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友网年度最好的佛心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三七、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佛语禅语第2句】: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譬如欲修万丈高楼,必先坚筑地基,开通水道。《印光大师文钞增广与丁福保书》
【佛语禅语第3句】:【禅语人生】闻事不喜不惊者,可以当大事。听谤不怒不怨者,可以处烦嚣。遇难不避不畏者,可以担重任。用心不忮不求者,可以举大略。做人不浮不躁者,可以固根本。
【佛语禅语第4句】:对待输赢最好的办法是放下输赢,太看重名声利益,太在乎行动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失败。
【佛语禅语第5句】:改过宜勇,迁善宜速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功可造。我们修行,就是要去习气毛病,去肮脏的思想,现出本有的光明,本来之智慧。
【佛语禅语第6句】:清凉寂静,故名涅槃。。非心意识、心所所行,故名涅槃。《大宝积经》卷二十二,被甲庄严会
【佛语禅语第7句】:要做菩萨,就要发恒常心。菩萨决不把“付出”当成苦事,而是抱持游戏人间的欢喜心去付出。
【佛语禅语第8句】:【禅语人生】心性须要修养,就像生命需要滋润一样;心灵需要修缮,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样。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佛说:死亡,只是此期生命形式的消失,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却离不开轮回不息的六道,离不开炙然火宅般的三界。我信佛信仰佛教,我坚信这世间有因果轮回。
【佛语禅语第10句】:任何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除了必须以务实之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外,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质,不因为事小而懈怠、放弃。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老法师了解情况后,对小沙弥一句教训的话也没有,就张罗着在供品里找出些布料并亲自带着小沙弥去给那农妇赔礼道歉。
【佛语禅语第12句】:【禅心佛语】宽容他人就是解放自己。你在宽容别人的当下,自己也就得到了解放,多轻松自在啊。只有傻瓜才把别人的不是老是背起。
【佛语禅语第13句】:【禅心佛语】你以为你已经历经风雨,其实,在生活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佛语禅语第14句】: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过去现在因果经》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佛法是智慧的实践,闻思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工作中对智慧之学身体力行落到实处才会得实益,做事一定要有结果,做人是注重过程。
【佛语禅语第16句】: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辉煌,都是从苦中来。事业的成就如此,学问的成就如此,修行的成就更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17句】: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人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犹是指踪之极则。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唐)盘山宝积禅师《传灯录》卷七
【佛语禅语第18句】:犹如深渊水,澄清无瑕秽,如是闻法人,清净心乐受。亦如大方石,风所不能动,如是得毁誉,心无有倾动。《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力品
【佛语禅语第19句】:性愚习痴,杀盗淫欺,不信道行,此不自爱也;习善行仁,觉世非常,信死更生,情存三尊,奉戒摄心,信道以笃,守礼以谦,孝顺至诚,此人处世,自爱者也。《中本起经》
【佛语禅语第20句】:【禅语人生】在散播慈爱的时候,你的心必定是快乐的、喜悦的、平静的、柔软的、宽广的。
【佛语禅语第21句】:弘法才是硬道理,救度众生才是硬道理。一切为弘法救度众生服务,一切为弘法度生让路。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第三、四句,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妄心没了,这时候纯善起作用了,跟性德完全一致,吻合。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内心的诱惑是时时存在的,由于我们并没有觉察到它们,以致时常处于困惑之中,甚至被左右摆布。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万法虽存皆因我,性相平等本无二。心欲若动万相生,六道轮回皆因它。四大无体合为相,假名安立方起用。三世诸佛应机生,众生度尽佛亦空。
【佛语禅语第25句】:【禅心佛语】放弃定律:两男追女,用情浅的那个先放弃;两女追男,用情深的那个先放弃。
【佛语禅语第26句】:【禅语人生】心如果松散,则凡事做不成;心如果疏忽,则凡事不能专心;心如果固执,则万事不得真谛。凡事都要在心,拥有责任感是做人最高贵的情操。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十曰知足常乐名不贪,利不贪,贫也安然,富也安然,无欲无求,宁静致远。自我知足是良药,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归宗禅师点点头说:“好。你既然肯相信,你靠过来,我告诉你。”然后归宗禅师把嘴巴贴在灵训禅师的耳朵上,细声地告诉他说:“你就是佛啊。”
