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文案修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佛门不是保险公司,只知道一味的求佛菩萨保佑,但是自己的言行却违背因果怎能会有好报呢。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人只要存有执着,有分别,就会生出许多的障碍和冲突,就不自在。因此只有破除执着,消泯分别,返归本心,顺遂自然,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交友要先淡后浓,先疏后亲;6.清贫之交能长久,利益之交必两伤。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第三,舍利弗在教化众生方面,可以说做到了善巧方便,能够“善能教化,示教照喜”,即不仅可以教化,而且善于教化众生,这是“善于说法”的表现。
【佛语禅语第5句】:【佛心禅语】不是的,真正需要停下来的是你那个总是制造痛苦假象的妄心。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念心,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是修心。
【佛语禅语第7句】:【佛心禅语】不懂道何以修德。无行为何以完善思想。无思想何以指导行为。无行为何以实现愿景。
【佛语禅语第8句】:【圣经句子】311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
【佛语禅语第9句】:不自弃则志刚,不自暴则气柔。志刚则本立道生,气柔则深造自得。志刚可上求佛道,气柔可下化众生。志刚可荷负众生,气柔可承事诸佛。——《法语二》
【佛语禅语第10句】:凡欲出离生死,先须知苦,苦若不知,不免认苦为乐。即认苦为乐矣,则终莫返,一迷永迷,出离何期?——《紫柏尊者全集》
【佛语禅语第11句】:【圣经句子】62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伶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诗51:1)
【佛语禅语第12句】:在一些人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总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更别提去帮那些曾经非议自己的人。
【佛语禅语第13句】: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14句】:【禅心佛语】往事悠然一笑间,不必空忧。我们一路走来,只是为了告别往事,走入下一段风景。倘若让忧伤填补了生命的空白,就真的是亵渎了生命。
【佛语禅语第15句】:【圣经句子】503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启21:3)
【佛语禅语第16句】:【佛心禅语】※你最执着的东西对你的伤害最大。你对哪件事、哪个人、哪句话执着心最强,它对你的伤害就最大,人就是这么被伤害的。
【佛语禅语第17句】: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功德无量”。
【佛语禅语第18句】:【禅心佛语】各因缘中,得成就圣果,与堕恶道受苦,均皆是由我们的“心”所造成的。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心禅语】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的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
【佛语禅语第20句】:【禅语人生】有时候,我们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去说该说的话,去做该做的事。
【佛语禅语第21句】:佛说:善事和恶事,都由心造作。祸福都由人自己的善恶而决定,报应如影子追着形体、声音随着响动一样。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人类有一项最幼稚可笑的通病,就是做任何事只想自己的需要。不过你该想到,其它的人也正和你一样,他们只关心自己的需要。
【佛语禅语第23句】:【禅语人生】因为都是因缘生的,都是因缘灭的,没有一样东西是我们的。
【佛语禅语第24句】:【佛心禅语】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为你剃度吧。”
【佛语禅语第25句】:【禅心佛语】生命短暂,见面是缘。快乐来自内心,非从他得。莫负重载闲人幸福。
【佛语禅语第26句】:【佛心禅语】——以佛陀的无比智慧也仍然要坚持长久的禅修练习,防止定力不进则退,我们这些凡人又有什么资格自以为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而修行呢?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如果你敢于承担,无论是妄想或不妄想,这颗心一定是跟佛一样的。
【佛语禅语第28句】:为欲成熟一众生故,修一切刹极微尘数波罗蜜门,成就圆满如来一力。如是次第,为一切众生成就如来一切智力,心无疲厌。“四十华严”卷四
【佛语禅语第29句】:【禅语人生】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
【佛语禅语第30句】:每个人都是道场,每个人生都是一部经藏;为人群付出,就会增长智慧。
【佛语禅语第31句】:痛苦永远由内而生人生虽苦,却也充满乐,如何看待它们,从哪个角度看待,是可以选择的。
【佛语禅语第32句】:【禅语人生】修行人,不能自己毁灭自己。尽管善业寥寥无几,恶业如数家珍;终日活在恶报之中,仍不能纵容自己。人身犹如如意宝,不可荒废。
【佛语禅语第33句】: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而贱诗书;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得家业而忘勤俭。
【佛语禅语第34句】:【禅心佛语】六七、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青白在人间。
