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家号2022排名榜的心灵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禅语感悟】 补鞋子的老头羡慕高高在上的帝王生活,可真做了国王,却又觉得痛 苦不堪,难以忍受,宁愿重过自己的补鞋匠生活。人不论在山野还是在城 市,若能自知自足,消除了利欲之心,就能够生活得幸福快乐。
【佛语禅语第2句】:一切诸法皆从自业因缘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缘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无字法门经》
【佛语禅语第3句】:感恩一切顺境,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感恩一切逆境,增强了我们追求幸福的能力。心存感恩,心灵才会获得宁静和安详;生活中才会少了许多怨气和烦恼。
【佛语禅语第4句】: 在风风雨雨的世界里,人们的心灵难免会沾染蒙受各种各样的尘埃, 自觉地、及时地为自己的心灵沐浴和洗涤,便显得异常重要。古德说: “热闹场中作道场”。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
【佛语禅语第5句】:花心的男人是因为没有碰到有魅力的女人。同样,太现实的女人也是缘于没有碰到有实力的男人。一个人大方还是小气,伟岸还是猥琐,忠贞还是虚伪,一方面取决于环境的熏习,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取决于他或她的另一半,及所打交道的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佛语禅语第6句】: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有了它,你会平和面对动荡不安,积极应付挫折困难,于寒冬里感受到暖意,在风雨中体会到幸福。
【佛语禅语第7句】: 一位刚刚做父亲的年轻朋友感慨,自己有了孩子才知做父母 的实在不容易!子女是父母心中的全部,是父母一生的挂念,无怨无 悔地付出却从不求报答;而父母在子女的心目中,除了一种与生俱来 的爱,他们能够给父母的其实不多。试问天下有多少成年的子女能够 时刻将父母挂在心中?
【佛语禅语第8句】:住持之要,莫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安危之萌定于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从渐积,不可不察。(宋)浮山远禅师《与净因臻和尚书》
【佛语禅语第9句】:人活一世,遇到挫折,不是最大的烦恼;遇到不幸,不是最大的痛苦,最大的烦恼是,内心被各种正确的或错误的观念纠结着、堵塞着,难以排解;最大的痛苦是,内心被各种恐惧和担忧扭曲着、压抑着,难以解脱,如果你能自然本真地活着,坦然面对一切,那些为心所造的烦恼和痛苦就不存在了!
【佛语禅语第10句】:人活着,不应活得那么苦闷,人死了,不应死得那么伤感,哪怕生命只一朵花开的时间,也要像花一样灿烂地绽放,刹那永恒,只因我在瞬间感受到地久天长的味道。
【佛语禅语第11句】:看话禅第一个层次的功能就是灭除妄念,话头如大火,妄念如蚊蚁,遇 火即亡。妄念减少,头脑逐渐清明,于此清明中观照话头,方可谓看话头, 而非想话头。
【佛语禅语第12句】:勇气:无论前方是悬崖还是坎坷,水都毫无犹疑地勇往向前,形成瀑布、江河与大海。人也应该具备勇气,在人生的路途上无论遇到挫折还是逆缘,都应该毅然决然地面对、挑战、接受以及转化,最终就像流水融人大海一般,一切的逆缘与障碍转化为顺缘,并战胜一切。
【佛语禅语第13句】:经卷中的学问,未修成的密乘,健忘者的学识,需用时常哄人。(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14句】:【佛心禅语】 很多人行善为了得福报,行善是因,得福是果。先要修清净心,心地 清净是第一善。功德福报都在清净心上,不修清净心、不能在生活中得清 净心,就没办法离苦得乐。
【佛语禅语第15句】:佛曰:“来之不喜,去亦无忧,随缘应之,唯心自在。” 名缰利锁向来都是终生的烦恼所在。人们为钱财和利益忙得 团团转,为荣誉和地位担惊受怕,惶惶终日。只有将一切都 看淡,找回那颗自由的心,才能坦然面对人世百态。
【佛语禅语第16句】:而把握空闲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当未来年纪大了,不管是体力还 是智力都比不过年轻人了,还是有水喝,而且喝得很悠闲。
【佛语禅语第17句】: 有人把敲钟只看做寻常惯例,钟是钟,我是我,这样敲钟,钟声也毫 无生机意绪。而悟由则视钟为佛,视钟为己心,钟与我,浑然一体,钟声 即是自己心声的自然流露,这样敲钟,钟声便也有了生命。
【佛语禅语第18句】:人生不可能完全被掌控,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有时无须太过执着,正如手中的流沙,握得越紧,越容易失去。
【佛语禅语第19句】:如今有些人,内心充满了邪见与颠倒之心。将真理视为谬论,这就是邪见;将谬论视为真理,这就是颠倒。芸芸众生,由于无明之故,追求真理之人寥寥无几,追逐谬论之人却比比皆是。请佛菩萨加持,愿一切如母有情众生的心中树立正知正见。
【佛语禅语第20句】: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印光法师)
