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禅语的文案很有质感的一句话
【佛语禅语第1句】:【禅语人生】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佛语禅语第2句】:【佛心禅语】自此已上,入不思议分,非凡所及;识心故悟,失性故迷;缘合即合,说不可定;但信真谛,守自本心。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因为前面有无限寛广的世界;如果不能前进时,懂得回头更重要,因为回头的世界,跟前面的世界一样寛广。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大地众生,无不是在说法启发我们的心灵。如果大家能以宁静的心来观察大地的形相、听大地的众生声,必能体会许多妙法。
【佛语禅语第5句】:【佛心禅语】禅就存在于红尘中,所谓最深的红尘,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清静的修禅道场。红尘中,懂得放下,懂得慈悲,觉悟。做到明心见性,不贪念,不执拗,是为参禅。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发心,是激发内心的力量,不在于说什么,不是凭兴趣想去做什么。一旦遇到困难就放弃,这是不负责任。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俗话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
【佛语禅语第8句】:恒和法师:人身难得今已得,这回相见应相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回头又别离,抬头看人海茫茫,去不断,来无际,人生是结缘,不是结怨。
【佛语禅语第9句】:善知识,我(六祖慧能)于忍和尚(弘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开悟,顿见真如本性。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坛经·般若第二》
【佛语禅语第10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培养平等心,你也不必拿出任何财物来,只要有这种心态,你就快活得很、自在得很!
【佛语禅语第11句】:【禅语人生】在现实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辉煌,思想的广度与学识的深度决定事业的宽度。
【佛语禅语第12句】:【禅心佛语】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用人要取长补短,个人发展,则要扬长避短。方能真做到人尽其才,也才能真做到少走弯路。
【佛语禅语第13句】:【禅语人生】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拥有再多也无法满足,就等于是穷人。
【佛语禅语第14句】:【禅心佛语】什么是颠倒?就是以苦为乐,以是为非,黑白不分,真假不明,以无常为有常。
【佛语禅语第15句】:身为佛弟子,就应学习佛陀的精神,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并与众生同苦乐。能做到人我一体,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称为有意义、有感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16句】:【佛心禅语】不眠的人夜长,疲倦的人路长,不知正确真理的愚人,生死轮回长。
【佛语禅语第17句】:人生万里路,走好每一步。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登峰观海月,面壁读奇书。
【佛语禅语第18句】:【佛心禅语】把握住这个关键,内心摆脱痛苦的力量会逐步增强,慢慢地,就会痛苦少了,快乐多了。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家禅语】佛教的真理犹如虚空,比如虚空既遍于一切万法,又超越一切万法一般。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俗谛,是遍于一切而立;胜义谛,是超越一切而言。
【佛语禅语第20句】: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少室六门》
【佛语禅语第21句】:【佛心禅语】无论做什么事,即使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也要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件成一件。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一道预先计算好的框架,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如期待改变我们的命运,请首先改变心的轨迹。
【佛语禅语第23句】:许多人遇到人生的逆境时,动不动就求神卜卦、问乩童或是去算命。如此迷于邪途,受鬼神所操纵而转变人生方向,使人生陷于消极恐慌,这也是迷信。
【佛语禅语第24句】:点点寒梅处处香:梅,秀逸清高又雅洁美丽,它不仅经得起炎夏烈日的煎熬,绿叶满枝;更能耐于寒冬冰雪中,在枝梗上绽放一朵朵清雅的寒梅。
【佛语禅语第25句】:【禅心佛语】你喜欢自己的程度,表现在你对自己的事业花费心血的多少。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人间有苦有乐,人由于能够感受许多的痛苦,才想尽办法改造自己,认识世界,改善生存环境,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过得快乐。
【佛语禅语第27句】:真爱博大、深邃、包容,如果能用生命的力量去守候自己的爱,情不死,爱就能永存。
【佛语禅语第28句】:【禅心佛语】当大家都已经知道他做的恶事,或者他的恶名已经远播了,我们就引以为戒,用他的例子来告诫朋友或晚辈。我们岂不也有福了。
【佛语禅语第29句】:一个人没有信仰,就像一条没有灯塔指引的船,既容易触礁,又无法到达彼岸。
【佛语禅语第30句】:【禅心佛语】人无完人,只要我们凡事努力了,任何时候都问心无愧,那么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放下。
