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看破红尘的佛语》

【佛语禅语第1句】:要勇敢面对现实,遇到困难要欢喜承担,把握人生做好事,聚合大力量为众生服务。

【佛语禅语第2句】:老当益壮自求多福,莳花品茗,逍遥自在;心安理得,随遇而安。

【佛语禅语第3句】:忍耐讥谤庄严福慧,忍耐讥讽毁谤,增长福德智慧。讥讽毁谤是“逆增上缘”,也是激励自己上进的力量。

【佛语禅语第4句】:懒于一事,懒于万事。好易之人,自知非道器矣。(日本)道元《永平初祖学道用心集》

【佛语禅语第5句】: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佛语禅语第6句】: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源,各自性中真忏悔。《六祖坛经一阡悔品》

【佛语禅语第7句】:【佛心禅语】 只要能一天做一件实事,很快,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烦恼渐渐变少了,欢乐渐渐增多了,生活也愈变愈好。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 真正参禅的人,要发无上心,使生命有了寄托,使自己的真理智抬头,让自己的真情感扩张。——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9句】:一个人,你看他好、说他好,他就好,不好也会慢慢变好;看他坏、说他坏,他就坏,好的也会变坏。心念、语言,是神妙的工具,可以雕塑人。

【佛语禅语第10句】:【佛心禅语】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坛经·机缘第七》

【佛语禅语第11句】:回报父母就是孝养父母。儒家所讲的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尽形态,要殷勤、顺从,不要让父母烦恼、操心,这就是孝。

【佛语禅语第12句】:在生活中,没有功利色彩的善言、善行,总是最让人感动;而且,真诚的善良,如同名贵珍宝一样,将被受者珍藏于心,永久流传下去。

【佛语禅语第13句】:如何能不累呢?放下。对,就是放下。我们能说这个道理我们不懂吗?

【佛语禅语第14句】:虽然远离了,因为懂得,便微笑了,好似拈花一笑的禅意。如此,在陌生的风景里,触摸熟悉的纹路,越来越明了的伤痛,越来越清晰的温暖。

【佛语禅语第15句】:三千世界,掠影浮光,我们看到的就只是一粒微尘、一瓢秋水、一弯清月。

【佛语禅语第16句】:【佛心禅语】 人生是苦的(空虚),充满烦恼,但如果放下执著,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是谓现证涅槃。——明海

【佛语禅语第17句】:恶言骂詈,侨陵蔑人,兴起是行,疾怨滋生。逊言顺辞,尊敬于人,弃给忍恶,疾怨自灭。《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佛语禅语第18句】:【天天禅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则愈做愈欢喜。

【佛语禅语第19句】:真心是体,本识是相,六七等识是用。(陈)慧思《大乘止观》卷四

【佛语禅语第20句】:悟,是一种生命的大突破、大飞跃。这种境界,只有通过生命的大搏斗才能够拥有。

【佛语禅语第21句】:【佛心禅语】 人如能跳脱开来,把自己也当成观看的对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22句】:【佛家经典禅语】 如果出门远行去别的国家,同行的伙伴是最亲密的人;如果在家中,慈爱的母亲是最亲的人。

【佛语禅语第23句】: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二十九

【佛语禅语第24句】: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诸念求义利,悉皆饶益之。《大日经》卷三,世间成就品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心禅语】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雪覆孤峰峰不白,雨滋石笋笋须生。”——《洛浦元安禅师》

【佛语禅语第26句】:无见即是见,能见一切法。于法若有见,此则无所见。《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

【佛语禅语第27句】:每日行三好: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28句】:旅游参访见识增广,能动能静,能近能远;溪声山色,任性邀游。

【佛语禅语第29句】:佛家认为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万事万物皆有生命,皆有灵性,皆有佛心。在诞生之始,在生命之末,所有的人和物都是平等无异的。

【佛语禅语第30句】:【什么是快乐】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佛语禅语第31句】:【佛心禅语】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佛语禅语第32句】:以法为依,以法为救,以法为归,以法为舍。守护法,爱乐法,希求法,思惟法。《华严经》卷五十五,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33句】: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佛语禅语第34句】:【好心情与好日子】 时时好心情,天天好日子。

【佛语禅语第35句】:于诸荣辱,心无忧喜。《维摩经》卷下,菩萨行品

【佛语禅语第36句】:岁月无心也有心,更多的让你让我让他些许珍惜,些许感动,些许执着。不需说,是没人懂得;不想说,是一直沉默;不愿说,是心绪难释。

【佛语禅语第37句】:竞争蕴藏了伤害的因子。只要有竞争,就有前后之分、上下之别、得失之念、取舍之难,世事也就不得安宁了。

【佛语禅语第38句】:种善因不难,常常一个微笑就够了;种恶因也容易,常常一个讥讽的眼神就是矣。积善累恶就在细微处!

