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2022很现实的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句句锱铢 句句珠玑

【歇后语第1句】:广交会上签合同——出口成章

【歇后语第2句】:小明见又吃萝卜菜,嘟着小嘴说:“不爱吃。”妈妈笑着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河南·邓州)

【歇后语第3句】:粮棉大增产——丰衣足食

【歇后语第4句】:【 千拣万拣,拣个破灯】盏过于挑剔,最后挑选了一个最差 的。或说:东拣西拣,拣了个漏油灯盏。陈残云《香飘四 季》:“好好一门亲事,弃了不要,却自家把头撞到南墙上。 正是千拣万拣,拣来个破灯盏。”

【歇后语第5句】:【舍得珍珠换玛瑙】(谚)珍珠、玛瑙:两种珍奇的宝物。用此一宝物,才能换彼一宝物。指要想获得高规格的人与物,必须舍得付出同等价值的代价。

【歇后语第6句】:树枝做拐杖一一光出岔子;净岔子

【歇后语第7句】:【少年夫妻老来伴】(谚)年轻时是夫妻,同心协力,生儿育女;年老时是伴当,相互关照,彼此体贴。偏指夫妻到了老年,更需要彼此间无微不至的关爱。 也作少年夫妻老来伴,一日不见问三遍。 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越老越相亲。

【歇后语第8句】:【三个和尚没水吃】自己只顾自己,没有团结合作精神,不 愿意多出力,互相推委。《鲁迅书信集》:“办小刊,我的意见 是不要贴大广告,却不妨卖好货色,编辑要独裁,一个和尚 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中国人的老 毛病。”

【歇后语第9句】:【墙头草,随风倒】借指没有主见,动摇不定。或说:墙上 一草,风吹两面倒。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你看,他 发了多少财,白手起家,靠的是谁?如今也忘了水源头了,一 墙上的草,两边倒着呢。”

【歇后语第10句】:【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谚)贯:旧时钱制,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为一贯。指纵然拥有万贯家财,也不如有个能顶门立户的硬汉子。

【歇后语第11句】:我跟妈妈学着套被子,可棉絮比被单大了一圈儿,怎么也套不好。妈妈说:“棉絮没娘,越拽越长。”(河北·临西)

【歇后语第12句】:照片底板——颠倒黑白

【歇后语第13句】:【指到哪儿打到哪儿】(惯)比喻对某人言听计从。

【歇后语第14句】:【吃五谷,想六谷】欲望越来越高。韩志君等《古船·女人 和网》:“吃五谷想六谷,捧着土豆找白薯!小豆倌儿还配不 上你呀?”

【歇后语第15句】:【鸟靠翅膀,人靠脚力】(谚)鸟要生存,全靠翅膀到处飞翔;人要生存,全靠自己的脚力到处活动。指人是凭着亲身实践开拓事业的。

【歇后语第16句】:怒画竹,喜画兰,不喜不怒画牡丹。

【歇后语第17句】:树倒猢狲散——跑的跑,溜的溜,彻底垮台

【歇后语第18句】:【才说了嘴就打了嘴】(惯)说嘴:自夸,自我吹嘘。刚夸了口就出丑了。 也作“说嘴打嘴”。

【歇后语第19句】:【驴粪球儿——面前光】(歇)驴粪球儿:驴子的粪便,呈球形,里面是食物经消化后排泄的渣滓,而外表很光滑。形容表里不一,外表好看而实际不行或很坏。常含责骂意。 也作驴粪球儿——外面光。 驴粪蛋子——外面光。 驴粪蛋——皮儿光。

【歇后语第20句】:【虎无伤人意,人有伤虎心】(谚)老虎本没有伤害人的打算,但人却有伤害老虎的心意。比喻人与人相处要有警惕,你对他一片善心,他却可能暗里算计你。

【歇后语第21句】:【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耽搁】(歇)两下里:两边,两头,两方面。指两头都耽搁,或两方面都落空。

【歇后语第22句】:【三天两头歇】经常中断,停止。歇,亦可换用其他动词, 意思也随着改变,如:忙、跑。茅盾《子夜》:“然而目前天津 八介大厂倒有七个停工,剩下一家也三天两头歇!”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借指事多解决不了,只好由它去。 台湾梁实秋《雅舍小品三集》:“即使命不该绝,明天还有明 天的事,事越积越多,越多越懒得去做。虱多不痒,债多不 愁,那是自我解嘲!”