【佛语禅语第21句】: 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之时不曾带来什么,去时也带不走什么。佛看见众 生在苦海里挣扎、追逐,就泪水涟涟,悲从中来,他教我们一切随缘;看 见众生欢欣的生活,就慈爱温和,和和气气,教我们惜缘、惜生,安享生 命之乐。于人生际遇看得淡,守得定,惜缘,随缘,得生之乐趣,生之 自在。
【佛语禅语第22句】: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当你感到迷惑时,并不可怜,当 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佛语禅语第23句】:云何施具足?谓善男子离悭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佛语禅语第24句】: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25句】:原谅生活的所有不完美,禅是一种生命的坦然,岁月里,不管你的脸色是青是白,岁月还是岁月。不管你的脸是瓜子脸还是平底锅,活自己的洒脱,其他都是啰嗦。
【佛语禅语第26句】:因为真实只有一种,没有第二种;人们懂得这一点,就不会争论。《经集》第四品,第十二章《小积集经》
【佛语禅语第27句】:知道自己的缺点愈多,成长的速度愈快,对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坚定。(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28句】:修行不是盲目信仰,而是理智地探究真理。修行不是脱离生活,而是全身心地融人生活。修行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公益心地担当义务。修行不是放弃俗务,而是无私地奉献大众。修行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谦逊地尊重他人。修行不是执著成就,而是利他心地服务众生.,097。
【佛语禅语第29句】: 大德高僧开示:“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感谢 上苍我所拥有的健康、朋友、幸福;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疾病、灾难、困 惑。如果你的一天乃至你的一生,都在这感恩的心情中度过,那你还有什 么不幸福的呢?
【佛语禅语第30句】:我们常常无法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在乎什么,应该放下什么,所以被心魔所困。其实,只要放下散乱的心,提起专注的心:放下专注的心,提起统一的心;放下统一的心,提起自在心,就能放松身心,提起正念,就能彻底放下。
【佛语禅语第31句】: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日真如。(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九
【佛语禅语第32句】: 人的情绪,有两个极端:自卑与自傲。自卑与自傲是一体的两面,一 个人狂妄与自负的表现,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空虚与自卑。
【佛语禅语第33句】:新妇骑驴阿家牵,山青水绿。桃花红,李花白,一尘一佛土,一叶一释迦。一《洞山梵言禅师》
【佛语禅语第34句】:建立水月道场,庄严性空世界,罗列幻化供具,供养影响如来。忏悔罪性本空,劝请法身常住。回向了无所得,随喜福等真如,赞叹彼我虚玄,发愿能行平等。礼拜影现法会,行道步蹑真空,焚香妙达无生,诵经深通实相。(五代)延寿《观心玄枢》
【佛语禅语第35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违法乱纪的恶人和喜欢惹是生非的小人,都是既可怜又可恶的人,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弱者,没有能力凭正当手段创造美好生活,只好用令人痛恨的方式去营造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他们多一点厌恶,不如多一点同情。
【佛语禅语第36句】:佛日:“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每个人都渴 望过得快乐,然而却总因为一些琐事郁郁寡欢。快乐是一种 能力,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情需要智 慧。多一些付出,少一些计较和要求,放下憎恨,避免忧 虑,简简单单地生活,快乐自然会与你形影不离。
【佛语禅语第37句】: 可是在现实中,偏偏有人私心太重,贪婪成性。这样的人不会施舍钱 财、救助他人,同样,如果他遭遇到困境,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布施和援 助。因此,为了让人生更从容、美好,我们也要正确地看待钱财,取舍 有道。
【佛语禅语第38句】:对狡猾者要狡猾,对老实人要老实,对动摇者要坚定。这是过去的遗训。(宋)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39句】:以应萨婆若心,不着一切法,观一切法性,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五,问乘品
【佛语禅语第40句】:(四)观轮回苦这轮回是无始的。为无明蒙蔽、为渴爱束缚的诸有情的轮回的起点是不可知的。南传《相应部·因缘品·泪水经》
