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俗语,让人一看就爱上了!
【歇后语第1句】:【不怕明处枪和棍,只怕阴阳两面刀】释义:不怕公开较量,就怕暗地搞阴谋诡计。例句:“有句俗话。‘不怕明处枪和棍,只怕阴阳两面刀’,我最不喜欢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两面三刀搞诡计的人。”
【歇后语第2句】:【老虎吃蚂蚱——不够嚼】(歇)蚂蚱:蝗虫。本指蚂蚱太小,不够老虎嚼一下,转以形容东西太少,满足不了需要;或某事轻而易举,太不过瘾。 也作“老虎吃蝗虫——不够塞牙缝”。
【歇后语第3句】:【错公穿了错婆鞋——错上加错】(歇)指原有的错误尚未改正,又犯了新错误。
【歇后语第4句】:【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不用语言表达,心意已很明显。 “尽在不言中”亦可单用。台湾林海音《晓云》:“当我回眸向 她无可奈何地一笑时,我们真是‘尽在不言中’了。”
【歇后语第5句】:【 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姚雪垠《李自 成》:“你我是世家公子出身,又涉猎了几部经世致用的书, 平日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多么了不起。”
【歇后语第6句】:【十个孩子九随母】(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紧随母亲的。指孩子跟随母亲的时间长,脾性、志趣等总是受母亲的影响大。
【歇后语第7句】:【 逼着哑巴说话】忍无可忍,引起愤慨。逼着,也说:急得、 惹得。浩然《艳阳天》:“我这样的话还多着哪,再这么逼着 哑巴说话,我全都给你们抖落出来!”
【歇后语第8句】:【病老虎的爪子还能搭死健牛呢】释义:比喻任何时候不能小看、轻视强大者。例句:哦,哦,老弟,八路总归是八路,莫看他们人少,又是伤号,病老虎的爪子还能搭死健牛呢!
【歇后语第9句】:【高山点灯名头大】释义:比喻有名气。例句:三爷,你家大德堂是高山点灯名头大。当年,张大帅也在你们后花园趴过风,今天我请“老北风”商量大事。
【歇后语第10句】:我的学习成绩一般,可妈妈总要我每次考试拿第一名。爸爸宽慰妈妈说:“别那么勉强孩子,什么样的脚穿什么样的鞋,打肿了脸去充胖子,会害了孩子的呀!”(湖南·桂阳)
【歇后语第11句】:【蝎子的尾巴——有点毒水也不多】(歇)毒水:本指蝎子身上的毒液,转指能危害人的行动。指即使有点危害,也有限。
【歇后语第12句】:杜十娘沉百宝箱——人财两空
【歇后语第13句】:飞机上放广播——想(响)得远
【歇后语第14句】:【无雨莫种麦】(谚)麦田下种之前如果没有好雨,底墒不足,种子入土后就长不出壮苗。指麦田底墒好是麦子丰收的先决条件。
【歇后语第15句】:黑板上写字——擦了再来
【歇后语第16句】:割驴蛋敬神——驴也痛,神也恼
【歇后语第17句】:【饱汉不知饿汉饥】(谚)指能吃上饱饭的人,很难体会出挨饿是什么滋味。也泛指处于良好境况中的人,体会不到处于艰辛困难状况中的人的痛苦。
【歇后语第18句】:【一窝狐狸不嫌骚】释义:骚:同“臊”。狐狸有臊臭味,同一窝狐狸互不讨厌臊臭。比喻坏人和坏人混在一起,臭味相投。例句:“从表面上看来,他们父子们好像不能共事,其实是一窝狐狸不嫌骚,只要利害一致了,互相体谅着一点,还是可以合作的。”
【歇后语第19句】:【不知道是方是圆】不知道情况,不知道什么性质。菡子 《纠纷》:“叫刘二这种老实人到哪里去公开,要大家不给刘 二说话,他自己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方呢还是圆呢!”
