸福的,因为大部分的人可以办到却不这么做。
【佛语禅语第4句】:【佛心禅语】「万法齐观,恢复自然。」你这个时候用清静的平等心放下那一切境界统统是平等。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眼若不睡无魔障,各种梦幻自消除。心若无异不分辨,逍遥自在忘尘缘。万物无别等量观,物我两忘归自然。-《信心铭》。
【佛语禅语第6句】:富足的人生来自一颗知足之心。有了知足心,就拥有了看得见生活美景的眼睛;有了知足心,就能在简单中发现生命的真谛。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佛教还是要提倡正信,行善,布施,放生,修行等弘法利生方式去服务社会而获得福慧,不要过份的执著外在的形式,去贪心少欲知足。
【佛语禅语第8句】:吃饱饭没事做的人,固然不快乐:忙着应酬、打麻将、观光旅游,一个“无所事事忙”的人,在饱乐之余的疲倦与空虚,又何尝称得上快乐?
【佛语禅语第9句】:在深切的证悟之后,再以这分“觉”来开启众生的智慧。自觉而后觉他,佛的本怀——“圆觉”无非如此。
【佛语禅语第10句】:【禅心佛语】思念折腾人,也锻炼人,更锻造人的性格的沉稳和感情的深沉。思念别人是一种温馨,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
【佛语禅语第11句】:【佛心禅语】我们要离一切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被迷惑,不计胜负,进而臻于安身立命的境界。——星云大师
【佛语禅语第12句】:芭蕉生实死,芦竹苇亦然。贪利者如是,必能自损伤。《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13句】:五戒是佛戒的根本,包括杀、盗、淫、妄、酒。持戒的目的是改过迁善。遵守戒律不仅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恪守戒律。
【佛语禅语第14句】:【禅心佛语】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人生并非都是选择题,而是应用题,要我们一点一滴的论证,取舍的过程,做错了也没关系。
【佛语禅语第16句】:【圣经句子】71天离地何等地高,他的慈爱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地大。东离西有多远,他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诗103:11-12)
【佛语禅语第17句】:玉在璞中人不识,琢磨方知世上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方露金。看时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佛语禅语第18句】:若对自己有疑,就容易堕落沉沦,迷失人生的方向;对他人有疑,就无法与人建立善缘、成就事业。
【佛语禅语第19句】:所以凡称知识,法尔须明佛语,印可自心,若不与了义一乘圆教相应,设证圣果,亦非究竟。(五代)永明延寿《宗镜录》卷一
【佛语禅语第20句】:我将自己的灵魂剥开,让美好的和龌龊的都无所遁形,我希望这是一个对人世有益的标本,能让灵魂自修者有所借鉴,少走弯路。
【佛语禅语第21句】:【禅心佛语】佛说: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佛语禅语第22句】:僧云:“正当与幺时,如何?”师云:“夜禅孤月冷,晨朝片云高。”——《舒州法华山举和尚语要》
【佛语禅语第23句】:【佛语悟道】如同砍伐树木,一片片慢慢地砍,到最后树忽然就倒了,又好比远行前往都城去,一步步慢慢地走,到某一天一下子就到达了目的地。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可俗话又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佛语禅语第25句】:一不做,二不休,不风流处也风流。若要公私济办,好看露地白牛。——《法演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26句】:奉劝一切世人,法性本来空寂,时时反省为要,因果丝毫不爽。每日动念行为,自做还是自受,检点功过多少,谁也替你不了。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恋爱有三种境界: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和白头偕老。你需要一见钟情很多人,两情相悦一些人,然后才会白头偕老一个人。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佛语禅语第29句】:【禅语人生】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只有想不到的人,没有做不到的事。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
【佛语禅语第30句】:人多迷于寻找奇迹,因而停滞不进;时间再多,路再长,也了无用处,终无昕得。——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31句】:【佛心禅语】有一志一同的人时时彼此鞭策、勉励,才能照顾好自己一念善心。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每块木头都可以是一尊佛,只要能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个人都可以是完美的,只要肯去掉缺点和瑕疵。
