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赞的民间俗语经典俗话,哪句说出了你的心声?
【歇后语第1句】:【乌不三,白不四】(惯)乌:黑。 形容人不三不四,不像样子。
【歇后语第2句】:【家和万事兴】释义:家庭和睦就能兴旺。例句:六叔两边劝解地说:“好了,好了,家和万事兴。睡觉去吧,有话明天再说!”
【歇后语第3句】:二嫂同女儿拌起嘴来,女儿的嘴一点也不饶人。二嫂说:“你这个属鸭子的,煮烂心煮不烂嘴。”(山东·莱西)
【歇后语第4句】:【屎憋到屁股门边才解裤带】(惯)比喻事情逼到头上才想办法解决。 也作“屎到了门口才来挖毛厕”。
【歇后语第5句】:【羊群里丢了,羊群里找指】哪儿丢了哪儿找,事情不会出 这个范围。刘江《太行风云》:“办法有的是,羊群里丢了羊 群里找。”
【歇后语第6句】:放学回家,我看见菜板上有个南瓜,就对爸爸说:“让我来炒南瓜。”爸爸说:“你还小,如果现在让你炒,你准会在锅上开一个窗户!”(安徽·黄山)
【歇后语第7句】:【乱世出英雄】在混乱的情况下,人的才能容易表现出来。 或说:乱世英雄起四方。李晓明等《平原枪声》:“我常说,你 是有能耐的人,要好好干他一场!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歇后语第8句】:【 小戏当大戏唱】小事当大事做,小事也认真做,不马虎。 类似的:小戏法,大排场。柳青《创业史》:“说他们小戏当大 戏唱,不叫农业社,也要和灯塔社比赛!”
【歇后语第9句】:俩兽医抬死驴——没治
【歇后语第10句】:红眼老鼠出油盆——吃里爬外
【歇后语第11句】:【窝里狗,往里咬】借指内哄。西戎《两涧之间》:“你就是 窝子里的狗,专会往里咬!”
【歇后语第12句】:【因风吹火,用力不多】指顺便,或利用有利条件。因,也 说:顺。成语:顺水推舟。明代《警世通言》:“因风吹火,用 力不多,一发搭了她去。”
【歇后语第13句】:这山看着那山高——见异思迁
【歇后语第14句】:中午忽然下起雨来,可是下了一会儿就不下了。爸爸说:“真是亮一亮,下一丈;人怕猛一穷,天怕猛一晴。”(河南·濮阳)
【歇后语第15句】:有两个妇女,人称“尖薄溜能”。有一次,为一元钱发生了纠纷。妈妈说:“这两个人是尖对尖,能对能,皂角刺对住葫芦蜂。”(河南·淅川)
【歇后语第16句】:【放鹰就不怕鹰展翅】(谚)人既敢放鹰,就不怕鹰展翅高飞。借指人既有胆识做,就有把握控制事态发展的全局,不怕乱套。
【歇后语第17句】:【货卖一张皮】(谚)一张皮:一副美观的包装。指货物固然要重在质量,但能够吸引顾主的美观的包装也不可忽视。
【歇后语第18句】:【小脚一双,眼泪一缸】(谚)小脚:旧礼教摧残妇女,女孩从【第7句】:八岁时起缠足,折断趾骨,弯成三寸小脚。女子缠就一双小脚,眼泪就得流满一缸。指缠足是非常痛苦的。 也作“小脚一双泪一缸”。
【歇后语第19句】:【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战争中不论胜负,双方均有损失。 明代《西游记》:“胜负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杀人一万,自损 三千。何须烦恼?”
