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灵禅语软文素材大全,网站SEO推广必备!
【佛语禅语第1句】:只注意别人的行为,却忘了检点自己的行为,可说是件严重的错误。(日本)莲如《御一代记闻书》
【佛语禅语第2句】:施与悲共起,能令菩萨乐。三界中乐受,比此无一分。(古印度)无着《大乘庄严经论》卷九
【佛语禅语第3句】:【禅语人生】主宰一切的我见是妄情的计执,不应以自我为中心,不固执己见,要尊重别人,与人和谐相处,也就不会因我见而引起无边的痛苦了。
【佛语禅语第4句】:很多人常把慈悲挂在口上,但要如何发挥慈悲的功能呢?在“慈”字的前面多加一个“用”字;“悲”字前面多加一个“施”字,所以是“用慈施悲”。
【佛语禅语第5句】: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9经
【佛语禅语第6句】:【禅语人生】在自我修持的完善方面,精勤不怠,远离烦恼,三业清净,无牵无挂。
【佛语禅语第7句】:【经典佛语】“施主,我笑你观察我时怪怪的表情,想你明天,将有一个美丽的梦境。”心明禅师仍然是一如往常的认真。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佛法的参照点永远是某件事情是否更接近实相真理,因此,任何带你更接近实相的,就是福德;任何带你远离实相的,就是缺乏福德。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洞察:不要轻信自己的猜测,不要因为和你的意见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随便轻信权威。
【佛语禅语第10句】:【禅心佛语】人生新十点:上班勤奋点,下班轻松点,回家珍爱点,遇事看开点,朋友多交点,为人厚道点,想得科学点,活得高雅点,名利淡泊点,天天多笑点。
【佛语禅语第11句】:我创办“慈济功德会”、修学佛法,一生中奉行的道理无他,唯有“为佛教、为众生”,这就是我体悟的真理,我一生都沐浴在这“为佛教、为众生”的真理中。
【佛语禅语第12句】:【佛心禅语】有慈悲心,就是佛心;有爱心、毅力,投入为人群付出,是菩萨心也是菩萨行。
【佛语禅语第13句】:【禅语人生】我想,「慢活」的意思,就如同禅修所说,放松、不要紧张。打拚是很紧张的,但慢慢地来,是在欣赏自己的人生,走任何一步,都是在享受、欣赏。
【佛语禅语第14句】:【禅语人生】这个身体只是借给我们暂住而已,无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执着。
【佛语禅语第15句】:【禅语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佛陀慈悲的垂训,牢记之。
【佛语禅语第16句】:【佛心禅语】自己的缺点,自己应该最清楚。可从做事、做人、与人互动中去发现,唯有勇于面对自己,才能「认清自己」。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成熟定律:成熟不是你学会了适应别人的本领,而是你造就了自我独立的人格。
【佛语禅语第18句】:【禅语人生】一般人经由各种学识、经验,容易了解世间许多痴妄的因缘。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
【佛语禅语第20句】:【禅语人生】只有不设想报酬,以愉悦的态度全力以赴,才能获得生命中最丰富、最伟大的回报。
【佛语禅语第21句】: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7经
【佛语禅语第22句】:【佛心禅语】生命本身并没有意义,你给他定位什么,他就是什么意义,意义是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
【佛语禅语第23句】:观一切法皆依于心,心为自性,心为上首。能摄受心,善调伏心,善了知心,故能摄此一切诸法。《佛说宝雨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24句】:人最难看见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张着眼睛向外看,把别人称斤论两,把世事说长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25句】:【禅心佛语】第十一,你再想一想,见到贫穷的人来乞讨的时候,你能不能给他一点周济,而不存“厌恶之心”。
【佛语禅语第26句】:欲深无底,贪无止尽。有求的意向,即有必得的心理:有求、有得的心理,就会有失的痛苦。
【佛语禅语第27句】:如果该忍处不忍,后果不堪设想。其实,忍辱是为了负重,假如能以一时的牺牲换取回旋的余地,峰回路转之下柳暗花明,方能于困境之中走出新路、开拓新天地。
【佛语禅语第28句】:【禅语人生】心是活动的,本来就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心的本能。
【佛语禅语第29句】:【经典佛语】(1)少食肉(2)晒太阳(3)雨中行(4)常唱歌(5)饭后息(6)挺起胸(7)静坐思(8)天伦乐(9)步当车(10)行善事。
【佛语禅语第30句】:【禅心佛语】如果能够真正懂得因缘所生法,你就会很好地珍惜缘起。而当下的这一念心若充满智慧,那你就会是一个自在的人。为什么?因为你不会受烦恼的束缚。
【佛语禅语第31句】:【佛心禅语】总而言之,撤销寺院门票是众望所归,当下正是抵制“挟佛敛财”的关键之时,各寺院应把握时机,万勿无所作为,充当了挟佛敛财者的垫脚石。
【佛语禅语第32句】:佛法、禅以直面人生的态度,要求我们在生存中安身立命,在生活中明心见性,在生死的流浪中了生脱死。
【佛语禅语第33句】:【禅语人生】我们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人品,正如我们的人品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佛语禅语第34句】:能够接受他人的指正与批评,不为八风所撼,不为物欲所动,才是真正的大器。要能成就大事,就要一切皆担当。”
【佛语禅语第35句】:佛法讲真空,一物也无;讲妙有,万行具足。这就是最实际的、活生生的辩证法。
【佛语禅语第36句】:【禅语人生】有时候我们的心平静而清澈,像蓝天碧水。偶尔出现一两个念头,像天边的云朵,这是禅定的初期阶段。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话,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