【歇后语第20句】:回光返照——不长久
【歇后语第21句】:【老虎借猪,有进没出】释义:强行夺取,不付代价。例句:“连个价钱也不容说定,就硬逼着把猪宰了。可是至今,连一文钱也不给。”说到这里,她揩着眼泪说:“大老板呵,你替我们想想,这不是合着了那句老话‘老虎借猪,有进没出’么?”
【歇后语第22句】:【官不离印,货不离身】(谚)当官的要守住自己的官印,卖货的要管住自己的货物。指人们借以谋生的东西,必须随身携带,不可轻易离身。
【歇后语第23句】:【男人要俏一锭墨,女人要俏三分白】(谚)一锭墨:像墨锭一样通身黑衣。三分白:艳色装束夹带几分白色。指在服装上,男子要想俏美,就穿一身黑色;女子要想俏美,就带几分白色。
【歇后语第24句】:邻家两位老人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大,可儿子成家后就再也不孝敬他们了。妈妈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地说:“唉,可真是只有瓜连(怜)子,没有子连(怜)瓜啊!”(河南·邓县)
【歇后语第25句】:布袋里装牛角——内中有弯
【歇后语第26句】:宁养顽子,莫养呆子。
【歇后语第27句】:群叔到汪二爷家收电费。一进门,汪二爷就凑到群叔耳边问:“每月忙里忙外的,从中能捞多少油水?”“这斑鸠下蛋,有数的东西,我怎么能多使?”群叔笑着说。(河南·南阳)
【歇后语第28句】:【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释义:应该由当家人主事。也借指集体中要有领导,办事要有负责人,不能乱当家。例句:“家有干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场,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歇后语第29句】:西瓜掉进油缸里——又圆又滑
【歇后语第30句】:父亲看着书要写什么东西,就让我把蘸笔递给他,我照着做了。可父亲一拍大腿说:“唉!你这孩子真是担砖不捎瓦,光取蘸笔不拿墨水怎么写?”(山西·平陆)
【歇后语第31句】:【春鲢夏鲤,吃了不悔】(谚)指春天的鲢鱼,夏天的鲤鱼,正是肥美鲜嫩的时候,应时品尝,是极好的享受。
【歇后语第32句】:【迟是疾,疾是迟】(谚)疾:快速。 慢,就是快;有时太快,事情反而慢了。指事情不能只图快,慢一点,稳重而求实,结果反而快了。
【歇后语第33句】:【破天荒】“破天荒”有开天辟地头一回的意思,意为打破常规,首先出现的事物。源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和宋朝孙光宪《北梦琐言》等文献。据记载,唐代的荆州南部地区(今湖北),虽然文人书生很多,但每年解送(即选送)举人进京赴考,很少有考中成名的,因而被人称为“天荒解”,即解送的考生没有一个考中。意同现在某中学高考无人考上戏称“剃光兴”一样。唐宣宗大中四年,终于有一个名叫刘蜕的举人考中了进士,这才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铉镇守荆南,他感谢刘蜕为荆南争了光,赠给刘蜕“破天荒”钱70万以示资助。刘蜕从不轻易接收别人馈赠,遂谢绝了崔铉的好意,并回信感谢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日天荒。”大意是说,五十年来是人们荒废学业造成荆南地区的文化落后,以地理概念而言,荆南一千多里的地域又怎能称得上是天荒之地呢?言外之意是对“破天荒”之说有意见,不能接受。由于刘蜕脱颖而出的“破天荒”壮举,使人们改变了对荆南地区的偏见,而“破天荒”也成为一个典故流传下来。
