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2022最精辟的民间俗语俗话文案【200】

【谚语俗语第1句】:【人串门子惹是非,狗串门子挨棒棰】(谚)串门子:到别人家走动游串。人爱串门,总不免要招惹是非;狗爱串门,总不免要受棍棒苦。 指串门闲游没有好处。

【谚语俗语第2句】:【拔出萝卜带出泥】释义:比喻事情办得不利落,不圆满,或引起了别的麻烦。例句:“你快点去看看吧。”老七伯大喊,“可不能把这事办砸了,不能离谱,咱们和他们的事。得论个清楚是非,可不能拔出萝卜带出泥呵!”

【谚语俗语第3句】:【三钱儿油,俩钱儿醋】(惯)比喻很小的事情。

【谚语俗语第4句】:出土的甘蔗——节节甜

【谚语俗语第5句】:【懒花猫吃死耗子】指做省力的事,不思进取。莫应丰《将 军吟》:“但范子愚认为那是懒花猫吃死耗子,没有搞头。”

【谚语俗语第6句】:【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谚)农业生产最难得的是农历五月干旱六月涝。指五月天旱,利于夏收复播;六月多雨,利于秋苗成长。

【谚语俗语第7句】:一天晚上,我在兴致勃勃地看电视节目,妈妈却催我上床睡觉,她说:“睡得早,起得早,聪明健康身体好。”(河南·许昌)

【谚语俗语第8句】:学艺终身福,是艺不亏人。

【谚语俗语第9句】:【有明白儿子,不如有明白媳妇】(谚)有个明理孝顺的儿子,不如有个贤惠的儿媳妇。旧指男主外,女主内,在料理家务、照顾老人生活方面,儿好不如媳妇好更实际。

【谚语俗语第10句】:狗打哈欠——不喘人气;出出臭气;妄张臭嘴;一张臭口

【谚语俗语第11句】:【冤家碰着对头】(惯)比喻仇人碰到一起。

【谚语俗语第12句】:【当面教子,背后教妻】释义:可以当着别人的面教训子女,不能当着别人的而教训妻子。例句:“当面教子,背后教妻?_你敢管教在家里管教,别上外边闹笑话给人家看!

【谚语俗语第13句】:【人好不如家伙妙】(谚)家伙:工具的俗称。人再有能耐,也总比不上先进、得力的工具效果好。指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改进机械工具。 也作人巧不如家什妙。 人快还要工具利。

【谚语俗语第14句】:【豆棚瓜架,搭起来就行】要求不高,初步有个框架就可以 了。语文图书:“说文章结构是豆棚瓜架,搭起来就行,那是 一种极大的误解。没那么容易。”

【谚语俗语第15句】:将帅无谋,累死三军。

【谚语俗语第16句】:表妹是姑妈家的独生女儿,被视为掌上明珠。她在我家住了几天,特别淘气,全家人都得事事让着她。奶奶也无奈地说:“人家是十亩地里的一棵苗,挨着锄头不敢刨啊!”(山西·壶关)

【谚语俗语第17句】:茶馆搬家——另起炉灶

【谚语俗语第18句】:【闭塞眼睛捉麻雀】(惯)比喻目标不明确,盲目行动。

【谚语俗语第19句】:【红萝卜蘸辣椒面,没看出来】释义:红萝卜蘸辣椒面,颜色—样,看不出来。比喻不能识别人或事物的好坏。例句:他心里骂邹威这个坏小子太可恨!红萝卜蘸辣椒面,没看出来,这小子原来是熟透的藕,鬼心眼挺多。

【谚语俗语第20句】:【帮倒忙】(惯)指原本想来帮忙,实际是给人添乱。

【谚语俗语第21句】:跪着养猪——看在钱份上

【谚语俗语第22句】:【 别人碗里粥稠/别人碗里肉肥】嫉妒或羡慕别人。成语:馋 涎欲滴。贾平凹《废都》:“我让你嫁给那个残疾你去不去? 你不要看着别人的米汤碗里结一张皮儿就嫉妒饭稠!”