【歇后语第23句】:【拉皮条】(惯)指为男女搞不正当的关系牵线搭桥。 也作拉皮条纤。 牵马拉皮条。

【歇后语第24句】:【叫化子唱戏——穷开心】(歇)指人陷入穷困境地,却故作欢乐,自寻开心。常含讥讽意味,有时用作自嘲。 也作“叫花子唱戏——穷快活“。

【歇后语第25句】:【一叶落而知秋】原指进入秋季,也指变化的征兆。成语: 一叶知秋。相关的: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尤凤伟《中国一 九五七》:“一开始就站,这变化有点一叶而知秋,让人在心 里发疹。”

【歇后语第26句】:【扶贫要扶本】(谚)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状态,要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指扶贫不只是解救目前困难,更要从根本上使之走向富裕。

【歇后语第27句】:虾子落锅——死了还是红的

【歇后语第28句】:【当面锣,对面鼓】释义:比喻面对面把事情讲明。例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谁的理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

【歇后语第29句】:【元宝】“元宝”的来历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古代的铜钱币名称。元宝之名首见于五代。据《文献通考·钱币》介绍:后晋石敬瑭时期铸造钱币,因其年号为“天福”,所以把新铸的钱币叫做“天福元宝”。到宋太宗赵光义时期,每逢改元,一般都要铸造新币,新币遂用新年号为“某某元宝”。这在《宋史·食货志下二·钱币》有记载:“初,太宗改元太平兴国,更铸‘太平通宝’。淳化改铸,又亲书‘淳化元宝’,作真、行、草三体。后改元更铸皆日‘元宝’,而冠以年号。”这是把铜钱称为“元宝”的来历。二说元朝忽必烈时期,以国库银子铸成银锭,作为货币流通,叫做“元宝”。这种元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元史·杨浞传》说到白银元宝的来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1266年),朝廷建立总管全国财政的国用司,以杨浞为国用司员外郎,负责主持国库业务工作。他不仅是财务专家,也是个很细心的管理者。他发现国库白银在出入时,有偷拿零碎银子的现象,为了消除这一弊端,杨浞向朝廷建议把散碎白银熔化,以五十两铸为一锭,银锭上再铸“元宝”二字,意为元朝之宝,这样的大锭银子偷盗就不容易了。朝廷认为杨浞的建议有理,遂下令熔铸元宝。所铸元宝呈马鞍形状,两端圆弧,中间束腰。这就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元宝”实物。以上两种说法都能成立。五代“元宝”名称首次出现,是铜钱的称谓;元代“元宝”是白银铸造的实物元宝,这种元宝始于元代。

【歇后语第30句】:墙上挂钟馗一鬼画(话)

【歇后语第31句】:【当耳旁风】(惯)耳旁风:从耳旁吹过的风。比喻不把别人的劝告或嘱咐放在心上。 也作“当耳边风”。

【歇后语第32句】:【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谚)否、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两个卦名,否是凶卦,泰是吉卦。指欢乐过度就会招来悲苦,倒霉到极点就会转交好运。 也作乐极悲生,贯盈祸起。 乐极则悲,泰极则否。

【歇后语第33句】:【大路不平有人踩】有人主持公道,打抱不平。陈登科《风 雷》:“路不平,有人踩,做事不公,谁都有意见。” 大水冲了龙王庙传说龙王管水,庙被水冲,借指自己人 发生冲突。成语:自相火并。清代《三侠五义》:“呀!真是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就是欧阳爷智公 子,亡夫俱是好相识。”

