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写进心窝里!
【谚语俗语第1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是长期形成的,由来已久。 刘绍棠《藏珍楼》:“春回大地,换了人间。但是,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的两度春风还没有 将坚冰完全融化。”
【谚语俗语第2句】:【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释义:无房无地,形容非常贫穷。例句:仅剩的三间茅草屋也被黄老拐夺去抵了债,他们爷孙俩已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了。
【谚语俗语第3句】:【拆壁脚】(惯)比喻耍手段破坏,使他人受损或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谚语俗语第4句】:【鸡屎拌面——假卤】(歇)卤:用肉类、鸡蛋、木耳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用来拌面条等食物,谐“鲁”。指假装愚钝或糊涂。
【谚语俗语第5句】:徐霞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她撅着嘴直埋怨老师的水平差。妈妈在一旁不愿意了:“你可真是人穷怪屋基,饭生怪筲箕(淘米洗菜用的器具),房子漏怪椽子稀,怎么就不说自己没努力呀!”(甘肃·东乡)
【谚语俗语第6句】:【刀不出鞘,弓不上弦】释义:比喻不用武力行动。例句:以统之计,莫若来日设宴,请季玉赴席;于壁夜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
【谚语俗语第7句】:【小品】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知识小品”、“科技小品”等栏目,打开电视可以看到相声、小品等曲艺类节目。小品并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在我国古代就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等,它们很早就成为文学家族的一员。因为小品有隽永而精辟的特点,文章短小,写来容易,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并有所发展。鲁迅先生的小品文达到了高峰。 “小品”源自古老的佛教经典。因为在佛经中,有全本和节本之分,全本称为“大品”,节本称之为“小品”。如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摩呵般若波罗蜜经》,就有二十七卷本和十卷本两种。二十七卷本称为《大品般若经》,十卷本称为《小品般若经》。文学中的“小品”便由此而来。小品又向文艺领域发展,并且异军突起,一枝独秀,是当前民众离不开的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的小品节目,更是受到亿万观众的青睐。
【谚语俗语第8句】:我学了一年的小提琴,尽管天天练习,却始终没有多大进步。星期天,我又在院子里苦练,邻居王阿姨从门口走过,冷冷地说:“你呀,根本就是西瓜皮打鞋掌——不是那块料,别在那儿捉起臭虫放在自己脑壳上叮——自讨苦吃了。”听后,我不服气地说:“你也别总是隔着门缝看扁人……”(河南·孟州)
【谚语俗语第9句】:【惯子不孝】(谚)娇惯的子女不会孝敬父母。指对下一代不能放任与纵容。
【谚语俗语第10句】: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出了岔儿;来得突然;弄得措手不及
【谚语俗语第11句】:【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别进店】(歇)《水浒传》描写武大郎身材矮小。指人妒贤嫉能,不能容纳比自己强的人。
【谚语俗语第12句】:【好饭不怕晚】要善于等待。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 “好孩子,别着急,好饭不怕晚。你瞧着,妈给你做个好看 的。”
【谚语俗语第13句】:【读书人识不尽字,种田人识不尽草】(谚)读书人无法把字认全,种田人不能把草认全。指知识无穷无尽,是学不完的。
【谚语俗语第14句】:骆驼撒欢——没个正经样儿
【谚语俗语第15句】:【叫化子比神仙】(惯)指二者相差太大。
【谚语俗语第16句】:【是疖子就得流脓】借指坏事总要暴露。类似的:脓包早 晚要破。浩然《艳阳天》:“他甚至于感到,只要政局不发生 一点儿变化,自己身上这个脓包早晚要破。”
【谚语俗语第17句】:小兵对他外婆没有礼貌,他爸爸训斥他说:“蒸笼要分上下格,豆芽长到天高也是棵小菜儿。在老人面前,别没大没小的!”(四川·富顺)
【谚语俗语第18句】:【打破饭碗】(惯)比喻失业。
