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心灵禅语文案大全【507】
【佛语禅语第1句】:诱惑是人生路上的蝴蝶,很多人都被它美丽的翅膀迷住了双眼,从而误人歧途,忘记了自己的路。所以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年代,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能丧失了原则和立场,更不能让欲望无限制地膨胀。
【佛语禅语第2句】: 有一些人我们不喜欢,却无法不与之相处;有些事我们很反 感,却不得不认真去做。世界很广袤,但极少有你独处的地方;事情 千万件,但极少能够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扩展自己的心,让所 有不能包容的都全部包容,再将心的领地一分为二,一半留给快乐, 一半留给自己在不快乐中寻找快乐。
【佛语禅语第3句】: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这是一个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努力做到的。一个人只有心存善念,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佛语禅语第4句】:修行首先要战胜自己心胸狭窄的关卡、畏首畏尾的关卡。战胜自我,把自我的下劣心、分别心、贪图安逸享受的心能够战胜得了,修行就一定会一往直前。
【佛语禅语第5句】:当今世界比过去更苦难!看人心就能看出世界的灾难,这是天人感应!当下流行什么风靡什么就昭示预言着什么,如“老鼠爱大米”
【佛语禅语第6句】: 凡人有欲望很正常,用什么方式实现欲望也很正常。不要强 烈地对抗它,因为修炼的功力不到,强烈地对抗反而会产生不良的结 果,不如顺着它,在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实现欲望。在 上述前提下顺着它,实现它反而有助于灵魂的修炼。
【佛语禅语第7句】:在忙碌中找到成就感,忙出价值,粉壁朱门事甚繁,高墙大户内如山:莫言山林无休士,人若无心处处闲。——唐·龙矛
【佛语禅语第8句】:佛言: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正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9句】: 其实,纵观古今,那些经得住历史沉淀,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和事,更多秉 持的是一种低调的处世原则。
【佛语禅语第10句】: 自我要求的程度不一样,对缺点的认知会有差异,要求越 高,缺点越多。你自认为的缺点,对他人来说可能是优点,对这个世 界来说也可能是优点。譬如鹤颈之长算不算缺点?凫颈之短算不算缺 点?如此类推,不胜枚举,答案或许迥然不同。
【佛语禅语第11句】:不要把能说话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造口业;也不要把能行动的身体,用在吃喝玩乐、耽恋物欲。
【佛语禅语第12句】:【天天禅语】快乐,你希望得到,我希望得到,他、她、它也希望得到;痛苦,你不愿承受,我不愿承受,他、她、它也不愿承受。这就是所谓一切众一生等的道理。如果我们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的话,就再也不会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了。
【佛语禅语第13句】:心如镜。虽外在景物不断转变,镜面却不会转动,此E口境转而心不转。心随镜转,动转不息,则人我是非皆成昏扰,不能自己。
【佛语禅语第14句】: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15句】:分秒不空过,步步踏实过;善念不间断,好事日日做;妙法时时用,法喜多分享。
【佛语禅语第16句】:【禅语悟道】佛陀曾说过:“我接受凡世人与我争论,我不与凡世人争论。”这两句里充分呈现了佛陀的大爱和我们凡世人的愚昧无知。佛陀就像慈母,我们凡世人就像得自闭症的小孩。慈母包容患白闭症孩子的缺陷,却从不会给予孩子任何埋怨。209
【佛语禅语第17句】:我们凡夫只怕遭受痛苦,而不怕造恶业,其结果不但尚未远离痛苦,反而破坏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圣者只怕造恶业,而不怕受痛苦,其结果不但尚未遭遇痛苦,反而成办了自利利他的伟大事业。凡夫由于取舍颠倒,其结果适得其反:圣者由于取舍如法,其结果如愿以偿。
【佛语禅语第18句】: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以为自己不得了,而事实上,换一个角度去看自 己,我们与别人其实差不了多少,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功,或许只是运气稍好 罢了。所以,无论取得什么成绩,我们都没有理由骄傲自满。
【佛语禅语第19句】: 生命的获得,是一种偶然的因缘聚会,由不得自己;生活的 好坏,却在于一个人内心的取合,全凭自己做主。
【佛语禅语第20句】:【天天禅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与快乐,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诚恳地愿意去播撒幸福与快乐的种子——断恶行善。所以多数人越找求幸福与快乐,越会适得其反。这就是生死永无止息的原因,更是痛苦无穷无尽的理由。
