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微博歇后语,让人发自内心的点赞!

【歇后语第1句】:【不图打鱼,只图混水】(惯)不为捕鱼,只想把水搅混。比喻不图得到多少好处,只为把事情搅乱。

【歇后语第2句】:小巫见大巫——相形见绌

【歇后语第3句】:孔明弹琴——玩的是空城计

【歇后语第4句】:两个鼻子眼出气——息息相关

【歇后语第5句】:我总是喜欢睡懒觉,每天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床。妈妈说:“就是天上掉钱,也得早起床才能捡到手啊!”(湖南·武冈)

【歇后语第6句】:【生意经】“生意经”指做生意的方法和窍门。生意经源自我国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自己弃官经商,并写了一部叫《计然》的书,总结自己的经商经验:一是“务物完”,即要妥善保管好商品。二是“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宝”。即当东西贵时,要收存货出尽;价格便宜时,要把收购储存视如珠宝。三是“无息市”,即资金流动要迅速。他利用这些经验经商,一下子成了巨富。后来,生意人把《计然》当做必读之经典,把范蠡当做下海经商之典范,《计然》成了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生意经”。

【歇后语第7句】:【法场上的麻雀——胆子早吓大了】(歇)法场:刑场。指经历险境多,胆子早变大了。

【歇后语第8句】:年画上的耕牛——犁(离)不得

【歇后语第9句】:【苍蝇见了血】(惯)比喻坏人见到了想要的东西而眼红。

【歇后语第10句】:独轮车子容易倒。

【歇后语第11句】:扁豆绕在竹竿上——有依靠

【歇后语第12句】:【—网打尽满河鱼】做事干脆彻底。也指事情做得过分, 不留余地。成语:一网打尽。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李 左德说那不行,你这是一网打尽满河鱼。”

【歇后语第13句】:【没本钱买卖——赚起赔不起】(歇)比喻事情不能失败,只有努力取得成功。

【歇后语第14句】:【走了和尚丢了庙】(惯)比喻两头落空。

【歇后语第15句】:人造卫星上天——不翼而飞;惊天动地

【歇后语第16句】:【 心里边打鼓】心里直嘀咕,担心。成语:忐忑不安、惴惴 不安。台湾林海音《晓云》:“我起身,不安地走出屋门外,假 装着在找什么,心里打着鼓问自己,到底出去不出去?”

【歇后语第17句】:【骑马不撞着亲家公,骑牛便就撞着亲家公】(惯)比喻体面的时候没能让人看见,不光彩不体面时偏偏让人看见了。也比喻想让人知道的事没能让人知道,不想让人知道的事别人偏偏知道了。 也作骑马遇不着亲家,骑牛反要遇着。 骑马没碰到亲家,骑牛反碰到了。

【歇后语第18句】:【抬头不见低头见】(惯)指彼此经常见面,很熟悉。 也作“低头不见抬头见”。

【歇后语第19句】:火车上演戏——载歌载舞

【歇后语第20句】:驴子赶到磨道里——不转也得转

【歇后语第21句】:【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谓自己的事情不管,干涉别 人。成语:不务正业。《光明日报》(1987,12,5):“在这个问 题上往往管得不够,而在其他问题上管得多了,种了别人的 地,荒了自己的田。”

【歇后语第22句】:【灌迷魂汤】(惯)迷魂汤:迷信指在阴间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指用甜言蜜语迷惑人,使人受骗。 也作“灌迷汤”。

【歇后语第23句】:【踩着鼻子上脸】见“登鼻子上脸”。

【歇后语第24句】:武大郎玩鸭子——不知是什么乌

【歇后语第25句】:眉毛上挂钥匙——开眼界

【歇后语第26句】:【能狼难敌众犬】(谚)再凶猛的狼也对付不了众多的狗。比喻武艺再高强的人,也难胜过众多的敌手。 也作能狼敌不过众犬。 能狼不敌众犬,好汉架不住人多。

【歇后语第27句】:【打着红旗反红旗】以革命的名义进行反革命活动。王蒙 《相见时难》:“蓝佩玉可能不可能是打着红旗反红旗的特 务?”

【歇后语第28句】:风筝落在刺笆[荆棘]林——乱缠;缠住了

【歇后语第29句】:鼻子大了压到嘴——难开口;口难开:不好张口

【歇后语第30句】:七月天的雷雨——说下就下,说晴就睛

【歇后语第31句】:大炮上刺刀——远近全能对付;蛮干

【歇后语第32句】:【山里说话有鸟听,屋里说话有鼠听】(谚)在山里说话,紧防鸟儿听去;在屋里说话,紧防老鼠听去。 指人们说话,尤其是秘密的话,要紧防有人窃听。

【歇后语第33句】:【装一佛像一佛】(惯)比喻装什么人像什么人。

【歇后语第34句】:【抛在东洋大海里】见“丢去东洋大海”。

【歇后语第35句】:【一人难调众人口】(谚)指众人的口味各自不同,同一锅饭菜很难让大家都满意。也借指一人做事,无法使得人人都没意见。

【歇后语第36句】:【巧舌头转不出腮帮子】能力再大,也超不出范围。或说: 舌头硬,挺不过腮去。亦可用反义。韩志君等《古船·女人 和网》:“我再能,也不如你呀!你那巧舌头,都能转出腮帮 子!”

