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辟民间俗语金句,拿去发朋友圈吧!
【谚语俗语第1句】:老鼠啃缸沿——不是瓷(词)儿
【谚语俗语第2句】:【水浅藏不住鱼】释义:比喻条件不好,无法躲藏。例句:我们这里就没有这个条件,除了平原就是丘陵,丘陵虽说也有点用,到底水浅藏不住鱼。
【谚语俗语第3句】:【人逢喜事情神爽】遇到好事,心情舒畅,喜形于色。叶辛 《蹉跎岁月》:“人逢喜事情神爽,今天三喜临门会喝的多喝, 不会喝的少喝,个个都喝一点。”
【谚语俗语第4句】:天上的风筝———根线在人家手里;把柄在人家手里
【谚语俗语第5句】:【诸葛有智,阿斗有权】释义:诸葛:指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阿斗: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为人庸碌无能,后用来比喻无能的人。诸葛亮有智谋只当了丞相,刘禅无能却当了皇帝。比喻有才能的人无权,无能的人却有权。例句:他冷冷地笑了几声:“诸葛有智,阿斗有权,我们给踩在脚底下。”
【谚语俗语第6句】:【一个鼻儿的罐子,豁着抡了】释义:比喻不顾一切,与人相拼。例句:既然走到这步棋上了,就得一个鼻儿的罐子,豁着抡了;他成心要我死,我临死也要皎他两口!
【谚语俗语第7句】:【 自己的梦自己圆】自己做事,自己收场,自己解决。或 说:各人的梦各人圆。刘澍德《桥》:“要是单干的话,那就各 人的梦各人圆,用不着聚在一起扯。”
【谚语俗语第8句】:【一物降一物】(谚)降(xiang):降伏。一个人或一种东西,总会有另一种人或东西来降伏他。指天下万事万物,没有制伏不了的。
【谚语俗语第9句】:【一家人臭嘴不臭心】(谚)臭嘴:斗嘴,说出些难听的骂人话。指一家人过日子,免不了要顶嘴闹别扭,但总是一心一意过日子的。
【谚语俗语第10句】:【平地跌跟头】(惯)比喻在顺境中出问题,或在不该犯错误的地方犯错误。 也作“平地摔跟头”。
【谚语俗语第11句】:【算盘珠子,不拨不动】指不自觉,没有吩咐就不知道主动 做事。张贤亮《河的子孙》:“这样,庄户人干起活来就跟算 盘珠儿一样,拨一下动一下;有的连地也不会种了。”
【谚语俗语第12句】:灯草撑屋梁——做不了主(柱)
【谚语俗语第13句】:腊月里遇着狼——冷不防
【谚语俗语第14句】:【拉住状元喊姐夫】释义:比喻攀附权贵。例句:只要他认为是用得着的人,即是“拉住状元喊姐夫”,也决不怕人笑他攀高结贵。
【谚语俗语第15句】:【蒸了锅里的气,跑了甑里的气】(惯)蒸气:“争气”的谐音,指发愤图强,争取光荣。甑:蒸食物的炊具。比喻在某方面争得了荣誉,却在另一方面丢了面子。
【谚语俗语第16句】:有人求爸爸办事,提了些礼物来,爸爸不肯收,那人丢下礼物飞也似的跑了。妈妈对爸爸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赶明儿你赶快还给他。”“是啊,做人就得身子正,脚跟硬,做个堂堂正正的人。”爸爸也赞同地说。(江西·兴国)
【谚语俗语第17句】:张三家的孩子结婚,一份人情都没收到,张三感到很奇怪。李四说:“刮了秋风才下秋雨呢,你一向不和人家往来,还想收人情钱,那怎么可能呢?”(山东·东营)
【谚语俗语第18句】:【 装在坛子里/罩在坛子里】形容闭塞,不了解情况。类似 的:蒙在鼓里/坐在井里。成语:闭目塞听。清代《儿女英雄 传》:“自从去年见了他们,算是叫他们把我装在坛子里,直 到今日才掏出来。”
【谚语俗语第19句】:【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谚)指人生上好的享受,是以自己吃极大的苦换来的。 也作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中甜。 不受苦中苦,难有来日甜。
