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禅语的文案,让人一看就喜欢!
【佛语禅语第1句】:在禅者所谓的一炷香里,心能横遍十方,机能竖穷三际,心机能与无为法响应,虽然「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了。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佛说法,不厌其烦地重复,主要是接受教化的人没有开悟;这是佛慈悲到了极处。我们明白之后,才知道要感恩。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佛语禅语第4句】:外在的和平要以内在心灵的和平为前提,而内在的和平要从把握好我们的当下一念开始。
【佛语禅语第5句】:【禅语人生】要防护人不受愚昧影响的最后办法,便是把全世界填满了愚人。
【佛语禅语第6句】:【圣经句子】77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
【佛语禅语第7句】:【佛心禅语】禅法,生活的活法,平静地接受生活,坦诚地与生活对接,接纳风霜、辛苦,一番磨砺终成无忧、无念、无悔。在这里我们共同分享这个奖项。
【佛语禅语第8句】:身体原是一具皮囊,坐禅也不过是一种修禅的方式。打坐无法成佛,就像磨砖不能成镜一样。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
【佛语禅语第10句】: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佛语禅语第11句】:不要把我们现在所做的看得太小,只要我们有这个心量,小能变大,少能变多。
【佛语禅语第12句】:【禅心佛语】身心健康,平平安安,是人生最大的福报;缺少智慧和德行,有钱有势未必是好事。
【佛语禅语第13句】:【禅语人生】心是人生的方向,苦和乐的坐标。让自己快乐起来,让自己真正的活在世界里,眼泪不能代表你是正确的,只有你的微笑才是人间正道。
【佛语禅语第14句】:【佛心禅语】人生往往如此:拥有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凡人却试图牢牢把握让它不变,于是烦恼无穷无尽。
【佛语禅语第15句】:人生如果不能忍辱,就无法成就事业、学业与道业。修行必定要能堪忍无量的苦,无忍决不会有所成就,是故“忍”为修学佛法的重心。
【佛语禅语第16句】:古人云:“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赏析: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佛语禅语第18句】:做点好事千年在,做点丑事万年存。多做好事垂千古,莫做坏事留遗恨。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只可种花分天下,不可栽刺害别人。
【佛语禅语第19句】:风险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看不见事物之间的联系,孤立地看问题,风险来到身边就无法躲避。看问题全面些,就能适当规避风险。
【佛语禅语第20句】:他们反而比较容易接受感应、神通、命相、消灾等玄谈异行,往往去求相命仙指点迷津。
【佛语禅语第21句】:【禅心佛语】道由悟达,立志为先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跋涉超证直入圣域,其小因缘哉。故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佛语禅语第22句】:若知唯识现,离于心所得,分别不现前,亦不住其性。是时攀援离,寂然心正受。《大乘密严经》卷上,妙身生品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
【佛语禅语第24句】:【禅语人生】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和事你永远都管不完看不清。所以,清醒的时候就难免心烦意乱,不得安宁,还是糊涂一点更快乐。
【佛语禅语第25句】:【禅心佛语】时间不断流逝,我们的年纪、体力,也随着岁月不断地消退,同时,无形中也在增长业力。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思考死亡不仅让我们珍惜活着的时光,更重要的是通过直面死亡,体会到无常。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爱无高下,却有品级。品级,就是我们内心可以接受的人情底线。人可以不爱,却不可无情。这个“情”,是指“情义”,也就是人之常情和基本道义。
【佛语禅语第29句】:【禅心佛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佛语禅语第30句】:【禅心佛语】开口不说他人非,闭目心中生莲花。能吃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心佛语】从四圣谛可以看出,佛陀的教导是以生命为本,特别是以人生为根本的。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地球照转,日子照过,遇事糊涂些,世事看淡些,开开心心每一天,快快乐乐每一时,不枉人世走一场。
【佛语禅语第33句】:【禅语人生】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改变自己的心态,付出多一点,要求少一点,多一份恬淡,也许人生便会多一份释然。
【佛语禅语第34句】:用兼爱夺江山,用仁爱治天下。中国人非儒即墨,夺江山夺的是人心,治天下治的也是人心。
【佛语禅语第35句】:【禅语人生】伟大的人总是想办法改变环境,能干的人总是处处利用环境,凡夫总是说服自己适应环境,庸人总是抱怨环境。
【佛语禅语第36句】:都说随大流,可是这个“大流”究竟是什么?我想有必要去问问。很多人看上去幸福,事事顺利,家庭和睦。可是实事真的如此吗?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和谐之美在于不对立,和合之美在于不二法,无有一法可得,是为融合之乐。