【歇后语第20句】:【 三人拾不过理字去】凡事得讲理,人多也没有用。清代 《红楼梦》:“二姐笑道:‘可是撒谎,这么一个夜叉,怎么反怕 屋里人呢?’兴儿道:‘就是俗话说的:三人抬不过理字去 了。”’
【歇后语第21句】:【佛面上刮金】连佛像脸上的金粉都要刮下,指千方百计 搜刮财物。类似的:针尖上削铁/黑豆皮上刮漆。明代《水 浒全传》:“皇帝赐俺一瓶酒,一厅肉,你都克减了。不是我 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
【歇后语第22句】:【一人作罪一人当】(谚)自己犯下的罪行,由他自己承担。指刑罚只处分直接犯罪的人,不得株连他人。 也作一人有罪一人当。 一人犯法一人当。
【歇后语第23句】:【一力降十会】(谚)十:多的约数。会:会武艺的人。一个人只要力气大,就可降伏多个会武功的人。指武功较量,体力大是基本条件。
【歇后语第24句】:【入圈套】见“落在圈套里”。
【歇后语第25句】:看到我们一家人生活得很有规律,村里一位大嫂羡慕地说:“俺家做饭常是照时不照晌,少长无短的。你们家一年吃的应时饭,四季穿的变色衣,干啥都行是行,趟是趟的,真好。”(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26句】:【八哥啄柿子——拣软的吃】(歇)八哥:一种鸟,毛黑色,头部有羽冠,经训练,能模仿人说话的某些声音。指欺负软弱的人,拿软弱的开刀。
【歇后语第27句】:【吹鼓手掉井里——响着响着下去】(歇)本指一边吹着乐器一边落到井里,比喻人的名声由大逐渐变小。
【歇后语第28句】:【打破砂锅问到底】流传在民间的这句俗语,用来形容十分认真的态度,一心要把事情弄个明白。 “打破砂锅问到底”源自生活中的自然象。砂锅即用含沙的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煨烫火锅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据说,药熬好后;从火上取下来不能马七往木头制品上放,一放就裂,而且一裂就会裂到底。实际上是打破砂锅“纹”到底,变成了漏锅。因为裂纹的“纹”同“问”谐音,后来就变成了“问到底”了。
【歇后语第29句】:【盐紧好卖,贼紧好偷】(谚)盐在紧缺时容易卖出,贼在人们紧张忙乱中容易行窃。偏指人应当从容谨慎做事,不要匆忙慌乱,给窃贼留下可乘之机。
【歇后语第30句】:掉进面缸里的老鼠——翻白眼
【歇后语第31句】:【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释义:借指有办法对付对方。例句:“俗语说:‘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红军要来,总有他们的办法。”
【歇后语第32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谚)不测:无法预料。旦夕:早晚。指人的祸福命运就像天空变幻的风云一样很难预测。 也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无常祸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变。 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无端的祸福。
【歇后语第33句】:羊群里的骆驼,鸡群里的仙鹤——独(都)大
【歇后语第34句】:【丢了芝麻,捡了西瓜】(惯)比喻得大于失。 也作“撒了芝麻捡个西瓜”。
