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放下的禅语-佛语经典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佛法的觉醒之道,就像一条清净的长河。长河具有滋养万物和冲刷污垢的作用,并不停地朝着大海的方向流淌。
【佛语禅语第2句】:当我们没有能力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来适应环境的要求。古德教诫我们: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福报就有多大,他的事业就有多大。可以从现实意义中体悟:量大福大,福大量大!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美丽的心灵来自无私的奉献,壮严的面孔来来自博大的胸怀。无穷的魅力来自心灵的睿智与慈悲。
【佛语禅语第4句】:不要给自己的冷漠找任何的理由,以怨恨去回报怨恨,那怨恨就会没有尽头;以德行去回报怨恨,那怨恨顿时就会消失。
【佛语禅语第5句】:【佛心禅语】把持希望的人,增加的是信心的质量;一蹶不振的人,遗失的是完整的自我。虚度生活的人,挥霍的是精彩的人生;玩弄感情的人,失去的是真爱的收获。
【佛语禅语第6句】:【禅语人生】问:妄想和发愿有何不同?如何知道发愿是妄想?上人:发愿若能利人,即使是妄想亦无碍;若不能利人,则应去妄想。
【佛语禅语第7句】:有些人平时对你很好,甚至好得有些过分,关键的时候却让你郁闷。你有了困难向他们开口,满以为能够得到帮助,却被一推了之;你受了委屈向他们倾吐,满以为能够得到安慰,却被雪上加霜。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自伞自度,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
【佛语禅语第9句】: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佛语禅语第10句】:人生不如意时,抬头看着青天白云依旧在,何处无挫折,人生总是在磨砺中前进,如果被挫折压倒,不能斩断荆棘,那胜利的大道也不能宽敞摆在你的面前,人总是要知道坚持不畏艰险的。
【佛语禅语第11句】:生命也许是一丝清凉,也许是一丝叹息,也许是一个身影,也许是梦的延伸,也许是一片叶子的飘落,无言,无语。
【佛语禅语第12句】:【佛心禅语】当我们懂得了佛法,就要退一步,放下自我。退一步,我们才能看到曙光,我们才能够进步。修行它时时刻刻是来要求自己的,它不能要求别人。——如瑞法师
【佛语禅语第13句】:人的个性,不要像山上刚炸碎的石头,每个角度都锐利而刺人,要如海滩小圆石的光滑,让人摸了很舒服。
【佛语禅语第14句】:一切使众生受到伤害、引起烦恼的事情,就是恶业;一切令众生欢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业。
【佛语禅语第15句】:禅机妙语说人生:若要活得随意些,只能活得平凡些;若要活得辉煌些,只能活得痛苦些;若要活得长久些,只能活得简单些;若要活得幸福些,只能活得糊涂些。
【佛语禅语第16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么从此远离河边,要么等鞋干了再去。为了河边的风景湿鞋,宁可湿鞋也要河边的风景,哪个划算?全凭自己掂量。
【佛语禅语第17句】:【佛心禅语】虚心。所谓虚心就是我们要明因识果,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下决心改掉这些恶意恶行,同时还应向别人虚心请教,让别人帮助自己指明本人尚未发现的过错,以使自己人格更趋完美。”
【佛语禅语第18句】:对于充满爱心的人来说,无论遇到任何境况,与任何人接触,他的生活总是温暖的,人生永远是精彩的;对于自私自利的人而言,无论遇到任何境况,与任何人接触,他的生活总是冷漠的,人生总是乏味的。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佛语禅语第20句】: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深具信心的人不会被别人错误的批评、无理的挑衅所扰乱、所伤害,让你情绪失控的真正原因往往是自己内心的疑虑。
【佛语禅语第21句】:【禅语人生】在心理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认识自己当下的状态和主动希求改变的心。
【佛语禅语第22句】:在幽静地处打坐禅修,口诵经咒,身做礼拜,甚至朝拜神山等,仅仅具备这些外在行为,并不算真正的修法。当我们时时关注自己的内心,并将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与自心完全融合时,才是最高的修法。
【佛语禅语第23句】:【佛言禅语】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佛语禅语第24句】:【禅语人生】有很多的事情,当你经历过,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变,不需要说出来的,自己明白就好。所有的日子,都会到来,所有的日子,又都会过去,一切仿佛发生了,又仿佛一切没有发生。