【谚语俗语第20句】:【 锣齐鼓不齐】步调不一致,不整齐。张孟良《儿女风尘 记》:“除去几个头目和不懂事的小孩子,谁也不拍手,稀稀 拉拉,锣齐鼓不齐。”
【谚语俗语第21句】:喇喇蛄(蝼蛄)穿大衫——硬称土绅士
【谚语俗语第22句】:妈妈整天总对我说:“看人家隔壁二小子,剜窟窿打洞挣钱,日子过得多红火。你爸爸就知道和土地爷对拼,年年是鼻子对不住嘴,紧巴巴的。”这次办事回来,爸爸对妈妈说:“山东穷得真可怜……”没等爸爸说完,妈妈就说:“鸭子甭说鹅摆腚,秃子甭说老和尚,咱家呢?”(江苏·铜山)
【谚语俗语第23句】:程咬金的本事——只有三斧头的硬功夫
【谚语俗语第24句】:【八十岁学吹打——老来忙】(歇)讥讽人等到年纪大了才学做某事。
【谚语俗语第25句】:【刀分两把,各有其鞘】释义:每把刀有每把刀的刀鞘。比喻不能搞错,张冠李戴。例句:潜逃犯与谋杀案,究竟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俗话说:刀分两把,各有其鞘。搞破案的,可不能随意地张冠李戴啊!
【谚语俗语第26句】:十两瓶子装一斤——正好
【谚语俗语第27句】:【十个指头和一个指头】喻全体和局部的关系。刘绍棠《鹧 鸪天》:“我工作上也不是没有缺点,可是也不该十根手指只 抓一个小手指头。”
【谚语俗语第28句】:【烂羊皮也能换麻糖】不论什么东西都有用处。类似的:砖 头瓦渣子也能垫桌腿/烂棉花还有塞缝的用处。张贤亮《河 的子孙》:“烂羊皮也能换麻糖!他立刻佯装出一副恋栈的 表情,啧啧地咂着嘴。”
【谚语俗语第29句】:【头儿顶得天,脚儿踏得地】(惯)形容人形象高大或行为光明磊落。 也作“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谚语俗语第30句】:【笑面虎】“笑面虎”比喻那些表面和善而实际心狠手辣为人阴险的人。 “笑面虎”的故事来自宋朝人王公衮。史书上记载说,王公衮的祖坟被守墓人挖掘了,事情被发现后,守墓人被官府惩罚,并责令他去王公衮的家里认罪。王公衮不动声色,先是摆酒招待他,后即拔出佩剑杀了这个守墓的人。在周围人的印象中,王公衮平常待人和善,与人交往时有说有笑,这件事之后,人们便称呼他为“笑面虎”。这个俗语与“笑里藏刀”一样,都是形容表面常带笑容而实际上心地狠毒的人。
【谚语俗语第31句】:【惜福积福】(谚)人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这幸福生活才能持续不断。指有福不可享尽。也指人不可身在福中不知福,任意挥霍。
【谚语俗语第32句】:【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谚)药只能治可治之病,不治之症是无药可施的。指再高明的医生,再名贵的药物,功能都是有限的。
【谚语俗语第33句】:红眼老鼠出油盆——吃里爬外
【谚语俗语第34句】:【好汉不吃眼前亏】见“光棍不吃眼前亏”。
【谚语俗语第35句】:【南人驾船,北人乘马】(谚)南方多水域,故人们善于驾船;北方多平原,故人们善于骑马。指不同的生活环境往往会培养人们的特有习性与技能。 也作“北人乘马,南人乘舟”。
【谚语俗语第36句】:【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琢芝麻】释义:比喻人不不在大小,有本事就办得成事。例句:杨叔叔,有什么事,你就吩咐吧。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麻。别听哥哥的话,他总是说我年龄小。
【谚语俗语第37句】:布袋里装牛角——内中有弯
【谚语俗语第38句】:【 哪家门口没有一块滑石子】家家都难免有意外不幸。海 外聂华苓《桑青与桃红》:“行船,骑马,都有个危险!人人门 口有块滑石板!没有人能够担保。”
