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世间万象
【佛语禅语第1句】:【佛心禅语】善行丝毫积累终会圆满,恶业点点去除终会清净,烦恼时刻对治终会解脱,修行日日增上终会成就。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痛而不言。话,妙在说与不说之间。无言不是不痛,而是直面悲痛,疼痛和惨痛。
【佛语禅语第3句】:【佛语摘抄精选】食物不消化变毒品,认清毒品能变良药。(《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4句】:【经典佛语】对青少年,要关心不要担心,要诱导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权威.
【佛语禅语第5句】:【禅语人生】维纳斯在乐观主义者眼里是美丽的,在悲观主义者眼里是残疾的,在现实主义者眼里是美丽且残疾的。
【佛语禅语第6句】:【禅语人生】一个只有显赫袓先可吹嘘的人,就像马铃薯—最好的部分在地底下。
【佛语禅语第7句】:【禅语人生】重新塑造自己其实并不难,重要的是,你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比如吃橘子之前,要嗅一嗅;比如睡觉前,闭目泡脚10分钟。在快节奏时代,“缓慢”是很奢侈的东西,比如等爱人的一个邮包,而不是电话、更不是电子邮件。
【佛语禅语第9句】:【禅语人生】在行走时,保持持续地觉知禅修业处,这是在修止;持续地观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是在修观。
【佛语禅语第10句】:【佛心禅语】不能将心待悟。将心待悟,永无悟期。要把全部心力放在做功夫上,不管悟与不悟,功夫照做不误。这样才是参禅人的本色。
【佛语禅语第11句】:【禅语人生】我觉得,只有人类在由衷的感谢下生出的报效之心,才是地球上最美好的东西。
【佛语禅语第12句】:人为了自私的感情,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更会连累到爱他的亲人也受到痛苦的煎熬。
【佛语禅语第13句】:问:“如何是双峰境?”师日:“夜听水流庵后竹,昼看云起面前山。”——《双峰意钦禅师》
【佛语禅语第14句】:我们只有像佛陀弟子一样,既不追悔过去,也不杞忧未来,活在现在,才能神采奕奕,生命才能绽放奇光异彩。
【佛语禅语第15句】:你若觉悟,就会“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宣化上人
【佛语禅语第16句】:不要把自己活在烦恼的中心,静下心来就是突围的方向。禅就是把握生命当下的智慧。
【佛语禅语第17句】:吹捧要经得起,压制要受得住。人生不会总如意,人生亦不会总不如意。得失、荣辱基本上保持能量守恒。
【佛语禅语第18句】:【禅心佛语】光明、善良、正面的念头会制造出快乐、安全、舒服的“产品”。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释迦牟尼佛开示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我们的人生实相。
【佛语禅语第20句】:【禅心佛语】逆境出奇才,百炼成精钢。苦尽甘来,逆境是甘甜的前奏。顺境时显现恶习,逆境时凸现美德。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认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佛语禅语第21句】:你耐不了这痛苦,是因为你原本慈悲。好人,是行走在这个世界永恒的慈悲,也是这个世界最后的温暖和希望。
【佛语禅语第22句】:【禅语人生】在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是成功,在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是失败。
【佛语禅语第23句】:承诺过的事一定要完成,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也。(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24句】:功夫做到转身处。譬如穷子,久失慈母,十字街头,忽然撞见,执手牵衣,彼此双泪如雨,当此之时,只合欢笑,因甚却哭?不是苦心人不知。——《天如和尚文案》
【佛语禅语第25句】:【心静禅语】粗茶淡饭,清心静欲,生活简单了,人就快乐了;灯红酒绿,利欲熏心,生活世故了,人就变老了。欢笑增加的只是脸上皱纹,而烦恼却是刻在心上的皱纹!
