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适合自己的民间俗语俗话文案,分享给大家一起看!

【歇后语第1句】:【苦日难熬,欢时易过】(谚)偏指人在贪欢娱乐之中常会感到时光过得太快。 也作“苦日难挨,乐时易过”。

【歇后语第2句】:有一天,妈妈要出去吃席。这时,外面还刮着大风,很冷。妈妈说:“八里地赶个嘴,不如在家喝凉水。在家吃吧!”(河北·廊坊)

【歇后语第3句】:蜗牛背“房子”——只顾自己

【歇后语第4句】:【给脸上贴金】见“往脸上贴金”。

【歇后语第5句】:瞎猫碰着死老鼠——凑巧;好运气

【歇后语第6句】:【摆架子】(惯)指高傲自大,装腔作势。

【歇后语第7句】:白菜拌豆腐——清清白白

【歇后语第8句】:【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螃蟹横爬。讽刺飞扬 跋扈的人。明代《警世通言》:“徐能此时已做了太爷,在家 中耀武扬威,甚是得志。正合古人两句:常将冷眼观螃蟹, 看你横行到几时?”

【歇后语第9句】:【一步棋走错满盘输】指犯了关键性的错误。相关的:走错 了一步棋/棋差一着便为输/下棋干着,全看最后一着。姚 雪垠《李自成》:“自成明白,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险时刻,一步 棋走错就会全盘输掉,所以他尽管非常愤怒和激动,却不肯 马上下命令。”

【歇后语第10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释义:表:说。叙述故事时,放下一头,讲另一头。“两”又作“干”。例句: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歇后语第11句】:【朋友莫交财,交财仁义绝】(谚)朋友之间不可在钱财上纠缠不清,一旦成了金钱朋友,就没有仁义情分了。指交友重在情义,切忌钱财交往。

【歇后语第12句】:【站在锅中间,看见锅沿沿;站在坡尖尖,看见天边边】(谚)人站在锅当中,只能看到锅沿;站在坡顶,就能看到天边。指人看问题,立足点高了就眼界开阔,看得很远。

【歇后语第13句】:擀面棍捞饺子——搅混一锅汤

【歇后语第14句】:地头的韭菜——去了一茬又一茬

【歇后语第15句】:半天云里的风筝——半点不由己

【歇后语第16句】:【往枪头上碰】(惯)比喻自己找死。

【歇后语第17句】:【打死阎王,吓煞小鬼】(谚)阎王:迷信传说中阴曹地府掌管生死簿的主子。指只要打死了阎王,自然就镇住了小鬼。比喻镇压住头领,依附的人便不敢轻举妄动。

【歇后语第18句】:【吃了橄榄灰儿——回过味来】(歇)橄榄:橄榄树的果实,吃时先涩后甜。回味:本指吃了橄榄后细品余味,转指事情过后从记忆里体会。指事后终于醒悟过来。 也作“吃了橄榄——晓得回味”。

【歇后语第19句】:【只开花,不结果】指形势很好,结果不佳。电视新闻 (2002,6,22):“创造了很多进球机会,但多是只开花不结果。”

【歇后语第20句】:【把死人说活了】善于说话。死人,也说:木头人。马烽 《刘胡兰传》:“咳,你这两片嘴呀!真能把死人说活。”

【歇后语第21句】:【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谚)指钱财不值得看重,而仁爱义气才是最宝贵的。 也作钱财如粪土,情义值千金。 钱财容易有,仁义值干金。 钱如东流水,仁义值千金。

【歇后语第22句】:乌鸦唱画眉调——听来不对劲

【歇后语第23句】:【男僧寺对着女僧寺——没事也有事】(歇)男僧:和尚。女僧:尼姑。指身处是非之地,即使没事也会招惹嫌疑。

【歇后语第24句】:【成不了气候】释义:指做不成大事。例句:“我看咱们少当家的成不了气候。”