【佛语禅语第21句】:平静的湖水,投入一颗石子,便有生动的涟漪;蔚蓝的天空,飞行着一行大雁,便有深邃的意境;沉闷的生活,因为有一段插曲,才会有了情趣;平淡的人生,因为一点波折才会有了活力;恋爱时加一些嗔怨,爱情反而更加亲密;交友时生点误会,友谊反而更显可贵。
【佛语禅语第22句】:与世为善,随处结祥云,这也是我们作为人类要学会遵循的一个处事原则。以己心换彼心,以己爱博彼爱,他人他物所不能承受的,必定也是自己所不愿的。天地万物因果循环,花开花落相处是缘,往来皆客聚散随缘,一盏清茶心结千年。
【佛语禅语第23句】:言语只是一种假象,对他人的话不必反应过激怎样面对批评和指责的声音?佛日:一切音声皆为虚伪。一《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佛语禅语第24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灭诸戏论,修习空行,作是思惟:所观境界皆悉空无,能观之心亦复如是,无能、所观二种之异,诸法一相,所谓无相。如是思惟,遣内外相,不见身,不见心,不见法,次第相续修奢摩他、毗婆舍那,毗婆舍那如实见法,奢摩他者一心不乱。《胜天王般若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25句】:【东西与良心】 失去了东西,人们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着急。
【佛语禅语第26句】: 现在的社会愈来愈发达,物质生活也渐渐奢侈浮华,但是,很多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这是为什么呢?是精神生活的缺失抑或是受锢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于是很多人试图通过修行和学禅来明白这些问题。
【佛语禅语第27句】:即使听闻佛法,若不能认识烦恼,就不是听闻的智慧,而是听闻的妄想;即使思维佛法,若还未降伏烦恼,就不是思维的智慧,而是思维的分别;即使禅修佛法,若没有根除烦恼,就不是禅修的智慧,而是禅修的执著。正如噶举祖师冈波巴大师所说:“若不如法而行,仍是种下因法反而堕落恶道的因,实在无益。’
【佛语禅语第28句】:平常心是一种顺其自然、没有分别矫饰,不加强求的心态,是超越染净对待自然生活、清净自性心的一种全然显现。就如云在天空,水在瓶中,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也就达到一种做人的境界了。
【佛语禅语第29句】:用对方法,再难办的事、再难缠的人也可从容应对如何对待难缠的人?佛日:以布施摄贫穷,以敬戒摄无礼,以忍辱摄强暴,以精进摄懈怠,以一心摄乱意,以智慧摄恶智,以悔过度八难,以大乘乐遍行,以种德本济无德者,以合聚度人民。是为十德。一《佛说维摩诘经》
【佛语禅语第30句】:乐观之于人生,是浮荡在地平线那袅袅升起的热望与希冀,是寻得一份旷达与美好的铺垫与勇气。在乐观中撷取一份坦然,你的面前就会盎然多彩;若在悲观中摘下一片沉郁的叶子,只能瓦解你积蓄的力量。
【佛语禅语第31句】:世人每天都在忙碌、不安和烦恼中度过,一个烦恼过去下一个烦恼又来,愁工作、愁财富、愁子女,甚至有时候顾影自怜……总之,各种各样的烦恼层出不穷,永不停息。
【佛语禅语第32句】:心境清凉,忙碌便是欢喜,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工作中的忙碌便为欢喜。
【佛语禅语第33句】:出家者有出家者之家务事业也,即所谓“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也”。在家人有在家人之家务事业,即仕农工商,各操其一,赡身、养家、利国、益群之业也。否则,即为世之负债人,更何能成就佛法中超世之志业哉!(民国)太虚《学佛者应知行之要事》
【佛语禅语第34句】: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
【佛语禅语第35句】:舍得的人最富有;放下的人最轻松;感恩的人最幸福;修行的人最可敬;持戒的人最解脱;忍辱的人最端正;禅定的人最不乱;精进的人最迅速;皈依的人最不迷;行善的人最可爱;奉献的人最美丽;慈悲的人最有力;智慧的人最灵光;虔诚的人最灵感;念佛的人最顺利;念经的人最明理。阿弥陀佛。
【佛语禅语第36句】: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观照般若;若不通观照般若,必不能契会实相般若。(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一
【佛语禅语第37句】:云水禅心,雾霭焚香,梵音鸣唱,难度的三千红尘业果,天地间佛祖以撵花的姿势为世人普渡众生,便虔诚的告诫,放下执念便是修行,可叹,可叹,情难圆矣。
【佛语禅语第38句】: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但也必须懂得谦虚和礼让。因为每个人在世间,绝对无法一手撑天。
【佛语禅语第39句】:做人固然不应将自我看得太重,但也不要自轻已灵。即使自己只是一根小螺丝钉,也要注意有没有锁上、锁紧,以便充分发挥功能。
【佛语禅语第40句】:时间,是距离,是宽恕,让一些东西更清晰,让一些感情更明白,让一切都趋于平静。打开一扇心窗,拥有一份温而不沸的情怀,拥有一颗淡然的心,懂得接受生命中的遗憾,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感动,让心溢满宁静与阳光,一种幸福的感觉,即使不完美,也是最美!