【歇后语第37句】:【 买酱油的钱,买不得醋】专款专用,借指不打乱原来的计 划。《敌后武工队》:“常说打油的钱不买醋,你俩怎么在枪 子底不还东张西望的?”

【歇后语第38句】:【癞蛤蟆打苍蝇,将供嘴】释义:癞蛤蟆打苍蝇吃,将供上嘴。比喻劳动所得勉强糊口。例句:三爷,我是癞蛤蟆打苍蝇——将供嘴。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不能撸锄杠,才给你们看园子。

【歇后语第39句】:【假李鬼遇上真李逵】(惯)李鬼、李逵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李鬼冒李逵的名去截道,没想到真的碰上了李逵而被杀死。指冒名顶替的恰好碰到了被冒名的人。

【歇后语第40句】:【牛蹄子——两半儿】(歇)半:谐“瓣”。牛的蹄形为两瓣儿。指彼此分开或各搞各的一套。 也作牛蹄子——分两瓣。 牛蹄子——两掰。

【歇后语第41句】:【一货有一主,赖货等行时】(谚)行时:也说兴时,流行于当时。有什么样的货,就会有什么样的买主,赖货也会有兴时的时候。指货物不愁卖不出去,要有耐心等待。

【歇后语第42句】:【没丝都有寸】(惯)丝:谐“私”。 指多少有些瓜葛、交情。

【歇后语第43句】:【 见凡人不睁眼】态度傲慢,瞧不起普通人。《人民日报》 ( 1981,8,22):“当顾客走近柜台时,瞠目仰视,见凡人不睁 眼;当顾客询问商品情况时,金口玉言,朱唇难启。”

【歇后语第44句】:【轴承脖子弹簧腰,头上插着风向标】指人看风使舵,油滑没 有骨气。刘绍棠《含羞草》:“卞长亨是有名的轴承脖子弹簧 腰,脑袋上插着风向标;为了做官、保官、升官,他把自个儿 的良心一片一片喂狗了,把过去的战友一个一个出卖了。”

【歇后语第45句】:狗叼猪尿泡——空欢喜

【歇后语第46句】:【倒贴三百钱也不干】条件优惠也遭拒绝。《艾芜短篇小说 选》:“以后,鬼才肯去领孩子,倒找我三百钱,我都不爱干 的,还要打我哩!”

【歇后语第47句】:【 酱油不吃要吃醋】醋味酸,指产生嫉妒心理。陈登科《淮 河边上的儿女》:“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刘小狗子酱油不吃, 要吃醋呀!”

【歇后语第48句】:【砍的不如镟的圆】(谚)镟(xuan):用车床或刀刃转着圈地削。指用刀斧砍的不如镟下的圆。 比喻编造的假话不如顺情合理的话可信。也指做事死搬硬套不如灵活应付好。 也作“砍的不圆镟的圆”。

【歇后语第49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能够生活在一起的人,人品也 差不多。浩然《艳阳天》:“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口 子又都比较胆子小,最怕惹是非。”

【歇后语第50句】:毛笔吞进肚——胸有成竹

【歇后语第51句】:【有钱使得鬼动,无钱唤不得人来】(谚)有钱的,连鬼也使得动;没钱的,连人都叫不来。旧指金钱万能,有钱没有办不到的事,无钱一事无成。

【歇后语第52句】:三叔分家都两年了,可由于不勤快,好吃懒做,到如今家里还是四壁空空的。奶奶看着三叔那不争气的样子,数落道:“穷富没扎根,就怕吃饱蹲。懒人能发,谁还用力扒?孩子,听娘的话,快埋头实干吧!”(山东·单县)

【歇后语第53句】:【要宜麦,见三白】(谚)三白:三场好雪。要想麦子丰收,最好是腊月里能连下三场好雪。指冬雪是麦子丰收的保证条件。

【歇后语第54句】:老鹰拉小鸡——捧上天了;一提就走

【歇后语第55句】:外婆刚开始炒花生时,表弟就馋得一个劲儿地咂嘴巴。炒好的花生还没端上桌,他就津津有味地吃上了。外婆点着他的脑门儿说:“你呀,真是馋猫鼻子灵,馋人胳膊长。”(广西·玉林)