【佛语禅语第31句】:诸佛有没有老师呢?有,佛的老师就是法宝。这里的法是指真如,是一切事物的本性。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人的一生有很多的不圆满,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用什么态度来面对我们不圆满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每个人在世上终其一生的成功,不是成为偶像、楷模,而是最终成为自己。
【佛语禅语第34句】: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观照般若;若不通观照般若,必不能契会实相般若。(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一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皈依僧,僧是和合义,和则不嗔,于是则不造杀业,自无刀兵,或堕虎狼等苦报,还能常得身心和谐乐。所以经云:皈依三宝故,不堕三途苦,也就是这意思。
【佛语禅语第36句】:慈就是无缘大慈,悲就是同体大悲。尽管这两个字的境界非常高,但如果没有发挥效用,也只不过是个口号、名词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彻底加以实践。
【佛语禅语第37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随便起心动念,也不使他人起心动念,一切随顺因缘,不强加自己的主观意念,勿忘勿助。
【佛语禅语第38句】:视如水上浮沤,视如海上蜃楼,若人观世如是,死王不得见他。《法句经》
【佛语禅语第39句】:【佛心禅语】做人五大情怀:悲天悯人之情怀,终极思考之情怀,纯真良善之情怀,霁月光风之情怀,明心见性之情怀。人可无宗教信仰,但不可无宽广情怀。
【佛语禅语第40句】:【禅语人生】心之分别,能引诸业,聪明不能敌业力,富贵岂可免轮回。
【佛语禅语第41句】:慈悲不能缺乏亲善的态度,智慧不能缺乏谦虚的胸怀。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佛语禅语第42句】:世间人为了财物,造作无量罪业,所以有句话说:“财欲是祸水。”学佛应认清:世间财物只是给予人们资生而非典藏,要能提起慈悲心、欢喜心、勇猛心而行善喜舍布施。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凡人心随境转,舒适的环境是产生幸福的基础,如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和谐等,这说明幸福需要物质的基础。
【佛语禅语第44句】:烦恼不必放下,因为对于佛祖来说,本就不曾提起;礼佛本是好事,但与其惦记着礼佛这个过程,不如将这个念头抛却。
【佛语禅语第45句】: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弥陀按自己的形象造佛。念佛人是弥陀的作品,他的工作做到哪一步,念佛人才有如何的表现。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佛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他慈悲的教导众生,从不控制众生。
【佛语禅语第47句】:【禅语人生】意志是精神的支配者,当你心中充满着慈悲、平等和宽恕时,所感应来的即是无诤的世界。
【佛语禅语第48句】:【佛心禅语】不要在无明烦恼以外再去找菩提涅槃。当下觉悟、当下寂灭无明烦恼,就是菩提涅槃。
【佛语禅语第49句】:【禅语人生】一个节日存在的意义,更多是让我们知道珍惜所拥有的,感恩所得到的,知足看待所没有的。
【佛语禅语第50句】:【与痴共居无利益】与痴共居无利益,自损及以损他身。(佛本行集经》)☆和愚痴的人在一起没什么好处,愚痴的人不仅害自己,而且害别人。
【佛语禅语第51句】:【佛心禅语】海涛法师说:“为了修持慈悲心,一个人必须丢开自私的爱,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爱是以自我为中心,人们只爱个人的自我。”
【佛语禅语第52句】:起得过早的人往往摸黑,起得很迟的人看不到日出,晨曦总是属于那些适时起床的人。因此,先觉者总是先死,后觉者也一定失去先机,只有那些适时觉悟的人才占尽便宜。
【佛语禅语第53句】:言语道断,文字性空,到这里可谓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潜人还会幺?——《黄龙慧南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54句】:【禅语人生】有的人一生都在等自己如意的工作,戴到白发之时方诲自己执著地等待。因为世界真的很精彩,只要你肯努力,处处都有你满意的工作。
【佛语禅语第55句】:【禅语人生】要听成功者成功的经验,不听失败者信口开河。任何事情都请自己耐心验证,而不要道听途说。
【佛语禅语第56句】:【佛心禅语】不要用贪婪、嗔怒、嫉妒、愚痴的眼睛看这世界,别忘了你还有美丽、智慧、悲悯、宽恕的另一只眼。
【佛语禅语第57句】:【佛心禅语】万法皆是聚合幻有,了无常性。随缘起用,随缘灭。三世诸佛以心传心,见性知幻,是幻亦道。万法虽幻,空性不幻。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生命是第一位的。我们很难想象,不会善待生命的人,他是永远不懂得时间所蕴涵着的巨大的财富。
【佛语禅语第59句】:对于贫困、孤老无依、残疾痛苦的人们,更需起怜悯心,使他们也获得和平快乐。
【佛语禅语第60句】:【禅心佛语】佛陀提出来的四宏誓愿,第一句是目标:众生无边誓愿度。为了要度众生,必须先断除烦恼。修学法门,圆成佛道,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提出的。
【佛语禅语第61句】:世间的盗贼偷窃东西,不一定会把东西都偷光。但只要一念瞋心起,心中的“瞋贼”就会把一切功德偷得无影无踪。
【佛语禅语第62句】:当有慈心于天下,有慈心于佛,人骂不得应,不得恨。持慈心向天下。如狱中有系囚,常慈心相向,人处世间,亦当慈心转相怜悯。《佛般涅槃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63句】:【禅语人生】永远都不要停止微笑,即使是在你难过的时候,说不定有人会因为你的笑容而爱上你。
【佛语禅语第64句】:人生无常!社会需要你,就必须赶快付出;今天走得动,就赶快起步走。
【佛语禅语第65句】:【禅语人生】我们少年时渴望成年的自由;中年时却怀想着童年的纯真。
【佛语禅语第66句】:【经典佛语】“利他主义”,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为:未来佛教界对于社会,需要更大勇气的担当精神。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有无限的妙用。懂得包容、懂得和平、懂得谦让、懂得尊重,懂,有无限妙用。
