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微博歇后语,妙语连珠!

【歇后语第1句】:【石子扔到河里,听个响声】指应该有反应,有回音,有反 馈。张抗抗《北极光》:“白耽误你的时间,写了多少张申请, 没有答复。石头扔到水里还听个响,唉!”

【歇后语第2句】:【英雄流血不流泪】(谚)指英雄好汉宁愿浴血奋战拼死沙场,也决不悲伤流泪。

【歇后语第3句】:【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谚)比喻人间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

【歇后语第4句】:【翅膀硬了】(惯)形容人长大或成熟,长本事了。多含贬义。 也作翅膀长硬了。 翅膀管儿硬了。

【歇后语第5句】:【 死水怕勺舀】没有来源,花费不起。清代《醒世姻缘传》: “其一切打银带,做衣服,买礼物,做盘缠,都是丁利国这碗 死水里舀,却也当真舀得干上来了。”

【歇后语第6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释义: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卿卿:旧时对女子的爱称。耍尽心眼自以为非常聪明,到头来却断送了自己性命。嘲讽人玩弄权术和诡计,最后落得身败名裂。例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他这才是自作自受呢!

【歇后语第7句】:哈密瓜加上糖——甜透了

【歇后语第8句】:【黄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释义:比喻越来越糟。一代不如一代。例句:待黎伥当家时,更是黄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人死家破,一败涂地,只剩下黎伥一人,以教私塾为生。

【歇后语第9句】:【着湿布衫】(惯)比喻惹上了甩不掉的麻烦事。

【歇后语第10句】:【有卖的,有买的】谓互相需要,事情总能办成。或说:有 丢的,有拾的/有丢的,有拣的。王统照《山雨》:“你真是个 雏子,有卖的就有买的,没有销路我自己还吸得下?”

【歇后语第11句】:【安钉子】(惯)比喻在对方的内部秘密安插自己的人。

【歇后语第12句】:橡皮擦子一有错就改

【歇后语第13句】:【一世破婚三世穷】(谚)指破坏他人婚姻的人,必遭三代受穷的报应。

【歇后语第14句】:【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歇)唱本:记录曲艺或戏曲唱词的小册子。本指边走边看唱本,转指事情结局如何,等着看以后的发展变化。 也作骑在毛驴上看唱本——走着瞧。 骑着毛驴看书——走着瞧。

【歇后语第15句】:【一马勺坏一锅】部分殃及整体。从维熙《爱的奇迹》:“因 此,袁海生怕一马勺坏了一锅烫,来了一个小偷,使他的儿 女都得了传染病。”

【歇后语第16句】: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歇后语第17句】:【虎大伤人】释义:比喻坏人势力大了要伤害别人。例句:这会儿这么由着大叔,将来“虎大伤人”,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歇后语第18句】:大地旅行——陆游

【歇后语第19句】:【鸡皮鼓能经几敲】释义:用鸡皮做成的鼓面,经不住敲打。比喻人体质衰弱,经不住折磨。例句:笑君王仪容衰老,没来由将精神消耗,连宵搂着如花貌,籴的籴粜的要粜,而今看看瘦了,笑你鸡皮鼓能经几敲。

【歇后语第20句】:【 弹不到一股弦上去】弹、谈同音借用。谓说不到一起去, 话不投机,没有共同语言。亦可用反义。马烽《刘胡兰传》: “平素和家里人也是说不了三句话就顶板,和谁都弹不到一 股弦上。”

【歇后语第21句】:【卖螃蟹的搭戏台——架子大】见“搭起戏台卖螃蟹——买卖不大,架子倒不小”。

【歇后语第22句】:【火烧乌龟——肚里痛】(歇)乌龟被火烧着时,外面硬壳没事,里面疼。指内心感到痛苦。 也作“火烧乌龟——里面疼”。

【歇后语第23句】:有这么一家子,老子蹲过监狱,大儿子、二儿子又先后被公安局抓走了。我奶奶叹息道:“这一家人哪,真是刺猬肚子里爬出来的小子——没一个光溜的。”(安徽·天长)

【歇后语第24句】:【好花需绿叶扶持】见“红花虽好,也仗绿叶衬映”。

【歇后语第25句】:【骑上毛驴找毛驴】(惯)比喻到处寻找就在自己身边的东西。

【歇后语第26句】:【死知府不如一个活老鼠】(谚)知府:旧时州府最高的行政长官。 知府一下了台,无官无职,在人们眼里,连只活着的老鼠也不如。旧指官场重在权势,权势在人情在,权势没人情灭。

【歇后语第27句】:【 好一块羊肉,落在狗嘴里】好东西被糟蹋了,可惜。明代 《水浒》:“自从武大郎娶得那个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 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那武大是个懦弱的 本分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 在狗嘴里!”

