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超经典民间俗语俗话文案,超走心!

【歇后语第1句】:【纱帽底下无穷汉】(谚)纱帽:乌纱帽,旧时官员的帽子。指只要当上官,自然就有钱。也指一人当上官,家属、亲友就都沾光发财。

【歇后语第2句】:【 化干戈为玉帛】意即以友好方式解决争端。陆文夫《围 墙》:“此种化干戈为玉帛的领导艺术很深奥,开始时总显得 拖沓犹豫,模棱两可,说话罗嗦,最后却会使人感到是大智 若愚,持重稳妥。”

【歇后语第3句】:上山钓鱼,下山打猎——路线错了

【歇后语第4句】:【大佛三百五,各有成佛路】(谚)三百五:泛指多。比喻人在修行或事业的进取方面,各有各的门路,各有各的办法。

【歇后语第5句】:南天门搭戏台——唱高调

【歇后语第6句】:【钉头碰着铁头】(惯)形容厉害人碰上了厉害人,双方态度都很强硬。

【歇后语第7句】:我问爸爸妈妈我长得怎么没有别人好看,爸爸说:“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河南·信阳)

【歇后语第8句】: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软

【歇后语第9句】:【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谚)旧时封建礼教认为臣对君、子对父必须绝对服从,乃至死而无怨。

【歇后语第10句】:招亲招了猪八戒——自找难看

【歇后语第11句】:【 往别人院里泼脏水】只顾自己方便,不管别人受害。成 语:损人利己。贾平凹《废都》:“有本事对市长干去,把脏水 泼给我算什么角色?”

【歇后语第12句】:我们村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子女都怕自己吃亏,不愿赡养他,老人过得很凄凉。妈妈对我说:“他老人家是壁上挂团鱼——四脚无靠的哟,你长大了可不能学那些不孝之子啊!”(湖南·邵阳)

【歇后语第13句】:【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释义:比喻猜不透别人的心思。例句: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自后无情日,反成大是非。

【歇后语第14句】:【老牛力尽刀尖死】释义:比喻辛辛苦苦为人出完了力,却被人害了,落个悲惨结局。例句:白占魁为了自己没有能当上社干部,竟能唱出“老牛力尽刀尖死,忠心为国不出头”的秦腔发牢骚,高增福听了简直发呕,唾了几口酸水。

【歇后语第15句】:鱼靠水,人靠集体。

【歇后语第16句】:【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谚)要想求得生平的富裕贵显,就得下苦功夫。指努力拼搏,可求得富贵享乐。 也作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工夫。 欲求生受用,须下死工夫。

【歇后语第17句】:【屎壳郎掉在磨道里——充大耳朵驴】(歇)磨道:牲口拉磨时绕磨盘四周走的圆形小道。大耳朵驴:即驴,因耳朵较大而称。比喻品行低劣或无能之辈冒充体面的人物。 常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18句】:宋瓷花瓶——古瓷(词)

【歇后语第19句】:【蒸不熟,煮不烂】(惯)形容人顽强,不驯服。

【歇后语第20句】:【坐吃山空,立吃地陷】(谚)坐着站着不劳动,山也能吃空,地也能吃塌。指只消费不生产,只支出没收入,产业再大也会耗尽。

【歇后语第21句】:太阳底下点灯——多余

【歇后语第22句】:【刀靶付与外人】(惯)刀靶:即刀把,比喻把柄。指给别人提供把柄或口实。

【歇后语第23句】:【 摇羽毛扇子】戏曲中扮演军师之类的人物,常手执鹅毛 扇,借指出谋划策。相关的:狗头军师。丁玲《太阳照在桑 干河上》:“咱们都是老实人,别人有摇羽毛扇的,赛诸葛。”

【歇后语第24句】:星期天,爸爸邀了几个朋友在家里打麻将,我在一旁看。奶奶走过来赶我走,我不愿意走。奶奶嚷道:“跟着啥人学啥人!老子整天浮水,儿子做了溺鬼;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山西·平陆)