【歇后语第56句】:闺女穿着奶奶的鞋——老样子

【歇后语第57句】:【吃了秤砣——铁了心】(歇)本指心变成铁打的,转指人拿定了主意,下定了决心。 也作“吞下秤砣——铁了心”。

【歇后语第58句】:爸爸教给我一个看天气的口诀:“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江苏·海安)

【歇后语第59句】:【差着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事 出《西游记》。此语指相差太大。成语:大相径庭。海外梁 厚甫《海客随笔》:“有时谈到某一政客的出身和背景,与事 实之相去,如十万八千里,也没有加以纠正的人。”

【歇后语第60句】:【叫他打狗,不敢骂鸡】绝对听从,多指做不好的事情。成 语:惟命是从。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大哥你让我往 东,我绝不往西,你让我偷狗,我绝不抓鸡!为了你两肋插 刀,哗哗淌血,咱哥儿们绝对!”

【歇后语第61句】:彩电演节目——有声有色

【歇后语第62句】:【慢橹摇船捉醉鱼】(惯)橹:人力摇的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而大。醉鱼:比喻喝醉酒的人。指慢慢地把人灌醉后再下手。也指从容施计,稳步达到目的。

【歇后语第63句】:【大虫恶杀不吃儿】(谚)恶杀:特别凶恶。指老虎纵然十分凶恶,也绝不肯吃自己生的崽子。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出于天性。 也作“虎毒不食子”。

【歇后语第64句】:【 掉进冰窟窿使人寒心。】成语:不寒而栗。张孟良《儿女 风尘记》:“又似三九天掉进冰窟窿,直打寒战,字字像冷箭 射在心尖。”

【歇后语第65句】: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歇后语第66句】:【 呆子帮忙,越帮越忙】指不会帮忙,帮倒忙。张贤亮《男人 的风格》:“你我,都使我想起了我老家的一句土话,叫郭呆 子帮忙,越帮越忙。”

【歇后语第67句】:【蛤蟆跳在戥盘子里——自称自赞】(歇)戥盘子:戥子(一种测定贵重物品或药品重量的小秤)一端盛放所要测定重量的物体的小盘子。称:本指测定重量,转指称赞。 指自己称赞、夸耀自己。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蛤蟆跳在戥盘——自称自赞”。

【歇后语第68句】:阎王爷讲故事——鬼话连篇

【歇后语第69句】:【 四两胜千斤/一两拨千斤】用力轻巧,解决大问题,事半功 倍。如同物理学上的杠杆作用。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其实没什么难的,不就是四两拨千斤么,要领我都掌握 了。”

【歇后语第70句】:【蝉曳残声过别枝】蝉飞走时伴着叫声。比喻急忙离开, 或另有高就。海外梁厚甫《海客随笔》:“哪怕是每星期只有 几块钱之差,找到了就投函,被接纳了就蝉曳残声过别枝。”

【歇后语第71句】:【闺女是狼,吃塌她娘】(谚)闺女出嫁后会像狼一样,无休止地把娘家的财物吃个精光。指女儿嫁后一心向着丈夫。

【歇后语第72句】:舅舅全家来我家做客。妈妈问舅舅:“你的两个宝贝儿子谁的成绩好些?”舅舅笑着说:“他们是老鼠骑水牛——大的没有小的能。”(湖南·沅江)

【歇后语第73句】:【陈谷子烂芝麻】指陈旧,没有价值。老舍《四世同堂》: “为怕祁老人提起陈谷子烂芝麻而忘了正事,他开门见山的 说明了来意。”

【歇后语第74句】:船开才买票——错过时机

【歇后语第75句】:河中的礁石——敢顶大风浪

【歇后语第76句】:阎王的客堂——死去活来

【歇后语第77句】:【大不正则小不敬】(谚)长辈行为不端正,小辈就不会敬重他。指小辈的不敬,是由于长辈的不自重。

【歇后语第78句】:【君子动口不动手】讲道理,不打架。或说:君子动口,小 人动手。鲁迅《阿Q正传》:“‘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 头说。王胡似乎不是君子,并不理会,一连给他碰了五下, 又用力一推,至于阿Q跌出六尺多远,这才满足的去了。”

