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十月怀胎,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佛语禅心

【佛语禅语第1句】:总之,大家应该时时折服我慢心,对人心存敬重与信任。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友爱兄弟姊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对朋友温和礼让。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假若我们有圣眼与圣耳,能看到和听到那个盗贼要我们去看、去听、去抽的魔音,那么就能不受欲望的魔力驱使而消灭他,并且还不用花冤枉钱。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生活在低处,必须勤奋,必须踏实,必须拼搏。而灵魂在高处,可以仰望,可以幻想,可以追逐。

【佛语禅语第4句】:【佛心禅语】爱心、谦卑心是我们沟通别人的最佳利器,它会让我们天下无敌,用爱可以感动一切、打赢一切。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佛法提倡行善积德,要获得欢喜就要有感恩、结缘、分享、包容的心态,但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佛语禅语第6句】:【禅语人生】与山水亲近,受自然洗礼,像梅水初放,似水滴轻贱;此情此境,以分不清那是山水那是人心,山水就是我,我就是山水;心底唇边微笑中发出愿望:愿将山色供生佛,修到梅花伴醉翁。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但是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喜欢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于是这种贪心就可能引发出杀、盗、淫、妄种种罪行。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拓展自己的心,让它能够包容更多的缺点,包容更多的不足,甚至包容更多的伤害和痛苦,当心宽广时,你的天空才真正的辽阔,你的世界才现出它真正的面貌:无限的风光,无限的美好。

【佛语禅语第9句】:【佛心禅语】评论古今:一位客人拜访禅师。来时忘带礼物,觉得很不好意思,便说:“我空手而来。”

【佛语禅语第10句】: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狮子吼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善心善信,持之以恒,今日事,今日了,你心我心为一心,不负如来不负卿。

【佛语禅语第12句】:【禅语人生】有一天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有一天,你不再追求成长,只是去修;有一天,你不再意得到什么,只是尽力为他人作些什么,到这里你将才是真正开始。你的生命将从此不一样。

【佛语禅语第13句】:一个女人要是不幸聪明到什么都懂,那就必须同时懂得怎么伪装成什么都不懂。否则,只能痛苦烦恼一生!女人快乐的法宝就是简单,尤其是让那个爱你的男人觉得你很简单,是永远需要依赖他的!

【佛语禅语第14句】:【禅心佛语】精进并不只是努力修法,而是能时时刻刻保持法喜。禅定并不只是得到平静,而是能安住于本然的自觉。智慧并不只是通达经典,而是彻底觉悟心的本性。

【佛语禅语第15句】:【佛心禅语】武士都没正眼看他,象是没听见的样子,迈着大步走了。铁眼和尚急忙追上去,低声乞求:“给多少都行。”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解脱自己执著的概念、黑暗的思想和绑住的感情,才叫现世解脱。不要以为天上云间有个地方可去——那样跑到哪里都没用。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人总是在幸福的时刻并没有那么多的幸福感,在失去的时候才感觉那已经是相当的幸福了。

【佛语禅语第18句】:【佛心禅语】表示「不知道」是无害的,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任何人都无法知道所有的事,但如果明明不知道的事,却装成知道的样子,是很容易造成危险的。

【佛语禅语第19句】:【禅语人生】有时候我会感觉,我和任何人都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不懂他们在热闹什么。

【佛语禅语第20句】:【禅语人生】学问、知识只要用心、勤奋就可以学得到,也可以学得快。但长养自己的法身慧命则需要注重树身立德,从平常的所作所为当中来训练自己。

【佛语禅语第21句】:孔雀虽以色严身,不如鸿鹄能高飞,外形虽有美仪容,未若断漏功德尊。《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22句】:【禅语人生】有人站在山脚下,有人站在山顶上,虽然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但他们眼中的对方却是同样大小。

【佛语禅语第23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佛语禅语第24句】:【禅语人生】印度教导的灵性四句话: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2.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心禅语】不要习惯性的和别人计较高底,不如把心量放大,能包容的心,如天、如海、如未来。学些忍耐,能海涵的量,如烟、如雾、如如来。你来,你不来,天依然静,月依然明。

