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快手佛语禅心文案素材大全,企业网络推广必备!

【佛语禅语第1句】: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石头希迁禅师》

【佛语禅语第2句】: 能够正视自己的人,会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从而才有更严格的要求与更 高的追求,人生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佛语禅语第3句】: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空。(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八

【佛语禅语第4句】:佛教认为,宇宙万物流迁变动,永无休止。生与死都不是绝对的,生不会永生,死不会永死。旧的死去,新的又生,生死相续,永无穷尽,恰似沿着圆环转动。因此生不足喜,死不足惧,只求此心光明正大。

【佛语禅语第5句】:因为有痴,不能洞悉宇宙自然的真相,不能认清人生幸福的真谛,难免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产生错误的认知,到头来头脑中必然装满偏见执念。

【佛语禅语第6句】:若人依止恶,不名自爱身,既不爱自身,世间更何爱?《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七

【佛语禅语第7句】:禅是禅非;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佛语禅语第8句】:【佛说】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有些人即使在认识数年之后都是陌生的,彼此之间总似有一种隔膜存在,仿佛盛开在彼岸的花朵,遥遥相对,不可触及。而有些人在出场的一瞬间就是靠近的,仿佛散失之后再次辨认。

【佛语禅语第9句】: 宽恕众生以德报怨,修心是福 充满怨恨的生活,只会把自己推向死亡的深渊。

【佛语禅语第10句】: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天如禅师)

【佛语禅语第11句】:什么是生活禅?从物质到精神,就是生活禅;从迷失到觉悟,就是生活禅;从染污到净化,就是生活禅;从凡夫到圣者,就是生活禅。

【佛语禅语第12句】:人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人唯有在群体中充分交融,你来我往,才会形成自己的圈子和人脉。在群体中体会气场是中国人的一大精神源泉,所谓“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佛语禅语第13句】:有人说,人只有在初恋的时候爱的是别人,后来,爱的都是自己。然后为了忘记那个爱过的人,一开始删除记忆,把所有习惯都格式化。不再去那个地方,不再吃那个果冻,不再喝那种饮料,不再听那首的歌,不再看那场电影,不再穿那个颜色的衣服,不再说那句口头禅。

【佛语禅语第14句】: 生气伤害最大的是自己 我们生气的时候,身体的细胞不知道要死掉多少,也很容易引起精神 上的不稳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时常处在这个状态,寿命可能因此而减 少,受伤害最大的是自己。

【佛语禅语第15句】:【天天禅语】我们为什么要修心?佛陀在经典中说得很清楚:如果我们的心向善的话,所说的言语、所做的行为都能成为善;如果我们的心向恶的话,所说的言语、所做的行为都会成为恶。我们的所言所行成为善还是恶,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同样,我们获得快乐还是遭遇痛苦,也完全是由自心的善与恶来决定。

【佛语禅语第16句】:【清心禅语】①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②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③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④宁愿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⑤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⑥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⑦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廉价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佛语禅语第17句】:我们要行无相布施,不要执着于有相布施;布施功德的大小,并不是从 形式上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布施愿心之大小决定的。

【佛语禅语第18句】:野干称狮子,自谓为兽王,欲作狮子吼,还出野干声。《长阿含经》卷十一,《阿耨夷经》

【佛语禅语第19句】:有人认为,学佛之人,看破红尘,不像普通人一样关心自己的容貌,这显然是对佛学的误解,佛学是自然之学,什么是自然?生机勃勃,美丽多姿,方为自然——每一朵花都努力开放得更美丽,每一棵树都努力成长得更茁壮,每一泓泉水都努力沉淀得更纯净,而健康漂亮,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状态。

【佛语禅语第20句】:“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彻悟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21句】:人们很多时候会烦恼、痛苦和焦虑,正是因为心胸不够开阔,见解不够通达。对于人生中的不如意,我们要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

【佛语禅语第22句】: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争了就乱了,乱了就犯了,犯了就败了。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23句】: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有感恩的心态,要有奉献的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存在是与周围的所有人、与全世界所有人的存在分不开的。