【歇后语第79句】:【黄袍加身】“黄袍加身”成了通过政变当上皇帝的代名词,含有贬义,有名不正、不够光彩的意味。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用以讽刺盘踞一方的“土皇帝”当政的说法。那么,“黄袍加身”是怎么回事呢?完全是一出赵匡胤自编自导的政变把戏。公元960年,后周接到边境紧急战报:北汉国主和辽国联合出兵,进犯后周边境。幼主周恭帝(只有七岁)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前往应敌。赵匡胤立刻调兵遣将,和弟弟赵匡义、亲信谋士赵普一同带领大军从汴京出发。大军开出京城四十里,到了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在陈桥驿宿营时,一些将领聚集在一起议论说:“皇七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他也不会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拥立赵点检做皇帝吧!” 这种意见很快传遍全营,将士们一齐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赵匡胤起床后,见外边集聚着这么多将士,还没来得及问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的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大伙跪地高呼“万岁!” 汴京城里有石守信、王审骑等人做内应,没费多大劲就控制了京城。将领们把大臣范质、王溥等叫到赵匡胤的住处。赵匡胤一见他们的面,就装出为难的样子说:“世宗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看怎么办才好?”范质等吞吞吐吐不知该怎么回答好。这时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喊道:“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范质、王溥等吓得赶快给赵匡胤下跪。周恭帝被迫让位,赵匡胤即皇帝位,国号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这一事件史称“陈桥兵变”。

【歇后语第80句】:【 披着人皮的畜牲】谓丧失人性。类似的:白披一张人皮。 成语:衣冠禽兽。清代《二度梅》:“只是可惜圣上把那高官 厚禄与那些误国的奸贼食了,又不能分君之忧患,立于庙堂 之上,白披一个人皮!”

【歇后语第81句】:【久病床前无孝子】释义:儿女对长期生病的父母照顾不好,不孝顺。例句:开始时,他的两个儿子还过来侍候他,可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渐渐地也都不管他了。

【歇后语第82句】:【记吃不记打】(惯)斥责人不接受教训,只记得好处而忘了受罪的时候。

【歇后语第83句】:【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见“好马不用鞭催”。

【歇后语第84句】:【人怨语声高】人有怨气,说话嗓门就大。明代《三宝太监 西洋记》:“老爷在上,我们都是人怨语声高,怎么敢欺负判 官?”

【歇后语第85句】:【远女近地家中宝】(谚)远女:远嫁的女儿。近地:离家近的地。家中宝:指丑妻。旧指远女少生闲气,丑妻不惹是非,近地种收方便,是农家过平安日子的基本条件。

【歇后语第86句】:【一辈子不剃头,也不过是个连毛僧】指保守,没有出息。袁 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别提!一辈子不剃头,也不过是 个连毛僧,我还不如去当兵哩!”

【歇后语第87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书本上学习前人的知识,并亲自 实地调查,增广见闻。曹靖华《采得百花酿蜜后》:“最好有 ‘读万卷书’的书本知识和‘行万里路’的生活知识。”

【歇后语第88句】:【人敬有钱的,狗咬挎篮的】(谚)挎篮的:旧社会一手拖棍、一手挎篮沿街讨饭的乞丐。指在金钱社会里,人情势利,敬重的是有钱有势的人,凌辱的是穷苦无告的人。 也作“人敬有的,狗咬丑的”。丑的:穿着又破又烂的穷人。

【歇后语第89句】:【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惯)打头风:逆风。比喻境遇本来就不好,偏又遭到更大的打击或不幸,处境越发艰难。 也作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被打头风。被:遭遇。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歇后语第90句】:【男人要俏一锭墨,女人要俏三分白】(谚)一锭墨:像墨锭一样通身黑衣。三分白:艳色装束夹带几分白色。指在服装上,男子要想俏美,就穿一身黑色;女子要想俏美,就带几分白色。

【歇后语第91句】:【事到万难须放胆】(谚)万难:极度的艰难窘困。指事情到了万般无奈时,就要放大胆量去做,不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歇后语第92句】:【人不能全,车不能圆】见“哪个人也不全,哪个车轮也不圆”。

【歇后语第93句】:戴着有色眼镜看东西——不明真相

【歇后语第94句】:糠饼回榨——油水不大

【歇后语第95句】:妈妈给我炒了一盘萝卜菜,我说我不爱吃萝卜。妈妈说:“多吃萝卜,少进药铺。”还有一次,妈妈给我炒了一盘蒜苗,我说蒜味不好闻,不想吃。妈妈说:“多吃大蒜,少进医院。”(河南·汝州)

【歇后语第96句】:李大爷去年种药材赔了八百元。今年改种西瓜,不想一场大雨,碗大的西瓜都保不住了。李大爷叹息道:“人不走运,盐罐里生蛆,放个屁也会砸烂脚后跟。”(河南·南召)

【歇后语第97句】:【东家不饮客不餐】(谚)东家:主人。指饮宴时的习俗是:如果主人不举起酒杯或拿起筷子,客人便不进餐。

【歇后语第98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谓自爱自重。浩然《艳阳天》: “告诉你,我这个人可是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我不跟你 们干这号事儿!”

【歇后语第99句】:【屙屎的死在粪坑里——臭鬼】(歇)臭:谐“丑”。指相貌丑陋的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212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