【佛语禅语第39句】:【佛心禅语】 一个时刻充满感恩之心的人,从不会觉得世界欠了自己什么,相反是 为自己无以回报这个世界的慷慨而内疚不安。

【佛语禅语第40句】:不欺诸佛,不自欺己,不诳众生,是为菩泸第一至诚。《宝女所问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41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唐)道一禅师《传灯录》卷七

【佛语禅语第42句】:【天天禅语】烦恼不除,慧不生;不造福,则福不生。

【佛语禅语第43句】:【最有禅意的句子】孝道走得通,善道才能毫厘不差。

【佛语禅语第44句】:世间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为胜,由福成佛道。《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力品

【佛语禅语第45句】:妄想并不是心之外的某种实在的东西,它如同觉照一样,同是心的一种作用,只不过觉照是清净的,妄想是染浊的而已。

【佛语禅语第46句】:【佛心禅语】 在人的成长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优势,明天有可能‘就成为劣势,所以,你必须能够跟上时代,让优势更优。

【佛语禅语第47句】:【天天禅语】无论人生长短,只要真实地付出善念,就是很美的生命乐章。

【佛语禅语第48句】:人生的苦乐,不在于碰到多少事情,而在于心里装着多少事情。简单一些,积极一点,烦恼自然会少了一些。清空心里的阴霾,心净才能心静,心静才能舒心。

【佛语禅语第49句】:修学者三要:【第1句】:要有赤子之心——直心是道场。

【第2句】:要有骆驼的耐力——工作时,要有骆驼般的耐劳和耐力。

【第3句】:要有狮子的勇猛——努力精进如狮子的威猛。

【佛语禅语第50句】:化无力感为感恩心,与其咒责黑暗,何不点燃烛光?不要计较获得多少,先要自问贡献多少!

【佛语禅语第51句】:【佛心禅语】 心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大珠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52句】:【心灵禅语】 对于父母兄弟等各位亲属,要具有孝顺心和慈悲心。

【佛语禅语第53句】:凡所施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现报,不望生报,不望后报,是名为舍。《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54句】:修行不能远离社会人群,不能逃避现实生活。我们要的是直面生活,要在生活当中提升自我、净化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功夫。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 无知才会愚昧,有知才可以使人明智。

【佛语禅语第56句】:忍,是帮助你做好事、修好行的最大力量。能持忍者,没有什么事办不到。

【佛语禅语第57句】:【佛心禅语】 以文字般若让不安定的心安定,以观照般若让安定的心稳固,以实相般若让稳同的心发挥功用。

【佛语禅语第58句】:希望有可见度,我们宁愿相信天上某个闪烁的星星就是自己;希望灵魂不灭,我们内心深处笃信生命的轮回。现实和虚妄仅仅隔着一层纸。

【佛语禅语第59句】:一看就懂的人生感悟,一点就通的佛学智慧。是什么让我们的心灵紧闭?谁能开启尘封的阐门?透过感悟到佛学智慧;都能衍生出不简单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60句】:心如明镜。虽然外在景物不断转变,但镜面却不转动,此即境转而心不转。若心随境动转不息,则人我是非皆成昏扰,不能自己。

【佛语禅语第61句】:住持以众智为智,众心为心,恒恐一物不尽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访纳.唯善是求。(宋)圆悟克勤禅师(《禅林宝训》卷二)

【佛语禅语第62句】:善和斗诤,专生欢喜。《大宝积经》卷九十三,善臂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63句】:【佛心禅语】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日:“一瓶兼一钵,到处是生涯。”——《后招庆和尚》

【佛语禅语第64句】:【最有禅意的句子】只要自心有力量,就可以挑起使命,不怕外来的压力。

【佛语禅语第65句】:佛门即空门,悟极返空,既然众生都在苦苦求索着“空门”真谛,佛祖自然不会将门关闭,而是大开佛门,只待有缘人。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 所谓“方生方死”,是说我们生的起点,也正衔接着死的那一刹那,这两个点是可以重叠的。——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67句】: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槃。《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1010经

