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朋友圈俗话民间俗语经典谚语,看完瞬间想发朋友圈!

【歇后语第1句】:甘草心——甜中有苦

【歇后语第2句】:高梁秆做鞭杆——经不起摔打

【歇后语第3句】:【一锹就挖出个井来】释义:比喻轻易就做成了一件事。例句:他又安慰郭全海,鼓励他说:“随便干啥,都不能一下就能干好的。不是一锹就挖出个井来,得慢慢地挖,不能心急。”

【歇后语第4句】:猪胆包黄连——苦中有甜

【歇后语第5句】:【靠大树草不沾霜】见“大树之下,草不沾霜”。

【歇后语第6句】:【不倒翁】现有玩具叫“不倒翁”。这一俗语常用来比喻善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含贬义,可引起处世圆滑、官运亨通等联想。“不倒翁”源自春秋时期。史载,春秋时,楚国的卞和在荆山中获得一块璞玉。此物外表平凡,与一般石头无异,然而却是一块真正的美玉,卞和两次将此宝献给楚王,但楚王总把它看成顽石,便以欺君之罪先后砍断卞和的双足。卞和见无人识宝,便怀抱璞玉,在荆山脚下号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随后哭出血来。及至楚文王即位得知此事后,便派人去问他缘由。卞和答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断了腿而悲哀,悲哀的是把宝玉当成石头,把正直的人当成欺君的骗子,这是我悲哀的缘故啊!”文王便命玉工将石剖开,果然获得一块宝玉,文王乐不自胜,命制成玉璧,名之日“和氏璧”(战国时“完璧归赵”就是此璧,价值十五城)。卞和这种不惜受刑,坚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为感动,于是称赞卞和说:“和氏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后世据此有“不倒翁”一词,但由褒义演化为贬义。另有一说,“不倒翁原为玩具名。形状像老人,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动竖起来,也叫‘扳不倒”’。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三:“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作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歇后语第7句】:【一夜夫妻百夜恩】(谚)夫妻之间,哪怕只有一夜同床共枕的生活,恩情也是很深的。指夫妻感情不比其他,必须珍惜。 也作一夜夫妻,百日恩义。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歇后语第8句】:一根铁丝容易折,十根筷子拗不弯。

【歇后语第9句】:【牵到市上丢了驴】谓事情将要办成时起了变化,计划落 空。李准《大河奔流》:“小建挣着喊:‘我不会!我不会!’李 麦在他圆头上拍了一巴掌,笑着骂着说:‘牵到市上没驴了, 爬开吧!”’

【歇后语第10句】:听见风就是雨——瞎猜

【歇后语第11句】:【 只拉弓,不放箭】做出样子,并不采取行动。成语:引而 不发。清代《官场现形记》:“正钦差听了,别的还不在意,倒 于这个‘只拉弓,不放箭’两句话,着实心领神会。”

【歇后语第12句】:【扯长线,钓大鱼】释义:比喻做长远打算和安排,以便达到更大的目的。例句:邓秀梅低声地、机密地说道:“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如何活动,扯长线,钓大鱼,说不定深水里还有大家伙。”

【歇后语第13句】:【求人者常畏人,受人求者常骄人】(谚)求人的人常有一种畏怯的心理,接受人求助的人总有一种傲慢的心理。指求人帮忙和答应帮别人忙,心态迥然不同。

【歇后语第14句】:【黄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后者冤枉,作替罪羊。或说:黄 狗偷食(吃肉),白狗担当(当罪)。赵树理《三里湾》:“咦! 这才是黄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哩,别人愿不愿嫁你,我碍 得着什么事呀?”