【歇后语第34句】:【留尾巴】(惯)比喻事情没有彻底得到解决,还留有问题。

【歇后语第35句】:【天地之大,无所不有】(谚)指世界是非常广大的,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会发生,什么稀奇古怪的人与物都会出现。 也作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天下事无奇不有。

【歇后语第36句】:一天,爸爸约几位朋友来打麻将。我问爸爸:“你戒了,怎么还打牌啊?”没等爸爸回答,妈妈就接上了:“他啊,吃的葱胡子,戒的蒜苗子。”(甘肃·天水)

【歇后语第37句】:【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惯)指生下来就是这样,难以改变。 也作生就了的骨头长就了的肉。 生就的骨头。

【歇后语第38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风险,就不会取得好结果。它源自班超。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扶风)人。班家一门名人辈出,尤其是班超兄妹三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堪比“三苏”(苏轼父子)。班超的哥哥班固,专心治史,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汉书》;班超的妹妹班昭,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与历史学家。班超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成语“投笔从戎”的典故就出自班超。班超投笔从戎后,决心在外交和军事上建功立业。汉明帝十六年,班超随郭恂出使西域,为汉匈之间的战争寻找盟友和支持者。当时的西域各国多数位于今天我国的新疆地区,小国林立,汉朝与匈奴的势力犬牙交错,各国在两大势力之间来回摇摆不定。作为使者,班超他们来到鄯善,鄯善国王对他们很尊敬,招待很好。然而突然间又变得很疏远,不太搭理他们。班超断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国王狐疑不定,才会这样前热后冷。于是,他探明了匈奴使者的驻地,秘密召集自己的随从三十多人,激励大家说:“我们从故乡而来,想着能够完成任务,建功立业,而如今匈奴的使者才来几天,鄯善王就已经对我们疏远了,再多等些时日,我们一定会被他送给匈奴人,尸骨被豺狼啃食。如今的局势危急万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只能冒险出击,半夜火攻突袭匈奴使节,一举消灭他们,到时候鄯善王一定会害怕被匈奴报复,也会惧怕我们的决心。”于是,夜袭成功。第二天会见鄯善国王,将匈奴使者的头颅出示给他,鄯善王大惊失色,从此成为汉朝在西域的主要支持者。

【歇后语第39句】:【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直中直,过分的直;仁不仁,假 仁。谓要识别假象,不要轻信于人。海外张爱玲《连环套》: “谁知她那小姐妹,一口赖得干干净净,咬准了说不曾有什 物/事寄在她那里。正是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歇后语第40句】:【辕门】“辕门”是古代的军营之门。如京剧《辕门斩子》,因杨宗保在两军阵前私自招亲,其父杨六郎在辕门怒而斩子,后被众将劝解而得救。此词源出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代,两军作战是在马拉着的战车上进行的。当军队宿营或驻扎时,为防止敌人袭扰攻击,兵士们就将战车围成圆形以为屏障。为了便于出入,就在合适的位置留有出口,则以两车相向成为门,因车辕相对,故名“辕门”。由于约定俗成,因袭相传,由车战转为马战,虽战车早被淘汰,凡遇安营扎寨,仍用“辕门”一词,并推而广之,把一些高级军事衙署的正门也称“辕门”了。

【歇后语第41句】:【 坏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批评坏的,表扬好的。成语:赏 罚分明。电视节目:“开展这项活动,目的在于造成一种坏 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的气氛。”

【歇后语第42句】:【一句好话三分暖】见“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出唇六月寒”。

【歇后语第43句】:【福从赞叹生】(谚)赞叹:发自内心的赞美与感激。指得到人们普遍的、由衷的赞叹,这才是真正的福气。

【歇后语第44句】:【名取西川,暗夺荆州】释义:名义上说是去夺取西川,实际上暗中去夺取荆州。比喻声东击西。例句:“你真是鬼主意多!我就依了你的,看你的什么名取西川,暗夺荆州”。