【佛语禅语第26句】:一不做,二不休,不风流处也风流。若要公私济办,好看露地白牛。——《法演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27句】:【禅语人生】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佛语禅语第28句】:【禅心佛语】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即使正在受苦,也不会觉得那么痛苦。
【佛语禅语第29句】:光景匆匆似水流,等闲离别又逢秋。江南绿意今仍在,满目青青几许幽。禅茶一盏虚窗隐,小酌诗风淡着情。嫩绿为肌闲作意,空山静谷室中盈。
【佛语禅语第30句】:【禅心佛语】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藏。生活常有大情趣,是日子过得很简单;生命常得大愉悦,是心灵纯净不复杂。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心佛语】和你在一起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和你一起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会忘记。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赏析:真不知是人心暂时停留了人生水彩的保值期,还是岁月冲淡了人生水彩的夺目光环。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何胜言哉。
【佛语禅语第34句】:菩萨成就四法,得大财富,何谓为四?乞者不逆;于所施物不生爱惜;恒愿众生获多财宝;舍离诸见,顺于正信。《大宝积经》卷-。,无垢施菩萨应辩会
【佛语禅语第35句】:【圣经句子】397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弗6:16)
【佛语禅语第36句】:【佛心禅语】做老师的,这样想:让每一个我教的孩子,都广种善根,恶业消灭,因果成熟,见佛闻法,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佛语禅语第37句】:【禅语人生】有人说我QQ上不说话不和她交流,我想怎么会呢?只要不交配,怎么交流都行啊。
【佛语禅语第38句】:【禅语人生】证此(本性)之时,万象俱绝,恒沙妄念,一时顿尽,无边功德应时俱备。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直到成佛,无不是由般若智慧方便,断除一切习气因缘,成无上正觉。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佛法讲真空,一物也无;讲妙有,万行具足。这就是最实际的、活生生的辩证法。
【佛语禅语第41句】:【佛心禅语】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
【佛语禅语第43句】:我们不要想得到什么,而是时刻要想着丢掉什么——丢掉无明、烦恼、贪嗔痴。我们无所求,最后会得到一切——得到我们本有的清净光明、自在安乐。
【佛语禅语第44句】:人生在世不是没有快乐,是我们的心把痛苦抓得太牢了,以至于没有力量和空间去容纳光明了。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都是本来存在的,一切都是创造出来的。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乐天问道在西湖。忆起金山事更娱。自是镇门须玉带。因而听法屈金吾。放开鹤去前山远。觅得牛归牧草枯。弹罢无弦琴几曲。流商刻羽和还无。
【佛语禅语第47句】:恒诲法师: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也似这生命一般宁静,活自己的平静,不被外界所干扰。承揽几分自己的过失,多说几句对不起,一念悔过,还世界一片安宁。
【佛语禅语第48句】:【佛心禅语】不要只想要,付出不能少。不要急着要,一定要戒躁。不要求回报,该到自然到。不要急得到,心静便无恼。
【佛语禅语第49句】: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佛语禅语第50句】:以自然的眼光看人看事,以不思量的心观人观事,一切就都自然了,心态也随之而转,烦恼就变成了无烦无恼!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当你在努力克服人为或自然环境的困扰时,就相当于笨牛相斗。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世间上最成功的将领,不是打败百万敌军,而是调伏自己内在邪见的魔军。
【佛语禅语第53句】:【禅语人生】我爱你,我吻你,我要发狂般地吻你。因为你是我的天使,我的皇后,我崇高的爱神。
【佛语禅语第54句】:【禅语人生】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
【佛语禅语第55句】:谁是佛,谁不是佛,不能只从外表判定。穿百衲衣者,不一定是真和尚。不穿百衲衣者也未必就不是真觉者。同样,谁是对,谁是错,也不能仅凭一面之词。
【佛语禅语第56句】:【圣经句子】439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
【佛语禅语第57句】:【禅心佛语】人,要以理智和虔诚,以恭敬和谦卑把我们的生命调整到好的状态。
【佛语禅语第58句】:【佛心禅语】曾经,也有人说是方的,大家也就相信是方的。后来,有人告诉我们说,错啦,以前全错啦,世界,是圆的。好,那就圆的吧。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佛语禅语第60句】:【禅心佛语】念佛人,以佛量,为己量,没有容不下的人物。念佛人,虚己能,仗佛能,没有成不了的事功。
【佛语禅语第61句】:做一个好人意味着要有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要有宏大的愿力。人生的动力和价值就是由此而生的。
【佛语禅语第62句】:入众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余事。《五分律》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失去幼稚,使人变得成熟老练;失去信心,却枯萎了活着的心灵。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乞丐便不再争辩什么,就用他的一只手依方丈的话搬起砖头来。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人为什么会犯下同样的错误?原因或许只有一个:前一次不够痛。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坛经》说无念为宗:以无念为宗旨。无念,指对一切不产生舍弃或贪取的心念,即对一切都不执迷,自心不为世俗间的一切所束缚。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失败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佛语禅语第68句】: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一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69句】:欲望横陈,物欲横流,物是人非。——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粗茶淡饭,素食斋饭,最能修身养性,心平气和,心旷神怡。忍,是告诉你三思而后行,切勿急躁,切勿怨恨。
【佛语禅语第71句】:有几个熟悉水性的人乘船渡江,浪打翻了船,他们竭尽全力游向岸边,水性最好的那个人却怎么也游不快。岸边的同伴问他怎么啦?那人说:“我腰上缠着千金,太重了!”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心佛语】心中无欲真解脱,无欲并不是什么都不要、或什么都不去做,而是忘我的、无我的、不为我、做而做、要而要。
【佛语禅语第73句】: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长,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开始!