【歇后语第15句】:【朝脸上抹黑】见“往脸上抹黑”。

【歇后语第16句】:【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谚)旧指说理的秀才遇到不讲理的大兵,再有理也没法说清。泛指和蛮不讲理的人是无法讲道理的。或指讲理要看对象。 也作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秀才碰上兵,有理讲不清。 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

【歇后语第17句】:【瓦片也有翻身日】境遇总会好转。瓦片,也说:屋瓦、鹅 卵石。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但终有一日,屋瓦也会翻 身,曾牛两家,必为死敌。”

【歇后语第18句】:【戴着木头眼镜】释义:比喻目光短浅,也比喻看不起人。例句:朱老忠说:“咱不能戴着木头眼镜,只看见一寸远。老辈人们付下点辛苦,江涛要是念书念好了,运涛再坐着革命的官儿,将来咱子子孙孙就永远不受压迫,不受欺侮了。”

【歇后语第19句】:【新婚不如远归】(谚)刚结婚的夫妻,比不上久别归来的夫妻情爱热烈。指久别归来的夫妻情爱最深长。 也作新娶不如远隔。 新娶还须让远归。 新婚不如久别。

【歇后语第20句】:【你有长萝绳,我有翘扁担】释义:说明有办法对付对方。例句:“说实话,你有长萝绳,我有翘扁担。有一条做不到,我们不光是吹灯,还要端掉乌龟楼!”

【歇后语第21句】:【雏凤清于老凤声】释义:雏凤:小凤凰。比喻年轻人胜过老年人,后一代胜过前一代。例句:水溶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司量也。”

【歇后语第22句】:【九牛去得一毛】(惯)形容损失非常少或所占比例极小。 也作“九牛身上拔一根毛”。

【歇后语第23句】:【 是金子就会放光】有才能自会表现出来。反义说:放光 的不都是金子。《中国妇女》(1999,4):“女性的特点是,只 要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女人的韧性足以做到这一点。”

【歇后语第24句】:最近几天,有人议论小王偷了人家的煤。小王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不管别人怎样说,我连个寒战都不打!”(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25句】:猴儿下竹竿——溜到底

【歇后语第26句】:宁可爹娘羡儿女.切莫儿女羡爹娘。

【歇后语第27句】:鸟枪换大炮——越变越好;越来越神气

【歇后语第28句】:【扁担无钉两头塌】两头落空。或说:扁担没扎,两头打 塌。周立波《山乡巨变》:“那边挡驾,这边又不能转去,落得 个扁担没扎,两头失塌。”

【歇后语第29句】:过了白露的庄稼——天不如一天

【歇后语第30句】:【吃水不忘打井人】见“喝水的别忘了掏井的”。

【歇后语第31句】:【 晴带雨伞,饱带干粮】顺利之时,要想到困难,做好准备。 类似的:饱带干粮热带衣/冷不冷带衣裳,饿不饿带干粮/冬 不可以废葛,夏不可以废裘。《北京日报》(1982,7,19):“晴 带雨伞,饱带干粮,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之谈。”

【歇后语第32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谚)尺比寸长,但要和丈比,它就短了;寸比尺短,但要和分比,它就长了。比喻人和事物的优势都不是绝对的,有所长,也就必定有所短。

【歇后语第33句】:【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嘴里】释义:比喻好东西被糟蹋了,或好姑娘嫁给一个不好的丈夫,太可惜了。例句:那武大是个懦弱本分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烧饼。

【歇后语第34句】:【冤家】“冤家”一词,原意为怨家,指仇人。现在指爱的亲昵之称,是反语,如同情人之间女子说情郎“你真坏”一样。“冤家”一词源自唐代,唐张薷《朝野佥载》有“此子与冤家同生”之句。到了宋代,“冤家”这个词,通过“不饶人”这一语义成分,从所仇转为所爱,表示似恨而实爱的感情。如黄庭坚《昼夜乐》词:“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董解元西厢记》一日:“正是咫尺是冤家,浑如天样远。” “冤家”的这种含义,在“冤家”一词的运用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宋蒋津在《苇航纪谈》中对“冤家”的这种丰富含义作了总结:后阅《烟花记》有云:“冤家之说有六:情深意浓,彼此牵系,宁有死耳,不怀异心,所谓冤家者一;两情相系,阻隔万端,心想魂飞,寝食俱废,所谓冤家者二;长亭短亭,临岐分袂,黯然销魂,悲泣良苦,所谓冤家者三;山遥水远,鱼雁无凭,梦寐相思,柔肠寸断,所谓冤家者四;怜新弃旧,忘恩负义,恨切惆怅,怨深刻苦,所谓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触景悲伤,抱恨成疾,迨与俱逝,所谓冤家者六。”“冤家”的这六重含义,无不传达了男女之间那种又爱又恨,又疼又怨,缠绵悱恻的复杂感情,难怪古往今来的恋人都爱以“冤家”相称了。 “冤家”一词,除了指心爱的人外,还指心爱的东西。如《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日:“婆子袖里扯出个小帕儿来。道:‘就是这个冤家,虽不值钱,是一个北京人送我的,却不道礼轻人意重。…