【谚语俗语第23句】:【哑子掘着藏金——心里说不出的欢喜】(歇)指事情正合心意,心里有无法用言语表述的欢喜。

【谚语俗语第24句】:【天下官管天下事】(谚)天下:国家。国家设置官员,就是让他们管理国家事务。指尽职尽责管理国家事务,是官员的本分。

【谚语俗语第25句】:鼓足气的癞蛤蟆——又想蹦又想叫

【谚语俗语第26句】:【同病相怜,同忧相救】(谚)患同样疾病的,互相之间最能体贴;有同样愁烦的,互相之间自会救助。 指有同一不幸命运的人之间,最容易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也作“同疾相怜,同忧相救”。

【谚语俗语第27句】:八只脚的螃蟹——横行

【谚语俗语第28句】:【搔不着痒处】(惯)比喻没有触及要害。 也作“搔头不知痒处”。

【谚语俗语第29句】:【债有主,冤有头】见“冤有头,债有主”。

【谚语俗语第30句】:【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墙】(谚)人逼急了,就会死命反抗;狗逼急了,就会跳过高墙。指人被逼到无路可走时,什么冒险事都做得出来。 也作人急悬梁,狗急跳墙。悬梁:绳子挂在梁上,上吊自尽。 人急烧香,狗急跳墙。 人急拼命.狗急跳墙。

【谚语俗语第31句】:【敢怒而不敢言】这一俗语的意思是心里愤怒但嘴上却不敢说。此典出自唐代杜牧《樊川文集·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且早已被焚毁,杜牧何以想起要作此赋。原来,唐敬宗(李湛)时,大修宫殿,以致朝政昏乱,民不聊生。大诗人杜牧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借助揭露秦朝统治者大修防房宫的奢侈荒淫,对唐敬宗进行讽谏,借古讽今。看来,杜牧也是敢怒而不敢言,顾此而言彼。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道:秦始皇应以自己的心去体会千万人的心。秦人喜爱奢侈豪华,臣民百姓也都思念自己的家园。为什么把锱铢一般微小的东西都掠夺干净,却像泥沙一样地去使用!使支撑栋梁的柱子多于田里辛勤劳动的农夫;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织女还多;一颗颗的钉头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纵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要多;杂乱的管弦乐器声音超过了集市上人们的说话声。统治阶级这样的穷奢极欲,天下臣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满怀着无比的愤怒….|

【谚语俗语第32句】:【和尚念经——南无也是南无】(歇)南无:谐“那么”,形容和尚念经的声音。指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谚语俗语第33句】:【男僧寺对着女僧寺——没事也有事】(歇)男僧:和尚。女僧:尼姑。指身处是非之地,即使没事也会招惹嫌疑。

【谚语俗语第34句】:【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歇)网儿:网巾,用来拢住头发的头巾。面皮:本指脸面,转指体面、情面。讥讽人自以为面子很大。

【谚语俗语第35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谚语俗语第36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释义:黄梅成熟时节,即四五月间,水润土溽,础壁尽湿,郁蒸的气体,如同下雨。例句:黄梅时节家家雨。张蒙溪谓梅当作霉,雨中暑气也。梅雨善污衣服,故又云霉浣,言其为霉所坏也。

【谚语俗语第37句】:【问谁毁之,小人誉之】(谚)要问是谁毁了你的名声,那是邪佞小人对你的阿谀奉承,对你无休止的亲近与利用。指邪佞小人对你献殷勤,是给你帮倒忙。

【谚语俗语第38句】:【说曹操,曹操就到】(惯)指非常凑巧,正提到谁谁就来了。 也作口说曹操,曹操就到。 讲着曹操,曹操就来。

【谚语俗语第39句】:【人怕伤心,树怕刨根】心灵的伤害最深重,人容易绝望。 刨根,也说:剥皮。郑义《老井》:“已经迟了。树怕剥皮,人 怕伤心。喜凤妈把孙旺泉伤得太深了。”

【谚语俗语第40句】:戏台上拜天地——假夫妻

【谚语俗语第41句】:【捧铁饭碗】见“端铁饭碗”。

【谚语俗语第42句】:【 红口白牙跑舌头】谓好好的人却昧良心胡说八道。或 说:满嘴跑舌头/舌头跑出了牙关。成语:信口雌黄、信口开 河。刘绍棠《蒲柳人家》:“什么铁嘴?你红口白牙跑舌头, 马勺儿上的苍蝇混饭吃。”

【谚语俗语第43句】:【扛起竹竿进城——不晓得转弯】(歇)比喻人不知道变通。

【谚语俗语第44句】:【咽不下这口气】(惯)比喻不能忍受别人的欺侮或冤枉。 也作咽不下这口窝囊气。 咽不下这口屈气。

【谚语俗语第45句】:近厨得食,近民得力。

【谚语俗语第46句】:家雀子过海——没有落脚点

【谚语俗语第47句】:山狸猫上树——手脚利索

【谚语俗语第48句】:早上,我无精打采地走在上学的路上,爸爸从后面赶上来催促道:“三斤重的豺狗子,却长了条九斤重的尾巴,你拖呀拖地走得怎么这么慢?”(湖南·醴陵)