【佛语禅语第74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豁达,来自开朗,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人生没有完美,想通了、想开了就是完美。
【佛语禅语第75句】:云何为慧具足?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习、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佛语禅语第76句】:【佛心禅语】有一天,佛陀在精舍中静坐,有一个人愁眉苦脸地长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开示。不久,佛陀睁开眼来,问道:“你有什么事?尽管问吧。”
【佛语禅语第77句】:【禅语人生】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语禅语第78句】:【佛心禅语】不沉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佛语禅语第79句】:【禅语人生】愿您将善心化作行动,一起来做功德圆满,福慧双修之人。
【佛语禅语第80句】:【佛心禅语】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刀枪等武器,而是慈悲。因为,武器只能制伏人的行为,无法改变人内心的邪恶;而慈悲却能震撼人的心灵,净化人的身心。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所谓的“随因”,就是要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方向,牢牢地跟随着它,就如同向日葵跟随阳光一样。
【佛语禅语第82句】:【圣经句子】483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约壹3:9)
【佛语禅语第83句】:对人与事必须说诚实言,论法也一定要合理;不可谈神通百怪,讲一些令人惶恐惊怕的言论。如此才能提高信仰的智识水平,引导众生向善。
【佛语禅语第84句】:【禅心佛语】多言只因忘却了自我,沉默才是心灵的海洋。时常因为多说话而引起是非,很少因为不说话而后悔,夸夸其谈反倒不实,智者更懂得欣赏善思的人。
【佛语禅语第85句】:以上三种方式,可控制我们的凡夫心性。凡夫心与佛心,原本平等,若能反观自性,即可由凡夫心起步,而体证清净的本性!
【佛语禅语第86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发大心、立大愿,身体力行亲身体悟,德才能显现。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佛语禅语第88句】:【佛心禅语】不论是谁,如果能多了解佛法的话,都能从中获得益处,成为更快乐、更有智慧的人。
【佛语禅语第89句】:空自发愿,不如说行,欺诳众生,是名欺佛。复次,一切法中不如说行,是名欺佛。(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二
【佛语禅语第90句】:的流行又对应着什么呢?你看看“忐忑”这两个字形,就会明白会发生什么事了。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慧缘上师常说:人生成功的五大元素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名号,五读书。,读书可以使弱者壮、贫者富,富者贵,贵者福,福者寿。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心禅语】我们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我们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我们一点也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吗?
【佛语禅语第93句】:【佛心禅语】做人要有铮骨,铮骨挺,直人生。铮骨无,媚骨生,玷人生,污人世,塌了脊梁,奴颜婢膝,丧失尊严、气节,断了魂灵。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若哪一天他人的得失也如自己的得失般,那菩提心的影子才显现在你的心境中,若哪天得失都不在成为困扰你心境的理由时,智慧的光才能投射到你的身心。
【佛语禅语第95句】:【佛心禅语】爱一个女人要用生命保护她,不要放弃,或许她不知道,但她总会知道的,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
【佛语禅语第96句】:【佛心禅语】不同的立场或身分,会有不同的体验表现,能够使自己不产生矛盾、冲突、不愉快,这叫作智慧。
【佛语禅语第97句】:心不专、念不一,做事难以成就;若想心念专一,就必须收摄杂念,恒持清净的一念心,这就是“系缘修心”。
【佛语禅语第98句】:做实事才是做好事,要有做事的方法和智慧,才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人。
【佛语禅语第99句】:闯:“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面南看北斗。”——《云门文偃禅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