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精辟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让人忍不住哭泣!

【歇后语第1句】:【吊死鬼抹胭粉——臭美】(歇)讥讽人得意地显耀自己。

【歇后语第2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原为毛泽东题词,谓不怕任何困难。 张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我队应去,要准备死几个 人,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歇后语第3句】:【出乱子】(惯)指出祸事,有麻烦。

【歇后语第4句】:【茂林之下无丰草】释义:茂密的树林里,草长不旺盛。例句:地上除了杂生的一些小芦箕草外,什么也看不到,光溜溜的。好似才打扫过一样。走到这里,梅梅不禁想起了一句俗语:茂林之下无丰草。

【歇后语第5句】:我弄丢了马明的小刀,想赔他一枝铅笔,马明撅着嘴说:“芝麻不抵黄豆账,借了蜂蜜却还糖。你还是再给我找找吧!”(甘肃·西峰)

【歇后语第6句】:【合唱一台戏】(惯)比喻勾结在一起做某事。

【歇后语第7句】:【牙疼不是病,疼杀无人问】(谚)指牙痛不算什么大病,犯上了却揪心般疼痛,别人无法体会。 也作牙痛不是病,疼开真要命。 牙痛不算病,痛起来真要命。

【歇后语第8句】:【死人头上无对证】人死无法讲话,无法证实。成语:死无 对证。陈登科《赤龙与丹凤》:“死人头上无对证啊!一个 人,两个人还好说;上百人,上千人,全村人都往你头上一 歪,事情就难办了。”

【歇后语第9句】:【媒妁之言】现在,虽然提倡自由恋爱,但是还有很多人要经过别人介绍,特别是信息时代又出现了很多宅男宅女,痴迷网络生活,缺少人际交流,所以,媒妁之言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不过,媒妁之言不再是媒婆的专利,也有同事或亲朋,或者婚介机构。婚姻需要媒妁之言,源自《孟子》:“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意思就是若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和自己喜欢的人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七都会轻视她(他),认为是不遵守礼教。在那种礼教下,使得女性受尽委屈,只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子才从旧婚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歇后语第10句】:【站在锅中间,看见锅沿沿;站在坡尖尖,看见天边边】(谚)人站在锅当中,只能看到锅沿;站在坡顶,就能看到天边。指人看问题,立足点高了就眼界开阔,看得很远。

【歇后语第11句】:花大姐逛公园——花花世界

【歇后语第12句】:【甘蔗不能两头甜】(谚)甘蔗: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主要的制糖原料。甘蔗只有接近根部的地方甜,没有两头都甜的。比喻美事只能占一头,不能两头都占。 也作“甘蔗没有两头甜”。

【歇后语第13句】:【一个鼻孔出气】(惯)形容立场一致,臭味相投。 也作一个鼻子眼儿里出气。 一鼻孔出气。 一个鼻孔喘气。

【歇后语第14句】:我跟妈妈学着套被子,可棉絮比被单大了一圈儿,怎么也套不好。妈妈说:“棉絮没娘,越拽越长。”(河北·临西)

【歇后语第15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为人光明磊落,敢作敢当,无须改名 换姓,躲避隐藏。古华《浮屠岭》:“想过了,我行不改名,坐 不改姓,到时候坏了事,左不过我一人去领罪,坐牢,决不牵 连旁的叔伯、老表!”

【歇后语第16句】: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要想身体好,天天要起早;要想身体好,睡觉不蒙脑。

【歇后语第17句】:猎人枪下的野兽——跑不掉

【歇后语第18句】:【葱辣嘴,蒜辣心,韭菜光辣舌头根】释义:吃葱辣嘴,吃蒜辣心,吃韭菜辣舌根。例句:三平正吃得有劲儿,听见两个姐姐在外面议论,她是一句不让,对着门外说道:“葱辣嘴,蒜辣心,韭菜光辣舌头根。这辣子,真好吃!”

【歇后语第19句】:【老鼠钻牛角——无路可走】(歇)指陷入绝境,走投无路。 也作“耗子钻牛犄角——尽了头了”。

【歇后语第20句】:姐姐要代表水利局参加县工会举办的“国庆五十周年演讲会”。爸爸对姐姐说:“五年胳膊十年腿,二十年练不好一张嘴,得下工夫啊!”(山西·平陆)

【歇后语第21句】:【羊肉好吃怕惹上腥】(惯)比喻想得到好处又怕惹上麻烦。

【歇后语第22句】:【举头三尺有神明】(谚)神明:神灵。迷信认为神明就在人的头顶上方看着人,人的一善一恶都瞒不过神明。

【歇后语第23句】:梦中游太空——想入非非(飞飞)