【歇后语第45句】:【只有千里人情,没有千里威风】(谚)人情可以传播到千里之外,威风只限于一定的区域。指人情比权威传播得更远,更能感动人心。

【歇后语第46句】:大路朝天——各人一边

【歇后语第47句】:【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释义:不经过实践,不知道困难有多大。例句:俗话说,“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短短几天的严酷斗争实践,使他深深体会到,作为这支队伍的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自己能力不足。

【歇后语第48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释义:不是情趣相投的人,不会聚合成一家。例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口子又都比较胆子小,最怕惹是非。”

【歇后语第49句】:【困龙得水,拨云见日】(惯)比喻在困境中得到了救助。

【歇后语第50句】:挖了眼睛的判官——瞎鬼

【歇后语第51句】:【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著名的川菜,深受食客欢迎。“麻婆豆腐”的来历,连老外都知道,他们在译中国菜名时闹了许多笑话,如“童子鸡”,被译为“没有性交的鸡”。而“麻婆豆腐”则一译就准,他们随口译为“脸上长麻子的老婆制作的豆腐”。可见“麻婆豆腐”通俗易懂,且吃起来大有滋味。它用料讲究,一碟猪肉末(或牛羊肉)加上豆腐及大蒜茸、花椒粉、麻油、红淑油、豆瓣酱等佐料烹成的麻婆豆腐,香、浓、辣、软、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思之垂涎欲滴。相传,清朝光绪年间,成都万宝酱园温掌柜,有个满脸麻子的女孩,名叫温巧巧。她成年后嫁给马家碾一个油坊掌柜陈姓男子。十年后,她的丈夫在运油途中发生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子的生活就成了问题。运油工和邻居每天都拿来米和菜帮助她们。巧巧的左右邻居分别是豆腐铺和羊肉铺,所以送来的菜常有豆腐和羊肉。巧巧就把碎肉配上豆腐炖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邻居尝后都拍手叫好。于是,姑嫂俩就把住屋改为店铺,前铺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徕顾客。由于好吃不贵,生意颇兴隆。巧巧寡居后没有改嫁,一直经营羊肉豆腐来维持生计。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沿用至今。

【歇后语第52句】:【软绳可以捆硬柴】(谚)柴是硬的,绳是软的,软的绳能捆住硬的柴。比喻人使用柔软的手段,往往能制服强硬的敌手,或性情温和的人往往能迫使性情刚烈的人就范。

【歇后语第53句】:【 一只脚门里,一只脚门外】未完全进门。借指犹豫观望,或 地位不稳,有两种可能性。浩然《艳阳天》:“别急,让我再想 想。退呢,进呢,还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呢?”

【歇后语第54句】:我爱笑,按妈妈的说法是“痴笑、傻笑、苦笑,样样占全;狂笑、冷笑、微笑,一样不落;皮笑肉不笑,也是行家”。(山东·招远)

【歇后语第55句】:【梁山兄弟,越打越亲】释义:《水浒》中描写的宋时农民起义的英雄人物,在上梁山以前,不少是冤家对头,经过交战才结为兄弟。比喻越打关系越亲密。例句:吴克良先生,您今后如若犯了皮肤瘙痒症,可请我们这位“郎中”来给您治治,保证百医百好,妙手回春,而且送医上门,义务出诊。梁山兄弟,越打越亲呀!

【歇后语第56句】:【 紧处加楔子】借指添麻烦,帮倒忙。贾平凹《废都》:“你 哭什么呀,你真会紧处加楔子!天不早了,该回家去了。”

【歇后语第57句】:自行车爆胎——气崩了;气炸了:泄了气

【歇后语第58句】:【大处不算小处算】(惯)指大的方面下在乎,却在小的地方精打细算。

【歇后语第59句】:【说真方,卖假药】话是真的,东西是假的,无法兑现。或 说:方是真的,药是假的。历史图书:“当时很多人说他的办 法是说真方,卖假药。”