【歇后语第25句】:贾宝玉看林妹妹——见如故

【歇后语第26句】:落雪天喝冰水——从头凉到脚

【歇后语第27句】:【朝山的不全是为了敬神】释义:朝山:到山上的寺庙敬神。比喻在某种活动中人们会有不同的动机。例句:“事情可不简单哪!这次革命可和土改有些不同。‘朝山的不是全为了敬神!一’

【歇后语第28句】:【不说倒明白,越说越糊涂】说话自相矛盾,讲不通。鲁迅 《而已集》:“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 了。”

【歇后语第29句】:星期天,我在舅舅家吃午饭,姥姥让舅舅去拿勺子,舅舅笑着对我说:“老指挥大,大指挥小。去,把勺子拿来!”我谁也指挥不了,只好自己去拿。全家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河南·焦作)

【歇后语第30句】:斜角看电影——把人看扁了

【歇后语第31句】:【嚼舌头】(惯)指传闲话,拨弄是非。也指闲聊或互相逗着玩。 也作嚼舌根。 嚼舌头根。

【歇后语第32句】:两个分力的尖角越小,合力越大:一个集体团结越紧,攻关力越强。

【歇后语第33句】:【吃香】“吃香”一词,比喻在领导或长辈面前受宠。 “吃香”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欧阳修的《归田录》中。当时在京师流传着“三班吃香,群牧吃粪”的说法。原来,宋承唐制,在宫内设有三班之职,分别为东头供奉、左右班殿直和殿前承旨。这“三班”都隶属于宣徽院。宋雍熙四年,别置三班院,以崇仪副使蔚进掌之。这三班在院者,也常常达到数百人。这些人官尊事简,权势日增,是肥差。每年过元节,他们凑钱到寺院进香,合以祝圣寿,此乃谓之“香钱”。这就是“吃香”一词的最初含意。而群牧司领内外坊监使副判官俸禄最优,又岁收粪壑钱颇多,以充公用。所以,他们楼台近水,也便被人戏谑地称为“吃粪”了。无论是“吃香”还是“吃粪”,在当时都是凭职权而享受到的某种好处,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行业不正之风。“吃粪”一词没有流传下来,可能是因为同秽物搭界太不文雅所致,如果流传下来,官员用公款大吃大喝等同于“吃粪”。但“吃香”一词,却流传至今,转义为受宠。

【歇后语第34句】:【天不怕,地不怕】(惯)指什么都不怕,无所畏惧。

【歇后语第35句】:【慧眼识英雄】有眼光,能识别人才。台湾琼瑶《窗外》: “不过他教书确实有一手,我们校长也算慧眼识英雄。”

【歇后语第36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谚)指将领在前线作战,皇命如不利战事,可以不接受。

【歇后语第37句】:【 远观不如近睹】远处看不清楚,需要仔细观察。或说:远 看不如近比。清代《孽海花》:“爱自由者心想,远观不如近 睹,放着胆子把帘子一掀,大踏步走进来一看,哪有什么花, 倒是个螓首蛾眉、桃腮樱口的绝代佳人!”

【歇后语第38句】:晚上,只要外面有什么动静,爸爸就会马上开门去查看。一天深夜,我被爸爸的开门声惊醒了,第二天我向爸爸说:“你一有声音就出去看,这院里住着这么多人,难道有人敢来偷东西不成?”妈妈在一旁听见了,抢着说:“狗都有个睡觉时。”(贵州·印江)

【歇后语第39句】:一根灯草点灯——无二芯(心)

【歇后语第40句】:【得了红眼病】看到别人好了,急红了眼,觊觎别人。《北 京日报》( 1984,11,25):“个别过去吃惯了大锅饭,如今又得 了红眼病的人,因为想揩万元户的油水而碰了钉子,那是完 全合乎情理的。”

【歇后语第41句】:【不怕该债的精穷,就怕讨债的英雄】释义:欠债人即使穷到极点,碰到厉害的讨债人也只好还债。例句:“可知道‘不怕该债的精穷,就怕讨债的英雄’!你而今遇着凤四哥,还怕赖到那里去!”