【歇后语第35句】:【路上行人口似碑】(谚)碑:刻在石上的碑文。人们对人对事的评论与传播,像刻在石上的碑文一样,无法抹掉。指是非自有公论,不需自己辩解。也指事情一旦发生,也就无从隐瞒。 也作路上行人口胜碑。 路上行人口是碑。
【歇后语第36句】:小峰贪玩,不好好学习,他爸爸正在狠狠地训斥他。这时,一向宠他的奶奶走过来解围说:“骂他干啥?成人的杨六郎,不成人的卖麻糖。由他去好了。”(山西·太原)
【歇后语第37句】:腊月里遇着狼——冷不防
【歇后语第38句】:吃过晚饭,妈妈看天色还早就去备课,可是没备多久天就黑了。妈妈说:“怎么黑得这么快呀?我还没备完一堂课呢!”爸爸说:“天黑做不久,天亮困不久。”(湖南·株洲)
【歇后语第39句】:布袋里装牛鞅子——内中有弯
【歇后语第40句】:【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惯)不管对方有理没理,都打一顿。指不问是非曲直,有理的没理的都一样惩处。 也作“有理没理三扁担”。
【歇后语第41句】:【落圈套】释义:指中了对方预先安排好的计谋。例句:罢了罢了!我落在这畜生圈套里了。
【歇后语第42句】:我做饭总是半生不熟的,妈妈无可奈何地说:“你可真是个‘巧手’会做三层饭——头生、底煳、中间烂,好好学着做吧!”(云南·思茅)
【歇后语第43句】:【鱼在水,鸟在林】谓环境有利,可以自由活动。成语:各 得其所。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这很明白,鱼在水里 好,你在这里工作方便。”
【歇后语第44句】:【好酒不怕巷子深】见“酒好不怕巷子深”。
【歇后语第45句】:小公鸡站大梁——冠(官)不大,架子不小
【歇后语第46句】:【哪块黄土不埋人】见“何处黄土不埋人”。
【歇后语第47句】:我放学回到家里,什么事都不想做,妈妈批评我说:“就是等老鸹往嘴里屙,人也得张张嘴啊!”(河北·磁县)
【歇后语第48句】:【赶鸭子上树,难】释义:形容事情极难办到。例句:赶鸭子上树,难呀。眼眉毛底下的事还搞不清,哪想得那么远。
【歇后语第49句】:进网的兔子上钩的鱼——十拿九稳
【歇后语第50句】:【烧饼枕头饿死人】见“守着饼挨饿”。
【歇后语第51句】:棺材里的老鼠——吃死人
【歇后语第52句】:【跑了一条大鱼,捞了一网虾】比喻收获不大,没有达到预 期目的。周立波《暴风骤雨》:“‘跑了?’好些人同声惊问。 ‘这才是跑了一条大鱼,捞了一网虾。’花永喜说。”
【歇后语第53句】:暑假里,每天傍晚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就一起到河边去散步。爸爸的熟人见了,总是说:“每天傍晚怎么你们三个都在一起?”妈妈说:“一把萝卜不零卖。”(甘肃·华亭)
【歇后语第54句】:癞蛤蟆蹲门槛——想装石狮子
【歇后语第55句】:【山核桃——差着一槁儿】(歇)山核桃:山核桃的果实,硬壳里面比一般核桃少一个槅儿。槅儿:隔在核桃仁中间的小格子。指差一点儿。多指关系疏远一点儿。 也作“山核桃——差着一格子”。
【歇后语第56句】:爸爸坐在沙发上说:“天太冷了。”妈妈一边做饭一边说:“冷的是闲人,饿的是馋人。”(河北·深县)
【歇后语第57句】:【越怕鬼越多】指精神上缺乏信心,将更加被动。或说:怕 鬼有鬼/越怕越有鬼/怕鬼被鬼吓着。类似的:越害怕越跌 交。《铁道游击队》:“你明天可理直气壮的上站去,啥事不 要怕,越怕越有鬼上门。”
【歇后语第58句】:【牛头高,马头高】(惯)比喻二人争高低,谁也不让谁。
【歇后语第59句】:【 饿死也是撑死】有困难别人不相信。西戎《王仁厚和他 的亲家》:“咱是富裕户,闹也不算,饿死也是撑死了!”