【佛语禅语第26句】:文字是故事的告密者,有些故事只能在两个人之间流传。文字是情绪的告密者,有些情绪只能一个人独自品味。

【佛语禅语第27句】:造忧后忧,行恶两忧,彼忧惟惧,见罪心慷。造喜后喜,行善两喜,彼喜惟欢,见福心安。今悔后悔,为恶两悔,厥为自殃,受罪热恼。今欢后欢,为善两欢,厥为自佑,受福悦豫。《法句经》卷上,双要品

【佛语禅语第28句】:菩萨全由活人造,神灵尽是愚人敬。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气清更觉山川近,意远从知宇宙宽。

【佛语禅语第29句】:【禅心佛语】禅修令你专注与思考的力量更加敏锐。然后,慢慢地,你自己潜在意识的动机与机制变得清楚起来。你的直观更锐利,思想的精确度也提高了,你逐渐抛开偏见与妄想,洞见事物的实相。

【佛语禅语第30句】:一世界即是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说世界人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秽世界即是净世界,净世界即是秽世界。《华严经》卷十七,初发心功德品

【佛语禅语第31句】:【佛心禅语】最爱挑剔的人,最激烈的批评者,往往会在一个怀有忍耐、同情的静听者面前软化下来。这位静听者,必须要有过人的沉着,他必须当着寻衅者像一条大毒蛇张开嘴巴的时候――静听。

【佛语禅语第32句】:虽知诸佛国土皆如虚空,而常乐庄严一切佛刹;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教化众生无有疲厌。虽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萨行无有休息。虽知诸佛不可言说,而转法轮令众欢喜。《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33句】:宽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佛语禅语第34句】:如果你每天从内心里呐喊三七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内心会霍然强大起来。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人能仔细反省,就会生起悔过自新的勇气来。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痛痛快快,切切实实地把它表露出来,从反省中去认识自己,从反省的镜子中去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人生,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人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通往真实自我的路。人生,只有一种精彩,那就是用你自己的选择度过了真实的一生。

【佛语禅语第37句】:对于孤独,有时是心之选择;对于承受,时常是人之担当。人生的必经路,生活的必修课,那就是,只有经历才会懂得。

【佛语禅语第38句】:一个人身上的能量与磁场,往往决定了他运势的好坏,决定了他事业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他与什么人相遇,应该做什么事,住什么样的房,这都是先天与后天能量累积的结果。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一切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数人,为了各种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余下少许时刻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佛语禅语第40句】:【禅语人生】正确运用加、减、乘、除人生运算法则:报告成绩忌用加法,接受任务忌用减法,计算报酬忌用乘法,检查错误忌用除法。

【佛语禅语第41句】:【禅语人生】我这人就是这脾气,只要别人不理我的,我不会再硬着脸皮去打扰。你的态度决定我的态度,你若对我沉默,我也只好对你冷漠。

【佛语禅语第42句】:在禅者所谓的一炷香里,心能横遍十方,机能竖穷三际,心机能与无为法响应,虽然「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了。

【佛语禅语第43句】:【禅语人生】苦难来临时,只有坦然面对,才能在苦难中战胜自己,走出苦难。如果过于惧怕苦难,那么必然会导致在苦难中放纵自己,在苦难中放纵自己是错误的,这是怯懦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44句】:现在有很多人,爱子女爱得很苦恼。因为对子女要求过高,子女却无法顺合其意;彼此心中承受了很重的压力,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甚至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佛语禅语第45句】: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佛语禅语第46句】:【佛心禅语】不要太过分地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要单单为了薪水而工作,人我两利,义利相济,吃亏就是占便宜。

【佛语禅语第47句】:【禅语人生】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佛语禅语第48句】:【佛心禅语】不如,不念,不如,不求。不去在意因缘,放下一切执念,心净无尘不染,禅心如雪晶莹。此中,自有大道,通向三千。

