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空间的佛心禅语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圣经句子】21所以,你要知道耶和华你的神,他是神,是信实的神。向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千代。(申7:9)
【佛语禅语第2句】:人性的善恶,是没有定性的,只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才导致了人性的无常。
【佛语禅语第3句】:【禅语人生】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认真,无一尘而非佛国。
【佛语禅语第4句】:若以负面的心态去看世界,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灰暗、不光明的;若以正面的心态去看世界,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且光明的。
【佛语禅语第5句】:做事,一定要秉持“诚”与“正”的原则:而待人,则要用“宽”与“柔”的态度。要以宗教者超然的形态,宽大的心胸来容纳任何人。
【佛语禅语第6句】:人需要沉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完美。也许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正确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
【佛语禅语第7句】:【佛心禅语】※我们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不能浪费福报。浪费自己的时间、财产、功德和一些好的机缘,都是浪费福报。
【佛语禅语第8句】:【禅语人生】学会观察,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有眼观其变,才能明辩是非。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佛语禅语第10句】:【禅语人生】与天下之忧同忧,该忧则忧,莫杞人忧天;共天下之乐同乐,该乐则乐,乐而忘返。
【佛语禅语第11句】:【禅语人生】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个人只有当他自己觉得幸福的时候,那才是幸福的。
【佛语禅语第12句】:【禅心佛语】万法相互缘起,世事不必强求;只要因缘具足,自能水到渠成。
【佛语禅语第13句】:【禅心佛语】适当的欲望,是人类所必须的,但超过了范围,痛苦、罪恶,便如影随形。
【佛语禅语第14句】:【禅语人生】学心具足,作如是念:设使余人学以不学,我悉当学——谦虚好学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佛语禅语第16句】:【禅语人生】修行就是要自己身口意的恶的行为要改善为善的行为。这就叫做修行。
【佛语禅语第17句】: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上天唯独宠爱那些将爱心献给他人的人。”这就告诉那些想成就大业的人,要谨记把爱心送给别人,成功在等待着你。
【佛语禅语第18句】:【佛家禅语】老来有“三好”:经验丰富好、健康长寿好、走入社会当志工更好。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水滴知道自己很卑微,所以不停地聚集,汇成江河,奔腾不息地扑向大海的怀抱,展现出辽阔和浩荡。
【佛语禅语第20句】:有些人虽然生活贫困,却富有爱心、充满人情味,所以感觉触目所及都是亲切可爱的脸孔,所听到的也是充满人情味的声音,生活得非常快乐充实,这就是“贫中之富”的人。
【佛语禅语第21句】:【佛心禅语】以家庭与睦让让安定的心稳同,以善待以回避仇人让的心稳同,以充满爱心让稳同的心发挥功用。
【佛语禅语第22句】:人生就如一面镜子,要求镜中人笑,须自己先笑;要求镜中人可爱,自己应先表现得可爱;希望受人敬重,须先敬重他人。
【佛语禅语第23句】:【佛心禅语】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林清玄《玄想》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
【佛语禅语第25句】:【禅语人生】我不是为了钱,我是因为生活。我不是要上床,我是因为爱你。
【佛语禅语第26句】:【圣经句子】246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4)
【佛语禅语第27句】: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借用别人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作为自己的经验,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用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才叫经验。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鼎州禅师一边捡一边说道:“树叶不光是落在地面上,它也落在我们心地上,我是在捡我心地上的落叶,这终有捡完的时候。”
【佛语禅语第29句】:【禅语人生】人多时,管住嘴。话多、错多、是非多,自找麻烦;人少时,管住心。妄念、妄想、痛苦多,自找烦恼。
【佛语禅语第30句】:禅机妙语话人生:时光,就这样是,在我们回首展望中,追寻你的记忆;流年,就这样的,在兜兜转转间,一去不返。
【佛语禅语第31句】:我们每个人心底都有一股清流、一块福田,隐藏着丰沛的泉源。佛教的精神,正是要启发每个人心底的这股清流。
【佛语禅语第32句】:【谈荷】莫道污浊只生泥,红楼一曲早心寒。花生平虽低贱,却是观音来坐禅。物欣欣各有道,幽兰香味胜牡丹。门未必出尊贵,茅舍常闻圣贤谈。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即使是重大恶业,如有足够忏悔的时间——寿长,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重业即轻受而成为不定业。