【佛语禅语第38句】:【禅语人生】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祸福为人招,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佛语禅语第39句】: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就需心境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因为拥有全部并非就能快乐。有了快乐的心情,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是美好的。
【佛语禅语第40句】: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则是魔饵,因此令心生无量恶。《中阿含经》卷十八,《净不动道经》
【佛语禅语第41句】:【禅语心灯】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愤怒是盲目的,在能掌握判断事实之前,就遮避了智慧的眼睛。
【佛语禅语第43句】:禅悟人生: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佛语禅语第44句】:还有一种通常的现象,就是变成宗教的信徒;或者参与行善的团体,成为一位志工;甚至决意出家,专心来修行,但烦恼依旧存在,仍然挥之不去。百思不解,不知怎样是好?
【佛语禅语第45句】:法界大,菩萨多,有个众生即是我。世智难测如来意,超脱三界当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疑什么?
【佛语禅语第46句】:【佛心禅语】自私严重、我爱执重的人必须要改正,否则所有的亲友将变成你的敌人。只要你修出他爱执,你以前的敌人会变成今后的好友,你也变成世人的榜样。
【佛语禅语第47句】:【艺术与净土】艺术是什么?艺术是美。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净土是纯美、绝美、无限美,经中说“无量庄严”。所以艺术家应该求生净土。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佛法如大海,在佛法开显的真理当中,直到今天,也仅有少部分为科学家所认知,大量未知领域尚有待于科学家去认识。
【佛语禅语第49句】:【禅语人生】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扭曲的事相转正,随时观照内心,使我们的心每天都有进步。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生命的完整,在于宽恕、容忍、等待与爱,如果没有这一切,拥有了所有,也是虚无。
【佛语禅语第51句】: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人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观无量寿佛经》
【佛语禅语第52句】:今天物质文明进步充裕,但人心还是无法满足物质享受的欲望,所以为了不断地追求名利、物欲,造成人与人之间处于竞争紧张之中,无暇顾及其他。
【佛语禅语第53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眼中有色,心中无色,才能坦然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
【佛语禅语第54句】:无风的空旷,静静地飘下零星的雪花,一片白茫茫的空旷,悄然的净白,你还需要什么呢,这种禅境的心思先觉来得这样随意而安好,一种满足的感觉落上心梢。
【佛语禅语第55句】:【禅心佛语】合掌,不是并拢双手,而是恭敬万有。禅定,不是长坐不起,而是心外无物。欢喜,不是颜面和乐,而是心境舒展。
【佛语禅语第56句】:【佛心禅语】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最痛苦的是病痛,所以拔苦从拔除痛苦一开始。
【佛语禅语第57句】: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洞山禅师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世间上最成功的将领,不是打败百万敌军,而是调伏自己内在邪见的魔军。
【佛语禅语第59句】: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山高路远知马力,日久天长见人心。靠海边、知鱼性,久居深山知鸟音。酒逢知己要少饮,话到舌尖留三分。
【佛语禅语第60句】:受人攻击或陷害时,千万别起嗔恨心,反而应起感恩心;因为没有坏人显不出好人,没有苦难的众生则显不出菩萨的宽忍爱心。所以,我们应视毒骂、中伤如饮甘露。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人既需要独处、也需要交流,当内心晴空万里时、不防多做些善事,当内心乌云密布时、不防独处返观内省,否则就是生锈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62句】:人世中的完人,需以法水滋润,洗涤心地、除妄存诚——使凡夫入圣地。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世界没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缅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适应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当你发现美好的事物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分享给任何一个你遇见的人。
【佛语禅语第66句】: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坛经·付嘱第十》
【佛语禅语第67句】:【佛心禅语】自然是神圣伟大的,生活在这万能自然之神的庇护下本身就需要很强的能力,如果不能改变自然。就只有适应自然。