【歇后语第42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跟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受到什么样 的影响。清代《儿女英雄传》:“俗话说的:挨金似金,挨玉似 玉。今番亲家太太的谈吐,就与往日大不相同了。”

【歇后语第43句】:【 怕跌跤,先躺倒】形容没有信心,预先认输。或说:怕打 倒,先卧倒。秦兆阳《说媒》:“不如干脆把树花嫁给本村一 个穷瘪了的老实光棍汉,闹平分时他可以当防空洞,平分以 后他可以帮助她家干活,女儿也有了终身依靠,正是一举三 得。这正像俗话说的:怕摔跤先躺倒。”

【歇后语第44句】:乐队里的锣鼓——任人敲打

【歇后语第45句】:【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大家待遇都一样。金近迈《欧阳海 之歌》:“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在山上我早有安排,囤了好 些粮食。”

【歇后语第46句】:【人有前后眼,富贵一千年】(谚)前后眼:既能看清过去,也能远瞻未来。指人做事倘能借鉴过去,远瞻未来,不只看眼前利益,就能长久地享受富贵,无灾无祸。

【歇后语第47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意思是群策群力才能出智慧。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大体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源于“草船借箭”。赤壁大战时,周瑜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想出了草船借箭的主意。命人在船的两边插上草人,然后围以布幔,以便驶进曹营受箭。此事被三个皮匠出身的东吴士兵看出破绽。他们对诸葛亮说:“这些草人容易被人识破,而且箭射到上面容易滑落,不如给草人穿上皮盔皮甲,几乎可以乱真,可保万无一失。”诸葛亮闻言感慨:“真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他照计而行,果然大获成功。此事在东吴传开,遂有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之说。二是源于皮影戏艺人。我国古代就有皮影戏,用灯光照射以兽皮制成的人物来表演戏剧,并配以唱腔。这些皮影人物多由皮匠制作,也常由皮匠操作表演。常演出的剧目是三国剧目。老艺人一手可操控二到三个皮影人物,被称为“把式”。而三个新手只能操控一个皮影人物,而且是像诸葛亮等动作较少的文官。于是,就有了“一个老把式,推挑三结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一俗语了。三是源于江南水乡的“猪革梁”。旧时为了使鞋子结实耐穿,皮匠们便在鞋面上镶制两条猪皮竖梁,又结实又好看。技术差的人一人难以完成这个活儿,往往需要别人帮着做。于是人们讥讽这些技术差的是“三个臭皮匠,凑个猪草梁”。猪革梁是诸葛亮的谐音,以讹传讹,就变成了“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以上这些说法,多有演绎附会之嫌。但,它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精美有趣的故事,同时很有启发意义。

【歇后语第48句】:【怀里没揣金刚钻,不敢揽那破瓷碗】见“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

【歇后语第49句】:【好猫儿不吃鸡,好男儿不欺妻】(谚)就像好猫儿不吃雏鸡一样,好汉子绝不欺凌自己的妻子。指丈夫对妻子,只应有爱护的义务,不应有压迫的特权。 也作“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

【歇后语第50句】:【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谓没有止境,多指还有更强者。台 湾琼瑶《人在天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不再是在 中学里参加学校的比赛,我们要睁开眼睛来看别人,更看自 己,越看就越可怕。”

【歇后语第51句】:【端铁饭碗】(惯)比喻从事有固定收入的、非常稳定的职业。 也作“捧铁饭碗”。

【歇后语第52句】:玉皇大帝调兵马——天兵天将

【歇后语第53句】:电线杆挂灯笼——高明;有名(明)的光棍

【歇后语第54句】:水上的鸳鸯———刻也不离开;形影

【歇后语第55句】:【心肠是铁做的】(惯)形容人心硬,不为感情所动。

【歇后语第56句】:梧桐叶落——归根

【歇后语第57句】:【腊月生的,冻手冻脚】释义:腊月天冷,冻手、脚。“冻”与“动”谐音。比喻人手脚不老实,好动。例句:我对耿大田说:“你这个人,腊月生的,怎么老是冻(动)手冻(动)脚呢?”