【佛语禅语第24句】:尽管无法背弃的宿命,会演绎出无法预料的结局。我们无法用平凡来与之抗争,任凭故事浮沉几度,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从浪涛中,平静地走出来。(白落梅)

【佛语禅语第25句】:痴爱便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难解脱:痴爱若能念念断,心心弥陀全身现。世间一切情欲贪恋都是痴爱所造成的,痴情痴爱系缚着人们,让人不得解脱自在。情痴愈重,负担就愈重,如商人伴少而货多,又如牛负重行深泥中。远离生死苦恼系缚的根本,便是要以佛法的智慧光明破愚痴黑暗,才能最终解脱。

【佛语禅语第26句】:人们常说,细水长流的感情更能持久,如烟花般绚烂的激情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一直平衡和睦的婚恋生活比前期轰轰烈烈、后期争吵不断的婚恋生活要珍贵而有价值得多。

【佛语禅语第27句】:虽复勤精进,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应得成佛。(古印度)龙树《中论·观四谛品》

【佛语禅语第28句】: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佛说八大人觉经》

【佛语禅语第29句】: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磨擦,总会有不开心、不快乐的事情发生,如果把这些事都放在心里而耿耿于怀,那么心灵重负就会越来越多,就会活得越来越累。所以,要不断地让自己学会释怀,用一种豁达的心胸面对生活,那么生活就会对你露出微笑。

【佛语禅语第30句】:世界上存在着众多不同的宗教,唯有慈悲和空性双运的见地,才是我所追求的解脱大道。

【佛语禅语第31句】: 佛语云:“嗔心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 及。”明代高僧憨山老人开示说:“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即念佛时, 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 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

【佛语禅语第32句】:以应萨婆若心,以自方便入诸禅,不随禅生,亦教他令人诸禅,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禅那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五,问乘品

【佛语禅语第33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人觉得自己身陷尘网,被种种有形的、无形的枷 锁束缚住,得不到丝毫轻松。他们渴望恢复自由之身,还我本来面目,也就 是找回他的“真我”,但是这些枷锁多半是自己给自己套上去的,你要怪别 人,不如先怪自己。

【佛语禅语第34句】:当今时代的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并非是饥饿寒冷、居无定所,而是精神崩溃、心灵空虚。我们缺乏的不是物质文明,而是精神良药。

【佛语禅语第35句】: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人喜眠,眠则增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大般涅槃经》卷十七,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36句】:【你知道什么叫干物女吗?】【佛语禅语第1句】:家里头发随意夹起;【佛语禅语第2句】:假日不化妆不戴胸罩;【佛语禅语第3句】:出门后忘东西,不脱鞋直接脚尖踩地到房间拿;【佛语禅语第4句】:认为在家看漫画、上网比跟男人谈恋爱有趣;【佛语禅语第5句】:即使上网没事做,也要经常挂在网上;【佛语禅语第6句】:口头禅:麻烦死了、随便啦、滚;【佛语禅语第7句】:可能被人评论有点闷骚。

【佛语禅语第37句】:以智慧了知缘起之性,无能缘之心亦无所缘之境,故能心无呈碍,度一 切苦厄。诸位习禅者,切莫以为习禅只为求玄妙求静寂,当有菩萨度众 之慈悲,方能体证真正之禅慧。

【佛语禅语第38句】: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伤他,还要能嵌在对方的心头上。

【佛语禅语第39句】:也许有的事情、有的人还是不尽如人意,但如果懂得包容,我们自己的心情会轻松很多。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佛语禅语第40句】:【佛心禅语】 专注才能集中力量,专注才能深挖深掘,哪怕再简单的事情,专心深 入研究,也会有收获。

【佛语禅语第41句】:因此生彼,若无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灭者,彼便灭也。所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无明灭,则行便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中阿含经》卷十一,《频婆娑罗王迎佛经》

