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网最新摘抄佛心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佛心禅语】“执著”就是在事物本身以外人们强加上去的种种分别计执。如其本来地认识一切事物,那就是中道。
【佛语禅语第2句】:念什么便像什么,念什么便感召什么,念什么便得什么。念是非常奇妙的。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世上的各种心满意足都是暂时的,只有上苍给人以永恒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4句】:【禅语人生】无俗情之浓腻,如水月之淡远。虽时空之隔阻而心心相印,历世事之迁移而息息相依。相忘于江湖而若对咫尺,相照于肝胆而浑然不觉。此无它,信之力也。
【佛语禅语第5句】:【圣经句子】435因为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后1:7)
【佛语禅语第6句】:【佛心禅语】不知把握因缘的人,就有如放在碗里的汤匙一样,即使浸浴在琼浆玉液里,他也感觉不出来。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没有一件你喜欢的东西可以永久持有,也没有你讨厌的事会紧跟着你不放。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碎石子——如果让它躺在路上,它可能使你绊倒。如果拿去铺路,前途将变得平坦宽阔。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
【佛语禅语第10句】:随其所行业,如是果报生,作者无所有,诸佛之所说。如机关木人,能出种种声,彼无我非我,业性亦如是。《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好高是贪,怕坏是粘;好好是孽,嫌不好是缺德;不尽职是丢天命。
【佛语禅语第12句】:一旦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就不要贪恋沿途的繁华,也不要畏惧路上的困厄,只要还能活着就已足够。
【佛语禅语第13句】:【佛心禅语】人生往往如此:拥有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凡人却试图牢牢把握让它不变,于是烦恼无穷无尽。
【佛语禅语第14句】:【禅心佛语】让挟佛敛财的“伪祖庭”门可罗雀。让僧团护持的“真道场”门庭若市。
【佛语禅语第15句】:【佛心禅语】不染世缘,常修梵行。佛在世时,依佛为师,佛灭度后,依戒为师。忆佛念佛,与佛同在,解行相应,正法久住。
【佛语禅语第16句】:我们不可为自己的利益,而用甘饴甜蜜的口舌迷惑人,因绮语会伤身败德,害了自己。修学应诚恳实在,自内心发出一分慈言爱语悲悯众生,才是圆满、美善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17句】:师日:“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法住,不应取舍。若学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南岳怀让禅师》
【佛语禅语第18句】:九、万法唯心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等。(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佛语禅语第19句】:【禅语人生】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佛语禅语第20句】:【知难忍苦好处世】天下有两难:登天难,求人更难。地上有两苦:黄连苦,无钱更苦。世界有两险:江湖险,人心更险。人间有两薄:春冰薄,人情更薄。
【佛语禅语第21句】:不随于心,能为心师,以心师故则能得为一切法师。若能于心得自在者,则于诸法而得自在。《大乘宝云经》卷五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佛语禅语第23句】:我们的精神一定要有抗体才能免疫,也才不致被外在的环境或人事所左右,这个抗体就是定力。
【佛语禅语第24句】:【言不可不慎】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君子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也可以一句话表现出他的愚蠢,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啊!