【歇后语第58句】:【白的黑不了,黑的白不了】释义:事实不容歪曲。例句:“是白的,黑不了,是黑的,白不了;再多几张嘴,我也不怕!”

【歇后语第59句】:【敲门砖】“敲门砖”比喻以不正当方法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那么,“敲门砖”是怎么来的呢?它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张公子去拜访李公子,他在李公子的庭院外拍了好一阵门也无人应声。原来李公子读书太专心了,没听到张公子叫门。张公子因拍了半天也不见李公子来开门,心中十分不快,转身正要回府,却一眼看见了墙角的几块砖头。于是灵机一动,抄起一块对着门猛敲起来。这回李公子可听见敲门声了,心里一惊,以为出什么大事了,他急忙起身去开门,只见张公子倚在门边。李公子奇怪地问:“出什么事了?”张公子平静地说:“没出什么事,我闲着无事,特意来拜访你。”李公子又问:“你刚才用何物敲门?声音如此之大。”张公子回答说:“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一块‘敲门砖’。”李公子大惑不解:“张公子访友还要专门带上敲门砖?”张公子瞥了一眼墙角,笑道:“敲门砖随处可捡,也可随手可扔,很是方便。”这时,李公子才恍然大悟。后来,人们就把借以谋取名利的手段比喻为“敲门砖”。属贬义。

【歇后语第60句】:【龟通海底】(谚)指龟潜入水中,可以直通到海底。比喻出入衙门的有钱人,可以打通关节,买通官府,上下钻营。

【歇后语第61句】:【黑狗吃食,白狗挡灾】(惯)吃食:这里指偷食。比喻惩罚错了对象,冤枉了人。

【歇后语第62句】:【恶狗咬人不露牙】释义:比喻坏人阴险、毒辣。例句:马之悦横她一眼:“嘘!恶狗咬人还不露牙哪!呛他几句,伤不了筋,动不了骨,啃那个痒痒干什么!”

【歇后语第63句】:歪嘴烂舌头——说不出好话来

【歇后语第64句】:好汉上梁山——逼出来的

【歇后语第65句】:棒槌灌米汤——滴水不进

【歇后语第66句】:【劳燕分飞】“劳燕分飞”用以比喻夫妻或情侣分手。 “劳燕分飞”出自《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劳燕”指的是伯劳和燕子两种鸟类。曾有人误将“劳燕”当成辛劳的燕子,太望文生义了。燕子大家都很熟悉,而伯劳是什么样的鸟呢?伯劳俗称“胡不拉”,是一种食虫性的鸟。伯劳大多栖息在丘陵或开阔林地,在我国较为常见。传说伯劳和燕子这两种同属雀科的候鸟,在春意盎然的时节会相恋,经过炎炎夏日的激情,至秋天冷却,各奔东西,迁徙异地。这便是“劳燕分飞”典故的由来。正因为此,伯劳与飞燕也经常被古人写进诗中。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他典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劳飞燕各西东。”伯劳从从东去,燕子急急西飞,相遇总是太晚,离别总是太疾。东飞的伯劳与西飞的燕子共同构筑了伤感离别的凄凉景象,成为不再聚首的象征。所以,用“劳燕分飞”来喻指曾经相爱的恋人或夫妻分离,再合适不过了,只是有些伤感。

【歇后语第67句】:为老不正.带坏儿孙。

【歇后语第68句】:【 有花自然香】好东西自然会表现出来,无须宣扬。花,也 说:麝、肉。李英儒《还我河山》:“俺爸的功夫是练到家了。 总是不愿意露。老说:有麝自然香,不须迎风扬。”

【歇后语第69句】:【过了芒种,不能强种】释义: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6日前后。大田作物要在芒种以前播种完,芒种以后不宜再播种。例句:俗话说:过了芒种,不能强种。谷雨思寻了一下,才说:“离芒种只有【第5句】:六天了……可我寻思,强种也得种呀!决不能坐等国家支援!”