【佛语禅语第34句】:【家庭与社会】有和睦的家庭才有好的社会,有好的社会才有好的国家。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福报不够,直接住到地狱饿鬼位上去互相对待和感受生活。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今天含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萎,时光飞逝,人生如梭,智慧之人,怎能不惧。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佛语禅语第38句】:【佛心禅语】罪祸无门惟心造,心境相交妄造作。众生与佛同觉性,无边刹土无毫端。常住真心性自明,尘劳本净生死空。
【佛语禅语第39句】:所谓“方生方死”,是说我们生的起点,也正衔接着死的那一刹那,这两个点是可以重叠的。——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40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佛语禅语第41句】: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是以莫造爱,爱憎恶所由,已除爱缚者,无忧无所憎。《法句经》卷下,好喜品
【佛语禅语第42句】:时间的累积物换星移、宇宙生生不息,一切学业、道业、事业,都是时间累积成的。
【佛语禅语第43句】:为利一切有情故,以佛教法为正因,遍作一切事业成,彼得广多胜妙福。《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十七
【佛语禅语第44句】:【禅语人生】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开始新的一天,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在每个早上都醒来。
【佛语禅语第45句】:【禅语人生】一切有所求的心,就是有漏心;一切无所求的心,就是无漏的心。
【佛语禅语第46句】:爱,是两个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琐碎之后,在生活的炼狱中历练之后,一起走到白发苍苍时依然手牵手,用心传递出的不离不弃的情怀。
【佛语禅语第47句】:【禅心佛语】唱完这首歌之后,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
【佛语禅语第48句】:【佛学经典文案】跟自己的心灵对话,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是最好的学习和修行方法。那比读书和参禅打坐更有价值。
【佛语禅语第49句】:白蚁精神:夏季,枝头上的小鸟,就像报时的闹钟,飞高飞低吱吱叫个不停,它们不停地忙碌,目的何在,我们无法了解,只知道欣赏鸟语花香。
【佛语禅语第50句】:【佛心禅语】比较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过人的光华,让人越看越顺眼,越来越喜欢与其接触。
【佛语禅语第51句】:【禅语人生】有包容才有和谐,有和谐才有温暖,有温暖才有利于一个人的进步。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用想象的笔,都构出不同的人生。或是精彩,或是平淡,或是于腐,或是伟大。我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每一个片刻的感动。
【佛语禅语第53句】:心性须要修养,就像生命需要滋润一样;心灵需要修缮,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样。修德要身体力行,养性要心无杂念。修养,要知羞而学,知错而改,知耻而思。
【佛语禅语第54句】:【佛心禅语】必需记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希望如何被人欣赏、如何被人重视。甚至会不顾一切的去达到这个目的。可是,没有人会接受不诚恳的、虚伪的奉承。
【佛语禅语第55句】:【禅心佛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掌声,但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给予周围的人掌声。在生活中,想要活在爱的海洋中,你必须首先学会爱你周围的人。
【佛语禅语第56句】:别人恶口辱骂我们,或恶言相向,我们若不接受,那么这个灾祸还是要回到骂者自身。同样的道理,你恶口辱骂他人,最终还是要由自己承担。
【佛语禅语第57句】:【经典佛语】“春花秋月何时了。”李后主的这个“了”字中,长长的惆怅和哀伤,就如他自己说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
【佛语禅语第59句】:【禅语人生】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佛语禅语第60句】:慈心爱念,常与众生乐;悲心怜悯,能拔众生苦,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皆大欢喜。怨亲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常念众生无憎无欲,广修善行。
【佛语禅语第61句】:【佛心禅语】不强求,指的是不执著,并不是指不努力;努力并不等于偏执性进取。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家禅语】莫轻视小钱,积少成多能大用;勿养成挥霍,固本朴实顾元气。
【佛语禅语第63句】:【心灵平静的禅语】恒荣法师:自尊是一种人生的理性和信仰,自大却是一种自私和陷阱。别人的尊重是一种友好和善意,而自己的自大,则是命运崩溃的开始,也是警醒。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菩提自性生诸万法,行深般若见诸实相。平等十方无所不至,入尘不染,出尘不失。生灭得失在沿途,归得宝所皆空寂。
【佛语禅语第65句】:【经典佛语】问:小和尚,修成这个样子还有脸出来,没话说了吧......
