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2022很现实的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很潮很精辟!

【歇后语第1句】:【井底蛤蟆——没见什么天日】(歇)生活在深井里的蛤蟆,没见过天,不知天有多大。形容人眼界窄,没见过大世面。 也作井底的青蛙——只看见碟子大的天。 井里的青蛙——没见过簸箕大个天。

【歇后语第2句】:【爱戴高帽子】释义:比喻喜爱别人奉承。例句:多九公道:“老夫闻说此处最喜奉承,北边俗话叫作‘爱戴高帽子’;今日也戴,明日也戴,满头尽是高帽子,所以渐渐把头弄长了。这是戴高帽子戴出来的。”

【歇后语第3句】:【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不打满天飞】借指自己人有矛盾也 能够团结,与外人没有矛盾也不易团结。《新凤霞回忆录》: “他本来就不是咱们唱戏的根儿。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不 打满天飞。”

【歇后语第4句】:【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释义:经商刻薄的,不一定多赚钱;忠厚的,也不一定就蚀本。例句:那些和尚们也闻知秦卖油之名,他的油比别人又好又贱,单单作成他。所以一连这九日,秦重只在昭庆寺走动。正是: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歇后语第5句】:【直巷赶狗,回头一口】(谚)直巷:没出路的死巷。将狗赶到死胡同,狗无处逃,只得咬人夺路。比喻坏人没了出路,就会死命顽抗。

【歇后语第6句】:【有眼不识泰山】(惯)泰山:我国五岳之一,为东岳。长着眼睛却不认得泰山。比喻见识浅薄,认不出地位高、本领强或名气大的人。

【歇后语第7句】:【接神容易送神难】见“请神容易送神难”。

【歇后语第8句】:【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谓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沈从文 《新与旧》:“你岂不闻王子犯法,应与庶民同罪?一个士兵, 胆敢在青天白日之下,持刀杀人!”

【歇后语第9句】:吃了豹子胆——什么也不怕

【歇后语第10句】:爸爸一到家就看起了电视,快睡觉时却又开始备课了。妈妈说:“你爸是日不做,夜摸索,洋灯不点点蜡烛。”(江苏·南通)

【歇后语第11句】:【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跼】:蜷曲。将要起飞的大鸟,总要先敛起翅膀;将要迅跑的走兽,总要先弓起脚。比喻人在即将采取大的行动之前,总有一段短暂的静默期。

【歇后语第12句】:一听到那些不实干的人吹大话,王大伯就会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说那些人办事是“一串子鞋帮儿——没底儿”。(河南·郑州)

【歇后语第13句】:小船载太阳——渡(度)日而已

【歇后语第14句】:我和邻居小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这几天,因为一点儿小事,我俩吵翻了,谁也不理谁。妈妈说:“友情是花,愈开愈美;友情是酒,愈陈愈香。你呀,要珍惜这段友情啊!”(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15句】:吃药用冰糖作引子一又苦又甜

【歇后语第16句】:【云里的日头最毒,晚娘的拳头最狠】见“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

【歇后语第17句】:【打虎不成,反被虎伤】释义:比喻制伏不了别人,反受人害。“不成”又作“不着”。例句:尤其想着蛲关的官军已来到离石门谷十里之外,说不定明天拂晓就会来犯,除掉寨内的祸根刻不容缓,还必须将活儿做得干净利索,决不能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歇后语第18句】:【不下高梁本,得不着老酒喝】释义:高梁的子实可用来酿酒。比喻不付出—定代价,就实现不了预期的目标。例句:还是那句老话,不下高梁本,得不着老酒喝。他明知道请春杉上他家去,多少得破费一点。嗑把瓜子也是钱,喝口水也得费柴禾。可他想到长远利益还是下了“请帖”。

【歇后语第19句】:【戴着木头眼镜】释义:比喻目光短浅,也比喻看不起人。例句:朱老忠说:“咱不能戴着木头眼镜,只看见一寸远。老辈人们付下点辛苦,江涛要是念书念好了,运涛再坐着革命的官儿,将来咱子子孙孙就永远不受压迫,不受欺侮了。”