【歇后语第28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谚)师傅:传道授业的人。修行:学业、技艺的进取与长进。指师傅只起着引导作用,学业或技艺上的钻研与提高,还得靠学子自身的努力。 也作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歇后语第29句】:吃了三碗红豆饭——满肚子相思

【歇后语第30句】:【 老鼠走到猫口】边比喻落人险境。明代《初刻拍案惊 奇》:“那岛上有小喽罗数百,正在那里使枪弄棒,比箭抡拳。 一见有海船飘到,正是老鼠在猫口边过,如何不吃!”

【歇后语第31句】:【 寒天饮冷水,点点记心头】三九天最冷,谓感受深切,牢记 在心。或说:寒冬腊月喝凉水,点点滴滴在心头/三九饮冰 水,点滴在心头。成语:刻骨铭心。陈残云《山谷风烟》:“我 心里明白。寒天饮冷水,点点记心头。我才不上恶毒婆的 当。”

【歇后语第32句】:棉花堆上散步——不踏实

【歇后语第33句】:【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谚)要名:博取美名。忠厚的人不会诽谤别人以求自利,仁慈的人不会危害别人以求美名。 指忠厚仁慈者绝不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 也作“厚者不损人以自益,仁者不危躯以要名”。

【歇后语第34句】:【看景不如听景】见“观景不如听景”。

【歇后语第35句】:买眼药进了石灰店——认错了门

【歇后语第36句】:杨家将上阵——不分男女

【歇后语第37句】:【人受一口气,佛受一炉香】(谚)人活着求的是气顺,就像佛要的是人们给它上香、对它敬重一样。指人不能忍受的是对自己的无礼和压制。 也作人争一口气,佛争一股香。 人争一口气,神争一炉香。 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

【歇后语第38句】:【报喜不报忧】(惯)只报告喜庆的消息,不报告坏消息。指隐瞒真实情况。

【歇后语第39句】:【棺材里伸手——死要钱】(歇)死:本指死亡,转指拼死,不顾生命。指人财迷心窍,爱财如命,临死还不罢休。常含责骂意。 也作“棺材里伸出手来——死要”。

【歇后语第40句】:【人生何处不相逢】今后仍有相逢的可能,应保持友好关 系。明代《醒世恒言》:“彼此睁眼一认,虽然隔了六年,面貌 依然。正是昔年还银义士。正是: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 处不相逢。”

【歇后语第41句】:【脑袋破了用扇子扇】见“打破脑袋用扇子扇”。

【歇后语第42句】:【 狗咬狗,争骨头】为了争夺权利,而互相伤害。成语:争 权夺利。古华《浮屠岭》:“山外边那花花绿绿、乱乱轰轰、狗 咬狗,争骨头的地方去不得!”

【歇后语第43句】:【三头对六面】(惯)指三方当面对证。

【歇后语第44句】:【 兵无粮草自散】极言军队给养的重要。也指做事要有物 质基础。姚雪垠《李自成》:“俗话说,兵没粮草自散。难道 能让弟兄们饿着肚子散伙么?”

【歇后语第45句】:属啄木乌的——嘴强身子弱;嘴硬身子软

【歇后语第46句】: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

【歇后语第47句】:【邪不干正】(谚)干:冲犯。指邪气敌不过正气。 也作邪不胜正,妖不胜德。 邪不压正,假不敌真。 邪不压正,正能克邪。

【歇后语第48句】:【哈巴狗】“哈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它乖巧、玲利又听话,能通人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正因如此,有时把巴结上司的人称为“哈巴狗”,颇为恰当和形象。那么哈巴狗的故乡在哪里呢?它产自东罗马,唐代中国史料称其为“拂菻”。据《旧唐书·高昌传》载:“武德七年(624年),高昌王麴文泰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文中这种聪慧的“拂菻狗”属于尖嘴丝毛犬,曾经是希腊妓女和罗马主妇的宠物,而高昌所献这对“拂菻狗”则成为中国“哈巴狗”的小祖宗。从唐朝起,国内逐渐有人豢养“哈巴狗”,最初一两百年间,这种时髦而且昂贵的宠物,只限于宫廷喂养。大约在唐朝后期,哈巴狗开始流人民间,随着哈巴狗一窝一窝地成倍繁殖,后来也进入寻常百姓家。

【歇后语第49句】:隔年蚕作茧——无新丝(无心思)

【歇后语第50句】:【鸟来投林,人来投主】(谚)鸟飞倦了,要投入林中栖息;人到末路,要投奔亲友求助。指凡来求助者,都是势不得已,只可援救,不可拒绝。 也作鸟投林,人投主。 人来投主,鸟来投林。

【歇后语第51句】:【烈火见真金】比喻经过考验,才能看出好的品质。相关 的:真金不怕火炼。马烽《刘胡兰传》:“不能枣子核桃一齐 数。通讯员里有的是硬骨头。张大爷说得对,烈火才见真 金哩!”