【歇后语第35句】:邻居张某因偷窃被公安局抓去了。爷爷摇摇头说:“上个月他叔叔因打架被抓去了,现在他又被抓,真是‘塘败出泥鳅,家败出毛猴’啊!”(安徽·阜阳)

【歇后语第36句】:爸爸是中学教师。一次,他和学生们谈起了“团结友爱”这个话题,大哥哥大姐姐有的说“团结就是力量”,有的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还有的说“众人划桨开大船”……爸爸笑了,边点头边说:“水里鱼多掀大浪,岸上人多有力量啊!”(四川·宣汉)

【歇后语第37句】:关门打锣——响声在外

【歇后语第38句】:我跟妈妈学着套被子,可棉絮比被单大了一圈儿,怎么也套不好。妈妈说:“棉絮没娘,越拽越长。”(河北·临西)

【歇后语第39句】:【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谚)海干涸了,还可以见到海底;人至死也难知道他的心是什么样的。 指认识任何事物都比较容易,惟独人心难测。

【歇后语第40句】:【瓜儿多,子儿少】(惯)又嫌瓜多,又嫌瓜子少。形容人说三道四,百般挑剔。

【歇后语第41句】:【冬至长于岁】(谚)冬至:节气名,标志着从这一日起,进入严寒时段。长(zhang):大。指按照民间习俗,冬至节比过大年还热闹。

【歇后语第42句】:【幼而学,壮而行】(谚)少年时学习知识,壮年时躬行实践。指少年学习,是为壮年社会实践打基础的。

【歇后语第43句】:【笨鸭子上不了架】释义:比喻没有能力,办不成事。例句:小梅也愁蹙蹙地说:“谁说不是呀!咱们两个笨鸭子上不了架;受了一回子训,就装了一肚子小米饭,回去怎么见人哪?”

【歇后语第44句】:【饱汉不知饿汉饥】(谚)指能吃上饱饭的人,很难体会出挨饿是什么滋味。也泛指处于良好境况中的人,体会不到处于艰辛困难状况中的人的痛苦。

【歇后语第45句】:父母难保子孙贤。

【歇后语第46句】:柳树花儿落地——不动声响

【歇后语第47句】:【 认识是宝,不认识是草】谓人应该识货,有眼力。《光明日 报》(1979,11,3):“俗话说:认识是宝,不认识是草。这一带 坡坡岭岭上千年万载野生着丹参。山里人不知道丹参是医 治心脏病的名贵药材,每当盛花时节,只是放牛娃子采摘几 朵紫花,放在嘴皮上当‘蜂蜜罐儿’吮吮,而丹参、丹皮一股 脑儿喂了牲口。”

【歇后语第48句】:一头钻进冰箱里——冻(动)脑筋

【歇后语第49句】:核桃仁蒸蜂蜜——又香又甜

【歇后语第50句】:从学校参加拔河比赛归来,未进家门我就高声报喜:“妈,俺班得了冠军!多亏我上场,同学们都说我是第一大功臣呢!”妈妈听后,不仅没有夸我,反而为我浇了冷水:“要知道,一块砖砌不成墙,一根甘蔗榨不成糖啊!你是集体的一员,应该为集体的胜利而高兴。”(河南·虞城)

【歇后语第51句】:【 养熟的鸟也会飞走】指限制不了行动自由。汪曾祺《大淖 记事》:“这种事在大淖这个地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养熟 的鸟还有飞走的时候呢,何况一个人!”