【佛语禅语第25句】:修行人更要有“植树者”的精神。不管能否尝到果实,总可以让后人乘凉;这分精神即是成功的保证。
【佛语禅语第26句】:【矮檐下要低头】人到矮檐下,一定要低头,因为肯低头的人,就不会撞到矮檐上。
【佛语禅语第27句】:尘相虚无,从心所生,了无自性,名为无相。(唐)法藏《华严义海百门》
【佛语禅语第28句】:【禅心佛语】人生如修佛,如果相信因果,懂得付出,便会修得正果,你的一切苦修将结出累累硕果。
【佛语禅语第29句】:【禅心佛语】处处都把“我”放在前面,什么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所在。
【佛语禅语第30句】:【圣经句子】77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
【佛语禅语第31句】:【禅语人生】想想他人的不幸,就能坦然面对逆境。对于害怕逆境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上总是危险的。
【佛语禅语第32句】:自身犹筑生死狱,世间天等谁能救,故于救度不虚者,皈依三宝佛子行。——妙峰法师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什么是智慧?面对事情的时候,能够圆融灵活、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这叫智慧。如果没有这个能力,肯定会处处遇到障碍,这就是凡夫。
【佛语禅语第34句】:山河踏遍,只觉如梦人生,寻一安稳之所,恬淡度日,方为福报。尝尽五味,亦觉淡饭粗茶,简布素衣,才是洁净。
【佛语禅语第35句】:【圣经句子】37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诗1:1)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但生活,不只是为了“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活中的小情趣,才让我们活得更充实、更精致、更高雅、更有尊严。
【佛语禅语第37句】:【禅语人生】有些人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的题目,却开不出合适的“药方”。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烦恼都是自找的,只有放得下才能获得解脱,才能活得快乐、幸福。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佛语禅语第40句】: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佛语禅语第41句】:若转得自己,则一切粗重境来,皆作得主宰。。若作得主宰,即是不变易,若作主宰不得,即是变易也。(唐)曹山本寂禅师
【佛语禅语第42句】:开眼见山水,合眼梦山水。开眼所见,世以为真,合眼所见,世以为不真。殊不知真与不真,离心无尘,尘尚非有,况有山水平哉?——《紫柏尊者全集》
【佛语禅语第43句】: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佛语禅语第44句】:【佛心禅语】走过的岁月,总有圆满,总有残缺;曾经的欲望,总在燃烧,总在膨胀;当初的梦想,总在破灭,总在走远。心中的爱人,总在牵挂,总在惦记。
【佛语禅语第45句】:【禅语人生】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佛语禅语第46句】:【禅语人生】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能看见自己的污点。
【佛语禅语第47句】:【佛家禅语】待人处事,在原则中有方便,在方正中有圆融,才能与谐。
【佛语禅语第48句】:昨宵年幕夜,今朝是岁旦,都大寻常日,世人生异见。不解逐根元,只管寻枝蔓。新旧只如今,仔细分明看。若也更商量,秦时铎铄钻。——《法演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49句】:“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其实,最有能力的人肯定不是爱招摇和显援的人。聪明人凡事都心知肚明,谨言慎行,不该说的绝对不说出来。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谁也无权干扰。只要能活着,每个人都应该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佛语禅语第52句】:【圣经句子】353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4:16)
【佛语禅语第53句】:以波罗蜜船,于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着彼岸,不住中流,而度众生,无有休息。《华严经》卷七十三,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54句】:【禅语人生】伟大的人总是想办法改变环境,能干的人总是处处利用环境,凡夫总是说服自己适应环境,庸人总是抱怨境。
【佛语禅语第55句】:是的,过于执着,是一种执着。而一味加求放下执着,也是一种执着。这就象是冥想、禅修时,一味追求空的思想,空的心,空的状态一样。追求空也成了执着。
【佛语禅语第56句】:【禅语人生】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
【佛语禅语第57句】:【禅心佛语】如果您会握住某人的手,或给他们一个拥抱,或是拍拍他们的肩膀,恭喜您,因为您具有愈合人们心灵的能力。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顾漫《何以笙箫默》:一个笑就击败了一辈子,一滴泪就还清了一个人。一人花开,一人花落,这些年从头到尾,无人问询。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佛问:生命在几间?僧:数日间。佛复问一僧,答:饭食间。佛又问一僧,此僧答:生命在呼吸间。佛:善哉,这才是生命。
【佛语禅语第60句】:【禅心佛语】所谓妄想,就是过去所做、所说、所见、所闻的影像留在我们脑子里。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人生有很多话,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气,需要忍。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
【佛语禅语第62句】:【禅语人生】无论今昔,沉默者遭到嘲笑,饶舌的人也遭到嘲笑,话多话少都有人嘲笑。世界上,简直没有一个人不遭人非难,但也没有一个人永远遭人斥责。
【佛语禅语第63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一,遗教品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念佛要有叁到:口到、耳到、心到。口诵清楚,耳听明白,了然于心,叁到齐全,自然能得到感应。
【佛语禅语第65句】:【佛心禅语】《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佛语禅语第66句】: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
【佛语禅语第67句】:【禅语人生】我想走,谁也拦不住。我走了想改变这个公司,谁也挡不住,投资者在中国就得听我们的。
【佛语禅语第68句】:【禅心佛语】黄金随着潮水流来,也应该起早把它捞起。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就,万丈高楼平地起,万里路程一步始,别人丝毫不能代替分毫,一切都要靠自己。
【佛语禅语第69句】:【经典佛语】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如果我们禅修时看到色彩、光亮、或鬼神,那就表示我们修错了。
【佛语禅语第71句】:【一禅文案】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心佛语】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佛说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佛语禅语第74句】:【禅心佛语】高山未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静待时机,善果可期。残缺不一定不美丽,完整不一定就美丽。
【佛语禅语第75句】:【禅心佛语】佛的四无所畏空,佛的十力空,佛的十八不共法空,因为略广因缘中,求果不可得嘛。
【佛语禅语第76句】:自己的行为就为他人树立了榜样,以身作则者的行为必须是内心的自然外现而非故意。这第二点最是其中本质!