【歇后语第70句】:心里装上长江——平静不了

【歇后语第71句】:【动肝火】(惯)指发脾气。

【歇后语第72句】:【民不举,官不究】无人检举控告,则官府不加追究。郑义 《老井》:“那种事,民不举,官不究,人家段家不告,用得着咱 穷操心?”

【歇后语第73句】:【日头常晌午】(惯)晌午:中午。 中午的太阳最好。比喻人运气总是很好。

【歇后语第74句】:【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指诉讼言辞既经记录呈递,即 无法更改。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我问能不能向审讯员 讨回看看。崔老摇摇头,说有句俗话叫一字入公门十牛拉 不出。”

【歇后语第75句】:弟弟常说大话,妈妈说:“你这个孩子真不自量,黄鳝哪能扯得跟蛇一样长呢?”(广西·崇左)

【歇后语第76句】:【节约油,油满罐;节约钱,钱满串】(谚)串:也作贯,旧时钱制,干钱为一串。在油上节约,油罐常满;在钱上节约,钱柜常有积蓄。 指节约是致富的条件。

【歇后语第77句】:小林闹着要妈妈给他做件新衣服,说自己的衣服短得都快遮不住束腰带了。他妈妈听了笑着说:“不见人长,总见衣短。”(甘肃·兰州)

【歇后语第78句】:【压岁钱】春节拜年时,很多地方都有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这个传统由来已久,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们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也有一种说法是,分压岁钱给孩子们,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们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古时候,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压岁钱”以彩绳穿钱,置于床脚,待年过后方可花掉,《燕京岁时记》有记载。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民国以后,流行用红纸包一百元铜元,寓“长命百岁”之意。纸币广泛使用后,大人们则喜爱选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赠给孩子们以作春节礼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不断攀升,从几十元到上百上千元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自己喜欢的物品,有的还把压岁钱拿出来支援灾区。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歇后语第79句】:【羊肉馒头没得吃,空教惹得一身膻】(惯)比喻好处没得到,还惹下了麻烦。 也作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羊肉没吃到,先惹一身骚。 羊肉没吃到,弄得一身臊。

【歇后语第80句】:自习课时,班主任见教室很乱,就批评说:“怎么这么乱,鸭子吵塘似的?”(江苏·丹徒)

【歇后语第81句】:【砧板上的肉——随人砍,随人剁】(歇)比喻人陷入困境,不能自主,任人摆布。

【歇后语第82句】:【牛套马,累死俩】一快一慢,谓无法协调。周立波《暴风 骤雨》:“我养活的是牛,走得慢。又不能跟马搁在一起套 车,牛套马,累死俩。”

【歇后语第83句】:【大海哭孩脸,一天变三变】(谚)哭孩脸:动不动就哭的小孩的脸。 指大海的水面变化莫测,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风浪掀天。 也作“大海孩儿面,一朝变三变”。

【歇后语第84句】:【剪草除根,萌芽不发】(谚)指除草必须连根除掉,才能除得彻底。 比喻必须从根本上消除祸患,不使它有再滋生的机会。 也作剪草若除根,萌芽再不生。 斩草除根,萌芽不发。

【歇后语第85句】:【口子大小总要缝】(谚)口子:衣物破裂处。衣物破了,不管长短大小,总得要缝补起来。比喻发生的问题不论轻重,都必须解决。

【歇后语第86句】:【胆是吓大的,力是压大的】(谚)胆量是在承受惊吓的过程中逐步变大的,力量是在承受压力的环境中不断增强的。指人的胆量和力量,都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锻炼出来的。

