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号文章年度最好的佛心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为利一切有情故,以佛教法为正因,遍作一切事业成,彼得广多胜妙福。《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十七
【佛语禅语第2句】:禅者认为,人必须经过净化,把虚荣心、过多的欲望、成见、偏见等放下来,这样才可能自由地过现实的生活。——郑石岩
【佛语禅语第3句】:面对生活,我们总需要做一些自己不愿去做的事情,而这样就需要我们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平静地来面对日常的烦恼。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当我们想到自己的苦以及我们是如何经历它们,就应该要了解别人的苦并知道该如何对待他们,意即同病成知己、患难见真情。
【佛语禅语第5句】:见有德人,应赞不赞,见他赞叹不生欢喜,是慢业。《华严经》卷五十八,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6句】:佛法的核心只有两项:平等对待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及破除一切执着的大智慧见。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皆不离此两项原则。
【佛语禅语第7句】:一位名人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快乐。”有些人常常不能平等地看待他人,因而尽干些损人不利已的事。
【佛语禅语第8句】:修行是对你的生活方式的一种优化与提升,你会变得更有慈悲心、更有智慧力、更有奉献精神。
【佛语禅语第9句】:我们一定要用智慧,随时去观照自己的心念,是不是对色身起执着?是不是固执己见?如此慢慢摆脱对自己身心错误的妄执和贪恋,能够超越自我的身心,你就渐渐走上觉悟。
【佛语禅语第10句】:【心灵禅语】人们总是执着于追求那遥远的、朦胧的美丽,而遗弃了生活中那些真实的、触手可及的美丽。
【佛语禅语第11句】:【经典佛语】“慧”的解释是抉择,能够分辨清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这种能力是众生第六意识本来具有的功能,佛教称之为“识”。
【佛语禅语第12句】:如果仅仅因为自己是佛教徒,便片面坚持佛教一定要兴盛,这其实偏离了佛教无我的真精神。如同希望我一家独大,以便获取最大利益一样。
【佛语禅语第13句】:【经典佛语】让爱如同午后阳光温暖每个人的心房。(---学会爱别人)
【佛语禅语第14句】:道德的升华,关键在于“忍”。假如每个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会凡事斤斤计较。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诸法皆因缘,迷者实有,悟者寂。四生六道,惟业现。烦恼业障本来空,苦乐智愚悉为幻。本无三界无菩提,惟有觉性不生灭,空性不坏生万有。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容易生气的人的特征,就是不会体“请你这么做”之类的要求。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靠行善,是不能解决生死问题的。因为着相行善,是生死法故。
【佛语禅语第18句】:人生烦恼时,切记忍耐。处事纷扰处,切记心静。人生失意处,切记看淡。聪明人时时动用心机,智慧人日日月月随缘。聪明人对命运怨天尤人,智慧人对命运守心问心。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恭一样,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善良的性情。
【佛语禅语第20句】:禅悟人生:僧问石头:如何是解脱?石头反问:谁缚汝?僧:如何是净土?石头:谁垢汝?僧:如何是涅槃?石头:谁将生死与汝?
【佛语禅语第21句】:禅是微笑,不是愁眉苦脸。虽然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地方,但是愁眉苦脸也不等于就能解决生死问题。要解决生死问题,还是得从容面对。
【佛语禅语第22句】:【佛语摘抄精选】水流不常满,火盛不久燃,日出须臾没,月满已复缺,尊荣豪贵者,无常复过是。(《罪业报应经》)
【佛语禅语第23句】:人有居家得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者,亦有得阿惟越致菩萨者。《惟日杂难经》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放下惰性。改变生活。跟随你的运气,拥抱改变吧,不要去抗拒它。
【佛语禅语第25句】:【禅语人生】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佛语禅语第26句】:【禅语人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来着手。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老年人的外表掌握在自然的手里;老年人的心却掌握在自己手里。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佛教小故事,一个人有了烦恼,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佛语禅语第29句】:听到批评和指责声,当知“一切音声皆是虚伪”,不必反应过激;批评和指责别人时,也要知道“一切音声皆是虚伪”,别那么理直气壮。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人生】一个人从说谎所得到的全部收获是—当他说真话的时候,别人不相信。
【佛语禅语第31句】:【经典佛语】“道”实际上就隐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思考,去领悟。
【佛语禅语第32句】:四时不暂停,命亦日夜尽,壮年不久住,恐怖死来至。见于死生苦,而生大怖畏,舍世五欲乐,当求于寂灭。《别译杂阿含经》卷八
【佛语禅语第33句】:应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大般若经》卷三,初分学观品