【佛语禅语第41句】:【禅修问答】问:禅师,命运是注定的吗?可以改变吗?答:对于一个普通人,命运可说是注定的;但佛教说命运可以改变;想改变必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及行为,比如只为自己打算,改考虑别人感受;小心眼,改大气;挑剔,改宽容;嫉妒,改赞美;话多,改话少;急躁,改缓与;不能忍耐,改安忍;常保持微笑。
【佛语禅语第42句】: 忏悔能洁净我们的灵魂,忏悔中,我们能认识并改正已犯下的过错, 在此基础上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并且不断地改进并完善自身。
【佛语禅语第43句】:人必须把心中的贡高和我相放下,才可能发展出宽容、忍辱和尊重别人的谦和,从而发展圆融的人际关系。——郑石岩
【佛语禅语第44句】: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肯从小事做起。因为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只是一味地盯着大钱,就很难发现和把握生活中的机会——小钱都抓不住,怎么能抓住大钱呢?
【佛语禅语第45句】: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好人而不追求精神解脱的人生,就好比一个人只为拥有肥沃的土壤感到满足,而不寻找种子,不努力耕种,也就不会获得果实一般,不究竟、不圆满。004
【佛语禅语第46句】: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下身心见乾坤。——《净宗要义》
【佛语禅语第47句】: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六波罗蜜多。《大般若经》卷四十九,大乘铠品
【佛语禅语第48句】:‘无论喜怒哀乐,还是悲欢离合,长长短短的因缘际会之后,一切皆空。诸法都是空相,飘然而过不着痕迹。常人将出家修佛称作遁入空门,四大皆空,如去如来,无遮无碍,是为空。
【佛语禅语第49句】:什么是布施?佛日:若得大财劝于己身,及愍众生救助惠之,是日布施。一《贤劫经》
【佛语禅语第50句】: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我当于彼地狱、畜生、阎罗王等险难之处,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51句】:执着就像一条绳索;贪念就像一条锁链。将来即使舍了这个身体,来生 还是会被这条链子锁在这分最烦恼的业障里。所以,我们要经常自我训练, 洗除染着的习气,锻炼出自我超越的定心。人若不好好地控制心念,一旦执 着心深植了,则习气不只在今生,还要带到来生去啊!
【佛语禅语第52句】:云何真言教法?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大日经》卷一,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
【佛语禅语第53句】: 宽容可以让人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使人愿意团结在你的周 围;宽容是一缕阳光,化解干戈冲突、仇恨斗争;宽容是一种品德,以宽 厚仁爱之心待人,会获得别人的宽容、信任、爱戴和帮助;宽容是一根灵 验的魔术棒,它可以改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
【佛语禅语第54句】:观照时间的本质:时间即财富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而且属于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佛语禅语第55句】:许多事情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许多人遇到要后悔,错过了更后悔;许多话说出来后悔,说不出来也会后悔……人的遗憾与后悔心理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无法挽回,昨日的阳光再美,也无法移入今日的画册中。