【佛语禅语第36句】: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谦卑何曾致祸,忍默没个招灾,厚积深藏是远器,轻发小逞乃凡才。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生活里谁伤害了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能够尽快化解自己的愤怒。或者原谅,或者忘记,或者沉默。心本自静,何需外求。修行在心,不贪不嗔。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受人批评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受到不合理的批评更加如此。有的人愤怒,有的人哀怨消沉,而有的人则变得理性而积极。
【佛语禅语第39句】:【佛语禅话】预防心灵灾难,需要教育,培养出耐磨、抗压的健康心灵。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倘若你施舍给他人的,是个生命永恒向上发展的智慧,这才有根本性救助的意义。
【佛语禅语第41句】:有的人面对挫折,怨天尤人,自暴自弃,陷入苦恼的沼泽,而无法自拔。其实最要紧的事情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善待自己。
【佛语禅语第42句】:不要把你的快乐寄托在他人身上,不要把你的幸福倾注在物质上。世间万物,悲欢离合总无情,缘起缘灭终归空。只有找到你自己幸福的源泉,才能获得真正快乐。
【佛语禅语第43句】:尽人事、听天命,不要把“难”放在心里。人要克服难,不要被难克服了。
【佛语禅语第44句】:【禅心佛语】很多时候,不经意知道一些事后,表面装得无所谓,用微笑去掩饰,其实心里比什么都疼。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来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佛语禅语第46句】:关怀生命并不仅仅指关怀人类自身,而是关怀世间一切具有生命的生物,甚至蝼蚁、草根,都是慈悲的对象。
【佛语禅语第47句】:有二种不可得:一者得不可得,二者不得不可得。得不可得者,堕于断灭;若不得不可得者,是为慧方便,不堕断灭。(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二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生活的意义在于鼓励自己去友好的探索,拓宽自己的心地,让那些陌生成为友好,让那些隔阂成为善意,听取一句忠告,携将一颗高低心,怎换岁月一场平。
【佛语禅语第49句】: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圆觉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50句】:【禅语人生】惜缘是指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要珍惜,惜福是指我们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要晓得珍惜。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佛眼看世界,一切众生都是佛,不管茅草香花,都是清净佛身的显现。山河大地处处都是美妙的道场。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放下不是一个行为,是一种心态。远离境界不是真正的放下,当面对境界时内心仍旧平静,才是真正的放下。
【佛语禅语第53句】:佛言:若有菩萨以胜意乐,能于我所起于父想,彼人当得入如来数,如我无异。《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
【佛语禅语第54句】:【佛心禅语】要了生死就要断生死的根,要断生死的根一定要见到生死的根是什么才能从根斩断。这个生死的根就是爱,所以古人说:“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
【佛语禅语第55句】:说着莲邦两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彻悟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56句】:【禅心佛语】沟通心灵和仪表,融合人类与自然,这是美。以真善美的品味做人,其乐无穷。
【佛语禅语第57句】:【禅心佛语】身在何方?心亦在身,身心相联,即是有为。身心合一,不离不异,即是有相。
【佛语禅语第58句】:如果习性未除,在不自觉中,还有无明的过犯,更应以“不迁怒、不贰过”,时时警惕反省。
【佛语禅语第59句】: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毁戒劝令住戒,父母悭贪劝令住舍。《大宝积经》卷一,三律仪会
【佛语禅语第60句】:【圣经句子】26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得1:16)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决定你幸福或不幸福的,不在于你有什么,或你是谁,或你在什么地方,或你正在做什么,而是你怎么想。
【佛语禅语第62句】:好人总是被自己的好呵护着,坏人总是被自己的坏伤害着,小人总是被自己的小禁锢着,愚人总是被自己的愚戏弄着,谁说人间没有报应?报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佛语禅语第63句】:【佛心禅语】昨天是张兑过现的支票,明天是个不可预知的未来,而现在呢?现在只是不实在的一种观念。
【佛语禅语第64句】:佛家弃绝私情,远离红尘,但佛家的宗旨是“普度众生”,因此对俗世生活仍然关心,对于男女之爱,佛经上也颇多妙论。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徒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铁狗吠石牛,幻人看月色。
【佛语禅语第66句】:【禅语人生】像写在砂上的字似的人—虽常常生气其怒气像写在砂上的字很快就会消失。
【佛语禅语第67句】:【禅语人生】有自尊心而无自信心的人,等于一座房屋有栋无梁,它的维系力必然很脆弱。
【佛语禅语第68句】:带着微笑的面孔最美,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爱的表现。最漂亮、最有气质的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佛语禅语第69句】:【圣经句子】297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幺?(罗6:3)