【佛语禅语第49句】:很多人在陷入困难的泥淖时,往往会丧失了基本的理智和判断能力,往往会使得自己越陷越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不要一直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试着想想,能不能凭借这个问题走出去呢?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人生路的宽窄,在于心地的内在认知,天地自辽阔,烟云成故事,春秋悠长,忙者自忙。雪月本闲,障者自碍。

【佛语禅语第51句】:如是诸病,从宿食生,若诸众生能于饮食知量知足,量其老少、气力壮弱、时节寒热、风雨燥湿、身之劳逸,应自审察,无失其宜,能令众病无因得起。“四十华严”卷十一

【佛语禅语第52句】:延参法师:人生的那些是与不是,不是让谁疲倦或者痴迷,用你的心态去活过生活的那些咯咯噔噔。不是,多反思自己的不是;是,自己活过才是。

【佛语禅语第53句】:【禅心佛语】求福莫过于斋戒布施。求寿莫过于不杀放生。求慧莫过于广学多闻。求安莫过于省禁是非。

【佛语禅语第54句】:【经典佛语】佛说: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他们才会变得不快乐......

【佛语禅语第55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烦恼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品质,它有可能让命运凋零,但是也可能创新一个命运,理解一句俗话,灯不挑不亮,也许生活在什么地方扎疼了你,还请不要埋怨,那是生活的偏爱。

【佛语禅语第56句】:【佛心禅语】“老子看破此理,故以百姓为刍狗,于其生死祸福,毫不理会。此欲圣人清静无为,而任诸自然也。老子此说,不仁之至,亦大仁之至。”

【佛语禅语第57句】:【佛心禅语】宗教同体宗是依性说教,明教修心,破教显性。教是依相悟宗,明宗舍妄,觉性归真。依性显相,会相归性。性相无碍,本是一心。

【佛语禅语第58句】:《贤劫经》归纳了多种形式的“忍辱”,都是人们在事业、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事,能不能“忍辱”,就看各人的修养了。

【佛语禅语第59句】:佛陀示现娑婆,无非为了启示众生,认识人间多灾多病,更彻底教导众生知病、治病、防病;保健身心、净化人间。

【佛语禅语第60句】:以自心应真是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皆佛,无心外国,无心外佛。《华严经合论纂要》卷三

【佛语禅语第61句】:【禅语人生】我们认为实有的外境,其实是各自善恶习气的展现,虽然我们会感知到外境,但是那只是我们内心的展现。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当我们懂得了佛法,就要退一步,放下自我。退一步,我们才能看到曙光,我们才能够进步。修行它时时刻刻是来要求自己的,它不能要求别人。——如瑞法师

【佛语禅语第63句】:【圣经句子】274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约15:8)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处世让一分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另一位心想:如果先出发,运送粮食的牛只就可以先吃到一路上的青草。而且,大队人马走过的路可能会被践踏得很不好走;再加上先到达目的地就可以抢得先机、先做生意,便决定选择先走。

【佛语禅语第66句】:云何止相?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云何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十一

【佛语禅语第67句】: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禅是思维,亦即定慧,禅之与定,是一非二。

【佛语禅语第68句】:快乐由心而生,心由事而定,事由人来做。快乐是一种陶醉,它来自你的努力,得失之间也有无穷的乐趣,关键事看你怎么去体会。

【佛语禅语第69句】:【禅语人生】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禅者有绝对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所谓“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禅者的榜样。

【佛语禅语第70句】:有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坛经·顿渐第八》

【佛语禅语第71句】: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压抑的时侯,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的时候,换个位置去思考;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郁闷的时候,换个环境找快乐;烦恼的时候,换个思维去

【佛语禅语第72句】:【佛心禅语】成佛的因缘全在自身上具足,诸佛的功德皆于白心中圆满,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往外找求快乐呢?