【佛语禅语第38句】:【佛心禅语】不管有了成就也好,还是有了虚荣心也好,不管是讽刺别人也好,还是我自己爱情的痛苦也好,总之,在欢乐与悲伤中,温暖的青春光辉仍然在照耀着我。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因为对他来说,已没有苦难这回事,能不以苦难为苦难,这才是真正的灭苦。
【佛语禅语第40句】:僧问:“如何是大阳境?”师日:“赢鹤老猿啼谷韵,瘦松寒竹锁青烟。”——《大阳警玄禅师》
【佛语禅语第41句】:【禅心佛语】如果认为自己所有的目标都已达成,那只能说明你的目标还不够远大。
【佛语禅语第42句】: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每一个人都要相信自己,有一天你会发现,照耀你一生中每次夜行的那束明亮的火炬,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点燃的。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佛语禅语第44句】:【禅语人生】无常是好事情,每一扇门都为变化敞开,我们不抱怨,如果你看透事物无常的本质,就会尽最大努力使她过得快乐,你会变得积极、慈悲和富有智慧。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人生也许会经过隧道,但不要被隧道一时的黑暗所挫败,因为我们总会和光明相遇。
【佛语禅语第46句】:【佛心禅语】贪婪是饿鬼的心理,嗔恨是地狱的心理,愚痴是畜生的心理。只要我们内心有贪嗔痴,就离不开三恶道。因此,在人道中也有三恶道。——济群法师
【佛语禅语第47句】:是谁…偷听我浅浅的低泣落下了一地的心碎而我的视线…随着花飞花谢…模糊了一次又一次。
【佛语禅语第48句】:【圣经句子】475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彼前5:7)
【佛语禅语第49句】:【一日一禅文案集锦】知足是一种处事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学会知足,才能在当今社会执着地追求人生目标;学会知足,才能用超然的心态面对眼前的一切;
【佛语禅语第50句】: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水土流失加剧。雨水冲走了我们地球肥沃的表土,每年达270亿吨。如果全球土壤平均厚度为1米,照此速度,只需800年,地球上将没有一寸耕地。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试问自己在父母、兄弟前,能不能真正尽到“孝、悌”这样的德性,这第一个问。
【佛语禅语第53句】:【禅心佛语】僧人有心,即是佛前游客。游客无心,即是佛前僧人。心不定,浮萍一生;心坚定,神佛可成。
【佛语禅语第54句】: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人,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佛语禅语第55句】:心灵相通的人,不会因为时空的阻隔而疏远,反而会更加亲近。如弹簧两端,越是被拉伸、延长,其向内的聚合力越大。
【佛语禅语第56句】:【圣经句子】283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
【佛语禅语第57句】:妻子应体贴与贤淑,一天之后,把家庭琐碎之事料理完毕,尽量不要拿这些小事烦劳丈夫,让丈夫好好休息。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佛陀宣演的八万四千法门,正是相应不同根机而传讲的实修之道。闻思修当中,修行最为关键。闻思是为实修做准备的,只有实际去修才能真正解脱烦恼。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青年拿起铜镜,看了又看,终于看见了一道印痕。这道印痕若隐若现,如丝线般在光亮的镜子上。
【佛语禅语第60句】:人要学习各种谋生技能,一生至少要拥有三张执照。(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61句】:【经典佛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说,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弃恶从善,即可成佛。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世尊。我真是太愚笨了,请世尊接受我的忏悔。我以五体投地之礼,表示我改过的心意。以后,我不会再那样说了,请世尊接受我的忏悔。”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取相之病若除,则内而五蕴,外而山河等一切法,便如楞严经所说咸是妙净明心净明体。
【佛语禅语第64句】:【禅语人生】这是一场没有时限的角力战,谁在乎的越多,就输的越惨。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十曰知足常乐名不贪,利不贪,贫也安然,富也安然,无欲无求,宁静致远。自我知足是良药,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爱情就是这样,默默的对视,就会心有灵犀;默默的相守,就会刻骨铭心;默默的思念,就能意会彼此的寂寞;默默的感应,是我们一辈子的尘缘。
【佛语禅语第67句】:有些人不了解佛法,总以为苦恼或不幸的人,才需要宗教以求得解脱;认为佛教是消极、逃避现实的。这是错误的观念。
【佛语禅语第68句】: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佛语禅语第69句】:世事冗如麻,空门路转赊。青松林下客,几个得归家?共唱胡笳曲,分开五叶花。幸逢诸道友,同上白牛车。——《法演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70句】:【禅语人生】诱惑定律:凡抵挡不住的诱惑都是没有经历过的诱惑,与诱惑大小无关。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为什么我们要很好地来把握住现在呢?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我们只能把握住现在。利用现在可以弥补过去,利用现在可以创造未来。