【歇后语第24句】:【挑字眼儿】(惯)指挑人措词用字上的小毛病。

【歇后语第25句】:【好兄弟高打墙,亲戚朋友远离乡】(谚)兄弟之间关系再好,分居后也应筑起高墙,节制往来;亲戚朋友相处再好,也应离得远些,不多接触。指和人相处关系宜淡,过热难得长久。

【歇后语第26句】:姥姥死去几年了。一天,舅姥爷到我家来,妈妈上前拉住舅姥爷的手亲热地说:“拉着舅的手,闻到娘的香。”(四川·南江)

【歇后语第27句】: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歇后语第28句】:【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惯)饿了吃饭,渴了饮水,入晚住店,拂晓赶路。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辛苦。 也作饥食渴饮,夜宿晓行。 晓行夜住,饥餐渴饮。

【歇后语第29句】:【杀人空落两手血】害人没有得到好处。刘云若《红杏出 墙记》:“不过红冰又想出一个主意,以为杀人莫枉落两手 血,这样把他害了落不着什么好处。”

【歇后语第30句】:我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上下下,有人严格管我的时候就上去了,一放松又下来了。妈妈生气地说:“你真是核桃变的,要敲打着。”(四川·康定)

【歇后语第31句】:【爱花花结果,爱柳柳成荫】(谚)关爱花,花就会结出果实;关爱柳,柳就会长出绿荫。比喻在哪方面花心思较多,就会在哪方面得到回报。

【歇后语第32句】: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歇后语第33句】:【大俭之后,必生奢男】(谚)大俭:生活极其俭省。奢男:奢侈淫乐的子弟。指父辈过于俭省,积累下钱财产业,必定造成败家子的骄奢淫逸。

【歇后语第34句】:【火心要虚.人心要实】(谚)火心要架空,才能烧出旺火;人心要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指为人处世,最忌浮滑,应以诚信为本。 也作火要虚,人要实。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歇后语第35句】:好汉打虎不打猫——找对手

【歇后语第36句】:【醋】“醋”是深受大众喜欢的一种带酸性调味品,有开胃降压之功效。那么,醋是谁发明的呢?自古就有“杜康造酒儿造醋”的民间传说。杜康,夏朝山西运城人,众所周知,他是我国最早的酿酒家。杜康的儿子黑塔率族移居今江苏镇江一带,在长江边的渔港设了一家作坊,并用水浸泡酒糟,每天翻缸。泡到二十一天的酉时,当他揭开缸盖后,一股特殊的香味扑鼻而来,他尝了尝缸中的酒糟水,酸中带甜,味道还不错。他在煮菜的时候放了一点儿,菜味可口,令人食欲大增。于是黑塔便把“廿一日”加了个“酉”字,将这种酸汁命名为“醋”。据说,至今镇江恒顺酱醋厂制醋的时间还是二十一天。

【歇后语第37句】:【公不离婆,秤不离砣】见“秤不离砣,公不离婆”。

【歇后语第38句】:在吃饭的时候,我一只手拿着筷子吃饭,一只手放在口袋里,不扶饭碗。妈妈很看不惯地说:“手被猪踢了?”(江西·景德镇)

【歇后语第39句】:家中的小太阳——独生子女

【歇后语第40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谓人无处不到,有办法 克服困难。或说:山再高总有路,水再深总有渡/山高有人 走,水深有船行。汪幸福《浪迹台湾岛》:“山高有人走,水深 有船行。为了生存下去,山高要上,水深要行。在香港这个 世界里生活,不冒险,永远改变不了穷困潦倒的处境。”

【歇后语第41句】:【老房子着火——烧起来没有救】(歇)比喻老年人感情冲动起来难以控制。

【歇后语第42句】:我和小梅是同班同学,又是邻居,可屡次考试总落到她后面。我百思不得其解,便问妈妈。妈妈说:“人家小梅可是鸭子游水,看似优哉,使的是暗劲。”(河南·邓州)

【歇后语第43句】:【家资多大祸多大】(谚)家业资财的规模有多大,承担的风险就有多大。指积财和招祸往往是并行的,戒人引起警惕。

【歇后语第44句】:【好鸡不跟狗斗】释义:比喻不跟某人一般见识。例句:“不,好鸡不跟狗斗,我不跟你打架……”盘老五优雅地摇摇头,那尖利的目光仿佛洞穿了石牯的五脏六腑。

【歇后语第45句】:【酒能成事,酒能败事】(谚)偏指饮酒过量,能使人失去理智,以致把事情搞糟。

【歇后语第46句】:【有根才开花,有蔓才结瓜】(谚)没有根的草木开不了花,没有蔓的植物结不出瓜。指凡事必定先有根本,然后才能发展壮大。

【歇后语第47句】:【君子不跟牛致气】释义:品格高尚的人不同莽撞粗野的人斗气。致气:又作“治气”。例句:“算了算了!君子不跟牛致气!”常景春白了辛凤鸣一眼,忙掏出一包撕破口的大鸡牌香烟,只抽出一支来,送到贾正手里。