【歇后语第20句】:【少不舍力,老不舍心】见“老不舍心,少不舍力”。

【歇后语第21句】:吃了胡椒啃甘蔗——嘴甜心辣

【歇后语第22句】:水田的黄鳝——没见过江河

【歇后语第23句】:【龙的传人】“龙”一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也常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这源于中华民族对共同的图腾神——龙的崇拜。当然,龙也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是根据古代神话中的蛇的图腾演化而来。 “龙的传人”还有考古文物为证。在山东嘉祥县武氏墓群出土的刻制于东汉时期的石刻中,有“历代帝王”画像,唯有伏羲形象奇异,人头人身而龙尾,仿佛由龙转化而成一且与女娲氏画在一起。而女娲是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创造出来的,而龙是根据蛇的图腾演化而来的。传说伏羲和女娲成婚而生人类,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当然是龙的子孙,故而称作“龙的传人”。

【歇后语第24句】:我又催爸爸了:“我们家也买电视吧,省得老到别人家去看。”爸爸说:“你要知道,有多大的鱼,打多大的花;没钱不能做有钱的事。我们家的日子虽然好了一点,但也不能掉多少用多少啊!”(江苏·江都)

【歇后语第25句】:【空棺材出丧——木中无人】(歇)木:棺木,谐“目”。指人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常含责骂意。

【歇后语第26句】:【 弹不到一股弦上去】弹、谈同音借用。谓说不到一起去, 话不投机,没有共同语言。亦可用反义。马烽《刘胡兰传》: “平素和家里人也是说不了三句话就顶板,和谁都弹不到一 股弦上。”

【歇后语第27句】:【捞稻草】(惯)比喻人在绝境中抓住一线希望作徒劳无益的挣扎。

【歇后语第28句】:真书如立,行书如引,草书如走。

【歇后语第29句】:打开西窗看风光——晚景;夕阳无限好

【歇后语第30句】:关门不落闩——推就开

【歇后语第31句】:【带着铃铛去做贼】(惯)形容人愚蠢,需要保密的事却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坏自己的事。

【歇后语第32句】:【一家起火,殃及四邻】灾难会向周围扩展。成语:唇亡齿 寒。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这消息使大家的心情变得沉 重,一家起火,殃及四邻。”

【歇后语第33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释义:佛:佛教修行圆满的人。放下手里的屠刀,马上就能成佛。原为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后用来比喻坏人停止作恶,也会变成好人。例句:佛家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好好改造,政府会对你进行宽大处理的。

【歇后语第34句】:【猫不跟狗斗,穷不跟富斗】释义:旧谓穷人不和富人作对,以免吃亏。参见“贫不与富敌,贱不与贵争”、“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例句:他觉得,自古道:“猫不跟狗斗,穷不跟富斗。”这是老人们兴下哩。

【歇后语第35句】:我上学、做事,老是磨磨蹭蹭的。妈妈批评我:“你什么时候才能改掉这慢性子?厨房都失火了,还要在里边喝三碗热粥。”(广西·恭城)

【歇后语第36句】:【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谚)要是完全按照官法行事,就得处处挨打;要是完全按照佛法行事,就得时时挨饿。指不能死守成法,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歇后语第37句】:【一分行情一分货】(谚)行(hang)情:市场上商品的时价。 指出钱多少决定货物的优劣。也泛指得多少好处办多大的事。 也作一分价钱一分货。 一分钱,一分货。 一分货色一分价。

【歇后语第38句】:【把天捅个窟窿】指伤害权威,惹了大祸。成语:胆大包 天。传记图书:“对于我这个将天捅了个窟窿的人,他不动 声色的置我于黄巢墓前,其含义居心可谓昭然。”

【歇后语第39句】:【豆芽不好做柱,丫头不好做主】(谚)丫头:婢女。就像豆芽做不得顶梁的柱子一样,丫头不能当家作主。旧指地位低下的人不能当大事。

【歇后语第40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还是吊桶落在井里】释义:比喻争斗双方谁胜谁负尚难预测。例句:不妨事,大头在我手,姑且待我将息棒疮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是井落在吊桶里,还是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风声,让他先做了准备。

【歇后语第41句】:乐山的大佛——老石人(老实人)