【谚语俗语第19句】:一天晚饭后,没长头发的凯凯来我家玩,我跟在他身后不停地取笑他。正在刷锅的妈妈瞪了我一眼说:“说人前,笑人后,咕咚一声跪到人家脸前头。孩子,人生像一把蒺藜,谁都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地捋到头,可千万不要笑话别人啊!”(河南·孟州)
【谚语俗语第20句】:【不怕明处枪和棍,只怕阴阳两面刀】释义:不怕公开较量,就怕暗地搞阴谋诡计。例句:“有句俗话。‘不怕明处枪和棍,只怕阴阳两面刀’,我最不喜欢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两面三刀搞诡计的人。”
【谚语俗语第21句】: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妈妈拉我一起去打谷子,我磨磨蹭蹭不想去。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打谷莫歇凉,插秧莫躲雨,季节不等人啊,快走吧!”(甘肃·兰州)
【谚语俗语第22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惯)比喻不管环境或处境多么恶劣、危险,都处之泰然。 也作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任他风波险,稳坐钓鱼台。
【谚语俗语第23句】:【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惯)指表面上待人亲热,内心却非常狠毒。
【谚语俗语第24句】:【活人眼里伸拳头】(惯)比喻太欺负人了。
【谚语俗语第25句】:【得理让三分】(谚)和人相处,即使自己占着理,也应该让人几分。 指处世待人务必宽厚,要有容人的度量,不可把事做绝。 也作“有理也要让三分”。
【谚语俗语第26句】:【甘蔗没有两头甜】释义:比喻不能两方面好处都占。“没有”又作“不能”。例句:人们常说:甘蔗没有两头甜。要发财,就得担干系呵。
【谚语俗语第27句】:六月的雷——响得很
【谚语俗语第28句】:【隔墙掠肝肠——死心塌地】(歇)掠:撩,顺手抛。本指心肝被抛过墙,是死了的心落在地上;转指人主意已经拿定,死不改变。
【谚语俗语第29句】:【狗咬尿泡空欢喜】希望落空。类似的:老鼠落在砻糠里, 空喜欢。成语:一枕黄粱。王蒙《红楼启示录》:“而宝钗的 二奶奶之梦,袭人的姨太太之梦,也不过是狗咬尿泡空欢喜 一场而已。”
【谚语俗语第30句】:【三两棉花四张弓——细细地弹】(歇)弓:弹棉花用的绷弓儿。弹:谐“谈”。指详细地谈谈。
【谚语俗语第31句】:【无巧不成书】生活中有些事情,或文学作品中有些情节 带有偶然性。书,也说:话。明代《醒世恒言》:“自古道:无 巧不成话。恰好有一人从墙下而过。”
【谚语俗语第32句】:【多得不如现得】(谚)多得:得利多多。没有兑现的多得,不如现钱到手的少得。指凡利益或金钱,只有到手的才是真正可靠的。
【谚语俗语第33句】:【下河窟窿下河填】指用自身的力量解决。赵树理《邪不 压正》:“我看不用等!羊毛出在羊身上,下河窟窿只能下河 填,高工作员也给咱带不来一亩地!”
【谚语俗语第34句】:穿西装戴笠帽——土洋结合
【谚语俗语第35句】:【一句好话三分暖】见“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出唇六月寒”。
【谚语俗语第36句】:【娃子不哭奶不胀】(谚)小孩子不哭着要吃奶,妈妈的奶就不发胀,想不起来喂奶。比喻没有外界的刺激与干扰,自身乐得清静。
【谚语俗语第37句】:恶狼装羊——居心不良
【谚语俗语第38句】:【没吃鲜鱼口不腥,没做坏事心不惊】(谚)不吃鱼,嘴上就不会沾上腥味;不做亏心事,自然就不会心惊肉跳。指人不做亏心事,就会心安理得。 也作“不吃鱼,口不腥”。
【谚语俗语第39句】:【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跟什么人都能打交道,随机应 变,分别对待。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见人说人话,见 鬼说鬼话,她是多么不容易哟!”
【谚语俗语第40句】:暑假里的一天中午,天气闷热。吃饭时,我脱光衣服,开着电扇,还是热得要命。奶奶说:“要是能把肉皮子也脱了就凉快了!”(四川·达川)
【谚语俗语第41句】:【得意不可再往】轻易得到好处,可能有圈套,或遭嫉恨, 要警惕。得意,也说:得便宜、得利。清代《儿女英雄传》: “古人说得好:得意不可再往。我邓老九这就够瞧的了,再 说也不可向世路结仇。”
【谚语俗语第42句】: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你的;勿吃亏;一份账
【谚语俗语第43句】:【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是你死我活,就是你活我死。此 为省略式.进一步的省略式为:“不是你(他),就是我”,意即 拼命。成语:不共戴天。萧军《八月的乡村》:“这年头非干 不行。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眼看日本兵一天比一天 凶!”