【歇后语第60句】:包米秸子当笛儿吹——没眼儿

【歇后语第61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长期的考验,才能看出好 坏。浩然《艳阳天》:“我知道你上了人家的当,听了别人的 话儿,这会儿我的心意你不能一下子弄明白。我也不用多 说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吧。”

【歇后语第62句】:【酒】酒,对中国人来说,是太重要了。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曹操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反讽日:“借酒浇愁愁更愁。”李白还说:”举杯邀明月”。苏轼说“把酒问青天”。就是在平民百姓当中,也是“无酒不成席”。那么,酒是谁发明的呢?关于酒的发明,说法很多。一种说法是“猿猴造酒”。传说猿猴将采摘的苹果储存起来,时间一长,苹果发酵成酒,醉倒猿猴。一说始于大禹时代的仪狄,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朱翼中的《酒经》记载,上古用桑叶包饭的发酵方法造酒,是指仪狄用此法造酒,献给大禹而言的。仪狄是个官员,他造酒是为了献给大禹邀功。另一种说法是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文解字》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即高梁。传说杜康生于周朝,是个牧羊人。有一天,他把高梁粥装进竹筒里带着去牧羊,竹筒放在一棵树下忘记带走。半个多月后,他赶羊回来又在那棵树下找到了他遗忘之物,打开一看里面高粱粥已经发酵变成液体了。村里人喝了都夸这种液体好喝,于是他不再牧羊,改行酿酒了,并办起了杜康酒店。

【歇后语第63句】:家雀子过海——没有落脚点

【歇后语第64句】:童养媳拜天地——熬到时候了

【歇后语第65句】:【一巧破千斤】(谚)凭着心灵手巧,可以破开他千斤重力。指巧用技艺或智谋,就能胜过身壮力大的人。

【歇后语第66句】:【捏一把汗】(惯)手心里攥了一把汗。形容人非常紧张或害怕。 也作捏两把汗。 拿着一把汗。

【歇后语第67句】:【法无三日严,草是年年长】(谚)执法的严过一阵之后就松弛了,犯法的却像野草一样不停地滋生蔓延。指执法的虎头蛇尾,是助长犯法分子猖獗的原因。

【歇后语第68句】:【苦瓜虽苦其一藤,兄弟虽呆只一心】释义:比喻兄弟之间关系亲密,一条心。例句:十绝哥见硬的已不行,声音放温和说:“苦瓜虽苦其一藤,兄弟虽呆只一心。手指总是往里屈的。我认了这账,就要负责,几天内一定付清。你就说过几天来借。”

【歇后语第69句】:【五湖四海都行船】释义:比喻哪里都可以去,在哪里都有行动的自由。例句:“你刚才说得好,五湖四海都行船,咱们各走阳关道,你凭啥仗势欺人?

【歇后语第70句】:【顺竿儿爬】(惯)比喻顺着别人的意思说话、行事。 也作顺杆子往上爬。 顺梯子往上爬。

【歇后语第71句】:一台无二戏,台上无闲人。

【歇后语第72句】:鹅卯石砌墙根——根基不稳

【歇后语第73句】:【先来媳妇不怕晚来婆】(谚)媳妇虽然是晚辈,但先来;继母虽然是长辈,但晚到。先来的不怕晚到的。指资格老往往胜过地位高。

【歇后语第74句】:带着存折进棺材——死要钱

【歇后语第75句】:去年种麦子的时候,我们这里遇上了大旱。村里人都忙着挑水抗旱,可有几家却不见动静。偏巧,两天之后下起倾盆大雨,结果浇过的田太湿无法播种,而没浇过的田墒情正好,反倒先种上了麦子。奶奶说:“这就应了一句话,‘适一早,适一晚;适一勤,适一懒’。”(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76句】:【许愿在前,还愿在后】(谚)许愿:迷信者向神佛求福,许下某种酬答。还愿:向神佛实践自己的诺言。指许下的愿,要等见到实效,再去实践诺言。