【谚语俗语第39句】:【翻老账】(惯)老账:过去的账。 比喻重提已经过去,让人厌恶的事情。 也作“翻旧账”。
【谚语俗语第40句】:【富人过年,穷人过关】释义:旧时富人过年高高兴兴,穷人过年却有人催租和逼债,像过关一样困难。例句:大家知道,富人过年,穷人过关,穷人最怕这十二月的节期,穷人的孩子也害怕过年。
【谚语俗语第41句】: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谚语俗语第42句】:【求人不如求己】(谚)指求助于别人,不如自己努力来得可靠。
【谚语俗语第43句】:我从县城买了几个苹果要给姥姥带回去,可半路上忍不住自己吃了。妈妈知道后,指着我的脑门说:“你啊,心孝嘴不孝,买个烧饼捎不到!”(河南·邓县)
【谚语俗语第44句】:【把新鞋往泥里踏】(惯)踏:(在雨雪、泥水中)踩。比喻自讨苦吃。
【谚语俗语第45句】:【 闭门不问天下事】不过问社会上的大事。类似的:两耳 不闻窗外事。梁斌《红旗谱》:“干脆,闭门不问天下事,心里 倒也干净。”
【谚语俗语第46句】:【丢了三魂,丧了七魄】见“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底下疏失了七魄”。 古国名,即今南洋群岛的爪哇岛,古人视为辽远虚无之地。本指扔得远远的。比喻忘得一干二净。
【谚语俗语第47句】:我的胆子小,晚上不敢出门,奶奶鼓励我说:“鬼怕恶人铁怕炭,豆腐渣也怕那个烂米饭。勇敢点!”(河南·长垣)
【谚语俗语第48句】:【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指诉讼言辞既经记录呈递,即 无法更改。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我问能不能向审讯员 讨回看看。崔老摇摇头,说有句俗话叫一字入公门十牛拉 不出。”
【谚语俗语第49句】:大哥不下地劳动,成天跟着别人在生意场上混。爸爸说:“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咱庄稼人还是要先把庄稼种好。”(贵州·江口)
【谚语俗语第50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歇)司马昭:三国时魏国大将军,司马懿的儿子,魏帝曹髦在位时专国政,企图谋取帝位。路人:行路的人。指野心勃勃,世人共知。 也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谚语俗语第51句】:【三钱儿油,俩钱儿醋】(惯)比喻很小的事情。
【谚语俗语第52句】:【金女银男,不如生铁老伴】(谚)值金值银的儿女,也比不上生铁般的老伴。指人到老年,贵在有老伴彼此体贴照料。
【谚语俗语第53句】:【力气是压大的,胆子是吓大的】(谚)力气是靠不断承受压力增大的,不承受压力就出不来力气;胪量是在惊吓中练大的,不经受惊吓就出不来胆量。指人的力和胆是在艰难险阻中不断增强的。 也作“压大的力气吓大的胆”。
【谚语俗语第54句】:【接香火】(惯)指有了子孙后代。 也作“接续香烟”。
【谚语俗语第55句】:【当地不当路,买地不买河】(谚)当(dang):典卖。卖地时不能连路一起卖掉,买地时不能连河一起买回。指凡事都有个限制,不能任由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
【谚语俗语第56句】:【头上长角,身上长刺】长角,好斗。长刺,碰不得。指在十 年动乱中专事打砸抢的一些青年人。刘心武《班主任》:“不 要仅仅注意到“四人帮”培养出了一小撮头上长角、浑身长 刺的张铁生式丑类,还要注意到,有多少宋宝琦式的畸形儿 已经出现!”