【佛语禅语第25句】:【禅语人生】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生为星辰之浩瀚,活着为阳光之灿烂,死为月光之静美。这是我们生命的三大境界。
【佛语禅语第27句】: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佛语禅语第28句】:【禅语人生】乌龟在地上是跑不过兔子,可乌龟在水里永远比兔子游的快。不要放错自己的位置。
【佛语禅语第29句】:师长:父母生育、教养我们的亲情止于这一世;而师长开启我们的慧根,成就我们千秋万世的慧命。师长之德重于乾坤,因此弟子事师不敢轻慢。
【佛语禅语第30句】:【禅心佛语】所谓时间是一个极大的幻影,时间不过是我们用来了解事物或生活的内在棱镜。对至高的理性而言,并无「时间」之存在,未来也是现在,时空只不过是我们借以利用有限存在的无限存在。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心佛语】外在的因缘是一样的,可是不同的种子播种下去,收成就不一样,这个种子就是价值因缘。
【佛语禅语第32句】:【佛心禅语】一天,有一位客僧前来挂单,所有的客房都已住满了,小和尚只好将他安排到那间小屋里,并对他说:“传说这间屋子里有鬼,经常出来吓人,你一定要当心啊。”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34句】:当一切变成黑暗时,后面的来路,与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见,如同前世与来生,都摸不着。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唯有看脚下,看今生!
【佛语禅语第35句】: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日真如。(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九
【佛语禅语第36句】:【圣经句子】411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4)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每个人在生活里存在,活了过去,面对未来,每个人对生活的责任,就在于承担生命的质量,拓宽心地的宽度,还有一件事情,大事化小。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千棵古树,万亩梯田,无论是漫步在青青石板小路,还是登上滴翠的山坡,这一片山水与人文相映成辉的风景,朴实而宁静,优雅而安然。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在纷繁中淡定心弦,心静时,过往的纠缠都可以搁置在一边晾晒,而你独享此刻宁静的光阴。
【佛语禅语第40句】:【禅语人生】制定目标,而不是惩。【佛语禅语第6句】:尽量不要打骂孩子,以说服教育为。【佛语禅语第7句】:担当起家长的责任,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佛语禅语第8句】:给孩子闲聊的乐趣。
【佛语禅语第41句】:觉悟人生是智慧解脱,奉献人生是慈悲关怀。二者的融合无间就是菩萨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对于幸福的体味,对于快乐的追求,我们一刻从未停止过,而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与快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亲人健康,爱人体贴,友人和睦,这些,足可以成为我们一生难得的财富。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佛语禅语第44句】:【禅心佛语】一个优秀合格的僧人应该是坚持传统,素食,独身,僧装;坚持戒律,奉行五戒十善;坚持平民,自给自养,亲力亲为。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化身是他化二身,为一切众生化身千百亿,教化度人。他化二身有大恩德,大慈大悲。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你不尊重我,我尊重你,你还不尊重我,我依旧尊重你,你再不尊重我,我就废了你。
【佛语禅语第47句】:学佛是尽本分,在什么岗位就做什么事,不要将人间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处在人间。
【佛语禅语第48句】:资助别人的人,一定受到别人的资助。供养别人的人,一定受到别人的供养。礼敬别人的人,一定受到别人的礼敬。礼拜别人的人,一定受到别人的礼拜。南传《佛教格言·贤人品第十六》
【佛语禅语第49句】:若能观心真实性,一切法中亦不见,若能无心远离心,即是真禅波罗蜜。《大集经》卷十
【佛语禅语第50句】:在挫折的丛林中行走,尽管辛苦、彷徨、迷茫,甚至痛苦、无助、焦灼,但仍应前行不止。当透过重重迷雾,到达丛林的尽头时,那种极致喜悦便会由心中生发:原来,挫折的滋味是这样甘美。
【佛语禅语第51句】: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序品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高僧帮助年轻人认清了人生的归宿,着实令人感动,我们是不是也该想一想自己的归宿呢?想一想那些思念着我们的人,那些处处为我们着想的人,那些一直对我们不离不弃的人。