【佛语禅语第56句】:能将山河大地、太虚里的任何境界都包容于心,而心却不被境所转,此即出世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57句】:人们总在年轻时卖命赚钱,又在有钱后花钱买命。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一系列身体与精神问题,其实是日积月累的赚钱过程所导致的:很多疾病是花再多钱也治不好的,可见钱财并不是万能的。心才是万能,“诸法唯心造,万物唯识现”。快乐从内心找找,由内而外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58句】:我们心灵拥有智慧的理性与慈悲的感性,它本来自由自在,没有任何枷锁,一些俗世的烦恼与伤悲只是偷偷的跑入我们心田,偷取我们的平静与喜悦;当我们能清醒觉照到本来澄净的心灵,就能看清忧伤本质,不被虚妄所迷惑,以禅观的力量清洗伤悲,放松身心,让光明智慧的心灵远离苦痛,拥有幸福的宁静与喜乐。
【佛语禅语第59句】:大凡男子家立心作事,先要究明源本。源若不清,流必昏;本若不固,枝必枯。——《紫柏尊者全集》
【佛语禅语第60句】: 在一些无油无盐的场合,我嘴上和人说话,心总是无法遏制 地瞌睡。生活在人群中,这样的场合总是难以回避,你要是一味地回 避就会被打人另类,另类的日子并不好过。其实我不想做另类,最后 还是做了另类,因为我瞌睡的时候,嘴里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蹦出没来 由的疯话,既惊了别人,也吓了自己。
【佛语禅语第61句】: 有个老板告诉行者,他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习惯预设一个 自己能够承受的最坏结果。理由是:一、决定一旦做出可以放手放胆 去干,绝不会畏首畏尾;二、可以激发创新思维,不拒绝任何新的尝 试;三、输赢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四、即使不成 功,也不会失败到连一生都赔进去。
【佛语禅语第62句】:生活中,当我们有些东西拿不准,分不清时,最客观的办法就是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心,不管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力所能及地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要不了多长时间,事物都会由阴转阳,呈现本来面目,花开见佛!这是事物的本质规律。
【佛语禅语第63句】:一些夜的孤寂,在字墨里瘦尽一夜灯花。耳畔禅音袅袅,我水袖轻舞,舞尽一世芳华。暗香旖旎的时光,有心动,有等待,有守候。一切在岁月深处绮绻成蝶,轻舞着红尘的欢歌。晨钟暮鼓,我跋山涉水,不为那陌上桃花盛开,只想赴一场那相约已久的花期。
【佛语禅语第64句】:人活一世,遇到挫折,不是最大的烦恼;遇到不幸,不是最大的痛苦,最大的烦恼是,内心被各种正确的或错误的观念纠结着、堵塞着,难以排解;最大的痛苦是,内心被各种恐惧和担忧扭曲着、压抑着,难以解脱,如果你能自然本真地活着,坦然面对一切,那些为心所造的烦恼和痛苦就不存在了!
【佛语禅语第65句】:乐欲成就无相三昧,当如是思惟:想从何生?为自身耶?自心意耶?若从身生,身如草木瓦石,自性如是,离于造作,无所识知,因业所生,应当等观,同于外事。……复次秘密主,心无自性,离一切想故,当思惟性空。秘密主,心于三时求不可得,以过三世故,如是自性,远离诸相。《大日经》卷六,说无相三昧品
【佛语禅语第66句】:身体没有食物,可存活几十天;没有水,可以存活几天;没有空气,只能活几分钟。越看似空洞无物的,对我们的生命越是重要。心灵没有佛号,一分一秒也没法活。路不平。不是路不平,是你选择了上山。
【佛语禅语第67句】:【知识源泉】 产生灵感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新奇事物的不懈 追求。
【佛语禅语第68句】:学会宽容,便因知道人生残缺的本质而豁达,它会令你体谅人性弱点,走出生命固有的盲区,由此你将成为生活的智者。
【佛语禅语第69句】:无始轮回以来,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积淀r根深蒂同的相续习气,是我们不断陷入烦恼痛苦的生命之流的恶因,也成为了我们获得解脱的阻碍。若我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缺乏佛法这味甘露妙药,那我们可能是误入歧途,充满迷惑的。就像盲人独自走在空旷的荒野中一样,只会迷失方向。
【佛语禅语第70句】:抱怨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要抱怨的事情,而似乎每个人都理直气壮,却忽略了幸福源自珍惜,生活不是攀比。当这些牢骚与抱怨化作心灵天窗上厚厚的尘埃时,灿烂的阳光又怎能照进心田?