【谚语俗语第57句】:【打油的钱不买醋】(谚)原指钱款专用。比喻做事应该专一。
【谚语俗语第58句】:【外无救援,内绝粮食】见“内无粮草,外无救兵”。
【谚语俗语第59句】:船进断头浜——进退两难
【谚语俗语第60句】:【拉弓得膀子,唱戏得嗓子】(谚)拉弓,靠的是好膀力;唱戏,靠的是好嗓门。指不同的行业,各自以本行业的专长取胜。
【谚语俗语第61句】:一着输.着着输;三着不出车,满盘都要输。
【谚语俗语第62句】:【三步并作两步】(惯)形容快步行走,步子迈得很大。 也作三步并两步。 三步并成一步迈。
【谚语俗语第63句】:春笋见春雨——日长三寸
【谚语俗语第64句】:三伏天的烂鱼——臭东西
【谚语俗语第65句】:【善神相逢,恶神远去】(谚)善不容恶,恶也不容善;善神相聚到一处,恶神自然就远遁了。比喻好人受到重用,邪恶者自然被疏远。
【谚语俗语第66句】:【可遇而不可求】意为只能碰运气,碰机会。张洁《无字》: “一切都是机遇,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谚语俗语第67句】:【海上风多舟难行,世上官多不太平】(谚)海上的风多了,船只就难以行驶;世上的官多了,百姓就不得安宁。指官多骚扰就多,掣肘更多,使社会不能太平。
【谚语俗语第68句】:【拣有头发的揪】(惯)头发:比喻把柄、短处。比喻挑有把柄的或软弱的欺负。 也作“拣有头发的抓”。
【谚语俗语第69句】:【前辈子作了孽这辈子落报应,受罪】前辈子,也说:哪 辈子、前世。王安忆《文革轶事》:“他这一席话其实是他多 日郁闷的发泄,他坐在房间里常常想,是不是他前世作过什 么孽。”
【谚语俗语第70句】:【当面锣,对面鼓】释义:比喻面对面把事情讲明。例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谁的理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
【谚语俗语第71句】:【一个锅里抡马勺】(惯)马勺:盛粥饭用的木制大勺。吃一个锅里的饭。比喻在一起生活、工作。 也作一个锅里搅马勺。 一个锅里搅稠稀。稠:代指饭。稀:代指粥。 一个锅里抡勺子。
【谚语俗语第72句】:一齐吃的饭,我们的碗都洗过了,可弟弟还在慢条斯理地吃着。妈妈生气地说:“男孩子吃饭一扒拉,女孩子吃饭才数颗颗哩!”(安徽·庐江)
【谚语俗语第73句】:【人活年轻,货卖时新】(谚)人年轻时,是最风光、最有活力的;货物的款式时新,是最招买主、最畅销的。指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候是青春。
【谚语俗语第74句】:狗鼻尖吊肥肉——闻得吃不得
【谚语俗语第75句】:千年大树百年松——根深叶茂
【谚语俗语第76句】:【老鼠睡猫窝——送来一口肉】(歇)比喻送到嘴边来的好东西。
【谚语俗语第77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谚)练武术的,要不住手地练拳;练曲艺的,要不住口地练唱。指技艺要经常练习,不可间断。也泛指要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能,离不开勤学苦练。 也作拳不能离手,曲不能离口。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谚语俗语第78句】:【急出来的主意,逼出来的祸】(谚)指人在急迫中容易想出应急的办法,在被逼到走投无路时容易发生祸端。
【谚语俗语第79句】:一个碟子摔九块——四分五裂
【谚语俗语第80句】:船上迈步——越走越窄