【歇后语第48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谚)比喻凡是对立的双方,不是这一方占上风,就是那一方占上风,总有个高低胜负之分。

【歇后语第49句】:【山高皇帝远/天高皇帝远】地区偏远,政权管辖不到。赵 树理《孟祥英翻身》:“这地方是个山野地方,从前人们说山 高皇帝远,现在也可以说山高政府远吧,离区公所还有四五 十里。”

【歇后语第50句】:【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在经济上依赖别人,即被人控制。 反义说:不端他人碗,不受他人管。孔厥《苦人儿》:“端他 碗,受他管,我们吃他家饭,打死也还不是打死了!气他 甚?

【歇后语第51句】:【俏眉眼做给瞎子看】(惯)比喻说话做事不选择合适的对象,再好也不会受赏识。

【歇后语第52句】:【秀才靠笔杆,当兵的靠枪杆】释义:说明文人靠笔杆子战胜对方,军人靠武力征服敌人。例句:我早就讲过,“秀才靠笔杆,当兵的靠枪杆。”照现在这个劲儿,别说收复龙岗,弄不好,连金牛山也得丢掉。

【歇后语第53句】:【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惯)常用来斥责人不是父母生养的,不孝顺或没人性。 也作石头缝儿里爆出来的。 石头缝里跳出来的。

【歇后语第54句】:【山杏核——苦仁儿】(歇)山杏核里的仁味苦。仁:谐“人”。指穷苦人或苦命人。 也作“杏核子——仁儿苦”。

【歇后语第55句】:【事要多知,酒要少吃】(谚)指事理要知道得越多越好,以增添识辨是非的能力,饮酒却是越少越好,以免伤身滋事。

【歇后语第56句】:【大军未到,粮草先行】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歇后语第57句】:昆仑山前搭戏台——背景高

【歇后语第58句】:【耗子偷米汤,勉强糊得着嘴巴】释义:比喻勉强填饱肚子。例句:我们家一共有八亩田,有猪有牛有泉水,农具什样也将就拖得过去。一年到头,只要不懒,按说也耗子偷米汤,勉强糊得着嘴巴的。

【歇后语第59句】:妈妈看了我写的作文后说:“东一斧子西一镰的,狼腿扯到狗腿上,这也叫作文?”(河南·伊川)

【歇后语第60句】:【病无良药,自解自乐】(谚)生了病没有什么特效的药物,全靠病人自我开解,自寻快乐。指排除愁闷,保持乐观,是治疗疾病的最佳方案。

【歇后语第61句】:爸爸买了一条活鱼回来,十分高兴地对妈妈说:“赶快做做吧!猪要吃叫的,鱼要吃跳的!”(湖南·醴陵)

【歇后语第62句】:猴子穿大褂——充阔佬;装入样

【歇后语第63句】:【侃大山】(惯)指闲聊。

【歇后语第64句】:奶奶听我说明年再努力学习,就说:“今年盼着明年好,用件袍子改件袄。”(河南·永城)

【歇后语第65句】:【装洋蒜】(惯)比喻装糊涂或装腔作势。

【歇后语第66句】:干榆木疙瘩一一不开窍

【歇后语第67句】:肚里装鞋底——心里有底

【歇后语第68句】:【跌进闷葫芦里】(惯)比喻纳闷、迷惑不解。 也作“掉进闷葫芦里”。

【歇后语第69句】:【货卖识家】(谚)识家:识货的人。 指真正的好货,要卖给有眼力能识货的买主。也借指真正的人才,只有慧眼人才能赏识。

【歇后语第70句】:我从姥姥家回来的时候,总是往路边土大的地方走。妈妈说:“来,往这边走,那儿土大。”我赶紧走了过去。可是没过一会儿,我又走到土路里边了。妈妈说:“你呀,吃一百个豆也不知道豆腥味儿。”(陕西·宝鸡)

【歇后语第71句】:【不愿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试官】(谚)试官:科举时代评阅试卷的考官。指旧时科举考试没有真正标准,只要文章合考官的眼光,就可被录取;否则文章再好,也要落选。

【歇后语第72句】:【庙里猪头——有主】(歇)指女子已经有了婆家。也指东西已经有了主人。

【歇后语第73句】:【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歇)糟鼻子:即酒糟鼻子,鼻尖有许多红色斑点。糟鼻子被误认为多喝了酒。指人白白地承担坏名声。也指徒有其名,并无其实。

【歇后语第74句】:【掉书袋】(惯)指爱引经据典,卖弄才学。 也作“调书担”。

【歇后语第75句】:【秃子当和尚——将就材料儿】(歇)指拿条件类似的人或物勉强充数。有时用作谦语,指勉强凑合着。有时含责骂意。 也作秃子作和尚——将就着。 秃子跑到和尚庙——硬充数。