【佛语禅语第73句】:住持大柄在惠与德,二者兼行,废一不可。惠而罔德则人不敬,德而罔惠则人不怀。(宋)五祖法演禅师(《禅林宝训》卷四)

【佛语禅语第74句】:信仰是人生的最宝贵财富;遵行正法,带来幸福;真理味儿最美;智慧的生活是人们称说的最好生活。《经集》第十章《林主夜叉经》

【佛语禅语第75句】:【佛心禅语】生命就是一个过客,在因果里领悟菩萨的玄机,若平坦,当珍惜;若曲折,当反思,所有发生的故事,都在韶光云烟里,暗自飘散,活在尘世的一隅,沉静,安宁,谦逊。

【佛语禅语第76句】:令彼一切人,修行于十善,率土常丰乐,国土得安宁。《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八,王法正论品

【佛语禅语第77句】:我执越重的人,烦恼就越重;烦恼越重的人,痛苦也就越多。五蕴是生活,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禅。

【佛语禅语第78句】:高官显,大款阔,富贵如云眼前过。青菜萝卜品真味,琴棋书画自得乐。穷通有数,各得其所,比什么?

【佛语禅语第79句】:思考问题时,不要一味地只在表面上转来转去,更不要死钻牛角尖,这样只会越来越远;要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这样才会有所突破。

【佛语禅语第80句】: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楞严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人的心胸就好比芥子,能包容世间的一切。胸襟宽阔、气度非凡的人会产生出超常的精神力量和旺盛的斗志。真正做大事业、有大成就的人,都需要有宽大的胸襟和容人的雅量。

【佛语禅语第82句】:【佛心禅语】老师说:“学校的毕业旅行准备参观大仙院和市内的主要寺院,所以想请你对学生谈谈京都的历史、古寺和名胜的由来。”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佛语禅语第84句】:不沉湎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拥有热忱而且常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85句】:【佛心禅语】做人要有铮骨,铮骨挺,直人生。铮骨无,媚骨生,玷人生,污人世,塌了脊梁,奴颜婢膝,丧失尊严、气节,断了魂灵。

【佛语禅语第86句】:一切事业的成功,端赖人和的沟通;沟通人和的要点,必须彼此的互重。(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佛语禅语第87句】:吃苦是良图,做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做闲事,闲人就是废人。

【佛语禅语第88句】:【禅心佛语】佛教的认识和立信要从认识业报因果开始,业报因果理念如果在理论上不能成立,思想上得不到确信不疑,对佛教的一切信仰都等于失去了根本立足点。

【佛语禅语第89句】:【善于处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川河流所汇注,就是因为它善于处下,所以才能成为百川之王。

【佛语禅语第90句】:【禅心佛语】三是念无失。佛善修甚深禅定,因禅定而善于摄持各种心念。由于长时间修习四念处等禅定,佛的一切意业都已完全随顺智慧,对已过去久远的善法都能记忆不忘,所以称为念无失。

【佛语禅语第91句】:别让自己沉迷于过去抛开过去,让一切在今天全部归零,这样我们才能整装待发,快乐出行。

【佛语禅语第92句】:芭蕉叶上无愁雨,自是多情听断肠。心中的爱与恨,喜与悲,只是心对世界的投影。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做连江点点萍。世界如此,行者护心。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当瞋怒烦恼它们强烈生起时,不仅是我们的心受灾殃,时常我们气得食不下咽、眠不安稳。其他的症状还包括:毫无慈悲的言词、侮辱性的言行,甚至身体上的暴力行为或谋杀等。

【佛语禅语第94句】:【佛家禅语】对于有意识地去生活者而言,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之旅,但对于无意识地去生活的人来说,人生的确是一种大的惩罚。

【佛语禅语第95句】:【佛心禅语】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暴君的暴政,时常还不能餍足暴君治下的臣民的欲望。

【佛语禅语第96句】:【禅心佛语】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佛语禅语第97句】:从今天起,不要再去把自己识作敌人,也不要再被以前的观念所误导,整天试图战胜自己,奴役自己。如果你能懂得尝试去与自己和解,与自己携手共进,你就会发现,那才是一条阻力最小的前进成长之路。

【佛语禅语第98句】:当一个人真正的禅心未找到时,无名的妄心,确实不易预防。其实,世上真正达到禅心的实在是少数,所以对于自己心中的“贼”能识别、了解,会运用足矣。

【佛语禅语第99句】:《维摩经》卷下,菩萨行品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555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