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美APP日记最新摘抄佛心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佛与众生本来平等,然众生常因不奉教法、贪求利养而诈现清白;外表平静而心意流驰,贪着五欲,为色声香味所惑乱,无明覆心,爱欲缠缚。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既然尴尬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就应当拿出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现实,甚至直接向尴尬挑战。
【佛语禅语第3句】:【宝藏的琢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
【佛语禅语第4句】:【佛心禅语】不因高兴而得意忘形,不因气愤而暴跳如雷,不因悲伤而悲痛欲绝,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失去而心灰意冷,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大海时静时动,天空永远静止;意识时静时动,本性永远静止。大海、蓝天、心灵,是永远读不完的书,看不够的境。
【佛语禅语第6句】:上等禅,两袖清风,来去自如;中等禅,背个包包,负担适中;下等禅,一肩挑。
【佛语禅语第7句】:能于一念知解上了知三颠倒,难。能于生死颠倒中一念不生,更难。一念不生却又能冷暖觉照,难上加难。参禅,没有大愿力,终究只是鹦鹉学舌,无法在解脱道上踏步而行。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轮回的缘起,是无明,也即愚昧、我执、贪欲。当这些缘停止,叫做缘灭。这时候轮回也会停止,从此以后彻底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这就是解脱。
【佛语禅语第9句】:若能少欲知足,安贫乐道,具足信心、智慧与毅力,则能不受物欲左右,得身心解脱自在。
【佛语禅语第10句】:【佛语悟道】罪恶从心里产生,还从心里消灭,因为从源头上说,一切善恶都是来自于人自己的心,所以说心是最根本的东西。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男子一听不禁心中窃喜,并说道:“原来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么干大买卖吗?”他的态度是那么恳切,那么虔诚。
【佛语禅语第12句】:他人出于嫉妒心,非理辱骂谤我等,亏损失败我取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宋)朗日塘巴《修心八颂》
【佛语禅语第13句】:【禅语人生】有话说给知人,有饭送给饥人。其他时候选择倾听,谁倾听的多谁就最牛。
【佛语禅语第14句】:【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一步就跨过千里。同样,调心也要一点一点来,不可能修了几天就想超凡入圣。
【佛语禅语第16句】:做人不能太精明,做人不可真糊涂。让精明人糊涂一点,让糊涂人多一点精明,这世界才有可能达到和谐。所谓智者,就是有办法将精明人说糊涂,将糊涂人说明白的那种人。
【佛语禅语第17句】:每个人的精神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爱心抚慰怎样把握与人交往的原则?佛日:得一切众生起柔软心。——《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佛语禅语第18句】:有行者问:“即心即佛,哪个是佛?”师云:“汝疑哪个不是佛,指出看?”无对。师日:“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大珠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失去的东西,有必要去追讨吗?佛曰: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讨。
【佛语禅语第20句】:有四种根本罪,乃至活命因缘,亦不应犯。云何为四?渭谤诸法、舍离菩提心、悭吝、恼害众生。《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
【佛语禅语第21句】:人需要爱,太严则会冲失了爱。有理的时候,气度更要宽和,才能圆融爱,烘托“理”。所以做人宜“外和内正”。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看一个人的能力大小,要看他经常修善做得好不好,才能知道他的能力会有多大。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但幸好,佛教并不认为只有出家才能修行,在家人也可以修行、可以了生脱死。比如佛陀在世时就有维摩诘大士等居士示现在家成就的例子。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心禅语】总而言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缘份很重要。你要想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和事业大成,就应该广结善缘,融和尊重、团结包容、互赞互助、乐观进取。
【佛语禅语第26句】:【禅语人生】要知道,一切众生的身相都是业缘所生,男身是业缘生的,女身也是业缘生的,猪身、狗身、虫身等,都是由业缘生的。所以,对于一切众生,我们都不能轻慢。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困难困难,困在家里万事难;出路出路,出去走走就有路。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善怒者必多怨,善与者必善夺,唯随天地之自然而能胜理。
