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禅语的文案,句句直戳心窝!
【佛语禅语第1句】:【佛语摘抄精选】利刀剜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五灯会元》卷十六)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上司部属、父子婆媳,不去计较一定要对方恭敬顺从,用关怀的心,服务别人的观念,彼此就能水乳交融。
【佛语禅语第3句】:【禅语人生】一切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数人,为了各种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余下少许时刻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佛语禅语第4句】:【大贫与大富】大贫亦是大富,一无所有、了无牵挂,宁静淡泊、怡然自得。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人只有经过努力奋斗,才能使自己变得坚强,面对困苦磨难,我们只有勇往直前。只要永不放弃,失败就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成功等在前面。
【佛语禅语第6句】:【佛心禅语】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佛语禅语第8句】:【禅语人生】修行人不管到那里,都要保持平常心,无挂无碍、清净自在,而修行就是要修这点自在。
【佛语禅语第9句】:想知道自己的修行有没有进步,就观察自己的慈悲心有没有增加,这就是修行的基础。
【佛语禅语第10句】:【圣经句子】91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13:24)
【佛语禅语第11句】:【佛心禅语】抱有被害意识的人总是有权力欲的人,生活在这种人周围实在让人觉得辛苦。
【佛语禅语第12句】:若人寿百岁,懈怠不精进,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进。《法句经》卷上,述千品不顾身命,唯愿勤修一切智道。《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13句】:受人误解你泰然处之,你是在布施自在;受人漫骂你坦然一笑,你是在布施宽容;被人欺骗,你风轻云淡,你是在布施真诚;布施可以用任何形式存在。
【佛语禅语第14句】:【禅心佛语】我并不是没有烦恼、只是不会停留在烦恼上而已,会主动转变念头,去播种一些善念。
【佛语禅语第15句】:其财施者,如寸灯明小室中,其法施者,犹若日光照四天下。《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16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佛语禅语第17句】:滚滚红尘大千世界,让我们心动的诱惑委实太多太多,虽然无法解脱,但还是让自己的心淡泊一些。把幸福和快乐看得淡些,追得缓些,它们反而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佛语禅语第18句】: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是韧性。社会竞争常常是持久力的竞争,有恒心和毅力的成功者往往成为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人。
【佛语禅语第19句】:【禅语人生】用智慧来观察,现在的一切苦乐,都是虚幻的。但我们往往把它当真,为它哭、为它笑,不愿意从梦中醒来。
【佛语禅语第20句】:【禅语人生】缘来缘散,你早已经是我心头那么最艳丽的朱砂,融入骨血,嵌入灵魂。
【佛语禅语第21句】:【禅心佛语】所以,追求觉悟,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其他的统统是小事、多事。一切活动都当围绕“觉悟”这个主题。
【佛语禅语第22句】:【圣经句子】411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4)
【佛语禅语第23句】:涅槃境界中,无地水火风,无日月星光,无暗亦无明。婆罗门牟尼,以智自觉醒,离色离无色,离乐离苦痛。《即兴自说·婆希经》
【佛语禅语第24句】:【禅语人生】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为人自生虚妄系着。作若干种解会。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心禅语】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你热,我便清凉,决不激化你的沸腾;【佛语禅语第6句】:你冷,我便沸腾,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佛语禅语第27句】:佛法很简单,只要去除贪、嗔、痴三毒,就可以明心见性。众生烦恼多,所以佛陀才开启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
【佛语禅语第28句】:对人与事必须说诚实言,论法也一定要合理;不可谈神通百怪,讲一些令人惶恐惊怕的言论。如此才能提高信仰的智识水平,引导众生向善。
【佛语禅语第29句】:若远至他国,行伴名为亲;于自居家中,慈母最为亲;于生财利所,眷属乃为友;能修功德者,是名后世亲。《别译杂阿含经》卷八
【佛语禅语第30句】:【禅心佛语】佛教的功德是弃绝恶行。当我们戒恶时,就不再继续造业了。没有苦时,就有平静。平静的心是清洁的心,无瞋、清明。所以佛说:心清净,是世上最高的功德。
【佛语禅语第31句】:“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成就大事业的基本前提。一个人想要征服世界,首先要战胜自己。
【佛语禅语第32句】:打开烦恼之缚一般人常会患得患失,人如果没有“得”的心理,就不会有“失”的烦恼。
【佛语禅语第33句】:方经残腊,早见仲春。日月奔驰,荣衰互换。人生只此,休更纷纭。我观前际已去不可追,后际未来不可问。一《黄龙晦堂心和尚文案》