【佛语禅语第41句】:真正的妙法是:以智慧流露出来的方法;真正的慈悲是:以智慧的力量去推动济世志业的心愿。
【佛语禅语第42句】:【天天禅语】我们现在拥有了很多东西,但会导致两种不同结果。有欲望的人会变得更加贪婪,有福报的人会变得更加慷慨。
【佛语禅语第43句】:五蕴浮虚梦幻身,假缘空聚一堆尘,死魔一至凭何敌?急念弥陀莫厌频!(唐)道镜、善道《念佛镜》
【佛语禅语第44句】:真衲僧,自己一段大事。诸兄弟且作么生得平平稳稳去?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宏智禅师广录》
【佛语禅语第45句】:【禅修问答】问:禅师,命运是注定的吗?可以改变吗?答:对于一个普通人,命运可说是注定的;但佛教说命运可以改变;想改变必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及行为,比如只为自己打算,改考虑别人感受;小心眼,改大气;挑剔,改宽容;嫉妒,改赞美;话多,改话少;急躁,改缓与;不能忍耐,改安忍;常保持微笑。
【佛语禅语第46句】:戒;有菩萨乘持清净戒,于声闻乘名大破戒。……以是义故,为菩萨乘说不尽护戒,为声闻乘说尽护戒;为诸菩萨说开遮戒,为诸声闻说唯遮戒;为菩萨乘说深心戒,为声闻乘说次第戒。《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佛语禅语第47句】:善良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是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是抵挡仇恨之箭与愤怒之矛的盾牌。拥有善心的人,会被世人所接受;拥有恶心的人,会被世人所唾弃。
【佛语禅语第48句】:西方故国早回还,人命无常呼吸间。有限光阴当爱惜,今生蹉过出头难!(明)一元《净土十要》
【佛语禅语第49句】:宽容不受约束,它像天下的细雨滋润大地,带来双重祝福:祝福施与者也祝福被施与者。若,人生只是一场美丽的梦,愿做清晨里的一滴露珠。尽管微小但不懦弱,因为知道世界的纯洁来自心灵的透明。
【佛语禅语第50句】:【争执失好友,小怨忘大恩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的至亲好友。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 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佛语禅语第51句】: 要让学生对读书发生兴趣,教师先要热爱读书,用自己的身 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不是通过说教。我认为一所学校爱读 书的老师越多,教育越有希望,好学生必定层出不穷。
【佛语禅语第52句】:经中说“无我故得解脱”,并不是破除外道的我见就算完事。这还是不能解脱的;不使第七识执着第八识为自内我,这才是破人我见最重要的地方了。(当代)印顺《摄大乘论讲记》
【佛语禅语第53句】:一个人面临绝境时,还能心存感恩很是难得。永保感恩心付出的人,比较不会陷入绝境。
【佛语禅语第54句】:某人恋爱了,好久未见,突然电话求助我:“好不容易对一个男人有感觉,可一个星期里总有那么一两天想到这个男人就会恨恨的,想一巴掌扇死对方。”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障碍。我说,恭喜你终于找到你的冤家了!这一生,如果有一个人老是跟你过不去,你却又很想跟他过下去,他一定就是你的最爱。
【佛语禅语第55句】:偶尔放空自己吧,抛开都市的喧嚣,放弃没有止境的贪欲,用无欲无求的视线,扫过湛蓝的天空,越过斑驳的树影,让疲惫的心找到栖息的港湾。
【佛语禅语第56句】:“虔诚的心”就是敬业精神,对待我们的每一份工作,都应抱以最诚实和敬业的态度。唯有这样,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就。
【佛语禅语第57句】:若能体认到贪欲会导致自私自利、贪婪无穷,并堕饿鬼道;嗔恨会导致害人害己、充满仇人,并堕地狱道;邪见会导致毁灭善根、愚昧无知,并堕畜生道,我们就能放得下贪欲、嗔恨及邪见。佛经云:“杀生之上无他罪,十不善中邪见重。”首先放下杀生和邪见。以关爱生命来放下杀生,以闻思佛法去放下邪见。
【佛语禅语第58句】:禅房里一尘不染,一杯淡茶由热转凉。蒲一团一,木鱼,经书,诉说着佛的寂寞,却也是看透红尘的空灵冷静。听着一声声梵音,看着刻满梵文的钟,心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变得清澈,宁静。我想,前世我一定是佛堂里的一粒尘埃,每天听着梵音,听着佛祖的教诲。心为菩提,受尽尘世苦,仍可浅笑如初。
【佛语禅语第59句】:佛法中的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而悲则是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二者合称为慈悲。
【佛语禅语第60句】:自我净化的同时,奉献无私的爱心,是人生中最伟大、最崇高、最神圣的事。寂天菩萨说:“我愿把我的身体、财富以及过去、现在、未来所积累的一切功德毫无吝啬地用于为众生牟利的事情上。由于奉献给了众生,因而获得涅槃的成就,从而使你的心也达到寂静。在所有的奉献中唯有为众生利益奉献是最神圣的。”
【佛语禅语第61句】:安心在乎虚,持心在乎平,用心在乎照,悟心在乎忘。——《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佛语禅语第62句】:不要等到奄奄一息才领悟无常,不要等到无药可救才感恩生命,不要等到生命终结才断恶行善,不要等到面临死亡才想到修行,不要等到神智不清才求佛保佑,不要等到离开人世才找求解脱,不要等到身心分离才求生佛国。修行应当从小时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当下做起,从内心做起。