【歇后语第52句】:夹肢窝生疮——阴毒

【歇后语第53句】:刀剜黄连木——刻苦

【歇后语第54句】:【 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形容复杂矛盾的心理。 类似的:搬倒了五味坛子。成语:百感交集。台湾琼瑶《月 朦胧鸟朦胧》:“灵珊用手托着下巴,呆望着他们两个,一时 间,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

【歇后语第55句】:怀里揣兔子——不安

【歇后语第56句】:疯狗吃日头——不晓得天高地厚

【歇后语第57句】:这天又下起了雨,奶奶叹气道:“唉,月逢初四雨,一个月晴九天;这个月晴天又不多了。”(江苏·建湖)

【歇后语第58句】:【翅膀硬了】(惯)形容人长大或成熟,长本事了。多含贬义。 也作翅膀长硬了。 翅膀管儿硬了。

【歇后语第59句】:妈妈让我下地干活,我谎称自己肚子痛,让姐姐去。姐姐看透了我的鬼把戏,说我是“锥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河北·巨鹿)

【歇后语第60句】:老水牛拉马车——不合套

【歇后语第61句】:【不费吹灰之力】容易成功。成语:轻而易举。海外於梨 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但是你用劳力换来的东西,却由 小偷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了,多叫人痛心。”

【歇后语第62句】:【家乡的山坡不嫌陡】(谚)故乡的山坡再陡也不会嫌弃。指人对故乡的眷恋,不会因条件差而改变。

【歇后语第63句】:夜猫子报喜——坏名誉了;没有的事

【歇后语第64句】:【道三不着两】(惯)三件事,就有两件说得不对。形容人说话不着边际,语无伦次。也形容人糊涂,不明事理,做事颠三倒四。 也作“着三不着两”。

【歇后语第65句】:【临上轿再扎耳朵眼】旧时习俗,女孩子要在耳垂上扎孔, 长大好戴耳坠。出嫁时再扎,已经迟了。比喻预先没有准 备好,临时忙乱。浩然《艳阳天》:“缺什么,今天趁着赶集, 买一买。谁要是不去赶集呢,就让别人捎着买一下。千万 别等着临上轿再扎耳朵眼儿。”

【歇后语第66句】:【地头文书铁箍桶】(谚)地头:地方上,专指当地的衙门。铁箍桶:用铁条紧箍的木桶。指当地衙门的文书,就像铁箍的桶一样牢实,是当地人人都必须遵从的。 也作“地头的文书,铁箍的桶”。

【歇后语第67句】:【一家有女百家求】(谚)指有女儿的人家,自然会招来许多求婚者。 也作“一家女,百家求”。

【歇后语第68句】:【开天辟地头一遭儿】(惯)指第一次,以前从来没有过。 也作“开天辟地第一次”。

【歇后语第69句】:【树林子大,什么鸟都有】释义:借指人多的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例句:“真是树林子大,什么鸟都有,居然有人诬告卢华。”

【歇后语第70句】:【老母猪啃砖头——嘴硬】(歇)嘴:本指嘴巴,转指说话。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指说话语气强硬。常含责骂意。

【歇后语第71句】:【槽里无食猪拱猪】(谚)喂猪的食槽里要是没了食物,猪就会用嘴互相拱咬。比喻经济拮据之时,容易彼此抱怨或争吵。

【歇后语第72句】:【敬酒不吃吃罚酒】(惯)比喻对别人好言相劝或抬举不理睬,被逼迫或受到惩罚时才肯答应。 也作赏酒不吃吃罚酒。 请酒不吃吃罚酒。

【歇后语第73句】:大海里丢针——无处寻

【歇后语第74句】:【一条线儿拴俩蚂蚱——飞不了我,迸不了你】(歇)迸:同“蹦”,跳。比喻对方与自己命运紧紧相连,谁也离不开谁,出了事谁也跑不了。 也作一根绳拴俩蚂蚱——跑不了我,也蹦不了你。 一根绳上拴两个蚂蚱——跑不了我,也少不了你。 一条绳拴着俩蚂蚱——谁也跑不了。

【歇后语第75句】:青蛙跳到秤盘上——不知自己有几两肉:自秤(称)自

【歇后语第76句】:【上什么山,打什么柴;进什么庙,念什么经】(谚)到了哪座山,就砍哪座山上的柴;进了哪座庙,就念哪座庙里的经。指人遇到什么情况就作什么打算,不可死守成规。