【佛语禅语第29句】:【圣经句子】47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诗19:7)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人生】在一切的姿势中,我们应当拥有一颗当下的心和自我的觉醒。
【佛语禅语第31句】:【佛心禅语】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用智慧来克服自我。把所做的事当成一种磨练自己意志力的难得助缘,以一颗欢喜心去面对、接受。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生活是多元的,但要把握分寸,知所割舍,才算成功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34句】:【禅心佛语】吃得健康:减少脂肪和肉食,多吃水果与蔬菜;定时适量,切忌贪多,美食少一口,可活九十九。
【佛语禅语第35句】:世间的贪着爱欲,称之为“饿鬼爱”,其对“爱”的渴求,就如饿鬼般常觉饥饿难饱。
【佛语禅语第36句】:现代人大多偏重在聪明,对于良言正语偏不听从,视追求人生真理为畏途并敬而远之。
【佛语禅语第37句】:【佛心禅语】最高明的管理原则,是让团体能产生共识,是能让上下打成一片。
【佛语禅语第38句】:【禅语人生】众生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桶里,桶口用自我的塞子堵住,最后,丢入自我的井里。
【佛语禅语第39句】:活生生的往生(注),当下即是净土。(注:死在宗教上来说,为新生命的再启发;是舍掉旧的、更换新的,走向更好的天地,故日“往生”。)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佛教的「信」,其重点是建立在知见与了解上,这是由确知而生的坚心,由智慧而生的正见,并不是从盲信而生的信仰。
【佛语禅语第41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法句经》卷下,述佛品
【佛语禅语第42句】: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望朋友们珍惜光阴,真爱生命,把握现在,开创美好未来。
【佛语禅语第44句】:【佛心禅语】做事注意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拐弯抹角把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太钻牛角尖,委婉地拒绝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佛语禅语第45句】:【禅语人生】珍惜相逢相识相知的缘分,做今天的使者;珍惜执着追求拥有的今天,做明天的强者。让过去的永留回忆,让今天的永做纪念。
【佛语禅语第46句】:【佛学经典文案金句】佛说:因为有爱,所以有了忧愁;因为有爱,所以有了恐惧。若是放下爱,就没有了忧愁也没有了恐惧。
【佛语禅语第47句】:【禅语人生】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因为真正的爱情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
【佛语禅语第48句】:念佛参禅心最细,细中之细最难明。直至寻到无处寻,始知凡心是佛心。
【佛语禅语第49句】:施与悲共起,能令菩萨乐。三界中乐受,比此无一分。(古印度)无着《大乘庄严经论》卷九
【佛语禅语第50句】:有大快乐的人,必有大哀痛;有大成功的人,必有大孤独;这就是情感的节奏。
【佛语禅语第51句】:【佛心禅语】不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过好每一天。
【佛语禅语第52句】:【佛心禅语】不失正知正念,善待众生,宽容他人,努力做一个善良快乐的人。
【佛语禅语第53句】:【禅心佛语】佛教的理念,真是放之四海都能圆融无碍,是指导人生自他两利的实践原则。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心佛语】健康的身体是幸福人生的基础,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名利地位可能变成零。
【佛语禅语第55句】:【禅心佛语】地以灵为贵,站以高为贵,坐以平为贵,恩以报为贵,工以巧为贵。
【佛语禅语第56句】:创业莫忘先辈德,成家惟愿后世荫。创业多蒙先驱者,守业要靠后来人。古政败于常袭旧,新规来自善知今。推开碍障消陈腐,别出枢机巧创新。
【佛语禅语第57句】:幸福本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动你的心灵,幸福与否,只在于你的心怎么看待。
【佛语禅语第58句】:非勤勇奋励,痛下针锥,则法门人才不能得也。(清)戒显《禅门锻炼说》
【佛语禅语第59句】:其有众生,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一弹指顷,除却百万亿阿僧祗生死之罪。《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语禅语第60句】:【禅心佛语】仁爱或同情,一方面需以情感来启发,另一方面还得以理智来领导。
【佛语禅语第61句】:【禅语人生】喜好嫉妒的人,与其说从自己的事物中寻找快乐,无宁说从别人的事物上寻找痛苦。
【佛语禅语第62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抱持一颗“精进”心。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意即要做一件事,必须专心才能做得成,无有二念才会有进步。
【佛语禅语第63句】:【经典佛语】“吃饭时不百般索取,睡觉时也不千般计较”,就能活得安心,活得快乐。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为人皆应有责任,有责任方能进入人生角色,有角色就是给人生有了定位,有定位才不会错位。
