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一枝花经典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不说他人长短,不念他人恩怨,是慈悲;时刻诚心待人,日夜专心做事,是慈悲。心怀慈悲的人,必定受人尊敬;心存慈悲的人,生活一定快乐。
【佛语禅语第2句】:【天天禅语】孝敬父母,不仅物质奉养,还要服从、尊重,才是既“孝”且“顺”。
【佛语禅语第3句】:一提到佛教,一般入都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出世的、空无的。
【佛语禅语第4句】:众生常常向往西方极乐,却不知自己的家庭也可以成为最幸福的居所。
【佛语禅语第5句】:处处都把“我”放在前面,什么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所在。
【佛语禅语第6句】:【天天禅语】悟而不度,众生就在那里,或父或母,于你恩重如山,不孝不敬。
【佛语禅语第7句】: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一定是没有财富,甚至也不一定是疾病缠身,最痛苦的是身心无所安置。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 远烟别浦,行行之鸥鹭争飞;绝壁危峦,处处之猿猱竞啸。又见渔人举棒,樵子讴歌,数声羌笛牧童戏。一片征帆孤客梦。——《法演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9句】:我们常常在听道理、讲道理,可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真粹?什么才是真正的体会呢?
【佛语禅语第10句】:我释迦文佛寿命极长,所以然者,肉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
【佛语禅语第11句】:【燕雀焉知鸿鹄志,天生我才必有用之要立志】【佛语禅语第1句】:立志当年少。【佛语禅语第2句】:执志安如地。【佛语禅语第3句】:志当存高远。
【佛语禅语第12句】:每个人的心地都有无尽的光明,只是这分光明常被
【佛语禅语第13句】:为一一众生,轮回经劫海,其心不疲懈,当成世导师。《华严经》卷十一,毗卢遮那品
【佛语禅语第14句】:【佛心禅语】 一片秋光对草堂,篱边金菊预闻香。蝉声未息凉风起,胜似征人归故乡。——《法演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15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言行要忠诚守信,表里要一致。
【佛语禅语第16句】:吸烟是一种习惯,微博也是一种习惯,习惯一旦成为无法克服的固习,就是一种麻烦。
【佛语禅语第17句】:为生活而工作,人生不快乐;为工作而生活,才是人生的真价值。
【佛语禅语第18句】:由禅得神足,至上不究竟,不获无为际,还堕五欲中。《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马血天子品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心禅语】 正信佛教里的禅定叫三昧,意即正定,是靠日常生活中磨炼所成就,属修道的手段之一。——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20句】:恶念人皆有之,大善者也有小恶。关键在于,恶念一旦产生,我们是顺应还是抵抗。
【佛语禅语第21句】: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22句】:【佛心禅语】 首先,在行为上要低调,“才大不可气粗,居高不可自傲”,做人不能 太精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乐极生悲。
【佛语禅语第23句】:【佛心禅语】 普贤像大多是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普贤菩萨有延命益寿之德。
【佛语禅语第24句】:照体独立,不是把外在的环境改变为符合我们内心的需要,而是要改变我们自心。
【佛语禅语第25句】: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26句】:与其担心社会现状,不如化作信心,并付出一分爱心。
【佛语禅语第27句】:敢于放下,果断放下,心里真正地放下,放下的一刹那,你会感到天地原来如此广阔,你会发现你的脚步是如此轻盈平稳,你的心房是如此安稳温馨。
【佛语禅语第28句】:有的人以静掩饰灵魂的空虚,有的人以静叙述困惑和茫然,有的人以静表达内心的愤怒和忧伤……
【佛语禅语第29句】:大抵生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脱。(清)省庵《思归集》
【佛语禅语第30句】:尊重与包容,尊重可以改善现有环境,增添社会福祉;包容更能促进人际和谐,广利一切众生。
【佛语禅语第31句】:一个人如果连对手都没有,是寂寞而可悲的;一个人如果树敌太多,是可悲而寂寞的。
【佛语禅语第32句】:人间好话,要如海绵遇水般牢牢吸住;世间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坚固,水过则干。