【佛语禅语第77句】:一个人的大清净,不是寂静无声、死气沉沉,而是看透繁华后的欢喜。一心清净,即使是冰天雪地、万物沉眠,心里的莲花也能处处开放。
【佛语禅语第78句】:佛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不可思议。不管你怎么去思维、探索,都得不到真实的结论与实证。可知最近的不二法门就是放下妄心,不起一念。——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世界上有一个最好的朋友是菩提心,如果有这个朋友跟随,就会获得幸福。
【佛语禅语第80句】:【佛心禅语】做人要坚信: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一定能。身苦者往往心不苦,心苦者往往身不苦。
【佛语禅语第81句】:【禅语人生】有一个西藏法王说:一个人经常把负面的情绪隐藏在心中,你很难去关心别人,你就很难发菩提心。
【佛语禅语第82句】:“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其意是“觉有情”,也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
【佛语禅语第83句】:凡圣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转变能够舍己为人,就是佛菩萨;如果为自己也为别人,就是凡夫;只为自己不为别人,就很难避免堕入恶道。
【佛语禅语第84句】:【禅语人生】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静,如是寂灭,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愿,如是无染,如是无量,如是广大。
【佛语禅语第85句】:佛说:享受饮食,应当如服药一样,不因好吃就多吃,不因难吃就少吃,只求其能滋养身体、消除饥渴。这就如同蜜蜂采花,只取花的蜜汁,而不损害花香及颜色。
【佛语禅语第86句】: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将对事物的种种界定、分别、妄想扫除干净,才能够真正见到诸法实相。
【佛语禅语第87句】:【佛心禅语】如果我不为自己,那么,谁会为我·但如果我只为自己,那么,我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佛语禅语第88句】:【禅心佛语】透过本性,一切的造作皆是无量妙有、任运自如,完全是第一念的自然反应,一切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
【佛语禅语第89句】:【佛心禅语】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想的不想,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佛语禅语第90句】:【圣经句子】60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诗34:18)
【佛语禅语第91句】:【佛心禅语】“以诚待人,以德服人”是做人的根本,在现阶段,它又赋予了新的意义,是我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标志。
【佛语禅语第92句】:静坐深思,在聚精凝神,反观内心自性,以反省过去、慎思现在、警惕未来。
【佛语禅语第93句】:我们的心常常不规则地乱跑,任凭别人来诱引我们;恶的念一旦被诱引,任何坏事都做得出来。
【佛语禅语第94句】:【禅语人生】我们做功夫,就是打扫心地,让心地千千净净,生长一切善根、生长一切善法。
【佛语禅语第95句】:【圣经句子】331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
【佛语禅语第96句】:【禅语人生】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一寸土地开始。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心佛语】佛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语禅语第98句】:步入富足的最高境界,越是简单,越是丰盛,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自古无百年。——唐·知玄
【佛语禅语第99句】:【禅语人生】修行说难,一点也不难。对于出家人来说,就看我们能不能生起来对佛菩萨的信心,能不能摸头自省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