【歇后语第87句】:放学后,我回到家,肚子很饿,平时最不爱吃馒头的我,拿起一块馒头就吃起来。妈妈看着我笑笑说:“真是饥不择食啊!”(河南·沈丘)

【歇后语第88句】:【不怕人穷,就怕志短】释义:只要有理想,有志气,就能改变穷困状况。例句:“常言说:‘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咱们是穷队,可是我们看到他和长水几个没明没夜往前领着干,心里总觉得有个依靠。”

【歇后语第89句】:江滩上的石头——有的是

【歇后语第90句】:【相思树,连理枝】“相思树”和“连理枝”比喻男女爱情忠贞不移。典出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据载,宋康王偶见一美貌女子,原来,此女是宋康王的舍人韩凭的老婆何氏。宋康王不顾君臣关系,硬是把何氏弄到手。韩凭不满,宋康王就给他定罪,并发配边境修筑城墙。韩凭的老婆何氏写了一封信,偷偷送给劳改的丈夫。信中写道:“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意思是说,她的幽怨很多,虽思念丈夫,可河水太深,不能见面,对夫发誓,要死的决心下定了。后被宋康王发现,韩凭自缢身亡。尽管丈夫已死,何氏还是不肯屈从宋康王,她又写了一首《乌鹊歌》表明志向,歌日:“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意思是说,南山有乌鹊,你在北山布罗网,你拿我有什么办法,乌鹊不羡凤凰,妾身不靠宋王。有一天,宋康王与她登高吹风,她纵身一跳,左右侍从伸手一抓,只抓住了衣服碎片,那些衣服碎片,立刻化作了五彩斑斓的蝴蝶,仿佛是从何氏灵魂里飞出的惊艳幻影。后世梁祝化蝶的创作灵感或许是从这里来的吧。何氏当场摔死,衣袋内有一份遗书,要求宋康王赐她与韩凭合葬。宋康王看罢暴跳如雷,叫人分离新旧两坟,让两坟隔路相对,还狠狠地说:“你们够恩爱的,看你们能合在一起!” 没过多久,两座坟墓上都长出梓树,十来天竟有一抱之粗,而且树干弯曲,互相靠拢,不但地下树根交错缠绕,树上枝Y也慢慢纠合难分。不知哪来的两只鸳鸯,每天栖于树上,依偎哀鸣,仿佛在控诉宋康王的暴虐,嘲笑他的无能。宋国人可怜韩凭夫妻,把这两棵树叫做“相思树”。“相思树,连理枝”典出于此。

【歇后语第91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做事会得到相应的效果。或说:种 麻得麻,种豆得豆/种果得果,种瓜得瓜。明代《古今小说》: “假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是因,得是果。不因下种,怎 得收成?好因得好果,恶因得恶果。”

【歇后语第92句】:挨了刀的皮球——没气了

【歇后语第93句】:【装门面】(惯)比喻为使外表好看而进行粉饰或点缀。

【歇后语第94句】:【惹了一鼻子灰】见“碰了一鼻子灰”。

【歇后语第95句】:镜子里的馅饼——中看不中吃;好看不好吃

【歇后语第96句】:【手长衣袖短】(惯)衣服袖子遮不住手臂。形容生活贫困。也指能力达不到。 也作“手长衫袖短”。

【歇后语第97句】:【富得快,跑买卖】(谚)要想很快富裕起来,最好是经商做生意。指经商能很快致富。

【歇后语第98句】:夜饭太晚了,小红有点不高兴。妈妈说:“夜饭夜饭,吃到鸭子下蛋。”(注:鸭子是黎明前下蛋。)(江苏·南通)

【歇后语第99句】:【双肩抬一张嘴巴】见“两个肩膀扛张嘴”。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8110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