【歇后语第42句】:【城楼上雀儿——好耐惊耐怕的虫蚁儿】(歇)城楼:修建在城门洞上的楼,用来瞭望敌情和指挥作战。虫蚁儿:方言,称麻雀一类的小鸟。比喻见过世面,经得起惊吓的人。

【歇后语第43句】:班里有位同学不好好读书,因为一点儿小事不顺心就离家出走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有田不耕仓库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你可不要学那位同学啊!”(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44句】:【鸡抱鸭子——干忙活】(歇)抱:孵。干:徒然,白白地。忙活:急急忙忙地做活,指白忙一场。 也作鸡孵鸭子——干着忙。 鸡孵鸭子——白忙乎。

【歇后语第45句】:【竖的好吃,横的难咽】(谚)吃东西,顺着的好下喉,横着的难下咽。 比喻顺耳的话人爱听,逆耳的话难以入耳。也比喻合情顺理的话好接受,蛮不讲理的话惹人厌。 也作“顺着好吃,横着难咽”。

【歇后语第46句】:穿山甲过路一孔孔(空空)洞洞

【歇后语第47句】:妈妈叫我去割草,我嫌门口草太矮,不好割,想到村后去割。妈妈说:“远跑不如近磨,你有跑的工夫,在门口早就割好了。”(江苏·丹阳)

【歇后语第48句】:【骑着瞎马撞南墙】(惯)比喻由于盲目行动而遭受挫折。

【歇后语第49句】:【二姑娘顽老雕——架不住】(歇)顽:通“玩”。架:招架,支持。 指吃不住,吃不消。

【歇后语第50句】:半江中盖房子——从何做起

【歇后语第51句】:【全国一盘棋】从全国全局着眼,合理运作。海外梁厚甫 《海客随笔》:“综上所述,今天的美国,爱国心已分开了许多 层次。换言之,美国已经不可能全国一条心,全国一盘棋。”

【歇后语第52句】:【竹叶青】竹叶青酒享誉中外,难道它的名字与竹子有关?竹叶青与汾酒同一产地,它以汾酒为原料,另以冰糖、白糖、竹叶、陈皮等十二种中药材为辅料,酒味美甘润。传说山西酒行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酒会,请众人品尝各种新酒,以便排列名次。这年,酒会又要开了,一家酒坊老板让两个伙计抬上一坛新酒先去,说自己随后就到。这两个伙计抬到半路汗水淋漓,正遇到一片竹林,便进去歇凉。由于口渴难忍,便偷偷开坛将酒喝了一半才继续往前抬。可是酒少了一半不行,因此,他们走到另一片竹林,见石根下有一湾小时,便用水把酒坛灌满。出乎意料,在酒会上,大家倾述林都说是好酒,评比结果,名列第一。酒坊老板发现此酒比自己酿造的酒好得多,便追问那两个伙计,伙计说了实话。酒坊老板知道那竹泉是酿酒的好水,便在那里开了口井,将酒坊迁过来。从此,便酿出一种绿晶晶、青澄澄的好酒。因其色如竹叶,井在竹林,就把它叫“竹叶青”了。

【歇后语第53句】:【聋子的耳朵——摆设】(歇)摆设:用来装饰点缀的东西。指人或物形同虚设,没有实际作用或价值。 也作聋子的耳朵——样子货。 聋子的耳朵——摆个样子。 聋子的耳朵——配相的。

【歇后语第54句】:【好汉不打坐婆婆】(谚)坐婆婆:坐在地上无力站起的老婆子。指好男儿不欺凌毫无反抗能力的弱者。

【歇后语第55句】:羊群里跑出头驴来——哪里来的野种

【歇后语第56句】:【 你不仁,我就不义】报复对方。池莉《来来往往》:“你不仁 我就不义,可是如果人敬我一尺,我就还人一丈。”