【佛语禅语第71句】:不要把忧愁传染给别人,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72句】:真爱博大、深邃、包容,如果能用生命的力量去守候自己的爱,情不死,爱就能永存。
【佛语禅语第73句】: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佛说八大人觉经》
【佛语禅语第74句】: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与禅的风采。
【佛语禅语第75句】:随处可见的落叶,燃尽了或喜或悲、或烦恼或惬意的日子,落下了纷纷扰扰的凡尘,只留下生命的余韵,让生命有了禅意。
【佛语禅语第76句】:不要快乐要喜悦!快乐是由外在的事物引发的,它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使我们快乐的事物,所以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且随时都会消失的;而喜悦则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的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一种甘露法雨,不需别人给予。所以一旦你拥有它,外界是夺不走的。在佛家,它叫法喜满怀。
【佛语禅语第77句】:生死之中,实有乐受,菩萨摩诃萨以苦乐性不相舍离,是故说言一切皆苦。《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圣行品
【佛语禅语第78句】: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79句】:【天天禅语】即使我们拥有了三干大干世界的一切财产,或者是我们面前天天降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珍宝雨,凡夫的欲望仍然无法满足:如《因缘品》中所说:“虽降珍宝雨,贪者不满足”如果随着贪欲放任自流的话,不但生死疲劳,还会成为欲望的奴隶,在轮回的苦海中无有出期。059。
【佛语禅语第80句】: 追花诼密的放蜂人是天下最辛苦的一群,他们常年生活在野 外,居无定所,奔波不定是他们的生活常态;蛇侵虫扰,日晒雨淋是 他们无法回避的命运;侍蜂割蜜,劳心劳力是他们无法言说的酸痛。
【佛语禅语第81句】:【梵心禅语】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人生是一场博弈,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远,生命有止,精神无止;挤不进的世界,不要去硬挤,难为了别人,也是作贱了自己;做不来的事情,不要去硬做,换种思路,也许是会事半功倍。
【佛语禅语第82句】:我们应该以真诚和包容心,来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来处理事情;以慷慨和无私心,来善用财物。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佛语禅语第83句】:洞里无云别有天,桃花似锦柳如烟。仙家不解论冬夏,石烂松枯不记年。——《法演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84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人不会离开,包括死去。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生命里,有许多的驿站,有许多幻灭的 场景。一切都会幻灭,然后归于宁静。
【佛语禅语第85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一,遗教品
【佛语禅语第86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唐)善导《观经散善义》
【佛语禅语第87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将自己的心胸敞开,让事物显得渺小,少一些斤斤 计较,多一些宽容?事物本无大小,关键看你如何放。所谓“总一切语言于 一句,摄大千世界于一尘”,便是说明这种大小不二之奇理。
【佛语禅语第88句】: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若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
【佛语禅语第89句】:早在古代就已经这样传说了:沉默的人受到毁谤;话太多的人会受到毁谤;话太少的人也受毁谤;世界上没有不被毁谤的人。——《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90句】: 为他人着想就是在为自己着想 佛说,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要经常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一想。
【佛语禅语第91句】:心无所住,意味着自在,不为外物所拘。心自在,便不需要外物的依托,而能自足、自得圆满。
【佛语禅语第92句】:心不专、念不一,做事难以成就;若想心念专一,就必须收摄杂念,恒持清净的一念心,这就是“系缘修心”。
【佛语禅语第93句】:教子女,当于根本上着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熔金铜,倾入模中,模直则直,模曲则曲。……以于幼时失其范围,如熔金倾入坏模,则成坏器,金固一也,而器则天渊悬殊矣。《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佛语禅语第94句】:“空”是突破、超越、发展、转变的意思,而不是空无的空:不是消灭一个东西,而是不断地超越。
【佛语禅语第95句】: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你根本不可能凭懊恼一下子就消除懊恼、解脱烦 恼的。再加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所以应该做的是尽量少把精力用在对过去 发生的事的反思中,放下,就可以轻松,就能继续前行。
【佛语禅语第96句】:社会是由各种人组成的,人和人之间必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在为人处世中,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方法就是理解和宽容,善于合作,善于协调并努力去施行,这样才能打造团队精神,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佛语禅语第97句】:如来以一切譬喻,说种种事,无有譬喻能说此法。何以故?心智路绝,不思议故。诸佛菩萨但随众生心,令其欢喜,为说譬喻,非是究竟。《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
【佛语禅语第98句】:生活的禅法在于一种客观的观察,消除那些自我狭隘的成见,去与生活搭建一种友好默契的联系,摆放好自己的心态与位置,还有视角与角度,不是创建自己的新成见,而是用一种新方式去适应人生,从容面对,能够拓展,懂得放手,简单说就是一种新活法。
【佛语禅语第99句】: 平淡之中有真味 每个人都不应该太看重名利,不必太在意失去多少,应该留几分清 醒,存一份淡泊,时刻保持一种平常人的心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