【佛语禅语第63句】:我若多瞋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瞋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宗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没有痛苦,没有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的舒适和谐,但仍然要以不损害他人并救济他人为原则。把握住自由的方向,就像是只有握紧手中的线,风筝才能够在高空中自由飞翔。
【佛语禅语第65句】:忍受艰苦的雕琢和捶打之后,大佛才成其为大佛,钟的那点锤打之苦又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磨炼、挫折、挣扎,这些都是人成长必经的过程,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那个走得最远的人。
【佛语禅语第66句】:【一日一禅】佛曰: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相是一副皮囊,也是给人的外在形象;心是一种境界,也是操控情绪的源泉。要想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
【佛语禅语第67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相生相克,相互克制并不全是坏事。而夫妻之间的关系很是微妙,相克便是相互抑制,一个男人如能克制女人,让妻子能相夫教子那是美满家庭的必然条件。而如果反过来,丈夫克制不了妻子,让她反而风光过丈夫,在外打拼事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那就很可能出现破婚之不幸。
【佛语禅语第68句】:当做一件事遇到极大的困难时,断绝自己的后路,把自己置于一种无法回头的境地,让自己只能执著、义无反顾地向前》中。就如当年佛陀苦行,立下“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的宏愿一样,心灵的力量就在我们乐享困难之时产生。
【佛语禅语第69句】: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着,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 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佛语禅语第70句】:所谓回头是岸,岸貌似远在天涯。天涯远不远?不远。放下的时候,天涯就在面前。
【佛语禅语第71句】:人生,绝对提纯是不可能的,试着容纳一些杂质,人生反而更真实,更美好。丰富多彩的世界并不是由单一的物质组成的。纯净的湖水养不了鲜活的鱼,腐臭的肥料却营养着美丽的鲜花,五谷杂粮才能让我们健康成长。
【佛语禅语第72句】:生活不要钻牛角尖,有一位禅师写下两句话让弟子参悟,绵绵细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很多弟子猜测纷纷,可能一人打伞行,可能一人在屋檐,可能就是雷阵雨,可能了许多可能。其实真正的答案,所谓的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个人都挨了淋吗。
【佛语禅语第73句】:残酷的竞争让人变得练达,能使人一眼看穿掩盖在种种迷障下的真实,对人性的了解,与对人生的解释也多了几分禅意。
【佛语禅语第74句】:一曲禅音,如清泉般缓缓流入内心。清凉,澄明,宁静。凝神静虑,祛除所有的杂念,让心浸润在音色中,尽享着夜的静谧。精神这一刻是放松的,若有所思而又若无所思,天地变得无限辽阔,在清静无扰中,觉清风徐来,吐浊纳新。
【佛语禅语第75句】:平常心是一种顺其自然、没有分别矫饰,不加强求的心态,是超越染净对待自然生活、清净自性心的一种全然显现。就如云在天空,水在瓶中,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也就达到一种做人的境界了。
【佛语禅语第76句】:习禅者各自检点,可有此病?我见之患,时刻提防,否则我执逾重,烦 恼生死的束缚也将逾紧。
【佛语禅语第77句】:凭信仰渡过水流,凭勤勉渡过海洋,凭勇力克服痛苦,凭智慧获得纯洁。《经集》第十章《林主夜叉经》
【佛语禅语第78句】: 商品品种越多,越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社会现象越丰富多 彩,越让人无所适从。在这个琳琅满目的社会大商场,你如果没有眼 力,缺乏定力,内心贪婪,优柔寡断,到头来要么择非所要;要么两 手空空。
【佛语禅语第79句】:那些出类拔萃的人士,尽管他们的优点不一而足,却有一个共通也是最基本的特点:关注细节,把小事做到完美。因为看重小事。拥有强大的动力与能量;因为专注于细节,才能心无旁骜地勇往直前;也因为重视与专注,才能达到专业与精通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80句】:知足的人能品味一滴露的甘甜、一瓣花的芳香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快乐为什么越来越少?