【歇后语第25句】:【恩人相见,分外眼青】(谚)眼青:眼珠在中间,对人正视,表示对人尊重或喜爱。《晋书·阮籍传》说,阮籍能作青白眼,见俗人用白眼;和恩人见了面,就作青眼,格外亲切热情。指人有恩于我,则心怀感激,时刻不能忘怀。 也作恩人相见,分外眼明。 恩人相见处,两眼倍生光。 恩人相见,分外眼清;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歇后语第26句】:【好时是他人,恶时是家人】(谚)人在春风得意时,外人自会来百般奉承结识;到了逆境困厄时,全靠自家人扶持关照,共渡艰难。

【歇后语第27句】:【下台阶】(惯)比喻摆脱困窘的处境。

【歇后语第28句】:卖肉的杀羊——内行

【歇后语第29句】:【无本难求利】(谚)指做生意要有本钱才能求得利润。

【歇后语第30句】:心急等不得人,性急钓不得鱼。

【歇后语第31句】:【叫化子打狗——边走边打】(歇)本指边打边脱身,转指在走动或运动中打击敌人。

【歇后语第32句】:李阿姨的儿子和她顶嘴,李阿姨气呼呼地坐在床上生闷气。李叔叔劝道:“消消气吧,哪个牛犊不抵母呢?”(湖北·丹江口)

【歇后语第33句】:地图上量距离——咫尺万里

【歇后语第34句】:【牢门口的匾——后悔迟】(歇)旧时监狱门口的匾上常题“后悔迟”三字。指等到犯了罪或做错了事才悔悟,已经来不及了。

【歇后语第35句】:【吃菜要吃心,听话要听音】(谚)吃菜要吃菜的鲜嫩内瓤;听人说话要聆听话外之音,以便知道对方的真实意图。 也作吃葱吃芯儿,听话听音儿。 吃饭品滋味,听话听下音。

【歇后语第36句】:哥哥很懒,经常借故不干活。妈妈生气地说:“要是农民都像你这样,早怕露水午怕热,晚怕蚊子早早歇,你还有得什么吃,有得什么穿啊!”(湖南·醴陵)

【歇后语第37句】:【 地里挑瓜,挑得眼花】数量多,难以选择。指拿不定主意。 地,也说:箩。类似的:满眼看花,看得眼花。成语:眼花缭 乱。柳青《创业史》:“‘商州牛多得很!到冬,荒山坡上一群 一群放着。你不知情,到那里买牛,是瓜地里挑瓜,挑得眼 花!”’

【歇后语第38句】:【路是人走的,钱是人挣的】释义:只要努力干,就可以办到。例句:“路是人走的,钱是人挣的;我不信我小子就没有能耐盖上三间房,买上二亩地。”

【歇后语第39句】:锅边上的小米——熬出来的

【歇后语第40句】:【事到做时方知难】见“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歇后语第41句】:吃进狼嘴的羊肉——吐不出来

【歇后语第42句】:【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逃不出手掌如来佛】即释迦牟 尼。孙悟空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但总是翻不出如来 佛的手掌。事出《西游记》。借指:不是对手,摆脱不了控 制。老舍《骆驼祥子》:“她得松一把,紧一把,教他逃不出她 的手心儿去。”

【歇后语第43句】:鸟过拉弓——错过时机

【歇后语第44句】:一天晚上我正想脱衣服睡觉,妈妈朝着我的小屁股打了几下,我急了:“妈妈你干啥?”妈妈笑着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会学坏。”(辽宁·朝阳)

【歇后语第45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俗语比喻造什么因,得什么果。它看似一条农谚,却是一个典故,典出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九卷。说的是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有个叫柳宣教的书生考中进士,当上临安(今杭州)府尹。上任时,厅下一应人全部来参拜,唯独城南水月寺住持玉通禅师不到。柳宣教怀恨在心,决心报复他,定下一计,让一个叫红莲的绝色女子去与玉通禅师私通。玉通禅师得知上当,当晚自处圆寂。他死后,同样没有放过柳宣教,投胎柳妻,生下一女,名叫柳翠,不守妇道,干尽风流韵事。佛家认为这是玉通禅师对柳宣教的惩罚性报复,该到此为止了,便决定找个机会度玉通禅师出世。也就是说要使玉通禅师的化身——柳翠皈依佛门。所以,佛家委派法空长老点化柳翠。一天,法空长老来到柳翠门前化缘,柳翠问道:“师父,你有何本事来此化缘?”法空长老说:“贫僧没有什么本事,只会说些因果之事。”柳翠问道:“什么因果?”法空长老说道:“前为因,后为果;作者为因,受者为果。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是因,得是果。没有播种,哪里会有收成?好因得好果,恶因得恶果。”一番话,说得柳翠一下子明白了。她死后,人们都说是活佛显化,很多人赶来送葬。