【佛语禅语第66句】:【禅心佛语】其实,我们喜欢上学,只是不喜欢上课,我们都怀念那些曾经一起闹,一起笑的时光。
【佛语禅语第67句】:【佛心禅语】当日,寺院被毁,两位老法师依然坚守在废墟中。第二日,村干部继续对法师们喝斥:“你们赶紧回家,寺院不是养老院。”
【佛语禅语第68句】:一个人心中有了“疑网”,别人若想走进你的心中,立刻就被疑网隔开,如此非但无法建立互信的感情,甚至会彼此猜疑争斗。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佛语禅语第70句】:你的心是善的,这善因来自你的心量,你内在充满一片祥和,你内在没有丝毫的计较念在里面,你丝毫没有怨愤,则恶缘无从与你连接而来伤害你。一庄圆法师
【佛语禅语第71句】: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心佛语】成就大器要有四个条件:一、要经得起烦嚣。二、要受得了气愤。三、要忍得下挫折。四、要耐得住时间。
【佛语禅语第73句】:【禅语人生】我们要互相的扶持,互相的呵护,互相的赞叹,互相的鼓励,牺牲自己都要让佛教兴盛。
【佛语禅语第74句】:【禅语人生】问:在家出家,真出家否?上人:能在家离尘垢即和出家人一样。人在尘心出尘,这也是井里栽花不染尘。出家人心里染尘垢,那和在家人没有分别。
【佛语禅语第75句】:“沐浴身上的灰尘,不如洗掉心灵的污垢。”心净则万物净,有一颗清净的心很难,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更难。
【佛语禅语第76句】:0.生活中,有些东西拿不准、分不清时,最客观的办法就是让时间去沉淀,时间稍长,事物都会由阴而转为阳面,这是事物的本质规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佛语禅语第77句】:【佛心禅语】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贵莫贵于无求,贱莫贱于多欲,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长莫长于博识,短莫短于自恃,明莫明于体物,暗莫暗于昧几。
【佛语禅语第78句】:【禅语人生】我们虽然不是伟大的人,但如果用一颗伟大的心去做微小的事,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颗心就是利他。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世上最艰难的事莫过于坦承过错。可是又没有一件事比得上坦然认错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佛语禅语第80句】:【佛家禅语】人生难免遭遇挫折,要经得起考验,才能保住慧命,突破难关。
【佛语禅语第81句】:茶如人生,禅意也好,刻意也罢,感受的细碎只能够自己明白,别人读到的或许很复杂,也许很简单,但是一切都不重要,因为此刻,忧伤,欢喜,只是你心灵的独白。
【佛语禅语第82句】:【佛语悟道】对于思想、观点等有了解的人很多,但是在行动中实践这些思想、观点的人极少。
【佛语禅语第83句】: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古印度)龙树《中论·破因缘品》
【佛语禅语第84句】:【禅语人生】只要抓住每一天每一刻,就可以把精力拉回到现在,不为将来的事情担忧焦虑。
【佛语禅语第85句】:修行,修的就是这颗心,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刻,把握好我们的心念,愿所有的生命,生活在美好和光明里。
【佛语禅语第86句】:【禅语人生】悟道的人才是真正的报佛恩,因为(悟道)你才了解佛的恩是什么。
【佛语禅语第87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佛语禅语第88句】:所以不一定任何人都能遇到、任何地方都会出现、任何时代都会出现的事情,而是众生共同的善业福报和诸佛的慈悲愿行双方机缘相合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89句】:【佛心禅语】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人格内涵包括知、情、意。知是知觉、知识、智慧;情是情感、情绪、情操;意是意念、意识、意愿。
【佛语禅语第90句】:【禅语人生】有些隐修于深山老林的修行人,多半都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
【佛语禅语第91句】:我们应该具备充分的信心,拿出勇气降伏忧愁、欲念;得时不贪着、失时无挂碍,就能打开烦恼之缚,心灵自在轻安。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心禅语】做人要厚道,办事要活套,企业家应该做到外圆内方,大智若愚,文能纵横于商场。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生于此世界,我们融入它,但保持清醒;我们热爱它,但不抱幻想;我们为它奉献,但不怀期望;我们欣赏它,但不沉溺;我们感恩它,但不缠绵。
【佛语禅语第94句】:在一些人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总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更别提去帮那些曾经非议自己的人。
【佛语禅语第95句】:【禅语人生】欲望—实力=痛苦程度。当欲望远远超过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实现时,就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佛语禅语第96句】:【禅心佛语】禅是什么?禅是一种自我、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实践。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在身心磨炼之下,精神自然升华,时节因缘成熟,自然明心见性。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心佛语】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健康、信仰、物质基础是人生三大支柱。做人须具备三有:有健康、有专长、有平常心。
【佛语禅语第98句】:【佛家禅语】以为自己最好或不如人,都是内心的障碍;能去我执,才能轻安自在。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贪瞋痴的念头就是「苦」。因而佛陀只教导「苦」的生起、「苦」的原因及「苦」的止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