【歇后语第34句】:【肚脐上长茵子——心花儿都开了】(歇)茵子:茵陈蒿,别称茵陈,多年生草本,秋季开黄花。指开心,高兴。
【歇后语第35句】:木偶不叫木偶——傀儡
【歇后语第36句】:【二人转】“二人转”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流行于东北各地,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发展而成的,已有二百年历史。过去它有蹦蹦戏、大口落子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才定名为“二人转”。原有三种演唱形式:一是二人对口演唱的二人转;二是一人演唱的单出头;三是扮演固定人物的拉场戏。近来又有发展,增添坐唱、群唱等形式。俗语所谓的二人转主要指第一种,即二人对口演唱的形式。
【歇后语第37句】:【得便宜翻做落便宜】(惯)便宜:利益,好处。翻:反。落:失去。 指讨了便宜,最后反倒吃了亏。
【歇后语第38句】:鸭子上架——靠猛劲;逼出来的;逼的
【歇后语第39句】:【做顺水人情】(惯)顺水人情:不费力的人情。指顺便给人好处。
【歇后语第40句】:【黄鼠狼子不嫌小鸡瘦】释义:比喻人爱贪小便宜,不论便宜大小,都想得到。例句:元宝{艮元用簸箕搂,对待伙计穷抠搜,黄鼠狼子不嫌小鸡瘦。
【歇后语第41句】:【价高招远客】(谚)远客:远处的客商。只要肯出高价,路途再远,也会有客商把货送上门来。指只要舍得出高价,就不愁买不到缺货。也借指只要舍得出高额酬金,就不愁引不来人才。
【歇后语第42句】:【脊梁骨里冒凉气】(惯)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浑身发冷。 也作脊梁沟里冒冷汗。 脊梁骨冒凉气。
【歇后语第43句】:我从县城买了几个苹果要给姥姥带回去,可半路上忍不住自己吃了。妈妈知道后,指着我的脑门说:“你啊,心孝嘴不孝,买个烧饼捎不到!”(河南·邓县)
【歇后语第44句】:千口唾沫淹死人。
【歇后语第45句】:三月天的布谷鸟——催耕忙
【歇后语第46句】:吃香蕉剥皮——吃里爬(扒)外
【歇后语第47句】:星期天,邻院的小东在街门口面对一群小朋友指手画脚地讲着“孙悟空喝十八碗酒以后上山打老虎”的动人场面。正好路过此地的成伯伯听了,哈哈一笑,指着小东说:“你驴嘴对那猪头上,骗着一群小和尚。”在场的孩子们都乐了。(河南·济源)
【歇后语第48句】:【打蛇不死反为仇】释义:比喻制伏不了对方,反而成了仇敌。例句:何朗沉吟着说:“打蛇不死反为仇!”石亮问:“你是怕不成功么?”
【歇后语第49句】:【 头上生疮,脚下流脓】形容人坏透了。刘云若《小扬州 志》:“你不用打趣我,像你这头顶生疮,脚下流脓,坏透了的 东西,我们的事你还不明白?”