【歇后语第60句】:【犟驴怕恶鞭】(谚)犟(jiang):倔强,不听话。恶:毒狠。犟驴不听使唤,用鞭毒打就能迫使它听使唤。比喻不论怎样固执的人,采取强制手段就能迫使他就范。
【歇后语第61句】:【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释义:借指事情自有公论。例句:你啥话也别说,只管放声大哭,一天哭它三场,你哭不上三天,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
【歇后语第62句】:【鸡肚不知鸭肚事】释义:比喻这个人不知那个人的心思。例句:“不是不相信老三。你是‘鸡肚不知鸭肚事’。我有我的难事,你可就无所谓了。”
【歇后语第63句】:【腊月】我国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来历有二。一是接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开皇四月十二日,诏日:“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接之意,可以十二月为腊。”可见,在隋朝以前就称十二月为腊月。二是同猎同祭有关,用猎物祭祀。“腊”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从周代起,各诸侯均于年终时以猎物举行祭祀祖先和百神的活动。汉代以后,腊月祭祀更隆重。由于腊祭都是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所以十二月被称为“腊月”。以后,与腊月相关的往往都加上一个“腊”字,如腊月开的梅花叫“腊梅”,腊月腌制的肉也称“腊肉”,民俗腊月初八喝粥称“腊八粥”。
【歇后语第64句】:【苏州蛤蟆——南蟾】(歇)南蟾:南方的蟾蜍,谐“难缠”。指人或事不容易应付。
【歇后语第65句】:铁匠夸徒弟——打得好
【歇后语第66句】:【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谚)要名:博取美名。忠厚的人不会诽谤别人以求自利,仁慈的人不会危害别人以求美名。 指忠厚仁慈者绝不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 也作“厚者不损人以自益,仁者不危躯以要名”。
【歇后语第67句】:狗撕皮袄——乱扯
【歇后语第68句】:小华明明知道小强在搞小制作,却故意问:“你这是在摆弄啥呢?”小强说:“你是和尚戴个道士帽,装啥迷瞪僧呢?”(河南·邓县)
【歇后语第69句】:【英雄无用武之地】此俗语意思是一个人再有才能,如果没有机会和平台(条件)去施展也是枉然。后来喻有才能者无施展的环境或机会。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韩信,他曾受胯下之辱,他在羽项部下不得重用,但到了刘邦那里便能大展身手,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奇才。此语源自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孝献皇帝·建安十三年》:“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这段话展开来讲就是:东汉末年,曹操靖北后,南攻荆州。刘备势单力薄,不能和他抗衡,被迫逃至夏口。诸葛亮主动请缨,与鲁肃一道往东吴去觐见孙权,以“激将计”来游说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说:“值天下大乱,公据江东。吾主聚众于南,与操逐鹿中原。今曹已扫北,乘势南下,大破荆州,威震四海。吾主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远遁于此。望公量力而为,若能合吴越之众,戳力拒之,事宜早决。否则,按兵束甲,俯首称臣,北面而事之。观公外似臣服,内实踌躇,当断不断,祸将至矣。”
【歇后语第70句】:【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墙】(谚)人逼急了,就会死命反抗;狗逼急了,就会跳过高墙。指人被逼到无路可走时,什么冒险事都做得出来。 也作人急悬梁,狗急跳墙。悬梁:绳子挂在梁上,上吊自尽。 人急烧香,狗急跳墙。 人急拼命.狗急跳墙。
【歇后语第71句】:【没肚皮揽泄药】(惯)揽:拉到自己身上来。饿得肚子都瘪了,还要用泄药。比喻多此一举。
【歇后语第72句】:【刀对刀,枪对枪】直接拼搏。成语:针锋相对、短兵相接。 浩然《艳阳天》:“不能给他软的,也用不着跟他绕了,就跟他 刀对刀、枪对枪干一家伙,让他们有法儿开始,没法儿收 场。”
【歇后语第73句】:【脑袋掖在裤腰带上】(惯)比喻冒着生命危险做事情。也形容人勇敢,不怕牺牲。 也作脑袋拴在裤腰带。 脑袋挂在腰带上。 脑袋掖在腰里。
【歇后语第74句】:【勤生财,俭治家】(谚)勤苦就能创收,这是生财之道;俭省就会有积蓄,这是治家之方。指勤与俭是生财治家的法宝,两者不可缺一。
【歇后语第75句】:【 猪羊奔入屠宰家】谓送死,找死。或说:肥猪往屠夫家 跑。明代《警世通言》:“这妇人不去则罢,这一去,好似猪羊 奔屠宰之家,一步步来寻死路。” 撞在抢口上遇到危险。类似的:碰到刀头上。图书: “赵某这次来局里,其实是来探探虚实,没想到正撞在抢口 上。”
【歇后语第76句】:我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很认真,可是一到考试就会因马虎而出小错误,所以总得不到满分。妈妈常说:“你是夜明珠,背后里放光。”(江西·景德镇)
【歇后语第77句】:【打屁股】(惯)比喻严厉地惩处或批评。
【歇后语第78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还是吊桶落在井里】释义:比喻争斗双方谁胜谁负尚难预测。例句:不妨事,大头在我手,姑且待我将息棒疮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是井落在吊桶里,还是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风声,让他先做了准备。
【歇后语第79句】:扒着软梯上飞机——高攀
【歇后语第80句】:【打狗要用擒虎力】(谚)比喻降伏一般敌人,也要使出对付强敌的手段,丝毫不能轻敌。
【歇后语第81句】:吃豹子胆长大的——凶恶极了
【歇后语第82句】:【靠着大河有水吃】释义:比喻依靠有钱有势的人有利可图。例句:砂锅子说:“靠着大树好乘凉,靠着大河有水吃,有你这个老人在,也算轮不着我挨饿了,可是也叫人怪不好意思的!”