【佛语禅语第33句】: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辉煌,都是从苦中来。事业的成就如此,学问的成就如此,修行的成就更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34句】:修行首先要战胜自己心胸狭窄的关卡、畏首畏尾的关卡。战胜自我,把自我的下劣心、分别心、贪图安逸享受的心能够战胜得了,修行就一定会一往直前。
【佛语禅语第35句】:违背民心的胜利,那是失败。随顺民意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南传《佛教格言·胜利品第八》
【佛语禅语第36句】:另有问:“何谓禅?”师言:“吃饭专心吃,做事专心做,心无旁骛即是禅。”
【佛语禅语第37句】:【佛心禅语】 信与不信,因果就在那里,或善或恶,与你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佛语禅语第38句】:烦恼就像一条毒蛇睡在人的心中,一旦动了它,蛇就会咬人。修行一定要把心中的愚痴烦恼去除,才能安心修行。
【佛语禅语第39句】:有国不仕亡后悔。身为国民不知爱国,“覆巢之下无完卵”,无国可爱之民,只有流浪天涯寄人篱下了。
【佛语禅语第40句】:【佛语禅话】教富,是启发智慧;济贫,是造福人群。
【佛语禅语第41句】:独觉声闻佛乘道,皆因十善而成就,如是思惟不放逸,自持禁戒教他护。《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42句】:一个人要会讲、会写、会听、会看、会想、会笑、会唱、会做……全部都会最好,否则至少也要会得一半以上。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43句】:【佛心禅语】 禅语:“手把秧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 原来是向前。”
【佛语禅语第44句】:戒、定、慧三学,持戒是根本、是保证,修定是基础,证慧是究竟。
【佛语禅语第45句】:【天天禅语】凡夫是“命运”随业转,觉悟的人则能“运命”。
【佛语禅语第46句】:行善去恶,因求真理登净域,为学佛法人宝山;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佛语禅语第47句】:只关心有用的事,无用的事关心不关心都一样,不如拿这个时间发发呆。
【佛语禅语第48句】:譬如摩尼宝珠,不论开价多少,都是贱卖。佛性摩尼宝珠也是如此:成为亿万富翁、大学问家、国王乃至天王,通通是贱卖;唯有成佛,才实现生而为人的价值。
【佛语禅语第49句】:世谛者,即第一义谛。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佛母品
【佛语禅语第50句】:社会需要爱,人人需要爱;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51句】:挂碍是什么呢?就是自己内心还有见不得人的地方,自己内心还有阴暗面、有私欲,那就是挂碍。
【佛语禅语第52句】:若贪瞋痴,若法界智,无有少法而可得者。《大宝积经》卷八十三,无尽藏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53句】:若父母不听汝于正法律中正信舍家、无家学道者,我不得度汝出家学道。《中阿含经》卷三十一,《赖咤和罗经》佛言
【佛语禅语第54句】:人生如行云流水,持一颗宁静,质朴无瑕的心,身在喧嚣,走在红尘深处,顺应自然、顺应社会,明了禅意,方能修得禅心。
【佛语禅语第55句】:恶知识,当面说人好话,背后说人坏话;当面表示赞成,背后却提出异议。俗话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对背后爱讲别人坏话的人,最好保持距离。
【佛语禅语第56句】:法性能相谓真如,无有所取及能取,无有所诠及能诠,无此差别即真如。《辨法法性论》
【佛语禅语第57句】:所谓的烦恼,并非以人的生活物质作标准,而是以心境状态来分别。人若不知足,就永远处在烦恼中。
【佛语禅语第58句】:【佛心禅语】 忧虑像摇椅,它能让你有事可做,但绝对不会前进一步。——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59句】:经常将欢喜、慈悲、荣耀、成就与人分享。(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60句】:佛不染世法,如莲花处水,善断有漏种,永度生死流。《大般涅聚经》卷二,寿命品
【佛语禅语第61句】: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圆觉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62句】:感恩一切顺境,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感恩一切逆境,增强了我们追求幸福的能力。心存感恩,心灵才会获得宁静和安详;生活中才会少了许多怨气和烦恼。
【佛语禅语第63句】:【佛心禅语】 人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灾祸,如失去亲人、感情破裂、事业受挫,等等。
【佛语禅语第64句】: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是以莫造爱,爱憎恶所由,已除爱缚者,无忧无所憎。《法句经》卷下,好喜品