【歇后语第50句】:驾辕马套在车后头——想开倒车
【歇后语第51句】:【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谚)指英雄好汉总是彼此爱慕,互相敬重的。 也作英雄惜英雄,好汉爱好汉。 英雄恋英雄,好汉爱好汉。
【歇后语第52句】:【 老鸡不上灶,小鸡不乱跳】比喻长辈带坏晚辈。类似的: 大狗爬墙,小狗照样。成语:上行下效。韩志君等《古船·女 人和网》:“老鸡不上灶,小鸡不乱跳。我实话说,你们家铜 锁、香草,也包括枣花,都是叫你给拐带坏的。”
【歇后语第53句】:【穿一条裤子】(惯)1比喻互相勾结、包庇。2形容二者亲密无间。 也作“合穿一条裤子”。
【歇后语第54句】:徐霞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她撅着嘴直埋怨老师的水平差。妈妈在一旁不愿意了:“你可真是人穷怪屋基,饭生怪筲箕(淘米洗菜用的器具),房子漏怪椽子稀,怎么就不说自己没努力呀!”(甘肃·东乡)
【歇后语第55句】:背着手爬泰山——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歇后语第56句】:【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释义:只看见利益,却看不见危害。例句:“每见世人惟利是趋,至于害在眼前,哪里还去管他。所以俗语说的:‘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歇后语第57句】:【煮熟了饭连锅端】成果被抢夺。明代《金瓶梅》:“把个现 现成成做熟了饭的亲事儿,吃人掇了锅儿去了。”
【歇后语第58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遇到困难,得到公众的帮助。类似 的:一人有难,万人出力。姚雪垠《李自成》:“看看,你老大 公子一人有难,万人出力。谢天谢地,你出狱了,我的这出 戏也唱完了。”
【歇后语第59句】:【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个去】(谚)阎王:传说掌管人生死的阴间之神。旧指七十三岁与八十四岁是人生命中难过的两个“坎”,老年人往往容易在七十三岁或八十四岁死去。 也作“七十三,八十四,阎王请你商量事”。
【歇后语第60句】:狼吃东郭先生——恩将仇报
【歇后语第61句】:【人命关天】(谚)指命案是天字第一号的重案,必须高度重视,不能等闲视之。 也作人命关天关地。 人命如天大。 人命关天,非同儿戏。
【歇后语第62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形容好打抱不平。成语:见义勇为。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人家秦先生,根本与农场无关,纯 粹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歇后语第63句】:大炮上刺刀——远近全能对付;蛮干
【歇后语第64句】:【不暗不聋,不成姑公】(谚)喑(yIn):哑。姑公:婆婆与公公。指不会装聋作哑,就当不了公婆。也泛指当家人就得要装得糊涂些。 也作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歇后语第65句】:【丢了芝麻,捡了西瓜】(惯)比喻得大于失。 也作“撒了芝麻捡个西瓜”。
【歇后语第66句】:【四六不懂】是一个俗语,在百姓当中比较流行。它是形容一个人不懂事理,形同“二百五”。 “四六不懂”源自骈文体。骈体文词语,四字和六字相间,是为基本句式,俗名“四六文”,曾是撰文造句的经典参照。故此,说某人“四六”,指的是有文化素养,是对其行为规范的褒奖。如果在“四六”后面加上“不懂”二字,形成“四六不懂”句式,就是贬斥。“四六不懂”如同“不三不四”一样,“三四”为好,【第3句】:四前面加上“不”字就是贬义。
【歇后语第67句】:鹅伸脖子一等着挨刀
【歇后语第68句】:【知己者莫过夫妻】(谚)知己:彼此了解。指夫妻间彼此最了解、最知心。
【歇后语第69句】:独臂做饺子———手包办
【歇后语第70句】:一大早,我便对妈妈说:“妈,从今天开始,我要帮您扫地、洗衣……”还没等我说完,妈妈就插上一句:“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干一干。”(江西·全南)
【歇后语第71句】:王婶的女儿前年出嫁,她退地时,地边不让半分;今年她添了小孙子,补地时,却想叫队长多让出一米。队长批评她说:“你呀,真是一个萝卜两头切,中间还想吃一截,什么好事都要占!”(山西·临猗)
【歇后语第72句】:茶馆里聊天——想起什么说什么
【歇后语第73句】:【人多心不齐】众人意见不一,或没有组织起来。西戎《一 个年轻人》:“可是咱社里人多心不齐,在哪块地上试验,总 得看看人家主家愿意不愿意。”
【歇后语第74句】:我做事总是磨磨蹭蹭的。妈妈说:“你呀,一天到晚慢慢腾腾,等你抓住枕头,天早亮了!”爸爸在一旁听后说:“对孩子不能只批评,要耐心教育。”“有道是打是亲来骂是爱。我说她两句,你少在一旁敲边鼓。”妈妈回敬道。(安徽·淮南)