【歇后语第83句】:【一而二,二而一】二者合在一起,不可分。成语:合二为 一。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可是在结婚后一年之中,莫 愁没有一次使立夫感觉到他花的是莫愁的钱,因为俩人相 信他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歇后语第84句】:【 恨铁不成钢】怨其不成材,目的是希望他成材。池莉《来 来往往》:“这就是段莉娜身上具备的高瞻远瞩的政治敏感 性,以及对康伟业恨铁不成钢的埋怨和鄙视。”
【歇后语第85句】:雨接连下了一个星期,真烦人!一天,我问爷爷雨为什么总是不停。爷爷说:“雨前淅淅必久下,雨后淅淅必久晴。这雨一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所以,要连阴。”(河南·镇平)
【歇后语第86句】:【铁匠没样,边打边像】边做边学,在实际中逐渐完成。类 似的:草鞋没样,边打边像。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好 吧,你去搞,铁匠没样,边打边像,慢慢来,总有办法的。”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形容人精明,细心观察情况。语序 亦可换置。池莉《来来往往》:“他不得不谨慎行事,不得不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歇后语第87句】:【蠓虫飞过都有影】释义:蠓虫:蠓科的昆虫,比蚊子小,能叮咬人、畜,传染疾病。比喻人经过某处或做什么事情,总会留下形迹。例句:“蠓虫飞过都有影,何况是常常圣旨来到,能够瞒住谁?”
【歇后语第88句】:【小儿欲得安,无过饥与寒】(谚)要想让小儿平安,最好的办法是不让他吃得过饱,穿得过暖。指经常让小孩受点饥寒,反而会少生疾病。
【歇后语第89句】:【喇叭是铜锅是铁】(谚)喇叭是铜打造的,饭锅是铁铸成的,喇叭和饭锅不是一路货。比喻人和人不一样,各有自己的长处,也各有自己的短项。
【歇后语第90句】:刘伯伯常因为丁点儿大的事,生一肚子气。邻居张爷爷劝他:“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都要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呀!”(四川·内江)
【歇后语第91句】:【在自家饭锅里偷嘴】(惯)偷嘴:偷吃东西。比喻破坏己方的事情。
【歇后语第92句】:【染坊铺出不得白】(谚)染坊铺:染纱染布的作坊。染坊里不会出白纱白布。指已构成的事实就难以复原。也比喻什么环境会熏陶出什么样的人。 也作染房里不出白布。 染缸里拿不出白布来。
【歇后语第93句】:狗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三个
【歇后语第94句】:【蚂蚁啃骨头】(惯)比喻靠一点一点不断苦干来完成大的任务。
【歇后语第95句】:【打落水狗】(惯)比喻打击已经失势或陷入困境的坏人。
【歇后语第96句】:几天前,一场大火把我家烧个精光,乡亲们对我们一家不仅嘘寒问暖,还送钱赠物。年迈的奶奶满含泪水感激地说:“真是大火无情人有情,人间处处有温暖啊!”(浙江·绍兴)
【歇后语第97句】:擀面杖打飞机——高不可攀
【歇后语第98句】:【二月的韭菜——头一茬】(歇)韭菜: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般农历二月割头茬。比喻头一次。
【歇后语第99句】:小卒子拱老帅——将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