【佛语禅语第65句】:中国不乏英雄,他们是和平年代的发展基石,是战争年代的威武雄狮——写在“卢沟桥事变”纪念日。
【佛语禅语第66句】:【天天禅语】如果人人能节省、惜福,贫穷就不存在。
【佛语禅语第67句】:不能容纳破戒之心经刹那顷,况经多时。《大般若经》卷三四九,初分相摄引品
【佛语禅语第68句】:【身心自在】 待人处事诚正信实,问心无愧,就可以皆大欢喜,身心自在。
【佛语禅语第69句】:每一个孩子,都是帮助父母成长的小菩萨。(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70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一,奉钵品
【佛语禅语第71句】: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头来落得伤身败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佛语禅语第72句】:【佛心禅语】 我们要盘点人生,在不断地盘点中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 征服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最大限度地拓展生命的宽度。
【佛语禅语第73句】: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观照般若;若不通观照般若,必不能契会实相般若。(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一
【佛语禅语第74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六祖坛经·般若品》
【佛语禅语第75句】:一切诸法,心为上首,若知于心,则能得知一切诸法。《大乘宝云经》卷五,安乐行品
【佛语禅语第76句】:【危机感】 没有危机感的人,危机可能就会出现。
【佛语禅语第77句】:成就无量的功德,就是灭除无量的烦恼;舍苦恼的此岸,到达极乐的彼岸,谓之“得度”。
【佛语禅语第78句】:私心是心灵的包袱,是人性的原始背叛。勇敢地抛弃它,你会感到一身的轻松,一生的宽容。只有除去私心,你才会有真正的潇洒人生。
【佛语禅语第79句】:【成人之美、容人不足】 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事、容人之不足。
【佛语禅语第80句】:【佛语禅话】知足善解常自在,不因是非起烦恼。
【佛语禅语第81句】:【佛心禅语】 佛家常讲究缘分在众生当中,两个人能够相遇、相识,那便是缘分。
【佛语禅语第82句】:如果能了悟“诸法无常、诸苦是空”的道理,解脱身心束缚而沉浸于正法的快乐,即是忍辱。
【佛语禅语第83句】: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楞严经》卷四
【佛语禅语第84句】:一般人常误以为“打坐”才是禅,其实禅修打坐,目的是要修得心净、意诚、气静。禅、静、诚三者不能分离。
【佛语禅语第85句】:【佛心禅语】 我们不能活在过去,而是要做好今天的事情,认真过好每一个今天。
【佛语禅语第86句】:佛说:有人因贫苦而多怨恨,与众生无端结下恶缘。菩萨布施的时候,对怨家、亲人一视同仁,不记念过去的旧恶,也不憎恨作恶的人。
【佛语禅语第87句】:心能安四方皆好,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佛语禅语第88句】:世俗凡夫所谈的情是私情、是染著的情;所谈的爱是染污的爱、是不清净的爱,是很小也是很短的爱。
【佛语禅语第89句】:人应该在接纳他人的爱与关怀的同时,学会给予和付出,这样才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
【佛语禅语第90句】:要求镜中人笑,要自己先笑;要求镜中人可爱,自己要先表现得可爱。
【佛语禅语第91句】:一般人都认为爱心是给别人的,其实爱心是给自己。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心禅语】 因为有了爱心,才会有真正的和谐;因为有了智慧,才会有真正的文明。
【佛语禅语第93句】:若远至他国,行伴名为亲;于自居家中,慈母最为亲;于生财利所,眷属乃为友;能修功德者,是名后世亲。《别译杂阿含经》卷八
【佛语禅语第94句】:人起一念善,造一分福,可以汇聚为福气,消弭灾殃。
【佛语禅语第95句】:【佛心禅语】 时间如白驹过隙,瞬间消逝。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96句】:【秋叶与笼中鸟】 树上秋叶犹恋树,笼中鸟死方出笼。
【佛语禅语第97句】:在这世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为消逝的东西而悲伤,不陷入万物,这样的人称为平静者。《经集》第四品,第十章《毁灭以前经》
【佛语禅语第98句】:【佛心禅语】 世界这么广阔,有那么多的路可走,却不去走,偏偏要在窗纸上乱钻,永远都出不去!
【佛语禅语第99句】: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无论你修什么禅,哪怕你一丝不苟地依了佛法禅修,感得的还是世间禅的果。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