【谚语俗语第44句】:【 两头不到岸】目的没达到,原有的也失去了,没有着落。 香港电视剧:“一心不能二用,不要顾此失彼,两头不到岸。” 马死黄金尽没有坐骑,也没有钱财,谓走投无路。明代 《初刻拍案惊奇》:“却不知乐极悲生,也有马死黄金尽的时 节。”
【谚语俗语第45句】:老鹰不抓兔——吃饱撑的
【谚语俗语第46句】:【老鹰不吃窝下食】(谚)老鹰宁可飞向远处觅食,也不吃窝旁的东西。比喻恶人为掩护自己,从不在自己落脚的周围作案。 也作老鹰不打窝边食。 岩鹰不打窝下食。
【谚语俗语第47句】:【崽卖爷田不心痛】(谚)崽:方言,儿子。爷:方言,父亲。指坐享其成的后人,不知前辈创业的艰辛困苦。
【谚语俗语第48句】:三岁小孩贴对联——不知上下
【谚语俗语第49句】:【拿鸡蛋往鹅卵石上碰】(惯)比喻以弱犯强,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也作拿着鸡蛋打石头。 拿鸡蛋往墙壁上碰。
【谚语俗语第50句】:【唐胖子掉在醋缸里——撅酸了】(歇)唐胖子:泛指游手好闲之徒。 撅酸:吃醋。指在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心。
【谚语俗语第51句】:一个世纪才盘点——百年大计
【谚语俗语第52句】:【哪块黄土都能落脚,哪棵树上都能搭窝】(谚)落脚:安家落户。搭窝:像鸟一样筑巢歇息。指任何地方都可谋求生活的出路,不必死守在一个地方受困。
【谚语俗语第53句】:【九九八十一,家家做饭坡里吃】(谚)九:自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指九九共八十一天,九九过完,天气转暖,农家忙于春耕,顾不上在家吃饭,家家都把饭送到地里。
【谚语俗语第54句】:【一语道破天机】(惯)天机:迷信指神秘的天意,比喻重要的秘密。 指一句话揭穿了秘密。
【谚语俗语第55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见“人上有人,天上有天”。
【谚语俗语第56句】:戴铃铛的骆驼——后面跟着
【谚语俗语第57句】:【送佛送到西天】(谚)西天:佛教指佛祖所居的圣地。要送佛祖,就必须送到西天。比喻帮人要帮到底。 也作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周全。 送人送到家,救人救到底。
【谚语俗语第58句】:背后施一礼——没有领情;不领情
【谚语俗语第59句】:粥锅里煮铁球——混蛋到底带砸锅
【谚语俗语第60句】:乌龟进灶门——爬灰
【谚语俗语第61句】:【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释义:人得了额外收入才能富起来。例句:懒虫眯着眼,打量楚世杰的表情,嬉皮笑脸地说:“常言道,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呀!”
【谚语俗语第62句】:【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钟】撞钟,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敷衍了事。谓不求上进,自甘落后。《北京日报》(1985,1, 14):“其实,见人受重奖眼红,也不全是什么坏毛病,至少比 那种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钟,见别人受重奖连眼珠子都不 眨一下的人要好得多。”
【谚语俗语第63句】:【好汉饿不得三日】(谚)再壮实的汉子,也经受不住连饿三天。指饥饿对人的威胁极大,在饥饿面前,任何人的忍受力都是有限的。 也作“好汉经不起三天饿”。
【谚语俗语第64句】:白骨精发表演说——妖言惑众
【谚语俗语第65句】:【好物不贱,贱物不好】(谚)好货物价钱就不会便宜,价钱便宜的货物必定不好。指货物的质量和价格成正比,要买好货就不要图便宜。 也作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谚语俗语第66句】:【腊月水土贵三分】(谚)指旧时一到腊月,逼近年关,所有货物都要涨价。
【谚语俗语第67句】:【见庙就烧香,见佛就叩头】(惯)比喻到处求人帮忙,不放过可利用的机会。 也作“见着庙门就烧香”。
【谚语俗语第68句】:【汉子做事汉子当】见“好汉做事好汉当”。
【谚语俗语第69句】:【女大十八变】释义:女孩子到了青春期,面貌常有很大变化。例句:“村上有家姑娘,小时长得不好看,性子又野;后来成人了,变得又漂亮又斯文,老人说,这叫女大十八变。”