【谚语俗语第81句】:【 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人太老实,不会说话。成语:寡 言少语。台湾琼瑶《几度夕阳红》:“他那个太太呀,和他正 相反.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问一句,答一句,别别扭扭, 不过很漂亮。”
【谚语俗语第82句】:【空手捞白鱼】捞,含“捞一把”之意。谓不花本钱而得利。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你们放心大胆地干吧,这是一 本万利空手捞白鱼的买卖。”
【谚语俗语第83句】:【 南瓜老来甜】指成熟的时候,情况最好。古华《浮屠岭》: “反正他两个的事在浮屠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都说南瓜老 来甜,葛根老来粉,男女老来亲。”
【谚语俗语第84句】:【鸡食盆里鸭插嘴】(惯)斥责人多嘴多舌。
【谚语俗语第85句】:中午,我嫌妈妈炒的鸡蛋饭不好吃。妈妈说:“二十年前啊,我们天天早晨煮的是咕咕噜,中午吃的是朝天粗,晚上喝的是面糊糊。要想吃鸡蛋饭,还得盼过年哩!”在这里,妈妈把三顿饭都是玉米糊换成了三种说法,真形象!(重庆·巫山)
【谚语俗语第86句】:邻居的一位小弟弟和吴阿姨闹着玩,吴阿姨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眼圈红红的,噘着嘴就要哭了。吴阿姨笑着说:“你呀,占得便宜吃不得亏,讨得媳妇嫁不得女!”(湖南·东安)
【谚语俗语第87句】:【对着镜子作揖】恭维自己。或说:对着穿衣镜作揖.自己 恭维自己。类似的:鞭炮店失火,恭维自己。成语:自我吹 嘘。《小说月报》(1980,4):“大家对韩老头的印象不错:佩 服他有一手捕蛇、医蛇伤的高艺绝招,尊敬他慷慨助人的善 良心地,偏爱他特别有趣的对着镜子作揖——自己恭维自 己的精神嗜好。”
【谚语俗语第88句】:【 一鸟进林,百鸟无声】指肃静,因出现威慑力量而不敢讲 话。林,也说:山。成语:鸦雀无声。古华《芙蓉镇》:“渐渐 地,只要她一在街上出现,人们就面面相觑,屏声住息。真 是一鸟进林,百鸟无声,连猫狗都朝屋里躲。”
【谚语俗语第89句】:叫老虎驾车——谁赶(敢)
【谚语俗语第90句】:鹅吞鸡头——卡壳了
【谚语俗语第91句】:【青天里一个霹雳】(惯)比喻突然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 也作青天打下一个霹雳。 晴天里一声霹雷。
【谚语俗语第92句】:【要吃要着嫁老公】(谚)旧指妇女想有吃穿就要嫁人。
【谚语俗语第93句】:【翻手是雨,合手是云】(惯)比喻玩弄权术,反复无常。 也作翻手为云覆手雨。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谚语俗语第94句】:【树要直,人要实】(谚)树身要端直,端直才能成材;为人要诚实,诚实才能立足社会,得到人们的信任。指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谚语俗语第95句】:【猢狲入布袋】(惯)猢狲:猴子。 比喻行动不自由,受约束。
【谚语俗语第96句】:【 成不了气候】气、器谐音,兼指不成器,形成不了气势。 谓成不了大事。孙犁《风云初记》:“我看咱们少当家的成不 了气候。”
【谚语俗语第97句】:大婶借我家半碗米,还时却端来一碗米。奶奶笑着说:“借一驴,还一马,下次来自己挖。”(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98句】:冬天到了,弟弟晚上睡觉时总嫌被窝凉,死活不肯脱衣服;早晨起来,又嫌外面冷,拖拖拉拉不肯出被窝。奶奶笑着说他是“晚上难脱壳,早上难出窝”。(河南·南阳)
【谚语俗语第99句】:鸡给黄鼠狼拜年——巴结到家反被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