【佛语禅语第53句】:用平静的心态,去包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批判和指责,那时候才会发现,尽管还是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之中,每天面对的也是同样的人与事,但是所有的一切却因为感知不同而有了另一番模样。
【佛语禅语第54句】:【禅语人生】无所事事,未必算是闲,最可悲的忙,是忙碌终日,不知为何而忙。真正的闲,是心无所恼,心无所牵。
【佛语禅语第55句】:比丘们,去吧!为了芸芸众生的幸福和善益,为了人天的幸福和善益,出于对世界众生的悲悯之故,去弘法吧!南传《律部·大品》
【佛语禅语第56句】:【禅心佛语】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佛语禅语第57句】:看世事,别堵了。看人间,别冷了。看别人,别矮了。看自己,别高了。看古今,别浅了。看人生,别窄了。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通常我们说苦、乐,指的是内心对外在环境、事物产生的感受,它是一种情绪,让人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痛苦。
【佛语禅语第59句】:【佛心禅语】整体状况如此,又何谈以少数高端寺院的高端路线为模板,去打造镜花水月的虚假繁荣呢?那岂不是把仅有的一点生存余地都耗散殆尽了幺?
【佛语禅语第60句】:如虚空本来无动静,不以明来即明,暗来即暗,明暗自有吉来,虚空原无动静。烦恼即菩提,其义亦然。迷悟虽即有殊,菩提心原来不动。——《荷泽神会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61句】:问:“佛性与烦恼既俱,何故独断烦恼非本?”答:“譬如金之与矿,俱时而生。得遇金师炉冶烹炼,金之与矿,当自各别,金即百炼百精,矿若再炼,变成灰土。”——《荷泽神会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62句】:【禅心佛语】看财物应象流水,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做金钱奴隶;做人应象称杆,追求正直,超越平庸,凭良心处世。
【佛语禅语第63句】:禅是微笑,不是愁眉苦脸。虽然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地方,但是愁眉苦脸也不等于就能解决生死问题。要解决生死问题,还是得从容面对。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贪瞋痴的念头就是「苦」。因而佛陀只教导「苦」的生起、「苦」的原因及「苦」的止灭。
【佛语禅语第65句】:普贤十大愿有“广修供养”,是让我们供养诸佛菩萨及众生;但我们却在“广收供养”,贪收贪受信众供养,什么都想要。
【佛语禅语第66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不要认为快乐是一场轻松,说不定是一场泪眼朦胧,不要希望聪明能证明什么,人生这一趟旅程,一场辛苦才能换来光明,快乐不是用来等待的,她更是一种生活的运用。
【佛语禅语第67句】:【佛语摘抄精选】心有所是,必有所非。若贵一物,则被一物惑;若重一物,则被一物惑。信被信惑,不信又成谤。莫贵莫不贵,莫信莫不信。(《古尊宿文案》)
【佛语禅语第68句】:【禅心佛语】你经常考虑自己的心情,然而对于“别人现在是什么心情”这一点,却从来没有想过。那么,你现在可以开始了。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佛曰:万发缘生,皆系缘分佛曰: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佛曰: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而已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语禅语第70句】:我们用文字来教育,会栽培一些学者,但不能造就成佛道者。虽然看很多经典,但拼命着相,没有正思维,因此无从得到法益。——慧律法师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好的、坏的、善的、恶的,这都是对立的观念,这个对立的观念,如果深入,牢执不破,那么我们这个世间,就永远不会平静,因为都是对立性的东西,对立的觉知、觉受。
【佛语禅语第72句】:【禅语人生】助人为乐永远是一种美德,待到腰缠万贯之时,你不一定会快乐,因为你的施舍别人不一定接受。
【佛语禅语第73句】: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法界一相,无所不遍。《曼殊师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八
【佛语禅语第74句】:若执本清净本解脱,自是佛自是禅道解者,即属自然外道;若执因缘修成证得者,即属因缘外道。(唐)百丈怀海禅师《百丈怀海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75句】:【佛心禅语】不要用抗拒心来面临这个世间。要看什么都顺才叫学佛,没有是非、没有善恶,一切放得下,这就是真正的佛的本意啊。