【佛语禅语第33句】:【佛家禅语】爱惜生命并非计较寿命长短,而是应时时提高警觉,把握分秒利益人间。
【佛语禅语第34句】:【禅心佛语】方向定律: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会是顺风。
【佛语禅语第35句】: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地显露出来。走路有走路的风度,站立有站立的姿势,坐有坐的形态,睡卧有睡卧的姿态。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即使这一切相聚最后都是分离、也要将慈悲倾注到骨髓。即使这一切发生都是命中注定、也要将心修行到无我之境地。
【佛语禅语第38句】: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黄牛精神必须有,老虎脾气不可无。美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任劳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评。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评之中藏金玉。
【佛语禅语第40句】:【佛心禅语】爱是一种享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
【佛语禅语第41句】:人的一生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有时候高,有时候低。低的时候你应该高兴,因为很快就要走向高处,但高的时候其实是很危险的,你看不见即将到来的低谷。
【佛语禅语第42句】:【佛心禅语】做事提得起、放得下,可扩大自己的事业;做人看得远、行得正,可提升自己的人格。做人要有情有义,全心全意;做事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佛语禅语第43句】:苦依于业,业依于结,而苦、业、结都无所依,以必性常净故。如是当知,一切诸法无有根本,都无所住。《大集经》卷十五
【佛语禅语第44句】:无明毕竟空故,不能实生诸行等。无明虚妄颠倒,无有实定,故无法可灭。(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六十五
【佛语禅语第45句】:【禅语人生】一个客观的艺术不只是用来看的,而是活生生的。但是你必须知道如何去靠近它,因此你必须要做静心。
【佛语禅语第46句】: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47句】:人生在因果规律面前看起来好像是被动的,实际上为善作恶仍然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人生之晨是工作,人生之午是评议,人生之夜是祈祷。人生只要知道负责任的苦处,生活就会体验尽责任的乐处。
【佛语禅语第49句】: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就在于义与利之间而已;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则完全贪图利益。
【佛语禅语第50句】:【禅语人生】有一次,他将自己的书籍呈送给黄檗禅师,希望能得到黄檗禅师的指点。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弯腰是被人误解时的沉默,是发生意见分歧时的对对方的理解,是被所爱的人误解时的宽容。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生命中的贵人既是加油站又是闭风巷,还是教室,更是卸掉铠甲的地方。
【佛语禅语第53句】:【佛家禅语形容人生】·佛光菜根谭·唯有觉得“一切都是我的”,才能产生源源不绝的动力,唯有觉得“一切皆非我的”,才能享有随缘自在的欢喜。
【佛语禅语第54句】:【禅语人生】只要你愿意,你的一天将是四十八小时,而不是二十四小时。
【佛语禅语第55句】:【国学经典《论语》】《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佛语禅语第56句】:步入富足的最高境界,越是简单,越是丰盛,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自古无百年。——唐·知玄
【佛语禅语第57句】: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能屈能伸,既能在万丈崖壁上挥毫泼墨,好似银河落九天,又能在幽静山林中蜿蜒流淌,自在清泉石上流。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人生在世,不得不面临各种压力,这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佛语禅语第59句】:别人对自己好或不好,不要求,不拒绝。别人的态度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强求别人对自己好,讨厌别人对自己不好,如同模样不好怪镜子。
【佛语禅语第60句】:【禅语人生】在旅人摇动藤蔓时,树枝上的蜂巢滴下蜂蜜,旅人将蜂蜜舔到嘴里:“多么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恐怖境地。
【佛语禅语第61句】:【佛心禅语】佛曰:“只因不识自我。”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问曰:“人为何而活?”