【谚语俗语第49句】:镜子里的馅饼——中看不中吃;好看不好吃

【谚语俗语第50句】:【给个棒槌认作针】释义:针,谐音“真”。棒槌是粗木棍,却当作是细针。比喻别人敷衍自己,自己却认真地当件事来对待。例句:凤姐道:“我哪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我个棒槌,我就认作针。脸又软,搁不住人给两句好话,心里就慈悲了。”

【谚语俗语第51句】:【拣了芝麻,丢掉西瓜】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谚语俗语第52句】:【挑水寻错了码头】(惯)比喻找错了地方。

【谚语俗语第53句】:【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不用语言表达,心意已很明显。 “尽在不言中”亦可单用。台湾林海音《晓云》:“当我回眸向 她无可奈何地一笑时,我们真是‘尽在不言中’了。”

【谚语俗语第54句】:【走路怕踩死蚂蚁】(惯)形容人胆小怕事。 也作“走路怕踏死蚂蚁”。

【谚语俗语第55句】:【先生迷了路——在家也是闲】(歇)先生:民间对瞎子的戏称。瞎子迷了路闲转悠,坐在家里也是闲坐着,反正是一样闲着不做事。比喻事情不值得花费心思去想去做。

【谚语俗语第56句】:不是鱼死,便是网破——有你无我

【谚语俗语第57句】:刚逮住的鲤鱼——活蹦乱跳

【谚语俗语第58句】:老师批改作业时找不到红笔,就问:“谁有红笔,让老师用用?”同学们立刻给老师递了好几枝。老师用了一枝,不显;又换了一枝,还是不显。老师笑着说:“你看看,这圆珠笔还认生哩!”(河南·孟津)

【谚语俗语第59句】:【月有阴睛圆缺,人有生死离别】释义:借指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例句:关于死的信息,自他过了五十个生日后,这种阴影就不时袭上心来,他并不害怕,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死离别,这是自然规律,一代君王都可以长眠,何况山野之人?

【谚语俗语第60句】:【一日官司十日打】(谚)十日:泛指多日。只要进了衙门打官司,就不会干干脆脆结束的。指打官司是耗时间的事。

【谚语俗语第61句】:【出力不讨好】见“吃力不讨好”。

【谚语俗语第62句】:【家和万事兴】释义:家庭和睦就能兴旺。例句:六叔两边劝解地说:“好了,好了,家和万事兴。睡觉去吧,有话明天再说!”

【谚语俗语第63句】:上高中的姐姐向妈妈诉苦:“怎么白天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妈妈说:“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过了十月中,梳头洗脸功。”(陕西·城固)

【谚语俗语第64句】:暑假里,哥哥自学了汉语大专课程,我却整天和小伙伴玩耍。爸爸戳着我脑袋说:“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你呀,得好好向你哥哥学习!”(浙江·绍兴)

【谚语俗语第65句】:【饥不择食,寒不择衣】释义:比喻急迫需要,不容选择。例句:“喂,牵走吧,一个猪的价钱。常言说: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凭你们柿树沟生产队,还能买多好的牲口!有好的,八千块,您要不起!”

【谚语俗语第66句】:【只要种子落地,到头会有收成】(谚)指只要把种子播在土地上,迟早会有收获的。

【谚语俗语第67句】:【好合不如好散】不能在一起共事或生活,也不必成为仇 人。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不要讲了!咱们上场来都是 朋友,好合不如好散!”

【谚语俗语第68句】:【捉虎容易放虎难】见“伏虎容易纵虎难”。

【谚语俗语第69句】:【风里言,风里语】私下非正式的议论。成语:风言风语。 海外张爱玲《沉香屑》:“可是你知道世人的嘴多么坏,指不 定你还没到家,风里言,风里语,倒已经吹到你爸爸耳朵里 去了。”

【谚语俗语第70句】:【丑不丑一合手,亲不亲当乡人】释义:当乡人:同一乡里的人。指同乡人总是有情谊的。例句:咱算是他乡遇故知,我就是冯大狗,论乡亲辈你还得叫我哥哥。来,丑不丑一合手,亲不亲当乡人!