【歇后语第76句】:一放学,我就练起了“少林拳”。忽然,手碰到了砖棱上,我“哎哟”一声,捂着手哭起来。妈妈看见了,不来看我的手,反而说:“这次你可要记住,‘人猖没好处,老鼠猖了猫咬住’。”(陕西·陇县)

【歇后语第77句】:【两个肩膀顶着个脑壳】见“肩膀端着一个脑袋”。

【歇后语第78句】:【癞蛤蟆打苍蝇,将供嘴】释义:癞蛤蟆打苍蝇吃,将供上嘴。比喻劳动所得勉强糊口。例句:三爷,我是癞蛤蟆打苍蝇——将供嘴。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不能撸锄杠,才给你们看园子。

【歇后语第79句】: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

【歇后语第80句】:临近考试了,复习很紧张。我对妈妈说:“要是不用复习就能考试好,那就好了!”妈妈说:“想吃烂肉又不愿多烧柴,那怎么行呢?”(河南·林州)

【歇后语第81句】:松香拔毛——根不留

【歇后语第82句】:【老虎金钱豹,各走各的道】(谚)金钱豹:皮毛上有金钱斑点的豹子。指老虎和豹子外出觅食时,各有各的路线。比喻人在生活道路上各奔各的前程,各有各的目标。

【歇后语第83句】:肩膀上扛大梁——压趴架(承担不了)

【歇后语第84句】:阿明哥大学毕业后坚持要到山区工作,家人都反对,他爸爸更是生气。我爸爸劝他说:“树大树开权,儿大儿说话。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咱们就甭搀和了!”(广东·化州)

【歇后语第85句】:【前人踬,后人戒】(谚)踬(zhi):被绊倒。前边的人被绊倒了,后边的人就要提防戒备。喻指人要善于总结历史教训,加强防范意识。

【歇后语第86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能人也需要帮助。类 似的:好人三个帮,好树三个桩。古华《芙蓉镇》:“俗话讲, 一个篱笆三棵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不是好汉,但我手下 需要几个得力的人。”

【歇后语第87句】:小侄儿刚睡一会儿就醒了,在床上直哭。奶奶说:“就睡这一会儿,还没有一个屁臭得久。”(广西·鹿寨)

【歇后语第88句】:小洋妈炒菜时总是拎着水瓢站在灶台旁,随时准备添水。小洋说:“妈,人家炒菜拿锅铲儿,您却拎水瓢。“‘嗨,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杀法。”小洋妈笑着回答。(河南·南阳)

【歇后语第89句】:【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谚)小时敢偷人家一根针,长大就敢偷黄金。指对孩子要从小抓紧管教,小时沾染上小毛病,长大就会发展成触犯刑律的罪犯。

【歇后语第90句】:【 强盗满街走,无赃不定罪】定罪必须有证据。韩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网》:“干啥?强盗满街走,无赃不定罪,这相 片儿,是你偷鱼的证据。”

【歇后语第91句】:【木偶能跳动,自有提线人】(谚)木偶:木头做的人像。木偶戏中木偶人像能跳能舞,是有人在幕后牵线操纵。比喻有人出面闹事,是后台人物在指使。 也作“木偶不会自己跳,幕后定有牵线人”。

【歇后语第92句】:【公鸡钻篱笆,进不去又退不回】释义:比喻进退两难。例句:一时间,他真有点像“公鸡钻篱笆,进不去又退不回。”

【歇后语第93句】:【天字第一号】《千字文》首句为“天地玄黄”,过去常用以 分类标号。此语表示头号的,最大的。成语:首屈一指。香 港刘以鬯《酒徒》:“沈家宝笑不可抑,说我是天字第一号傻 瓜。”

【歇后语第94句】:【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歇)据《三国演义》描写,刘备在长坂坡惨败后,赵云杀入重围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刘备为笼络人心,故作姿态地将阿斗摔在地下,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指用手段笼络人心,使人甘愿受其利用。 也作刘备摔孩子——笼络人心。 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

【歇后语第95句】:【兔子急了敢咬人】(谚)兔子是弱势动物,但逼到窘急时,也敢咬人。 比喻善良温顺的人到了忍无可忍时,也敢于拼命反抗。 也作“兔子急了也咬人”。

【歇后语第96句】:马路不拐弯——正直公道

【歇后语第97句】:韩湘子吹洞箫——不同凡响

【歇后语第98句】:妈妈给哥哥买了一条裤子,我一看嚷嚷着也要妈妈给我买一条。妈妈说:“人家打锣,你跟着拍镲,净凑热闹。”(海南·万宁)

【歇后语第99句】:牛屁股缝里的虻虫——钻了空子又吸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150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