【佛语禅语第65句】:【邵康节养生诗】闲居慎勿说无妨,才说无妨便有妨,争先径路机关恶,退后语言滋味长;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辄为殃,与其病后须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
【佛语禅语第66句】: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庭,一定会带来痛苦。南传《佛教格言·苦行品第十》
【佛语禅语第67句】:【圣经句子】167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10)
【佛语禅语第68句】:以无住为方便,安住般若,所住、能住不可得故。以无舍、无护、无取、无勤、无思、无着而为方便,圆满六波罗蜜。《大般若经》卷三,初分学观品
【佛语禅语第69句】:【佛心禅语】走过的岁月,总有圆满,总有残缺;曾经的欲望,总在燃烧,总在膨胀;当初的梦想,总在破灭,总在走远。心中的爱人,总在牵挂,总在惦记。
【佛语禅语第70句】:【经典佛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防微杜渐,方可有备无患。日常生活如此,与人交往如此,工作亦如此,它总是我们好好活着的不二法门。
【佛语禅语第71句】:有些人一到生日就大宴亲友,铺张庆祝。仔细想想,我们在人间如果不会为人群付出,我们的人生与其他动物有何差别?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佛语禅语第74句】: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75句】:与其悠回九转拿不起放不下,内心纠结,不如静守时光心无杂念豁然开朗拈花微笑,何其淡定?禅心如莲,摒弃内心的挣扎与虚荣,你会发现生活永远美好。
【佛语禅语第76句】:【圣经句子】141那时候,凡求告耶和华名的就必得救。(珥2:32上)
【佛语禅语第77句】:【注重礼仪】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礼仪,礼仪是人生最至真最美的形态。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感恩别人是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是让自己身心安宁的需求。
【佛语禅语第79句】:宇宙之间惟有因果在主宰一切,而人又是主宰因果的,人又是谁在主宰呢?
【佛语禅语第80句】:苦苦地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念念不忘那些所谓的陈年旧事,无异于自寻烦恼。
【佛语禅语第81句】:让心灵深入经藏,任何明枪暗箭无法让他流血,任何困难挫折都无法使他受伤,充满智慧的人,才是真正战胜自我的英雄。用佛菩萨的心代替私心,做人不难。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皈依那天,看作我们的生日,把我们修行的阶段,从那时候算起。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禅宗的根本,就在于明白自己是什么——明白自性是佛,自心作佛,自见佛性,自成佛道。
【佛语禅语第84句】:【佛心禅语】别人生气时说的话,因为往往那才是真相;不要记恨说这话的人,因为这是他用另一种方式让你看清楚自己。
【佛语禅语第85句】:【禅语人生】学佛就是要调适这念心,使我们的心能平静、无怨恨,不受外境好坏的影响而自我烦恼。能够如此,学佛确实是“至道无难”,当下即是法啊。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强,以致无视外因的成就;不要把自己看的太轻,以致成为他人的踏板。
【佛语禅语第87句】:【圣经句子】431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
【佛语禅语第88句】: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89句】:【禅语人生】有些东西留不住了就请放手吧,给它自由,它会更加美丽。
【佛语禅语第90句】:【禅心佛语】能将世俗名利之心放下,才可能成为仙佛;能将成仙成佛之心放下,才能彻悟世间的真理。
【佛语禅语第91句】:为了正义的事业,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人,把浩然正气还给大自然,留一个纯洁高尚的美名还给天地,是英雄的胸襟,自然能够赢得别人的敬仰。
【佛语禅语第92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孝敬父母,不仅物质奉养,还要服从、尊重,才是既“孝”且“顺”。
【佛语禅语第93句】:人生亦应如此,在生活强迫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日:“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佛语禅语第94句】:【禅语人生】在家居士在修行中,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并且做到制心一处,时刻观照身口意,这样持之以恒,那么修行必然会有长足长进。
【佛语禅语第95句】:无论从事任何事业,持之以恒才有成功的希望。但是,持之以恒的前提是热爱。你真正热爱这项事业,自然乐在其中;如果并不热爱,就难以坚持到底了。
【佛语禅语第96句】:【禅语人生】心的开放程度越大,可以接纳的人就越多。如果只是活在自己的感觉中,就会注意不到他人的存在,结果成了孤家寡人。
【佛语禅语第97句】:不自爱的人不会爱他人,博爱一定从自爱出发。自爱不同于自私,自私仅为一己之私,自爱则是一种对爱的培养,真正的爱本质上是无私的。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惚兮恍兮悟兮”历时有久;渐行渐明,终化解沉疴。化解沉疴。脱胎换骨于全新的我,全新的我。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待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