【歇后语第46句】:河里没鱼市上见——不愁见不到

【歇后语第47句】:【心则不竞,何惮于病】(谚)竟:强。惮:怕,人怕的是自己的身心不强健;自身强健,还怕什么病。指自我坚强,就不惧外患。

【歇后语第48句】:【过了清明节,插秧不停歇】释义: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5日前后。清明一过,就是插秧的大忙季节了。例句:“过了清明节,插秧不停歇”。清明节就在眼前,刚围起来的海田,今年到底能不能插秧,这不仅关系着全师全盘的工作安排,更重要的将影响着全军生产计划的完成啊!

【歇后语第49句】:【顺着好吃,横着难咽】见“竖的好吃,横的难咽”。

【歇后语第50句】:【争一日之短长】(惯)短长:指胜败、对错、高低等。比喻决出一时的胜败、对错。

【歇后语第51句】:【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要讲究方式,要与 人为善,不要伤害人。类似的:好话三句暖人心。明代《金 瓶梅》:“你去到后边,把恶气儿揣到怀里,将出好气儿来,看 怎的与他下个礼,赔了不是儿罢。你我既在檐底下,怎敢不 低头。常言道: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歇后语第52句】:三十年的老陈账——还翻它干什么

【歇后语第53句】:蚊子说成大象——夸大其词

【歇后语第54句】:【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惯)主人的“请”字还未说出口,客人就连忙答应说“去”。指迫不及待地盼望别人邀请。

【歇后语第55句】:【债台】人们形容借钱多数额大且无力偿还为“债台高筑”。借债为什么用台来形容呢?这源自一段中国历史史实。战国时候,周王室日益衰微,名存实亡。末代天子周赧王软弱无能。虽然贵为天下之主,却不能左右各国诸侯,毫无实权。秦国却日益强盛,有觊觎天下之野心。周赧王十分恐慌,欲抗秦却力不从心。恰在这时,接到楚孝烈王联合各国一同出兵抗秦的倡议,便同意楚王的倡议,出兵抗秦。但是,国库早已空虚,军费一时难以筹措,周赧王只好硬着头皮向豪门富户商借,并且立下借据,写明战后加利偿还。然而,天子令下,响应起兵的只有楚国和燕国。拖了三个月,仍然不见别的诸侯派兵,只得偃旗息鼓,不了了之。这时候,借款给周王室的豪门富户纷纷要赧王还债。赧王拿不出钱来,不敢见他们,于是躲在一座僻静的高台上。这座台,后来就被称为“债台”。

【歇后语第56句】:【天无绝人之路】(谚)老天不会让人无路可走。指人在绝境中总能找到出路。为鼓励人战胜困难的常语。 也作天下没有绝路。 天不绝人。

【歇后语第57句】:我正在看电视,妈妈让我过去吃饭,我说不吃。结果,妈妈刚把饭放进冰箱里,我又要过去吃饭。妈妈说:“你可真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呀!”(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58句】:【照葫芦画瓢】见“依样画葫芦”。

【歇后语第59句】:【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谚)牛毛:牛身上的毛,极言其多。麟角:麒麟头上的角,极言其少。指从学的人往往一哄而上,人数极多;真正能够学有成就的,却实在少。

【歇后语第60句】:【砍的比旋的圆】(惯)旋:旋转着切削。一般砍的不会比旋的圆。 比喻事情违背常理。

【歇后语第61句】:【丢了三魂,丧了七魄】见“顶门上不见了三魂,脚底下疏失了七魄”。 古国名,即今南洋群岛的爪哇岛,古人视为辽远虚无之地。本指扔得远远的。比喻忘得一干二净。