【歇后语第52句】:【一个槽里拴不了俩叫驴】释义:叫驴:公驴:拴到—块儿要咬架。比喻两个强手不能相容,不能共处。例句:俗话说,一个槽里拴不了俩叫驴。哪个得天下的封建帝王不毒不狠?

【歇后语第53句】:【没了头的苍蝇,乱撞一气】释义:比喻失去主宰,行为不能控制。例句:他们老人家越要以他们的眼睛当作我的眼睛,我就越想不用眼睛,而像没了头的苍蝇似的,乱撞一气。

【歇后语第54句】:背水作战——不留后路;没有退路

【歇后语第55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谚)将相:将帅、宰相,最高的文武官职。指将相不是天生的,有志的男儿应自强不息,奋力进取。

【歇后语第56句】:姑娘嘴上长胡子——少见

【歇后语第57句】:【粪堆上长出灵芝草】在条件差的地方,出了人才。姚雪垠 《李自成》:“咱马家祖宗八代没出过排场人,轮到你捞到印 把子,这叫做粪堆上生棵灵芝草,老鸹窝里出凤凰。’

【歇后语第58句】:妈妈不小心把饭撒了,爸爸正要说,就被妈妈笑着截住了:“大哥莫说二哥,脸上麻子一样多。”(云南·大理)

【歇后语第59句】:一天,我和妈妈去街上买衣服。一个摊主拿着衣服,说了一大堆好话,可妈妈拿起来检查一下后就拉着我走了。我问妈妈为什么不买,妈妈说:“她是关老爷卖豆腐:人硬货不硬。”(江苏·锡山)

【歇后语第60句】:【九九八十一,家家做饭坡里吃】(谚)九:自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指九九共八十一天,九九过完,天气转暖,农家忙于春耕,顾不上在家吃饭,家家都把饭送到地里。

【歇后语第61句】:奶奶常说我是“长不管,短不管,三餐只会捧大碗”。(四川·达县)

【歇后语第62句】:【一步高,一步低】见“高一脚,低一脚”。

【歇后语第63句】:【小骂大帮忙】(惯)指批评、反对不过是作姿态,实际上是支持、拥护、帮大忙。

【歇后语第64句】:【 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借指人又坏又顽固。或说:粪 坑的砖头,又臭又硬。海外张爱玲《沉香屑》:“越是破落 户,越是茅厕里的砖头,又臭又硬。”

【歇后语第65句】:奶奶总嫌我们几个堂兄妹穿衣费布,烧火费柴。她常说:“惜衣有衣穿,惜粮有饭吃,惜柴有柴烧。”(四川·渠县)

【歇后语第66句】:【割鸡焉用牛刀】(谚)宰割一只鸡,哪里用得着屠牛刀。比喻小题不必大做。 也作割鸡焉用牛刀手。牛刀手:宰杀牛的把式。 杀鸡不用牛刀。

【歇后语第67句】:【吹鼓手掉井里——响着响着下去】(歇)本指一边吹着乐器一边落到井里,比喻人的名声由大逐渐变小。

【歇后语第68句】:【 鲤鱼跳龙门】比喻人地位高升。海外梁容若《故乡集》: “你要当学生,暑假可不是休息的时候,正像传说里鲤鱼跳 龙门一样,是过关前进的时机。”

【歇后语第69句】:【柳树开花没结果】柳絮没有果实。借指事情没有结果, 没有好收场。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他说命太苦,头 一回说亲说了个你,闹了一回子,谁知道柳树上开花:没结 果。”

【歇后语第70句】:吃罢黄连劝儿媳——苦口婆心

【歇后语第71句】:【 死牛顶墙根】形容人脾气犟,固执,死心眼儿。《解放区 短篇小说选》:“他是那样一种人:不大说话,也不管别人的 闲事;不过要是一有了主张,那主张就在他脑子里生了根, 而且这些根子不晓得会到多长。这就是,别人叫做‘死牛 人’,或者叫做‘死牛顶墙根’的那种人。”

【歇后语第72句】:【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能够解决问题,有效果,才算好。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小梅想了半天,皱着眉头说: ‘唉,这个人,真拿他没办法!’双喜给她鼓劲儿,笑着说:‘能 拔出脓来,才是好膏药呢。”’

【歇后语第73句】:【富贵无三辈】(谚)富贵人家,没有延续三代的。指富贵人家不免骄奢淫逸,势不能长富久贵。 也作富无三代享。 富不过三代。

【歇后语第74句】:【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谚)家雀:麻雀。比喻生活能力再差的人,也总会设法活下去。 也作老天爷饿不死没眼的家雀。 老天爷饿不死瞎眼雀。