【歇后语第77句】:班里有位同学不好好读书,因为一点儿小事不顺心就离家出走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有田不耕仓库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你可不要学那位同学啊!”(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78句】:【苦日难熬,欢时易过】(谚)偏指人在贪欢娱乐之中常会感到时光过得太快。 也作“苦日难挨,乐时易过”。

【歇后语第79句】:【三个老婆一台戏】(谚)老婆:也称婆娘、婆姨,我国北方对妻子的俗称,也泛指已婚妇女。指几个妇女聚集到一起,常常会嬉闹说笑,好比上演一台戏。 也作三个婆娘一台戏。 三个闺女一台戏。 三个婆姨一面锣,两个婆姨一面鼓。

【歇后语第80句】:【一个好汉三人帮,一根屋柱三个桩】(谚)指一个人再有本事,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就像一根屋柱子,离不开三个木桩来稳固它一样。 也作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好汉也要众人帮。 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歇后语第81句】:【吃饭防噎,走路防跌】提高警惕,小心预防。明代《水浒》: “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歇后语第82句】:【除夜犬不吠,新年无疫疠】释义:除夜:除夕的夜晚。疫疠:流行传染病。旧谓除夕夜里狗不叫,过了年就没疫病。例句:岁时杂占:“除夜犬不吠,新年无疫疠。”

【歇后语第83句】:【得意时车马盈门,失意时门庭冷落】(谚)车马盈门:门前你来他往,车马不断。门庭冷落:门里门外冷冷静静。旧指人情冷暖,得势时都来奉承,失势时无人往来。

【歇后语第84句】:干鱼给猫当枕头——过不了夜

【歇后语第85句】:【女大不中留】释义:女儿大了应出嫁,否则就会惹是非。后句常接:留来留去结冤仇。例句:妈妈老儿互相埋怨了一会,只怕亲戚耻笑!“常言道:‘女大不中留。’留在家中,却如私盐包儿,脱手方可。不然,直待事发,弄出丑来,不好看。”

【歇后语第86句】:【老鼠睡猫窝——送来一口肉】(歇)比喻送到嘴边来的好东西。

【歇后语第87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话多了无人信】(谚)空话:不实的话。豆腐多了水分就多,空话多了谁也不会相信。指说话要取得人们的信任,就必须实话实说,有根有据。

【歇后语第88句】:【打白赖】(惯)指抵赖,耍赖。

【歇后语第89句】:【老太婆擤鼻涕——把里攥】(歇)攥:握。本指成把攥在手里,转喻事情很有把握。

【歇后语第90句】:出门戴口罩——嘴上一套

【歇后语第91句】:【让人三分不吃亏】(谚)指待人接物常存忍让之心,对自己是有益的。

【歇后语第92句】:【死者复生,生者不愧】(谚)指为人处世要诚实,对得起活人,也对得起死人,即使死去的人活转来,也经得住死者的对质。

【歇后语第93句】:俩兽医抬死驴——没治

【歇后语第94句】:放下笛子拿二胡——能吹会拉

【歇后语第95句】:【求大同,存小异】大的方面谋求一致,小的分歧可以保 留。池莉《来来往往》:“都尽力克制自己,求大同存小异,相 互之间愈发地客气了。”

【歇后语第96句】:【谷地里点玉茭——高出一截子】(歇)点:点种。玉茭:玉米。指比一般程度高出很多。

【歇后语第97句】:【房无一间,地无一垅】(惯)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也作房无一间,地没一垄。 房无半间,地无一垅。 地无一垄,房无一间。

【歇后语第98句】:十一岁的小明要到镇上去念初中,爸爸鼓励他:“在家里你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回也该出去锻炼一下了。”妈妈却不放心:“这么小个娃子,吃饭不知道饥饱,睡觉不知道颠倒,真叫我挂心哩!”(河南·邓州)

【歇后语第99句】:【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出了事情总有原因。成语:事 出有因。明代《西游记》:“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你不 惹我,我好寻你?只因你狐群狗党,结为一伙,算计吃我师 父,所以来此施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38229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