【歇后语第62句】:【吃了河豚,百样无昧】(谚)河豚(tun):鲍的一种,肉味鲜美。指河豚肉最鲜美。比喻得到过最好的,其他的就往往不能使之满意称心了。

【歇后语第63句】:【四大丑女】古有四大美女,人皆知之;古有四大丑女,人多不知。何也,文人之偏见也,传美不传德。古代的四大丑女是指远古时代的嫫母、战国时代的钟离春、东汉时期的孟光、东晋时期的阮德慰的女儿阮氏。她们虽然容貌丑陋,但都是有德有才之人。嫫母被认为是四大丑女之首,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云:“嫫母楼傀,善誉不能掩其丑。”但是屈原在《楚辞·九章·惜往日》中说:“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可见,嫫母是十分贤德的。嫫母养蚕缫丝,把丝织成绸子用来做衣服,被后人尊为“先蚕姑娘”。黄帝娶她为妻。钟离春,史载她“四十未嫁”,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而且皮肤烤漆。因她居住在齐国无盐县,后来人常以“无盐女”指代丑女。但她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曾去拜见齐宣王,当面指责齐宣王的不足之处,齐宣王十分感动,遂立她为后。孟光,《后汉书·梁鸿传》载:盂光“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有人给孟光提亲时,她说必嫁梁鸿,当时的人都笑她,但梁鸿却看中了她的德行,于是娶她为妻。后来,孟光随梁鸿隐居于霸陵山中,孟光每日在家都准备好饭菜等候梁鸿回来,然后双手把盘子举到自己的眼眉处递到梁鸿面前,十分恭敬,“举案齐眉”这一成语就源于此处。京剧《龙凤呈祥》孙尚香有一句唱词,把自己与刘备的结合唱作“好比梁鸿配孟光”。阮氏,她嫁给了当时的名士许允。但是新婚之夜,许允却被阮氏的容貌吓得跑了出去。可见,阮氏相貌是很丑的。后来,还是许允的朋友恒范相劝,许允才又进了洞房。当他实在无法忍受阮氏的丑貌再次想跑出洞房时,阮氏抓住了他的衣服说:“妇女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项标准,我只是缺乏容貌而已;衡量君子的标准上百条,你占那一条?”许允说:“我都具备。”阮氏说:“百条之中,第一便是德,但你却好色不好德。”许允十分惭愧,自此知她与一般女子不同,二人相敬一生。四大美女与四大丑女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四大丑女的结局远远好于四大美女。

【歇后语第64句】:米筛子打水——场空

【歇后语第65句】:从肚脐眼里打电话——心肺之言

【歇后语第66句】:【顺天者昌,逆天者亡】释义:顺应发展趋势的就昌盛,违抗发展趋势的就灭亡,比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例句:古人语:“顺页天者昌,逆天者亡。”你若还是不改正,我可就没办法了。

【歇后语第67句】:【有地皮,无躲处】(惯)指无处藏身。

【歇后语第68句】:狗咬雷公——惹天祸

【歇后语第69句】:【无巧不成话】(谚)话:话本,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指没有巧合的情节,就构不成说唱的故事。后泛指小说、剧本的编写,总离不开引人人胜的巧妙情节。 也作无巧不成书。 无巧不成戏。 无巧不成故事。

【歇后语第70句】:妈妈给我们姐弟俩买了很多好吃的,姐姐坚持先让妈妈尝一尝,妈妈笑得合不拢嘴,说:“要吃还是麻叶(一种油炸食品)

【歇后语第71句】:鲤鱼蹦在灰堆里——越跳越糊涂

【歇后语第72句】:【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谚)秀才只取得了进学的资格,所以可能还很穷;举人却已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因此不会再穷。指只有穷的读书人,没有穷的做官人。

【歇后语第73句】:【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谚)指老年人的话,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后辈不听取,必然会落得个悔恨无及。 也作不听老人言,祸事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必定打破船。

【歇后语第74句】:【热心招揽是非多】(谚)热心:有热情,肯尽力。指热心人常会落得麻烦缠身,苦恼不断。 也作热心招是非,冷眼无烦恼。 冷眼:冷漠地看待周围的事物。 热心闲管招非,冷眼无些烦恼。 热心闲管是非多,冷眼觑人烦恼少。

【歇后语第75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谚)屠刀:杀人刀。只要能放下杀人刀,改恶从善,马上就是佛一样的善人。原为佛教劝人向善语,后指人只要能改恶,就大有作为。 也作“放下屠刀,立证菩提”。菩提:梵语,即佛道。