【佛语禅语第29句】:人们一直在追求外物带给自己的快乐,却不知真正的快乐就在自己的内心,在自己的生命深处,自性需要自度,取悦自己需要自度。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人生】中道心如同砝码,可以让我们平衡而不致太过生气或贪婪,那是能轻易毁掉一个人的。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心佛语】慈悲不是宗教,而是人生的哲理﹔它并非奢侈品而是和平与人心安定的必需品。也是人类共存必备的条件。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哭非人生,笑非人生,哭笑不得乃人生;生很容易,活很容易,生活不是很容易;平生只为两件事,半为生活半为快乐;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
【佛语禅语第33句】:《佛陀的格言》上面说:“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
【佛语禅语第34句】:【佛心禅语】不与父母争,不与兄妹斗,只愿家庭与睦。做人的道德与为人的品格,是从善待自己的家人一开始做起。
【佛语禅语第35句】:佛说:是心为佛,是心是佛。心境如一,要光有光。给心境一点光,再灰暗的心境也会充满光亮。
【佛语禅语第36句】:解开心锁,禅悦心生,法喜为生,慈悲为子。跏趺而思,吉祥而静,随缘而修,光明而心。
【佛语禅语第37句】:【禅语人生】有点忙碌是个福,免得无聊;受点诽谤也是福,免得骄傲。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活得简单不难,只需懂得为自己而活,为美好而生,为幸福而做。需求越小,自由越多;奢华越少,舒适越多。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人人都有弱点,不能成大事者总是固守自己的弱点,一生都不会发生重大转变。能成大事者总是善于从自己的弱点上开刀,去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力超强的人。
【佛语禅语第40句】:【圣经句子】331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
【佛语禅语第41句】:【禅心佛语】事事在心不在物,心中生物物无心。事事内观不外求,观透内心得解脱。
【佛语禅语第42句】:小善也可渐积为大善。如果心怀善意,言行谨慎、友善、礼貌,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带来一件件好事。好事日益积累,也会从量变到质变,带来数不清的福缘。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出离,并非要我们放弃一切美好的事物。出离,是要摆脱一切束缚,通往生命的自由。
【佛语禅语第44句】:【禅心佛语】俗话说:“心宽体胖。”一个时常都是心宽的人,他(她)每天一定会是满面春风、笑容可鞠的人。苗没有树大,树没有山大,山没有海大,海却没有心大。
【佛语禅语第45句】:【禅语人生】学会观察,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有眼观其变,才能明辩是非。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对于岁数大的人,不识字的,不会诵经,多念念阿弥陀佛就行了,这是我们佛教徒的究竟归宿。
【佛语禅语第47句】:涅槃境界中,无地水火风,无日月星光,无暗亦无明。婆罗门牟尼,以智自觉醒,离色离无色,离乐离苦痛。《即兴自说·婆希经》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对于慈地比丘的错误,大家要搞清原因,耐心劝导,多做思想工作。
【佛语禅语第49句】:【禅心佛语】官廉首要的是不贪,不腐,不昏;民廉首要的是不贿,不媚,不借官光,不趋炎附势。
【佛语禅语第50句】:【圣经句子】461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12:14)
【佛语禅语第51句】:佛法的核心只有两项:平等对待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及破除一切执着的大智慧见。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皆不离此两项原则。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平常、平实、平凡、平持、平静、平定、平息、无所不平,亦无所平之处。
【佛语禅语第53句】:【禅语人生】修行人最主要的,乃是要超越他们自我认定为凡人的概念和局限。
【佛语禅语第54句】:【禅语人生】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
【佛语禅语第55句】:【禅心佛语】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佛语禅语第56句】:蕴体无常,因果展转,生起不绝,而言断灭,不应道理。(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七
【佛语禅语第57句】:女人要有柳枝般的柔软与坚韧,更有花儿般的芬芳与柔媚,这样的女人男人不爱是不可能的。
【佛语禅语第58句】:是法皆空远离,亦不可取。汝等舍离,是涅槃想,莫随于想,莫随非想,莫以想舍想,莫以想观想,若以想舍想者,则为想所缚。《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59句】:生死之间有生就会有死,因为生的那一天就是死的开头;反过来说,死也就是生的起点。
【佛语禅语第60句】:著述须从自己胸中流出,方可光前绝后。(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二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娑婆世间生活的定义就是磨擦、斗争;极乐世界生活的定义就是解脱、自在。
【佛语禅语第62句】:夜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灯光!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里犯难!哪怕有一盏灯,天就不会全黑;只要信心尚存,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你可以向佛菩萨祈请,请他们化现为你的指引,可能是以书的形式显现或者以人的形式显现。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节。
【佛语禅语第65句】:愿一切众生财宝丰足,无所乏少。愿一切众生具足一切安隐快乐。《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66句】:佛说:对一切因缘造作的现象,应该这样来看:都像梦幻泡影一样,并不真实;都像朝露和闪电一样,瞬间生灭。