【佛语禅语第34句】:【佛心禅语】做人须知理、知趣、知足。知理,是懂得做人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处事把握分寸,能张弛有度;知足,即不为物欲俘虏,满足以无为有。
【佛语禅语第35句】:浅秋,风,带着思念的呢喃,辗转又一季。细雨,温柔的褪去了夏的狂热。岁月悄悄的流转,有些人,在与不在,都在岁月中留下了华美的荏苒。岁月静好,念起便是温暖。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人体最软的是舌头,最硬的是牙齿,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却相处得很好、很久。为什么?对立中往往存在着统一。祸福、好坏、阴阳、黑白等也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37句】:了心非心,不起妄念,无止之止,止无所止,乃名为止。有止之止,由依妄想,不名为止。(隋)智颧《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三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生活中所有的困难,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想培养你的创造力和毅力,她想把你打造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格。
【佛语禅语第39句】:你要想未来拥有什么样的世界,你不妨现在就生活在未来的心智模式中,当下你就能体悟那种心智模式给你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若没有苦难,我们会骄傲,没有沧桑,我们不会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佛语禅语第41句】: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佛语禅语第42句】: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炼出来的,若逃避现实,离开入与事,便无从产生智慧。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师开示心即是佛,放下即成之理,至圆至妙。并举飞钵禅师神通妙用,不可思议。
【佛语禅语第44句】:【禅心佛语】人类有一项最幼稚可笑的通病,就是做任何事只想自己的需要。不过你该想到,其它的人也正和你一样,他们只关心自己的需要。
【佛语禅语第45句】:【禅语人生】质地越是纯真的铜钟,一经锤击,抒发的心声越是激动人心。
【佛语禅语第46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无有一心一行空过,不向萨婆若者。《胜天王般若经》卷六,平等品
【佛语禅语第47句】:见他瞋恚盛,但能行默忍,彼瞋自然灭,不烦刀杖力。彼此得大利,自利亦利他。《别译杂阿含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48句】:聪明的人是善于取舍的,是适时取舍的,他们清楚幸福需要有辨别的眼光,更需要勇气去放弃,心灵背负太重负担的人是没有办法走得太快的。
【佛语禅语第49句】:平常无所事事,让时间空过,人生就会在懈怠、睡眠中慢慢地堕落,良知良能也就这样睡了一辈子——如此的生命,只能叫做“睡中人”。
【佛语禅语第50句】:佛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颗禅心。
【佛语禅语第51句】:当有人诽谤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沮丧,因为喜欢你的人,仍然赞美你;当有人赞美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骄傲,因为不喜欢你的人,仍然诽谤你。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时常被莫名的情绪反应所束缚之人,就如落雨的湖面般,难以感受到平静安祥之美。
【佛语禅语第53句】:【禅心佛语】挽回人心之道。不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世间种种苦楚。无非种下恶因。如果昧尽良心。丧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妄作妄为。
【佛语禅语第54句】:【佛语摘抄精选】僧问:“如何是无异的事?”师日:“千差万别。”僧再问,师日:“止!止!不需说,且会取千差万别。”(《五灯会元》卷十)
【佛语禅语第55句】:【禅语人生】修行不能离群索居、闭门造车,而应该将自己的修行与救度众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与一切众生同忧同乐。
【佛语禅语第56句】:【禅心佛语】夹山禅师与弟子这段对话,对现代人大有启示:耕耘比收获重要,过程比目的重要,事实的体验比虚有的假象重要,内心的平安比虚妄的名相重要。
【佛语禅语第57句】:【禅语人生】只不过为了储存足够的爱、足够的温柔和狡滑,以防万一醒来就遇见你;我只不过为了储存足够的骄傲、足够的孤独和冷漠,以防万一醒来你已离去。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光是发一个愿要救众生,那是不够的,还得有那个能力,没有能力只有悲心,是不够的。
【佛语禅语第59句】:【禅语人生】知道喜欢,知道不喜欢,知道无聊,知道烦扰,不管你心里在想什么:都要知道并且看见它。
【佛语禅语第60句】: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有了高贵和平庸之分。
【佛语禅语第61句】:【佛心禅语】东阳鞠了一躬,返回寝室后,专心致志地用心参究这个公案。一阵轻妙的音乐从窗口飘入。“啊,有了,”他叫道,“我会了。”
【佛语禅语第62句】:若畏未来世,则名有智眼,若与此相违,是为大愚痴。《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六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从给孤独长者的这番述说中,我们便很清楚地看出长者为弘扬佛法的用心所在。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人心都是善的,哪怕是再十恶不赦的人,也有一颗从善的心。