【歇后语第76句】:惊险小说——危言耸听

【歇后语第77句】:【出岔子】(惯)指出了差错或事故。

【歇后语第78句】:【 —个跟头从云端里跌下来】从高位上跌下来,谓失败惨 重。成语:一落千丈。古华《芙蓉镇》:“没跃进去不打紧,还 一跤子从半天云里跌下来,结结实实落到了贫瘠穷困的人 间土地上。”

【歇后语第79句】:【官盐成了私盐】正当的事情不明不白,无法辩解。清代 《红楼梦》:“实是你哥哥赏他哥哥的,只不该私自传送,如今 官盐反成了私盐了。”

【歇后语第80句】:【 严霜单打独根草,大水尽淹独木桥】力量孤单,处境不好, 又遭遇不幸。明代《初刻拍案惊奇》:“刘家夫妻两口,染了 疫症,一卧不起,正是:浓霜偏打无根草,祸来直奔福轻人。”

【歇后语第81句】:【不知马王爷长几只眼】(惯)马王爷:迷信称掌管马房的神,长有三只眼。指愚人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比喻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训,就不知道对方的厉害。 也作“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歇后语第82句】:【丁是丁,卯是卯】释义:形容做事认真,毫不马虎。例句:他从来是个丁是丁,卯是卯的人,永远没干过这种拖泥带水的事。

【歇后语第83句】:逼着乌龟伸脑袋——越逼越不行

【歇后语第84句】:【手插鱼篮避不得腥】做事不能怕担干系。明代《西游记》: “古人说得好:手插鱼篮避不得腥。一不做,二不休;左右帅 领家兵杀那和尚去来!”

【歇后语第85句】:【船烂还有三千钉】(谚)指木船即使破烂了,也还有三干个铁钉在。 比喻富家即使败落,也还有厚实的家底。 也作破船还有三干钉。 大船烂了还有三干个钉。 烂船拾起有三斤钉。

【歇后语第86句】:老鼠管仓——越管越光

【歇后语第87句】:【贪多嚼不烂】贪多力不胜任。清代《红楼梦》:“那功课宁 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

【歇后语第88句】:鱼儿得水,鸟儿投林——有了自由

【歇后语第89句】:【月有阴睛圆缺,人有生死离别】释义:借指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例句:关于死的信息,自他过了五十个生日后,这种阴影就不时袭上心来,他并不害怕,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死离别,这是自然规律,一代君王都可以长眠,何况山野之人?

【歇后语第90句】:【开店容易守店难】(谚)指让店铺开业不难,从早到晚守着店铺支应顾客却不易。

【歇后语第91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劝告的话,听起来不舒 服,实际上是有益的。类似的:好话不留情,留情没好话。 姚雪垠《李自成》:“黄道周适才所奏,虽过于憨直,然实为救 国良药。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歇后语第92句】:猪食盆里鸡伸头——乱插嘴

【歇后语第93句】:五岁的小峰,穿了一双新棉鞋,没几天,鞋子边儿就毛了。他妈妈说:“你的鞋是鸡啼做,狗叫破。”(注:鸡叫在天亮,狗叫在晚上。)(江苏·南通)

【歇后语第94句】:水面打一棒——没痕迹:无伤痕

【歇后语第95句】:【拳头不认人】谓要动手打人。姚雪垠《李自成》:“你们还 要挡老子的驾,休怪老子的拳头不认人。”

【歇后语第96句】:扫帚写生——大画(话)

【歇后语第97句】:行军遇伏兵——出师不利

【歇后语第98句】:去年刚人秋,我就翻箱倒柜找帽子戴,妈妈看见了说:“天刚冷一点儿,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这样气温回升又得脱掉。一穿一脱,身体反而易出毛病。俗话说‘春捂秋冻,少生疾病’,‘秋不忙加冠,益寿又延年’。”(河北·行唐)

【歇后语第99句】:【买田不买粮,嫁女不嫁娘】(谚)粮:钱粮,旧时交田税称“纳粮”。 买田地不能把赋税一起买下,嫁女儿不能把丈母娘也陪嫁出去。指凡事都有个限制,无限制就成了荒唐。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0503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