【佛语禅语第67句】:【圣经句子】285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下)
【佛语禅语第68句】:人生数十年,不免生、老、病、死,除了身躯性命之外,还有永恒不灭的“慧命”。子女若能将父母赐予的血肉之躯,善加利用,造福众生、成就功德,则父母亦能得福报。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平常有这样一句话:人心如面。每个人的面孔长得不一样,是因为每一个人心中的想法不一样。
【佛语禅语第70句】:【经典佛语】“空”是突破、超越、发展、转变的意思,而不是空无的空;不是消灭一个东西,而是不断地超越。
【佛语禅语第71句】:【禅语人生】有个叫铁眼的年轻和尚,发誓要用募捐来的钱筑造一个佛的金身。这件事虽然功德无量,但是困难太大了。然而,铁眼和尚一旦立下了宏愿,就绝不退缩。
【佛语禅语第72句】:我们的心常常不规则地乱跑,任凭别人来诱引我们;恶的念一旦被诱引,任何坏事都做得出来。
【佛语禅语第73句】:【禅语人生】唯有舍去固有的角度来观看事物时,才能以更包容的心,来体贴其他的立场。
【佛语禅语第74句】:两个聪明人商量,就会想出更好的主张,姜黄和硼砂配在一起,就会变出另一种色彩。(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75句】:一切佛兴,皆从信起。一切化佛,从敬心起。《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76句】:【禅心佛语】聪明的人依理智行事;领悟力较差的人凭经验;愚人凭需要;走兽凭本能。
【佛语禅语第77句】:人虽至愚,责己则明。人虽聪明,恕己则昏。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便是圣贤。将心比心,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便是佛心。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两只蜡烛代表双眼及双耳,也就是说要去看或听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而不致被外境给骗了。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世上生生灭不已的因缘有四种:一、无因无缘;二、无因有缘;三、有因无缘;四、有因有缘。
【佛语禅语第80句】: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身心只是指生命现象,而名色法则是指一切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也包括无生命的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等,在范围上比身心要广得多。
【佛语禅语第82句】: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千古贤文-仓廪虚,就是仓库空了;礼义疏,就是缺少礼义】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佛语禅语第84句】:【禅心佛语】公平不是单一的平均分配,也不是残忍的弱肉强食。既能让强壮者分到最多的食物,又不能让弱小者忍饥挨饿,这就是公平。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佛语禅语第86句】:僧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日:“青青河畔草。”日:“磨后如何?”师日:“郁郁园中柳。”——《智海本逸禅师》
【佛语禅语第87句】:等待是一种痛,忘掉也是一种痛,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是一种更折磨人的痛。
【佛语禅语第88句】:人是社会关系的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成就。个体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
【佛语禅语第89句】:【禅语人生】这就是放下烦恼的心性所变现的世界,极乐世界的景致,所以,放不下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啊。
【佛语禅语第90句】:你我相识皆有缘,面带笑容结人缘,布施欢喜种善缘,你对我错相惜缘,顺我逆我消孽缘,生老病死了尘缘,果报好坏皆因缘,慈悲喜舍修佛缘。愿我们心中有佛,与佛结缘。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每一个当下。边走边忘,才能感受到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幸福。烦恼不过夜,健忘才幸福。
【佛语禅语第92句】:行善的果报是幸福与快乐,作恶的果报是忧虑与痛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果报是不可以用来相互交换的。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世间上最成功的将领,不是打败百万敌军,而是调伏自己内在邪见的魔军。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人生难得是逆境的感叹并非是娇情,实在是因为逆境是一个人走向成熟必不可少的经历,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种动力。
【佛语禅语第95句】:【禅语人生】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是我们不能决定的,但内心的方向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以自己内心的清净面对一切世事,所有的宽容与忍耐都会增上我们的智慧与慈悲。
【佛语禅语第96句】:【禅语人生】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心佛语】佛说: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佛语禅语第98句】:【禅语人生】一个人自己做事若太不小心,最好就不要怪别人,埋怨别人。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就事论事,这是用人的原则;通情达理,这是处世的原则;荣辱与共,这是交友的原则;生死无惧,这是做人的原则。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