【谚语俗语第71句】:石头做枕头——自讨苦吃

【谚语俗语第72句】:胡同里跑马——回头难

【谚语俗语第73句】:【招猫递狗儿】(惯)比喻不务正业,招惹是非。

【谚语俗语第74句】:【 打了盆说盆,打了罐说罐】只说遇到的事情,不涉及其他, 不转移目标。或说:打锅说锅,打碗儿说碗儿/有碗数碗,有 碟计碟。成语:就事论事。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打了 盆说盆,打了罐说罐。既然事情闹成这样,众人光哭闹也不 行呀,咱们得想个办法解决。”

【谚语俗语第75句】:【只看见自己的鼻子尖】儿指眼光短浅。或说:只看见眼皮 底下。成语:鼠目寸光。罗广斌等《红岩》:“只要不是只看 见自己鼻子尖过活的人,都应该看见,这和我们过去搞革命 的时代大大不同了。”

【谚语俗语第76句】:【称上四两棉花——纺一纺】(歇)纺:谐“访”。指走访、了解一下。 也作“买四两棉花——纺一纺”。

【谚语俗语第77句】:【金刚厮打,佛也理不下】(谚)金刚:佛的侍从力士。金刚要是互相打起来,佛也调和不了。比喻内部闹起纠纷来,有权威有地位的人物也难以排解。

【谚语俗语第78句】:【打出来的铁,炼出来的钢】(谚)比喻人的坚强意志、出众才干,都是从艰苦的打磨中培养出来的。

【谚语俗语第79句】:在异国做皇帝,不如在家乡耕地。

【谚语俗语第80句】:【请风光博笑脸】(惯)形容极力巴结、讨好。

【谚语俗语第81句】:【左右是左右】(惯)指反正是那么一回事,豁出去了。

【谚语俗语第82句】:【没有弯弯肚子,不敢吃镰刀头】(谚)指有弯弯的肚子,才敢吞吃弯弯的镰刀。比喻人在某方面没有特别的本领,就不敢去冒某方面的风险。 也作没有弯弯肠子,别吞镰钩刀子。 没那弯弯肚子,也吞不下这镰刀头。

【谚语俗语第83句】:【救急不救穷】(谚)指救济人,只能帮忙解决其一时的窘困,难以使之摆脱长久的贫穷状态。也指救助者只救急,不救穷,这是救助的原则。 也作救急救不了穷。 救急容易救穷难。

【谚语俗语第84句】:吃稀糊糊游西湖——穷开心

【谚语俗语第85句】:【棉桃里面找胡桃——专拣硬的敲】(歇)棉桃:棉花的果实,形似桃。胡桃:核桃,这里指核桃树的果实。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 比喻专打击态度强硬或本领过硬的。

【谚语俗语第86句】:【卸担子】(惯)比喻解除所承担的责任。

【谚语俗语第87句】:伏天的阵雨——来得猛,去得快

【谚语俗语第88句】:沙锅里煮驴头——脑袋瓜早软了,嘴巴骨还挺硬

【谚语俗语第89句】:两个山头的斑鸠——唱一和

【谚语俗语第90句】:【头上有疮瞒不过剃头的】(谚)比喻任何事情无法瞒过知情人。

【谚语俗语第91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原指下棋。引申为:旁观者无切身利 益,看情况比较冷静全面;当事人有切身利益,常执着一 端。语序亦可换置。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我只是一个 局外人,没有权力来干涉您府上的事。但是俗语说得好,当 局者迷,旁观者清。”

【谚语俗语第92句】:【庸医杀人】(谚)庸医:医术低劣的人。指庸医不研究药理,判不准病情,草草下药,不仅治不了病,反会使病情恶化。

【谚语俗语第93句】:掺糠喂鸡——哄蛋

【谚语俗语第94句】:阎王给小鬼拜年——弄颠倒了;颠倒着做

【谚语俗语第95句】:五脏六腑抹蜜糖——甜透了心

【谚语俗语第96句】:【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见“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

【谚语俗语第97句】:鹌鹑脖里寻豌豆——谋财害命

【谚语俗语第98句】:既会杀猪又会做饭——多面手

【谚语俗语第99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古人认为犀牛角是灵异之物,角中心 有一条白色细纹。原为唐代李商隐的诗句,借指心意暗中 相通。成语:心心相印。台湾林海音《晓云》:“但心有灵犀 一点通,她就常常及时地给我帮助和安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8188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