【佛语禅语第34句】:随缘不是消极等待,而是以平常之心看待。只有以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真正地回归到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无人而不自得。
【佛语禅语第35句】:从心底深处畏惧生死轮回,此信坚固,为不可缺少之法。(宋)冈波巴《宝鬘集》
【佛语禅语第36句】: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37句】:身为佛弟子,就应学习佛陀的精神,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并与众生同苦乐。能做到人我一体,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称为有意义、有感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普贤心如虚空,普贤愿如法界。普贤智如太阳,普贤慧如光明。普贤慈如大地,普贤悲如海洋。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他和猪的区别就在于,猪不能变成人,但是他隔三差五就变成猪。
【佛语禅语第41句】:如果说一定要怎样才会满意,那是苛求,你将永远不会满意,如果以主观的执著去追求所需,那从生到死所能彰显的只会是一个字——苦。——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42句】:生活的禅法就在这现实的生活,而不是脱离生活,心平气与随顺自然,不埋怨,不积怨。就算还有许多烦恼,只要不转化成悲观与失落,让生活更宽阔,活出心态的自然风光。
【佛语禅语第43句】: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人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44句】:【骥不称其力,称其德】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篇》)☆对于千里马,不要称赞它的力气,要称赞它的品质。
【佛语禅语第45句】:【佛语摘抄精选】我有你不喜,你有我不嗔。你贫憎我富,我富怜你贫。行好得天报,为恶罪你身。你若不信我,你且勘经文。(王梵志《我有你不喜》)
【佛语禅语第46句】:【佛心禅语】钵盂峰拥梵王宫,金色头陀旧有踪。访道敢辞来万里,入山今已度千重。年深岭石痕留藓,月朗池鱼影戏松。俯瞰九州尘外物,天风吹送数声钟。
【佛语禅语第47句】:用清净的心眼看人,就不会彼此碰撞。声无形无量,色乃假相,不必拿声、色来压迫自己的心眼。言为重,千言无用。言重则信重,信重则有大用。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故誉见即毁随之,善见即恶从之,利为害始,福为祸先,不求利即无害,不求福即无祸,身以全为常,富贵其寄也。
【佛语禅语第49句】:人生想得透彻一点,没有一件东西可以永远与我们为伴。再亲爱的人、再多的财物,也终有离别聚散的时候。所以,又有什么东西舍不7得呢?
【佛语禅语第50句】:肩负人生职责,勤奋努力,由此产生快乐和幸福,带来荣誉。《经集》第二品,第三章《羞耻经》
【佛语禅语第51句】:生活中最佳的心态就是能随遇而安、平和忍让。不要计较眼前得失功过,要经常在错误中纠正自己、在幸福中感谢他人、在知足中怡然自乐、在奉献中甘愿付出。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人的长寿,主要指延续慧命,而非长命百岁。
【佛语禅语第53句】:每天一百次的自语,看似简单,但是仍然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由此不难看出,坚持不懈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心佛语】如果说我懂的道理比别人多一点,那是因为我犯的错误比别人多一点。
【佛语禅语第55句】:【禅心佛语】佛教导、鼓励、激劝每一个人要发展自己,努力自求解脱;因为人的努力与才智,足可以自解缠缚。
【佛语禅语第56句】:【圣经句子】68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
【佛语禅语第57句】:【经典佛语】“三宝对我们有极大的恩德,施予我们最大恩德的是三宝。”——以这样的意乐心去修供养,得到的福报无量无边。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
【佛语禅语第59句】:【禅语人生】我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富有的人是快乐的,但是我很少遇到一个贫穷的人不想要变成一个富有的人。
【佛语禅语第60句】:【禅心佛语】等我嫁给北京女孩时,你就不要再来找我了。可见,在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光女的拜金,男的也很现实呀。
【佛语禅语第61句】:【禅语人生】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佛语禅语第62句】:【禅心佛语】三九、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63句】:【佛心禅语】爱心是照顾好自心——对内,不起烦恼;对外,不破坏形象。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人应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不能防微杜渐,小恶可以积成大恶,终必酿成大害。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觉悟人生是智慧解脱,奉献人生是慈悲关怀。二者的融合无间就是菩萨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语禅语第66句】:【禅语人生】在一切善恶境界上不起分别,不等于没有分别。自性分别还是有的,只是不执著。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树,守静、向光、安然。敏感的神经末梢触着流云和微风,窃窃的欢喜。脚下踩着最卑贱的泥,很踏实。还有,每一天都在隐秘成长。