【佛语禅语第81句】:谁不曾对生活灰心过、失望过?然而,世界上没有绝望的事,只有绝望的心。无论现实如何,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结果,才不枉此生。
【佛语禅语第82句】: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可得,一切诸罪性皆如,颠倒因缘妄心起,如是罪相本来空,三世之中无所得。非内非外非中间,性相如如俱不动。《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佛语禅语第83句】: 如果不懂得敬畏,拿坏心当时髦,离危险就不远了。一位得 道高僧曾经反复告诫世人: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佛语禅语第84句】: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长沙景岑禅师》
【佛语禅语第85句】: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也是东方智慧之一。我国古人对此多有经典阐述。诸葛亮在给他儿子的信中这样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体会。今天读来,还是那么发人深省。
【佛语禅语第86句】: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修持上独力承担,自我追找,自我完成,这是禅的最大特色。
【佛语禅语第87句】:若无分别心,都是好境遇,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风水轮着转,花开时要学会呵护脚下的小草;冬来时洁身自爱,点一盏心灯,让自己永远都置身于光明的火海之中!富贵不淫,贫贱不屈,方能在未来平淡的日子安于平淡!
【佛语禅语第88句】:归命弥陀,凡夫的生命与弥陀的生命融为一体,难分你我。若说是我,大事小事,一任弥陀做主,我已经放弃了我,不再做主;若说是佛,依然是凡夫的形态,未离贪嗔烦恼。
【佛语禅语第89句】:僧问:“佛在何处?”师日:“不离心”。又问:“双峰上人,有何所得?”师日:“法无所得,没有所得,得本无得。”——《长庆大安禅师》
【佛语禅语第90句】: 证严法师开示:“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一滴水滴到水缸中,整缸水 就是我们的。因为你的那滴水已和缸中水结合在一起了,分不出是你的或 不是你的。”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不要轻看自己,自己有 很多地方是值得称道和喝彩的。
【佛语禅语第91句】: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找到行事的准绳,看到过去的得失, 规划未来的方向。
【佛语禅语第92句】:此土初祖云:心有所是,必有所非。若贵一物,即被一物惑;若重一物,则被一物惑。信被信惑,不信又成谤。(唐)百丈怀海禅师《百丈怀海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93句】: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你的心不会安静。心的凌乱反过来又加 重了时代的浮躁,从而造成一种恶劣循环。常言道,人作有祸,天作有 雨,时代在作,人心在作,导致天灾人祸层出不穷,致使我们美丽的蓝 色星球越来越黯然失色,越来越不宜居。在星际旅行还是一缕梦想的时 候,我们是否应该设法安静?
【佛语禅语第94句】:为了修持慈悲心,一个人必须丢开自私的爱,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爱是以自我为中心,人们只爱个人的自我。——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95句】: 健康是通往艺术圣殿的门票,健康是攀登学问之山的云梯,朋友,请 珍惜这张门票,请守护这架云梯。
【佛语禅语第96句】:一切使众生受到伤害、引起烦恼的事情,就是恶业;一切令众生欢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业。
【佛语禅语第97句】:菩萨若乐受寂静乐,不乐听法、说法、问疑,以寂静故,烦恼不起,以不起故,不知知想,不离离想,不证证想,不修修想,不得实义,是名魔业。《大集经》卷十一,海慧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98句】:若有众业障,无生净土因,乘弥陀愿力,必生安乐国。若人造多罪,应堕地狱中,才闻弥陀名,猛火化清凉。若念弥陀佛,即灭无量罪,现受无比乐,后必生净土。《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
【佛语禅语第99句】:心不专、念不一,做事难以成就;若想心念专一,就必须收摄杂念,恒持清净的一念心,这就是“系缘修心”。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