【歇后语第75句】:【守着饼挨饿】(惯)比喻有好的条件不知道利用。
【歇后语第76句】:【野马上了笼头】受到拘束,多指儿童开始入学。相关的: 没笼头的野马。清代《红楼梦》:“宝玉下学回来,见了贾母。 贾母笑道:好了,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
【歇后语第77句】:【畏首畏尾,身其余几】(谚)头也担心,尾也担心,身上还有多少地方可无忧无虑的?指做事怕这怕那,顾虑重重,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
【歇后语第78句】:—吊钱放在门槛上一—里外半吊子(外行)
【歇后语第79句】:【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谚)贯:旧时钱制,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为一贯。指纵然拥有万贯家财,也不如有个能顶门立户的硬汉子。
【歇后语第80句】:大雪落在海里头——看得见,摸不着
【歇后语第81句】:口含黄连——苦到心
【歇后语第82句】: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歇后语第83句】:大水冲过的鹅卵石——没有了棱角
【歇后语第84句】:鸡飞蛋打——双重损失;一场空
【歇后语第85句】:【大炮一晌,黄金万两】(谚)比喻战争之财易发。
【歇后语第86句】:【船漏水入,壶漏内虚】释义:船漏了,水就进来,壶漏了,水就流完了。比喻方式相同,结果相反。例句:“鬻棺者欲民之死,蓄谷者欲岁之饥。‘船漏水入,壶漏内虚’也。”
【歇后语第87句】:【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尽最大的努力。电台广播:“中 国体操队的誓言是: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为国争光。”
【歇后语第88句】:邻居大娘问妈妈说:“你家这猪有二百多斤了吧?”妈妈说:“那要把秤砣拿下来称了。”(江苏·东海)
【歇后语第89句】:哥哥说爸爸疼他,妈妈疼我。妈妈听了说:“手心手背都是娘的肉,十个指头咬了我个个疼!”(河南·虞城)
【歇后语第90句】:【蛇逮老鼠,要独吞】释义:比喻想一个人占有,不让别人沾边。例句:赵聚财酒醉心上明。李鸿云这么一说,他可就着急了。哈哈,你原来是蛇逮老鼠,要独吞。一直对李鸿云不放心,果然来了。
【歇后语第91句】:【是个老虎不吃人——坏了名色在那里】见“老虎不吃人——只是坏了名色”。
【歇后语第92句】:【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墙】(谚)人逼急了,就会死命反抗;狗逼急了,就会跳过高墙。指人被逼到无路可走时,什么冒险事都做得出来。 也作人急悬梁,狗急跳墙。悬梁:绳子挂在梁上,上吊自尽。 人急烧香,狗急跳墙。 人急拼命.狗急跳墙。
【歇后语第93句】:【兵悚悚一个,将悚悚一窝】悚,无能。借指领导不力,连累 全体。类似的:主将无谋,累死千军。社会学图书:“行伍中 有一句俏皮话,道是兵悚悚一个,将悚悚一窝,诚为古今经 验之谈。从某种意义讲,核心干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 着整个班子的水平和性质。”
【歇后语第94句】:【算总帐】(惯)指把过去所有的错误、罪行加在一起清算。
【歇后语第95句】:【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谚)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旧时民间习俗,每逢六月六,要给猫狗洗浴,谓此时洗浴,可免生跳蚤和虱子。 也作六月六,猫狗浴。 六月六,家家猫犬水中浴。
【歇后语第96句】:狐狸精问路——没有好道道儿
【歇后语第97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谚)蹊(xi):小路。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它们的花果很吸引入,人来人往,树下自然就踩出了条条小路。 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自然引人景仰。 也作桃李不言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歇后语第98句】:【狗是百步王,只在门前狂】(谚)百步王:在离家百步以内逞能。指狗只会在家门口狂吠,一离家门口就老实了。比喻没见过世面的人,一到生地方就会胆怯。
【歇后语第99句】:猪尿泡上扎刀子一泄气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8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