【佛语禅语第68句】:【禅语人生】有些对象,想起来老是很夸姣的,于是在你的想固然中,抛荒了一场原来可以很欢快的现实。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当你的基本生活已经满足的时候,剩下的金钱就是数目字的游戏。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随缘是一种解脱、无着与智慧的表现。领众中最需要的,正是这种能善观因缘而随机诱导的智慧。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心佛语】忏悔不是忏完就完了,忏悔最重要的就是“未来之恶更不敢造”,没有这个心不能称其为忏悔。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如果你十年只做一个事情,说明你是一个非凡的人;如果你一辈子就做一个事情,那你一定是一个伟人。
【佛语禅语第74句】:【佛心禅语】佛陀说:“学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毁骂,对恶毒攻击不能如饮甘露,即不能算是学道的人。”
【佛语禅语第75句】:【禅语人生】我们虽然不是伟大的人,但如果用一颗伟大的心去做微小的事,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颗心就是利他。
【佛语禅语第76句】:在一个山谷的禅房里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
【佛语禅语第77句】:【禅语人生】心住无住处;心不住一切处;心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不住不空,不住定不住不定;如是名无住心也。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通过放生学会尊重生命,会让我们的灵魂变得完美。一个人不懂得尊重生命,他的灵魂是残缺的。如果每个人不懂得尊重生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会出问题。
【佛语禅语第79句】:人生如行云流水,持一颗宁静,质朴无瑕的心,身在喧嚣,走在红尘深处,顺应自然、顺应社会,明了禅意,方能修得禅心。
【佛语禅语第80句】:佛说:一切事物变化无常,都是随因缘而生,随因缘而灭;生生灭灭,没有尽头,以寂灭为最乐。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什么是生活禅?从物质到精神,就是生活禅;从迷失到觉悟,就是生活禅;从染污到净化,就是生活禅;从凡夫到圣者,就是生活禅。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你改变自己的努力是白费劲,还不如改变一下内衣的颜色呢。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人的脸,本身就是个面具,一个能随着环境和心情而改变的面具。
【佛语禅语第84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没有吃过苦的人生,就无法真正探讨道理,也无法充分发挥良能。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客气为维持朋友与家庭幸福的要件,如车之与油,非有不可。
【佛语禅语第86句】:在自我反省中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那就能够确定自己生命行为的方向,或者说生命行为的取向。
【佛语禅语第87句】:人世间的以恶治恶,无法起到根除邪恶的效果;当一个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敌人的时候,那种能量是比刀剑更强有力的武器。
【佛语禅语第88句】: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佛语禅语第89句】:【禅语人生】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绝望。欲望越大失望越大,盼望越大绝望越大。
【佛语禅语第90句】:胸襟宽一些,心界广一些;自我少一点,众生多一点。给精神一座茅草屋,给灵魂一处栖息地。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如果想要自己的生命韵律优美,就必须调整好心灵的收音机,使心中念念平和,自然我们的心灵就会澄净,才能接收到和谐的韵律。
【佛语禅语第92句】:【禅语人生】相聚和离别,仿佛一个转身,一圈接着一圈,连成生命的舞蹈,有的人还会回来,有的人知道再见太难。
【佛语禅语第93句】:【禅语人生】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佛语禅语第94句】:【佛心禅语】我和尾关禅师一样,也常常去参加不知题目的演讲,也有惶恐,紧张的时候,我总是想到这句话就释怀了:“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佛语禅语第95句】:心灵禅语:看不开,就记着。放不下,就背着。舍不得,就留着。等有一天记不清了,就看开了。
【佛语禅语第96句】:【禅心佛语】制心一处澄心绝虑理无不穷事无不通______是名真禅。
【佛语禅语第97句】:【磨炼与财富】人世的艰难与磨炼,就是一种考验和修炼,也可能就是幸福和财富的基础。
【佛语禅语第98句】:一位名人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快乐。”有些人常常不能平等地看待他人,因而尽干些损人不利已的事。
【佛语禅语第99句】:【禅语人生】学佛的人,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深信因果,不要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造下许多罪业。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2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