【佛语禅语第68句】:【圣经句子】105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箴31:30)
【佛语禅语第69句】:世上最大的颠沛,是心灵的流离失所,人间最大的困惑,是心活着却找不到家园。
【佛语禅语第70句】:【佛心禅语】不爱不憎为中道。修道,修什么道?就是修这个中道,对谁都是平等相待,慈悲为怀,但要谨慎行事,不可落在情爱樊笼中。
【佛语禅语第71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青山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无忧,因风而皱。禅是解脱,不是缠缚。禅是看别人更客观,更理解,更善意。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心佛语】世间的一切一定是无常的,快乐的时光会过去,痛苦的时光也会过去,你只要习惯了就没有什么了不起。
【佛语禅语第73句】:【禅语人生】一切按照因缘果报的规律,这样才能够自由,也才能自在。
【佛语禅语第74句】:【禅心佛语】奉劝诸贤及早修,光阴似箭去难留,寒来暑往催人老,不觉青丝成白头。
【佛语禅语第75句】:建立与天地、宇宙的沟通方式,多做祈请,与天地、祖辈、神灵沟通,请求佛陀及灵性力量来净化加持你,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心,从而增强我们身体的能量。
【佛语禅语第76句】:【禅心佛语】强拆瑞云寺,地球人都知道,但我依然怀疑您是否知情?因为直到今天,您连一声咳嗽都没有。
【佛语禅语第77句】:【佛心禅语】不同的人,为你做同一件事,你会感到天壤之别。因为我们在意的,往往不是人做的事,而只是做事的人。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很多佛教徒,在漫长的时间里学佛修心,但不知道自己学佛有没有进步,所以很迷惑及迷茫。笔者这里简单的讲一下,学佛进步10个标志。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弯腰可以将翻翻滚滚的内心争斗抚平在心旷神怡之中,是思辨和判断后的舒展。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佛语禅语第82句】:【禅语人生】在教堂听讲经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肃静,打扰别人睡觉是很不礼貌的。
【佛语禅语第83句】:【佛心禅语】闭上眼睛,清理你的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无论今天发生多么糟糕的事,都不应该感到悲伤。一辈子不长,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佛语禅语第84句】:【禅语人生】一位风水大师走了很多路,十分干渴,终于看见一家庄园,他急忙前去敲门讨水喝。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过去事,莫思量;未来事,莫愿莫求;现在事,与一切事但知无着。
【佛语禅语第86句】: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凡藏无价珍。——《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87句】:【禅语人生】修持佛法净罪十分切要,所谓“净罪”,即是依止四力忏除自身往昔所造诸罪。
【佛语禅语第88句】:【经典佛语】“佛的法衣在身上总是不高不低、不松不紧,风吹过来时不能把法衣吹乱,灰尘也不会染到佛身上。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如果这一生你已经得到了人生,而不好好地做人了,就会失去做人的资格,来生就不能再做人了。
【佛语禅语第90句】:要用淡泊的眼光看世情,则富贵好比过眼烟云,用知足的心来取舍万物,则清净心不为物所染。儒家所谓: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
【佛语禅语第91句】:修行,主要是“修心于内而显于外”。心在内没人看得见,惟有藉行于外的整齐以显示内在的清净。
【佛语禅语第92句】:【禅心佛语】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佛经是佛教文化的载体,寺院是传承佛教文化的场所,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管理好寺院,保护好寺院,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如果我们心里始终怀有感恩的态度,我们就能支持、保护和传播实修传承的教法。否则,我们会将佛法变成表面的东西。
【佛语禅语第94句】:【禅语人生】污泥可以长出莲花,寒门可以培养孝子;洪炉可以锻炼钢铁,困境可以成就伟人;苦涩可以蕴酿甘甜,烦恼可以转化菩提。
【佛语禅语第95句】:别人骂我、不谅解我、毁谤我,反而应生起一分感恩心,感恩对方给自己修行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96句】:【佛心禅语】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危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
【佛语禅语第97句】:从佛教的立场来看,人的内心要和谐,必须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家庭要和谐,必须从慈悲孝敬、友爱尊重做起;社会要和谐,必须从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做起。
【佛语禅语第98句】:他人若已拥有一分爱心,我们要积极鼓励他,使他的爱心绵延不断。不只是一时短暂的爱心善念,还要使他们能保持长期不断的精进心,去完成菩萨的道路。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逆境可以历练人的意志,也可以消减人的意志。你若接受它,试着去改变它,它会历练你;你若逃避它、抱怨它,它会消耗你。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