【佛语禅语第70句】:【禅语人生】我们每天都要保持喜悦的心情,欢喜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欢喜地面对每一分钟。有了喜悦,生活中的牢骚就会烟消云散,一切妄想执著、人我是非都会一笑了之。
【佛语禅语第71句】:【圣经句子】192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太9:37-38)
【佛语禅语第72句】:原夫真参实悟者,先须叩己,发辉本有之灵明;后必遇人,究彻向上之巴鼻。(明)慧经《寿昌无明和尚文案》卷四
【佛语禅语第73句】:偈云: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任何事物,都像草木生长一样,有繁茂时,有枯萎时,如果想荣怕枯,就会患得患失,乱了方寸;如果任荣任枯、得失随缘,自然身心安泰。
【佛语禅语第74句】:【禅心佛语】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藏。生活常有大情趣,是日子过得很简单;生命常得大愉悦,是心灵纯净不复杂。
【佛语禅语第75句】:平时所学的真理正法,必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要学以致用。若只是了解文字上的理论,却无法身体力行,那是得理而不会道,知理却不懂事,不能得到真正的法喜。
【佛语禅语第76句】:【禅心佛语】什么叫做佛,就是觉者,智者,通俗的讲就是觉悟了的人就叫佛。
【佛语禅语第77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有的人谋划能力超强,却缺乏执行力;有的人执行力很好,却不善于谋划。如果上述两种人能够通力合作,就可扬长避短,做成大事。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若你不肯放弃永远,终有一天,时间会告诉你,一念执着那么多余。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如木工调直木,弓师矫正箭直,造沟者疏导水,贤人调御人心。
【佛语禅语第80句】: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佛语禅语第81句】:若佛出世若佛不出,性相常住,是名法界,亦日如如。《胜天王般若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82句】: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83句】:世间言语、文字或名位,缤纷迷离,姿影绰约——因其多彩多变,故不真实。
【佛语禅语第84句】:有人请教倓虚大师:“您学佛几十年,不知道您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是什么?”他说:“我只有六个字的体会:看破,放下,自在。”——净慧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去拥有正念就是去了解你自己,去了解你心灵的状况和你的生命。
【佛语禅语第86句】:清扬淡雅之间必沁透着一片悠然禅意,何不念一段经文,为生命注入一股灵性之活水,为自己洗涤那片自在无忧的清凉地。
【佛语禅语第87句】:【禅语人生】修行佛道的人,心地一定要柔和,要注意无争、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佛语禅语第88句】: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逆境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为我们服务,拿住刀刃则会割破手。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而言,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
【佛语禅语第90句】:【禅心佛语】成功的路上:许多人一败涂地的失败就在于:过于孤注一掷于遥远处的一颗大钻石,而错过了自己脚尖下那些俯首可得的一颗颗小钻石。
【佛语禅语第91句】:凡有奢求,必得烦恼,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分。——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92句】:【禅语人生】因缘空,空是因缘有,因缘有是假法,因缘就表现有,所以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所以说,禅就是我们眼前的一念心。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一切的法就是万事万物。
【佛语禅语第94句】:谓无作者义、有因义、离有情义、依他起义、无作用义、无常义、有刹那义、因果相似摄受义、因果差别义、因果决定义,是缘起义。《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卷三
【佛语禅语第95句】:【禅心佛语】超越死亡三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一件庄严佛事。
【佛语禅语第96句】:一切事业的成功,端赖人和的沟通;沟通人和的要点,必须彼此的互重。(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佛语禅语第97句】:【禅语人生】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另心空荡荡,无一尘可染;这是我们世间最大的财富,念佛的人若不能见到这样,也是悲哀。
【佛语禅语第98句】:【佛心禅语】作为一个修行人,身口意里面的意很重要。磕头、念经、持咒是修行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内心没有生起烦恼,每个念头都不是恶,这才是修行真正重要的意义。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具备佛教各宗派大智慧的法师、居士大德与广大学者,需要肩负起辟谣的职责。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45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