【佛语禅语第68句】:一个内心忧郁又孤寂的人面对打击,似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反击中保护自尊。
【佛语禅语第69句】:上来。放下心中的妄念、放松身体、放松心情,没有负担是最舒服的事,人只有无依无求,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70句】:“执著”就是在事物本身以外人们强加上去的种种分别计执。如其本来地认识一切事物,那就是中道。
【佛语禅语第71句】:【禅语人生】远路从近处开始,大事从小处开始;很近的路,你不走也会感到很远,再远的路,昼夜兼程也会觉得很近。
【佛语禅语第72句】:【禅语人生】欣赏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博大高雅的情怀。没有爱心的人,不懂得欣赏;缺少情趣的人,不知道欣赏。欣赏需要知本。
【佛语禅语第73句】:真正的贫穷是心无安处,浮躁去,富足来,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清·普能嵩
【佛语禅语第74句】:若晴天和日,就静赏闲云。若雨落敲窗,就且听风声。若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若时光逝却,就珍存过往。
【佛语禅语第75句】:【禅语人生】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经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即是大罗天。
【佛语禅语第76句】: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佛语禅语第77句】:师长:父母生育、教养我们的亲情止于这一世;而师长开启我们的慧根,成就我们千秋万世的慧命。师长之德重于乾坤,因此弟子事师不敢轻慢。
【佛语禅语第78句】: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盾乃得成菩提道。《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79句】:瓶、衣、车乘等,名言所分别,色相虽可说,体性无所有。世间众色法,但相无有余,唯依相立名,是名无实事。《大乘密严经》卷下,阿赖耶微密品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他们共同的弱点就是贪婪和自私。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知我所短,用我所长。矫正自己比矫正别人更有效果。不想改变自己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伟人在出炉一个方案之前,先否定了自己的九十九个方案。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一步就跨过千里。同样,调心也要一点一点来,不可能修了几天就想超凡入圣。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聪明人不被愉快不愉快和快乐不快乐所动。这些事情生起,他们不执着,随其本性去放下。这就是「正见」。
【佛语禅语第84句】:【禅心佛语】愤怒之于我们的生活,就像军队之于国家的关系一般,由世界局势来看,国家需要军队,但若让军队主宰一切,则国家会失去一切。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人的心地如同一畦田,土地没有播下好的种子,就长不出好果实。
【佛语禅语第86句】:福人眼里看不到不好的东西,一旦看见就要忏悔要反省,为明天后天我们要看到好的东西做准备!这就是了凡因语的全部心法!
【佛语禅语第87句】: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间经书工巧等利,何况能得出世间利;故知一切世间、出世间利,皆以定心故得。(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二
【佛语禅语第88句】:【禅心佛语】如果只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去做事,那么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因为成功只眷顾有心之人。
【佛语禅语第89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做人要有宽容之心,要有度量,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
【佛语禅语第90句】:僧云:“正当与幺时,如何?”师云:“夜禅孤月冷,晨朝片云高。”——《舒州法华山举和尚语要》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佛语禅语第92句】:【禅语人生】要知道“骏马能历险,但耕田不如牛”,“火车能载重,但渡河不如舟”,只要你能把握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创造自己,就没有你做不到的事。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大部分的人,迷于肉体的美好,即无法看见其结果所引起的灾害。
【佛语禅语第94句】:有些人总在你需要的时候有空,有些人总在你需要的时候很忙。前者总是跟着你对点,后者总是让你跟着对点。
【佛语禅语第95句】:若有为求无上菩提,于一事中专心修习,无不成办。《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佛语禅语第96句】:无信与迷信二者,宁愿“无信”也不要“迷信”。信必须智信,不可捕风捉影。
【佛语禅语第97句】:识者是身之主.遍行诸体,身有所为,莫不由识。《大宝积经》卷--。,贤护长者会
【佛语禅语第98句】:【禅语悟道】不简单的事能坚持,才是真本领;困难的事能突破,才是真耐心。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只有达到淸贫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热爱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此时那怕只看到一片树叶你也是最富有的、最幸福的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