【歇后语第57句】:拉牛尾巴的人——倒退

【歇后语第58句】:【烧的纸多,惹的鬼多】(谚)给鬼烧化的纸钱多,招来讨要纸钱的野鬼就多。比喻人做事无原则,迁就照顾的面越宽,招惹来的麻烦事就越多。

【歇后语第59句】:【顺风找牛,顶风找马】(谚)大风天里,牛要是走失了,顺着风向去找;马要是走失了,逆着风向去找。 指牛性喜走顺风,马性喜走逆风。

【歇后语第60句】:【是药三分毒】见“凡药三分毒”。

【歇后语第61句】:【怠慢亲爹,不能怠慢远客】(谚)宁可慢待了自己的亲爹,也不能慢待了远方来的客人。指远方来客难得,应予礼待。

【歇后语第62句】:吃米不记种田人——忘本

【歇后语第63句】:【簸箕大的天,没见过几个】(惯)讽刺人没见过大世面。

【歇后语第64句】:【好搁不如好散】(谚)搁:合在一起。在一起和和气气共事,不如分离时能保持不伤和气。指在一起和气共事容易,分离时能保持和气很难。 也作“好合不如好散”。

【歇后语第65句】:【全聚德】“全聚德”是北京最知名的老字号烤鸭店,驰名海内外。全聚德烤鸭店创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创办人杨全仁在北京以经营生鸡生鸭为生。1864年,杨全仁买下了前门大街一家濒临倒闭的“德聚全”干鲜果铺,开始经营烤鸭和烤驴肉。开业前,一位风水先生围着新店转了两圈站定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前程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为倒运,要想冲其晦气,除非将‘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称作‘全聚德’,新字号才能上坦途。” 杨全仁一听正合心意,一来自己名字中占有一个“全”字,二来“聚德”意为聚拢德行,可以标榜店铺做买卖讲德行。于是请当时的书法家钱子龙书写了牌匾,闻名中外的老字号“全聚德”就这样诞生了。

【歇后语第66句】:打长途电话——遥相呼应

【歇后语第67句】:【贫贱之交不可忘】释义:不可忘记贫穷时交下的朋友,说明不可忘本。例句:“薄幸贼!你不记宋弘有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歇后语第68句】:【祧三杏四梨五年,枣子当年就卖钱】释义:种植果树,桃树三年结桃,杏树四年结杏,梨树五年结梨,枣子当年就结枣儿。例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渐掌握了各种果木的生长规律:“桃三杏四梨五年,枣子当年就卖钱。”

【歇后语第69句】:【穿小鞋】“穿小鞋”是比喻暗中给人刁难或暗中打击报复。“穿小鞋”源自一个民间传说。在古代,确实有“小鞋”,不过,它是一种愚昧的民俗。小鞋是因为女子从小缠足后形成的小脚,称为“三寸金莲”,鞋子必然是小鞋才合脚。相传,古代女孩子出嫁,由娘家把女孩鞋样送到婆家,由婆家按鞋样做成鞋子,再送回来让新娘子上轿时穿。传说宋朝有个叫巧玉的姑娘,她后母要把她嫁给又丑又哑的娘家侄子,巧玉不依,后母想整治她。适逢有人给巧玉介绍了一个满意的男人。后母背地里剪了个很小的鞋样给男方送去,由男方制作一双迎娶的新鞋。出嫁那天,巧玉上轿要穿新鞋,可这怎么也穿不上,一气之下,便悬梁自尽了。从那时起,人们便将这种背地里刁难人打击报复的行为或使坏点子整人的行为叫做“穿小鞋”。

【歇后语第70句】:老黄牛拖水车——原地打转

【歇后语第71句】:【好伙计勤算账】(谚)伙计:商场中合伙经商的人。合作者关系处得再好,也要经常结算账目。指在钱财上必须做到账目公开,有透明度。

【歇后语第72句】:便桶底渗出水来——下流

【歇后语第73句】:【热锅上的蚂蚁——乱转】(歇)形容焦急、忙乱,束手无策。 也作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热锅上蚂蚁——来回直打转转。

【歇后语第74句】:哥哥今年十五岁了,可他做事随随便便的,妈妈总是不放心。一天,哥哥告诉妈妈,说自己在学校交了一个新朋友。妈妈提醒哥哥说:“交友要小心,植树要植根。交上坏朋友,迟早要丢丑。你们要互相鼓励着上进才行!”(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75句】:【一肚子苦水】(惯)指心中有说不完的痛苦辛酸的事。