【佛语禅语第76句】: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去伤害别人。
【佛语禅语第77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佛语禅语第78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佛语禅语第79句】:【禅语人生】在修行的路上,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一直走下去,总有一天归家稳坐。世间一切事业的成就,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成就,人生一切宏伟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信心。有信心,就有力量。
【佛语禅语第80句】:【佛心禅语】八是精进无减。佛的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多生累劫中身心常行精进,成佛后依然精进不息,度脱一切众生。精进无减与上面的善法欲有紧密联系,对于善法的猛烈希求,其外在行相便是精进。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菩萨的精神就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一个“难”,一个“能”,难能可贵,不是空口说白话,要在实际行动上落实这种精神。
【佛语禅语第82句】:一些美丽,只能尘封,细细品味,才能刻骨铭心;一些心事,只能珍藏,静默如花,才可闻其馨香;一些情怀,只能无言,放逐岁月,才会愈加清晰。
【佛语禅语第83句】:常受人赞美,容易迷失自我,高估自己;所以要时时刻刻谦虚礼让,因为学无止境、德无边际,道亦无量无尽。
【佛语禅语第84句】: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何以故?有爱我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圆觉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85句】:夫沙门者凡有四种,何谓为四?一者形相诈现沙门,二者威仪欺诳沙门,三者求名沙门,四者实行沙门。《大乘宝云经》卷七
【佛语禅语第86句】:不坐享其成,不贪恋享受智者学时即困苦,贪乐安住不成名,贪图微小逸乐者,彼将不会得大乐。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律己要严,待人要宽。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佛语禅语第88句】: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佛语禅语第90句】:【禅心佛语】精力是借以内心的宁静而得以保存、是借以内心的正念来保养、是借以正确的愿力来释放,精力是完成愿力的保障、是精进的保障,只要精力在就能克服懈怠、昏沉、迟钝。
【佛语禅语第91句】:【佛心禅语】修行者道:“你说得也有道理,为了表示公平起见,鸽子身上肉有多?,你就在我身上叼多少肉吃吧。”
【佛语禅语第92句】:躯乃“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既为物质的组合,坏灭(病死)是正常的现象。然而肉体可能是单薄虚弱的,精神却可以强壮康健。
【佛语禅语第93句】:佛经中谓“菩萨十地”云:欢喜地——谓菩萨智理与佛同齐,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名欢喜地。
【佛语禅语第94句】:心老了以后,往往会喜欢一些沉静下来的东西,比如书法、绘画,比如戏曲。因为不再有生活的节奏与韵律了,也渐渐失去争先恐后去要什么的意味。雪小禅《瘦金体》
【佛语禅语第95句】:两个聪明人商量,就会想出更好的主张,姜黄和硼砂配在一起,就会变出另一种色彩。(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96句】:【禅心佛语】禅宗的根本,就在于明白自己是什么——明白自性是佛,自心作佛,自见佛性,自成佛道。
【佛语禅语第97句】:【佛心禅语】安逸产生懒惰,让人失去进取心。要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就要有紧迫感,如果你觉得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多余的时间去玩乐消遣,如.此自然也就不敢放逸了。
【佛语禅语第98句】:【经典佛语】何谓“至行”?曰“庸行”(中庸)。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注:中庸非道,此为世间上法不是无上道法。)
【佛语禅语第99句】:多一点平和心态来看待平凡,才会获得普通人的快乐与内心的宁静。生命最宝贵的时光不仅属于取得成功、受到无数赞赏的时候,更是属于真正享受平凡的日子。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