【佛语禅语第68句】:今天物质文明进步充裕,但人心还是无法满足物质享受的欲望,所以为了不断地追求名利、物欲,造成人与人之间处于竞争紧张之中,无暇顾及其他。

【佛语禅语第69句】:【经典禅语悟道】 人们常会做出不合情理或对不住我们的事,我们也应该像那尊永远微笑的乐山大佛一样,笑一笑就过去了,不要过分计较在意。

【佛语禅语第70句】:【佛心禅语】 佛能包容天下事 你包容别人,别人包容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你,这是永远不变 的真理。

【佛语禅语第71句】:【佛心禅语】 是汝诸人本分事,若教老僧道,即是与蛇画足。此是顿教诸上座。-《灵鹫闲禅师》

【佛语禅语第72句】:【天天禅语】“忍而无忍”是真修行;“忍无可忍”而以牙还牙是凡夫。

【佛语禅语第73句】:凡事都要为众生着想,如果为自己着想,那么不但真正超然的大事业无法成就,即使是本身的修养亦无法完成。

【佛语禅语第74句】:记住,别依靠, 不能依靠别人,自己才是自己的佛。

【佛语禅语第75句】:相比起黄河断流,长江的洪灾更是给肆意开采自然资源的人类敲响了警钟。

【佛语禅语第76句】:【天天禅语】内不随念转,念起即觉觉即智;外不随境迁,境显即幻幻即空。智空双运,是真正的佛教禅定。

【佛语禅语第77句】:【佛心禅语】 无论是修佛法、救济贫苦,还是普度众生,如果没有这样的“愿力”,是很难成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提之路的。

【佛语禅语第78句】:某先生喜欢参禅。师言:“参禅不是光坐在那里而已。行住坐卧、担柴运水,无不是禅。我们要行禅,不是坐枯禅。”

【佛语禅语第79句】:【佛心禅语】 目标是前进的航标,是一面旗帜。只有一直向着目标走,才会成功。

【佛语禅语第80句】:【天天禅语】游戏人间,烦恼要放下,做事要用心。

【佛语禅语第81句】:禅意人生之中,施比受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快乐。慈悲是浑浊世界里的一盏明灯,既能照亮自己脚下的路,也能为他人指引方向。

【佛语禅语第82句】:口出恶言,恒自伤害,如持利斧,自伐其身。《大宝积经》卷三十二

【佛语禅语第83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天灾出自人祸,人祸源自人心。

【佛语禅语第84句】: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楞严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85句】:若是想超出三界,要无念,连这个善念都无所着,行一切善,不着一切善,行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着一切相。

【佛语禅语第86句】:要真正了悟我们需要禅修,时间与心,这些全都是有主客体的,结合主客体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是无法通过仅仅看一本书来体会的,你必须思维与禅修。

【佛语禅语第87句】:如众翳者同于一处,见各差别,互不相碍,皆由眼翳,不见正色。众生亦尔。色性无碍,心缘异故,蔽于正见,不了真实。《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佛语禅语第88句】:文字总是不能完全地表情达意,呈现的充其量是冰山一角。

【佛语禅语第89句】:愿效法佛陀的精神,学做大农夫;耕耘天下众生心田,化荒芜成大福田。

【佛语禅语第90句】:碧溪幽林,轻掬明月净红尘,醉沐清风听禅音。陪鹤伴琴,闲温诗酒煮爱恨,笑泯浮生葬古今。

【佛语禅语第91句】:【佛心禅语】 不忍辱,焉能负重 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心禅语】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同时也会快乐自己的。

【佛语禅语第93句】:开悟是生命的转换、生命的觉醒,从有限的生命迈向无限的生命,从迷妄的生命进入觉醒的生命。

【佛语禅语第94句】: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常无间断,始得相应。(唐)洞山良价禅师《五灯会元》卷十三

【佛语禅语第95句】:【美句共赏】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语禅语第96句】:凡夫的人生,就在父母、子女、亲友之间的情爱缠绕

【佛语禅语第97句】:【佛心禅语】 时候季秋霜冷,皎洁银河耿耿。松窗一柱炉烟,颇释吾家好景。——《法演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98句】:【知识源泉】 产生灵感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新奇事物的不懈 追求。

【佛语禅语第99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乃至梦中,尚不忘失菩提之心,况复觉时。《胜天王般若经》卷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025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