【歇后语第77句】:钻塔顶上点灯——高明

【歇后语第78句】:鸟笼里的小鸟总是上下蹿来蹿去地跳着不吃食。原来,奶奶喂了它一些陈谷子。我要给它换些新的,奶奶却说:“不用管它,槽里有草饿不死驴!”(山东·莱阳)

【歇后语第79句】:【老虎不嫌黄羊瘦】(谚)比喻东西只要还有一点用处,就要抓住不放。也指强者对弱者的掠取,是不计多寡肥瘦的。

【歇后语第80句】:【要星星不给月亮】(惯)要什么就给什么,比喻对所爱的人过分地娇宠。多指对孩子溺爱。 也作要星星不敢给月亮。 要仨不能给俩。

【歇后语第81句】:石头掉进大粪坑——又硬又臭

【歇后语第82句】:骏马是英雄的翅膀,群众是领袖的眼睛。

【歇后语第83句】:河滩上的鹅卵石——越滚越滑

【歇后语第84句】:【人无刚骨,安身不牢】人太软弱,容易被人欺侮。明代《水 浒》:“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 这般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的人。”

【歇后语第85句】:【眼饱肚中饥】(惯)1指面对美味佳肴,大饱眼福,却吃不上。2比喻心中喜爱的人只能看着,不得亲近。

【歇后语第86句】:妈妈看了我写的作文后说:“东一斧子西一镰的,狼腿扯到狗腿上,这也叫作文?”(河南·伊川)

【歇后语第87句】:【 伸手不见五指】形容漆黑无光,或能见度极差。成语:漆 黑一团。孙犁《风云初记》:“风雨越来越大,大堤上黑得伸 手不见五指。”

【歇后语第88句】:【开夜车】(惯)指晚上不休息,加班工作或学习。

【歇后语第89句】:【千人打罕,万人称奇】(惯)指众人都觉得罕见、稀奇。

【歇后语第90句】:【严师出高徒】(谚)师傅教导严格,学徒才能获得高超的技艺。指学徒的高水平,离不开师傅的严格教导。

【歇后语第91句】:【坐家的女儿偷皮匠——缝着的就绱】(歇)坐家的女儿:未出嫁的闺女。皮匠:以缝补修复皮鞋等皮制品为职业的匠人。缝:谐“逢”。 绱:谐“上”。指碰上一个就勾搭上一个。用于讥讽淫乱行为。

【歇后语第92句】:【花子死了蛇——没得弄了】(歇)花子:叫花子。弄:本指耍弄(蛇),转指玩弄(手段)。指失去了凭借或依靠的手段,没有应付的办法或没有什么可干的了。 也作“花子死了蛇—一没什么弄得”。

【歇后语第93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惯)形容花费了极大的力气。

【歇后语第94句】:【绑腿带上绣山水——画长】(歇)绑腿带:即绑腿,缠裹小腿的长布带。画:谐”话”。指说来话长。

【歇后语第95句】:财神爷讨饭——装穷

【歇后语第96句】:【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谚)实:实情,这里指隐私。打人不要打膝盖骨,打坏了人就无法站立;说人不要揭隐私,揭开了人就无法做人。指揭人隐私是极不道德的。

【歇后语第97句】:【盆朝天,碗朝地】释义:指口渴无茶水可饮,肚饿无饭可吃。形容生活无着。例句:方太太他们都疯了,我还没疯!看,这里盆朝天,碗朝地,没人管。火灭了,开水没有一点,我连碗热茶都喝不到嘴!

【歇后语第98句】:【吃江水,说海话】释义:比喻口气大,净说不着边际的大话。例句:“你真是吃江水,说海话,口气那么大,也不怕闪了舌头。”

【歇后语第99句】:尽管与一同学是好朋友,但有时我们难免磕磕碰碰的。每到这时候,妈妈就会笑着说:“你俩呀,是狗皮袜子没反正,清官也难断谁对错。过不了一天,准又好得跟一个人似的。”(陕西·凤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8011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