【佛语禅语第62句】:要慈眼视众生,把无形化作有形,把理论化成行动,时时刻刻拿出一分“我们不去救他,谁去救他”的大慈大悲济助精神,能如此,尘世亦可成为净土。
【佛语禅语第63句】:让一颗素淡的心无欲无求,安享心间的清寞,用生活的点滴清欢感受时光的禅茶一味。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患。
【佛语禅语第65句】:以成就大愿海故,心清净;心清净故身清净;身清净故身轻利;身清净轻利故,得大神通无有退转。《华严经》卷六十一,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孝敬父母,不仅物质奉养,还要服从、尊重,才是既“孝”且“顺”。
【佛语禅语第67句】:有些人一到生日就大宴亲友,铺张庆祝。仔细想想,我们在人间如果不会为人群付出,我们的人生与其他动物有何差别?
【佛语禅语第68句】:【禅语人生】我们富有,不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多,而是由于我们要求得少。
【佛语禅语第69句】:问:“如何保任?”师日:“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龙潭崇信禅师》
【佛语禅语第70句】:【圣经句子】291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罗3:23-24)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对财物,不肯舍给人家,是财悭;对佛法,那个殊胜的法,不愿意给人家,是法的悭吝。这都是不好的,感的果都是自己吃亏。财的悭感贫穷,法的悭感愚痴。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心佛语】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
【佛语禅语第73句】:把生命都耗费在名利上,到头来只能是一场空。清闲自在才是生命的至宝,它使我们远离空虚,不受世俗伤害,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本真,找到人生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74句】:【禅语人生】修行法门在于戒、定、慧,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觉知与平等的心去面对一切。
【佛语禅语第75句】:【禅心佛语】嫉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佛语禅语第76句】:【经典佛语】“人过留迹,雁过留声”,人来到这世界上走一遭,应当留下一点足迹,一点与山河同在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77句】:【禅心佛语】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佛语禅语第78句】:失落身外之物,而不致失去自我的人,肯定会获得更多的机会;不曾失落任何东西的人,却会因为找不到自我,而终至失去一切。
【佛语禅语第79句】:【禅语人生】我们在修道德时候,罪重要得时“不争”。不争是不和任何人争长论短。争是争非。
【佛语禅语第80句】:走过的岁月,总有圆满,总有残缺;曾经的欲望,总在燃烧,总在膨胀;当初的梦想,总在破灭,总在走远。心中的爱人,总在牵挂,总在惦记。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佛说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佛语禅语第83句】:夫为善知识,要在知贤,不在自贤。故伤贤者愚,蔽贤者暗,嫉贤者短。(宋)或庵禅师(《禅林宝训》)
【佛语禅语第84句】:【佛家禅语】常保自我警惕的心,懂得如何做对的事,人生就不会后悔。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放不下的,通常都是人,我们放下尊严、放下个性、放下固执,都只因为放不下一个人。
【佛语禅语第86句】: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传。(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乞儿口干舌燥,终日不得一钱;败子羹肉满桌,吃着只恨不甜。
【佛语禅语第88句】:【禅心佛语】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只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佛语禅语第89句】:【佛心禅语】※物质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90句】:【禅语人生】心观念处:以「心」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心只是心,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既非我亦非它。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佛语禅语第92句】:真正的清闲应是身处繁华世间,心中能不生浮躁,不起烦恼,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从容面对任何境遇。
【佛语禅语第93句】:从事力不能及的事情,与众人结仇,与力士相争,偏信女人,结交坏人,五者都是加速自灭的原因。《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94句】:净化自心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95句】:聪明人看重自己得失之处,智慧人时刻谨守得失之心。粗衣淡饭,皆生欢心,利人利物,平心养心。
【佛语禅语第96句】:【禅语人生】心灵的成长是指能够勇敢面对自己过不去的坎,在一切境界中能以善意去面对,而不是为自己的不作为、不守规矩、逃避境界找借口。
【佛语禅语第97句】:痛苦是什么?真正使你痛苦不已的,不是那事件本身,而是你拒绝接纳、害怕恐惧那个事件发生。脱离痛苦唯一的方式就是从容面对,放下抗拒,接纳痛苦,与痛苦共处。
【佛语禅语第98句】: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经得广,知得多。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可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