【谚语俗语第70句】:老鼠投的胎——尖嘴巴
【谚语俗语第71句】:【胳膊拧不过大腿】(谚)胳膊细长,大腿粗壮,胳膊无力扭过大腿。 比喻弱势者拗不过强势者。 也作胳膊扭不过大腿。 胳膊肘弯不过大腿。
【谚语俗语第72句】:错把泥胎当真佛——迷心作怪(迷信作怪)
【谚语俗语第73句】:【吊桶落在井里】(惯)比喻陷入困境,难以摆脱。
【谚语俗语第74句】:【发现新大陆】原指哥伦布发现美洲。借指有了新的发 现。王蒙《相见时难》:“杜艳叫了起来,好像发现了什么新 大陆。”
【谚语俗语第75句】:表弟为姥姥扫地,扫了一半就不扫了。姥姥说:“你这孩子,起床,起得不早;吃饭,吃得不饱。叫人拿你没办法。”(河南·博爱)
【谚语俗语第76句】:【头回上当,二回心亮】(谚)指头次上当受骗,到第二次就会接受教训,心明眼亮,不再失误。
【谚语俗语第77句】:【不呜则已,一鸣惊人】释义:比喻—举成名。例句:说来也是时来运转,一次灵机一动,写了篇《智劫生辰纲亲历记》,……此文被一家刊物作为压卷之作刊发,引起轰动。于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肖让步入文坛,还被延聘为外地一家杂志的顾问。
【谚语俗语第78句】:【一朵好花,生在荆棘丛中】(惯)比喻一个好姑娘生活在险恶的环境中。
【谚语俗语第79句】:雪里梅花——饱经风霜
【谚语俗语第80句】:一位上完厕所的妇女回到客车上,发现座位被另一妇女占了,顿时横眉怒目道:“下蛋不勤占窝倒挺快。”那位坐着的妇女一边起身一边向她道歉:“真对不起,耽误你下蛋了。”(河南·台前)
【谚语俗语第81句】:【蔫牛不下磨,快牛门前卧】(谚)蔫(nian)牛:慢慢腾腾不起性的牛。同样拉磨,蔫牛拉得慢,下不了套;快牛早早拉完,卧在门前歇息。比喻干活利落的人,总显得轻松;干活不起性的人,什么时候都显得忙碌。 也作“快牛门前卧,蔫牛不下套”。
【谚语俗语第82句】: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谚语俗语第83句】:我正跟小伙伴们玩,妈妈却让我回家写作业,我不愿回去,非要再玩一会儿。妈妈摇摇头说:“唉,真是有尾巴的狗跳,没尾巴的狗也跟着跳。”(广西·博白)
【谚语俗语第84句】:【不见真佛不烧香】(谚)真佛:佛祖真身。不见到佛祖真身,绝不轻易烧香跪拜。比喻不摸清事实真相,绝不轻易表态或贸然行动。 也作不见真佛不下拜。 不见真佛,不念真经。
【谚语俗语第85句】:【狗熊耍把戏,混充人形儿】释义:比喻假充好汉。例句:牛大水愤恨地喊:“张金龙!你狗熊耍把戏,混充人形儿呢。你是个屁英雄好汉!
【谚语俗语第86句】:浑水摸鱼——捞一把
【谚语俗语第87句】:佛教的章法——清规戒律
【谚语俗语第88句】:鸡毛当令箭——大惊小怪;假传将令;轻事重报;小题大做
【谚语俗语第89句】:【死狗——扶不上墙】(歇)比喻人素质太差或没有志气,别人想扶持也扶持不起来。 也作“死狗——扶不到墙上”。
【谚语俗语第90句】:蜘蛛做房子——牵线
【谚语俗语第91句】:肚里吞金——有内才(财)
【谚语俗语第92句】:【力气是压大的,胆子是吓大的】(谚)力气是靠不断承受压力增大的,不承受压力就出不来力气;胪量是在惊吓中练大的,不经受惊吓就出不来胆量。指人的力和胆是在艰难险阻中不断增强的。 也作“压大的力气吓大的胆”。
【谚语俗语第93句】:摁着牛头喝水——办不到;勉强不得;耍蛮愣(蛮劲)
【谚语俗语第94句】:【跟着狼吃肉,跟着狗吃屎】释义:比喻跟着能力强的人吃香享福,跟着能力差的人吃苦受罪。例句:郑书记,原来大伙儿还不觉得您怎样,龙书记这么一来,大伙儿还是觉得您亲。跟着狼吃肉,跟着狗吃屎。
【谚语俗语第95句】:【杀了一只虎,留下一只狼】除恶未尽,留下后患。姚雪垠 《李自成》:“要杀,一齐杀,不要杀了一只虎,留下一只狼,纵 它伤人。”
【谚语俗语第96句】:【怕摔跤先躺倒】(惯)比喻怕受挫折而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谚语俗语第97句】:【虎口里夺食】(惯)比喻冒着危险去争夺某种利益。
【谚语俗语第98句】:【一人难调众人口】(谚)指众人的口味各自不同,同一锅饭菜很难让大家都满意。也借指一人做事,无法使得人人都没意见。
【谚语俗语第99句】:【蛇大窟窿粗】(谚)窟窿:指蛇藏身的洞。蛇要是大了,它藏身的洞自然就粗。比喻家大业大收入多的人家,经济开销自然就大。 也作蛇粗窟窿大。 蛇大眼儿大。眼儿:指蛇洞。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0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