【佛语禅语第42句】: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三十

【佛语禅语第43句】: 自己给自己套箍最容易,你若不愿意,别人就是想套,也还 是要费些周折。我们一边梦想着自由,一边却在不停地给自己套箍, 同时对别人套来的箍半推半就,怎么会不沉重,怎么会不累呢?实际 上,套再多的箍都无妨,只要不套在心上。

【佛语禅语第44句】: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45句】:人之“心思”如镜。欲求得智慧、明辨事理,必须远离人我是非烦恼,此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佛语禅语第46句】:若执本清净本解脱,自是佛自是禅道解者,即属自然外道;若执因缘修成证得者,即属因缘外道。(唐)百丈怀海禅师《百丈怀海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47句】:经历了青涩年代后,我们心智逐渐成熟,有足够爱的经验,却发现此时的爱蒙上了太多的功利与物欲,我们给爱赋予了太多的条件,我们选择伴侣不仅要看对方的家世背景,还要看对方的工作环境,有无车子、房子,有无大笔的存款。这个时期的爱,少了浪漫与纯真,但却更接近本质的生活。

【佛语禅语第48句】:生命的页面只有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方能如诗如画,只要心灵的清纯还在,便是人生不老的风景。燃一盏心灯,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微笑,源自慈悲的心,也是生命中最美的诗章。(春晓)

【佛语禅语第49句】:这是一句佛语,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种善因,故得善果;种恶因,故得恶果。

【佛语禅语第50句】: 《格言宝藏论》上说:“智者学时即困苦,贪乐安住不成名,贪图微小 逸乐者,彼将不会得大乐。”世人应把贪恋荣华富贵的心用来贪恋于道, 不放逸、不懈怠,六根不贪著六尘,一心办道。所谓“粗茶淡饭,处处 好”。不沉湎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 可获得大安乐。

【佛语禅语第51句】:知识像新鲜的牛奶,存放过久就会变质怎样吸收和运用有益的知识?佛日:汝等此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佛语禅语第52句】:夫从爱润泽,思、想为滋蔓,爱欲深无底,老死用是增。《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佛语禅语第53句】:名因于相生,相从因缘起,以诸形相故,而起于分别。分别从二因:外相、心习气。第七末那识,应知亦复然。《大乘密严经》卷上,生身品

【佛语禅语第54句】: 56岁的乔布斯回天国去了,将一个关于创新和财富的神话留在了 人间。乔布斯是上帝的使者,肩负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用创新测试人 类的窥探欲,用财富验证人类的贪婪程度,是上帝向人间派遣使者的最 深用意。乔布新的杰出在于他不负使命,成功地揭示了人间真相。

【佛语禅语第55句】:人在健康时,应多做善事、利益人群,多造善因福果,为自己铺好人生健康之道。否则一旦病障现前,身心不得自在时,子媳再孝顺也只能尽人事。

【佛语禅语第56句】:时光似水远去,品一杯香茗,展一卷书卷,静静在时光流年品味,素笔执念,禅心菩提。回忆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记忆,如诗如梦沉香萦绕在岁月的长廊飘荡怡芳。

【佛语禅语第57句】:僧问:“佛在何处?”师日:“不离心”。又问:“双峰上人,有何所得?”师日:“法无所得,没有所得,得本无得。”——《长庆大安禅师》

【佛语禅语第58句】:对物质的过度贪求和不合,常常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守财人的眼中除了财,便再也看不到其他东西,因而失去了生命中其他的乐趣,甚至生生世世都为财所困。

【佛语禅语第59句】:别人迁就我,虽说幸福,但那是幼稚的;不如我造福人家,才是成熟的幸福。有勇气,有担当。

【佛语禅语第60句】:《无常经》中有这么一句话:“随所住处皆安乐。”这句话可以看做是佛家的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包含了不惧无常,随缘则心安的理念,即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佛语禅语第61句】: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我当于彼地狱、畜生、阎罗王等险难之处,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62句】:以分别为道,以烦恼为道,以疾病为道,以鬼神为道,以苦为道,以死为道。(宋)藏巴嘉热大师“六平等”