【佛语禅语第72句】:但无一切心,自然合大道。应用在临时,莫分妙不妙。——《宝峰云庵真净禅师偈颂下》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用心付出是为成功打下基础,诚心待人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佛语禅语第74句】:【禅心佛语】事看担当,逆境看襟怀,喜怒看涵养,行止看胆识。有点忙碌是个福,免得无聊;受点诽谤也是福,免得骄傲。交友要先淡后浓,先疏后亲。
【佛语禅语第75句】:【禅心佛语】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俗话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佛语禅语第76句】: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无时无刻不是修持参源的好机缘,不管是人与事。——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77句】:是三归依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优婆塞戒经》卷五,净三归品
【佛语禅语第78句】: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圆觉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79句】:【禅语人生】也许只有禅,才能偶尔让我们的灵魂,在无处安放的日子里找到片刻的停顿,犹如浪迹江湖的船只,在漂泊的途中找到停泊的港湾。
【佛语禅语第80句】:【禅心佛语】人生处理四难之法:难懂之理宜停,难处之人宜厚,难为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为人处事要灵活,不要死板钻牛角。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人活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在可怜;三者全无,生不如死。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
【佛语禅语第83句】:【圣经句子】412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腓3:20)
【佛语禅语第84句】:吃亏是福,但亏要吃在明处,否则会被人看成傻瓜,虽然我很愿意做一个真傻瓜!
【佛语禅语第85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只有修为。
【佛语禅语第86句】:【禅心佛语】忍让,不是要事事都听别人的,而是斩断自己内心的烦恼,不把心力放在纠结,郁闷,愤怒上,才能坦然而坚定地做该做的事情。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如果你容不下我,说明不是你的心胸太狭小,就是我的人格太伟大。
【佛语禅语第88句】: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89句】:首先,以身体的行为清净让不安定的心安定;中问,以口的言语清净让安定的心稳阎;最后,以意的思想清净让稳同的心发挥功用。这就是身、口、意三门清净的修持过程。
【佛语禅语第90句】:【佛心禅语】注意自己的思想、言论,以及一切邪恶的行为,当你能注意到并保持它们的纯净时,你就已经踏进真理的道路。
【佛语禅语第91句】:修行不能远离社会人群,不能逃避现实生活。我们要的是直面生活,要在生活当中提升自我、净化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功夫。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心禅语】佛陀就问他:“那么你的想法呢?要留下来,还是回去?”周利盘特说:“我很想跟随佛陀修行。”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佛教的禅定是在禅定的当下没有离开菩提心,在禅定开展的时候,它主要的作用是破我执,断烦恼,这是它的作用,这才是真正的禅定。
【佛语禅语第94句】:【佛心禅语】别人的嘴我们无法去控制,但我们可以抱一颗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纷扰。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本质。
【佛语禅语第95句】:【禅心佛语】夹山禅师与弟子这段对话,对现代人大有启示:耕耘比收获重要,过程比目的重要,事实的体验比虚有的假象重要,内心的平安比虚妄的名相重要。
【佛语禅语第96句】:【心静禅语】粗茶淡饭,清心静欲,生活简单了,人就快乐了;灯红酒绿,利欲熏心,生活世故了,人就变老了。欢笑增加的只是脸上皱纹,而烦恼却是刻在心上的皱纹!
【佛语禅语第97句】: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如是之人名为秃人。南本《涅槃经》卷三,金刚身品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如果您不曾经历战争的危险、被监禁的寂寞、被凌虐的痛苦或是饥寒交迫,恭喜您,您比5亿人还好命。
【佛语禅语第99句】:真如唯是修所成境。正智,是修所成,是三种境。(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七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