【歇后语第76句】:【远亲近邻,不如对门】(谚)指对门人家比远亲和近邻更便于相互照应。 也作远亲不如近邻。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歇后语第77句】:【君子动口,小人动手】(谚)指发生争端后,修养好的人讲道理,没有修养的人往往会动武。 也作君子动口不动手。 君子动言,小人动拳。

【歇后语第78句】:【离城四十里见蜜蜂儿拉屎,出门交獭象绊了一交——觑远不觑近】(歇)觑:看,瞧。本指能看见远处,却看不见近处;转指关照关系疏远的人,而不关照关系亲近的人。

【歇后语第79句】:程婴舍子救孤儿——大义凛然

【歇后语第80句】:公鸡对着麦克风叫——鸣(名)声不低

【歇后语第81句】:【穿连裆裤】(惯)比喻串通、勾结,相互包庇。

【歇后语第82句】:【私凭文书官凭印】(谚)民间的房产地产发生纠纷,是以文契字据为根据的;官场中的公事交往,是以官印为根据的。指公事私事全靠实据,不凭口说。 也作“私凭文契官凭印”。

【歇后语第83句】:【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惯)形容弓弦拉得足,射出的箭又快又多。

【歇后语第84句】:城墙上拉屎——大出臭风头

【歇后语第85句】:【 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论采取何种态度表达,都很有条 理,中肯深刻。鲁迅《南腔北调集》:“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 热骂,而且要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 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 作者的本领。”

【歇后语第86句】:【有钱难买幼时贫】(谚)人生最难得的是幼年时家境贫穷。指幼时贫穷,能够养成艰苦奋斗、拼搏向上的习性,给长大创建事业奠定基础。

【歇后语第87句】:【一渊不两蛟】(谚)渊:深潭。 蛟:蛟龙。一潭深水中,不能同时容得两条蛟龙。比喻在同一处地域里,不能同时并立两个实力相当的人物或集团。

【歇后语第88句】:【枉披了人皮】(惯)枉:白白地。 比喻人的行为极其卑鄙、恶劣。

【歇后语第89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谚)道:道行,佛家修行的工夫。魔:佛教指破坏修行的恶魔。指道行有一尺高,阻挡修行的魔力就有一丈高。原为佛门用语,是说修行者越进步,前面的阻力越大。比喻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越大,进取越艰难。 也作“道高一丈,魔高一丈”。

【歇后语第90句】:烧香惹鬼叫——好心没好报

【歇后语第91句】:【老鸦落在猪身上——只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歇)老鸦:乌鸦。指只看见别人长得黑,看不见自己长得黑。也指只看到别人的坏或不好,看不见自己的坏或不好。

【歇后语第92句】:十天跑完万里长城——一日千里

【歇后语第93句】:【狗坐轿子,不识抬举】不配受优待。或说:坐轿子嚎丧,不 识抬举。艾芜《某校纪事》:“你不晓得这东西的脾气,狗坐 轿子不受人抬,只配打呀。”

【歇后语第94句】:【 汗珠落地摔八瓣】形容干活用力,辛苦。成语:汗流浃 背。浩然《山水情》:“我一个人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儿拉扯 大的孩子,你一点力不费,一点情不领,就进了你家的门儿, 成了你家的人。”

【歇后语第95句】:【乌龟进了瓮】(惯)比喻陷入绝境。

【歇后语第96句】:小红参加了中考,邻居王大妈说:“这回小红考重点高中可是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的了。”可小红却谦虚地说:“大妈,您过奖了。我这也是麻袋上绣花——基础太差呀!咱粗瓷大碗的咋能雕出个细花来?”(山西·临猗)

【歇后语第97句】:【聋子爱打岔,傻子爱说话】(谚)指耳聋的人听不清,和人对话时常常打岔;呆傻的人话说起来没完没了。对爱打岔和爱多嘴者的嘲笑语。 也作“聋子爱打岔,哑巴爱哇哇”。

【歇后语第98句】: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歇后语第99句】:【吃不了蹦虾仁】把握不住好机会。《新凤霞回忆录》:“这 孩子没有多大出息,吃不了蹦虾仁,虾仁蹦到他嘴里也得蹦 出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380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