【歇后语第75句】:天上的浮云,地下的风——无拘无束;无影无踪

【歇后语第76句】:不知为什么,李叔叔这几天满脸的不高兴,说起话来火药味十足。爸爸说:“这人是怎么搞的,像是人人借了他的米,还给他糠似的!”(安徽·宣州)

【歇后语第77句】:【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谚)无求于人,走到哪里人们都不会小看你;你不饮酒,何必管他酒价涨得有多高。指人能做到对人无所求,对事无所求,那就是个高超的人。

【歇后语第78句】:【吃甘蔗上云梯,步步高,节节甜】释义:比喻越来越好,越来越甜蜜。例句:一想到未来,她总有那种吃甘蔗上云梯的感觉,步步高,节节甜,幸运之神是不会遗弃她的。

【歇后语第79句】:【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惯)1指动刀子杀人或杀生。2指跟人拼命。

【歇后语第80句】:【乱点鸳鸯谱】释义:不了解情况,瞎指挥。例句:“这是党委集体的意见,可不是我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歇后语第81句】:【七分人事,三分天资】(谚)人事:指人主观上努力与否。天资:天赋。指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天资聪敏不是主要因素,主要是靠勤奋刻苦。

【歇后语第82句】:【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一口气,指呼吸,也指有志气。 谓争名利顾脸面。类似的:人争一口气,鸟为一口食。高云 览《小城春秋》:“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股香,哪个不 要面子!”

【歇后语第83句】:【 路上行人口似碑】指行人到处传说。成语:有口皆碑。 明代《石点头》:“常言‘钟在寺里,声在外边’,又道‘路上行 人口似碑’,好歹少不得有人传说,如何禁得人口嘴呢!”

【歇后语第84句】:老鼠做道场——哪有正经

【歇后语第85句】:某村兄弟二人,老大不怎么样,老二倒挺能干。其父母给他们操办婚事也先小后大。老大生气地说:“你们说是大麦先熟还是小麦先熟?”他母亲说:“你说是小麦好吃还是大麦好吃?”(河南·登封)

【歇后语第86句】:【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谚)王叔和:魏晋时期名医,著有《脉经》十卷。熟读王叔和的医著,不如多积累临床诊治的经验。指医家贵在临床实践。

【歇后语第87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释义:穴:洞。焉:怎么,哪里。比喻不冒危险亲自去干,就不能取得经验,获得成功。“焉得”又作“难得”、“怎得”、“捉不住”。例句:纪怀仁道:“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打下恶虎庄,为了黄河岸上民众的自由,为了党的事业,不说是危险,就是掉头丢脑袋,我也要亲自探一探!”

【歇后语第88句】:【 秋风扫落叶】形容来势迅猛,迅速扫除。张孟良《儿女风 尘记》:“救济院的传染病还在流行,孩子们像秋风扫落叶一 样接连着死去。”

【歇后语第89句】:【 十叫九不应】听不见,或不回答。柳青《种谷记》:“他已 经聋得十叫九不应,默然做着自己看见应做和能做的事,一 年也和人说不上几句话。”

【歇后语第90句】:【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明代《西 游记》:“古人云: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我们如今招的 招,嫁的嫁,取经的还去取经,走路的还去走路,莫只管贪杯 误事。正是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歇后语第91句】:小霞后天就要到县城参加歌咏比赛了,可她仍像没事似的。她妈妈对老师说:“别看她这几天表面上挺悠闲的,心里可又是锣又是鼓的,在暗暗用劲呢!”(山东·平度)

【歇后语第92句】:【假大空】(惯)指虚假、夸大、空洞的内容。

【歇后语第93句】:【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攮到贼肚里】(歇)攮:用刀枪刺,谐“囔”(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本指枪头子刺到贼肚子里,转指东西被吃到贼肚子里。用于责骂人。

【歇后语第94句】:【一个毛厕里的蛆——没有两样货】(歇)比喻同是坏人,不会有两样。

【歇后语第95句】:【猎狗的鼻子药农的眼】(谚)猎狗的鼻子最灵,任何异味一嗅便知;药农的眼睛最亮,在纷繁的草丛中一眼能认出要找的草药。指具有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是无可替代的。

【歇后语第96句】:母老虎地头蛇——惹不起

【歇后语第97句】:【桃李满天下】(惯)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形容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遍布各地。

【歇后语第98句】:当我拿着奖状在家人面前炫耀时,哥哥劝我说:“不可花开一时红,但愿叶绿四季青。千万不要因为一次胜利冲昏了头,你的路还长着哩!”(河南·西平)

【歇后语第99句】:【米谷里免不了有秕糠,沙子里有时也有黄金】(谚)秕(bi):空的或不饱满的颗粒。谷米中免不了夹杂着秕糠,沙子里也常会夹杂着金粒。指事物不可能完全纯净。也比喻对人不可一概而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469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