【佛语禅语第65句】:【佛心禅语】悟而不度,众生就在那里,或父或母,于你恩重如山,不孝不敬。
【佛语禅语第66句】:其实不少人在肌体过劳死之前,灵魂就已经枯萎了。我在追问,我们为什么要被追赶,我们这样不顾一切地奔跑是否值得?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所以,从现在起,就让我们倒空杯子里的水,一起来体会禅的无上智慧吧。
【佛语禅语第68句】:【佛心禅语】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自己!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六度:体谅是友情中的清风一缕,温柔是关切中的小雨一滴。宽容是一种真诚和信任,微笑是一种给予和馈赠。
【佛语禅语第70句】:一个人的惯性就是一个人的特质所在,也即障碍所在。顺则凡,逆则仙,顺着习气走的就是凡夫,凡夫皆有定数。能逆而行之的才是佛,佛是已觉悟的人,命由自己决定。
【佛语禅语第71句】:心光:在黑暗长夜中盲目摸索,会使人心恐慌、迷乱不安;若能点燃一支烛火,就可照亮四周,开启光明。
【佛语禅语第72句】:从付出中收获心灵的富足生活中占有再多的金钱、名誉、权力,也不能换来幸福。
【佛语禅语第73句】:爱在人心中常觉得奇缺,常觉得饥渴难饱足,像饿鬼一样。沉迷在爱欲中,将永远没办法满足。
【佛语禅语第74句】:【佛心禅语】不圆满是自己有烦恼,不清净是自己有业障。心有慈悲,没有看不起的人;心有智慧,没有看不惯的事。一切随缘,缘生缘灭,寒来暑往,真心不变。——延参法师
【佛语禅语第75句】:了达身、语、心、业自性皆无所得,由是得与真言行相自性相应,非智所觉,非心所现。《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76句】:【(四不可尽)莫忘记】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佛语禅语第77句】:枯木逢春,缘于滴水之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世事如此,只要用心付出,定会有奇迹出现。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迷,就是失去方向。如果能在迷惑处豁然开朗,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静心破迷而不慌乱,就是智慧。
【佛语禅语第79句】:在调和别人的矛盾时,直接规劝往往扑不灭双方的怒火,而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则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这样不驳对方的面子而利害自明。
【佛语禅语第80句】:【禅心佛语】生活中快乐的感觉和快乐的境遇,是无常的、不永恒的、迟早要改变的。它改变的时候,就产生了痛苦、苦恼、不乐;这种变迁都包括在变易的苦中。
【佛语禅语第81句】: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禅是思维,亦即定慧,禅之与定,是一非二。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佛语禅语第83句】:【人生箴言】【佛语禅语第1句】: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被坏人打倒了,而是被善良无知的人伤害了。
【佛语禅语第84句】:【禅心佛语】计较的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的太久便成了一种痛苦。过多的在乎会减少人生的乐趣,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释然。
【佛语禅语第85句】:练得身形似鹤形,千珠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
【佛语禅语第86句】:【禅语人生】我们一辈子为这些所谓的“享受”拼命,以至于等拥有以后,才发现一点儿也不快乐,一点儿也不享受。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佛语禅语第88句】:【佛心禅语】爱一个女人,只要她用心执着,就占有她,然后把自己都给她,好好疼她爱她。
【佛语禅语第89句】:有些人最初修学时,非常热衷也很认真,但时日稍久就逐渐松懈了。所谓:第一年学佛,佛在眼前;第二年学佛,佛在半天;第三年学佛,佛已不见。实应深自警惕。
【佛语禅语第90句】:放弃那些该放弃的,珍惜那些该珍惜的,适当放慢你执着的步履,不要让人生太圆满。给大脑一点空间,给自己一点时间,给他人一些自由,随缘顺势过生活才叫真圆满。
【佛语禅语第91句】:【佛家禅语】不耗费资源,不毁坏环境,只愿拯救地球。度的贪婪与无限的欲望,是毁灭地球与导致自然灾害的恶因。
【佛语禅语第92句】:【圣经句子】438“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
【佛语禅语第93句】:以应萨婆若心,内外所有布施,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无所得故,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檀那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五,问乘品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凡事有得必有失,就看你如何看待。
【佛语禅语第95句】:大多数人经常不喜欢面对生活真相。他们宁可用甜言蜜语的美梦和想象,使自己栖息在错谬的安全感里。——《法露缘》杂志
【佛语禅语第96句】:【禅语人生】夜离殇、花断未池央,庭楼雨前雾茫茫,玉脂泪三行淡墨笑、花枯离别唱,抚琴舞弄身姿凉,醉洒泪颜妆。
【佛语禅语第97句】:【禅语人生】遗忘那些尘世的云烟,抖落那些人间的恩怨,好山好水好人生,把山水做知音,人间哪里还有烦恼。
【佛语禅语第98句】:【贫而无怨,难】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孔子认为:富贵而不骄傲容易,但是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
【佛语禅语第99句】:众生与佛性,本来共同。以水况冰,体何有异?冰由质碍,喻众生之系缚;水性灵通,等佛性之圆净。——《楞伽师资记》原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