【佛语禅语第63句】:一心参究,关于无的疑情越来越大,但不要在疑上找答案,疑情似火焰, 一切妄念于此不存,答案也是妄念。对于初参者,不可避免会在什么是 无上生出百般滋味,然而就如种种香料涂抹在一个铁丸子上,咀嚼却无 从下嘴。

【佛语禅语第64句】:做人做事需往好处看、往大处想、往细处察、往深处解。心胸要大,落脚点却须实在;着眼宜深,行动起来却要稳当。小事不做,大事难成,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踏实地走一步路,胜过说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话。

【佛语禅语第65句】:世界上曾出现无数佛菩萨化现的善知识,他们以大慈悲心摄受众生,传法、引导、加持、护佑,提供种种方便解脱大道。但我们仍然执迷不悟、以苦为乐、执我为实,身口意总是与佛法背道而驰。由于自身的我执与业力感召,最终我们没有被佛菩萨救度,至今仍在轮回中流转,在苦海中受苦,实在应感到遗憾与忏悔。

【佛语禅语第66句】:宁起我见积如须弥,莫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治。《大乘宝云经》卷七

【佛语禅语第67句】:精进并不只是努力修法,而是能时时刻刻保持法喜。禅定并不只是得到平静,而是能安住于本然的自觉。智慧并不只是通达经典,而是彻底觉悟心的本性。

【佛语禅语第68句】:改变一个视角,事情完全就变了样,人生不也如此吗?痛苦的对面是快乐,哭的对面是笑。人长了两只眼睛,就是要我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全面地看清事物的真面目!心态决定一切。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就会豁然开朗。

【佛语禅语第69句】: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修佛就是修自身。佛在心里,不在座上;经在路上,不在西天。

【佛语禅语第70句】: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古印度)龙树《中论·破因缘品》

【佛语禅语第71句】: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住无止,无作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圆觉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72句】: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故。……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明)莲池《竹窗随笔·广览》

【佛语禅语第73句】:佛教谈因果福报,但并非有钱才能造福;若能时时体念佛心、观照自己,并以一分亲切的爱心去关怀别人,这分爱心便是造福的种子。

【佛语禅语第74句】: 不能不在乎褒贬,不能太在乎褒贬。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处在群 体之中,一言一行都会被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解读。关键在于自己,要 明白自己是否真的像褒的那样好,又是否真的像贬的那样不堪。

【佛语禅语第75句】:曾经混沌懵懂的誓言,曾经潇洒狂放的书简。岁月流远,带去了曾经年轻的苦禅。成长后内心的孤单,也渐渐朦胧在天边,留下的,只是许多回不去的遗憾。

【佛语禅语第76句】:生活终究是美好的,有阳光,有雨露,有白云,有清新的花朵,有的时候不快乐,是自己给心房驻了一道墙。揽一份诗意,学会风起的时候笑看落花;雨落的时候聆听心语,让每个素白若水的日子,有了流过眉梢心底的浅淡清欢;让一些过住在时光的沉淀中释怀。

【佛语禅语第77句】:磁场和能量实质上是一个人身、心、灵散发出来的能量所形成的能量圈,即一个人先天和后天性格及习气所形成的一种惯性特质,而这种特质又会自然不自然的吸引或排斥相同或不同磁场频率的人。

【佛语禅语第78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制造幸福、和平,能与别人友好相处。只要我们有心有情有义有爱,对事情更专心、更投入,对万物更有慈悲心怜悯意,就会活得开心,活得快乐。

【佛语禅语第79句】:只要众人一条心,弱者也能成大事;据说蚂蚁结成群,送掉了幼狮的性命。(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80句】: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莎士比亚说:“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进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

【佛语禅语第81句】: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缺憾。法国诗人博纳富瓦说得好:“生活中无完美,也不需要完美。”我们只有在鲜花凋谢的缺憾里才会更加珍视花朵盛开时的温馨美丽,只有在人生苦短的愁绪中才会更加热爱生命,拥抱真情。

【佛语禅语第82句】:(三)八风不动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佛语禅语第83句】: 一些人,一些事,看起来与你紧密相连,实际上根本与你无 关。你在乎了,就够了,不要指望被在乎。你的在乎是你自己的事 情,在乎得愉悦快乐是你自找,在乎得痛苦纠结也是你自找。我在乎 一些人一些事,是因为我从中找到了快乐,故而乐此不疲。

【佛语禅语第84句】:时时以清净解脱的爱心,秉承过去生所播下的远因,成就现在的近缘,更扩展长情于未来。

【佛语禅语第85句】: 没有理由对别人求全责备,世上谁能那么周全;有理由对自 己每日三省,因为多少可以补一点人生的缺。行走人间是一种生命的 偶然,迟早有一天都必然归去。做流星画出美丽的弧线,还是做乌云 遮蔽天空的美好,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我不能左右别人的选择,但 我至少可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佛语禅语第86句】: 想得明白的,不一定说得明白;说得明白的不一定做得明 白。所谓知易行难,动嘴不如动腿,由此可见一斑。

【佛语禅语第87句】: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找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

【佛语禅语第88句】:我们总是喜欢攀缘,不肯随缘。原因是什么?就怕不顺利。但是攀缘是不会得到顺利的,即使顺利也是暂时的,不会有永久的顺利。只有一切随缘,才能一切顺利;只有永久的随缘,才有永久的顺利。

【佛语禅语第89句】:悦纳生命的不圆满,对生活中的一切感恩知足,就是幸福。把生活中的每个消息都当成好消息,把每一次得到都当成财富,就能把每个日子当成好日子过。

【佛语禅语第90句】:僧问:“教意即且置,未审如何是祖意?”师日:“烟村三月里,别是一家春。”——《泐潭文准禅师》

【佛语禅语第91句】:不悲不喜,不忧不惧,淡然,从容,任世事如流,内心安之若素,或许,只有山川草木才有如此的通透与禅悟。

【佛语禅语第92句】:生活即修禅。定力不坚,心随神移的人,被花红柳绿、光怪陆离的尘世迷了眼,分了心,因此,只能成为米饭,甚至是半生不熟的夹生饭。而只有那些超凡之人,立定心意,心无旁骛,物我两忘,才能将自己酿成一瓶芳香的美酒。禅,定也。静心修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容淡定才是生活的本真。

【佛语禅语第93句】:其实,坚持、百折不挠,那是有前提的,方向错误一定会南辕北辙,可 是就算方向正确又怎样?一路冲着顶峰狂奔而去,能不能攀上顶峰不说,那 份不肯左右枉顾的劲儿,会屏蔽掉沿途多少大好风光?

【佛语禅语第94句】: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巨海,忏悔能烧烦恼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忏悔能人常乐官;忏悔能出三界狱,忏悔能开菩提花。《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佛语禅语第95句】:风水格局之形成:人是风水的灵魂!如果“我”小,心的空间就大,容量就大。对应的房子里,东西也放得多,非常的拥挤,自然格局也不大!福人居福地,什么样的人住什么样的房。

【佛语禅语第96句】:学佛道上,求法、弘法、护法都一样重要。有人认为:出家人以弘法为重,在家人以护法为主,其实不完全如此。弘法就能护法,护法就能弘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依相待的。所以,不论出家、在家,都要负起弘法的责任,承担护法的家业。(当代)星云《如是说》

【佛语禅语第97句】:人生烦恼时,切记忍耐。处事纷扰处,切记心静。人生失意处,切记看淡。聪明人时时动用心机,智慧人日日月月随缘。聪明人对命运怨天尤人,智慧人对命运守心问心。

【佛语禅语第98句】:如果说一定要怎样才会满意,那是苛求,你将永远不会满意,如果以主观的执著去追求所需,那从生到死所能彰显的只会是一个字——苦。——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99句】:【天天禅语】我们应该以真诚与包容心,来善待他人;以善巧与智慧心,来处理事情;以慷慨与无私心,来善用财物。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与什么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与快乐。049。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546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